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骨骼 (2)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骨骼 (2)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骨骼 (2)教案与反思

1.骨骼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学校史爱东【教学目标】1.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通过拼图,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通过观察图片能够推测骨骼作用。

2.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知道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头构成;认识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认识骨的结构与特征。

3.学生很愿意学习相关人体骨骼的内容;能够尊重科学事实进行汇报交流;通过本次学习能善待自己骨骼。

【教学重点】认识骨骼概念。

【教学难点】将零散的骨骼概念建立完整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骨骼模型。

学生材料:骨骼拼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提问导入1.请看图片,这是世界第一高楼,阿联酋的迪拜塔(图),高828米,160层啊,老师想问问大家,是什么东西在帮着它支撑而屹立不倒呢?2.学生回答。

3.(看图)对,是钢筋帮着它支撑。

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深入探究,了解骨骼(一)建立骨骼概念1.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你这么善于观察,观察观察我,这么大个,130多斤,站这,你说说是什么在支撑着我站着不倒呢?2.学生回答3.对,是骨头。

我们身体的骨头在哪呢?怎么能看到?4.学生回答5.透过肌肉通过透视原来我们就是一副骨架。

(图)摸摸你们自己的身体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6.学生触摸。

7.你有吗?你有吗?大家都有吗?嗯原来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副骨架,组成了我们人体的支架,我们把这副骨架称为骨骼!(板书)(二)从作用、成分、个数、组成部分来认识骨骼1.关于这副骨骼你们都想知道点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整理问题类别,分别是:组成部分、名称、个数、作用、成分。

3.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哪些好方法?那我们现在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呢?好现在带着你们的问题去找答案吧。

4.学生开始搜索有用信息。

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都找到答案了吗?请同学们说说看。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板书。

6.同学们刚才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自己检索信息,看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7.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画概念图。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组成员:陈广星郝玉华罗玉芬组长:陈广星单元:第一单元课题:《骨骼》主备人:罗玉芬辅备人:陈广星郝玉华一、教材分析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作用。

本课以指导学生了解骨骼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骨骼的作用,呈现出从结构到效能的活动安排。

在介绍结构方面,教材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

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

在介绍效能方面,教材重在引导学生了解骨骼的三大作用。

整体运用指引观察的方法和肢体运动的感受法,使学生对骨骼的运动作用认识得更加深刻。

二、学情分析1. 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运动,究竟是什么在运动。

2. 学生已知的有:(1)知道自己身体中有骨头。

(2)知道骨头长在不同的部位。

(3)知道骨头能生长。

(4)知道骨头大小不同、长短不同、粗细不同。

(5)知道玩耍时、活动时,如果不小心骨头就会受伤。

3. 学生已有知识中,可能干扰新知识的认知:(1)看见骨骼会尖叫,会害怕。

(2)看见骨骼模型会觉得丑陋。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2. 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3.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 知道骨干里面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能力目标: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1. 能认识到保护骨骼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2. 培养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重点: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五、教学准备:课件、骨骼模型、放大镜、剪刀、硬卡纸、胶棒、学生自备的鸡骨头或猪骨头、石头、锤子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上体育课时,老师会带领大家进行一些准备活动,谁来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2. 每天,我们除了睡觉,总是在不停地活动,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做这些活动的吗?一部分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面。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骨骼 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骨骼 教案

第一单元:1-1骨骼教学目标:●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2.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

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全套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全套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课设计第一单元《骨骼》一.骨骼教课目的:●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比较模型等多种方法认识人体内骨骼的散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好的人体骨骼模型;b5E2RGbCAP●经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构造、研究人体的兴趣;经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p1EanqFDPw教课重难点:●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能够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DXDiTa9E3d教课准备:2.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3.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采集煮熟的、构造比较完好的鸡腿骨,冲洗后以备上课察看之用;另4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察看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有关电教5资料片。

RTCrpUDGiT6课时区分: 两课时7教课过程:8第一课时9一、察看图片,揭露课题10.发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屋的吗?建筑工人为何早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5PCzVD7HxA11.(电子幻灯片出示完工后的大楼)发问:大楼建成了,本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12.讲话:与钢筋框架同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露13课题:骨骼)jLBHrnAILg14.发问:对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51.讲话:骨骼隐蔽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察看,你感觉能够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16.学生沟通方法。

