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为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发展、特点、影响以及传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唐诗的起源1.1 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歌形式,如《诗经》等。

1.2 随着唐朝的兴旺,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形成为了唐诗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1.3 唐诗的起源受到了汉代乐府诗、骈文等文学形式的影响,同时又吸收了民歌、辞赋等元素,形成为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二、唐诗的发展2.1 在唐朝时期,唐诗经历了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的发展。

2.2 初唐时期,以王勃、杨炯等人为代表,唐诗开始摆脱了前代文学的束缚,形成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3 盛唐时期,以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唐诗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

三、唐诗的特点3.1 唐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要形式,古体诗和近体诗并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2 唐诗注重情感表达,以自然、人生、历史等为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3.3 唐诗的艺术特点包括音韵优美、意境深远、表现力强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唐诗的影响4.1 唐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4.2 唐诗的艺术成就被后人所推崇,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的方向和风格。

4.3 唐诗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还对世界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

五、唐诗的传承5.1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向来受到后人的传承和发扬。

5.2 当代诗人在创作中不断吸收唐诗的菁华,延续了唐诗的文学传统。

5.3 通过研究、赏析和传诵,唐诗的魅力得以传承,继续影响着当代文学创作。

总结: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唐诗的起源、发展、特点、影响和传承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它在唐朝时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初唐时期(618年-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也是一个积极探索的阶段。

唐初的诗人们主要受到古乐府诗和骚体诗的影响,他们追求韵律和音乐性,注重表达个人情感。

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等。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初唐时期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它以雄浑豪放的笔调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人物形象。

第二阶段: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诗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诗人们追求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他们注重形式的完美和意境的深远。

代表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苦难。

李白则以豪放的诗风和奇特的想象力闻名,他的诗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宏大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阶段: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也是一个思想多元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他们注重思想性和个性表达。

代表诗人有白居易、元稹等。

白居易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他的诗作充满了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元稹则以豪放的诗风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著称,他的诗作充满了哲理和深刻的思考。

总结: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是唐诗的起点,诗人们注重韵律和音乐性;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期,诗人们追求艺术性和表现力;晚唐时期是唐诗的衰落阶段,诗人们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唐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顶峰之作。

它是在唐朝(618年-907年)这一辉煌的时代中达到了巅峰。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是唐朝建立之初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风格独特、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而著称。

初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和卢照邻等。

王勃是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壮丽的意境,表达了对滕王阁的赞美和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

杨炯是初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描绘了长江奔腾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卢照邻是初唐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以清新、细腻而著称。

她的代表作品《长恨歌》以其婉约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痴迷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盛唐时期(712年-755年)盛唐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艳丽多姿、雄浑壮丽而著称。

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有杜牧、杜甫和王之涣等。

杜牧是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描绘了秋夜的凉爽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杜甫是盛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登高》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激昂的意境,描绘了登高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之情。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以清新、明快而著称。

她的代表作品《登鹳雀楼》以其明快的笔触和婉约的意境,描绘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世界的向往之情。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是唐朝衰落时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忧郁、哀怨而著称。

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白居易、李商隐和杜牧等。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本文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也是唐代文化复兴的关键时期。

初唐时期的诗歌以古乐府风格为主,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

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形式上多采用五言古诗。

二、盛唐时期(713年-76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唐代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唐诗的题材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代表作家有王之涣、杜牧、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涵盖了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多个方面,形式上既有五言古诗,也有七言律诗。

三、中唐时期(766年-821年)中唐时期,唐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唐诗的题材逐渐趋于庄重和理性,注重思想性和哲理性。

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为主题,形式上多采用七言律诗。

四、晚唐时期(822年-907年)晚唐时期,唐诗的发展逐渐走向了衰落。

这个时期的唐诗题材趋于个人感伤和忧愁,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现实。

代表作家有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现实的不满为主题,形式上多采用七言绝句。

总体来说,唐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以上内容仅为虚构,不代表真实情况。

)。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初唐诗歌的形成(618年-712年)唐朝初期,文人们开始借鉴古代文学的经验,形成了初唐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初唐诗歌以古乐府为基础,注重音律和韵律的运用,同时融入了汉乐府和魏晋乐府的元素。

