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6dd65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9.png)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基本国情,掌握印度的人口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情况。
教材内容较为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案例,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农业、工业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印度这样一个遥远且文化背景与我们不同的国家,学生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印度的直观印象。
同时,学生对于人口大国这个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口大国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印度的人口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人口大国的发展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难点:印度的人口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印度的直观印象。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口大国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地图:准备印度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3.教学视频:准备关于印度的短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印度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学案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101747a6c30c2259019e51.png)
《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案第二课时学案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水旱灾害频繁给印第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1、学生分组讨论:(1)印度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2)印度在过去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3)20世纪60年代后,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4)“绿色革命”的含义是什么?2、生读图“印度水稻与小麦分布图”、“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的对应关系。
北部平原降水较多小麦沿海平原降水丰富水稻中部高原降水较少棉花3、生阅读10-20教材,思考表格内容,填写表格:印度独立前后工业部门与形成原因的比较表4、生阅读“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图,思考:(1)印度钢铁、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有什么关系?(2)试分析印度工业分布的合理性。
5、探究:播放关于核电站、计算机软件及卫星发射过程的录像,考虑:(1)核电工业、计算机软件、航天工业是传统工业还是高新技术产(2)贫穷落后的国家就永远贫穷落后吗?(3)你认为高新技术产业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吗?收获之窗----合作探究1、如果你有机会去印度旅游,你想去哪里?你最想了解印度什么?你会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注意什么?2、假如你作为中国的决策者,你认为印度哪些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火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自我检测:一、填空1、印度粮食能够自给应当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2、独立前,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和。
现在,不仅工业、机械制造业、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
3、印度大部分领土位于----带,气候----------,耕地面积居亚洲第----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二、简答题:1.印度有哪几种主要的农作物,它们的分布与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2.印度的主要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区发展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三、在下列印度主要工业与原料的关系图表中,填写六种原料(能源)的名称,并用彩笔在字框的右侧绘出这些原料的图例(形象)符号。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晋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ba54d3c8d376eeaeaa31b8.png)
你能说说印度 的地理位置吗 ? 亚洲南部, 印度洋北岸 北回归线穿 过印度中部
2、印度的地形特点
恒 河 平 原
印 度 半 岛 阿拉伯海 德 干 高 原 孟加拉湾
印
度
洋
印度的地形由哪几部分 组成?
北部
中部
南部
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印度的圣河——恒河
主要河流
印 度 河 中国西藏自治区 喜马拉雅山 恒 河 孟加拉湾
2.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3.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 (D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D.印度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D.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4.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季风是 (A )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 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 世界第三。
读图可知:印 度的矿产和工 业的分布。
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印度最大的 海港
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印度最大 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
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中心。印度是世界第二软 件大国
三、迅速增长的人口
(亿)
14 12 10 8 6 4 2 0
B、大国必须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
这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 易、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的基础。
2、印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不能自给 的原因是什么?
A、人口增加过快; B、水旱灾害频繁; C、生产技术落后。
3、这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
60S以后开始“绿色革命” 1 培育新品种(生产期短、产量高、抗倒伏、 抗病虫害、能适 应较寒冷与干旱地区生长); 2 实行“轮作制”,一年可收两三种作物;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说课稿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f063a7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e.png)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这一节内容,是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印度的人口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理解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国家这些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印度这样一个远离我们国家,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都与我们有很大差异的国家,学生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印度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知道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理解印度的人口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印度的人口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的人口问题。
2.教学难点:印度的人口问题,如何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印度的直观认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印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印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宗教、语言等,使学生了解印度的社会文化背景。
4.小组讨论:讨论印度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2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d9896c4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9.png)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教材首先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然后介绍了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较多,有利于学生对印度的了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人口大国这个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导入环节做一些相关的介绍。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不太了解,需要在呈现和操练环节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展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
2.掌握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3.提高学生对于人口大国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
2.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五. 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地图展示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3.操练: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4.巩固:通过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巩固学生对于印度的了解。
5.拓展: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印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6.小结:通过总结,让学生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以及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7.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印度。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地图。
