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c5f66777232f60ddcca1e7.png)
8.7.2 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时,应设上行自动扶梯;超过12m时应考虑上、下均设自动扶梯。
站厅与站台间应设上行自动扶梯,高差超过6m时,上、下行均应设自动扶梯。
分期建设的自动扶梯应预留位置。
8.7.3自动扶梯应采用30度倾角,有效净度为1m,运输速度宜采用0.65m/s,设计通过能力应不大于9600人/h。
上下两端水平运行梯级数不得小于三块平级梯。
作为
400mm
8.7.5
17.1.30.5m/s;
17.1.5
17.1.63块
为0.75m/s时,上、下两端不应少4块平梯级。
17.1.7地铁车站自动扶梯应采用公共交通型重载扶梯,其传输设备(主要包括梯级、梳齿板、扶手带、传动链、梯级链、内外装饰板、传动机构等)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17.1.8露天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自动扶梯时,应采用室外型扶梯。
——仅供参考
17.3自动扶梯布置
17.3.1在自动扶梯两台之间和靠桁架外部周围有连续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时,宜设宽度不小于500mm的检修通道。
当顶部不可开启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1800mm。
17.3.2当自动扶梯在桁架外部设机房时,机房内设备周围应留足够的检修空间,同时,机房内应有通风和消防设施。
室外自动扶梯,宜在桁架外设机房。
17.3.3
17.3.7
——仅供参考。
地铁站台扶梯安装技术规范
![地铁站台扶梯安装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e7110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7.png)
地铁站台扶梯安装技术规范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站台扶梯成为了乘客出行的重要设施。
为了确保扶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地铁站台扶梯安装技术规范至关重要。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设计规划在安装扶梯之前,必须根据地铁站台的布局和客流量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
要考虑扶梯的位置、走向、提升高度、倾斜角度等因素,以确保扶梯能够满足乘客的通行需求,同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2、现场勘查安装人员需要对站台现场进行仔细的勘查,包括测量尺寸、检查地面平整度、确认结构承载能力等。
勘查结果应与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如有偏差需及时调整。
3、设备选型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型号和规格的扶梯。
要考虑扶梯的运行速度、输送能力、功率、防护等级等参数,确保其性能符合地铁站台的使用要求。
4、材料准备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钢材、螺栓、电缆、扶手带等。
所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二、基础施工1、基础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基础的尺寸和深度符合要求。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的地下管线和设施。
2、基础浇筑在基础底部铺设一层碎石垫层,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强度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浇筑过程中要振捣密实,确保基础的质量。
3、预埋件安装在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准确安装预埋件,如扶梯支撑脚的预埋件、扶手栏杆的预埋件等。
预埋件的位置和标高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扶梯安装的准确性。
三、扶梯本体安装1、桁架安装将扶梯的桁架分段吊运至安装位置,然后进行拼接和固定。
桁架的拼接要保证接口平整、牢固,连接螺栓要拧紧。
2、驱动装置安装将驱动装置安装在桁架的顶部或底部,要确保驱动装置的轴线与桁架的中心线重合,并且安装牢固。
3、梯级和踏板安装将梯级和踏板依次安装在桁架的导轨上,要保证梯级和踏板之间的间隙均匀,运行平稳。
4、扶手带安装安装扶手带时,要保证扶手带的张力适中,运行顺畅,且与梯级的同步性良好。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c68245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1.png)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1.扶梯尺寸:扶梯的宽度必须足够宽以容纳多人同时使用。
一般而言,标准宽度应为1米或1.2米。
然而,在高流量区域(如换乘站和进出口)扶梯宽度可能需要更大,以便更多的乘客能够使用。
2.扶梯负载:扶梯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预期的最大负载。
例如,通常地铁扶梯应该能够同时容纳两个乘客和其背上背的行李。
负载能力的计算通常基于相关标准和指南,以确保扶梯的安全运行。
3.扶梯高度:扶梯的高度涉及到的主要考虑是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过于陡峭的扶梯可能会使乘客感到不适并增加跌倒的风险。
因此,在设计扶梯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扶梯的坡度适当。
4.扶梯速度和加速度:扶梯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也是需要规范的。
这些参数必须在合理范围内,既不能太慢以致于影响运输效率,也不能太快以致于增加乘客的安全风险。
速度和加速度的规定通常会考虑人体工程学、舒适性和运输需求等因素。
5.扶梯安全设备:地铁扶梯必须设有一系列的安全设备,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常见的安全设备包括紧急停止按钮、防夹手装置、标志和警示标语、扶手、踏板的防滑设计等。
