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的八大危害,不要让孩子成为学习工具!
幼儿园“小学化”的八大危害,不要让孩子成为学习工具!
1、违背幼儿天赋天性。
把幼儿当作小学孩子教,过早开发幼儿智力,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
2、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束缚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过早书写会造成幼儿手指发育畸形。
3、过早地介入理性教育,会好心办坏事,给幼儿精神压力,让孩子形成苦闷的心理背景,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和快乐,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
4、抹杀幼儿创造可能。
相对于幼儿来说艰深的内容和死板苛严的教育方式,使幼儿生命发展过早定型、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由被极大缩减。
5、剥夺幼儿幸福生活。
不但剥夺了当下的幸福感受,而且会影响今后人生对幸福的感受。
6、影响教师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使幼儿教师习惯于简单管理和灌输,缺乏对幼儿教育规律的探究和保教业务的钻研,影响其专业化成长。
7、偏离办园宗旨。
幼儿园以各种名目举办特长班、兴趣班,乱买滥购教材和教辅资料,向幼儿家长违规收费。
8、误导家庭教育。
如果幼儿园大搞“小学化”教学,会让家长误认为,幼儿教育就该教知识,就该和小学一样。
看到这些危害,家长们还希望自己的孩子报那么多培训班吗?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要让他成为学习工具!(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小学化”现象日益凸显,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危害。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游戏和活动时间来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往往让幼儿长时间坐在教室里,进行枯燥的学习,限制了他们的运动和自由探索,容易导致身体发育迟缓、视力下降等问题。
同时,过重的学习压力还会使幼儿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性格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抑制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通过游戏和自主探索来学习和认识世界。
小学化的教育过早地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采用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从而抑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这种教育方式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剥夺了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艺术审美、科学探究等方面。
但小学化的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导致幼儿的发展不平衡,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1、家长的期望和焦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家长们普遍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希望孩子能够尽早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竞争中占据优势。
因此,他们对幼儿园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促使幼儿园迎合家长的需求,实行小学化的教育。
2、幼儿园的利益驱动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打着“特色教育”“提前教育”的旗号,开设小学课程,以此来满足家长的需求。
同时,幼儿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减少游戏设施和活动场地的投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小学化的教学。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占据优势,过早地将小学课程内容引入幼儿教育。
这种现象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影响幼儿身心健康1.过早承受学业压力: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小学课程,这让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就背负了沉重的学业压力。
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2.忽视体能锻炼:为了追求学业成绩,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体能锻炼。
这导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
3.心理负担加重:过早地接受小学课程,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面临竞争压力。
这种压力使孩子们心理负担加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影响幼儿兴趣培养1.破坏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抽象的知识,这容易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而好奇心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一旦失去好奇心,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2.忽视兴趣培养: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孩子们兴趣的培养。
这导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影响幼儿社交能力1.缺乏同伴互动: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们过早地进入课堂,减少了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互动。
而同伴互动是孩子们学习社交技巧、建立友谊的重要途径。
2.忽视情感交流:在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们更多地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与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可能导致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如自私、孤僻等。
四、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1.灌输式教育抑制创造力: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容易让孩子们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2.缺乏创新实践:在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进行创新实践。
这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家庭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普及,不少幼儿园和机构也面临着小学化的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教育模式,它要求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相同,通过提高学习难度来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然而,这种小学化教育模式却带来了很多危害,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论述这些危害,并提出解决对策。
危害一:幼儿教育过早小学化,会引起教育身心疾病。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具有成年人完整的认知系统,对大量的、高难度的小学学习要求,孩子的认知系统还无法胜任,导致孩子精神负荷过重,长期以往容易引发诸如焦虑、躁狂、抑郁等心理疾病。
解决对策一:针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阶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针对孩子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阶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可以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重视体验式教育的同时增加互动性,从而创造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降低孩子负担,减轻对幼儿园接受能力的过大考验,进而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和教育身心疾病。
危害二:幼儿教育过早小学化,会降低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时期,孩子正处于未知世界的探索阶段,未来的世界是由孩子们主导和建立起来的,但是当孩子被过早束缚在一种限定性的小学化教育模式里,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受到了压制,无法自由地思考、探究和发掘世界。
解决对策二:注重学科整合教学,培养孩子的跨学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科学科的整合对孩子进行综合教育,从而提高孩子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可以在提高孩子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
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体验、主动学习为特点,强调孩子的情感和社会发展,让孩子在团队中自主学习,建立友谊与信任。
