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合集下载

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右图中GH⊥PQ,据此完成1~3题。

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A.23°26′B.46°52′C.66°34′D.不能确定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B.全球极昼范围扩大C.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D.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3.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A.21时B.4时C.9时D.3时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4~5题。

4.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A.59°15′EB.44°45′WC.59°45′ED.128°15′W5.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杭州(120.2°E,30.3°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图回答6~8题。

6.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B.30.3°C.66°34′D.59.7°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8.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B.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右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9~10题。

9.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B.华盛顿C.开普敦D.莫斯科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右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北回归线 赤道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 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 多。

南回归线
南极
夏至
23º 26´N
北回归线
秋分 春分

春分
23º 26´S
南回归线
冬至
(5)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例题2:下列各题中,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的:
2、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 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3—6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 4.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5.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B 6.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 相似的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
夏 至 日
读某地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一年中最大正午 太阳高度为73026′),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 D A.美国附近 B.日本附近 C.英国附近 D.澳大利亚附近 2.该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4:30 、 19:30 。 3.关于该地、该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昼长15小时 B.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C.无太阳直射现象 D.与北京气候类型相同 解析:当地夏至日中午太 阳位于“北”方,可知当地 在南半球。该地中午12点时, 北京时间是11点,比北京早 1小时。再求出当地经纬度 (1350E,400S),澳大利亚 南部沿海是地中海气候。
夏至日,济南( 370N )的正午太阳高度? 76026′ 冬至日,北京( 400N )的正午太阳高度???

地球运动之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精品课件)

地球运动之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精品课件)

冬至日( 月 日 冬至日(12月22日)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 归线,南半球昼长 夜短,昼长为一年 中的最大值。南极 圈以南出现极昼现 象。此日以后南半 球昼渐短,夜渐长, 球昼渐短,夜渐长, 北半球相反, 北半球相反,赤道上 昼夜等长。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春秋二分日( 月 日 春秋二分日(3月21日、9月23日) 月 日
春 秋Biblioteka 夏 冬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四季和五带
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 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 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南北温 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四季和五带
北寒带 北温带
有极昼极夜 66˚34' 无 23˚26' 极 昼 极 23˚26' 夜
(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年变化规律
④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 每年夏至日(6月22)H达最 大值,冬至日(12月22)H达最小 值。如右图A所示。 A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⑤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 每年冬至日H达最大值,夏至日 H达最小值。如右图B所示。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 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夏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较短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4.五带的划分
五带
范围
特征
热带
南、北温 带
南、北回归线之 间
南、北半球热带 与寒带之间的区 域
一年中获得①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量__ 最多的区域
②_四__季___更替明显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明确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误区点拨台】 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其 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因此黄赤交角发 生变化,直接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影响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他。
特征
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其影响 【问题导引】 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的度数有何关系? 2.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 之一,对其理解掌握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与回 归线、极圈的关系。 【解析】(1)选A,(2)选A。第(1)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 出黄赤交角为20°,而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第(2) 题,图示信息表明黄赤交角减小了,当黄赤交角减小到20°时, 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纬20°之间,因而福州冬至日时的正午太 阳高度比现在大,冬季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应增加,均温 将升高。

(三).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轮复习)

(三).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轮复习)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 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13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 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B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恒星年: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为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夏至
23.5º N
北回归线 秋分 春分 赤道 冬至 南回归线
春分 0º
23.5º S

作词:刘德华 作曲:Giorgio Moroden、刘德华、陈德建 演唱:刘德华 地球自转一次是一天 那是代表多想你一天 真善美的爱恋 没有极限 也没有缺陷 地球公转一次是一年 那是代表多爱你一年 恒久的地平线 和我的心 永不改变 爱你一万年 爱你经得起考验 飞越了时间的局限 拉近地域的平面 紧紧的相连
30.3 ㎞/S 29.3 ㎞/S
1.471亿 61′/d ㎞ 1.521亿 57′/d ㎞
由于公转速度的变化,使冬夏半年并不 等长。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 (186天)长于 冬半年(179天)。
(2009年重庆文综)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B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0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正午太阳高度

0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正午太阳高度

第四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正午太阳高度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季节变化1、纬度分布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不同,具体如下图所示:总结:1)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2)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3)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4)距直射纬线距离相同的两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2、季节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2)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最大。

总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注:赤道上有两次直射,即3月21日、9月2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有两次最小值,即6月22日、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034′。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所求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同减异加)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楼房间距问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正午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h·cot H。

例题: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如右图),为保证正午建筑物底层居室有一定光照,南北两幢楼房间距和楼高的关系是A.楼高的两倍B.楼高的1/2 C.与楼高相等D.随便,无所谓(5)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