2.相关阅读资料和写作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印度的地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印度 世界第二人人口大国》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印度 世界第二人人口大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156cd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7.png)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2《印度世界第二人人口大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教材首先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然后介绍了印度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人文环境特点,最后介绍了印度的经济、文化、宗教、教育等发展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印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印度的发展状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印度的认识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学生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认识也相对较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印度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人文环境特点,了解印度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印度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人文环境特点,印度的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印度的文化、宗教、教育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网络等资源,自主获取印度的相关知识。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探究学习: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深入理解印度的发展状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网络资源:关于印度的图片、视频、新闻等资料。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印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吗?那么,印度有哪些特点呢?”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https://img.taocdn.com/s3/m/7a0dff70b0717fd5370cdcc0.png)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https://img.taocdn.com/s3/m/5ccdc87d767f5acfa0c7cd0a.png)
自读课文第一段,识记重点内容,并了解印度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阅读图10.7,结合学案,识记重点内容。
3、阅读信息传递,识记主要内容,了解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业。
4、在教师的引导下,试分析印度的工业与资源、市场、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内在联系。
独立完成填充图册有关内容。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认识印度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关位置。
2、运用地图认识印度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以及农作物分布和地形分布的关系。
3、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说明印度水旱灾害的成因以及农作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4、运用地图分析说明印度传统工业分布与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2、学生自读课文第
学生通过自读,以学案为基础,识记
活
动
二
要求学生自读第二段,了解印度人口问题及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段,了解印度的人口问题及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知识点。
教
学
活
动
三
四、世界文明古国
1、文学、哲学、自然科学:
要求学生以自读第一段,参照学案,识记相关内容,并对印度文化有所了解。
2、建筑、舞蹈等
四、教学方法
问答法、练习识记法、读图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练习巩固法。
五、教具准备
1、印度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矿产和工业分布图等。
2、PPT课件。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环节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评析
活
动
一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https://img.taocdn.com/s3/m/319e28a728ea81c758f57888.png)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说课稿刚察县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薛春慧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这一课题选自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十章第二课。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一节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特别选择的一个与我国有着许多共同点的国家,本课内容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地理教学计划和新大纲编写的,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全节内容拟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二)、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2.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及水旱灾害和季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能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人口压力难点:西南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及灾害频繁的原因。
(四)教材处理为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在处理第一个框题“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时,将人口、位置、地形分解成小的知识点,先突出进行位置、地形因素的分析,再讲解印度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与我国进行比较),顺理成章地进入气候特征—水旱灾害频繁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相关教学,并为第二课时中“粮食生产”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学过东南亚、日本等国家的知识,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学法、教法分析1、学法(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共32张PPT)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fdea121eb91a37f0115c3b.png)
(1)读图名。
(2)识图例:左下角柱状从杏色到
浅绿、深绿表示降水量的不同。下面的图
为什么水稻多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和半 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小麦多分布在北 部地区?
图10.16 印度年降水量和农作物的分布
一、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自主学习二 合作学习二
水稻种植要求有较平坦的地形和充足 的光照条件。除此之外,水稻生长对水的 需求量很大。印度东北部以平原为主,半 岛东西两侧也有沿海平原分布,从图 10.16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地区降水丰富。 有适宜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水、土 等条件,所以水稻就分布在了这些地区。
既冷又干 的东北风
暖湿的西 南风
雨季-夏季,印度洋的暖 湿空气吹向亚洲大陆。
图10.12 热带季风示意
孟买 图10.13 热带季风气候
一、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自主学习二 合作学习一
(1)填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差异。
项目
时间
季风源地 风向
旱季 10月到次年5月 内陆 东北风
雨季
6月到9月
印度洋 西南风
性质 冷干 暖湿
黄麻喜水、喜湿,恒河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降水丰沛, 所以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
【规律总结】不同农作物对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不同, 根据作物习性,选择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河流等条件适宜的地区, 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一、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自图主上学所习得二 【读图提示】
读图10.16,结合图10.10、图10.11,学 会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印度风情
佛祖42岁时的照片,富楼那 尊者所刺绣。这张珍贵的照 片一直珍藏在英国博物馆。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10.2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https://img.taocdn.com/s3/m/000a09b4f5335a8102d220f2.png)
➢风风雨雨看气候
阅读64页第二段并结合图10.16, 说说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地区
粮食作物 小麦、水稻 经济作物 棉花、黄麻
读图,学会分析印度地形、气 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3.【目标3】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是( A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风
D.东北信风
4.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B.地形自东向西分为三大地形区 C.受东北季风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 D.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学会分析印度地形、气 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 难忘的一天 •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跋山涉水赴印度 ➢多多少少话人口 ➢风风雨雨看气候
1.【目标1】下列国家中,不与印度陆地接壤的是( D )
A.中国
B.孟加拉国
C.不丹
D.斯里兰卡
2.【目标2】印度地形分布特点是( B )
A.北部平原,中部山地,南部高原
B.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C.北部高原,中部平原,南部平原
D.北部山地,中部高原,南部山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节印度精品系列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节印度精品系列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b6a4157fd5360cba1adb7e.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分析水稻种植区位条件 不利条件
①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 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
② 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 ③ 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业劳动效率低。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2)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导学题:阅读材料,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
小资料
印度每年新增劳动力1 800 万人左右,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 低廉。
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小麦、甘蔗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印度是全球几大移动电话市场之一。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亿人。
热带季风气候和粮食生产
南亚1月风向
东北季风从_陆__地_吹向 _海__洋_,气流_干__燥__,降水 稀少。
南亚7月风向
西南季风从_海__洋_吹向 _陆_地__,气流_湿__润__,降水 丰沛。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规范表述
地形雨的规范表述 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的西南季风,受到地形的抬升 作用,形成地形雨。
农作物
小麦
恒河中上游平原 印度西北部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农作物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降水较少 光热充 足 土质疏松 透气性 好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课件 (36张ppt)
10-2-1 印度(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晋教版)
![10-2-1 印度(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a815d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9.png)
当地的居民装扮比 较凉爽,当地的气 候是怎样的呢?
