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各省(市.区)年末城镇人口比重统计(2012-2018)
2012年中国人口文化结构
2012年中国人口文化结构摘要:1.2012 年中国人口概况2.人口文化结构的分析3.各地区人口文化结构的差异4.人口文化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5.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正文:一、2012 年中国人口概况据2012 年中国人口数据统计,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 万人。
出生人口1635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0‰,比上年提高0.17 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6 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5‰,比上年提高0.01 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比上年提高0.16 个千分点。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 万人,女性人口66009 万人,性别比为104.62。
二、人口文化结构的分析人口文化结构是指人口中各类文化程度人口的数量和比例。
2012 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853 万人,占总人口的8.88%;具有高中(包括职业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905 万人,占总人口的17.87%;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7642 万人,占总人口的49.7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63 万人,占总人口的24.53%;具有文盲或半文盲人口为2769 万人,占总人口的2.05%。
三、各地区人口文化结构的差异在不同地区,人口文化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东部地区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达到10.89%,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20.23%,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47.82%,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22.76%,文盲或半文盲人口占比为1.72%。
而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7.85%,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15.55%,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52.81%,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27.72%,文盲或半文盲人口占比为2.66%。
四、人口文化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文化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渐增加,劳动力结构得到优化。
2012年各省市城镇化率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西
广州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州 海南
56.5
57
65.7
90
0.82
西南五省区市 (四川、云南 、贵州、西藏 、重庆)、西
46.8 北五省区(陕 西、甘肃、青 海、新疆、宁 夏)和内蒙古 、广西 52
63.4
89
63.2
59.6
67.4
52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庆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安徽 江西 广西 陕西 湖北 湖南 宁夏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甘肃 西藏 青海 新疆
57.5 51.2 42.2 46.5 47.5 43.6 50.02 53.49 46.6 50.67 50.02 56.98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州 海南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安徽 江西 广西 陕西 湖北 湖南 宁夏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甘肃 西藏 青海 新疆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 56.5 57 65.7 90 82% 46.8 52 63.4 89 63.2 59.6 67.4 52 57.5 51.2 42.2 46.5 47.5 43.6 50.02 53.49 46.6 50.67 50.02 56.98 35 39.3 38.75 28 47.44 44.5
1995-2014各省市城镇化率
3769 3640 3516 3367 3232 3168 3044
4371 4467 4561 4683 4812 5017 5094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3508 3502 3484 3469 3479 3537 3596
1935 1979 2016 2060 2090 2221 2210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6083 6030 5988 5968 5957 6131 6135
2990 2886 2784 2674 2562 2581 2485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2944 2917 2881 2807 2717 2620 2591
1447 1473 1508 1576 1658 1721 1724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752 2751 2750 2749 2747 2740 2734