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3、四季更替:(1)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

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ppt课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ppt课件

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可编辑课件PPT
3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 1、概念:
黄赤交角
可编辑课件PPT
4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 °-黄赤交角的度数
66°34′N 23°26′N
北极圈
23°26′S 66°34′S
可编辑课件PPT
北回归线
12:00
12:00 6:00
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 阳高度相同
可编辑课件PPT
21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夏至日
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可编辑课件PPT
22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
可编辑课件PPT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公转特征:
1、围绕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北逆
时针)
可编辑课件PPT
1
3、周期:
①恒星年:真正公转360°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②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可编辑课件PPT
2
近日点
远日点
4、速度:
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
线南 回 归
赤 线北 道回

②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可,编辑南课件半PP球T 达最小值。
26
日冬 至
春夏 秋至 分日
线南 回 归
赤 线北 道回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2014.9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14.9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下地幔
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2900
外核
古登保界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核
内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运动规律
1.公转特征 (1)方向 (2)轨道 (3)速度 (4)周期: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夏至日
23˚26’ N 0
0
秋分日 春分日 次年春分
23˚26 ’S
13. (1)6 22 (23˚26’N,180˚) (2)8 (3)180˚ 0˚ (4)略
P233 1-5:BCCBB 6-10:DAABD 11.B
12. (1)巴西 (2)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70˚N及其以北地区 (3)50˚ (4)C (5)A
13. (1)东南 3330 (2)冬至 加快 180˚,23˚26’S (3)昼短夜长 乙 (4)23 4 (5)昼变长,夜变短
五带的划分
天 文 特 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 N
北寒带 北 极 圈
气 候 特 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北 温 带 热
南 极
23.5°N
有太阳直 有阳光直射 射现象
23.5° S


南 温 带
南寒带
66.5° 有极昼极夜现象 S
作业卷P231 1-5:DBDBC 6-10:BCDAD 11:D 12 (1)主要建在本国低纬度地区 (2)7月19日23:37 (3)地球的自转方向 (4)赤道地区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在发射 过程中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

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夜长短的变化
深化探究
1.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③变幅规律: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点位 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
极昼极夜现象发生。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
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极夜),南、北极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 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 需时间较少,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极昼;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 速度较慢,运行时间较长,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深化探究
1.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 A B 夏至日
昼夜长短: A地=B地,C地=D地;A、B昼长=C、D夜长
②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 高,昼越长。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 高,夜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 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太阳直射赤道 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C D 冬至日
必修① 第二章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太阳直射点往返运动示意图
基础梳理
春分日
冬至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深度思考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提示 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面的交角。

目前,其大小约是23.5°。

示意图如下:高效速记(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面和赤道面;“三角度”指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为23.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地轴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5°;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①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②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深度思考2】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提示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变化规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深度思考3】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有何特点?提示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行为。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基本呈圆形的椭圆轨迹,这个运动是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之一,它的周期是365.25天。

地球的公转带来了许多地理意义,对于地球特征、气候、季节和生物分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完全的圆形,离太阳距离会有所不同。

地球在转动过程中,每个时刻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由此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来临。

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时,这一时期被称为夏至。

在这一时期,南半球将迎来夏季,北半球则迎来冬季。

而当地球转到离太阳最远的位置时,这一时期被称为冬至,南半球迎来冬季,北半球迎来夏季。

春分和秋分则是地球公转过程中,两个半球接收到太阳辐射相等的时期,标志着春季和秋季的开始。

地球的四季变化对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繁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地球的公转也影响了地球的气候。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纬度有不同的气候。

而地球的公转使得每个地区在一年中有不同的气温和气候。

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为集中和强烈,使得赤道地区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等特殊气候。

而在地球的两极附近,由于太阳辐射的斜射角度和强度较小,导致了寒冷的气候条件,形成极地和寒带气候。

地球的公转使得不同地区在一年中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另外,地球的公转也对地球的环境变化和生物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不同地区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太阳照射程度不同,这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一些植物对日照时间和温度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当温度升高、光照增加时,许多植物开始生长,开花繁衍;而当温度下降、光照减少时,植物进入休眠状态。

