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024版年度传染病防治法完整ppt课件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机构应规范医疗废物 分类、收集、运送、贮存 和处置等环节的管理,防 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
健康造成危害。
13
医务人员培训与考核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 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 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能
力。
实施医务人员考核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的传染病 防治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确保 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防控能力。
20
公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宣传教育内容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024/2/2
宣传教育形式
通过宣传册、海报、公益广告等多 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结合社交媒 体等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
宣传教育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等方式对 宣传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 和完善宣传策略。
2024/2/2
处理程序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对于查 证属实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同时,对于涉及刑事 犯罪的线索,应当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5
案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案例一
某医院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导致多名医护人员和患者感染。经调查核实 后,该医院被处以罚款,并吊销相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
6
2024/2/2
02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7
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
加强传染源管理
包括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高效的应急 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
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等传 染源进行有效管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传染病》PPT优秀课件

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不同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有所不同。
03
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注
射和输血等。治疗病毒性肝炎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同时要
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
结核病
结核病的定义和症状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等 症状。
季节性趋势
部分传染病具有季节性特 点,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 病在冬季高发。
新发和再发趋势
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病原 体变异等原因,新的传染 病不断出现,旧的传染病 也可能再次爆发。
02 传染病的传播途 径与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水传播
病原体在水中繁殖或通过污染 的水源传播,如霍乱、痢疾等。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性病、疥疮等。
尽量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 如有必要接触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 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
抵抗病毒的能力。
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勤洗手
不随地吐痰
学生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 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 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
性传播疾病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主要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症状如瘙痒、疼 痛、分泌物异常等。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人群中有性行为者均可能感染。
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注意个人卫生等。治疗性传播疾病 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对于艾滋病等严重疾病,需要长期 治疗和监测。
(2024年)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0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024/3/26
12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患者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 传播。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 并控制传染源。
追踪并管理密切接触者
对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追踪,实 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隔离观察、核 酸检测等。
2024/3/26
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等。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 不洁注射和输血,控制传染源。
2024/3/26
19
肺结核
肺结核的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控制传染源,加强室内通风,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 触。
病原体污染水源,通过饮 水进入人体。
2024/3/26
食物污染
病原体污染食物,通过进 食进入人体。
食品加工不当
食品加工过程中未彻底煮 熟或保存不当,导致病原 体存活并繁殖。
9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直接接触,如握手、拥 抱等。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如门把手、桌 面等。
分类
根据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 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 真菌性传染病等。
4
传染病的危害
对人类的危害
传染病可造成人类身体和心理上的痛 苦,甚至导致死亡。同时,传染病的 流行也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 负面影响。
对动物的危害
动物传染病可导致动物大量死亡,影 响畜牧业和宠物健康。一些动物传染 病还可能传播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 害。
季节性流行病防护课程PPT课件:针对小学生

种疫苗。
应对季节性流行病
做好个人防护 - 使用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病
毒传播的可能性。 -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口鼻。
应对季节性流行病
尽早就医 - 若出现季节性流行病症状,及
时就医并按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总结
总结
季节性流行病对小学生的健康有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预防和应对来降低感染风 险。
季节性流行病 防护课程PPT 课件:针对小
学生
目录 引言 了解季节性流行病 预防季节性流行病 应对季节性流行病 总结
引言
引言
季节性流行病是指在某个季节或特 定时期大规模传播的疾病。 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季节性流行病 对小学生非常重要。
了解季节性流 行病
了解季节性流行病
季节性流行病的定义和特点 - 季节性流行病是指在某个季节或特
定时期大规模传播的疾病。 - 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如流感、
感冒等。
了解季节性流行病
常见的季节性流行病 - 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
嗽、喉咙痛等。 - 感冒:症状包括打喷嚏、
鼻塞、咳嗽等。
预防季节性流 行病
预防季节性流行病
勤洗手 - 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特别在接触
公共场所后。 -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减少
病毒传播的机会。
预防季节性流行病
避免接触患病者 - 尽量避免与生病的人近距离接
触。 - 不要共用餐具、杯子等个人物
品。
预防季节性流Βιβλιοθήκη 病健康饮食和锻炼 -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 - 定期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应对季节性流 行病
应对季节性流行病
常见流行病预防ppt

03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疫苗接种
