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D敬业的老师。
②课堂被窃笑搅起波浪让“我”怒火中烧,说明“我”是一个严格而比较急躁的老师。
③课间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明“我”是一个能及时反省、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④亲自家访,说明“我”是一个注重了解真相、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
⑤鼓励潘小锋发挥特长,说明“我”是一个爱护学生、善于引导学生的老师。
(答出任两点即可;概括具体情节0.5分,评价特点1分,只要是结合原文的具体情节分析,意对即可。
只写情节而没有评价0分,只写评价而没有情节1分。
)2014年孝感市(三)现代文阅读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包利民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
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
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
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
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
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
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
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
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
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
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
最新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共37页)
精品资料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记叙文阅读(y uèdú)汇编(15区含答案)........................................长宁区白雪(bái xuě)的墓园(节选)迟子建①父亲(fù qīn)去世的日子离除夕仅有一月之差。
父亲没能挺过年,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
母亲躺在她的屋子里,炕很暖和,但我知道她没有睡着。
她还不到五十岁,全家最痛苦的莫过于她了,可她并不像其他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样大放悲声。
她很少哭,有时哭也是无声的,这种沉重的不愿外露的哀思,使我们害怕担忧。
②我站在火炉前茫然若失。
我的心很空,眼前总是闪现出山上墓国的情景,现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国。
这时我突然听见母亲的房门响动的声音,接着(jiēzhe)我听见弟弟扔炉钩子的声音,他似乎是追着母亲出去了。
他怕她想不开,我们都怕这样,所以母亲一出门总得有人装作无意地出去跟踪。
我的心绞了一下,火苗旺盛(wàngshèng)得不住地舔着炉盖,使炉盖微微颤动,炉盖被烧红的面积越来越大了,好像炉子在不停地喝酒,渐渐地醉了似的。
③不一会儿,弟弟推门回来(huí lái)了,他神色有些喜悦,神秘地走过来对我说:“咱妈想过年了,她去仓房里收拾过年用的东西。
”我如释重负。
果然,母亲很快从门外走进来,她的一只手里提着袋面粉,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捆被冻得又白又直的生葱,她把它们放在锅台前,一副要大大忙年的姿态。
④母亲一旦活起来,我们也就跟着活起来了。
母亲吩咐活儿的时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着圆圆的一点红色,就像一颗红豆似的,那是父亲咽气时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
我总觉得(jué de)那是父亲的灵魂,父亲真会找地方。
父亲的灵魂是红色的,我确信他如今qīxī在母亲(mǔ qīn)的眼睛里。
⑤再有两天就是年三十,我们要依照风俗去山上请父亲回家过年(guò〃nián)。
静安2014年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上海市静安区2014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试题(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阅读(90分)文言文(42分)默写(18分)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巧妙地概括了辛词的风格,又点出词人生命中曾有过的________的经历。
(2分)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中。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姚鼐,____代文学家。
泰山,即_______(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
2014年长宁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长宁初三一模语文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2、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5、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沙场秋点兵”,“沙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2、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8分)小石潭记○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精品】2014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审定试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C卷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
(《雨晴》)2.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
(《卖炭翁》)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 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5.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 “危楼”的意思是“”(2分)7. 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阙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
B.下阙写主人公对酒当歌,忧愁不减反增。
C.“伊”在词中指的是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D.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一腔忧郁悲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 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人名)(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014年上海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总(一二)及参考答案
2014年上海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总(一二)及参考答案D2 / 133 / 134 / 135 / 13A、多多益善B、卧薪尝胆C、望梅止渴D、胯下之辱11.(1)拉(2分) (2)比得上(2分) 12.D(3分)13.浅躁(1分)忍小耻(2分). 14.C(2分)(五)王敦1有废明帝2意,欲以不孝废之。
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3所说。
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
”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4,盖非浅识所测。
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1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杈纂位之心。
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
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
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及温来( ) (2)欲使温从己(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14.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__ __(2分)1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_(3分)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
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
12. (1)等到 (2)听从(服从顺从) 13.B14.温正色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
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小人无以测君子、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
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只答“正色”给1分) 15. C(六)魏公子无忌①方食,有鸠飞入案下,鹞②逐而杀之。
公子暮为不食。
曰:“鸠避患归无忌,竟为鹞所得,吾负之。
为吾捕得此鹞者,无忌无所爱。
”遂得鹞二百余,左右欲尽杀之,恐有辜,乃自按剑至其笼,曰:“昨捕鸠者,当低头服罪;不是者,可奋翼。
”一鹞独低头,不敢仰视。
乃取杀之,尽放其余。
名声流布,天下归焉。
上海模考题真题-2014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杨浦区初三一模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2.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3.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5.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狼》)6.__________________,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
(2分)8.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9.选文作者是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考试卷(含答案)
2013-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考(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 “欲说还休”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
(2分)7. 对本词中的“却道天凉好个秋”,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冷空气突然南下,气温跌至冰点,行人个个“却道天凉好个秋”。
