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搭配”是指两个以上之间的配合、配对或合成。

2.能够使用具体的物品进行配对。

3.训练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物品进行配对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搭配”的含义和概念。

2.能够通过实际物品进行配对的活动。

难点1.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实物物品:卡片、图形卡片等。

2.教案、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2.通过展示实物物品,让学生对“搭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学习1.让学生观察并辨认不同的卡片,找出符合“搭配”的卡片组。

2.分组让学生合作进行卡片搭配活动。

总结1.整理搭配成功的卡片组,让学生总结搭配的规律。

第二课时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提出新的搭配任务,让学生继续合作完成。

学习1.师生共同探讨搭配的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2.让学生自主进行卡片搭配活动,鼓励创新搭配。

拓展1.搭配游戏:设计不同形式的搭配游戏,增加趣味性。

第三课时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搭配现象。

学习1.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体会搭配的重要性。

2.进行实物搭配活动,让学生感受搭配的乐趣。

总结1.学生展示自己的搭配作品,交流分享体会。

五、课堂实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卡片,积极参与卡片搭配活动。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团结互助,完成了各种搭配任务。

•学生通过搭配游戏,增强了对“搭配”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堂反思1.本节课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形式,但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被动,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搭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以《搭配》这一章节为主题,尝试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举例: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忽视重复或遗漏的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举等方法避免此类错误。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举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学会将问题简化为数学模型,如用符号、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有三件不同颜色的衣服,我们可以怎样搭配?通过这个案例,展示排列组合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以及如何计算排列数和组合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概念,能够理解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意义;
举例:如衣服、帽子、鞋子的搭配问题,学生需理解排列(如颜色不同的三件衣服,按顺序穿上身的搭配方式)与组合(如颜色不同的三件衣服,不考虑顺序的搭配方式)的区别。
(2)学会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服装搭配方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用卡片代表不同的衣服,让学生动手排列组合,体会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的第2课时,内容为简单的组合。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组合的概念,学会将简单的图形进行组合,并能描述组合后的图形特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将简单的图形进行组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学生能够发展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在组合图形时的空间想象和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形组合的动画或图片。

2. 学具:学生自备基本的几何图形模具,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简单的图形组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组合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图形的组合,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组合图形。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尝试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图形,并描述组合后的图形特征。

4. 讨论:每组分享自己的组合成果,全班讨论组合的方法和组合后的图形特征。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组合的概念和组合图形的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展示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包括组合的定义、组合图形的示例以及组合图形的特征。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2. 家长参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不同的组合图形。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观察学生在组合图形时的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以及对组合概念的理解程度。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教案旨在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和流畅的段落衔接,确保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第2课时关于简单组合的学习中,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并有效克服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2(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2(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2(2)一、教学内容1.复习广角概念:广角是一个角度超过90°的角。

2.复习搭配:搭配指的是合适的组合或搭配方式。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广角的概念。

2.能够识别和绘制广角。

3.掌握如何进行搭配的方法。

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广角概念。

2.绘制广角。

3.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广角概念。

2.图片教学法:利用图片展示广角和搭配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广角概念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广角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广角是指角度大于90°的角。

第二步:绘制广角1.教师示范如何绘制广角,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绘制不同大小的广角。

第三步:搭配概念介绍1.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搭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搭配。

第四步:搭配的实例分析1.老师给出几个搭配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合理的搭配。

2.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搭配结果。

第五步: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设计几个搭配的实例,并在班内展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广角和搭配的知识,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广角的绘制和搭配方法仍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操练。

七、巩固练习1.练习绘制不同大小的广角。

2.完成几个搭配的练习题目。

八、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广角和搭配的概念,提高了对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6-9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6-9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69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69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的《69的乘法口诀》。

教材主要包括6~9的乘法口诀表格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6~9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水果店、动物园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乘法现象。

