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泥鳅养殖技术方法介绍

泥鳅养殖技术方法介绍

泥鳅养殖技术方法介绍泥鳅养殖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受欢迎的养殖方式,它不仅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而且对磷、氨氮等水质污染物有很好的吸附和净化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泥鳅养殖的技术方法。

一、养殖池塘的选择和建设泥鳅适合在池塘、水塘和鱼池中进行养殖。

选择合适的池塘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土壤土质松软、温湿适宜的湖泽低洼地或河滩平地。

在选择池塘时,还要注意水源充足、水质清澈、周边环境无污染。

在建设池塘时,要注意挑选适合养殖的池塘面积,一般每亩面积可养殖3-4万尾泥鳅。

池塘的深度宜保持在1-1.5米,以适应泥鳅的生长需要。

此外,要注意修筑塘堤,保持塘面水位平稳,防止暴雨时水位过高溢出。

二、选购泥鳅种苗泥鳅可通过购买种苗或人工繁殖方式得到。

在选购种苗时,应选择健康、活力好的种苗。

种苗的体型应均匀,没有明显的畸形,体色鲜亮,活动力强烈。

此外,还要注意检查种苗的鳞片和鳍是否完整,没有损伤。

三、合理投喂饲料泥鳅以浮游生物、浮游藻类和底栖动物为食,所以在投喂饲料时应合理搭配。

可以使用水藻、小麦糠、鱼粉等作为基础饲料,再加入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适量的营养物质。

投喂饲料的量应根据池塘的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来调整。

开始时,可按照每天0.5-1%的比例投喂,每天分几次均匀投放。

当泥鳅的生长趋势稳定时,可以适当增加投喂量,但要注意避免造成过度投喂,以防止水质恶化和泥鳅发生消化不良。

四、管理水质环境养殖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水质清澈、氧气充足,以确保泥鳅的健康生长。

常规的水质管理方法包括定期更换水源,每天进行水质监测和调整,控制盐碱度和温度等。

此外,还要定期清洗养殖池塘,去除杂质和底泥等物质,以保持池塘的清洁卫生。

同时,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药物,以免对泥鳅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五、控制病害和盗捕问题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害和盗捕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病害,可以采用定期检查泥鳅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在养殖场周边设置围栏和监控设备等,以防止盗捕问题的发生。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池塘泥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泛认可。

为了最大化地利用池塘和养殖资源,很多养殖场开始涉足池塘泥鳅养殖。

以下是池塘泥鳅养殖的技术指南:1. 池塘环境的准备要想养殖健康的泥鳅,首先需要准备一个质量优良的养殖环境。

选用规模适中,水质较好的池塘作为养殖场。

在准备池塘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清理,并保证水质达标。

2. 成鱼的选配泥鳅的选配非常重要,需要选用体型修长、活泼健康的泥鳅,并且确保数量均匀。

参考养殖经验,选配种鱼时可以选择40~50克左右的个体。

3. 饵料的配制和投喂泥鳅的饵料可以选用自制饵料和市售饵料,注意选择营养均衡、口感适宜的饵料,以保证泥鳅的健康成长。

投喂频率通常为每天2~3次,每次喂食需控制在10~20%的体重。

4. 池塘的清洁和换水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需要定期清洁鱼舍,尤其是排污管道、滤网等零部件。

同时,也需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池塘内的水质清洁。

5.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是常见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的发生。

预防疫病的方法包括增强养殖水质、科学投喂饵料等。

在发现病害后,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病鱼,并从根本上控制病情的发展。

6. 养殖周期的管理养殖周期是重要的管理环节,一般上涨期为4个月左右,维持期为2个月左右。

在上涨期,投喂量应逐步增加,同时定期测量指标,确保泥鳅群体健康成长。

在维持期,适当减少饵料投喂量,控制泥鳅的体重增加,以保证其身体和健康。

以上是池塘泥鳅养殖的技术方法和要点,建议养殖者在实际操作中结合本文所述技术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

有序的养殖方法和严格的养殖管理,可以使池塘泥鳅养殖取得更好的效益。

池塘养泥鳅的管理技术

池塘养泥鳅的管理技术

contents •池塘准备•种苗放养•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治•日常管理目录010203消毒清理消毒与清理优良品种健康种苗选种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评估,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参考放养密度:每亩放养5-10万尾泥鳅种苗。