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为特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第二阶段:盛唐诗歌的繁荣(712年-755年)盛唐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的诗人们致力于追求艺术的完美和个性的表达。

代表作家有王之涣、杜牧、杜甫、王维等。

他们的作品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为特点,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慨。

第三阶段:中唐诗歌的变革(755年-820年)中唐时期,唐朝遭遇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诗歌创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杨炯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四阶段:晚唐诗歌的衰落(820年-907年)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衰落,社会动荡不安,文化艺术逐渐衰落。

代表作家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

他们的作品以忧国忧民、抒发个人情感为特点,表达了对时局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无奈。

总结:唐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诗歌形成于唐朝初期,以古乐府为基础,注重音律和韵律的运用;盛唐诗歌繁荣于唐朝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为特点;中唐诗歌变革于唐朝社会动荡的时期,以抒发个人情感、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晚唐诗歌衰落于唐朝逐渐衰落的时期,以忧国忧民、抒发个人情感为特点。

这些不同阶段的唐诗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共同构成了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唐诗的起源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和五言绝句。

乐府民歌是古代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它以歌唱形式传承民间故事和民间情感。

五言绝句则是一种由五个字组成的四行诗,每行五个字,形式简洁明快。

这两种形式的诗歌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唐诗的发展1.初唐时期(618-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步阶段,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描写了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2.盛唐时期(713-76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期,代表作家有王之涣、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量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中唐时期(765-827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阶段,代表作家有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政治现实,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4.晚唐时期(827-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代表作家有李商隐、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量为主,形式独特,意境深远。

三、唐诗的特点1.艺术风格独特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注重形式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注重音韵的协调和意象的生动。

唐诗的艺术风格既庄严典雅又活泼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2.思想内涵丰富唐诗不仅形式美,而且思想内涵丰富。

唐诗作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人生哲理和自然景物的思量和感悟。

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使得唐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心。

3.题材广泛多样唐诗的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个人情感等方方面面。

唐诗作家通过各种题材的表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会的多样性。

4.语言优美流畅唐诗的语言优美流畅,字句精确,音韵和谐。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 个阶段。

1、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

2、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

虽然盛唐的时间在四个时期中是最短的,但是成就是最大的。

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十分繁荣,与此同时,诗歌也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3、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

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4、盛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顶峰,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经历过这个时期。

如今,谈这个话题,着眼点也是从“诗歌”本身发展来展开审视。

这一点,比较唐代社会之历史进程;发展,起伏,衰落,基本是一致的。

5、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

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的盛世时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13年)1.1 高宗时期的开创:唐初的诗歌以文人宫廷诗为主,表现了盛世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五言古体诗为主,形式简练,内容丰富。

1.2 王勃与杨炯的影响:王勃与杨炯是初唐时期的两位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开创了新的诗歌风格,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对后来的唐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王之涣与杜牧的代表作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作品,展现了初唐时期诗人的豪放与感怀,成为了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2.1 杜甫与李白的崛起:盛唐时期,杜甫和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社会关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2 唐诗的艺术成熟:盛唐时期,唐诗的艺术达到了巅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诗歌体裁,如长诗、小令、赋、曲等,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更加成熟。

2.3 唐诗的题材拓展:盛唐时期,唐诗的题材不再局限于宫廷和政治,开始涉及社会民生、自然景观、个人情感等广泛领域,诗人们的创作思想更加开放。

三、中唐时期(755年-827年)3.1 安史之乱对唐诗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诗人因此流亡或躲避战乱,创作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2 唐诗的政治色彩:中唐时期,由于政治动荡,一些诗人开始将个人的抒情与对社会政治的关切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政治色彩的作品。

3.3 唐诗的宗教意蕴:中唐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影响逐渐增强,一些诗人开始创作具有宗教意蕴的作品,表达对信仰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四、晚唐时期(827年-907年)4.1 唐诗的衰落: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这对唐诗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诗人的创作活动受到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的发展历程
[文档副标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洪荒时代,即便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