2. 讲解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6~9的乘法口诀表格,讲解口诀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口诀。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例题为例,如6×7,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讲解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如8×9,检查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练习乘法口诀,并解决彼此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7=427×6=428×9=729×8=72七、作业设计(1)7×8=()(2)9×6=()小明买了一支铅笔3元,他想买7支,请问他需要多少钱?答案:21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口诀计算乘法运算。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乘法问题仍然感到困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字0-1000的读写
2.能够灵活运用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表示数字
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数字0-1000的读写
2.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表示和运用
3.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4.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和运用
5.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数字0-1000的读写
2.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
1.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
2.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0-1000的数字,并让学生用卡片组合出不同数字。

2. 理解千百十个位数
老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表示数字。

3. 加法和减法基本运算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操作,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4. 实际问题解决
老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
能力。

五、教学反馈
老师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下节课老师将进行针对性
的讲解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
1.教科书
2.数字卡片
3.实物和图片
4.练习册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望全面涵盖了教学内容和过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识、掌握有关数学搭配的相关概念,理解并能运用搭配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搭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数学搭配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运用搭配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教学难点•简单问题的搭配方法运用。

•深入理解搭配对数学问题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课件,辅助教学。

2.学具:准备好教学所需要的学具。

3.作业:准备针对本节课内容的作业。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扩展到数学搭配的意义。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学搭配的概念。

第二节:概念讲解1.讲解数学搭配的基本概念,如何解决搭配问题。

2.举一些简单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第三节:练习环节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收集学生的答案,讲解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四节:拓展应用1.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概念。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第五节: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

2.强调数学搭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的作业题目。

2.思考如何将数学搭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较高,但在练习环节发现了部分学生对数学搭配的理解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下节课将着重加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搭配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分数的认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分数的认识》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简单计算3.分数的简单应用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编排特点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多维度的。

在分数概念的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

因此,教材编排既考虑到分数概念的发展基础,又兼顾学生建构概念的认识特点,在本单元第一次认识分数时,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

而且所有内容的安排全部围绕这一基本含义展开,无论是比较大小还是简单的分数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增加了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

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

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

教材借助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共有几天3篇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共有几天3篇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共有几天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共有几天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年有多少天。

2. 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用日历计算天数。

教学准备:1. 日历。

2.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介绍探究问题(5分钟)教师出示一本日历并问学生:“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请学生先猜一猜,然后讨论他们的猜测。

Step 2: 探究与计算(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日历上的日期,并用数数的方式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教师可以请学生用数电子计算器,也可以用手指数,只需确保学生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Step 3: 温故知新(10分钟)教师问学生:“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请学生回答并梳理月份和天数的关系。

Step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教师收集所有数字卡片上的数字(1-31),并将它们放在桌上。

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月的天数,要求学生用数字卡片来表示这个数字。

2. 教师让学生随机抽取一张数字卡片,然后学生要将这张卡片放在黑板上表示这个月的天数。

请其他学生来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3. 教师可进行多次练习,以巩固学生对每个月天数的记忆。

Step 5: 小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一年有多少天,并强调每个月天数的记忆。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出一年的每个月份和天数,并找出一年中天数最多和最少的月份。

备注:这是一个初步的教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共有几天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能够用元素阵列数球。

2. 能够用数球图形数球,并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用找规律法数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数球的方法:元素阵列数球、数球图形数球、找规律法数球。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小球模型。

2. 数球图形。

3. 桌子、操场等空间。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主要内容是三位数减一位数。

学生在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减法、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知识,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时,可能会对退位操作和借位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以及借位运算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运算的乐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游戏等。

2.教学道具:小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3.学习用品: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解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位数减一位数。

2.呈现(10分钟)讲解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同时,强调退位和借位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这两个操作。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算术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轮流进行计算,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搭配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搭配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搭配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搭配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教学简单的搭配问题。

2. 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搭配问题。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发现其中的搭配问题。

二、新课导入1. 讲解简单的搭配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搭配的概念。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动手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搭配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简单的搭配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搭配问题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1. 布置一些与搭配问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搭配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搭配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上就是对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搭配人教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排列和简单的组合。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方法,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3个数字两两求和的组合数,初步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策略1. 注重运用多种形式表征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应处理好学生动手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还可以列举;然后通过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明晰排列、组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怎样才能进行有序、全面的思考,并逐步学会这种思考方式。

