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的生物功能
抗体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
抗体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抗体的结构抗体是由四个亚单位组成的Y型蛋白质,每个亚单位由两个轻链和两个重链组成。
重链和轻链之间通过二硫键相连,形成抗体的框架结构。
抗体的变区域(Variable region,简称V区)位于抗体的两端,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
V区包括抗原结合位点,可以与抗原结合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体的C区域(Constant region,简称C区)位于抗体的中央,决定了抗体的功能。
C区域可以与免疫细胞或其他免疫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免疫系统。
二、抗体的功能1. 中和病毒:抗体可以与病毒表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起到中和病毒的作用。
这种抗体通常被称为中和抗体,是疫苗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凝集细菌:抗体可以与细菌表面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凝集细菌并增强其被吞噬的能力。
这种抗体通常被称为沉淀抗体,是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重要防御手段。
3. 激活补体系统:抗体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细胞溶解和炎症反应,起到清除病原体或异物的作用。
这种抗体通常被称为激活抗体,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和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促进病原体被吞噬:抗体可以与病原体表面结合,增强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的能力。
这种抗体通常被称为吞噬抗体,对于清除细胞内病原体或异物具有重要作用。
三、抗体的生成抗体的生成经历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阶段。
在体液免疫阶段,B细胞受到激活,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在细胞免疫阶段,T细胞发挥作用,调节和促进抗体的生成。
1. 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当抗原进入机体后,会被抗原递呈细胞吞噬并加工,然后呈现在B细胞表面的MHC II分子上。
这样的抗原递呈诱导了B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刺激B细胞开始分化并产生抗体。
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后,就可以大量产生特异性抗体,这是体液免疫的重要过程。
2. 抗体的类别根据C区域的不同,抗体可以分为IgM、IgG、IgA、IgE和IgD五个类别。
抗体Fc段的8个生物学功能
抗体Fc段的8个生物学功能抗体是人体适应性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在抗感染和抗肿瘤领域起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批准超过120种抗体类药物(文末附抗体药物列表),2021年前20大畅销抗体药物的合计销售额约1280亿美金。
抗体药物通过Fab段的CDR区结合抗原,从而发现作用目标,并可能产生激动或者抑制功能;抗体药物通过Fc段结合不同效应细胞上的FcR,介导不同的效应功能。
本文主要梳理抗体药物通过Fc段结合FcR发挥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常用的生物学活性表征方法。
01抗体Fc与FcR在健康人群中,大约70%循环免疫球蛋白(Ig)是IgG,20%是IgA,其余10%是IgM、IgD和IgE。
IgG和IgA分别被进一步划分为IgG1-4和IgA1-2亚型。
每一类Ig都对应结合不同的FcR,比如IgG 结合FcγRs,IgA结合FcαRI,IgM结合FcμR,Fcμ/αRI可结合IgA和IgM,IgE结合FcεRI。
除FcγRI外,大多数FcRs已经进化到与其配体低亲和力结合,只有在与多价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相互作用时才被激活,细胞对免疫复合物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类型及其所表达的FcRs(具体见下图)。
反过来,FcR的表达也会受到细胞因子环境和特定细胞的组织生态位的影响。
目前抗体药物选用的抗体亚型主要为IgG1和IgG4,因而FcR主要为FcγR。
Annu. Rev. Biomed. Eng. 2022. 24:249–7402Fc/FcR介导的8个生物学功能1.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 (CDC)抗体药物的Fc和补体C1q结合,会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造成细胞外离子大量内流,引起靶细胞裂解(包括肿瘤细胞、被感染细胞等)。
常见的抗体药物,如CD20抗体、CD38抗体、CD52抗体等。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也叫免疫球蛋白。
它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识别并与病原体结合,从而中和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清除体内的感染。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可以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结构特点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抗体的结构主要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这些链之间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起来,形成抗体的Y形结构。
每个重链和轻链都有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位于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面上,决定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
恒定区则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和免疫效应。
可变区的特异性是由V(可变)、D(多样性)和J(连接)基因片段重组而来的。
这种基因重组的机制,使得每个B细胞可以产生非常多的不同的可变区结构,从而能够识别不同的抗原。
当抗原进入人体后,与特异性抗体的可变区发生结合,从而启动机体的免疫应答。
抗体的功能可以分为中和作用、激活效应或调节作用。
其中,中和作用是抗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当特定抗原与抗体结合时,抗体可以直接阻止抗原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中和其毒性。
这种抗体媒介的中和作用可以防止微生物侵入宿主细胞,并有助于快速清除微生物。
抗体还能够通过激活效应杀伤病原体。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时,抗体的恒定区可以与免疫细胞的受体结合,从而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清除感染源。
这种非特异性的杀伤效应被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
此外,抗体还可以通过三种可能的机制来调节免疫应答。
一种机制是调节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从而影响细胞免疫应答。
另一种机制是通过结合到具有调节功能的受体上,抗体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化。
最后,抗体还可以通过诱导细胞的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来调节机体免疫应答。
总的来说,抗体的结构与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抗体通过其特异性的可变区结合特定的抗原,从而实现中和作用、激活效应和调节作用。
抗体是机体抵抗感染的重要防线,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抗体的免疫学功能
简述抗体的免疫学功能抗体是一种生物分子,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识别和结合病原体、异物或自身抗原,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学功能。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抗体的免疫学功能。
