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要从专业特点出发,以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可以通过设计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实现。
教学内容应充分融入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
教学手段应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等,也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互联网教学、实践教学等,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还需要培养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质。
教师在课程思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政素质。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和学科素养培养,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思政水平。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应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这要求学校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改革研究,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设计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培养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质,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教育的思政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五、总结
本次演示通过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实践案例、优势与挑战等方面的探讨, 强调了课程思政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 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 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 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教学中,通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学习能力。它强调将思想 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包括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等方面。 通过课程思政,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文化素养 和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入翻转课堂、情境模 拟等教学方法,实现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的有机融合。
三、外语课程思政的特征和功能
1、特征
(1)隐形性:外语课程思政以隐形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语教学,让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2)情境性: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教学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思政内涵。
4、实践能力: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5、强化教师责任: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应具备较高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三、课程思政的实践案例
下面以某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的实践案例。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大 事和政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 以下措施:
农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鱼类增养殖技术》课程为例
二、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课程思政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农学类 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具有以下意义:
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介绍我国渔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
2、强化职业道德: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工作,需 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负责、敬业的职 业道德观念。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鱼类增养殖技术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 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在教学效果方面,要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确保思政教育取得实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学生评教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 思政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以便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设计。
总之,《鱼类增养殖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将思想政治教 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 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在未来的农学类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应该更 加重视课程思政教育,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 秀人才,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鱼类增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 应用性。在该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成功的鱼类增养殖案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我国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通过 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渔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才的需要,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思政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程思政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升,具备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课程思政可以使专业课程与国家发展需求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成功。
1.2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必要性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也在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程应当不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担当精神,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是为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在当今的教育领域,“课程思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实践方向。
它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对于专业课教学来说,如何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增强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育人的过程。
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一)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与专业课教学无关,或者不知道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
(二)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的融合不够紧密在一些专业课教学中,虽然尝试融入了思政元素,但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现象,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和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原则(一)协同性原则要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协同发展,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与实践
在当今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知识变得日益丰富,工科专业课程走在了科技发展的前沿,但是课程的开设也要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让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研究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更好的服务社会的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加强课程思政教育。
通过改变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更多实践性的课程,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政研究的乐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思政课程的内容。
此外,学校还可以以社会议题为题材,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问题,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其次,学校要做好思政教育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思政课程。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以社会议题为题材,采取教学研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研讨、讨论,并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
最后,学校还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把思政教育课程融入到师生交流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活动,
让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从而更好地传播思政课程的理念,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获得正面的思想支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
综上所述,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是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加强课程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在当今教育领域,“课程思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实践方向。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举措。
然而,如何实现这一融合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样不可或缺。
通过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目标,培养其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能够提升专业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社会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者,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协同发展。
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缺乏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如何在不影响专业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使两者有机结合,也是一个难题。
有些教师在融入过程中过于生硬,导致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反感。
为了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效融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教师要加强对思政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并能够将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其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每一门专业课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如科学精神、创新思维、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
以医学专业为例,在讲解医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强调医生的职业操守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工程专业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质量意识和环保理念。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专业课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式。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课程思政教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判断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能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三)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能够促进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使教育更加立体、全面。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思政教育课程,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比如在工程类课程中,可以增设科技伦理、创新精神等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注重道德与法制素养的培养。
(二)探索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团队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科技创新问题等,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接触到思政教育内容,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问题导向、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隔离,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本文将对进行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问题,思政课程往往是独立设置的,与专业课程的时间和内容很少有联系,使得学生很难将思政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这不仅导致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缺乏,还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效果。
2. 学科划分造成的隔阂传统的学科划分模式也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障碍之一。
学科门类的划分通常是根据专业知识领域进行划分的,这导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明显,学生很难将思政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
这种学科门类划分模式难以满足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
三、存在问题分析1. 思政课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和学科划分的隔阂,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往往把思政课当作一门应付性过程,导致思政课的培养效果不佳。
2.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不显著思政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与专业课程的分离和学科隔阂,学生很难将思政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导致综合素质培养效果不显著。
3. 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不合理一些教师在教授思政课程时可能过于理论化,缺乏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导致学生学习思政课程时难以找到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也难以将思政课程的学习应用到实际中。