B. 考试成绩公布,小辛再次名列榜首,兴奋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C. 恒大痛失足协杯冠军,队长郑智接受采访时“却道天凉好个秋”。
D. 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共同回顾过去的时光“却道天凉好个秋”。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7分)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________________也。
8. 在文中的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1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3分)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太守因何而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守因宾客从而乐。
B. 太守因禽鸟乐而乐。
C. 太守因人之乐而乐。
D. 太守因述以文而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4分)魏公子无忌⒈方食,有鸠飞入案下,鹞⒉逐而杀之。
公子暮为不食,曰:‚鸠避患归无忌,竟为鹞所得,吾负之。
为吾捕得此鹞者,无忌无所爱。
‛遂得鹞二百余,左右欲尽杀之。
公子恐有辜,乃自按剑至其笼,曰:‚昨捕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
2014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2014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含答案)2013--2014上海各区一模说明文汇编宝山区浓茶解酒①“浓茶解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
近年来许多专家又说浓茶不仅不能解酒,反而伤身。
茶与酒,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冤家?②通常说的“解酒”,一般是指减轻喝酒过多的反应,比如头痛、呕吐、动作失调、反应缓慢等等。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反应,必须要“解酒物”被迅速吸收并且发挥作用才能消除。
③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被转化为乙醛,然后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转化为脂肪。
如果喝下的酒精不多,这个处理流程运行良好,人体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反之,短时间内喝入大量酒精,超过了这一流水线的处理能力,就会导致体内乙醛含量升高。
人体对乙醛比酒精还要敏感,于是就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手脚也不听自己使唤了。
④要“解酒”,就需要加强这条流水线的运行。
茶水中有不下几十上百种的物质,最重要的是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抗氧化剂。
然而,这些成分对这条“酒精代谢流水线”的运行无能为力。
实际上,不仅是茶水不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也没有发现吃什么东西能够促进这条流水线的运行。
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喝茶对喝酒没有影响。
我们知道,酒精的作用是让人晕眩、虚弱、运动能力失调,而咖啡因却可以刺激人兴奋和清醒。
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是不是可以“对抗”醉酒反应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少,比如2006年《酒精中毒:临床与实验研究》上就发表了一项研究结论:喝下同样的酒之后,同时喝运动饮料的人在头痛、虚弱、口干以及运动能力失调这些“醉酒征兆”方面都要明显低于单纯喝酒的人。
运动饮料中含有咖啡因,运动饮料的这种“对抗作用”被归结于咖啡因的功劳。
不过,人们会根据这些主观感觉来确定自己有没有“喝多”,这种“对抗作用”干扰了人对体内酒精量的判断,从而不知不觉喝得更多。
因为有统计数据支持这一结论,所以美国甚至禁止了在酒精饮料中添加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⑥那一项研究中还检测了试验中志愿者的运动灵敏性,结果是虽然咖啡因使得喝了同样多酒的人感觉“好一些”,但是却没有帮助恢复运动灵敏性。
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带解析)1、默写(18分)【小题1】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小题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小题3】 ?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小题4】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小题5】,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小题6】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答案】【小题1】清泉石上流【小题2】留取丹心照汗青【小题3】卖炭得钱何所营【小题4】轻烟老树寒鸦【小题5】俶尔远逝【小题6】静影沉璧【解析】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清、丹、汗、营、鸦、俶、璧,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的诗歌。
(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下列加点数字与本诗“二十三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D.皓月千里,一碧万顷。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的态度。
(2分)【答案】【小题1】C【小题2】豁达积极(乐观)【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了解古文数词整数加余数这一表达的特点,比较各项内容即可选出答案。
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试题分析:抓往最后一句理解即可,“长精神”,指精神焕发。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下文。
(8分)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
【精品】2014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A卷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2.,决眦入归鸟。
(《望岳》)3.,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4.一鼓作气,,三而竭(《曹刿论战》)5.,盖以诱敌。
(《狼》)(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对诗中“悦”和“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悦服空灵 B.悦耳空明C.愉悦空明 D.愉悦空灵7.诗人借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氛围,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8.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作家(人名)(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10.下列对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过早成才,后劲不足。
B. 过于骄傲,江郎才尽。
C. 乡人追捧,金钱利诱。
D. 父不使学,止步不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永州之氓①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14年浦东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5篇模版]
14年浦东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5篇模版]第一篇:14年浦东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浦东新区2013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语文(满分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4.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5.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6.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两首小令,完成第7—8题。
(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胡腾老树昏鸦,下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天净沙·秋》中“__________”和《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表明两首小令写的都是黄昏之景。
(2分)8.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A.两首小令是同一曲牌,所以韵脚相同。
B.两首小令都描写的萧瑟荒凉的秋景。
C.两首小令写景都由远及近、实虚结合。
D.两首小令都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上海市2014年闵行区中考语文一模(附答案)(已重新排版,可直接打印使用)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草枯鹰眼疾,。
(《观猎》)2.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4. ,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5.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天净沙·秋思》则是。
(2分)7.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课文名)。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
(3分)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最新整理)上海市年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附答案)(已重新排版,可直接打印使用)
(完整)上海市2014年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附答案)(已重新排版,可直接打印使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上海市2014年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附答案)(已重新排版,可直接打印使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上海市2014年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附答案)(已重新排版,可直接打印使用)的全部内容。
徐汇区2014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18分)1。