放养密度放养时间根据气温、水温等因素合理安排放养时间,确保泥鳅种苗适应环境。

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放养。

饲料选择优质性安全性饲料投喂定时投喂根据池塘中泥鳅的数量和生长状况,适量投喂,避免浪费和污染。

适量投喂适口性材料使用耐腐蚀、易清洗的材质制作饲料台,如水泥板或塑料板。

位置选择平坦、宽敞、避风向阳的地方搭建饲料台,方便泥鳅集中摄食。

结构饲料台设计成台阶状或孔状,方便泥鳅攀爬和摄食。

饲料台设置水质要求泥鳅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池塘水质应保持清新、溶氧充足。

水质应呈中性或弱酸性,pH值应在6.5~7.5之间,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水量控制水质监测定期向池塘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遇到异常天气或水质突变时,应加强水质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定期检测水质,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预防措施水霉病赤皮病寄生虫病常见疾病及治疗用药安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配合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说明1巡塘检查23定期检查泥鳅的活动情况,包括游动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行为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观察泥鳅活动情况对池塘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包括pH值、溶氧量、氨氮等指标,确保水质的稳定和适宜。

检查水质对池塘的设施进行巡查,包括塘埂、进出水口、增氧设备等,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检查池塘设施03财务记录记录管理01养殖日志02销售记录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如天气突变、疾病暴发等,确保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备足备用设备对养殖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备份,如增氧机、水泵等,以备不时之需。

及时联系合作单位与相关合作单位保持联系,如饲料供应商、药品供应商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联系并解决问题。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泥鳅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其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

1. 池塘选择:选择面积适中、水质清洁、无重金属污染的池塘进行养殖。

淡水或半淡水环境都适宜于泥鳅养殖。

2. 池塘准备:清除池塘内的杂草、杂物,并对池塘进行消毒。

可以使用生石灰进行池底的消毒处理。

3. 环境建设:确保池塘能够提供良好的水质和养殖环境。

清除底泥,加入适量的水草,为泥鳅提供足够的栖息地和觅食空间。

4. 种苗选择:选择健康、活跃的泥鳅种苗投放到池塘中。

在选购时应注意,品种应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条件。

5. 饲料供给:泥鳅喜欢吃水生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等,可以投喂一些人工饲料,如鱼粉、虾米等。

饲料应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合理投喂。

6.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泥鳅的生长情况,如体长、体重、活动情况等。

对于有异常情况的泥鳅,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疾病扩散。

7. 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密度养殖,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和疾病传播。

8.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泥鳅是否存在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正确认识疾病发生原因,及时调整养殖条件,加强日常管理。

以上是泥鳅养殖的方法和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泥鳅的市场需求量大,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

而水泥池是一种常用的养殖容器,本文将就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址与设计选址是养殖的基础,应选择在环境优良、水源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应选在有严重污染或者过度利用的地区。

同时,应注意到泥鳅对水质、水温、水流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

设计水泥池的大小和形状要根据养殖规模、养鳅密度、水质状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水泥池的深度为1米左右,长宽比保持在2:1左右。

此外应考虑到水泥池的通水和排水设计,以确保池中水质清洁、循环和稳定。

二、准备工作在开始养殖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清除水泥池内的杂草、泥沙等杂质,确保池底光滑洁净,并堆放适量的底泥。

底泥的数量应根据养殖规模来调整,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用量为20-30斤。

同时,需要进行水质处理。

水泥池养殖泥鳅所需要的水质条件为PH值为7-8之间,水温保持在20-25摄氏度,水硬度为100-150mg/L。

可使用氯化钠进行消毒,调节水质参数。

三、泥鳅的筛选和放养泥鳅的筛选是为了保证养殖的质量和效益,选择身体健康、身材修长、不怕光的泥鳅为放养对象。

一般情况下,泥鳅的体长应保持在8-10厘米之间,这是较为适宜的放养尺寸。

放养时应注意将泥鳅适应环境的过程,放置新鲜的水中进行泡水,逐渐将水温调节到和水泥池中的水温相同,并添加适量的氧气。

然后将泥鳅放入水泥池中,注意避免过度密集和溺亡现象。

四、养殖管理1. 饲料管理泥鳅的饲料管理是养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可以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为食。

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泥鳅的需求,适度添加人工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2.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测并调节水质参数,通过增加水流、添加水质调节剂等方法来确保水质稳定。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又称鳅,是温水性底层淡水鱼类,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正如俗话所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是有名的美味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

泥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性味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