2. 以说理助思考,感受有序。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通常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中不但要组织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动口说,如:引导学生交流摆卡片的体会,交流有序排列的理由,使学生在说理中进一步体会到全面、有序思考的好处,同时在说理中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

3. 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推理等方法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归纳的能力。

4. 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采用罗列、列表、连线等方式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渗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主要涉及简单的排列。

具体章节为《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排列的概念,了解排列的规律,学会用字母表示排列,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列题目解答。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排列的规律,学会用字母表示排列,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排列的规律,能够用字母表示排列。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组排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规律。

2. 讲解排列的概念:我通过PPT展示了排列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排列是由一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3. 讲解排列的规律:我通过PPT展示了排列的规律,让学生明白排列的规律是由数的大小、顺序和重复等决定的。

4. 用字母表示排列:我通过PPT展示了用字母表示排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排列。

5.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了一道排列的例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排列的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排列的概念由一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排列的规律数的大小、顺序和重复决定了排列的规律用字母表示排列排列的字母表示方法例题解答例题的解答过程和答案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2. 写一篇关于排列的小作文,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排列;3. 制作一张排列的手工作品,展示自己对排列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是本节课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排列规律的前提。

人教版202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计划(;共2课时)

人教版202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计划(;共2课时)

人教版202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
配(一)》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搭配,能够正确组合物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
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搭配物品,如穿搭、食物搭配等。

2.学生准备:学生书、铅笔、橡皮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搭配
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搭配:让学生观察衣服、颜色、食物等的搭
配方式。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自由搭配不同的物品。

3.组织展示: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搭配,讨论每种搭配的优缺点。

第二课时:实践操练
1.游戏环节:设计各种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进行实践操练,如穿衣服
比赛、食物搭配游戏等。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游戏中的策略和经验。

3.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思考搭配的重要性及应用。

四、课堂练习
1.查看图片,分析不同的搭配方式。

2.完成搭配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五、作业
1.完成搭配练习册上的作业。

2.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搭配技能,并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实践。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搭配,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多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为《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计划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搭配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搭配(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来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受到直观形象的依赖,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的概念,能够运用排列和组合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排列和组合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操作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排列和组合的方法。

3.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排列和组合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卡片、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搭配情境,如“为角色搭配服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搭配。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搭配实例,如“为角色搭配服饰”、“为食物搭配餐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搭配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和组合的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排列和组合方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经历探究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把握排列的方法,同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推测、比较、实践等数学活动,培养观看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3. 养成有序摸索和全面摸索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排列的方法,同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把握有序摸索的思想方法。

教学用具:PPT 课件、数字卡片、学习单、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设疑激趣1、小朋友们,灰太狼大伙儿认识吗?灰太狼喜爱做什么?(抓羊)这一天,灰太狼抓走了美羊羊,把它关在了狼堡里,灰太狼为了阻止喜羊羊救美羊羊,就篡改了羊村大门的密码,以及为自己的狼堡大门设定了一个超级密码。

喜羊羊为了救美羊羊,必须要过两道大门,提示:要想闯关成功,必须了解一个知识——搭配,(板书:搭配)小朋友,你们能关心喜羊羊吗?请跟喜羊羊一起进入第一关。

2、进入第一关:大门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

(课件出示:密码是 1、2 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中较大的那个数。

)师:你能帮喜羊羊解决吗?(小组内交流方法。

)师:大伙儿明白密码是多少吗?能说说你的方法吗?生:1 和 2 能组成 12 和 21 这两个数,21 是较大的,因此密码是2 1。

师:同学们认真摸索了,请大伙儿观看这两个数,你有什么发觉?生:12 交换一下位置就成了 21。

假如换成1和3呢?2和3呢?师:真是善于观看的小孩。

师:你们的聪慧帮喜羊羊顺利进入下一关。

二、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1、合作探究排列看,超级密码在等着他去破解,门上写着什么?(课件出示)密码是由1、2、3其中的两个数组成所有两位数。