四、对策建议1. 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针对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问题,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把思政课程所学应用到实际中。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践实习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工作研究2021年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践实习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李晓娟,杨婷,冯超(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从学生、教师、学校3个不同层次就专业实习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当前教育现状,着重对课程思政的引领者一教师在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思政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跟踪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实习全过程,充分展示了课程思政教育在教学当中的实现过程与重要意义。
在实践之前和在实践实习过程当中,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并且在课后通过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和提交总结报告等方式充分保障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和内化和理解,深化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认知实习;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项目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人才竞争是市场上最为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应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叫各大高校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积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与完善,将“德育”目标作为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共同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叫工程管理专业在各类专业课程之间进行关联性的课程教学设计,让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充分结合,发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作用。
由于专业实践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专业实践实习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尤为重要。
1新工科背景下教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1.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能力教师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在课程思政教育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叫因此,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能力,让教师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对教师、学生的不同要求,抓住建立完整学习系统的关键所在,辩证看待“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任务内容和“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正确认识德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2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实习之前对教师资格和能力的审核影响着该次实习的质量叫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之前需要将课程内容结合相关政治理论加以深刻理解,充分挖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对传统的理论和要求加以辩证理解;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施工工艺的创新和施工工具的更迭对现阶段建筑行业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追求,突破自我,接受新的知识和方法,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和行业相关发展沙龙等,保持知识和认知的先进性。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氛围;③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在“教师”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关键。
教师要把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①专业素养: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把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②思政素养:教师要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教学中有意、有机、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③教育素养: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④创新素养: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在“学生”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
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具体要求如下:①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意义;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③参加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动,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④在专业研究和实践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五、“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有实践路径的支撑。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方案,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等;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③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充分发挥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④创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⑤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⑥建立健全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和提高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课程思政”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正逐渐发展壮大。
而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成为了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理念融合,确立目标导向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理念和目标导向。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专业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思想道德素养。
二、内容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为了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我们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让思政内容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内容,例如在讲解课程知识的同时,增加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或案例分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实践、论文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形式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双融合,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一方面,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程中的思政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四、评价融合,综合考核学生综合能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需要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写作外,可以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项目报告、团队合作、社会实践等等,以综合评价学生在思政和专业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五、师资融合,加强教师培养与交流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关键力量。
为了促进师资队伍的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师资培养与交流。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的实践与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的实践与探索在当今的高职教育中,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向。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塑造他们的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的实践方法与探索经验。
一、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任务。
然而,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课程思政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在专业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课程思政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的实践方法1、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各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中。
例如,在工科类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工程领域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商科类专业课程中,可以结合商业伦理案例,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
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政问题;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利用项目驱动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政治表现。
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从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概述、课程思政的内涵与重要性、融入方式和方法、实施与效果评价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课程思政在工科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同时也探讨了其实施的效果评价。
结论部分总结了课程思政在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育探索、实践、内涵、重要性、融入方式、方法、实施、效果评价、案例分析、价值、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工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这些人才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工科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工科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世界各国对工科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对工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力度,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培养”,而“课程思政”正是这一方向的具体体现。
研究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提升工科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意义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科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关乎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通过对工科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解决现实问题。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引言一、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二、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1. 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 专业素养专业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只有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3. 教育改革当前,全国各级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推行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各高校、各学科都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也在于推动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1. 确定教育目标在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育和教学目标,包括明确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等。
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
2. 融入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需要充分融入思政元素,通过选取相关的教材、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 创新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效果。
4. 强化实践环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结合。
5. 建立评价体系以某高校的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例,该专业课程结合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开展了系列的思政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引言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现状与挑战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contents
目录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激发兴趣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能力
强化教师素质,发挥引领作用
04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路径与方法
确定融入方式
采用多种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确保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自然融入。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团队建设。
深入研究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总结提炼更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
开展更多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高校的调研和案例研究,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指导。
案例一
在市场营销课程中,通过分析成功企业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
实践案例与效果
案例四:在英语课程中,通过阅读和分析英文原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还可以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课程思政教育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让学科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旨在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也能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核心是“思维”和“能力”,即发挥学科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具备发展潜力和责任担当。