因此泥鳅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对象,目前成鳅养殖的形式有池塘专养、网箱养殖、稻田养殖等。

池塘养殖是最普遍的形式,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的建造标准。

鳅池的各项技术指标:面积200——300平方米的长方形为好,长椭圆形也可以。

池深90——11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40厘米,水深50——60厘米。

进排水口的位置进水口应高于水面20——30厘米,排水口处于池塘最低处,进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

淤泥厚度15——20厘米。

溢水口在排水沟一侧修一深5——10厘米,宽15——20厘米的溢水口,用网罩住。

集鱼坑与排水口相连,面积约占池底的5%,深25厘米。

2、鳅种的选择。

我国的鳅科动物有十几种,泥鳅(又名真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

因而养殖户最好选这两种品种为养殖对象。

3、鳅种的放养。

放养鳅种前10天,消整鳅池,翻耕淤泥,充分曝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克清塘消毒。

清塘后7天,加注新水,水深为20——30厘米。

再在池塘向阳的一侧施足基肥,并将池水加深至40——50厘米。

3天后可投放鳅种。

体长3厘米以上的苗种,放养量为100——150尾/平方米水面。

体长为6厘米以上鳅种,每平方米放养量为60——70尾。

由于泥鳅是底栖鱼类,可与其他中上层鱼类(如鲢、鳙、鳜)等鱼混养,效果更好。

4、饲养管理。

4.1.施肥。

泥鳅食性很复杂,喜食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

在下塘前要施足底肥,之后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

一般每30天追肥一次,并且做到看水施肥。

理想的水质要求“肥、活、嫩、爽”。

池水的肥度根据池水的颜色作出判断,黄绿色水为最佳。

高密度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高密度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高密度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一、培育鳅苗1. 准备培育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建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00-200平方米为宜。

池深1-1.2米,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

2. 清除敌害:放苗前要清除池塘中的水蛇、水蜈蚣等敌害生物。

3. 施肥培水:放苗前10天,向池内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

4. 放苗:当泥鳅苗长到3厘米左右时,选择晴天放苗。

放苗前应将苗种放在水中浸泡2-3分钟,以避免运输中缺氧导致死亡。

5. 日常管理:放苗后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泥鳅苗的生长情况和水质变化。

根据需要适当投喂豆浆、鱼粉等饲料。

二、选种放养1. 品种选择:选择耐高密度养殖、生长快、抗病力强的品种,如大鳞副泥鳅、真泥鳅等。

2. 放养时间:一般在5-6月份进行放养,此时水温适宜,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3.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泥鳅50-100尾。

4. 放养规格:放养的泥鳅苗规格应一致,以避免相互残杀。

三、饲料投喂1. 饲料选择:选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泥鳅专用饲料。

不得使用霉变或受污染的饲料。

2. 投喂量: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摄食情况确定投喂量,一般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3-5%。

3. 投喂时间:每天上午8-9点、中午11-12点、下午2-3点、晚上8-9点进行投喂。

4. 投喂方式:采用全池均匀撒喂的方式,避免集中在某一区域投喂导致抢食现象。

四、水质管理1. 水质要求: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pH值保持在7-8之间。

2. 换水次数: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换水次数,一般每周换水2-3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1/5-1/3。

3. 水位控制:随着泥鳅的生长,应逐渐加深水位,以适应泥鳅的生长需求。

4. 水质调节: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

五、疾病防治1. 预防措施:加强日常管理,保持池塘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病害发生。

2. 常见疾病及治疗:泥鳅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赤皮病、肠炎等。

泥鳅养殖技术教程

泥鳅养殖技术教程

泥鳅养殖技术教程泥鳅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泥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营养物质,被誉为“水中的牛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爱。

下面将为您介绍泥鳅养殖的技术教程。

一、选址准备1.选择一个适宜养殖的场所,最好是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保证泥鳅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氧气。

2.场地的水源要保持清洁,不要有污染物或杂质。

二、池塘建设1.按照养殖量确定池塘的大小,一般每亩养殖10-20万尾泥鳅。

2.池塘应有足够的深度,一般为1米左右,以利于泥鳅的生长和繁殖。

3.在池塘的底部铺设一层泥土和沙子,以模拟泥鳅的生活环境。

三、苗种选购1.选择健康活泼、体型匀称的泥鳅苗种,切勿购买有病或畸形的泥鳅。

2.经销商或者种苗基地要有合格的资质和证明材料。

四、水质管理1.尽量使用自然水源,避免使用污染或含有化学物质的水源。

2.维持适宜的水温,一般在18-24摄氏度之间。

3.避免水质过于浑浊,可以利用过滤器或添加适量的活性炭进行净化。

4.定期对池塘进行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五、饲料管理1.泥鳅主要以浮游生物、藻类和有机废料为食,可以利用稻壳、水稻秸秆等,进行饵料的添加。