17.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能够感知到些什么?.学生、沟通。

.提:你知道我的身体里有多少骨?你能摸到多少?.部署任:把我浑身的骨分红四部分——、躯干、手臂、大腿。

分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骨。

比一比,看哪个小分得清、摸出得多。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骨骼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骨骼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骨骼教学目标:●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人体各部分的 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课时划分: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1 / 16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一、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1课。

就像一栋大楼没有钢筋框架就不能安全地建造一样,如果人体没有骨骼,就会站不起来。

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保护和运动。

本课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通过组织学生分组看一看、摸一摸、并玩一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

成人的体内共有206块骨头,这些不同部位的骨头有不同的名称,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它们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只需要把全身的骨头按照部位分成四个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大致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人体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运动和保护,并在活动中体验人们日常所做的一些活动中有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第三部分是在学生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后,引导他们借助观察研究猪骨的特点,用文字及图片资料认识人的骨骼的结构与作用,意识到骨骼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二、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教学课件。

2、分组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拼图、羊骨、放大镜、镊子、小锤子、实验记录单等。

五、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2、谈话: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一. 教学目的1. 可以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维护的作用。

4. 知道主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维护的作用。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进程:㈠摸骨活动:初步了解骨1、出示图片〔一个儿童从高的中央往下跳〕:你以为他这样做风险吗?能够有什么样的结果?〔从儿童生活中的平安教育事例入手,〕2、说话:风险!有能够摔断骨头。

有能够摔断哪里的骨头呢?3、先生回答。

4、在我们的皮肤和肉外面有骨头,自己摸一摸、找一找身体的哪些中央有骨头?细心摸一摸骨头大约是什么样子的?5、先生活动:摸摸自己的骨头。

6、交流:你摸到骨头了吗?它在哪里?你怎样确定是骨头?骨头信息:很硬,长短等外形不一样,头、躯干、四肢局部都有骨头。

7、课件出示手掌图片:再摸一摸、数一数,一个手掌有多少块骨?8、先生活动:摸手掌9、课件〔X光手掌图片〕:一个手掌有27块骨,人体共有206块骨。

㈡拼骨活动:初步了解骨骼1、说话:经过摸骨活动,我们大致了解了藏在我们身体里的骨共有206块,骨衔接在一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

2、推送资源:你能入手拼一拼各局部骨,构成人体骨骼吗?3、先生活动:拼骨,并上传拼图效果。

4、交流:〔展现拼骨结果〕㈢看骨活动:深入了解骨骼1、提问:关于人体骨骼,你还有什么效果?2、引见骨骼系统图集APP:迷信、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人体停止了深化研讨,并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制造了骨骼系统软件。

3、课件:引见APP的启动与基本操作。

4、自主学习义务:⑴阅读骨骼系统,对照一下,反省自己拼的骨骼正确吗?⑵重点选择1—2个自己感兴味的效果,应用骨骼系统软件展开研讨,并及时记载。

研讨建议:①骨的样子有哪些?②你以为骨骼有什么作用?③应用软件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研讨一下自己感兴味的骨头。

5、先生活动:应用骨骼APP自主探求。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骨骼》这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构成、类型和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骼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骨骼结构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对骨骼知识的系统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骨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2.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骨骼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骨骼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骨骼模型或图片。

3.小组合作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骨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骨折的图片,让学生思考骨折与骨骼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同时,结合骨骼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骨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彼此的骨骼结构。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简要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骨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与骨骼相关的疾病和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例如,介绍骨折的预防措施、如何保持骨骼健康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以及骨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组成、分类、功能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骨骼的组成、骨骼的生长、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这些内容都是围绕骨骼这个主题展开的,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骨骼,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骨骼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系统。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他们可能会对骨骼的生长和分类产生好奇,但也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骨骼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骨骼的基本组成、生长过程和分类,知道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骨骼的组成、生长过程和分类。

2.教学难点:骨骼的生长过程和分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骨骼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骨骼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骨骼的组成:学生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基本组成,如骨膜、骨质、骨髓等。

3.探究骨骼的生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骨骼的生长过程,如骨的生长、骨骺线的闭合等。

4.探究骨骼的分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了解骨骼的分类,如长骨、短骨、扁骨等。

5.骨骼的功能: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不同骨骼的功能,如支撑、保护、运动等。

6.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骨骼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骨骼的建议。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骨骼 1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骨骼 1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 1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一)过程和方法:1.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2.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二)科学知识:1.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2.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3.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4.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5.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6.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2.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3.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三、教学准备:动物的骨头、骨架模型四、教学过程: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 3教案苏教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1课。