这些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并经过必要的测试和验证。
6.扶梯维修和保养:扶梯的维修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铁公司必须定期检查扶梯的运行状态、机械部件的磨损程度和电气系统的工作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
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会提供必要的指导,以确保扶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是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以及高效的地铁运输。
这些规定涉及到扶梯的尺寸、负载、高度、速度、安全设备以及维修保养等各个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规定,地铁公司能够提供更安全、便捷和可靠的地铁服务。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自动扶梯及电梯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自动扶梯及电梯](https://img.taocdn.com/s3/m/2e9e386527284b73f24250ca.png)
第十五篇自动扶梯及电梯15.1 自动扶梯15.1.1标准和规范1.《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5899-97)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6.相关专业的其它标准和规范15.2 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1.设计原则(1)一般车站站台层至站厅层设置上行自动扶梯,枢纽站的站台层至站厅层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
车站一般出入口设置上行自动扶梯;枢纽站的出入口、靠近公交枢纽、行政中心以及客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出入口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
(2)自动扶梯的输送能力应与该站远期超高峰小时客流的需要及车站各部位的通过能力相适应,并与消防紧急疏散要求相适应。
(3)自动扶梯应有可靠的供电电源。
作为事故疏散用的自动扶梯按一级负荷供电,其他扶梯按二级负荷供电。
(4)车站按一条无障碍通道设计,设置残疾人用垂直电梯。
垂直电梯除了供盲人、手动轮椅者使用外,亦可供车站工作人员运送工具、货物使用。
垂直电梯按乘客自助使用方式设计。
在无条件设置垂直电梯的车站出入口,可设置轮椅升降机。
(5)垂直电梯应有可靠的供电电源。
车站内的垂直电梯不作为消防通道使用,按二级负荷供电。
(6)自动扶梯及垂直电梯均应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国产定型产品。
2.技术要求(1)自动扶梯①自动扶梯应选用具有变频节能控制功能,且能够适应重庆地区的气候环境的公共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
②出入口自动扶梯按露天设计,应采取能够防止被雨淋、日晒及沙尘污染的措施,同时要便于管理,能有效防止设备人为破坏。
③自动扶梯周围及出入口处,要求无固定障碍物,应保证客流畅通,并有明显的导向标志或指示牌。
④自动扶梯的控制柜和变频器采用内置式,放置于上端水平桁架内。
(2)垂直电梯①车站内采用能够适应重庆地区气候环境的客货两用无机房垂直电梯。
地铁车站人行楼梯全解
![地铁车站人行楼梯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69eafc65fad6195f312ba693.png)
04
车站屏蔽门的位置
Metro barrier door
• 站台门应相对于站台计算长度中心线 对称纵向布置,滑动门设置应与列车 门一一对应,滑动门的开启净宽度不 应小于车辆门宽度加停车误差。高站 台门高度不应低于2m,低站台门高度 不应低于1.2m。
• 对于呈坡度的站台,站台门应同坡度 垂直于站台面设置。安装站台门的地 面在站台全长上的平整度误差不应大 于15mm。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 No rules , no standards ! ”
工程设计—— 《地铁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意义: GB:国标(国家标准) 50157:标准号 2013:标准实施的年份
目录
CONTENTS
• 设置站台门的车站,站台端部应设向 站台侧开启宽度为1.10m的端门。沿 站台长度方向设置的向站台侧开启的 应急门,每一侧数量宜采用远期列车 编组数,应急门开启时应能满足人员 疏散通行要求。
• 站台门应设置安全标志和使用标志。
屏蔽门(站台门)
Metro barrier door
全高站台门
一般位于地下车站,除保 证乘客安全的作用外,还具有隔 断区间隧道内气流与车站内环境 之间的冷热气流交换的功能,所 以要求屏蔽门的气密性良好,这 样才能使车站与区间的热交换减 小到最低的程度,达到节能的目 的。门体高度一般为28003200mm,这种结构多用于设有 空调系统的站台。
(4) 两相对布置的自动扶梯工作点之距一般不小于24m, 困难时不应小于16m;自动扶梯与人行楼梯相对布置时, 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楼梯第一级踏步距离≥12m;自动扶 梯工作点至前面障碍物距≥8m。
上下扶梯规范标准最新
![上下扶梯规范标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47e16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9.png)
上下扶梯规范标准最新一、扶梯设计和制造标准1. 扶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国际安全标准,确保其结构稳定,运行平稳。
2. 制造材料应选用耐用、抗腐蚀的材料,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3. 扶梯的运行速度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人流量合理设定,以确保乘客安全。
二、扶梯安装和调试标准1. 扶梯的安装应由专业团队进行,确保安装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调试,确保扶梯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或震动。