2.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程度,合理搭配配方饲料,以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

六、疾病防治1.定期巡查池塘,发现病鱼要及时隔离,进行治疗或处理。

2.保持池塘清洁,清除杂草和废料,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七、繁殖管理1.适当提高水温,促进泥鳅的繁殖。

一般在25-30摄氏度下可以提高繁殖的效果。

2.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增加泥鳅的繁殖率。

3.定期收获泥鳅,挑选一部分大型泥鳅用于下一季的繁殖。

八、市场销售2.快速、有效地将泥鳅送达市场,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以上是泥鳅养殖技术的简要教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养殖效益。

祝您泥鳅养殖顺利!。

池塘养泥鳅要怎么养?

池塘养泥鳅要怎么养?

池塘养泥鳅要怎么养?池塘养殖泥鳅首先要泥鳅池塘建设、消毒、放泥鳅苗、投喂饲料、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等,这些都是养殖泥鳅必须要做的。

1、对于饲养泥鳅池塘的建造首先选择池塘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选择光照比较充足,而且温度比较温暖的地方,附近最好有很好的水源,能够让水可以进行流通,周围没有什么污染源的地方。

养泥鳅的土质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能选择碱性或者是酸性的土壤,最好是中性或者是有略微酸性的黏质的土壤。

池塘的面积最好再一到两亩,水深在保持在三十到五十厘米之间,但是池子的深度要在八十到一百厘米之间。

2、对于刚建造的池塘的消毒饲养泥鳅的池塘刚建造完并不能立刻的投放泥鳅苗,要先提前半个月用生石灰清理池子同时也进行一定程度的消毒。

但是要保留池水在十厘米的深度,每平方米用一百克的生石灰溶于水后进行全池的泼洒,一定要注意到角落的地方。

3、对于投放泥鳅苗的要求每个泥鳅苗投放之前要先用百分之三的食盐水进行消毒大概十分钟,然后要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投放,大概是每平方米放体长三到四厘米之间的泥鳅苗五十到六十尾。

而且泥鳅吃的都是比较杂的,所以水中的微生物植物或者是有机的碎屑都可以是它的食物,不过这些可不够它们的食用。

还是得人工进行投放饲料,像蛆虫,蚯蚓,畜禽的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或者是米糠豆渣这类的植物性饲料。

4、对于投放饲料时间量度和饲料比重的要求向泥鳅投放饲料并不是随意的投放,而是根据池塘的水质情况,天气的变化和泥鳅本身的摄食情况进行投放。

像在春夏秋这种温度比较适宜的时候,每天的早上中午晚上都要进行一次投放饲料,而在冬天这种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就不用每天中午进行投喂了。

而且投放饲料的量也要根据池塘中泥鳅的体重进行。

投放不同饲料也要根据水温的条件,像水温低于十摄氏度或者是高于三十摄氏度的时候,要少投放;水温在十一到二十摄氏度比较适宜的时候,植物性饲料占比要比较大,达到百分之六七十;水温在二一到二三摄氏度,两种饲料比重各占一半;水温二四到二九,动物性饲料比重要比较大,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泥鳅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池塘生态养殖泥鳅是一种有效的养殖方式,能够提高池塘生态环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泥鳅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环境要求泥鳅池塘的水源应该是清洁、无虫、无鱼、无杂草的。

一般来说,建议选择低山丘陵、路旁、农田旁、低洼地、行道树下等地点建造池塘。

泥鳅喜欢在水温较高的水域生活,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

二、池塘设计泥鳅池塘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坡度与尺寸:泥鳅池塘的坡度应适中,能够保证水体流动,杜绝积水。

泥鳅池塘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而定,但一般来说,不宜超过1000平方米。

池塘的深度应保持在1-2米之间。

2.便于管理:泥鳅池塘应设置进出水口、排污口和观察孔,便于管理和养殖。

3.保温设施:冬季水温会下降,不利于泥鳅生长。

因此,可以建造温室管道、膜棚等设施,保持水温,促进泥鳅的生长。

三、饲料管理1.多样饲料:泥鳅的食性较广,能够食用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植物等多种食物。