人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例如垒球运动员能用棒击球,厨师能揉捏生面团,艺术家能用泥塑造出一尊雕像。

人体所进行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建筑工地是一个忙碌的地方,建筑工人筑好地基后,开始搭建钢筋骨架。

人们发现,由于钢筋框架的搭建,大楼有了一个坚固的框架,这样才能安全地建造。

大楼竣工了,但是建筑物的框架却看不见了。

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

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

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

就像一栋大楼没有钢筋框架就不能安全地建造一样,如果人体没有骨骼,就会站不起来。

骨骼有五个主要的功能: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同学们,知道人体的骨骼有什么用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接力。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具剪刀、硬卡纸、胶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准备实验用的器材、收集有关骨骼方面的知识。

二、展示(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二)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骨骼结构1.活动:每人用力摸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2.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你摸出了几块骨头?3.比较:与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分布图比较一下。

4.手是我们身体最灵巧的部分,刚才大家说我们的手是由(借助学生回答)块骨构成。

现在让我们来看手的X光照片,数一下共有几块骨?5.学生汇报交流。

6.讲解:手骨共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7.观察骨骼模型。

(1)头骨是什么样的?(2)躯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柱分别是什么样的?(3)手臂骨包括哪些骨?大腿骨的几块大骨分别是什么样的?8.游戏——看谁说得快。

(1)老师指骨骼模型,学生说骨的名称;(2)学生对照骨骼模型,摸摸自己骨骼的各个部分。

(3)老师说出骨的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人体的骨骼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人体的骨骼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1 骨骼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2.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3.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4.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的作用(二)科学知识1.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2.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3.懂得骨骼有支持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4.知道手骨是由27块骨构成5.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6.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2.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3.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学生准备: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四、教学过程(1个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请同学们都来摸摸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这就是骨骼。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实践活动: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骨骼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骨骼教案

教课内容骨骼第课时上课时间教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比较模型等多种方法认识人体内骨骼的散布学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好的人体骨骼模型。

目标2、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 块骨头。

重点借助于适合的工具和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部构造与构成。

难点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 块骨头。

导学流程一、察看图片,揭露课题1、发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怎样造房屋的吗建筑工人为何早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讲话:与钢筋框架同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2、揭露课题:骨骼3、发问:对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4、概括学生想研究的问题,部署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讲话:骨骼隐蔽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察看,你感觉能够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沟通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能够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报告、沟通。

5、发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部署任务:把我们浑身的骨头分红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7、报告沟通活动状况,比较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认识骨骼的散布。

8、发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 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构造,但X 光却能够。

一只手上居然有27块骨头呢!学流程10、出示人体骨骼教课挂,比一比:你拼了11、小: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 骨。

些骨是有律的合在一同的。

骨骼料:《代典》“骨骼” 条。

三、体:人体骨骼系的作用1、:人体的骨骼拥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沟通。

3、活:体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列——运;(2)站姿——塑造体形、支持躯干;4、拓展:像肋骨一保内器官的骨有哪些5、小:人的骨骼拥有运、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内器官等多种作用。

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教案2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教案2 苏教版

骨骼与肌肉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在不停地活动。

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谈话:其实,一部分的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皮肤下面。

请同学们都来摸摸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邦邦的东西—就是骨骼,好吗?二、指导学生认识骨骼:1.谈话:我们身体里共有多少块骨头?师生交流,知道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指出每块骨的作用都不相同,他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有关资料] 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

假如没有了骨骼,人体就成了一堆肉,还能做什么呢?人体所有的骨骼,从形状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较大,如胫骨、肱骨等,有的则很小,如趾骨等。

从形状上大致可分为5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

扁平状的骨起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比如颅骨保护大脑等;棒状骨负责人体运动,像四肢的骨骼等。

2.请你观察,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几部分?联系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想一想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哪几部分?3.谈话:我们可以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我们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部位,看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各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讨论、交流结果,并与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进行比较,完成记录。

4.大组交流。

5.出示我们手的X光照片。

让学生数出手上的骨骼有多少块,知道手骨是由27块骨构成,引导学生分析:一块骨能不能称为骨骼?突出骨骼是一个整体的观念。

(出示手骨X光片时,还可以告诉他们:拍一个人的手骨可以判断一个人的骨龄。

)6.组织学生拼装人体的骨骼图,进一步巩固骨骼的概念。

三、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1.分小组探究动物骨头的特点,观察并描述它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上网查找自学:了解剖开的猪筒骨的内部构造以及人骨构造和特点的有关资料或者说明,让学生了解人骨的构造及其特点。