3. 调试过程中应检查所有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三、扶梯使用和维护标准1. 扶梯使用单位应定期对扶梯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2. 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更换磨损部件。
3. 维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扶梯的工作原理和维护要点。
四、乘客使用扶梯的行为规范1. 乘客在使用扶梯时应站立在梯级中央,面向扶梯运行方向,避免站立不稳。
2. 携带大件行李或推婴儿车的乘客应使用直梯或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3. 禁止在扶梯上奔跑、玩耍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
五、紧急情况处理标准1. 扶梯应配备紧急停止按钮,并在显眼位置标示其位置。
2.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乘客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寻求工作人员或安全人员的帮助。
3. 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紧急情况演练,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六、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准1. 扶梯入口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2. 扶梯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如梯级边缘、扶手带等,应设置警示标志。
3. 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应使用易于理解的图形和文字,确保信息传达清晰。
七、监管和更新标准1. 相关监管部门应定期对扶梯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2.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标准的更新,扶梯的设计和制造标准也应不断更新。
3. 使用单位应根据新的标准及时进行扶梯的升级改造。
通过遵循上述规范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上下扶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扶梯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电梯与自动扶梯
![电梯与自动扶梯](https://img.taocdn.com/s3/m/8194e526bd64783e09122b43.png)
3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 (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 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伴随城市的综合改 造和建设,地铁出入口与周边商业建筑、 公共建筑的结合机会越来越多,地铁出入 口接入商场后带来更多的客流和商机,受 到商家的欢迎。结合式出入口有多种形式 ,但无论哪种,保持出入口的独立使用功 能是必备条件
接 到 求 救 信 息 后 要 与 乘 客 沟 通,确认电梯停止位置和人员数量,告诉 乘 客在接到指示之前不得自行扒开梯门。
第二步 救援人员带上电梯开梯钥匙、控制柜钥匙和三角钥匙尽快到达故障现场。 第三步 到达电梯停止位置后确认电梯停留位置。 第四步 救援人员与乘客沟通,告知可能发生的状况,要求乘客保持镇静,请勿惊慌 。 到控制柜处,用 CH751 / SHENGJIU 钥匙打开控制柜断 开主断路器( JH) 开关,切 断 到控制柜处, 用 电梯电源。同时按住“ ▲、 CH751 / SHENGJIU 钥 ▼” 按钮[ 见图 3-13 中的( 1 ) 匙打开控制柜将 JRH 开 ] 观察图 3-13 中的( 2 ) LR-U、 关由 NORM ( 正 常) 位 LU- ET、LR-D 指示灯的状态, 置旋到 JRH( 召唤) 位置 若处于熄灭状态表示电梯已超 。 速应立即停止操作,关闭控制 柜门通 知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
到控制柜处用 第五步 CH751 / SHENGJIU 钥匙打开控制柜。
图3-1 出入口平面类型
3〃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 (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 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独立式出入口布置 在城市道路一侧,平行或垂直布置(平行 布置居多),离开道路红线3-5m。独立式 出入口分为有盖式和敞开式。
扶梯技术要求--电梯(国内标准)
![扶梯技术要求--电梯(国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9a2f4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4.png)
扶手带应采用TTK、EHC或SEMPERIT等名牌产品。
3
投标厂商在自动扶梯结构上与招标文件规定不同的,但不影响使用或使用寿命的替代方案请予以论证说明。
3
控制柜内电脑板、继电器等主要部件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
4
安全开关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
33
润滑系统
采用自动润滑加油装置,定时对梯链、主驱动链、扶手带链进行润滑。
34
节能装置
变频驱动控制,用光控或压力触点自动切换正常速度与慢速爬行节能运行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无人时慢速爬行〕;
35
扶梯曳引电机要有ECO节能装置,能自动判别扶梯满载与轻载状态,并选择合适的电机运行模式达到节能目的。
36
16
梯级
铝合金整体一次压力浇铸成形,应能满足规X要求的动载、静载试验。
17
梯级齿槽宽度不小于5mm,不大于7mm,深度不小于10mm,梯级齿宽不小于2.5mm,不大于5mm〔注明生产商〕。
18
梯级滚轮:直径≥75mm、宽度≥20mm、使用寿命≥140000小时〔注明生产商〕。
19
护手壁
护手壁板:安全玻璃
5
设计寿命:大于140000小时〔投标单位应予以详细说明〕。
6
桁架
整体焊接,当整个承载区域静载荷为5000N/m2时,两支承间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两支点距离的1/1000。