1509 1491 1477 1468 1465 1461 1455
3238 3161 3092 2984 2847 2631 2581
2578 2638 2687 2774 2881 3089 3130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6737 6691 6639 6596 6570 6406 6380
3320 3209 3097 2975 2845 2767 2689
275
279
267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2)(年末数)
单位:万人男女城镇人口乡村人口197896259495674669217245790141979975425019247350184957904719809870550785479201914079565198110007251519485532017179901198210165452352493022148080174198310300853152498562227480734198410435753848505092401780340198510585154725511262509480757198610750755581519262636681141198710930056290530102767481626198811102657201538252866182365198911270458099546052954083164199011433358904554293019584138199111582359466563573120384620199211717159811573603217584996199311851760472580453317385344199411985061246586043416985681199512112161808593133517485947199612238962200601893730485085199712362663131604953944984177199812476163940608214160883153199912578664692610944374882038200012674365437613064590680837200112762765672619554806479563200212845366115623385021278241200312922766556626715237676851200412998866976630125428375705200513075667375633815621274544200613144867728637205828873160200713212968048640816063371496200813280268357644456240370399200913345068647648036451268938201013409168748653436697867113年份总人口按性别分按城乡分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2)(年末数)201113473569068656676907965656 201213540469395660097118264222注:1.本表198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2000年数据根搞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4年.2006-2009年和2011-2012据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5年数据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据为系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2006-2009年数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2.1982年以前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全部人口;乡村人口是指县人口.但不包括镇人1999年的城镇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以及不设区的市2005年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的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2006.2007年的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13》。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 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2.09 12.10 12.14 11.95 11.90 11.93 12.10 12.08 12.37 12.07 12.95 12.43 10.94 10.48
116
15.04
117
14.39
119
12.98
121
11.60
122
11.45
123
11.21
125
10.55
126
10.42
127
10.06
129
9.14
130
8.18
131
7.58
132
6.95
133
6.45
134
6.01
135
5.87
135
5.89
136
19.39 20.16 21.13 21.62 23.01 23.71 24.52 25.32 25.81 26.21 26.41 26.94 27.46 27.99 28.51 29.04 30.48 31.91 33.35 34.78 36.22 37.66 39.09 40.53 41.76 42.99
73160
2006
131448
67728
63720
58288
71496
2007
132129
68048
64081
60633
70399
2008
132802
68357
64445
62403
68938
2009
133450
68647
1995-2014各省市城镇化率
2578 2638 2687 2774 2881 3089 3130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6737 6691 6639 6596 6570 6406 6380
3320 3209 3097 2975 2845 2767 2689
1244 1260 1273 1281 1281 1279 1279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3833 3835 3834 3834 3833 3826 3825
2224 2201 2182 2166 2134 2123 2119
1609 1634 1652 1668 1700 1703 1706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人)