因此,可以根据泥鳅的喜好添加不同种类的饲料。

2.定期饲喂:泥鳅池塘的饲喂应根据泥鳅的生长情况和水体温度而定,饲喂量应适量,定期清理底部残留物。

3.自然饲料:池塘自然界本身有一定数量的小虫和虾蟹等,可以适时放入池塘,作为泥鳅的自然饲料。

四、疾病防治泥鳅的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疾病,应勤观察,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泥鳅疾病及其防治方法:1.白点病:症状为鳃、皮肤及体表的白点。

可采用消毒、药物浴、药物直接添加等方式来治疗。

2.细菌性病害:症状为全身软化,鱼体溃烂,色泽发黑。

应采用急性防治,用药物进行治疗。

3.腥臭病:水体中的腐烂有机物和酸性物质过多,导致泥鳅出现腥臭味。

可通过水质调整、增氧等方式加以解决。

总之,养殖池塘泥鳅要关注水的清洁度,以免产生病害。

养殖清洁、养殖区与池塘设计等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逐渐摸索和实践。

泥鳅鱼养殖技巧

泥鳅鱼养殖技巧

泥鳅鱼养殖技巧
一、养殖准备
1、池塘的深度在1.5m-1.8m之间,池底淤泥的pH值为中性(ph 为7),池塘的塘壁要夯实,不能漏水,最好在池塘建一个排水口和进水口,同时每亩池塘配备1台增氧机。

2、在放养泥鳅苗20天前,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同时可以在池子里种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等,帮助改善水质。

3、放养泥鳅苗10天前,泼洒适量氨基酸肥,清除池塘中的杂草。

放养泥鳅苗2-3天前,杀死蜻蜓幼虫、水蜈蚣等天敌。

二、放养和饲养
1、在5月中期放养泥鳅苗,每亩池塘养殖50000尾左右的泥鳅苗。

2、在池子边放6个装泥鳅饲料的桶,每个桶里装5kg的泥鳅专用膨化类饲料,连续投喂3天将桶里的饲料用完后,再次装5kg的饲料继续投喂。

最开始投喂的饲料直径在0.3mm左右,投喂10天之后用直径0.5mm的饲料,之后再过10天投喂直径0.8mm的饲料,直到满一个月为止。

3、养满一个月之后,用专门投饵机进行投喂,投喂时间在早晨7-8点之间,同时每亩池塘要设置2台投饵机。

在5-6月份,喂食泥鳅总重量4%的饲料,7-8月份,喂食泥鳅总重量8%的饲料。

三、疾病预防
定期用木棍在池塘底部搅动,排出池塘底部的有害气体,同时可以在池塘中倒入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

四、温度
泥鳅的生活水温为10-30摄氏度,最适水温为25-27摄氏度。

养殖泥鳅的方法

养殖泥鳅的方法

养殖泥鳅的方法
了解养殖泥鳅的方法十分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养殖泥鳅的常用方法。

1. 挖塘养殖法:选择一块适合泥鳅生长的区域,用铁锹挖一个池塘,塘底要平整,塘水要清澈无污染。

然后将泥鳅放入池塘中,加入适量的水草作为庇护所。

每天要定时投喂鳗虾、蛤蜊等泥鳅的食物,并保持水质清洁。

2. 水草养殖法:在一个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草,保持水草的生长繁茂。

然后将泥鳅投放到容器中,它们可以以水草为庇护所,并在其中觅食。

需要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质清洁。

3. 渔网养殖法:在放置一些适合泥鳅生存的缸中,放入一些养殖泥鳅的渔网,网孔大小不能让泥鳅逃脱。

将泥鳅放入渔网中,可以让泥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方便观察和投喂泥鳅。

4. 缸养殖法:选择一个适量大小的缸,加入清洁的水。

放入适量的水草作为泥鳅的庇护所,然后将泥鳅放入缸中。

定期更换水质,保持缸内的环境清洁。

无论采取哪种养殖方法,都需要定期检查水质、投喂适当的食物以及清洁养殖环境。

养殖泥鳅需要耐心和细心照料,只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食物,才能保持泥鳅的健康生长。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流水与水槽养殖等几种方式。

一、池塘养殖泥鳅池面积以150-25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保持40-50厘米。