地球的公转也导致了动物迁徙的季节性变化。

一些动物会根据气候和食物供给的变化,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迁徙到适应性更好的地区,以满足生存和繁衍的需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太阳直射赤道
3月21日 春分
昼夜平分 太 阳 直 射 夏至 北 6 月 回 归 22日 线 太 阳 冬至 直 昼最短 12月 射 夜最长 22日 南 回 归 线 昼夜平分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赤道
昼最长 夜最短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E B N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D S
N
A W
A
规律3:
观察点位于南半球,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这是何处所见的太阳视运动图?
B 夏至 夏至 春秋分 E N 冬至 S 春秋分 冬至
N A
B(天顶)
A
S 规律4: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升,正北落
W
这是何处所见的太阳视运动图?
● 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① 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 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下图A)。
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 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上图B)。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H代表正午太阳高度) “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在 同一半球(南或北),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 小数;若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 差为两点的纬度数相加。
夏至
冬至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越 往北昼越长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越 往南昼越短
昼短夜长,越 往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越 往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夜短 . 规律总结(以北半球为例) :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垂直,结合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可判断太阳直射北半 球;甲地经度为30°W,可推出此时太阳直射60°E。
变式训练2: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 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 问题。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 间长约__1_1___小时。
解析:从图形可看出乙 地与甲地经度相差7.5°, 可得乙地比甲地日出晚半小时,即6:30日出,日 落要提前半小时,即5:30日落,昼长为11小时。
直射点移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向的半球
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2009·广东高考)[双选]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
地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CD
(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大于6 月22 日。④丙位于北回归线上。
【思路整理】判断南北半球→信息②、④→甲、丙位于北
半球→结合第(1)题→甲的纬度高于丙。
信息③→乙、丁位于南半球→结合第(1)题,丁的纬度高于
乙。
【答案】D
• [例3][2011·安徽卷]图1.1-4-10为某 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据此完 成(1)—(2)题。
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
66°34´S 90°´S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新题速递·精练】
飞机于地方时5时30分日出时刻从甲地出发,匀速飞行,降落乙地时正值日落,
两地经度差为30°(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飞机乘员经历的昼长是
()
A.10小时
B.11小时
C.12小时
D.13小时
2.飞行过程中,乘员能够看到 ( )
A.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南
B.飞机始终向西南方向飞行
(秋分日至次年 _夜__长__,纬度越_高__,昼越
春分日)
_短__,夜越_长__
北半球_冬__至__日__,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最小值,南极圈及其以内出 现_极__昼__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_等__长__
【典型考题·剖析】
(2020·山东等级考)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开幕式时,日期为2月4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 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指向可判断: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 春分日。第2题,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 自转是昼夜交替的原因。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公转速度的变化不是季 节变化的原因。
考点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必备知识·归纳】
1.昼夜长短的产生: (1)昼弧与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是纬线圈位于 _昼__半__球__的部分,夜弧是纬线圈位于_夜__半__球__的部分。 (2)昼弧、夜弧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①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 ②夜弧长于昼弧,则_夜__长__昼__短__。 ③昼弧等于夜弧,则_昼__夜__等__长__。
第四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突破·夯基两翼 思维建模·融会贯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ppt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若该日晷仪移至太原市(37.87°N)使用,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作调整
【解析】1选B,2选B。第1题,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日该地日出东南、 正午太阳在正南方、日落西南,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则晷针影子在晷面 上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第2题,由于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 晷针与地轴平行(晷针北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则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与所在地 纬度互余;太原市的纬度高于离石区,因此若该日晷仪移至太原市使用,晷盘 与地平面的夹角将减小。
b.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_春__季__,依此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 ①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纬__度__的变化而变化。 ②划分:
【探索应用】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 提示: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 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 除外)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
A.甲
B.乙
C.丙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 D.丁
【思路分析】
材料 解读
图像 解读
我的 思路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以地球为参照系, 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1)选D,(2)选D。第(1)题,6月初在夏至日(6月22日)之前,图中丁位于春分 点到夏至点之间,接近夏至点。注意图中节气顺序自右向左,避免误选甲。第 (2)题,甲乙关于冬至日对称分布,甲位于冬至后,乙位于冬至前,同一地点 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变化趋势相反,同一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日出方位相同; 甲和乙相比,甲距近日点比乙距近日点的位置近。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经典教案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经典教案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考点、热点回1、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等特征。

2、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念,含义及其影响。

3、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要点释义1、地球公转的特征(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2)方向: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3)周期:1恒星年,即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随公转位置而变化。

①一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近日点,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

②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冬半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一般状况(以北半球为例)。

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②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

②季节变化。

(3)四季更替和五带①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空间的分异。

②三、难点考点、方法探究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3.黄赤交角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黄赤交角变化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规律方法]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如下图:(1)(2)(3)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解读】考纲内容学习目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2、掌握并理解使用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3、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判读内容【自主梳理】一、地球公转基本特征公转概念地球绕运行叫公转。

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上。

如左图所示:7月初:地球公转到图中甲处为点;1月初:地球公转到图中乙处为点。

公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南极上空看呈时针。

公转周期为1年,约公转速度近日点较;远日点较黄赤交角定义如右图所示:M面与N面之间的夹角,约为。

影响导致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指太阳相对于的高度角,其最大值为。

(2)正午太阳高度:指地方时为时的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被太阳光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