完成《探险日记》活动二
如果泰戈尔的诗里有最高超的理想主义, 那么纱丽里就有女人最美丽的情怀”
印巴女子额间的朱点,
深邃的眼神,略褐的肤色, 衬着轻盈曼妙的传统服饰 “纱丽”,颇有南亚风韵 呀,美啦美啦!!
气候与农业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亚洲气候类型图
棉花---德干高原西部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德干 高原东北部以及西部沿 海地区
黄麻---恒河下游地区
知识网络我来建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三大地形区
印 2、地形 地势
度
恒河
3、河流 印度河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4、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季风的风向、源地、影响 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原因
B.印度河流经东北部 D.主要信奉基督教
6.印度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 ) A.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B.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 C.高原广大,平原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 D.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不足
真题演练
7.关于图中字母和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M国是南亚的临海国——巴基斯坦,印度河流经该国 B.N国是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 C.④所在地形区为恒河平原 D.①地因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地 形 78°E
北部
地形
山地
地形区
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 南部
平原 高原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河流
用蓝色笔描出南亚地形图中的两条主要的河流。看图填表对比印度河与恒河。
河流名称 发源地 流经的国家 注入的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游地区
后期生长需要更多热量,
德干高原西北部
这些地区光照足,降水较少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暖热湿润
发展中的工业
1、传统产业
以纺织工业和采矿业为主
2、现代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化学工业
3、工业城市和工业区
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工业部门 基础工业 高新技术
形成原因
英国统治时期
独立之后
纺织、采矿业
10月-次年5月风向?
6-9月风向?
大陆
旱季 海洋
东北季风
雨季
海洋
大陆
西南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气温/℃ 30 25
20 15
300
10
5 20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全年 高温,降
水分 旱、 雨季
旱季 雨季
水旱灾害频繁
印度采用了哪 些水利措施抵 御灾害?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对农作物分布 的影响。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 水稻属于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
印度农作物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小麦 棉花
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 水稻需水较多.平原降水多。 的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 小麦、棉花耐旱性强,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2 归纳古代印度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 (课后阅读归纳)
3 展示有关印度文化艺术建筑的图片。
泰姬陵
印度宗教建筑
印度宗教色彩浓厚,几乎处处有神庙,村村有神池。有 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主张非暴力,不杀生。
印 度 妇 女 传 统 服 装
纱 丽
印 度 舞 蹈
印度的地形由 哪几部分组成?
北部 喜马拉雅山地 中部 恒河平原 南部 德干高原
找一找印度最大 的河流是什么?
印度的圣河—— 恒河
阅读思考:
阅读p63第二段, 说出印度的气候 类型及特点。
印度以热带季风 气候为主,全年 高温,分为明显
的旱雨两季。
印度水旱热灾带害季与风西气南 季候风的的形强成弱有关.
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14 12 10 8 6 4 2 0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巴基斯坦
人口数量变化及增长趋势
从1993年到2011年,印度大约增加了多少亿?
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
3
1 你能说说人
口增长带来的
问题吗?
2 怎样控制人 口增长?
推行计划生 育。
世界文明古国
1 四大文明古国
《西游记》中所描
写的唐僧西天取经 的地方---天竺国就
是今天的印度 。
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Ⅰ 利用好学习地理的“法宝”—地图,通 过阅读地图建立空间印象,把握空间分布;
Ⅱ 多动脑思考,学会分析人类活动与环 境之间的关系,逐步积累、总结规律。
预习检测
1 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文明古国印度吗?
要求:用一句话概括。
无
英国对其工业的控 制、印度当时科技 落后。
钢铁、机械制造、 化学、棉麻纺织
原子能、航天、 计算机软件
相关政策、注重人 才培养和产品质量、 引进外资和技术
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
航天工业
核 技 术
计算机 软件技 术
你有什么感想?
迅速增长的人口
你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排名情况吗?
有11.55亿(2009年),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提示:可从位置、首都、面积、人口、 文化等方面概括。
2 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印度文化艺术建筑 的图片。
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发展中的工业。 迅速增长的人口。 世界文明古国。
(重点)
热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气候与农业
研习题:运用地图,认识印度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关位置
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图10.10读图指导: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1读出图名,明确主题。2看清图例陆高与海深的 数值与颜色,可知这是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它反 映出印度的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等特征。3找出印
度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名称。
30
○
10
印度的地理位置
总结:印度处于北半球和东半
球,位于压制南部,印度洋北岸, 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
丹、缅甸和孟加拉国相邻。
我是人口学家
我是气象学家
我谈人口增长
我 是 农 业 专 家
我说粮食生产
我看水旱灾害 我 是 企 业 家
我析工业布局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唐僧师徒四人 天竺取经到世界著名的软件大国,印度书写了太 多的传奇。相信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印度的 发展还会有无穷的潜力。
谢谢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