1. 识别和结合抗原抗体最基本的免疫学功能是识别和结合抗原。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识别并产生与其相应的抗体。
抗体通过其可变区域与病原体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从而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此外,抗体也能与体内的自身抗原结合,从而防止自身免疫反应。
2. 促进病原体的清除抗体通过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促进其清除。
一方面,抗体可与病原体表面结合,从而直接中和病原体的毒性;另一方面,抗体也可以激活细胞免疫反应。
例如,抗体可与巨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从而激活细胞吞噬和破坏病原体的功能;抗体还可与NK细胞结合,从而激活其杀伤病原体的能力。
3. 介导ADCC抗体介导的细胞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功能。
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与NK细胞的Fc受体结合,从而激活NK细胞的杀伤病原体能力。
此外,抗体也可以与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结合,从而介导ADCC。
4. 活化补体系统抗体还可以活化补体系统,从而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激活免疫球蛋白M(IgM)或IgG的经典途径,从而引发补体激活。
激活后的补体可直接破坏病原体,也可通过补体受体介导的机制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5. 调节免疫反应抗体还可以调节免疫反应。
例如,IgM和IgG抗体可激活B细胞,从而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一些抗体还可以与T细胞结合,从而影响其活化和功能等。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识别和结合抗原,促进病原体的清除,介导ADCC,活化补体系统和调节免疫反应,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学功能。
抗体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机体的免疫反应机制,还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中生物抗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抗体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抗体的基本概念抗体,全称为免疫球蛋白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它们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物等),从而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但也可以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找到。
二、抗体的结构抗体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轻链和重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Y字形结构。
在Y字形的两个臂端部分,存在一个可变区,称为抗原结合位点,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抗体的另一端,即Fc区,与免疫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
三、抗体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抗体可以分为五大类:IgA、IgD、IgE、IgG 和IgM。
各类抗体在免疫反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例如,IgA主要存在于粘膜表面,保护粘膜免受病原体侵害;IgE与过敏反应有关;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具有广泛的免疫功能;IgM是初次免疫应答时产生的第一种抗体,具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
四、抗体的产生抗体的产生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B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并结合到病原体上的抗原。
通过一系列的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开始大量分泌抗体。
同时,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B细胞,长期存在于体内,为未来可能的再次感染提供快速响应。
五、抗体的功能抗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和、凝集、沉淀、补体激活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等。
通过这些功能,抗体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六、抗体的应用在医学领域,抗体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单克隆抗体技术可以制备特异性强、纯度高的抗体,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
此外,抗体还可以作为诊断试剂,帮助检测病原体或疾病标志物。
七、抗体与免疫调节抗体不仅能够清除病原体,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例如,某些抗体能够通过调节T细胞的活性,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此外,抗体还能够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高中生物课本中“抗体”知识的梳理》
高中生物课本中“抗体”知识的梳理本专题以抗体为出发点,联系了高中教材中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如免疫、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膜系统及细胞工程、动物代谢知识等。
以该知识点为专题进行复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熟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强对课本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而且对于培养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一、知识体系:二、知识解析:(一)抗体的定义:●产生: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性: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具有免疫功能●化学本质:球蛋白(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产生紫色反应)(二)抗体的结构:组成抗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等,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基本单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通过缩合方式形成肽链,抗体是由4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4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连接,再折叠、盘曲形成的空间结构就是抗体。
(三)抗体的合成与分泌:1.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合成及分泌是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进行的,合成部位是在效应B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与其合成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注意掌握各细胞器所起的作用);其合成及分泌的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分布到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如唾液、泪、尿、乳汁等)中;该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外排作用。