7
当两支承间的距离超过16000mm时,可加设中间支承。
8
桁架表面喷砂去锈,油漆厚度为50~70μm。
9
桁架长度比照各厂家的标准尺寸,应能缩短、伸长,分段运输进场。
28
制动装置
自动扶梯全部增设辅助制动器。
29
电气装置
国标自动扶梯标准
![国标自动扶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c1e2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1.png)
国标自动扶梯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对国内关于自动扶梯的国家标准进行概述和解释。
自动扶梯是一种用于在垂直交通中运送乘客的移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公共建筑中。
国标自动扶梯标准旨在确保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标准概述:国标自动扶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和规范:1. 设计要求:该部分规定了自动扶梯的设计要素,包括尺寸、载荷能力、速度和斜度等方面。
关于自动扶梯的结构、导轨、步道和手扶梯等部件的设计也有详细说明。
2. 制造要求:该部分规定了自动扶梯制造过程中的要求和流程,包括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装配和测试等环节。
制造商必须符合标准的质量控制和验收要求。
3. 安全要求:这是国标自动扶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乘客的安全。
标准中规定了关于紧急停止、扶手保护、传感器和保护装置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4. 安装和维护:该部分涵盖了自动扶梯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标准和程序。
安装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使用。
5. 检测和验收:这是对自动扶梯进行检测和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标准中规定了检测的方法和标准,以及验收的步骤和标准。
标准的重要性:国标自动扶梯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乘客的安全和权益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遵循标准中的要求,制造商、安装人员和维护人员才能保证自动扶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同时,标准的遵守也可以减少事故和损坏,并提高自动扶梯的可靠性和性能。
结论:国标自动扶梯标准为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自动扶梯的过程提供了详细的要求和指导。
该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
各利益相关者应该了解和遵循这一标准,以保证自动扶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管理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738daa3f12d2af90342e671.png)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管理规范
2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维护检修管理要求
1.一般规定 (1)电梯和自动扶梯维护检修管理的范围为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 道。 (2)维护检修的特殊要求和特点如下: ①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项目电梯设备维护检修的单位需是设备制造单 位或其委托、授权的单位。 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 2.具体维护检修要求 电梯的预防性维护检修参考《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DB 11/ 418— 2007)执行。
空谢白谢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管理规范
1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管理的基本规定
(1)电梯应符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 7588—2003 /XG1-2015)和《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的性能和使用 要求,自动扶梯应符合《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16899—2011)中公共交通型重载扶梯的性能要求。 (2)电梯、自动扶梯及轮椅升降机应按特种设备相关规范进行定期检查,并张 贴安全检验合格证。 (3)自动扶梯应有明确的运行方向指示,并在两端配备经济停止开关。自动扶 梯出入口应有开阔的空间,入口处应有明确的安全警示并张贴使用须知。 (4)电梯、自动扶梯运行满足以下要求: ①平稳运行,除处置应急事件外不能急动、急停。 ②客运电梯和自动扶梯不应载货,但旅客随身行包除外。 ③日常开启和关闭应由车站客运服务人员操作。 ④电梯操作装置应易于识别和方便使用,电梯对讲装置应工作正常、音质清晰。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管理规范
1 城市轨道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管理的基本规定
(5)发生火灾时,电梯应立即停止使用,不得作为安全疏散设施使用。 (6)运营单位应在每天运营前对电梯和自动扶梯进行例行检查,确认电梯和自动扶梯外观完 整无损,安全标志标识齐全,运行正常、平稳、无异味、无异响、无异常振动后方可开启。 (7)电梯例行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电梯机房的门、锁、温度、通风装置、照明装置、手动紧急操作装置、消防设施无异常。 ②电梯外观完整无损,内部清洁,无杂物。 ③电梯检验合格标志和安全注意事项标识清晰、完备。 ④电梯照明、风扇、对讲和报警装置工作正常,电梯门防夹装置功能无异常。 ⑤电梯门开启和关闭正常,运行无异响、无异味、平滑、无异常振动。 (8)自动扶梯例行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外观完整无损,其周边环境情况清洁,无杂物。 ②梯级、踏板、梳齿板和扶手带、显示装置、护栏应正常、无裂痕、无损坏。 ③检验合格标志和安全注意事项标识应清晰、完备。 ④钥匙开关、急停开关等工作正常。 ⑤运行平滑正常,无异响、无异味、无异常振动。