师:由数字1、2、3其中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有哪几种可能呢?指名学生说。

师:什么缘故有的小朋友说的数多,而有的小朋友却说的少,还有的小朋友说重复了?有什么好方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请大伙儿互相讨论,看看有什么好方法?再按你们的方法,边摆数字卡片,边请一个小朋友记下来!课件出示:两人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然后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学习汇报单上。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了解排列的概念,能够简单的进行排列问题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排列的基本概念2.简单的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难点1.排列问题的灵活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小组合作游戏来引入排列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排列的乐趣。

2. 概念讲解1)排列的定义:排列是将若干不同的事物按规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结果。

2)排列的表示方法:n个不同的事物按一定顺序排成一排的方法数用n!表示,读作n的阶乘。

3. 案例分析讲解一个简单的排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通过案例演示如何计算排列数。

4. 练习与训练让学生进行几个简单的排列问题练习,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应用提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排列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尝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排列的概念,巩固知识点。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排列问题中的策略和方法。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排列问题的练习题作为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核对答案。

六、板书设计•排列:概念、表示方法•案例分析:简单的排列问题•练习与训练:巩固所学内容•拓展应用:更具挑战性的排列问题•总结反思:排列的策略与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排列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今天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多形式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几个美丽的风景区,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

二、(出示情景图)。

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2、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1)谁?谁最低?(2)比较黄山和泰山谁高?(3)恒山和华山比较,哪座山比较高呢?三、自主学习根据提出问题选择一到二个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四、汇报学习情况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五、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吗?( )( )( )( )六、提高训练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1、(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4、汇报讨论结论。

生可能会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

指导学生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七、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1、收玉米。

2、比较大小八、课堂总结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板书设计:比一比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2教学内容: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5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5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5篇)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精选篇1)课题: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口算24+832-63618947-1037+52874647-25492.计算24+8-636947-21+52876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1)板书:47-12+5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边说边板演)教师板书:47-12+5=35+5=40(2)学生试算:48+16-375497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1)板书:63+5050-63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

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

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已经比较熟悉,6~9的乘法口诀中大部分口诀在前面已经学过,新的口诀不多,而且教材中的编写结构与前面乘法口诀的编排也相同,所以本单元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运用迁移的原理,掌握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与前面“2~5的乘法口诀”相比,本单元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并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抽象与概括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学生已经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且具有一定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

这样引导学生在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编制6~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1. 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6~9的乘法口诀。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 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发展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1. 在编制6~9的乘法口诀时,应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编写方法。

在编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 在记忆6~9的乘法口诀时,要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来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时,要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1有多少张贴画1课时2一共有多少天1课时3买球1课时4做个乘法表1课时有多少张贴画。

(教材第78、79页)1. 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2. 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编制6的乘法口诀。

难点: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点子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你们能背出来吗?我们玩一会儿对口令的游戏好吗?师生对口诀,帮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复习2~5的乘法口诀,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提供方法基础,通过对口令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1. 数一数,填一填。

师:你们喜欢贴画吗?老师这有很多贴画,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图一。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横着看,每排都有6张贴画。

师:你能看图完成这张表格吗?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交流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结果。

2. 编口诀。

师:结合我们以前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你能根据完成上面表格的计算过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编写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6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背诵6的乘法口诀。

3. 记口诀。

师:老师这有两幅图,表示了推算6×7结果的过程,你们看懂了什么?生1:从第一幅点子图中可以看出,是借助以前学过的乘法口诀“五六三十”进行推算的,因为5个6是30,7个6比5个6多2个6,也就是6×5+6×2=6×7,即“六七四十二”。

生2:从第二幅点子图中可以看出,是借助之前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进行,即“六推算的,因为4个6比7个6少3个6,只要再加上3个6就相等了,也就是6×4+6×3=6×7七四十二”。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你们可以这样在点子图上用不同的方法推算6×7的计算结果吗?试一试。