四、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1.提问:假如人没有骨骼,会怎么样?2.学生讨论交流,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骨骼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教学课件、两个衣架、两个小布偶。

2、分组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拼图、猪骨、放大镜、镊子、小锤子、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师:(出示布艺木偶)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来向大家问好,你好,大家好。

欢迎欢迎。

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那我们得找个地方站着,因为我们个矮。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站住呢?生:放架子上.生:给他们撑个架子。

师:嗯,我这就给它们撑上架子。

师拿出两个衣架(一个软,一个硬),让大家看,一模一样的,把他们放在架子上。

师:下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请看用手一拉,一个掉下来了,嗯?这么弱不禁风?怎么回事?明明是一样的架子,怎么会这样?生纷纷猜测。

师小结:因为衣架的支撑作用,所以布偶会站立或滑下来,我们人体也一样。

大家想想能支持我们站立、坐正的支架,会是谁?生:骨头。

师:一块骨头就可以撑起整个身体吗?生:许多。

师:许多块骨头一起组成了我们身体的支架,这个支架就叫做——骨骼。

它就像植物的茎,大树的枝干一样,支撑着我们的整个身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骼。

(二)活动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师:关于骨骼,你都知道什么?生:我知道它是我们的支架。

生:我知道它是有许多骨组成。

师:没想到,你们还了解一些知识,那还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每一块骨的名称。

生:我想知道每一块骨的作用。

生:我想知道骨头为什么会弯?……师:大家的求知欲还真强,提出这么多问题,可是研究要科学,我们先进行一下归类。

怎么做?生:可以研究一下骨骼的组成生:可以研究一下骨骼的作用生:可以研究怎样保护骨骼。

苏教版四年级下科学 骨骼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科学 骨骼 教学设计

骨骼、肌肉的保健教学目标: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队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5、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教学重点: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教学难点: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3、谈话:骨骼和肌肉配合起来能让我们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

(板书课题)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二、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11页资料)6、思考、比较、讨论:(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7、交流:平时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运动?你知道这些体育运动对你身体的哪一个方面有好处吗?8、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9、交流、小结。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

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

提问: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骨骼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2.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4.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5.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
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

学生材料:每组人体骨骼拼图若干、羊骨1根、放大镜1个、镊子1个、小锤子1个、实验记录单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
2.谈话: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
3.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4.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里面,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提问: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实践活动,并汇报交流。

5.对照课件骨骼图,介绍骨人体骨骼的构成,学生相应找出自身骨头位置。

小结: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6.游戏: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谈话:认识了人体骨骼的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拼图游戏,出示游戏规则:①②③)
7.学生展示成果,进行活动评价。

三、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谈话:你认为人体的骨骼都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讲解:(1)谈话:人能跑能跳靠什么?这说明骨骼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运动)骨骼最大的作用就是运动,说说我们的模特摆出的动作都有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
(2)谈话: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如果没有骨骼,我们又会怎样呢?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支撑作用;(板书:支撑)
(3)谈话: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着重要的心肺、肝脏等,骨骼具有什么作用?(板书:保护)像它们这样保护内脏器官的人体骨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等一些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大肠、小肠以及一些其他器官)
4.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等多种作用。

5.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6.安全教育。

四、实验探究骨头的特点
1.谈话:我们研究了骨骼的构成和作用,一定更想知道自己的骨头长什么样儿吗?但是我们无法把自己剖开进行观察,老师找来了一些猪骨,我们可以借助探究猪骨的结构来间接了解一下自己骨头的特点。

2.探究羊骨的特点:
(1)(出示实验记录单)谈话:科学探究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实验方法,当然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很强,会想到比老师更好的方法,可以填在空白处5。

(2)教师相机演示。

(3)友情提示:实验时戴上一次性手套,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实验器械的安全使用;记录员及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完后把手套放进废纸篓,并整理好桌面材料。

(4)学生交流汇报:说说羊骨是什么样子的?
3.讲解人体骨头的特点:和羊骨一样,人的骨头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骨头中间也有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五、巩固拓展,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耳朵,你感觉到了什么?(耳朵上有软骨)
2.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

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多媒体介绍)。

六、课外拓展
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骼长得粗壮坚实,身材高挑吗?课后查找一些资料。

【板书设计】
1.骨骼
成人206块
构成:头骨、躯干骨、四肢骨(手臂、腿脚)
作用:运动支撑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