地铁车站人行楼梯
![地铁车站人行楼梯](https://img.taocdn.com/s3/m/c1751a2a0912a21614792920.png)
(1) 每个车站均应在付费区内至少设两部人行楼梯, 且站台有效候车区计算长度内任意一点距最近楼梯口 的距离应不大于 50m。楼梯总宽度不应小于 2.4m;每组 出入口均应设楼梯。 (2) 两层或多层车站应至少设一部供工作人员和消防 人员使用的楼梯,该楼梯宜设在工作人员较集中的管 理用房区内,楼梯宽度不得小于 1.2m ,此梯宽度不计 入紧急疏散楼梯宽度,且设置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方向 开启的防火门。
• 对于呈坡度的站台,站台门应同坡度 垂直于站台面设置。安装站台门的地 面在站台全长上的平整度误差不应大 于15mm。 • 设置站台门的车站,站台端部应设向 站台侧开启宽度为1.10m的端门。沿 站台长度方向设置的向站台侧开启的 应急门,每一侧数量宜采用远期列车 编组数,应急门开启时应能满足人员 疏散通行要求。
Escalator 自动扶梯
• 车站出入口、站台至站厅应设上、下行自动扶梯,在设置双向自动 扶梯困难且提升高度不大于10m时,可仅设上行自动扶梯。每座车 站应至少有一个出入口设上、下行自动扶梯;站台至站厅应至少设 一处上、下行自动扶梯。 • 车站出入口自动扶梯的倾斜角度不应大于30°,站台至站厅自动扶 梯的倾斜角度应为30°。 • 当站台至站厅及站厅至地面上、下行均采用自动扶梯时,应加设人 行楼梯或备用自动扶梯。 • 车站作为事故疏散用的自动扶梯,应采用一级负荷供电。 • 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与平行墙装饰面或楼板开口边缘装饰面的水平 距离,不得小于80mm,相邻交叉或平行设置的两梯(道)之间扶手带 的外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60mm。当扶手带外缘与任何障碍物的 距离小于400mm时,则应设置防碰撞安全装置。 • 两台相对布置的自动扶梯工作点间距不得小于16m;自动扶梯工作 点与前面影响通行的障碍物间距不得小于8m;自动扶梯与楼梯相对 布置时,自动扶梯工作点与楼梯第一级踏步的间距不得小于12m。
自动扶梯的国标
![自动扶梯的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07f44a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a.png)
自动扶梯的国标(最新版)目录一、自动扶梯国标的意义和作用二、新国标与老国标的区别三、新国标包括哪些装置四、关于自动扶梯跨距和中间支撑的规定五、国标对自动扶梯安全的重要性正文一、自动扶梯国标的意义和作用自动扶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场、地铁站、机场等高人流量场所广泛应用。
自动扶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我国对自动扶梯的安全标准制定了严格的国标,以确保自动扶梯的质量和安全。
二、新国标与老国标的区别新国标与老国标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1.防爬装置:新国标要求自动扶梯必须安装防爬装置,防止小朋友从电梯两侧盖板攀爬上去,增加安全性。
2.防撞装置:新国标要求电梯危险三角上必须安装档板,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3.梯级(踏板)遗失:新国标要求梯级遗失时,自动扶梯应立即停止运行,避免安全隐患。
4.扶手带测速:新国标要求自动扶梯应安装扶手带测速装置,确保扶手带的速度与梯级速度一致,提高运行稳定性。
5.中间急停:新国标要求自动扶梯应安装中间急停装置,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停止运行。
6.驱动链断链保护:新国标要求自动扶梯应安装驱动链断链保护装置,防止链条断裂造成事故。
三、新国标包括哪些装置新国标要求自动扶梯必须安装以下装置:1.防爬装置2.防撞装置3.梯级(踏板)遗失保护4.扶手带测速装置5.中间急停装置6.驱动链断链保护装置四、关于自动扶梯跨距和中间支撑的规定国标对自动扶梯的跨距没有硬性规定,但规定了扶梯桁架的挠度要求。
普通商用梯的挠度要求是 1/750,公交梯的挠度要求是 1/1000。
一般来说,自动扶梯跨度在 15m 左右就要加中间支撑。
五、国标对自动扶梯安全的重要性国标对自动扶梯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国标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自动扶梯的安全运行,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cbe1d215901020207409c85.png)
8.7.2 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时,应设上行自动扶梯;超过12m时应考虑上、下均设自动扶梯。
站厅与站台间应设上行自动扶梯,高差超过6m时,上、下行均应设自动扶梯。
分期建设的自动扶梯应预留位置。
8.7.3自动扶梯应采用30度倾角,有效净度为1m,运输速度宜采用0.65m/s,设计通过能力应不大于9600人/h。
上下两端水平运行梯级数不得小于三块平级梯。
作为事故疏散用的自动扶梯,应采用一级负荷供电。
8.7.4当自动扶梯穿越楼层,且扶手带中心至开孔边缘的净距小于400mm时,应设防碰撞安全标志;当自动扶梯靠墙布置时,扶手带中心至墙装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m。
8.7.5两台相对布置的自动扶梯工作点间距不得小于16m;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前面影响通行的障碍物间距不得小于8m;自动扶梯与人行楼梯相对布置时,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楼梯第一级踏步的间距不得小于12m。
17.1.3自动扶梯的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梯级宽度为1000mm;额定运行速度≥0.5m/s;倾斜角度为30度。
17.1.5自动扶梯的设置,应参考提升高度(m)而定。
其中对于12<H≤19时分别设置上、下行扶梯;H>19时,还要有备用扶梯。
17.1.6自动扶梯水平运行梯级数量,当运行速度为0.5m/s时,上、下两端采用3块平梯级;当运行速度为0.65m/s时,上、下两端不应少于3块平梯级;当运行速度为0.75m/s时,上、下两端不应少4块平梯级。