鱼溜处水深60-70厘米,泥鳅池可新建,也可利用旧池塘、水坑或其它养鱼设施。

水泥池或三合土坑,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

土池的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

放养前,鱼池同苗种池一样,要用生石灰等清塘消毒,并施肥培肥水质,待毒性消失后,每亩放养鳅种2-3万尾。

要根据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培育水中的天然饵料。

除施肥外,每天还要投喂人工饲料、投喂量可依季节不同而异,3月份为泥鳅总体重的1%,4-6月份为4%,7-9月份为10%,10月份为4%。

池塘内要设食台,将饲料投在食台上。

养泥鳅的水要“肥、爽、活”,溶氧量要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PH值7左右。

日常要勤观察,根据水色、天气、摄食量的变化适时换水、加水。

发现水色发黑、过浓或泥鳅游到水面呼吸空气时,要立即换水。

做好防病防逃工作,每天或隔天打扫食场一次,刷洗食台上的脏物,定期对食物用漂白粉消毒。

发现死鳅及水面漂浮物,要及时捞掉。

经常巡塘,发现池塘有漏洞,应立即堵住,泥鳅体小且滑,即使漏洞很小,也会钻洞逃跑。

二、稻田养殖稻田养泥鳅,是一条的水产养殖渠道,它和稻田养殖其它鱼类一样,可以充分发挥稻田的使用价值,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鳅双赢”。

稻田要求没有地下水涌出,但水源要有保证,田埂要高,下大雨时不漫水。

稻田的设施与养鲤大致相同,但防逃设备要更加严密。

早、中稻插秧以后即可放入鳅种,每亩可放2万尾左右。

养殖泥鳅的稻田,要避免使用石灰,并少施农药。

为了提高泥鳅产量和起捕规格,应适当投饲施肥,一般投喂米糠、麦麸等,也可适当施用人畜粪。

秋季收稻后,可灌深田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将泥鳅捕获上市。

稻田养殖,一般可亩产泥鳅50-100公斤。

三、流水及水槽养殖流水养殖是在有流水的地方建立一个或一组饲养池,按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密度放养鳅种,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捕捞方便,但养殖成本较高。

泥鳅的主要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要点

泥鳅的主要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要点

泥鳅的主要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要点
本文讲述最为常见的三种泥鳅养殖方式,不论哪种方式,都要求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种方可放养。

泥鳅的主要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养殖
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平米,池塘铺一层松软淤泥,以20公分为好,搭饵料台,水深保持在40-50公分深。

养殖池的注排水做好防逃设施,每平方米放6g左右的鳅苗40-50尾,投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日投饵料为5%,养成后每平方米产鳅2.5千克。

2、水槽(木箱)养殖
放鳅种1.5千克,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经7-8个月饲养,每
箱可产成鳅10-15千克。

3、稻田养殖
加高加固田埂,进排水口做好防逃设施,在田中挖“井”字形沟,宽30-40公分,深50公分,每亩放鳅苗1000-2000尾,用家畜粪便和堆肥作基肥,每天投喂豆饼、菜饼、米糠等,田间管理按普通稻田管理,农药用高效低毒农药类,朝上喷。

经过养殖,每亩可产成鳅在50千克以上。

房前屋后塘可按每平方米放养5公分长的鳅苗0.1千克,按池塘养殖法管理,可收获成鳅30-40千克。

泥鳅水泥池养殖

泥鳅水泥池养殖

泥鳅水泥池养殖1. 简介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以其肉质鲜美和高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水泥池养殖泥鳅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养殖方式,适合个人或小型养殖户。

本文将介绍泥鳅水泥池养殖的主要步骤、管理要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2. 水泥池建设水泥池是泥鳅养殖的基础设施,其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池塘规模: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水泥池的大小,一般每平方米可养殖泥鳅数量为15-20尾。

•池塘深度:泥鳅适宜在0.8-1.2米的水深中生长,因此池塘的深度应在此范围内。

•池塘坡度:池塘的坡度应适中,以保持水流的流动性,避免死水区的形成。

•池壁处理:水泥池壁需要进行防渗漏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在池壁内外涂抹防渗材料或铺设塑料膜等。

3. 泥鳅的选购与投放选择健康、壮实的泥鳅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选购和投放泥鳅的几个注意事项:•健康状况:选购泥鳅时,要选择身体无明显病症、精神饱满的个体。

•尺寸匹配:投放时应尽量选择相近大小的泥鳅,以降低体型差异带来的竞争。

•温度适应:将泥鳅投放到水泥池前,需要进行温度适应训练,以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应激。