2.抗体的合成要受到相应基因的控制,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为真核细胞基因,其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对编码区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
3.基因控制抗体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场所、原料、条件、过程等)1.定义:由单个B细胞经多次无性繁殖(即克隆)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特点)。
2.相关技术手段: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3.制备过程:详见本文第一部分“知识体系”注: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要涉及到两次筛选,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不同的:(1)第一次筛选:B淋巴细胞在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得到三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即B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成的融合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的融合细胞,第一步筛选的目的是从三种融合细胞中把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
抗体生物学功能
抗体生物学功能
抗体(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以下是抗体的主要功能:
1.抗原结合: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结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中和、中性化或凝集抗原,从而阻止其进一步对机体造成伤害。
2.中和病原体:抗体可以与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的表面抗原结合,阻止其进入或侵袭宿主细胞。
这种中和作用可以促进病原体的清除和抑制感染的发展。
3.引发免疫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通过与抗原结合,抗体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来杀伤被抗原标记的细胞或病原体。
4.促进炎症反应:抗体的结合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细胞,从而增强炎症反应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5.激活补体系统:某些类型的抗体可以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来增强免疫应答。
激活的补体成分能够直接杀伤病原体、促进炎症反应和协助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
6.调节免疫应答:抗体可以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分化和功能。
这种调节作用可以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总的来说,抗体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与抗原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和调节免疫应答等机制,协助机体对抗感染和疾病。
这些功能使得抗体成为疫苗、免疫治疗和诊断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1/ 1。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也称为抗体,是一种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其基本结构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每个链都包含一个可变区和一个恒定区。
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域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介导机体的免疫应答。
2. 中和病原微生物:免疫球蛋白能够通过结合病原微生物表面的抗原,中和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3. 促进炎症反应:免疫球蛋白能够与炎症介质结合,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维持。
4. 介导细胞毒性:某些类型的免疫球蛋白能够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毒性反应。
5. 调节免疫应答:免疫球蛋白能够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总之,免疫球蛋白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维护机体免疫平衡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简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简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
它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抗体通过与抗原结合来发挥作用,抗原是一种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病原体的表面分子、细胞内产生的异常蛋白质或外源物质等。
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1.中和病原体:抗体可以通过与病原体的抗原结合,阻止其侵入宿主细胞并抑制其繁殖。
一旦病原体被抗体中和,它们就会失去侵入和感染细胞的能力,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2.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破坏: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巨噬细胞是一类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的免疫细胞,它们通过与抗体结合的病原体来识别并摧毁它们,从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3.激活免疫系统:抗体通过与抗原结合,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其他细胞和分子。
例如,抗体可以与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这些免疫细胞。
激活后的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从而有效地清除病原体。
4.调节免疫反应:抗体可以通过与抗原结合来调节免疫反应的幅度和方向。
在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抗体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加速病原体的清除。
而在免疫应答的后期阶段,抗体可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避免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5.传递免疫记忆:抗体可以通过与抗原结合来传递免疫记忆。
一旦机体接触到特定的抗原,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长期存留在机体内,当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免疫系统可以迅速产生大量相应的抗体,从而更快速地清除病原体,避免再次感染。
抗体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们通过与抗原结合来中和病原体、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破坏、激活免疫系统、调节免疫反应以及传递免疫记忆。
这些功能的发挥不仅对于保护机体免受疾病侵害至关重要,而且对于研究和治疗许多疾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抗体的生物学功能,为免疫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抗体是一种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它主要通过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以下将详细介绍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首先,抗体具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