而过早地进行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多接受教育知识,容易造成孩子与团队的疏离以及社会性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孩子的情感和社会发展出现问题。
解决对策三:开展团队合作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幼儿园应重视孩子的情感和社会教育,以建立友谊和信任为基础,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并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经验,让孩子自然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很多家长也会提出要求,希望幼儿园能够进行小学化的教育,这种情况在一些地区非常普遍。
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存在很多的危害,这些危害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措施,以保证幼儿教育能够真正起到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压力太大幼儿教育小学化之后,学习压力会有明显增加。
一些幼儿园会以小学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识字、上数、文化课等内容,这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他们很难应对这些学习压力,这样会让儿童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影响幼儿的兴趣幼儿教育小学化之后,课程难度和学习内容增加了,很可能会让孩子们失去了对其他领域的兴趣。
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会感到累、烦、无聊,他们可能会对其他游戏、玩具、书籍等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孩子们无法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进行自由探索和交流,这会对孩子的兴趣习惯产生负面影响。
3. 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会过分注重课程进度和成绩的考核,而忽略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在小学化的教育体系下,幼儿需要不断地学习、考试,没有时间和空间去玩耍和休息,长此以往,会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儿童在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出现,不仅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也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困扰和烦恼。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建议1. 健康、快乐的教育至上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把健康、快乐的教育放在至上,鼓励孩子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免去他们过多学习的压力,发挥孩子主动性和主体性,把学习变成一种自然、轻松、快乐的过程,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科学、动手制作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探究性、表达性和合作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未来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危害幼儿园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阶段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和学业负担,使得幼儿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轻松愉快的特点,呈现出类似于小学的学习氛围。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日益普遍,然而,这种做法却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害,下面将介绍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危害。
1. 剥夺幼儿的快乐成长过早强调学习成绩,会让幼儿失去游戏和体验的机会,影响其快乐、自主地成长。
2. 压力过重导致心理问题幼儿处于学习负担过重的状态下,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育。
3. 破坏亲子关系幼儿在过分强调学习的环境下,家长往往也跟着加大学习压力,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影响家庭和谐。
4. 削弱学习兴趣和动机幼儿园小学化让幼儿过早面对学习的压力,可能降低其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影响学习主动性。
5. 增加幼儿学习负担在幼儿园阶段过分追求学习成绩,会给幼儿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6. 削弱幼儿的综合素养过分追求学业成绩,可能让幼儿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受限,削弱其综合素养的培养。
7. 影响教育公平幼儿园小学化可能让那些在学业方面发展较快的幼儿脱颖而出,而那些在其他方面有潜力的幼儿却被忽视,从而影响教育公平。
8. 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为了让幼儿适应幼儿园小学化的压力,家长可能会增加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的投入,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9. 削弱教师的教学能力幼儿园小学化可能让教师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的个性和发展特点,降低其教学能力。
10. 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可能让幼儿失去探索、创造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影响国家长远的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学化带来的诸多危害不容忽视,应当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让幼儿园教育回归本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凸显,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幼儿教育小学化,简单来说,就是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引入小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运动机会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协调能力的提升。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往往让幼儿长时间坐在教室里,进行单调的学习和作业,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和自由,容易导致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
同时,过度的学习压力还可能引发幼儿的心理焦虑、抑郁等,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2、抑制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幼儿的天性是好奇、好动、好探索。
在小学化的教育中,过多的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让幼儿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而且,这种模式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破坏幼儿的个性发展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发展节奏。
小学化的教育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进度,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这可能导致幼儿的个性被压抑,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影响其未来的个性发展和自我认同。
4、影响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幼儿时期是培养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
游戏和活动是幼儿与同伴互动、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途径。
但小学化的教育减少了幼儿的游戏时间,使他们缺乏与同伴充分交往的机会,难以学会分享、合作、尊重和理解他人,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1、家长的期望和焦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可以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具优势。
这种过高的期望和对孩子未来的焦虑,促使家长倾向于选择小学化的幼儿园。
2、幼儿园的生存压力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吸引更多的生源,不得不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来展示所谓的“教学成果”。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的趋势。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将学前教育过度强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幼儿在过早承受学习压力和竞争,丧失了快乐童年的权利。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还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本质出发,探讨其中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小学化教育给幼儿带来了过大的学习压力,这是不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
