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6cb0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b.png)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学习肯定是苦的,特别是在考试前,同学们更是叫苦连天。
虽然学习很忙碌,很辛苦,但并没有觉得疲倦,觉得学习很快乐。
看到了自己有了优异的成绩,就还是会感觉到快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喜欢!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1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发展历程:(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_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1、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新高考高二历史学考知识点
![新高考高二历史学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40ee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f.png)
新高考高二历史学考知识点一、古代史部分1. 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齐国、楚国、魏国、秦国、赵国等的兴起和争霸;2. 秦朝统一天下:涵盖秦始皇的改革措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等重大事件;3. 西汉的兴起和繁荣:介绍刘邦的丰功伟绩、汉武帝的开创性措施、汉朝的科技进步等;4. 东汉末年的动荡与三国演义:包括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赤壁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二、现代史部分1.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涉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里程碑事件;2.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发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讲述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4.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等。
三、世界史部分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介绍导致一战爆发的原因、各方参战国及战争结果;2. 第二次世界大战:概述纳粹德国崛起、欧洲战场的争夺、太平洋战争等关键内容;3. 冷战与两极格局:涵盖冷战的背景、美苏争霸、核武扩散等重要事件;4. 当代国际关系:讲述联合国的作用、全球化与经济体系、是否存在新冷战等。
四、历史学方法与思想1. 史学的起源与发展:包括古代史学思想、西方史学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形成;2. 史学的分类与研究方法:阐述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的区别、历史文献的利用、史料的辨析等;3. 史学的意义与价值:探讨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启示、对当代社会的借鉴、对国家建设的作用等。
五、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1. 世界历史遗产与文化传承:介绍世界上著名的历史遗产、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2. 中国的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讲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历史遗产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的保护政策;3. 当代历史文化领域的发展:包括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建设、历史文献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这篇文章整体按照时间顺序,由古代史到现代史再到世界史来进行论述,每个部分都从概括的角度介绍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知识,最后涉及到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9d13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2.png)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在掌握的基础上,做专项训练,按层次补缺和提高。
我们可以进行笔记整理,将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和尚未弄懂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逐一解决,形成巩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1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的工商业城巾。
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1、原因:(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历史高二重点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二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dddb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7.png)
历史高二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世界历史概览1.1 古代史1.2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3 近代与现代史二、中国近现代史概览2.1 清朝的衰落与洋务运动2.2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2.3 近代中国的各类革命运动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中国的建设三、世界古代文明3.1 古埃及文明3.2 古希腊文明3.3 古罗马文明3.4 古印度文明3.5 古中国文明四、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4.1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技术4.2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诗词、书法、绘画等4.3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五、近代国际关系5.1 世界两大战争及其影响5.2 冷战与东西方对立5.3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5.4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六、中国文化大革命6.1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背景6.2 主要事件和运动6.3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评价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7.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7.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帝国与官僚体制 7.3 社会阶级与社会变迁八、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8.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边疆防御8.2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的变化九、二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9.1 二战爆发与日本侵华9.2 中国在二战中的抗战9.3 二战胜利后对中国的影响十、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10.1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问题10.2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10.3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十一、世界历史的演变与趋势11.1 世界历史的主要时期划分11.2 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发展趋势11.3 世界历史对未来的启示和影响以上是历史高二重点知识点的一些概览和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指导制定更加详细和具体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和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f0b6ec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0.png)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二一、古代历史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农业文明,金字塔的建造,法老制度。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汉谟拉比法典。
-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莫亨佐-达罗,城市规划与排水系统。
- 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甲骨文。
2. 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 希腊文明:城邦制度,斯巴达与雅典的对比,希腊哲学与科学。
- 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罗马法,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3. 亚洲的古代帝国-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与居鲁士的统治。
- 印度的孔雀王朝与笈多王朝,佛教的传播。
- 中国的秦汉帝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扩张,丝绸之路的开通。
4. 中世纪的欧洲-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查理曼帝国。
- 教会影响:教皇与皇权,十字军东征。
- 文艺复兴的起源,人文主义的兴起。
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与科学,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加尔文主义,宗教战争。
2.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海上探险,新大陆的发现。
- 英国、法国与荷兰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
3.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 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事件,拿破仑的崛起与帝国。
4.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纺织业、煤炭与铁路的发展。
- 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思想。
5. 19世纪的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的兴起:意大利与德国的统一。
- 帝国主义的竞争与战争:非洲的分割,第一次世界大战。
6. 20世纪的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原因、过程与结果。
-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的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扩张,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
7. 亚洲、非洲的现代化进程- 亚洲的现代化: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改革开放。