学生自己在点子图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算6×7的计算结果,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推算的方法。

只要学生选用的方法正确,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推算乘法口诀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记忆乘法口诀,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能背出6的乘法口诀吗?有了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们。

有多少张贴画1×6=6一六得六2×6=12二六十二3×6=18三六十八4×6=24四六二十四5×6=30五六三十6×6=36 六六三十六6×7=42 六七四十二6×8=48 六八四十八6×9=54 六九五十A类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6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6的乘法口诀。

)B类一栋楼的第一层住了5户,从第二层到第七层,每层都住了6户,这栋楼里一共住了多少户?(考查知识点:6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B类:6×6+5=41(户)教材习题第79页“练一练”:(张)1. 6×9=542. 2430363.(个)3×6=18(个)2×6=12(个)4. 3×6=185. (答案不唯一)6×9=6×5+6×46×9=6×7+6×2一共有多少天。

(教材第80、81页)1. 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重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

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圆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图讲故事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情境图。

师: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1:图中的三个同学在进行关于“过几个星期有什么事情”的对话。

生2: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再过2个星期就要开运动会了,再过3个星期就是小女孩儿的生日,再过9个星期就放假了。

师: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吗?2个星期呢?生: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14天。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对话情境引入新课,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的距离,使学生愿意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说一说,填一填。

师:结合刚才的回答,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清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每增加一个星期就增加7天。

所以表格中后一个数会比前一个数多7。

2. 编口诀。

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根据前面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结合刚才的表格的计算过程,共同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关于7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7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自由背诵7的乘法口诀。

3. 记口诀。

师:说说你是如何记忆7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知道“六七四十二”,那么7个7就比6个7多1个7,42+7=49,所以“七七四十九”,以此类推就容易记住7的乘法口诀了。

生2:我是这样记住7×8的,因为6个7再加2个7就是8个7,也就是用“六七四十二”中的42加“二七十四”里面的14,结果是56,所以“七八五十六”。

……对于学生的记忆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不仅促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

师: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善于发现,你就会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全面总结评价,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信心。

】一共有多少天1×7=7一七得七2×7=14二七十四3×7=21三七二十一4×7=28四七二十八5×7=35五七三十五6×7=42六七四十二7×7=49 七七四十九7×8=56七八五十六7×9=63七九六十A类谁先到家?(考查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7的乘法口诀。

)B类一顶帐篷最多可以住7个小朋友,有36个小朋友,5顶这样的帐篷能住下吗?(考查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356328425614492124B类:7×5=35(个)35个<36个不能住下。

教材习题第81页“练一练”:1. 4×7=28(个)四七二十八7×9=63(个)七九六十三2. 7×8=568×7=567×7=497×7=496×7=427×6=423. 633256141071335422118364、5. 略买球。

(教材第82、83页)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和9的乘法口诀。

2. 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编制8和9的乘法口诀。

难点:发现8和9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9的乘法口诀得数与整十数之间的联系。

课件。

师: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要跟老师一起去采购体育用品,咱们也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我知道买1个足球需要8元,买1个篮球需要9元。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买1个足球需要8元,买2个足球需要多少元?3个呢?……生2:买1个篮球需要9元,买2个篮球需要多少元?3个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的数学能力。

】1. 说一说,填一填。

师:买一个足球要花多少钱?(8元)买2个足球要花多少钱呢?(16元)买3个呢?4个呢……买9个足球又要花多少钱呢?你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结果吗?学生尝试用表格记录计算的结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计算结果的记录情况。

师:刚才我们用表格记录了买足球要花的钱,现在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买1个篮球多少钱,买2个篮球多少钱……买9个篮球多少钱,并用表格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填写表格。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表格,谁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写完整?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表格。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设计意图:由两个简单的表格入手,然后合并成一个稍复杂的表格,既便于学生理解数据的得来,又为下面编制乘法口诀打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统计表奠定基础。

】2. 编口诀。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独立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编口诀。

师: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所编的8和9的乘法口诀。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3. 找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