内蒙古自 治区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万
人)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152 2115 2069 2019 1962 1860 1771
1858 1825 1784 1740 1686 1581 1504
294
290
286
279
2747 2789 2828 2927 3005 3017 3044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318
312
308
303
300
296
292
城镇人口(万
人)
乡村人口(万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的计算方法城镇化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城镇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再乘以100%,得出城镇化率的百分比。
城镇人口包括在城市户口登记的人口和农村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
总人口包括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的情况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异较大。
以2019年为例,中国的平均城镇化率为60.6%。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情况。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较高。
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地的城镇化率甚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这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率也在逐渐提高。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城镇化率一直较低。
甘肃、青海、贵州等地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但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率也在逐步提高。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高,这与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有关。
四川、重庆、云南等地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
陕西、甘肃等地的城镇化率较低,但随着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化率也在逐渐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化率的提高并不仅仅意味着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城镇化应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注重解决好农村人口城市户口登记、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实现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市建设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的差异大体反映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
东部地区的发达程度和城镇化率较高,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城镇化率逐渐提高,而西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较低。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注重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0-2011全国及各省城镇化率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上海74.60%75.30%76.40%77.60%81.20%84.50%85.80%86.80%87.50%88.60%88.90%北京77.54%78.06%78.56%79.05%79.53%83.62%84.33%84.50%84.90%85.00%86.20%天津71.99%72.41%72.87%73.45%74.21%75.11%75.73%76.31%77.23%78.00%70.70%广东55.00%56.45%57.42%58.45%59.60%60.68%63.00%63.14%63.37%63.40%66.50%辽宁54.24%55.01%55.51%56.01%56.01%58.70%58.99%59.20%60.05%60.40%64.05%浙江48.67%50.90%51.90%52.99%54.00%56.02%56.50%57.20%57.60%57.90%62.30%黑龙江51.94%52.38%52.60%52.60%52.80%53.10%53.50%53.90%55.40%55.50%56.50%江苏41.49%42.60%44.70%46.77%48.18%50.11%51.90%53.20%54.30%55.60%61.90%内蒙古42.68%43.55%42.79%44.61%45.87%47.20%48.64%50.15%51.71%53.40%56.62%福建41.57%42.35%43.80%45.20%46.30%47.30%48.00%48.70%49.90%51.40%58.10%海南40.11%41.42%42.56%43.57%44.51%45.20%46.10%47.20%48.00%49.10%50.50%山东38.00%40.21%41.50%43.01%44.15%45.00%46.10%46.75%47.60%48.30%50.90%湖北40.47%41.04%41.70%42.90%43.68%43.20%43.80%44.30%45.20%46.00%51.83%吉林 43.50%43.79%44.46%44.96%45.17%45.19%45.11%45.10%45.19%53.30%53.40%山西 