幼儿正处在身心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过早地接受学习任务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二、剥夺了幼儿的快乐童年。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时光,是他们尝试、探索、游戏的阶段。
小学化教育的出现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快乐童年的权利,无法享受游戏的乐趣,追求只是不健康的“成人化”。
三、影响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但小学化教育很容易造成幼儿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身心发展的其他方面,导致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够全面,影响了幼儿未来的综合发展。
以上这些危害不仅对幼儿个体造成了伤害,同时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为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一、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和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性,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二、优化教育环境。
幼儿园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游戏教育、体验教育,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孩子通过游戏和体验来发展认知、情感和动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重视教师培训。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合格的教师对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学校在评估幼儿教育成果时,应取消过早的成绩竞争,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注重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倡导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愈发普遍,这引起了教育界和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引入小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且影响深远。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还在发育中,骨骼、肌肉尚未成熟,长时间的伏案学习和过度的用眼,容易导致近视、驼背等身体问题。
而且,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孩子们本应在游戏和活动中快乐成长,却被过早地束缚在书桌前,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和自由。
从学习兴趣和动力的角度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会过早地消耗孩子的学习热情。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通过玩耍和探索来认识世界。
当过早地接受小学化的教育,将学习变成一种任务和负担,他们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在今后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孩子可能很难再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这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还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动作性等特点,他们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学习和理解事物。
而小学化的教育往往以抽象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记忆为主,忽视了孩子的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
这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僵化和定式,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社交能力方面,幼儿教育“小学化”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幼儿在游戏和互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交流和解决冲突。
但当他们被过度关注于学业,参与社交活动的时间减少,就难以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这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必要的焦虑和经济负担。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学前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教育中,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这种现象的存在,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危害。
首先,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心智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还未达到能够接受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程度。
在这个阶段,他们更需要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来感知世界、发展各种能力。
例如,幼儿的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过早地要求他们长时间握笔写字,不仅难以写出规范的字体,还可能影响手部骨骼的正常发育。
再者,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会抑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和感性的,他们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当他们被过早地要求按照固定的模式学习知识,接受标准化的答案,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比如,在美术活动中,如果老师总是强调要画得像、画得标准,孩子们就不敢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意,画出心中独特的世界。
幼儿教育“小学化”还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本该快乐玩耍的年纪,却承受着过重的学习压力,很容易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一旦学习兴趣丧失,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原本学习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由于过早地进行小学化的教育,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孩子们可能会在还未正式进入小学时,就已经对学习感到厌倦。
此外,这种现象也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重要的是学会与同伴相处、合作和交流。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孩子们可能会因为过多的学习任务而减少了与小伙伴互动的机会,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家长们看到幼儿园里教授小学的知识,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跟上,将来会落后于他人。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在当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环境,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
这种现象看似为孩子铺路,实则对孩子的成长埋下了重重隐患。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影响孩子身心发展1.破坏孩子的好奇心幼儿时期,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通过游戏、探索来认识世界。
而“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学科知识,剥夺了他们探索的乐趣,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2.压抑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在“小学化”教育模式下,孩子们被迫接受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这无疑是对他们个性的压抑。
长期如此,孩子容易形成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3.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过早地进行高强度学习,容易导致孩子近视、驼背等身体问题。
同时,过度学习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身体发育。
二、导致孩子厌学1.学习压力过大“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他们往往在幼儿园阶段就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和考试。
这种压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进而导致厌学。
2.缺乏成就感在“小学化”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往往以分数来衡量。
然而,幼儿时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很难理解分数的意义。