2、昼夜长短的变化:(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南半球相反。

(2)6月22日前后,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现象;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现象。

(3)赤道上全年。

3、四季的更替:夏季:一年中较长、较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较短、较小的季节春、秋季:冬夏两季的季节4、五带的划分:五 带 范 围特 征热带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区域 南、北温带 南、北半球 与 之间 四季更替明显寒带之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上最 寒冷区域【考点突破】考点1、黄赤交角变化及其影响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所导致的一系列现象的变化,图解如下:考点【典题导入】右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 A .刚果盆地 B .撒哈拉沙漠南缘 C .巴西高原 D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黄赤交角变大 直射点移动速度寒带范围 直射点移动的 南北范围 公转周期不变北回归线以北各点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 冬至日全球各地(赤道除外)昼夜变化幅度热带范围 温带范围【知识链接】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图,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冬夏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分布规律:就某地来说,太阳直射点靠近时变,远离时变。

几个特殊时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如下:①夏至日: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值;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值②冬至日: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值;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值③春、秋分: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某地地方时12点,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某地根据某日(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纬度大小(5)确定楼距大小:为了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理应保持适当距离。

左图:南楼高度为h,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更好第利用太阳能,使正午太阳光与受热板垂直左图:受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倾角为a,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为a+H = 。

【同步训练1】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

读图,回答1--2题。

1.对三地位置判断准确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赤道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2.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考点3、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典题导入】右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1题。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9月中旬B.该日,C地地方时为16:00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知识链接】1.昼夜长短的判读: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

2.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和夜弧度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º(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指地方时)计算: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或:昼长=(12-日出时间)×2或:昼长=(日落时间-12)×2那么:夜长时数=24-昼长时数从图中可以得出:(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夜,且纬度越高,白昼越。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就变。

(3)赤道上全年昼夜,日全球昼夜等长。

【同步训练2】图为不同纬度四地夏至日这天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北半球,则该地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只有一次最大值D.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只在夏至日【课堂达标】(限时:20分钟完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地球公转导致地球表面昼夜长短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下列日期排序中,符合东莞夜长由长到短的是( )①元旦②春节③劳动节④夏至日⑤秋分日A.④③⑤②①B.①②⑤③④C.⑤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⑤2010年9月28日,广州新电视塔(23°N,113°E)正式命名为“广州塔”,正式命名后的“广州塔”于国庆节开始正式对外开放观光旅游。

读图,回答3~4题。

3.广州塔总高度600米,其一年中影长最大时是( )A.夏至日B.冬至日C.被太阳直射时D.一年中有两天4.若黄赤交角变为22°,对广州塔带来的影响为(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增大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减小③塔影的年变化幅度增大④塔影的年变化幅度减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读右图,10月1日,太阳直射位置最接近①—④中的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下图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 6~7题。

6.该地最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D.极点附近7.在该地GPS 地图中,GPS 显示的方向应是()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C.上下左右都是南D.上下左右都是北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据此完成8~10问题。

8.小明旅游的省是A.云南省B.海南省C.贵州省D.广东省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

此时他可能位于A.23°N, lOO°EB.23°N, 120°EC.24°N, lOO°ED.24°N, 120°E1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11~13题。

11. 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 满足我国需求B. 拓展国际市场C. 提高技术水平D. 增加当地就业12.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A. 美国B. 日本C. 澳大利亚D. 法国13.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 8:00~9:00B. 11:00~12:00C. 14:00~15:00D. 17:00~18:00二、非选择题8.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左图的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4分)(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所示时,地球正运行至左图中处。

该日期为月日,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6分)(3)左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远日点的是处,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且开始向北移的是处。

(6分)(4)右图中④地位于“五带”中的带,该地的季节为;此时,图中①②③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8分)(5)此时右图中①地的区时为时,这天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分)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答案考点2:1、D 2、C【同步训练1】1、B 2、D 3、D【同步训练2】1、B 2、A【课堂达标】8.(1)图略(4分)(2)丙(2分)12月22日(2分)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3)甲(2分)慢(2分)丁(2分)(4)南温(2分)夏季(2分)①③②(2分)③①②(2分)(5)21(2分)66°34′(2分)第4课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答案考点2:1、D 2、C【同步训练1】1、B 2、D 3、D【同步训练2】1、B 2、A8.(1)图略(4分)(2)丙(2分)12月22日(2分)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3)甲(2分)慢(2分)丁(2分)(4)南温(2分)夏季(2分)①③②(2分)③①②(2分)(5)21(2分)66°34′(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