1 2
接种疫苗
接种针对流行病的疫苗,如流感疫苗、COVID19疫苗等,以增强身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
遵循接种计划
遵循卫生部门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相应 的疫苗。
3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以便 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全球范围内流行
详细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表面传播。感染者常常出 现发热、咳嗽、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炎、重症监护治疗和死亡。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 行,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03
流行病预防的方法与措施
03
提高卫生水平
预防流行病可以促进和提高卫生水平,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增强人民
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2
常见流行病的类型与特点
流感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季节性、易引起并发症
详细描述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冬季流行,与普通感冒不同。患者常常出现 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炎、心肌 炎等并发症。
艾滋病
总结词
慢性、免疫系统受损、高传染性
详细描述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 后病程缓慢,可导致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增加感染和肿瘤风险。
埃博拉出血热
总结词
高致死率、严重出血症状、区域性
详细描述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引 起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出血热和休克 综合征,致死率高。
《疾病预防控制》课件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疫情监测
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实时掌握疫情信息,及时采取 措施。
如何有效应对突发疾病事件
1
紧急响应
迅速组织人员和资源,开展紧急救治和疫情控制。
2
合作与协调
各部门、机构和社会组织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
全民参与
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好个人防控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PPT课 件
欢迎来到《疾病预防控制》课件!本课程将带您了解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常见的控制方法,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等关键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是什么
1 保护健康
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人们的患病风险,维护整体健康水平。
2 控制传染
减少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遏制疾病爆发和扩散的可能性。
3 改善生命质量
1
卫生教育
通过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
疾病筛查
2
意识和预防行为。
通过进行常规检测和筛查,早期发现潜在的
疾病,采取相应措施。
3
消毒措施
加强对公共场所、医疗设施和个人物品的消 毒,减少传播风险。
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是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它帮助我们了解疾病传播的途径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人群和疾病患者 问卷调查、流行病学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室检测 建立模型、统计分析
预防控制策略的实施
早期干预
尽早发现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 病例增加和传播风险。
隔离措施
将患者或疑似感染者与其他人隔 离,阻断传播途径。
健康政策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42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监测病例
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中,要确定一个统一的、 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 分布,这样确定的病例称为监测病例。
43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 等称为监测的直接指标。个别情况下,监测的 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对每一个流感病例都给 以确诊很困难,而且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 难以分清,美国长期以来用“流感和肺炎的死 亡”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3. 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
以群体水平分析为主 研究针对群体的宏观策略和措施
28
三、预防控制策略
1.全球卫生战略 “策略和目标”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战略。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 (HFA/2000)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HFA/2100)
19
认识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 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疾病不是随机发生的(有原因) 疾病不是随机分布的(有规律)
两大手段
疾病监测
策略与措施
20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 第二节 疾病监测 第三节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1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
策略 (strategy) 正确、合理
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
措施 (measure) 切实、有效、可行
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 骤和计划.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围魏救赵 • 擒贼先擒王
22
一、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
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 的需要;
2、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 响疾病传播和流行,疾病预防没有通用 模式;
2024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病毒学•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控制策略•流行性感冒临床治疗与护理目录•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流行性感冒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01流行性感冒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传播速度。
特点流感病毒的遗传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变异,人群普遍易感,且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使得流感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
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感染。
易感人群流感具有季节性,北半球通常在冬季流行,而南半球则在夏季。
此外,流感的流行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流行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临床分型根据临床表现,流感可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
其中,单纯型最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乏力等;胃肠型以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主;肺炎型多见于老年人、儿童或原有心肺疾病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气促等症状;中毒型则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近期内有流感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出现流感样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结果阳性。
鉴别诊断流感需要与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其中,普通感冒症状较轻,无明显的季节性;上呼吸道感染则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等;肺炎则可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实变体征。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
02流行性感冒病毒学呈球形或丝状,直径约80-120nm ,有包膜。
秋季常见流行病预防措施PPT

Part 03
秋季常见虫媒传 染病及预防
Please click here to add appropriate text to explain, you can directly copy and paste the text content.