抗原是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分子,可以是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肿瘤细胞或其他外来物质。
抗体通过其特异性的抗原结合位点与抗原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能力使得抗体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抗原,并调控机体免疫反应。
其次,抗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抗体可以激活多种效应器机制,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性质。
一方面,抗体可以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来激活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如通过NK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和巨噬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吞噬作用(ADCP)。
另一方面,抗体还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如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除了直接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抗体还具有清除抗原及其复合物的功能。
一旦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被清除,如沉淀、中性化和巨噬细胞的吞噬。
抗体在此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促使抗原被机体清除,从而减少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和复制。
此外,抗体还参与调控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平衡。
机体免疫系统往往能够识别并清除自身异常细胞,从而维持自身免疫平衡。
然而,有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出现对自身组织的攻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抗体可以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减轻或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
总结起来,抗体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和调控,清除抗原及其复合物,并参与机体自身免疫平衡的维持。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不仅对机体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至关重要,还对治疗免疫性疾病、促进器官移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一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①四肽链结构:重链、轻链②免疫球蛋白的分区:可变去和恒定区高变区和骨架区、铰链区③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连接片(J链)、分泌片(SP).2.抗体的生物功能主要有哪些?答:①特异性的生物学作用、②激活补体、③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④穿过胎盘和粘膜。
3.比较五类免疫球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
答:共分为五类:①IgG、②IgM。
③IgA、④IgD、⑤IgE:①IgG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功能最多: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并介导ADCC、通过胎盘、结合SPA.为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抗菌、抗病毒。
抗毒素抗体)。
并介导II、III型超敏反应。
2、IgM分子量最大,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粘膜表面。
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在个体发育过程和体液免疫应答中均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
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感染过程中血清IgM 水平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
天然的血型抗体和类风湿因子亦属IgM.其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
膜表面IgM 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
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记忆B细胞表面的mIgM逐渐消失。
3、IgA(1)血清型IgA:以单体形式存在。
(2)分泌型IgA(sIgA):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片组成。
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分泌型IgA,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4、IgD正常人血清IgD浓度很低,平均约0.03mg/ml.半寿期很短(仅3天)。
血清IgD的确切功能仍不清楚。
B细胞表面的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
简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简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们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识别和结合病原体、异物等抗原物质,并参与清除、中和、调节和激活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抗体通过其可变区域与抗原的特定结构进行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特异性结合能力使得抗体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的抗原,从而对抗病原体的入侵。
抗体可以通过结合病原体或异物来中和它们的活性。
当抗体与病原体或异物结合后,可以阻止其进一步侵入机体细胞,或者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来引发病原体的溶解和破坏。
这种中和作用是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抗体还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的过程。
一方面,抗体可以通过结合抗原来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促进它们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杀伤。
另一方面,抗体也可以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抗体还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作用。
在体液免疫中,抗体通过与病原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和吞噬细胞,从而清除病原体。
在细胞免疫中,抗体可以通过与抗原结合,识别并标记被感染的细胞,使其成为免疫系统的攻击目标。
抗体还具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例如,抗体可以在胎儿和新生儿中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提供 pass pass pass 母体免疫保护,帮助婴儿建立起自身免疫能力。