•投放数量:根据池塘面积和种植密度,合理安排泥鳅的投放数量。

4. 养殖管理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对于泥鳅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管理要点:•饲料投喂:泥鳅适宜采用混合饲料,可以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养殖密度合理投喂。

一般采用定时定量、分次投喂的方式,防止过度投喂。

•水质管理: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应保持水质清洁、透明,适宜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水质参数。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泥鳅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清理污秽物: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污秽物,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观察和记录:定期观察泥鳅的生长情况,记录并分析关键数据,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5.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在泥鳅水泥池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水质污染:若出现水质污染,首先应检查水源是否受到污染,如有必要停止投喂饲料,换水后逐渐恢复投喂。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技术泥鳅是一种生长迅速、肉质细嫩、脂肪含量低的优良水产动物,由于泥鳅在清明节蒸熟后,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食品之一,因而在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其养殖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以下是泥鳅养殖的相关技术。

1.池塘或养殖池的建设选择泥鳅的养殖场地应在地形平坦、土层良好、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建设养殖池。

泥鳅养殖池的深度一般在1-2米之间,水质要求清澈、富含氧气。

在池塘建设之前需先施加肥料,以增加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2.泥鳅种苗的选取与购买泥鳅的种苗可以从现有的养殖场购买,也可以自己捕捉,不过自己捕捉的种苗数量较少,购买更为便捷。

选取时应当选择健康、肥壮、体长适中、没有鳞片松动、皮色亮丽的种苗。

3.泥鳅的喂养泥鳅喜食水生昆虫、水草等,其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因此在养殖泥鳅时,需要定期投喂适量的水生植物、虫卵、蚯蚓、蚂蚱等。

泥鳅在夏季生长最快,此时应增加其日常摄入量。

喂养时,应不断调整饲料配比,以满足泥鳅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营养需求。

4.池塘水质管理泥鳅喜栖息在池塘底部,所以池塘水质管理非常重要。

水的PH值应该在7-8之间,水温度应在20-28℃之间。

应该增加池塘水流和曝气设备,以保持水体新鲜,氧气充足。

每天应该对泥鳅养殖池进行清洗,配合使用生物菌剂消除有害菌群。

5.疾病防治泥鳅容易患肠胃炎等疾病,养殖时应勤巧观察泥鳅的生长状况,如泥鳅身体出现红肿、鳞片脱落等症状时,应及时调整水质或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泥鳅的养殖需要定期投喂适量的营养物质、管理好池塘水质、观察疾病与及时治疗等过程。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养殖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泥鳅,并提高泥鳅的商品价值。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总结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总结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这泥鳅池塘养殖技术,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你想想,那小小的泥鳅在池塘里活蹦乱跳的,多有意思啊!就像一群小精灵在它们的世界里尽情玩耍。

咱先来说说池塘的准备。

这就好比给泥鳅们准备一个舒适的家,得选个好地方啊,不能随随便便。

水要干净,池塘的大小也得合适,不然它们咋能畅快地游来游去呢,对吧?然后把池塘清理干净,可不能有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然泥鳅会不高兴的呀!
接着就是放苗啦!就像迎接新成员进家一样,得小心翼翼。

选那些健康活泼的泥鳅苗,哎呀,它们扭动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放进去的时候也得注意方法,不能太粗鲁了呀。

饲料的投喂也很关键呢!不能饿着它们,也不能喂太多,那不就浪费了嘛。

这就好像我们吃饭一样,要适量,不然会撑着或饿着呀。

要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来调整饲料,让它们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

还有水质的管理呀,这可太重要了!水要是不好了,泥鳅能开心吗?能长得好吗?就好比我们人在脏脏的环境里会不舒服一样。

定期检测水质,该换水的时候就换水,不能偷懒哟!
养殖泥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但当你看到它们茁壮成长,收获的时候,那种喜悦感简直没法形容!就像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终于绽放了一样美妙。

我觉得吧,泥鳅池塘养殖技术真的很值得大家去尝试,只要用心去做,肯定会有满满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对泥鳅池塘养殖技术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摘要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泥鳅养殖技术,以期为池塘泥鳅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泥鳅;养殖技术;池塘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71-01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淡水鱼类,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同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1-4]。

2012年,在安徽省宁国市竹峰办事处桥头铺村开展了0.67 hm2池塘泥鳅养殖试验,养殖取得成功,经过180 d以上的精心饲养管理,共收获泥鳅5 200 kg,规格62尾/kg;泥鳅销售收入156 000元;鲢鳙收入500元,合计收入156 500元。