长期得不到成就感,孩子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
三、影响孩子人际关系1.缺乏社交技巧2.形成人际距离由于“小学化”教育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心理负担,对周围的人产生防备心理。
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距离,难以融入集体。
四、如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1.转变观念家长和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时期应以培养孩子兴趣、习惯和性格为主,而不是追求学习成绩。
2.创设良好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爱、自由发展的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3.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教育家长和幼儿园要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避免过度干预和溺爱。
4.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幼儿教育方面,管理层针对“小学化”的课程和教学理念,意味着对幼儿提前学习各科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小学阶段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
然而,“小学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带来了很多弊端,不仅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本文将浅谈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对策,旨在为幼儿教育界的相关人员指明正确的教育方向。
一、小学化的危害1.增加幼儿负担如果在幼儿园中实行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幼儿们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会使幼儿们的学习负担加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幼儿成长。
2.剥夺幼儿快乐学习的机会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方式提供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机会。
但是,如果在幼儿园中,家长或管理人员强制实行小学化教育方式,那么幼儿园不再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天堂,而是一个学习中心,孩子们的学习从乐趣变成了任务,幼儿的成长也会出现负面影响。
3.降低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幼儿时期,幼小的身体比头脑更为活跃,但是,如果将幼儿朝小学化的方向引导,限制了幼儿的玩耍和自由活动,剥夺了他们探究和表达自我的机会,那么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化的对策1.多元化教育课程幼儿教育的课程应该有多样性,涉及到幼儿各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可以兼顾知识的传递和幼儿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幼儿园可以增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制作手工、寻宝游戏、趣味小实验等,让幼儿在整合和创造中探索世界。
2.重视幼儿社交能力培养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重视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与积极性,也能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具有广阔的人际交往空间。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个性化和情感性倾向,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常识的良好场所,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质量的提高。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称幼小衔接,是指在幼儿园阶段着手实施小学课程,给孩子们增加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负担,让其早早进入小学学习状态的一种教育模式。
近年来,随着家长的期望值的提高,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
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在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方面以及学生身心健康上,会带来一系列危害。
本文将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实际寿命拉长,竞争压力加大。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社会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
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国家重视力度的增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现在的教育中,重视知识面广、积累多的学生,也初步实现了幼小衔接,将幼儿园视作为小学的前奏,为的是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学课程,但是大量的教育压力也会导致学生过早陷入困境。
2. 竞争无止境,孩子的竞争意识会被过早唤起。
竞争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中的必然存在,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为了某个目标而不断努力拼搏。
然而,如果竞争太过激烈,会导致孩子们过早的进入竞争的状态,对它保持敏感和高度警觉。
而这些过早的竞争意识,在未成熟的幼儿时期,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过早接触小学习课程,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很难承受这样的重负。
孩子年龄小,身体和心理方面均未完全发育和成熟。
它们需要的是开阔心胸,健康成长。
而如果孩子过早接触小学习科目,会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他们必须承受过多的考试和不断增长的学习压力,而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实现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对它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4. 内在的审美评价能力和个人原则的形成容易受到干扰。
幼儿时期是孩子最能够自由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在自由、开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和游戏。
而过早加入小学教学进程,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内在价值判断能力和个人原则的形成是不利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然而近些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教育中过分追求学术知识和学业成绩,忽视幼儿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全面培养。
虽然幼儿教育小学化有一定的理由,但过度追求学业成绩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创造力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幼儿身心健康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得幼儿在很小的年龄就要面对大量的功课和学业压力,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幼儿本应该在游戏中学习,通过玩耍和探索来培养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然而,过度追求学术成绩会剥夺幼儿的自由和快乐,导致他们长时间坐姿不正,缺乏户外活动和锻炼,进而引发身体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等。
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还经常出现辅导班、培训班等现象,导致幼儿的睡眠时间不足、作息紊乱,长期下来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 创造力的丧失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时期,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模式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忽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小学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幼儿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忽视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失去了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日后的创新能力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家庭教育的失衡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过度追求学业成绩导致了一些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过分重视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得家庭教育过于单一。
这种单一的家庭教育模式缺乏对幼儿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关注,无法满足幼儿的多元需求。