同时,抗体还可以参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总结起来,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中和病原体或异物、调节免疫反应、协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抗体成为机体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维护机体健康和抵御病原体入侵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知识:抗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知识:抗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抗体是一种免疫分子,可识别和结合抗原并引发免疫反应。
它是人类特异性免疫系统的核心部分,并在疫苗和治疗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抗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广泛研究,逐渐了解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了基础。
一、抗体结构的研究抗体由四个多肽链组成,分为两个相同的重链和轻链。
重链和轻链在三维空间中形成一个Y形状的分子,每个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抗体单元组成,在每个单元中有两个抗体结合位点,使其能够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
抗体重链和轻链中都有一个可变区域和一个不变区域。
可变区域通常利用DNA重组技术进行改变,以生产其在抗原结合位点周围的氨基酸序列,形成具有特定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我们已经研究了许多抗体的高分辨率结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抗体结构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这种了解是基于抗体结构和抗原结合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抗体的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抗体的功能当抗原进入人体时,抗原会与特异性的抗体相结合,并启动免疫反应。
具体来说,抗体分子结合到抗原表面的特定位点,使抗原和抗体形成一个稳定的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可以阻止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
由于细胞和分子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协同作用,抗体的功能不仅局限于结合和阻断。
它还可以识别并与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从而激活细胞的杀伤功能。
抗体还可与其他免疫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然后沉淀、凝集或溶解抗原,从而加速免疫清除过程。
三、基因工程技术和抗体研究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设计和制造各种类型的抗体,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
例如,人工制造单克隆抗体可以以高度特异性识别靶分子。
抗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生产抗体的变异体,使其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感染等其他疾病。
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帮助下,替代或改善某些抗体的可用性以及其疗效。
抗体的名词解释微生物
抗体的名词解释微生物抗体的名词解释及其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抗体(antibody),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功能是识别和中和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抗体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抵御感染和维持健康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抗体的定义和结构入手,探讨其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
在人体内,抗体通过与外来抗原结合从而识别和清除致病微生物。
抗体能够与微生物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一旦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会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如细胞介导的毒素释放、裂解酶激活和免疫细胞吞噬,最终导致病原体的清除和保护宿主。
抗体的结构包括四个多肽链,分为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
每条链由一系列氨基酸组成,并且形成一个类似Y字形的结构。
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位于抗体的末端,这个区域也被称为可变区域。
抗原结合位点的结构高度多样化,并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因此使抗体能够与不同的抗原相互作用。
在微生物领域,抗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在疫苗开发中,抗体是一种重要的指标和评估工具。
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定病原体相关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个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
同时,疫苗的效力也可以通过检测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来评估。
其次,抗体也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诊断。
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定微生物相关的抗体,可以确定感染情况。
例如,HIV抗体检测是目前临床确诊艾滋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HIV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了HIV病毒。
此外,近年来,抗体还应用于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
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可以有效中和和清除微生物。
例如,在抗体药物治疗的领域,抗体被用于治疗疾病,如结核病、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等。
抗体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也不仅限于人类领域。
在农业上,利用动物抗体进行畜禽常见病的检测和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策略。
通过提取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可以制备出抗体制剂,用于动物疫苗开发和兽医诊断。
这为畜牧业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抗体的生物功能
抗体的生物功能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抗体的生物功能教学时间:50分钟教学过程:一、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Ig是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免疫功能最主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所具有的功能是由其分子中不同功能区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抗体的异质性及其抗原决定簇(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抗体的特异性是指抗体中免疫球蛋白的不均一性。
Ig本身具有抗原性,将Ig作为免疫原免疫异种动物、同种异体或在自身体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本身又可以作为抗原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根据IgI不同抗原决定簇存在的不同部位以及在异种、同种异体或自体中产生免疫反应的差别,可把Ig的抗原性分为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第三种不同抗原决定簇。
a.同种型(isotype):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的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性标志。