34.91%35.08%38.09%38.81%39.63%42.11%43.01%44.03%45.11%46.00%49.68%宁夏32.54%33.32%34.20%36.92%40.60%42.28%43.00%44.02%45.01%46.10%49.82%四川29.89%30.88%32.67%33.86%35.25%39.10%40.50%41.97%43.70%38.70%41.83%湖南29.75%30.80%32.00%33.50%35.50%37.00%38.71%40.45%42.15%43.20%45.10%陕西32.26%33.24%34.56%35.46%36.41%37.23%39.12%40.62%42.10%43.50%47.30%河北19.60%20.35%31.86%33.52%35.83%37.69%38.44%40.25%41.90%43.00%45.50%江西27.67%30.41%32.20%34.02%35.58%37.00%38.68%39.80%41.36%43.20%45.70%青海34.76%36.33%37.62%38.20%38.59%39.25%39.26%40.07%40.95%41.90%46.22%安徽28.00%29.30%30.70%32.00%33.50%35.50%37.10%38.70%40.50%42.10%44.80%新疆33.82%33.75%33.84%34.39%35.16%37.15%37.94%39.15%39.64%39.90%43.54%广西21.30%29.10%29.94%30.85%31.94%33.62%34.64%36.24%38.16%39.20%41.81%河南23.20%24.43%25.80%27.21%28.91%30.65%32.47%34.34%36.03%37.70%40.57%云南23.36%24.87%26.01%26.60%28.10%29.50%30.50%31.60%33.00%34.00%36.80%甘肃24.01%24.51%25.96%27.38%28.61%30.02%31.09%31.59%32.15%32.70%37.15%贵州23.87%23.96%24.29%24.77%26.28%26.87%27.46%28.24%29.11%29.90%34.96%无数据来自下图来自下表:/p/2000至2011年全国各省份城镇化率数据来源:2000年到2008年各省统计年鉴及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重庆已经合并到四川,因为1999 2000统计口径调整及多个省区在2005年调整成常住人口,本数据结合城镇人口01、上海88.9%02、北京86.2%03、天津70.7%04、广东66.5%05、浙江62.3%06、辽宁62.1%07、江苏61.9%08、福建58.1%09、内蒙古56.6%10、黑龙江56.5%11、重庆55.2%12、吉林53.4%13、湖北51.8%14、山东50.9%15、山西50.9%16、海南50.5%17、宁夏49.8%18、陕西47.3%19、青海46.2%20、江西45.7%21、河北45.6%22、湖南45.1%23、安徽44.8%24、新疆43.5%25、四川41.8%26、广西41.8%27、河南40.6%28、甘肃37.2%29、云南36.8%30、贵州35.0%31、西藏26.0%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51.27%化率51.27%。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城镇化率的计算方式是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以下是各地区城镇化率的详细情况:1. 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85%,居全国之首。
这是由于北京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 上海市:城镇化率为83%,紧随北京市之后。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快速发展起来,城镇化进程也相对较快。
3. 广东省:城镇化率约为75%。
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与香港、澳门相邻,交通便利,加上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4. 浙江省:城镇化率为72%。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市场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了城市化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人才。
目前,浙江省已经形成了一批较为发达的城市群。
5. 江苏省:城镇化率约为70%。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明显,拥有苏南和苏北两个经济圈。
苏南地区得益于距离上海市较近的地理优势,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较为成熟。
除了以上几个地区,其他各省份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
主要原因包括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人口流动性不高等因素所导致。
要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改革,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
,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异较大,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手段,推动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995-2014各省市城镇化率
乡村人口(万
人)
广西壮族 自治区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万
人)
乡村人口(万
人)
海南省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万
人)
乡村人口(万
人)
重庆市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万
人)
乡村人口(万
人)
四川省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万
人)
乡村人口(万
人)