- 非洲的去殖民化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高二历史知识点【5篇】汇总
![高二历史知识点【5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243486c941ea76e59fa044b.png)
高二历史知识点【5篇】汇总已经进入高二上学期的同学们,在我们顺利度过高中的适应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逐步形成了自我学习模式,初步拟定人生规划后,要将自我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应将自己的学业做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了。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1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矛盾:宋辽、宋夏战事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积弱-----军队战斗力弱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原因:冗兵,冗官,冗费3.庆历新政中心:整顿吏治结果:失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失败原因)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理财)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作用:政府的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2、强兵之法(整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3、取士之法(教育、用人):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评价)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军事力量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3局限性: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四、结果:失败----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失败主要原因)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2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555d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4.png)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____字)一、大事记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大生产政策的失败- 感化联合、三国协约和中立国协约- 西方战线、东方战线和海上战线的战争形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2. 十月革命及俄国内战(1917-1922)- 二月革命和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掌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 内战的主要战役和军事领导人- 新经济政策(NEP)和战时共产主义(战共)3.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1840-1949)-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1842)-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戊戌变法(1898)- 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成立(1911)- 五四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纲领- 北洋政府和南京政权的建立- 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1924-1927)- 南京国民政府和国共内战(1927-1949)二、近代历史1.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革- 第一个鸦片战争及鸦片贸易- 西方列强侵华及租界和势力范围- 农民起义和城市暴动(例如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及洋务运动-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 改良派和维新派的思想形成及运动2. 近代中国政治变革- 自强运动和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及戊戌政变- 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后的政局- 国民党的提出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和南京国民政府3. 近代中国文化思潮-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文艺复兴和文化建设-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知识分子的角色和思想变化4. 近代中国外交与两次世界大战-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直接参与到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 中国和世界联盟的关系和国际地位三、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1. 伊藤博文-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人- 《日本国宪法》的起草人- 日本实行西方政治体制的先驱2. 孙中山- 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三民主义的创立者-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中华民国的第一位临时大总统3.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立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者和领导人4. 钱可复- 辛亥革命的重要活动家和政治家- 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之一- 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5. 蒋介石- 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 中国国民政府的领导人- 西安事变的实施者- 在国共内战中领导国民党抵抗共产党6. 徐悲鸿-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7. 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革命-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发起了中国现代化的开端8. 五四运动- 中国知识分子的抗议行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运动- 启发了中国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变革9. 二十一条- 强迫中国接受的不平等条约- 让日本在中国拥有更大的势力范围- 引发了中国爆发的抵制运动四、国际关系与冷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的建立- 协约国和轴心国的对峙- 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战役- 联合国的成立- 冷战的前奏和北约的成立2. 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 美苏两极对峙和核武器的竞赛-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外交政策- 古巴导弹危机和核军备控制- 英法德的国际地位和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影响3. 冷战时期的国际冲突- 印度巴基斯坦冲突- 中东战争和以色列建国-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非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和解放4. 联合国与国际合作- 联合国维和行动- 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援助和发展的问题五、古代历史1. 西方文明的起源-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展-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特点- 埃及金字塔和希腊神庙建筑的特点2. 古代亚洲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教的起源- 古代印度波斯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印度和汉朝的文化交流和影响3. 古代非洲文明- 埃及文明和尼罗河文明的特点- 尼日尔河流域的文明和城邦- 西非的古代帝国和金银贸易- 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与融合4. 古代美洲文明- 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的兴起- 美洲古老的文明和建筑艺术- 美洲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二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
![高二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6c9a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8.png)
高二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高二历史也是难度不小的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以应对考试和提高综合素质。
下面将介绍高二历史中常考的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发展史1.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早的文明活动,石器工具的使用。
2.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兴起和定居生活的开始。
3. 文明的起源: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等古代文明的兴起。
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制度、宗教、哲学、奥运会等。
5. 古代中国文明: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封建制度、礼制、儒家思想等。
二、世界历史时期1. 古代亚洲历史: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等。
2. 古代非洲历史:埃及、迦太基、马里、吉尔吉斯等。
3. 古代欧洲历史:希腊、罗马、拜占庭、法兰克王国等。
4. 中世纪亚洲历史:突厥、阿拉伯、蒙古、印度、日本等。
5. 中世纪欧洲历史:封建主义、教廷与君主、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等。
6. 近代亚洲历史:明、清、日本幕府、东南亚、南亚等。
7. 近代欧洲历史: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
三、国际关系和历史事件1. 二战前的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殖民地扩张、一战后的和平条约等。
2. 二战与冷战:德日意侵略、盟军反击、纳粹大屠杀、冷战格局等。
3. 当代国际关系:联合国成立、冷战结束、中东问题、全球化等。
4. 非洲与拉美发展:脱殖民地、新兴国家、发展经济等。
四、古代科技与文明1. 农业与手工业革命:农业手段改进、手工业工具进步、生产力发展等。
2. 文化与科技变革:书法、绘画、雕塑、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