存在于Ig C区。
(比如人,都有免疫球)b.同种异型(allotype):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个体型标志。
存在于Ig C区和V区。
同种异型(allotype)是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Ig分子抗原性的不同,在同种异体间免疫可诱导免疫反应。
同种异型抗原性的差别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编码Ig的结构基因发生点突变所致,并被稳定地遗传下来,因此Ig同种异型可作为一种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这种标记主要分布在CH和CL上。
1.γ链上的同种异型γ1、γ2γ3和λ4重链上均存在有同种异型标记,目前已发现:Glma、x、f、z;G2mn;G3mgl、g5、b0、b1、b3、b4、b5、c3、c5、s、t、u、v;G4m4a、4b。
共20种左右。
其中G表示λ链,1、2、3或4表示亚类λ1、λ2、λ3和λ4,m代表标记(marker)。
除Glmf和z位于IgG1分子的Cγ1区外,其余的Gm均位于Fc部位。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抗体的产生:由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抗体的种类:IgG、IgM、Ig、IgE、IgD等 抗体的调节:由T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调节 抗体的寿命:短寿命抗体和长寿命抗体 抗体的效应:中和作用、调理作用、补体结合作用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过敏性疾病:如 哮喘、过敏性鼻 炎等
抗体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抗体药物的研发: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将抗体基因导入到细菌、酵母或哺乳 动物细胞中进行大规模生产
抗体药物的前景:随着基因工程技 术的不断发展抗体药物的研发和应 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抗体药物的应用:用于治疗癌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抗体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可能 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参与免疫调节:抗体可以调节免疫 反应防止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参与细胞分化和增殖:抗体可以影 响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影响细胞的生 长和发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参与细胞信号传导:抗体可以与细 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影响细 胞功能
参与细胞凋亡:抗体可以诱导细胞 凋亡清除受损或异常细胞维持机体 健康
抗体的产生和调节
抗原刺激: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B细胞活化:抗原刺激B细胞使其活化并开始产生抗体 抗体生成:B细胞通过基因重排和表达生成特异性抗体 抗体分泌:抗体通过B细胞的分泌途径释放到血液中 抗体调节:免疫系统通过反馈机制调节抗体的产生和分泌
亲和力成熟:抗体与抗原结合的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 类别转换:抗体从一种类别转变为另一种类别的过程 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基因重排:抗体产生的基础 抗体的亲和力成熟和类别转换的机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反应
抗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以下是抗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 中和病原体:抗体可以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阻止它们侵入宿主细胞或组织,从而中和病原体的活性,减少感染的程度。
2. 促进炎症反应:一旦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它们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
这一过程有助于吸引其他免疫细胞到达感染部位,并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
3. 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异常或受损的细胞,如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这有助于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这些异常细胞。
4. 促进细胞毒作用:某些类型的抗体(如IgG和IgE)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使它们释放毒性物质,杀死感染细胞或病变细胞。
5. 调节免疫反应:抗体的结构可以与其他免疫分子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这有助于平衡免疫系统的活性,防止过度或不足的免疫反应。
6. 垂直传递免疫:孕妇通过胎盘将抗体传递给胎儿,为新生儿提供免疫保护。
同样,母乳中的抗体也可以通过哺乳传递给婴儿,增强其抵抗力。
综上所述,抗体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抵御感染、清除异常细胞和调节免疫反应,维护机体的健康和免疫平衡。
高中生物抗体的作用原理
高中生物抗体的作用原理
高中生物抗体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特异性结合与抗原结合,从而对抗原进行识别和中和。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的蛋白质,能够识别并结合到具有相应特异性结构的抗原分子上。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是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糖类分子。
抗体的作用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识别抗原:抗体通过其可变区域与抗原表面上的独特结构进行特异性识别与结合。
每个抗体分子上的可变区域形成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与特定抗原分子的表面结构相匹配。
2. 中和抗原: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中和抗原的活性。
其中一种机制是通过阻止抗原与其靶细胞的结合,从而阻断抗原的活性。
另一种机制是通过荷电性的结构调节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3. 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将抗原引入巨噬细胞内部进行降解和处理。
4. 激活免疫应答: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激活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和分子,
并参与到免疫应答的调节过程中。
总之,高中生物抗体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特异性结合与抗原结合,从而对抗原进行识别和中和,促进免疫应答的发生。
抗体的生物学作用ppt
重链:约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50-75 kD。
N 重链分γ、α、μ、δ和ε链
N
—IgG (IgG 和 IgG ) —IgM (IgM 和 IgM ) —IgA (IgA 和 IgA ) —IgE (IgE 和 IgE ) —IgD (IgD 和 IgD )
15
四、抗体的其它成分
1、连接链(Join Chain, J 链) 连接多聚体 Ig 的蛋白质,存在于SIgA 和IgM。 SIgA(分泌型 IgA) J链
IgM J链
16
2、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 只存在于粘膜分泌型IgA中,由上皮细胞合成, 防止蛋白酶对IgA的水解。
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在新生儿抗 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SIgA可通过分泌片介导穿越粘膜上皮细胞, 在粘膜表面抗感染中起作用重要。
27
28
V区活性 C区活性
抗体生物学活性总结
与抗原作特异性结合 与具有Fc受体的细胞结合 激活补体 结合细胞 激活吞噬细胞:调理作用
激活NK细胞:ADCC作用 激活肥大细胞:超敏反应 穿过胎盘和粘膜