同时,家庭教育中过度的教育压力也给幼儿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增加了幼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解决方法:为了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倡导合理的教育模式。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将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1.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探索、体验等方式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导致孩子过早承受学习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2.抑制幼儿兴趣和创造力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强调死记硬背,注重分数和排名,这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抑制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容易忽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使孩子变成“书呆子”。
3.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如过分依赖老师、家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4.加剧教育不公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得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掌握了大量知识,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则难以跟上进度。
这种差距容易导致教育不公,加剧社会阶层固化。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1.提高幼儿教师素质要想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身心发展,善于运用游戏、探索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要改变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幼儿的综合素质上,而非仅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
同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非只看结果。
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
因此,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应相结合,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4.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政策引导和监管,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倾向。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也日益增加,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即将过早的学习压力、内容和形式引入到幼儿教育中。
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了很多危害,本文将从危害及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危害1. 儿童学习压力过重幼儿教育小学化导致幼儿面临过重的学习压力。
传统的小学化教育模式要求幼儿必须通过一定的考试和测试来评定学习成绩,这种做法让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背上了来自学业的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 幼儿失去了快乐童年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幼儿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过早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学业任务让幼儿失去了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玩耍的时间被大幅度减少,他们失去了和同龄人一样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3. 幼儿个性发展受阻幼儿教育小学化影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在这种过早引入学业的环境中,幼儿的个性发展被忽视,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无法发展出自己的独特个性。
4. 家长和老师间的矛盾增多幼儿教育小学化给家长和老师间的矛盾增添了更多的火药。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家长往往会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老师则会因为家长的过分干涉而感到压力增大,矛盾加剧。
二、解决对策1. 建立健康的幼儿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建立起健康的幼儿教育理念,让幼儿能够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教师和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而非过早教授知识。
2. 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应该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避免给他们过重的学习压力。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玩耍时间,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度过童年。
3. 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幼儿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呵护好幼儿的成长。
浅议幼儿小学化教学的危害
浅议幼儿小学化教学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家长追求早期教育,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够完成小学甚至初中的学习内容,这就是所谓的幼儿小学化教学。
幼儿小学化教学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将从心理、身体和社会等方面来探讨幼儿小学化教学的危害。
幼儿小学化教学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
如果在这个时候过早地向他们灌输大量的小学知识,会让他们无法应对这种压力,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焦虑、抑郁,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
而在幼儿小学化教学中,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给孩子带来了过大的学习压力,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幼儿小学化教学也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幼儿的身体素质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在这个时候过早地进行小学化教学,就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负担。
长时间的课外辅导和培训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睡眠不足,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而且,过多的学习压力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头痛、胃痛等健康问题。
幼儿小学化教学对于孩子的身体发育也是有害的。
幼儿小学化教学还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关键时期,如果过早地将他们过多地投入到学习中,就会导致他们缺乏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
在幼儿小学化教学中,孩子们通常会被安排满满的学习任务,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参加各种活动,这就会阻碍他们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培养。
长期下来,这会导致孩子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甚至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幼儿小学化教学也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幼儿期是孩子探索世界和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就强迫他们去学习成人的知识,就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很多孩子在小学化教学下都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对学校和老师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放弃学习。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也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发展。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由于字数限制,本回答仅提供三篇文章。
第一篇:小学化现象的危害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以小学教育方法为主,其中幼儿在只能按照规定的步骤行事,学习的内容也偏重知识的灌输,过度重视学习成绩的情况普遍存在。
这种幼儿园教育现象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会带来很多危害。
1. 对孩子的自主意识造成伤害。