Please click here to add appropriate text to explain, you can directly copy and paste the text content.
秋季常见呼吸道流行病及预防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 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 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秋季常见虫媒传染病及预防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 乙脑等。这类传染病以昆虫为媒介,是“叮咬传播” 的传染病,蚊、螨、虱子、跳蚤等先叮咬病人,然 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 体内导致发病。
秋季常见虫媒传染病及预防
01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 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 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 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Medical health
秋季流行病
Please click here to add appropriate text to explain, you can directly copy and paste the text content.
流行病第十一章疾病预防与控制

*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
▪病因明确的或有特殊保护措施的 一级预防为主 ▪病因不明的应以二级或三级预防为主。
举例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为已知的三大危险因素。
▪第一级预防 控制高血压、不吸烟、改变不良饮食习 惯,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还可采取健 康促进的措施如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 注意心理卫生等。
关于早报告
◆ 种类 将37种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 ★丙类。
◆ 报告人 凡从事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工作人员 均为法定报告人。
◆ 报告时限 甲类 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乙类 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 至发病地所属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报 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病原携带者
指疫情未出现前,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 原体威胁的人群采取的措施。
1、经常性预防措施
(1)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提高防病知识, 消灭鼠害和蚊、虫等。 (2)改善卫生条件:涉及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 及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等综合措施。 (3)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检疫(quarantine)的种类:
o 免疫程序 详见下表
年龄
卡介苗
脊髓灰质 炎活疫苗百白破混 合制剂来自麻疹疫苗乙型肝炎 疫苗
新生儿
初种
1次
1
2次
2
1次
3
2次
1次
4
3次
2次
5
3次
6
3次
8
初种
具体要求: ①基础免疫在一岁内完成(无冷链的农村可在18月龄内);
②每针次接种时间不能提前,但可延后; ③每一针次的间隔时间应至少大于1个月。
流行病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10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用具有抗原性的预防制剂或具有抗体活性的
免疫球蛋白给人接种,使之产生自动或被动的特异免疫,以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计划免疫的概念
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 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 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第二级预防 “三早” 对患有胸痛者要积极检查,及 早
诊断、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发展。 ▪第三级预防 积极治疗患者,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7
发生,做好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工作。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根据采取措施的时间防制措施分为两类: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疫措施)
8
(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3
(二)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疫措施 )
指传染病或疫情出现后,为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强度与范围,使发
病率降到最低水平,防止疫情蔓延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o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 病人 “五早”; 实行分级管理。
关于早隔离: •甲类及乙类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须强制隔离治疗; •乙类病人根据病情,可住院隔离或在家中隔离治疗,对其 中病人作为传染源作用不大的如钩体则可不必隔离; •丙类中的瘤型麻风病人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 才可恢复工作、学习,其它丙类病人在临床治愈后即可工 作、学习; •对疑似病人,应尽早明确诊断。
*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
▪病因明确的或有特殊保护措施的 一级预防为主
▪病因不明的应以二级或三级预防为主。 6
举例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2024版传染病防治法ppt完整版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修订和完善传染病防治法
结合当前和未来传染病防控需求,对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修订和完 善,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制定配套法规
针对传染病防治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配套法规,如疫情报告、 隔离措施、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加强法律实施和监管
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法律规定 得到有效落实。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策略二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防控能力建设。建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 的防控能力,包括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更新设备等。
策略三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度和自我防护意识 教育,如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在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等。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 网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广泛传播和普及。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1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公众的传染病防治 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我防护能 力。
促进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如社区防控、 志愿服务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性的传染病威胁,分享防控经验和资源。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01
政府部门应负责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为防治
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力度
02
加大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防治措施
得到有效落实。
建立应急机制
03
建立健全传染病应急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突发疫情,保障公
《预防流感》课件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 沫排出,被易感者吸入后感染。
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触口、鼻或眼 结膜等部位也可引起感染。
流感病毒在空气中短暂悬浮时仍 具感染性,室内通风不良、人员
拥挤时更易传播。
流感的症状与危害
流感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咳嗽等症状。
《预防流感》ppt课件
目 录
• 流感概述 • 预防流感的方法 • 流感疫情的应对措施 •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 流感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区别与联系 • 流感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流感概述
流感的定义与特点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 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 型,其中A型病毒变异能力强 ,易引起大规模流行。
肺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症 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流 感引起的肺炎症状与流感症状相似, 但可能更严重。
流感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区别与联系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飞沫传播。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与过敏和遗 传因素有关。支气管炎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 现为咳嗽和痰多等症状。
。
流感的传播速度较快,可在人群中迅速传播,而普通感冒的传播速度较 慢。
流感与肺炎的区别与联系
流感可以引起肺炎,特别是对于儿童 、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流感 的并发症更容易导致肺炎。
流感与肺炎的治疗方法不同,流感主 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而肺 炎需要根据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 掩盖口鼻,然后将纸巾丢 进封闭的垃圾桶,之后立 即洗手。
流感防治知识讲座PPT

勤洗手
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健身
出现症状时:戴口罩或请假
本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并非广告宣传
谢谢!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 并发症的手段。
——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版)
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 年版).