贵州省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2944 2917 2881 2807 2717 2620 2591
1447 1473 1508 1576 1658 1721 1724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752 2751 2750 2749 2747 2740 2734
1509 1491 1477 1468 1465 1461 1455
3238 3161 3092 2984 2847 2631 2581
2578 2638 2687 2774 2881 3089 3130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6737 6691 6639 6596 6570 6406 6380
3320 3209 3097 2975 2845 2767 2689
5191 5090 4990 4889 4767 4343 4215
2769 2849 2930 3009 3102 3468 3547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1995-2014各省市城镇化率
1080 1036
999
953
925
891
856
1511 1546 1579 1612 1635 1664 1695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583
578
3238 3161 3092 2984 2847 2631 2581
2578 2638 2687 2774 2881 3089 3130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6737 6691 6639 6596 6570 6406 6380
3320 3209 3097 2975 2845 2767 2689
2352 2293 2234 2161 2109 2020 1929
1454 1481 1514 1559 1584 1646 1710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4542 4522 4504 4488 4462 4432 4400
2281 2210 2140 2051 1966 1914 1820
232
230
228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3775 3764 3753 3743 3735 3727 3718
1985 1931 1877 1770 1709 1621 1565
1791 1833 1876 1973 2026 2106 2153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12中国地级市、县级市人口排名
2012中国地级市、县级市人口排名中国地级市、县级市人口排名郑重声明所有数据,均取自各地已经发布的公报。
本排名只是按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几个领域,设定一定的权重。
目前,设置的权重有五项:发展速度,投资超脱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率成反比),民营经济占比,三产占比,人均GDP。
本排行只是在特定的五项权重下的结果。
由于参数的设定不同,得出的排名结果就不一样,如有争议,可重新设定权重,另外排名。
目前,设置的参数有五项:发展速度,投资超脱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率成反比),民营经济占比,三产占比,人均GDP2011年中国省市发展效率排名如下(港澳台暂不计算,31个统计单位)1,上海2,北京3,广东4,浙江5,天津6,江苏7,福建8,山东9,内蒙10,辽宁11,湖南12,海南13,重庆14,河北15,吉林16,黑龙江17,湖北18,山西19,河南20,四川21陕西22宁夏23广西24西藏25安徽26江西27云南28新疆29贵州30青海31甘肃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市人口排名排名地区人口数比重(%)2012年全国合计 1339724852 100 10001 广东省 104303132 6.83 7.7902 山东省 95793065 7.17 7.1503 河南省 94023567 7.31 7.0204 四川省 80418200 6.58 605 江苏省 78659903 5.88 5.8706 河北省 71854202 5.33 5.3607 湖南省 65683722 5.09 4.908 安徽省 59500510 4.73 4.4409 湖北省 57237740 4.76 4.2710 浙江省 54426891 3.69 4.0611 广西区 46026629 3.55 3.4412 云南省 45966239 3.39 3.4313 江西省 44567475 3.27 3.3314 辽宁省 43746323 3.35 3.2715 黑龙江 38312224 2.91 2.8616 陕西省 37327378 2.85 2.7917 福建省 36894216 2.74 2.7518 山西省 35712111 2.6 2.6719 贵州省 34746468 2.78 2.5920 重庆市 28846170 2.44 2.1521 吉林省 27462297 2.16 2.0522 甘肃省 25575254 2.02 1.9123 内蒙古 24706321 1.88 1.8424 上海市 23019148 1.32 1.7225 新疆区 21813334 1.52 1.6326 北京市 19612368 1.09 1.4627 天津市 12938224 0.79 0.9728 海南省 8671518 0.62 0.6529 宁夏区 6301350 0.44 0.4730 青海省 5626722 0.41 0.4231 西西藏 3002166 0.21 0.222012中国地级市人口排名1 上海市辖区上海市直辖市 94957012 北京市辖区北京市直辖市 72969623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67800004 天津市辖区天津市直辖市 50661295 武汉市辖区湖北省副省级市 44888926 广州市辖区广东省副省级市 41548087 沈阳市辖区辽宁省副省级市 39810238 重庆市辖区重庆市直辖市 39342399 南京市辖区江苏省副省级市 282211710 哈尔滨市辖区黑龙江省副省级市 267206911 西安市辖区陕西省副省级市 258898712 成都市辖区四川省副省级市 234120313 长春市辖区吉林省副省级市 222317014 大连市辖区辽宁省副省级市 211808715 杭州市辖区浙江省副省级市 193261216 济南市辖区山东省副省级市 191720417 太原市辖区山西省地级市 190540318 青岛市辖区山东省副省级市 186736519 郑州市辖区河南省地级市 168868120 石家庄市辖区河北省地级市 