通过学习以上的历史知识点,可以充实高二历史学科的知识储备,提高对历史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10c5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0.png)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学习上的自主意识不可能有外界的力量强加于你,只有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学习行为产生自觉性,因此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高二时期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请努力学习吧,希望你能实现你自己的目标。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知识点,欢迎阅读!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原因:(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 ,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3)他提倡“天赋人权”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_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康德:德意志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高二学历史学考必考知识点
![高二学历史学考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aaeb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f.png)
高二学历史学考必考知识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是必考的科目之一。
在历史学考试中,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学历史学考必考的知识点,并以资料片的形式加以说明。
资料片:1. 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56年)在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中,奴隶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失去了自由,成为所有权人的财产。
奴隶的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他们缺乏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大大促进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
3. 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统一了六国。
在这个时期,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法律和行政管理,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
4. 汉朝的繁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科技、农业、贸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校尉制度和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 三国时期的分裂和统一(220年-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政治和军事斗争。
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近一百年,最终被晋朝所统一。
6. 唐朝的开放和繁荣(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开放和繁荣时期,这个时期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朝的长安城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7. 宋朝的政治改革(960年-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改革时期,这个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并进行了许多政治和军事改革。
宋朝在经济、农业和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8. 元朝的统治(1271年-1368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治时期,由蒙古族建立。
元朝实行了仁宗时期的顺治政策,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也受到了民族压迫和抵抗。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8990b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c.png)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发展- 农业革命的意义2. 古代文明的曙光-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与金字塔的建造-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夏、商、周三代二、古典文明的兴衰1. 希腊与罗马- 希腊城邦制度与雅典民主- 希腊哲学与文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 罗马法律与基督教的传播2. 其他古典文明-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佛教的传播- 中国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玛雅、阿兹特克、印加文明的特点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会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社会2. 东罗马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与宗教- 伊斯兰帝国的扩张与文化成就3. 中世纪晚期的变革-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人文主义四、近现代历史的转型1.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时代-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影响-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2.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与影响3.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五、现代世界的冲突与合作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2. 冷战与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与结束-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3. 全球化与当代挑战- 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影响- 当代世界的环境保护、人权、恐怖主义等挑战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格式,例如标题、小标题、列表编号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大纲或学习重点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五篇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32379e02020740be1e9bb5.png)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五篇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高二历史知识点1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唐疆域:东北至黑龙江库页岛地区,西到中亚咸海地区,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②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⑴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唐中期后出现藩镇割据)⑵三省六部制演变:魏晋南北朝提出—隋发展—唐完善(太宗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⑶科举制:演变:世袭制(战国以前)——按军工授爵(战国)——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举,下级向上级推选,标准为才、孝、廉;东汉后以孝廉为主)——九品中正制(三国最初按才能,后按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科举制(隋文帝建立科举制,隋炀帝创进士科;唐朝太宗设进士科和明经科,武则天创武举、殿试,玄宗用高官主考;宋朝发展,经意策论,糊名制,三级考试;明清衰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缺乏创新精神,人们成为皇帝的奴仆,阻碍社会进步;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产生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根本)士族地主的腐朽,庶族地主的壮大庶族地主要求掌握国家政权评价:明清之前(积极作用为主);积极:打击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诗歌的繁荣消极: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明清以后八股取士,是维护主义的工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缺乏创新精神,阻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进步,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衰落——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原因:A.安史之乱(直接原因)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755-763),B.节度使(唐在地方设的行政长官)权力膨胀,地方财政不再上缴中央,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经常发动叛乱。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afc08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e.png)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一、古代社会与文明1.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北京人遗址的发现- 农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明的起源与河流流域的古代文明2. 早期社会的形成- 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皇五帝时代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的思想3. 神话与传说-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神话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传说中的人物与事件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夏朝的奴隶制度与王位继承- 商朝的封建制度与商周的政治演变 - 周朝的封建制度与封建王朝的衰落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左传》与《战国策》的记载-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中国- 周朝的灭亡与秦朝的建立3.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始皇的集权制度与法家思想- 十七国时期的割据与分裂- 汉朝的王朝制度与科举制度三、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文化1.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改进与增产- 手工业的兴起与技术进步- 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与地位2. 商业与海外贸易- 丝绸之路的诞生与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经济 - 商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 文化与科学的繁荣- 古代文化经典的创作与传承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古代学术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四、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征服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与战争 - 武器的发展与军事技术- 增援与决战的战略与战术2. 秦汉时期的征服-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七国之乱与王莽的篡权- 汉朝的征服与边疆防御3. 北方民族对中原的入侵- 南北朝时期的战争与动乱- 蒙古帝国的崛起与扩张- 明朝的抵御与长城的建设五、中国古代的外交与交流1.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韩、赵、魏、楚等中原诸侯国的争霸 - 匈奴与匈奴崛起对汉朝的威胁- 与西方世界的贸易与交流2. 丝绸之路与中亚国家-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 中亚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海上贸易与南海岛屿- 南海岛屿的探险与利用- 南海对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性- 海上贸易的影响与开放政策六、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1. 唐宋两代的繁荣与稳定- 唐朝的盛世与文化繁荣- 宋朝的科学与技术进步- 封建社会的秩序与稳定2. 近代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明清两代的政治与经济挑战- 经济、军事与文化上的外族入侵 - 社会变革与民族觉醒的起义3. 中国近代史的转折与崛起-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道路。