17.1.7地铁车站自动扶梯应采用公共交通型重载扶梯,其传输设备(主要包括梯级、梳齿板、扶手带、传动链、梯级链、内外装饰板、传动机构等)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17.1.8露天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自动扶梯时,应采用室外型扶梯。
17.3自动扶梯布置17.3.1在自动扶梯两台之间和靠桁架外部周围有连续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时,宜设宽度不小于500mm的检修通道。
当顶部不可开启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1800mm。
车站设计中电扶梯的要求
![车站设计中电扶梯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0d1ea2b647d27284b735158.png)
附件一、电、扶梯专业对各工点土建设计的总体要求1自动扶梯1.1设置扶梯的出入口应按有盖出入口考虑。
1.2自动扶梯基本参数:运行速度0.65m/s,倾斜角度300,扶梯外形尺寸、支座支承力、扶梯安装吊钩位置和负荷等扶梯主要结构参数见图FT-01 、FT-02。
1.3自动扶梯桁架下是三角形空间的,则应设计成封闭式房间,自动扶梯布置详见参考图FT-01、03、04。
1.4对于地下车站,出入口扶梯在桁架底部留有清扫维护通道,通道踏面至自动扶梯桁架底部垂直距离不少于1.8m,通道应设有供检修人员出入的人孔,人孔可选在与扶梯并列布置的步行楼梯中间平台处,人孔至扶梯桁架底设联络通道,详见图FT-05。
若自动扶梯下部空间受限制时按图FT-06、07布置。
1.5当自动扶梯与楼梯并列布置时,楼梯上端部行人扶手应与自动扶梯扶手带相接,即上端部第一个楼梯梯级边与扶梯上工作点的距离必须不大于 2.65m,见参考图FT-05,以避免乘客从扶梯上踏板处跌落至楼梯;如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满足此距离要求,必须提前跟总体部扶梯专业和建筑专业沟通,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1.6扶梯所在位置必须避开变形缝,如确实无法避免,必须提前跟总体部扶梯专业沟通,且向扶梯专业提供变形缝的位置、水平变形量和沉降变形量的范围。
1.7自动扶梯理论输送能力:11700人/小时;设计最大通过能力:9600人/小时。
1.8紧急情况下,自动扶梯的运营模式为:对于地下车站,车站内下行自动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用作紧急通道;上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上运转。
出入口的自动扶梯全部停止作为固定楼梯用作紧急通道。
因此各车站设计工点在验算紧急情况下车站是否满足事故疏散时间时,必须按上述的方式计算自动扶梯的通过能力,而不能笼统的假设所有扶梯均上行来计算。
1.9站台与站厅之间当提升高度H≤6m设上行扶梯,当提升高度6m< H≤12m设上、下行扶梯,H>12m设2台上行、1台下行扶梯。
地铁车站人行楼梯全解
![地铁车站人行楼梯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69eafc65fad6195f312ba693.png)
以上海地铁18线为例-(工程技术文件)
目录
CONTENTS
03
车站电梯的位置
Barrier-free elevator
意义: GB:国标(国家标准) 50157:标准号 2013:标准实施的年份
目录
CONTENTS
01 车站人行楼梯的位置
人行楼梯
在《地铁设计规范中》:
乘客使用的楼梯宜采用26°34′倾角,当宽度 大于3.6m时,应设置中间扶手。
楼梯宽度应符合人流股数和建筑模数。每个梯 段不应超过18级,且不应少于3级。
1. 两台相对布置的自 动扶梯工作点间距 不得小于16m;
2. 自动扶梯工作点与 前面影响通行的障 碍物间距不得小于 8m;
3. 自动扶梯与楼梯相 对布置时,自动扶 梯工作点与楼梯第 一级踏步的间距不 得小于12m。
Escalator
(1) 站厅至站台应设3组楼扶梯,其中至少2组上、下 行自动扶梯。车站出入口有条件均应设上、下行自动 扶梯。
04
车站屏蔽门的位置
Metro barrier door
• 站台门应相对于站台计算长度中心线 对称纵向布置,滑动门设置应与列车 门一一对应,滑动门的开启净宽度不 应小于车辆门宽度加停车误差。高站 台门高度不应低于2m,低站台门高度 不应低于1.2m。
• 对于呈坡度的站台,站台门应同坡度 垂直于站台面设置。安装站台门的地 面在站台全长上的平整度误差不应大 于15mm。
CONTENTS
01 车站人形楼梯的位置 02 车站自动扶梯的位置 03 车站无障碍电梯的位置 04 车站屏蔽门的位置 05 车站其他附属设施的位置
扶梯的规章制度是什么
![扶梯的规章制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91b7a5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f.png)
扶梯的规章制度是什么一、扶梯的使用对象和范围:1. 扶梯适用于满足身体健康的人员,儿童应在成人陪同下使用扶梯。
2. 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员可以在有专门服务人员协助的情况下使用扶梯。
3. 扶梯仅供乘客使用,禁止携带大件行李、购物车等货物上扶梯。
4. 保证上下扶梯的乘客按规定方向行走,不得逆向行走。
二、扶梯的安全注意事项:1. 乘客在上下扶梯时,应站在扶手左侧或右侧,确保扶梯的正常运行。
2. 乘客在使用扶梯时应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奔跑、打闹等危险行为。
3. 乘客上下扶梯时,应保持站稳,避免携带过多物品,以免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
4. 乘客在扶梯上应尽量避免使用手机、耳机等影响注意力的设备,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 发现扶梯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扶梯,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三、扶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1. 扶梯设备每日都需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 扶梯设备每周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如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润滑轴承等。
3. 扶梯设备每月需进行一次维护,清洁扶梯上的污渍、杂物,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