获1901年的第一届诺贝尔奖
4
2、证明是球蛋白
证明:抗体是γ球蛋白; 但γ球蛋白并非都具有抗体活性
5
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 球蛋白。
与抗体概念的异同。 抗体: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化学结构
Ab
Ig
6
免疫球蛋白存在形式
分泌型(secreted immunoglobulin, sIg ) - 抗体
L链具有VL,CL两个功能区。
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 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 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 等水解。
生物抗体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生物抗体的概念是什么意思生物抗体是指免疫系统在感染或感染前识别并抵御和清除外源性抗原的一类蛋白质分子。
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体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以及促进病原体清除和免疫记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抗体通常由B淋巴细胞分泌,其结构主要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之间通过二硫键相连。
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多样性,抗体能够识别并与抗原高度特异地结合。
生物抗体的功能主要包括中性化病原体、沉淀抗原、促进病原体被吞噬、结合和激活免疫细胞等。
抗体的中性化作用是通过结合病原体表面的抗原而阻断其进一步侵袭和感染宿主细胞。
抗体沉淀作用是指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可以通过凝集和沉淀作用以及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这些复合物沉淀到细胞表面或溶液中,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和清除。
此外,抗体还可以通过与免疫细胞膜上的Fc受体结合来激活免疫细胞的功能,如通过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Fcγ受体,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杀伤。
抗体还可以与某些免疫细胞上表达的受体结合,从而激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生物抗体的特异性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特异性的形成源于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选择性增殖,即B细胞受体(BCR) 与特定抗原结合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转导过程,引发细胞增殖和命运分化,从而产生高度特异的抗体。
生物抗体的产生是由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机制协同作用实现的:阳性选择和亲和成熟。
阳性选择是指在骨髓或胸腺中,只有能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的B细胞才能存活和发育成熟。
亲和成熟是指在外周淋巴器官中,B细胞通过与抗原的重复性接触,经过体细胞超突变和选择等过程,不断调整免疫球蛋白的亲和性,以逐步产生抗体与抗原更紧密结合的功能。
近年来,生物抗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通过使用可特异识别病原体、肿瘤细胞或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抗体,可以有效地进行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体的生物功能教学时间:50分钟教学过程:一、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Ig是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免疫功能最主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所具有的功能是由其分子中不同功能区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抗体的异质性及其抗原决定簇(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抗体的特异性是指抗体中免疫球蛋白的不均一性。
Ig本身具有抗原性,将Ig作为免疫原免疫异种动物、同种异体或在自身体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本身又可以作为抗原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根据IgI不同抗原决定簇存在的不同部位以及在异种、同种异体或自体中产生免疫反应的差别,可把Ig的抗原性分为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第三种不同抗原决定簇。
a.同种型(isotype):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的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性标志。
存在于Ig C区。
(比如人,都有免疫球)b.同种异型(allotype):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个体型标志。
存在于Ig C区和V区。
同种异型(allotype)是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Ig分子抗原性的不同,在同种异体间免疫可诱导免疫反应。
同种异型抗原性的差别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编码Ig的结构基因发生点突变所致,并被稳定地遗传下来,因此Ig同种异型可作为一种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这种标记主要分布在CH和CL上。
1.γ链上的同种异型γ1、γ2γ3和λ4重链上均存在有同种异型标记,目前已发现:Glma、x、f、z;G2mn;G3mgl、g5、b0、b1、b3、b4、b5、c3、c5、s、t、u、v;G4m4a、4b。
共20种左右。
其中G表示λ链,1、2、3或4表示亚类λ1、λ2、λ3和λ4,m代表标记(marker)。
除Glmf和z位于IgG1分子的Cγ1区外,其余的Gm均位于Fc部位。
一条γ链可能同时具有一个以上的Gm标志,如白种人常常在γ1H链Cγ1区有G1mz,Fc部位有G1ma。
由于人第14号染色体编码四种IgG亚类的C区基因Cγ1、Cγ2、Cγ3和Cγ4是密切连锁的,因此IgGH链各亚类Gm标记可作为间倍体(haplotype)遗传给子代。
2.α链上的同种异型α2H链已发现有A2m1和A2m2两种。
A2m1在411、428、458和467位氨酸上分别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缬氨酸;A2m2则分别为苏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和丙氨酸。
α1H链上尚未发现有同种异型存在。
3.ε链上的同种异型目前只发现Em1一种同种异型。
4.κ链上的同种异型旧称为Inv,现分为Km1、2和3。
Km1在153位和191位氨基酸上分别为缬氨酸和亮氨酸,Km2分别为丙氨酸和亮氨酸,Km3分别为丙氨和缬氨酸。
λ轻链上尚未发现有同种异型。
c.独特型(idiotype,Id):指每个免疫球蛋白V区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又称为独特位(idiotope)。
可见独特型存在于Ig的V区。
独特型表位在异种、同种异体甚至同一个体内均可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即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e antibody, AId)。
独特型(idiotype)为每一种特异性IgV区上的抗原特异性。
不同抗体形成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V区具有与其客观存在抗体V区不同的抗原性,这是由可变区中成其是超变区的氨基酸组成、排列和构型所决定的。
所以,在单一个体内所存在的独特型数量相当大,可达107以上。
独特型的抗原决定簇称为独特位(idiotope),可在异种、同种异体以及自身体内诱产生相应在的抗体,称为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ic antibody,αI d),独特型和抗独型抗体可形成复杂的免疫调节中占有得要地位。
Ig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是能够特异性地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某些药物或侵入机体的其他异物。