高二历史必背必会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背必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53bac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a.png)
高二历史必背必会知识点高二历史必背必会知识点1一、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董仲舒其人: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1、儒学兴起的原因: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
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高二历史学考必备的知识点
![高二历史学考必备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aafe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0.png)
高二历史学考必备的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文明的起源于河流流域,逐渐发展成为以河流流域为中心的古代文明,如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等。
2. 古代国家的兴起古代国家的兴起与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农业为各地区的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推动了城市的形成。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的出现商代的贵族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开始实行封建制度,将土地分封给亲信部属。
2. 周朝的建立周朝在西周时期建立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采取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政治制度。
3. 秦朝的统一秦朝通过消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和县官制。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1.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农业生产方式逐渐从原始的采集、狩猎演变为耕作、养殖。
2. 商业与货币的发展商业在古代中国逐渐兴起,作为商品交换的手段,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兴起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提倡仁爱、礼貌、忠诚等美德。
2. 道教与佛教的传入道教主张追求自然,佛教强调超脱尘世,两者的传入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文学艺术的繁荣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文学名篇和美术作品。
五、近代中国的开放与变革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放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中国开始接触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2.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六、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1.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实行了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
2. 经济改革开放经济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
七、现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全球化1. 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时期,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各个领域展开角逐。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e5da6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4.png)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奠基: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建立: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和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实验和数学为该体系的两大特点)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相对论: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者统称为相对论。
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则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方式。
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诞生。
他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就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瓦特对蒸汽机作了进一步改进,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这一时期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电视。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高二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明清时期的文化一、时代特征明清文化新高峰,承古萌新为特征。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21c5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0.png)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2. 秦汉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关系3. 秦汉法律制度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4. 秦汉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点5. 秦汉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其影响6. 秦汉与匈奴、西域等边疆地区的联系与影响第二章中世纪欧洲的形成与发展1.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以及对欧洲的影响2.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3. 封建制度下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兴起4. 城市与教会的权力对抗及其影响5. 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6. 中世纪欧洲文化与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第三章近代欧洲的变革与革命1. 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与发展2. 宗教改革与新教的兴起3. 经济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4. 啤酒革命和英国清教革命的原因与影响5. 西方科技与文化向东方传播的途径与后果6.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的重要事件与影响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与影响2.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发展3.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5.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的胜利6.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第五章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与国际关系演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2. 冷战的形成与特点3. 西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与合作4.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非洲、亚洲的解放运动5. 冷战期间的危机与对抗6. 二战后国际体系的演变与多极化趋势第六章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1.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初期2. 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经济的发展3.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 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转型5. 台湾问题与中共的对台政策6.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以上仅为在____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课程可能涉及的考点总结,内容较为简略,具体考纲和要求还需以教材为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73c5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1.png)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背知识点高二历史知识点篇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形成的时间:六七十年代: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代表人物:方巨赞创办的常发机器厂、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开办的吉昌隆缫丝厂、朱启昂在天津开办的依莱牟机器厂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短暂春天:民国初期,辛亥革命_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的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曲折发展:从1927~1936年(南京政府建立到抗战爆发前的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民族工业的萎缩: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此外,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奋力拼搏,但历史证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篇二★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高二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二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686895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f.png)