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诗人和作品问世,其中以唐代的诗歌最为出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为亮眼的一颗明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繁荣的篇章。

关键词: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现在的学生都要学习唐诗,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会念《咏鹅》。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普及,那么,唐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初唐诗歌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子昂、若虚、宋之问等。

大唐建国之初,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

“四杰”的出现使这种风气发生了转变。

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气和壮烈的抱负,拓宽了诗歌的题材。

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和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盛唐诗歌
唐玄宗执政期间,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鼎盛。

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其中两大诗歌流派指“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双子星座”指白和杜甫,二人合称“杜”。

(1)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渊明、灵运、
朓的后继者,该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习惯上又称他王右丞。

他受佛教思想影响(外号“诗佛”),厌倦官僚生活,热爱自然,熟悉乡村,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

轼称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边塞诗派,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

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生活为主。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颀等,其中,高和岑的诗歌成就最高。

他们的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杰出作品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尊称他为“诗仙”,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太白集》传世。

白继承了屈原以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加上他的天才与勤奋,创造出独特的白风格。

他的诗歌,第一个特点是具有浓烈的激情。

他心地纯洁,胸怀开阔,爱憎分明,高兴时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愤时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歌哭笑骂,无所避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便能体现太白的真性情。

第二个特点是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诗思来如迅电,去如疾风,纵横变幻,大起大落,随着他抒情的需要,上下古今人物,天文地理知识,真实的历史,虚幻的神话随时来到他的笔下,注入诗句,为他所用。

第三个特点是常用夸的语言抒发激情。

如“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风三日吹倒山”之类极度夸的诗句,在他的诗中比比皆是。

极其夸,却也传神。

极不准确的语言反而极为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情感。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有大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写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从某些方面来看,杜甫也不失为“侠义之士”。

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中晚唐诗歌
中唐时期有元稹、白居易;文字奇崛开愈、孟郊、贺、苦吟诗派;七律律法开晚唐商隐,均为后世典。

中唐白居易有伤感苍凉的《长恨歌》《琵琶行》,愈有狠重粗豪的《石鼓歌》《陆浑山火》,从而引出了中唐诗歌的高潮。

但是到了晚唐,诗风转变,杜牧的咏史诗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商隐的《筹笔驿》(沉郁顿挫,类似杜甫),而他的《锦瑟》《无题》等朦胧诗则深入心灵世界,幽深窈渺,形成凄艳浑融的风格。

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愈、柳宗元、籍、贺、白居易、元稹、禹锡、杜牧、商隐、温庭筠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

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疾苦,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愈是散文大家,同时也是著名诗人,他最崇拜、杜,但并未亦步亦趋地模仿他们,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创出独特的风格。

诗的特点是求奇避俗,愈与他的好友孟郊一道被称为“孟诗派”。

贺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诗受愈影响,但风格又不同于愈。

其诗想象丰富,形象怪特,辞语瑰丽,擅长将鬼魅题材写得阴森恐怖,被后人称为“诗鬼”。

中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是白居易。

他半生为官,与好友元稹齐名,合称为“元白”。

他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文要为时代服务,为现实服务,这种明确的理论是相当进步的。

他熟悉和同情百姓疾苦,他的政治讽喻诗《新乐府》50首和《中吟》10首,都是为民请命的好作品。

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

杜牧的清新明丽的抒情小诗,广为人知。

商隐擅长律绝诗,常以歌咏历史题材来讽喻现实。

两位诗人合称“小杜”。

本文小结
唐诗的辉煌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也促进了宋词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后世一千多年的诗歌创作,到了今天,随着汉文化的普及,不光中国人读唐诗,外国人也开始接触唐诗,大家都在体味着唐诗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 达五.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2005年4月1日
[2] 恩富.唐诗的历史.,2006年3月1日
[3] 陆侃如/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1999年1月1日
[4]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辞书,2013年8月第三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