0-6月龄婴儿 1
2
77%
2
59%
2
流感发病率 下降
58%
1. WHO 关于流感疫苗的立场文件(2012.11) 2. CD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asonal influenza with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United States, 2013-2014. MMWR Recomm Rep. 2013 Sep
20;62(RR-07):1-43.
每年10月份可到医院接种
流感每年都变异,建议流感一年接种一 次!
流感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早期发现流感病人、早期就地隔离病人,早期 治疗。
2.疫苗预防:接种流感疫苗。 但流感病毒的毒株经常变异,因此难以预测本 年度流行的病毒类型,只能推测可能是哪种类 型,制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
,散播 个病毒1
成人年罹患率:
时速
健康的同事或家人
,含有
个病毒
/小时, 内喷射到 以外1
1. 莹岚. 哪些人更易“惹”上流感. 中华养生保健. 2010;2:14-15. 2. WHO 关于流感疫苗的立场文件(2012.1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2、疫情控制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 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制定卫生部卫办疾控发[2006]65号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理指南(2012版)》 – 卫办疾控发[2012]133号
《广东省流感防控相关指引(2015年版)》 – 粤卫办[ 2015]10号
具体疫情控制措施:
1、停止举办校内园内各种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
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孩子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园或较多人员集会, 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2、实施班级为单位的晨检和午检制度
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立即电话其家长领返,尽早到医院 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
3. 加强因病缺勤登记
学校和托幼机构由专人负责与离校或离园的学生进行家访联系பைடு நூலகம்了解其每日健康状 况。记录热退时间,症状消失48小时后,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证明方可 回园或上班。
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
每年约有10-15%的儿童因流感感染而需就诊 <5岁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的风险较高。
流感流行可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
<5 岁儿童中,41%的流感患儿平均需就诊2次以上。
2、重点人群疾病负担
五、预防控制措施
1、日常生活预防措措施
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提高防病意识;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用过的纸巾; 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人
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 绝大多数儿童(93%)从出生至6 岁至少感染过一次
流感病毒。 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机构容易造成聚集性疫
情。
四、流行性感冒危害
1、儿童疾病负担
儿童感染流感后,体内抗体滴度水平更高,排毒时间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树立社会大卫生观念
③全面分析并找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 素,卫生服务
3
慢性疾病的分级预防
疾病的自然史
定义 分期
易感期 潜伏期(亚临床期) 临床期(发病期) 预防工作相应分为三级,即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对病原携带者
•作好登记管理、积极治疗和定期随访; •加强卫生教育,促使其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对特殊职业人群的病原携带者,应暂时调离其工作,直至 连续3次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才可恢复原工作; •对检疫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要进行严格隔离和治疗。 接触者 按最长潜伏期接受检疫 •留验(隔离观察): 甲类。限制活动范围。 •医学观察: 乙、丙类。可正常工作,但要接受医学检查。 •应急预防接种: 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在其早期可进行。 •药物预防: 有特殊治疗药物的传染病,如磺胺预防流脑、 氯喹预防疟疾等。 动物传染源 危害大、无经济价值的消灭 危害不大,有经济价值的隔离治疗
卡介苗——结核 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脊髓灰质炎 百白破混合制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疫苗——麻疹
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
o 免疫程序
详见下表
12
年龄
新生儿 1 2
卡介苗
初种
脊髓灰质 炎活疫苗
百白破混 合制剂
麻疹疫苗
乙型肝炎 疫苗
1次 2次
1次
3
4
2次
3次
1次
2次
5
6
3次
3次
8
初种 ②每针次接种时间不能提前,但可延后; ③每一针次的间隔时间应至少大于1个月。
含义
潜伏期; 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三早”或“五早” 主要措施 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专科门诊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含义
临床预防;疾病的临床期(发病期); 减少疾病危害、促进康复、减少伤残和并发症, 防止复发和转移 措施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伤痛、提高生存质量; 康复治疗:促进功能、心理、社会康复.