高二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高二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部分。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简要归纳:1.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朝代,重点了解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成就和重要历史事件。
-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和文化繁荣。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晋朝的短暂统一,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治,唐朝的强盛,特别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朝的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
2.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重要事件,以及晚清的改革尝试。
-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建立,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3.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起源,金字塔的建造,法老制度等。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古代文明,以及楔形文字的发明。
- 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建立,罗马法的制定,基督教的兴起。
4. 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
- 启蒙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科学和理性的推崇。
- 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机器生产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
- 殖民扩张: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亚非拉美的影响。
-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冷战时期:二战后的美苏对立,冷战格局的形成和解体。
以上是对高二全册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学习时还需深入研究每个时期的详细历史事件、人物和影响。
高二历史学考必背的知识点
![高二历史学考必背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76c0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b.png)
高二历史学考必背的知识点1. 第一阶段: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古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的原因及其影响。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 第二阶段: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东方文明的交流与影响:中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古代东方文明与古代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3. 第三阶段: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崛起秦汉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制度。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及社会制度。
印度文明:孔雀王朝、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
伊斯兰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4. 第四阶段:中国古代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演变周朝的建立及西周、东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汉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5. 第五阶段:世界中古文明的兴起与发展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大迁徙。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
斯拉夫民族的发展与东正教的传播。
汉姆元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6. 第六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与政治制度的演进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北宋与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辽、金、元三个外族政权统治下的中国。
7. 第七阶段:近代欧洲的变革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及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影响。
工业革命的起因及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及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
8. 第八阶段: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制度的演进清朝的政治制度及社会矛盾。
甲午战争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辛亥革命及建立的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
9. 第九阶段: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与战争结果。
冷战的开始与影响。
当代中东地区冲突的发生与影响。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10. 第十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有学习的日子中,我们能够与同龄的同学相遇,没有辈分之间的隔离,只有同学之间的友情,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1一、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董仲舒其人: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1、儒学兴起的原因: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
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2一、“开眼看世界”1.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
(1)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概念: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封闭状态中走出来,摒弃传统的夷夏观念,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
3.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主张: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挽救清朝封建统治。
4.概念: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
5.意义: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派:(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3)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2.晚期维新派:(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族危机严重;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3)主张:①康有为: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来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③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实践:1898年发动戊戌变法,但最后结果失败。
(5)影响: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3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4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1)时间:19世纪。
(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2)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o施特劳斯。
他被誉为“圆舞曲”,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着名。
3、歌剧的辉煌成就:(1)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2)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4、民族乐派的兴起:(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
(2)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1、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1)时间: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3)发展: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
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代表作品:(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3)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3、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②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
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2、成熟:(1)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3)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3、电视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2)发展:①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③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④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普及运用:二次大战后,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4、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5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