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2.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3.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如梦令》)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5。
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范仲淹《岳阳楼记》)6.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7。
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
(2分)8。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
“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上海各区一模记叙文汇编(1)宝山区最美人瑞1这样走来柳鸣九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
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
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
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
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
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
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
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
“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
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
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
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
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
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
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
”先生雪中送炭,我们恭敬不如从命。
只是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
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
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
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
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
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
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
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相关链接】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21.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杨绛先生肖像时,注重突出杨绛的性格特征。
(2分)22.第③段画线句“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前后两个半句能不能颠倒的理由是。
(3分)23.第⑤——第⑧段中:(1)第⑤段化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其表达效果是(3分)(2)作者谢了两件事,其一是;其二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3)上述两件事,作者写的顺序是,作者祥写后一件事的理由是(结合文本内容回答)(3分)24.第⑨段,从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和之情;联系全文,“我”对杨先生则怀有和之情。
(4分)2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气质高雅 B.“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谦恭低调C.“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宽厚仁慈 D.“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无私奉献26.下面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
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
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分)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21.(2分)坚毅刚强22.(3分)作者想强调的是后者“做到”——做到会尊重人比内心想尊重人更难,因为既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又要在具体的外显行为中表现出来(前者是杨绛先生的内心意愿,后者则是杨绛先生的行为能力)23.(1)(3分)夸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对造反派反抗时的勇气和胆量,与她平时的谦恭形成了极大反差(2)(4分)反抗造反派,维护自己人格阻延接济年轻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3)(3分)时间因为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作者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4.(4分)鼓励体贴敬佩(景仰)感激25.(3分)D(本文中没有对杨先生无私奉献方面的具体描写)26.(4分)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交代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平实;本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等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
长宁区(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
那石板是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
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3)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
(4)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5)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
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
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6)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7)父亲为造屋备料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零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8)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零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9)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
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则是母亲陪着他一起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
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
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
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
(10)接着开始造台阶。
(11)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走进院子里去。
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12)望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发现,父亲老了。
糟糕的是,父亲却没有觉得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
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
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
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
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13)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
(14)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
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
(15)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
(16)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起后脚。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
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17)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觉得很烦躁。
他也不愿找别人聊聊,又很少跨出家门。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18)我就陪父亲在台阶上坐着,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19)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我这人怎么了?(20)怎么了?老了呀!父亲为我们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建造了这幢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并养育我们兄弟姐妹长大成人。
父亲就是一个台阶,我的台阶,我们全家的台阶啊!21、第(17)段“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
22、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3分)A.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
D.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23、第(10)段“接着开始造高台阶”,与上文照应的一句话是“”,与下文照应的一句话是“”,这样前后照应的好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