苗成本28 100元,饲料成本42 350元,电费、药物等费用2 000元,劳力20 000元、塘租5 000元,池塘建设折旧3 000元,其他5 000元,合计费用105 450元。

养殖利润51 050元,饵料系数2.2。

池塘泥鳅养殖效益显著,拟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现将池塘泥鳅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3口,呈长方形,南北向,总面积为0.67 hm2,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围无工业、农业废水污染,无传染病源,池塘淤泥厚10~20 cm,进排水系统完善,水深保持在30~50 cm。

池塘的溶解氧在4 mg/l以上,化学耗氧量为2 mg/l以下,ph值为6.8~
7.5。

2 放养前准备
一是清整池塘。

对池埂、池坡进行护理和修整。

进水口高出水面20 cm左右,排水口设在池底鱼溜底部。

进水口、排水口用密网布拦挡,池底向排水口倾斜,并设置与排水口相连的鱼溜,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5%,低于池底30~35 cm。

池中投放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4左右。

同时池塘四周设防逃设施,在离池岸30~50 cm处,挖深30~40 cm、宽20 cm的沟埋设围栏,每隔1.5 m,使用1根直径4~5 cm的竹竿支撑,栏网的高度比水位高20~30 cm。

二是清塘消毒。

彻底清塘消毒,以杜绝病源。

放养前,先将水排干,消除乌鳢、蛇等敌害。

在投放苗种前15 d,用二氧化氯3.75 kg/hm2对水搅匀后全池泼洒,以杀死细菌、寄生虫、敌害等。

三是注水施肥。

在苗种下塘前的3~5 d,施腐熟的人畜粪3.0~4.5 t/hm2作基肥,然后将池水加至30 cm深左右,以培育天然适口饵料。

待水色变绿,透明度为15~20 cm后投放泥鳅苗种。

3 苗种放养
泥鳅种苗放养时间选择5月25日,苗种来源就近从宣城市良种繁育场购买,挑选行动活泼、体质强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种苗放养,共放养6 cm泥鳅种苗50万尾,密度为75万尾/hm2。

苗种放养前用4%~5%食盐水浸泡5~10 min进行消毒。

由于采用降温方法进行运输,故在放苗时加水进行缓冲处理,温差不超过±3 ℃,
并在池塘的上风头轻轻放入。

5月15日投放一定数量大规格鲢鳙(表1)。

4 饲料投喂
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投放泥鳅种苗5 d后开始少量投饵,饲料主要以本土华亿牌专用颗粒饲料为主,逐步诱食、驯化,当泥鳅对投饵形成条件反射时加大投饵量,逐步增加到泥鳅体重的3%~4%。

泥鳅性贪食,喜欢夜间觅食,经过驯化可改为白天摄食。

每天投饵4次,时间分别为6:00、11:00、14:00、18:00,投饵量分别占日投饵量的30%、20%、15%、35%。

养殖后期还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在阴雨天气注意控制投饲量。

5 日常管理
一是水质管理。

池水透明度保持20~25 cm,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水体溶氧4 mg/l以上。

泥鳅喜肥水,在6月20日、8月15日、9月10日、10月12日、11月8日追施经发酵的鸡鸭粪等有机肥,每次用量750~1 050 kg/hm2,高温时期不施。

平时每15 d左右换水1次,当水温达到30 ℃时每天注入新水,日交换量达10%,并适当增加水深。

二是巡塘观察。

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清除残留饲料,遇闷热天气增加夜间巡塘。

特别在高温季节和天气突变时,更加注意搭配放养的花鲢、白鲢容易发生浮头,防止意外发生。

同时,做好生产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工作须遵守“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6—9月,每15 d用二溴海因进行病害防治,用量为水深1 m的水面用750~900 g/hm2,全池泼洒。

7月25日、8月21日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定期用大蒜素拌饲投喂。

7 捕捞
12月1—3日,进行捕捞上市,总起捕率在97%左右。

8 参考文献
[1] 杨壮志.冬季池塘泥鳅养殖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1(12):37-38.
[2] 王本龙.池塘泥鳅养殖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8-89.
[3] 管远亮,陈宇.泥鳅养殖技术之一池塘内设置小体积网箱养殖商品泥鳅技术[j].中国水产,2008(1):37-38,42.
[4] 刘德永.泥鳅的池塘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j].北京水产,2006(6):4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