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 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 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我国计划免疫及程序
儿童基础免疫 “五苗防七病” 成人或特殊人群的免疫 如战士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食品从业人员接种伤寒疫苗。
11
儿童基础免疫
o 中心内容—“五苗防七病”
含义 即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
病因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是最 积极、最根本的措施。
4
主要措施
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
• 健康促进
一级预防的双向策略
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 降低整个人群暴露于 危险的平均水平。不直接针对特定病因。 ①健康教育 ②自我保健 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 避免或戒除危害健康的行为 ③环境保护 基本国策 • 健康保护 针对明确病因,采取特殊的保护性措施。
诊断、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发展。
第三级预防 积极治疗患者,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7
发生,做好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工作。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根据采取措施的时间防制措施分为两类: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疫措施)
8
(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指疫情未出现前,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 原体威胁的人群采取的措施。
1、经常性预防措施
(1)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提高防病知识, 消灭鼠害和蚊、虫等。 (2)改善卫生条件:涉及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 及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等综合措施。 (3)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9
*检疫(quarantine)的种类:
(1)国境卫生检疫 为了防止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和国内传 出,在一个国家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口岸设 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进出口人员、交通工具、货物、行 李和邮件等实施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综合措施 称为国境检疫。 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我国的检疫传染病(检疫
*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
病因明确的或有特殊保护措施的 一级预防为主 病因不明的应以二级或三级预防为主。
6
举例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为已知的三大危险因素。
第一级预防 控制高血压、不吸烟、改变不良饮食习 惯,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还可采取健 康促进的措施如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 注意心理卫生等。 第二级预防 “三早” 对患有胸痛者要积极检查,及 早
• 健康促进 着眼于促进健康有利的环境,直接作用于整
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可称为全人群策略; • 健康保护 针对特定的病因或暴露于危险因素的高危人 群,又称为高危策略; 两者的结合即双向策略,将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 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 5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疾病预防与控制
1
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疾病监测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疾病监测可为制定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策略和措施是否有效也需要通过疾病监测的数据
来证实和评价。
2
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策略
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着眼于全局。
措施
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手段,立足局部。
制定策略时应考虑的原则
14
关于早报告
◆ 种类
将37种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
★ 丙类。
凡从事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工作人员 均为法定报告人。 甲类 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乙类 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 至发病地所属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报 出传染病报告卡。
◆ 报告时限ຫໍສະໝຸດ ◆ 报告人15具体要求: ①基础免疫在一岁内完成(无冷链的农村可在18月龄内);
13
(二)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疫措施 )
指传染病或疫情出现后,为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强度与范围,使发 病率降到最低水平,防止疫情蔓延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o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病人
“五早”; 实行分级管理。
关于早隔离: •甲类及乙类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须强制隔离治疗; •乙类病人根据病情,可住院隔离或在家中隔离治疗,对其 中病人作为传染源作用不大的如钩体则可不必隔离; •丙类中的瘤型麻风病人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 才可恢复工作、学习,其它丙类病人在临床治愈后即可工 作、学习; •对疑似病人,应尽早明确诊断。
期限)为鼠疫(6天)、霍乱(5天)、黄热病(6天)。
(2)国内疫区检疫 当国内发生检疫传染病时,由卫生部 批准进行疫区检疫。
10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用具有抗原性的预防制剂或具有抗体活性的
免疫球蛋白给人接种,使之产生自动或被动的特异免疫,以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计划免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