163227121 昆明市辖区云南省地级市 154959322 兰州市辖区甘肃省地级市 152738323 淄博市辖区山东省地级市 151407024 长沙市辖区湖南省地级市 148925925 南昌市辖区江西省地级市 138645426 乌鲁木齐市辖区新疆地级市 135898627 贵阳市辖区贵州省地级市 134124328 鞍山市辖区辽宁省地级市 128713629 唐山市辖区河北省地级市 127922630 无锡市辖区江苏省地级市 124512931 吉林市辖区吉林省地级市 124472532 抚顺市辖区辽宁省地级市 124411433 福州市辖区福建省地级市 117221934 苏州市辖区江苏省地级市 117061835 包头市辖区内蒙古地级市 114650636 齐齐哈尔市辖区黑龙江省地级市 112594837 徐州市辖区江苏省地级市 112053438 合肥市辖区安徽省地级市 110714339 邯郸市辖区河北省地级市 106914640 深圳市辖区广东省副省级市 1058531中国县级市人口排名县级市所属省排名 2012人口 2004人口增长率《百分之几》普宁市广东1 1 223万 196 14.29贵平市广西1 2 179 165.7 8.03陆丰市广东2 3 171 147.4 16.01邳州市江苏1 4 170 155.6 9.25高州市广东3 5 168 153.5 9.45廉江市广东4 6 162 148.2 9.31雷州市广东5 7 162 147.6 9.76邓州市河南1 8 156 150.3 3.79化州市广东6 9 156 137.2 13.70兴化市江苏2 10 154 154.8 -0.005南安市福建1 11 150 147.5 1.69简阳市四川1 12 145 143.7 0.90如皋市江苏3 13 141 145.7 -3.30毕节市贵州1 14 139 124.3 11.82 浏阳市湖南1 15 139 132.7 4.74 新泰市山东1 16 138 133.7 3.22 平度市山东2 17 137 133.5 2.62 永城市河南2 18 135 131 3.05 伩宜市广东7 19 135 121 11.57 丰城市江西1 20 135 122.7 10.02 宣威市云南1 21 133 129.6 2.62 北流市广西2 22 131 116.6 12.35 榆树市吉林1 23 129 122 5.74 耒阳市湖南2 24 126 123.8 1.78 福清市福建2 25 125 119.6 4.52 通州市江苏4 26 124 144.3 -16.37 禹州市河南3 27 121 116.9 3.51 乐清市浙江1 28 121 115.5 4.76 江阴市江苏5 29 120 115.3 4.08 泰兴市江苏6 30 120 128.3 -6.92 定州市河北1 31 119 111 7.21 项城市河南4 32 118 113.6 3.87 温岭市浙江2 33 118 113.8 3.69 瑞安市浙江3 34 118 120.1 -1.78 麻城市湖北1 35 117 116.3 0.60 罗定市广东8 36 116 107.4 8.00 东台市江苏7 37 115 117.3 -2.00 临海市浙江4 38 115 109.8 4.74 兴宁市广东9 39 115 112.1 2.59 海城市辽宁1 40 114 111.1 2.61 邹城市山东3 41 114 111.1 2.61 涟源市湖南3 42 112 107 4.67 即墨市山东4 43 112 106.6 5.07启东市江苏8 44 111 116.2 -4.68 汉川市湖北2 45 111 108.1 2.68 枣阳市湖北3 46 111 109.8 1.93 阳春市广东10 47 110 104 5.77 英德市广东11 48 109 93.3 16.83 公主岭市吉林2 49 108 103 4.85 吴川市广东12 50 107 98.6 8.52 江都市江苏9 51 107 107.6 -0.56 诸城市山东5 52 107 105.7 1.23 宜兴市江苏10 53 107 107.8 -0.75 常熟市江苏11 54 107 103.9 2.98 诸暨市浙江5 55 106 106.2 -0.19 晋江市福建3 56 105 101.9 3.04 钟祥市湖北4 57 104 105.6 -1.54 儋州市海南1 58 103 82.9 24.25 慈溪市浙江6 59 103 101 1.98 瓦房店市辽宁2 60 103 103 1.00 寿光市山东6 61 103 105.7 -2.62 章丘市山东7 62 101 98.6 2.43 滕州市山东8 63 101 155.1 -53.56 新沂市江苏12 64 100 96.3 3.84 海门市江苏13 65 100 103.6 -3.60 林州市河南5 66 100 97.3 2.77 醴陵市湖南4 67 99 98.3 0.71 五常市黑龙江1 68 98 94.5 3.70 台山市广东13 69 98 100 -2.04 肥城市山东9 70 97 96.2 0.83 汝州市河南6 71 95 97.8 -2.95 广水市湖北5 72 94 91.2 3.07 大冶市湖北6 73 93 87.4 6.41肇东市黑龙江2 74 93 89.3 4.14 安丘市山东10 75 93 109.9 -18.17 庄河市辽宁3 76 92 89.8 2.45 洪湖市湖北7 77 92 90.5 1.66 青州市山东11 78 90 89.7 0.33 张家港市江苏14 79 90 85.5 5.26 湘乡市湖南5 80 89 89.4 -0.44 阆中市四川2 81 89 84.1 5.83 利川市湖北8 82 88 82.6 6.54 江油市四川3 83 88 87.1 1.03 莱阳市山东12 84 88 89.1 -1.25 常宁市湖南6 85 86 84.6 1.65 岑溪市广西3 86 86 77.7 10.68 莱州市山东13 87 86 87.2 -1.40 偃师市河南7 88 85 81.9 3.79 松滋市湖北9 89 85 87 -2.35 高密市山东14 90 85 84.4 0.71 乐平市江西2 91 85 76 11.84 海伦市黑龙江3 92 84 80 5.00 胶南市山东15 93 83 83.6 -0.72 余姚市浙江7 94 83 89 -7.23 增城市广东14 95 83 90 -8.43 德惠市吉林3 96 83 90.66 -9.23 普兰店市辽宁4 97 83 82.5 0.61 高邮市江苏15 98 82 83.4 -1.71 任丘市河北2 99 82 63.2 29.75 双城市黑龙江4 100 82 80 2.50目前,设置的参数有五项:发展速度,投资超脱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率成反比),民营经济占比,三产占比,人均GDP发展速度:发展速度,仍然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一个效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自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