4. 对于长期未使用的扶梯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扶梯的紧急情况处理:1. 当扶梯设备发生故障、停摆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扶梯,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2. 扶梯设备内部应设有紧急停止按钮,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按下按钮停止扶梯运行。
3. 在扶梯设备故障无法操作时,应尽快联系维修人员,以便及时处理故障并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对于较大规模的扶梯设备故障或事故,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开展相应救援和应急处理工作。
通过以上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扶梯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也提醒乘客在使用扶梯时要遵守规定,文明有序地乘坐扶梯,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希望所有人都能遵守扶梯规章制度,做到文明乘梯,共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和便利。
国家规定--扶梯安装要求
![国家规定--扶梯安装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0a2eb3c6c175f0e7cd13759.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出入口(3.2 C)
要求: (1)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
区域。该畅通区的宽度至少等于扶手带外缘距离加上每边 各80mm,该畅通区纵深尺寸从扶手装置端部算起至少为 2.5m;如果该区域的宽度不小于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的两 倍加上每边各80mm,则其纵深尺寸允许减少至2m。
(2)如果人员在出入口可能接触到扶手带自动扶梯出入口 的外缘,并且引起危险,则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
该项目对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也需按新检 规要求执行
4、扶手带外缘距离(3.5 C)
5、扶手带(4.1 C)
6、扶手防攀爬设置(4.2 C)
(1)扶手装置应当没有任何部位可供人员站立; (2)为防止人员跌落,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外盖板上应当装设防 爬装置: ①防爬装置位于地平面上方(1000±50)mm,下部与外盖板相交,平 行于外盖板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应当确保在此长度 范围内无踩脚处。该装置的高度应当至少与扶手带表面齐平; ②当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与墙相邻,并且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 mm 时,在上、下端部应当安装阻挡装置防止人员进入外盖板区域。当自动 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相邻平行布置,并且共用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mm 时,也应安装这种阻挡装置。该装置应应延伸到高度距扶手带下缘 25mm~150mm; ③当自动扶梯或倾斜式自动人行道和相邻的墙之间装有接近扶手高度的 扶手盖板,并且建筑物(墙)和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300mm 时,应在扶手盖板上装设防滑行装置。该装置应包含固定在扶手盖板上 的部件,与扶手带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并且防滑行装置之间的间 隔距离不应大于1800mm,高度不应小于20mm。该装置应无锐角或钝 边; ④ 对相邻自动扶梯或倾斜式自动人行道,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 于400mm时,也应满足上述要求。
地铁楼梯宽度规范
![地铁楼梯宽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9d5f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9.png)
地铁楼梯宽度规范篇一:地铁车站楼梯及出入口建筑设计探讨地铁车站楼梯及出入口建筑设计探讨摘要:对地铁车站楼梯及出入口的建筑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站;楼梯;建筑设计地铁车站内通往室外出入口的数量,应按照车站远期超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量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少于四个,当车站客流量较小或设置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酌情减少,一般不应少于三个,若仅有两个出入口,则必须在车站内为对角设置方式。
车站内的自动扶梯及楼梯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列车额定载客数量的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站台。
某地铁标准岛式车站站台宽度12m,计算站台长度118m;根据客流预测资料,其初期、近期、远期早高峰客流情况见表1: 1 楼扶梯设计(1)自动扶梯宽度和数量的设计1m宽自动扶梯通过能力:9600人次/m.hr;远期高峰小时下车设计客流:(4116+905)×1.3=6527人次/m.hr;2部1m宽上行自动扶梯通过能力:9600×2=19200人次/m.hr;19200人次/m.hr>6527人次/m.hr。
本站布置2部1m宽上行扶梯可满足出站客流需要。
(2)楼梯宽度和数量的设计本站计算站台长118m可按两组楼扶梯计算楼梯所需最小宽度,由于本站站台规模已经确定,通过计算以及对车站周边各种因素及突发客流进行分析,本站楼梯设计为2.6m宽,考虑到扶手因素,楼梯宽度取值为2.6-0.1=2.5m。