在小学化的幼儿园中,孩子被要求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规定去做事,不能自己决定。
这样容易造成孩子自主意识的削弱,即使孩子长大后,也不再想自己做决定。
2. 锻炼孩子的能力受到挫折。
很多小学化的幼儿园都以教育出成绩优异的小学生为目标,孩子们在这样的压力下容易产生消沉和压抑,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质疑。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多关注锻炼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成绩。
3. 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会造成孩子的身心负担,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难以承受过多的学习压力。
过早地接受学习,休息时间减少,长时间坐姿,智力压力过大,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好,可以增加孩子压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现象——危害分析随着全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高品质的幼儿园。
但当前教育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现象。
这种现象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1. 童年失落感。
小学化现象的出现,让孩子失去了他们应该享受的阶段。
这使得他们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和纯真的快乐,以前只应该体验到的教育压力也会出现在童年中。
幼儿园外的游戏玩耍,社交与学习并存的生活状态也受到了影响。
2. 学习负担重。
小学化现象的最大问题是幼儿园将教材转化为幼儿学习的内容。
日常的技能磨练、游戏和玩耍被放置在次要位置,在学习功课上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在幼年时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3. 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孩子情感成长的重要期,但小学化教育却大大削弱了幼儿感性表达的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1. 破坏幼儿身心发展: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而小学化倾向会让幼儿长时间坐在课桌前,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学习和考试,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游戏和其他有益的活动,导致幼儿的身心发展被破坏。
2. 加重幼儿的学习压力:小学化倾向的幼儿教育会让幼儿面临学习的竞争和压力,从而导致幼小衔接问题和学习焦虑等问题。
3. 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小学化倾向的幼儿教育强调学习成果和成绩,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样容易让幼儿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 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小学化倾向的幼儿教育可能会让幼儿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缺少足够的运动和休息,可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结论是,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兴趣、好奇心和身心发展,避免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愈发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引入幼儿园,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危害。
首先,幼儿教育“小学化”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充足的游戏和运动时间来促进身体的生长和机能的发展。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往往让幼儿长时间坐在教室里,进行枯燥的学习和作业,减少了他们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的机会。
这不仅限制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肥胖等健康问题。
同时,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容易使幼儿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难以应对过高的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容易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埋下隐患。
其次,幼儿教育“小学化”会阻碍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的认知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他们主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而“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幼儿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种过早的抽象学习,超出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可能会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长此以往,幼儿的智力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难以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再者,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剥夺幼儿的快乐童年。
童年应该是充满欢乐、游戏和探索的时光。
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让幼儿过早地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玩耍,被迫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他们没有时间去尽情地奔跑、嬉戏,没有机会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幸福的。
童年的快乐体验对于幼儿的人格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过早地剥夺幼儿的快乐,可能会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属于一种超前教育,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教育方法。
是一种超前的教育,是当代学前教育一种误区。
目前,很多幼儿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幼儿园倾向小学化的问题,应当引起当代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教育,是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
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这应该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长期以来,幼儿园课程关注的是服务与未来生活,追求儿童为了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具备的科学知识,学前儿童的成长家园——“生活世界”被严重剥离了,“科学世界”成了重要的成长家园。
于是学前儿童成长的“跑道”成为冷冰冰的客体,课程远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学前儿童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心体验被严重分离,忽视学前儿童的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唤醒,使学前儿童失去了童稚的本真和天性活动。
需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最先将他办的育儿机构取名为“婴儿职业所”,但总觉得不妥,后来有一天他在花园里散步,看见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而顿生灵感,决定取名为“幼儿园”。
按照“幼儿园”来历的理解,幼儿园就应该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快乐花园,无拘无束,自由成长。
而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幼儿园教育倾向小学化越来越严重。
我认为很多幼儿园不再是孩子自由成长、无拘无束的乐园。
而是剥夺了他们自由的各种兴趣班,并强烈要求他们学拼音、字卡、算数等。
孩子不在想去幼儿园,开始逃避这里。
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切所带给孩子的困惑,还给孩子自由天地。
一、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各种原因
(一)来自社会的原因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到处都有宣传海报,如“在多少日之内,包您的孩子认识多少个单词、词语、会多少拼音及多少算术等等”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平静的自由吗?
(二)家长观念进入误区的原因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是我们在幼儿园最常见的,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孩子今天玩得开不开心,而是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儿歌,认识了那些拼音、都教了什么字、老师今天教你算算术了吗?如果孩子回答老师今天教我们玩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家长就会说,“一天就知道玩,”隔壁某某什么都会了,还会念儿歌,能写多少字,就你最笨,什么都还不会!这时孩子在无形中心被划了一道很深的伤疤,是很难在愈合的!