Ig的这种特异性结合抗原特性是由其V区(尤其是V区中的高变区)的空间构成所决定的。
Ig的抗原结合点由L 链和H链超变区组成,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电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次级键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并受到pH、温度和电解浓度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或有相似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体可与两种以上的抗原发生反应,此称为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抗体分子可有单体、双体和五聚体,因此结合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结合价)也不相同。
Fab段为单价,不能产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F(ab')2和单体Ig(如IgG、IgD、IgE)为双价。
双体分泌型IgA有4价。
五聚体IgM理论上应为10价,但实际上由于立体构型的空间位阻,一般只有5个结合点可结合抗原。
B细胞表面Ig(SmIg)是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成熟B细胞主要表达SmIgM 和SmIgD,同一B细胞克隆表达不同类Sm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是相同的。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Ig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是能够特异性地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某些药物或侵入机体的其他异物。
Ig的这种特异性结合抗原特性是由其V区(尤其是V区中的高变区)的空间构成所决定的。
Ig的抗原结合点由L 链和H链超变区组成,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电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次级键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并受到pH、温度和电解浓度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或有相似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体可与两种以上的抗原发生反应,此称为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抗体分子可有单体、双体和五聚体,因此结合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结合价)也不相同。
Fab段为单价,不能产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F(ab')2和单体Ig (如IgG、IgD、IgE)为双价。
双体分泌型IgA有4价。
五聚体IgM理论上应为10价,但实际上由于立体构型的空间位阻,一般只有5个结合点可结合抗原。
B细胞表面Ig(SmIg)是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成熟B细胞主要表达SmIgM 和SmIgD,同一B细胞克隆表达不同类Sm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是相同的。
(二)活化补体1.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IgG的CH2和IgM的CH3暴露出结合C lq的补体结合点,开始活化补体。
由于Clq6个亚单位中一般需要2个C端的球与补体结合点结合后才能依次活化Clr和Cls,因此IgG活化补体需要一定的浓度,以保证两个相邻的IgG单体同时与1个Clq分子的两个亚单位结合。
当Clq一个C端球部结合IgG时亲和力则很低,Kd为10-4M,当Clq两个或两个以上球部结合两个或多个IgG分时,亲合力增高Kd为10-8M。
IgG与Clq结合点位于CH2功能区中最后一个β折叠股318~322位氨基酸残基(Glu-x-Lys-x-Lys)。
IgM倍以上。
人类天然的抗A和抗B血型抗体为IgM,血型不符合引韦的输血反应发生快而且严重。
2.凝聚的IgA、IgG4和IgE等可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三)结合Fc受体不同细胞表面具有不同Ig的Fc受体,分别用FcγR、FcεR、FcαR等来表示。
当Ig与相应抗原结合后,由于构型的改变,其Fc段可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
IgE抗体由于其Fc段结构特点,可在游离情况下与有相应受体的细胞(如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结合,称为亲细胞抗体(cytophilic antibody)。
抗体与Fc受体结合可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1.介导I型变态反应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IgE可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表面IgE高亲力受体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合成由细胞FcεRI结合。
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与已固定在细胞膜上的IgE结合,刺激细胞脱颗粒,释放组受,合成由细胞脂质来源的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Ⅰ型变态反应。
2.调理吞噬作用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抗体、补体C3b、C4b等调理素(opsonin)促进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
由于补体对热不稳定,因此又称为热不稳定调理素(heat-labile opsonin)。
抗体又称热稳定调理素(heat-stable opsonin)。
补体与抗体同时发挥调理吞噬作用,称为联合调理作用。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高亲和力或低亲和力的FcγRI (CD64)和FcγRⅡ(CD32),IgG尤其是人IgG1和IgG3亚类对于调理吞噬起主要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亲和力FcγRⅡ,IgE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体的调理机制一般认为是:①抗体在抗原颗粒和吞噬细胞之间“搭桥”,从而加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②抗体与相应颗粒性抗原结合后,改变抗原表面电荷,降低吞噬细胞与抗原之间的静电斥力;③抗体可中和某些细菌表面的抗吞噬物质如肺炎双球菌的荚膜,使吞噬细胞易于吞噬;④吞噬细胞FcR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吞噬细胞可被活化。
3.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与有FcγR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效应细胞结合,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
目前已知。
NK细胞发挥ADCC效应主要是通过其膜表面低亲和力FcγRⅢ(CD16)所介导的,IgG不仅起到连接靶细胞和效应细胞的作用,同时还刺激NK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和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并释放颗粒,溶解靶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发挥ADCC作用是通过其FcεRⅡ和FcαR 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可脱颗粒释放碱性蛋白等,在杀伤寄生虫如蠕虫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人IgGFc段能非特异地与葡萄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A,SPA)结合,应用SPA可纯化IgG等抗体,或代替第二抗体用于标记技术。
(四)通过胎盘在人类,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Ig。
IgG能选择性地与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结合,转移到滋养层细胞的吞饮泡内,并主动外排到胎儿血循环中。
IgG的这种功能与IgGFc片段结构有关,如切除Fc段后所剩余的Fab并不能通过胎盘。
IgG通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