楼梯单向上行通过能力:3700人次/m.hr;楼梯单向下行通过能力:4200人次/m.hr;楼梯双向混行通过能力:3200人次/m.hr;按最不利情况,下行楼梯通过能力按双向混行取值,即3200人次/m.hr;高峰小时上车设计客流:(840+3314)×1.3=5400人次/m.hr;2部2.6m宽楼梯通过能力:3200×2×2.6=16640人次/m.hr;16640人次/m.hr>5400人次/m.hr。
城轨车站自动扶梯及电梯布置
![城轨车站自动扶梯及电梯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44976a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e.png)
△
H>19 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
注:△表示重要车站也可设置自动扶梯
其他规定
• (1)车站站台公共区的楼梯、自动扶梯、出入口通道, 应满足当发生火灾时在6min内将一列进站列车所载的 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人员全部撤离站台到达安全区的 要求。
• (2)站台上的楼梯和自动扶梯宜纵向均匀设置。 • (3)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内任一点,与安全出口疏散的
距离不得大于50m。 • (4)乘客使用的楼梯宜采用26度34分倾角。
敞开式 容易适应环境条件,不 由于出入口无法封闭,容易
出入口 影响城市景观。
造成楼扶梯人为损坏和配件
丢失。
(三)楼梯、自动扶梯的设置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内主要有两种楼梯形式:无中间平台楼 梯与有中间平台楼梯。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2013规定:每 个车站均应在付费区域内至少设一座楼梯,其通行能力相当 于一台自动扶梯,以便在自动扶梯不能运转时仍能保证站内 乘客的疏散。
市规划、环境条件和运营条件等因素。
有盖的独立式出入口
敞开的独立式出入 口
一、概述
(二)车站出入口的形式
有盖和敞开式出入口的比较
优点
缺点
有盖式 出入口
防风避雨,方便使用与 造型要求严格,与环境 清理;可设置防盗门栅, 结合难度大,透明玻璃顶盖 便于地铁资源管理。 需要定期清理、养护。
雨天使用不便;在郊区
(一)车站出入口的选址
• 出入口是车站的门户,连接了车站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 间,
是乘客进出站的通道。车站一般设置有多处地面出入口,与 人行横道连接,这有利于乘客的快速集散、换乘,因此其选 址显得尤为重要。 • 出入口的选址一般要考虑:车站远期运营客流、客流时
车站设计中电扶梯的要求
![车站设计中电扶梯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0d1ea2b647d27284b735158.png)
附件一、电、扶梯专业对各工点土建设计的总体要求1自动扶梯1.1设置扶梯的出入口应按有盖出入口考虑。
1.2自动扶梯基本参数:运行速度0.65m/s,倾斜角度300,扶梯外形尺寸、支座支承力、扶梯安装吊钩位置和负荷等扶梯主要结构参数见图FT-01 、FT-02。
1.3自动扶梯桁架下是三角形空间的,则应设计成封闭式房间,自动扶梯布置详见参考图FT-01、03、04。
1.4对于地下车站,出入口扶梯在桁架底部留有清扫维护通道,通道踏面至自动扶梯桁架底部垂直距离不少于1.8m,通道应设有供检修人员出入的人孔,人孔可选在与扶梯并列布置的步行楼梯中间平台处,人孔至扶梯桁架底设联络通道,详见图FT-05。
若自动扶梯下部空间受限制时按图FT-06、07布置。
1.5当自动扶梯与楼梯并列布置时,楼梯上端部行人扶手应与自动扶梯扶手带相接,即上端部第一个楼梯梯级边与扶梯上工作点的距离必须不大于 2.65m,见参考图FT-05,以避免乘客从扶梯上踏板处跌落至楼梯;如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满足此距离要求,必须提前跟总体部扶梯专业和建筑专业沟通,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1.6扶梯所在位置必须避开变形缝,如确实无法避免,必须提前跟总体部扶梯专业沟通,且向扶梯专业提供变形缝的位置、水平变形量和沉降变形量的范围。
1.7自动扶梯理论输送能力:11700人/小时;设计最大通过能力:9600人/小时。
1.8紧急情况下,自动扶梯的运营模式为:对于地下车站,车站内下行自动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用作紧急通道;上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上运转。
出入口的自动扶梯全部停止作为固定楼梯用作紧急通道。
因此各车站设计工点在验算紧急情况下车站是否满足事故疏散时间时,必须按上述的方式计算自动扶梯的通过能力,而不能笼统的假设所有扶梯均上行来计算。
1.9站台与站厅之间当提升高度H≤6m设上行扶梯,当提升高度6m< H≤12m设上、下行扶梯,H>12m设2台上行、1台下行扶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8.7.2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 时,应设上行自动扶梯;超过12m 时应考虑上、下均设自动扶梯。
站厅与站台间应设上行自动扶梯,高差超过6m 时,上、下行均应设自动扶梯。
分期建设的自动扶梯应预留位置。
8.7.3自动扶梯应采用30度倾角,有效净度为1m ,运输速度宜采用0.65m/s ,设计通过能力应不大于9600人/h 。
上下两端水平运行梯级数不得小于三块平级梯。
作为事8.7.4应设防400mm 8.7.517.1.3;17.1.517.1.63块平梯级;当运行速度为0.65m/s 时,上、下两端不应少于3块平梯级;当运行速度为0.75m/s 时,上、下两端不应少4块平梯级。
17.1.7地铁车站自动扶梯应采用公共交通型重载扶梯,其传输设备(主要包括梯级、梳齿板、扶手带、传动链、梯级链、内外装饰板、传动机构等)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17.1.8露天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自动扶梯时,应采用室外型扶梯。
17.3自动扶梯布置
17.3.1在自动扶梯两台之间和靠桁架外部周围有连续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时,宜设宽度不小于500mm 的检修通道。
当顶部不可开启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1800mm 。
17.3.2当自动扶梯在桁架外部设机房时,机房内设备周围应留足够的检修空间,同时,机房内应有通风和消防设施。
室外自动扶梯,宜在桁架外设机房。
17.3.3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