(三)幼儿周围生活环境的原因俗话说:“环境造就人”环境就是孩子出生后的隐形课程,而现状的环境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环境加上家长的攀比心理,很多家长通过电视、网络等看到别的孩子的优点,觉得很不错就将此压力施加给自己的孩子,去给本该自由的幼儿报各种不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兴趣班,幼儿开始背上书包上学,包里放着有模有样的书本,放学回家后,让他们像小学生一样趴在桌子上写字、看书、阅读全是文字的书本,他们根本无法理
解。
周末还要被早早送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要求他们学完绘画接着学钢琴、然后又是舞蹈。
仅仅只有3—6岁的孩子过着比成人还要繁忙的生活。
导致孩子在幼儿期就开始厌学。
(四)农村学校的学前班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农村也是如此,自己孩子还未达到年龄上当地学校的学前班,就将自己孩子送进去,由于农村没有幼儿园,送学前班是唯一满足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唯一愿望。
而山区地区缺老师是一直普遍存在的,因此,学校将老教师分到学前班,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学前教育,他们把孩子当小学生一样教。
课堂上没有图片、没有教具,只有老师手里拿了一本满是文字的书本。
孩子就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长达40分钟,他们那双无助的眼睛看着窗外,渴望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五)私立幼儿园的诱惑很多私立幼儿园为了抢生源,违背孩子发展的规律。
拿公立幼儿园没有课本吸引家长,告诉家长他们要教孩子认拼音,学算术、甚至教孩子写字。
,而这样刚好满足很多家长的需要,正好可以到达自己望子成龙的目的。
二、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近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这群可爱孩子的幼小心灵,这样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了眼前的满足,看到孩子会写几个字、会读拼音、放学回家就开始长时间的练字。
这样的生活,他们完全是沿着家长们给他们画的这条线在生活,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自由的空间、严重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这样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发展是赢在终点,而不是赢在为了满足家长虚伪心的过程上。
例如:同样年龄的两个孩子,一个识字一个不识字,给他们看同样的一幅画,识字的那个小朋友首先想到的去念图上面的字,而不识字的那个小朋友根据图画他就开始不停想,他会给出很多不一样的答案,甚至有的教师都没有想到。
在农村,有一个比较适合家长们理解例子,那就是拿庄家来做比喻。
科学研究,让我们尽量少吃反季节的水果蔬菜,对人的身体有害处。
春季在我们贵州是种植玉米和辣椒的季节,那如果我们违反季节去种植小麦及油菜,那注定我们是没有收获的。
那孩子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违背了他们的发展规律,我们不像是害了一粒种子那样简单,而我们是害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因此作为我们学前教育的教育者们,我们应该教孩子全面发展,而不是去满足家长们无理的要求,我们是教育者,不能让进入误区的家长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从而去违背孩子的发展。
(一)孩子还未开始上学,就已厌学学前儿童的行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支配,注意力、坚持性较弱。
其大脑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学习。
3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4岁能够集中10分钟左右,5—6岁可以集中5分钟左右,甚至可到达20分钟。
而小学的上课时间长达45分钟,教育者及家长朋友们,你们严厉的要求孩子们长时间的写字、算术、读拼音等,想想都觉得可怕,做不好及不认识还要被你们严厉的呵斥,有的还使用暴力,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这正如一株刚长出来的辣椒,你天天给它施肥,结果后面因施肥过多而死,因为你违背了它生长的规律。
而孩子的发展也是一样的,他不是一株植物,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得不到自由得不到快乐,那他自然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结果孩子还没正式入学感受学习的过程,就开始产生
了厌学的情绪,这样的结果都不是我们所期盼的对吗?各位家长及教育者们。
我:
(二)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模式是“照本宣科”严格要求孩子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要求来学习拼音、算术及更多的作业。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心理还能健康吗?你们这是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幼儿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探索学习过程、感知各种事物的存在。
属于他们的生活是在“学中玩,玩中学”的。
而“小学化”剥夺了孩子的这一权利,如果一个人经常欲望与信念相违背,需要与良心相冲突,行为方式与态度不一致,既缺乏同情心,又无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其人格必定是不健康的。
因此,为了孩子心理及身体的健康,我们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
我:
(三)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不能“坐下来学习”,长时间的坐与写都对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有严重的危害。
如果强制要求孩子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会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受到伤害。
更不利于孩子肌肉及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
(四)剥夺孩子“玩”的天性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而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那种认为游戏与学习完全对立、甚至认为游戏是“不正经的事”的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小学化”完全扼杀了孩子“玩”的天性,在小学,很少或可以说在教学方面根本就没有“游戏”二字,每天除了呆板的坐在自己规定的那张桌子上学习以外,就只剩下他们渴望的那10分钟课间休息了。
而这是对小学生的要求。
怎么能要求我们的幼儿像他们一样呢?游戏有动作表现,有想象装扮,有玩具材料,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游戏满足了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的意愿,因而幼儿乐于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与表现,有极强的自主性。
作为教育者及合格的家长,我们就应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游戏。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家长及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
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反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作为鞭策我们教育者前进的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