二、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做法1.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通常都是与实践工作紧密相关的,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选取一些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社会发展和现实需求,同时也深入思考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和担当,培养学生应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能力。
2.注重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程设计方面,老师可以加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做到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借鉴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课程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学生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拓展自身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教育是培育人才的过程,也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和推广,是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优势,注重教育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健康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立德树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一文,聚焦于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探讨当前高校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及具体实践案例,深度剖析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挑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定位与功能,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深入研究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提炼出一套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再次,结合实例对一系列已取得显著成效的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项目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反思,以此为借鉴,探讨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工作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总体而言,本文致力于构建一种全面、系统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实际的教育实践探索,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二、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探析在“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探析”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将其有效融入到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思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它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与人格培养,使他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体现了教育的一体化要求。
它要求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再者,课程思政构建了课程内容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联结机制。
教师需要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法治精神、科学伦理、人文素养等思政要素巧妙地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韩继凯1,曲建岭1,刘英琪2(1.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山东青岛266041;2.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强军、兴军,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1]。
教育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无数专家学者都在为新时代培养新型的建设人才而努力打造新的教材与课程。
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思政课领域也要及时掌握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向,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德教育中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在课程设计中要贯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立德树人”就是要强化政治引领,把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军魂意识、矢志强军打赢这个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始终扭住不放、久久为功[2]。
一、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我们要将课程思政在各大军事高校中实施,必须要深入了解它的教育内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原先传统教学中单一模式化的思政教育局面,要求高校在各门专业课程中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而课程思政就是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课程思政从字面意义上可以拆解为“课程”与“思政”,也就是二者的教育结合[3],要想做到真正的结合,必须紧紧握住新时代下军事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动脉,紧跟时事内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源头活水,树立“以德树人,为战育人”的军事教育目标。
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员的思想学习层次,把握学情,遵循教育规律,激发学员的政治热情,引发学员思考,将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
二、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一)做好课程思政的条件建设一代一代的中国院校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为建设好这个国家而奉献,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锦上添花,而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担负的是为国防事业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更应该为国家培育好人才,培养一批听党话、跟党走的优秀军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1. 引言
1.1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全面提
升思想道德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与社
会现实的关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
健康的行为习惯。
课程思政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
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不
仅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改革措施,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使
学生在学业发展的深刻领会思想道德建设对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真
正做到知行合一,实践立身。
1.2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专业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专业素
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仅依靠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培养远远不
足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
大学生的全面素质需求日益增加,除了专业能力外,更加重视大学生
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等方面。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开展课程思政还可以促进
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
合作能力,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不仅有助于学生
全面发展,也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需求。
只有在专业课程中注
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
应有的贡献。
2. 正文
2.1 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旨在
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思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思政具有目的性和导向性。
它旨在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它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确保思政教育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它要求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实际
需求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
到思政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课程思政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它要求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
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思政在专业
课程中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
探讨和研究。
2.2 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融合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
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
注重思政元素的渗透,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文献、提出价值观问题、讨
论社会现实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和思
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项目任务、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
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素养。
通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参加
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讨论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可以借助多种形
式的宣传教育,如举办专题展览、编写宣传资料、开展主题活动等,
让整个专业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热点,实现课程思政的
有机融合。
通过这些方法,专业课程可以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为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2.3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探索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
过程。
在专业课程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要注重将思想政治理论与专
业知识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中紧密融合思政元素,让学生既学习到专
业知识,同时也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
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民生热
点等重要议题,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意识。
在实践探索中,还要注重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考试
评价外,还可以引入论文写作、实践报告、讨论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探索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只有不
断探索、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2.4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与策略
1. 整合课程内容:在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来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思考,并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等进行
联系。
2. 设计课程活动:专业课程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课程活动,如讨
论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与探讨专
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并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师生互动: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
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4. 结合实践教学:专业课程中可以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实践所学知识,感受社会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实践教学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5. 定期评估与调整: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不断评估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2.5 开展课程思政的困难与挑战
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挑战。
在专业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需要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和精力。
学生的接受度也是一个挑战。
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扰,尤其是对于一些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的学生而言。
如何让学生愿意接受并参与到课程思政中来,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资源支持和保障也是开展课程思政面临的困难之一。
课程思政需
要教育资源的支持,包括教师培训、教材编写、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支持。
如果资源支持不足,可能会影响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课程思政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
困难。
只有认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专业课程中
的课程思政工作。
3. 结论
3.1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
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课程思政,专业课程不仅能传授
专业知识,还能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专业课程
开展课程思政可以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
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学生更容易脱颖而出,获得更
好的发展机会。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课程思政的引领和指导,学生才能在专业知识学
习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
3.2 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未来,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
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能力,引导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做到有机结合。
还应加强与企业、社会等外部资源的合作,拓宽课程思政的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的力量和意义。
应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反思,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措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工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