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期末测试题2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40496]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2.(0分)[ID:140489]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具有特殊结构,倍受化学家关注。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6H8B.一氯代物有2种(不含立体异构)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1 mol环丙叉环丙烷最多能和3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C6H143.(0分)[ID:14048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分子式为C5H12O B.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C.氯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4.(0分)[ID:1404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A.1 mol 聚乙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6N AB.20℃时,1 L 己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态物质分子数为 6N A/22.4 C.2.8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 0.2N AD.1 mol 甲基含 10 N A个电子5.(0分)[ID:1404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3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6.(0分)[ID:1404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B.木糖醇()和葡萄糖互为同系物,均属于糖类C.H2NCH2COOCH3和CH3CH2CH2NO2是同分异构体D.钠融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7.(0分)[ID:140455]为解决污染、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在新型纳米催化剂Na-Fe3O4和HMCM-22的表面将CO2转化为烷烃,其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最终产物X、Y属于同系物B.产物X名称为“2-甲基丁烷”或“异戊烷”C.反应I、II、III均有副产物H2O产生D.产物X、Y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均有4组峰8.(0分)[ID:140427]某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含相同数目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含顺反异构)A.2种B.3种C.4种D.5种9.(0分)[ID:140419]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结构为正四面体型B.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发生氧化反应D.工业上用作生产C和H210.(0分)[ID:140418]苯乙烯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苯乙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苯乙烯的二氯代物有14种11.(0分)[ID:140412]某单炔烃加氢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CH3)CH(C2H5)2,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12.(0分)[ID:14040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C=C数为4N AB.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 AC.0.1molC n H2n+2中含有的C-C键数为0.1nN AD.标准状况下,2.24LCH3Cl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二、填空题13.(0分)[ID:140699](1) 的分子式_______(2)写出2,3-二甲基-6-乙基辛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3)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_______(4)的习惯命名:_______(5)的系统命名:_______(6)的系统命名:_______(7)的系统命名:_______(8)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14.(0分)[ID:140687](1)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四种烃分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

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测评(含解析)

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测评(含解析)

1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测评(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选项CO 2的分子中3个原子共线,为直线形,故A 项错;B 项是p-p π键电子云模型,故B项错误;C 项砷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33◝2◞◝8◞◝18◞◝5◞。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存在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只能含一个手性碳原子B.配合物[Cu(NH 3)4]Cl 2的配位数是6C.已知Zn 2+的4s 轨道和4p 轨道能形成sp 3型杂化轨道,则[ZnCl 4]2-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D.在AgCl 、Cu(OH)2、AgOH 这三种物质中只有AgCl 不能溶于浓氨水,A 错;B 项中该配合物的配位数是4而不是6,B 错;既然是sp 3型杂化轨道,[ZnCl 4]2-的立体构型与甲烷相似,是正四面体形,C 正确;因为Ag +和Cu2+都能与NH 3分子形成配合物,故AgCl 也能溶于浓氨水,D 错。

3.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2与C6H6B.CH4与NH3C.BeCl2与BF3D.C2H2与C2H42中C原子采取sp杂化,苯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CH4和NH3中的C原子、N原子都是采取sp3杂化;BeCl2中Be原子采取sp杂化而BF3中的B原子采取sp2杂化;C2H2中C原子采取sp杂化而C2H4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

4.在BrCH 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A.sp-pB.sp2-sC.sp2-pD.sp3-psp2杂化,溴原子的价电子为4s24p5,4p轨道上有一个单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sp2杂化轨道成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F、HCl、HBr、HI的熔点、沸点依次升高B.H2O的熔点、沸点高于H2S,是由于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D.氯的各种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HClO>HClO2>HClO3>HClO4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沸点最高,沸点高低顺序应为HF>HI>HBr>HCl,A错误;O元素的电负性较大,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则H2O的熔、沸点高于H2S,B正确;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还可以形成氢键,C错误;Cl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强弱应为HClO<HClO2<HClO3<HClO4,D错误。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

(word完整版)⾼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第1讲原⼦结构1题⾯(1)34.969是表⽰__________;(2)35.453是表⽰__________;(3)35是表⽰_______________;(4)35.485是表⽰__________;(5)24.23%是表⽰__________;答案:(1)34.969是表⽰同位素35Cl 的相对原⼦质量;(2)35.453是表⽰氯元素的相对原⼦质量;(3)35是表⽰35Cl 原⼦的质量数;(4)35.485是表⽰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质量;(5)24.23%是表⽰同位素37Cl 在⾃然界存在的氯元素中所占的原⼦个数百分⽐。

5题⾯已知A 、B 、C 、D 和E 5种分⼦所含原⼦数⽬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

⼜知B 、C 和D 是由两种元素的原⼦组成。

请回答:(1)组成A 分⼦的原⼦的核外电⼦排布式是;(2)B 和C 的分⼦式分别是和;C 分⼦的⽴体结构呈型,该分⼦属于分⼦(填“极性”或“⾮极性”);(3)若向D 的稀溶液中加⼊少量⼆氧化锰,有⽆⾊⽓体⽣成。

则D 的分⼦式是,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4)若将1mol E 在氧⽓中完全燃烧,只⽣成1mol CO 2和2molH 2O ,则E 的分⼦式是。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 (2)HCl H 2S V 极性(3)H 2O 2 2H 2O22H 2O+O 2↑(4)CH 4O1题⾯答案:①1s 22s 22p 63s 23p 5 ②3s 23p 5 ③3 ④ⅦA ⑤10 ⑥2s 22p 6 ⑦2 ⑧0 ⑨24 ⑩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⑾4 2题⾯(1)砷原⼦的最外层电⼦排布式是4s 24p 3,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_______周期族;最⾼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砷酸钠的化学式是。

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作业第二章第2节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简介(系列二)Word版含

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作业第二章第2节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简介(系列二)Word版含

课时作业9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简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4分)1.下列对于NH3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直线形结构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C.NH3为三角锥形结构,CO2为直线形结构D.N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解析:NH3和CO2分子的中心原子分别采取sp3杂化和sp杂化的方式成键,但NH3分子的N原子上有1对孤对电子来参与成键,根据杂化轨道理论,NH3的分子构型应为三角锥形,CO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答案:C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F3为三角锥形分子B.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C.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2p轨道形成的s—p σ键D.CH4分子中的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C—H σ键解析:BF3为平面三角形,NH+4为正四面体形,CH4分子中碳原子的2s轨道与2p轨道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然后与氢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s—sp3σ键。

答案:D3.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C.[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解析:配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配位键,但也含有其他化学键;Cu2+提供空轨道,H2O 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

答案:B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时,配合单元常呈八面体空间结构B.[Ag(NH3)2]+中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以sp杂化成键C.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均为正四面体结构D.已知[Cu(NH3)2]2+的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则它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解析:配位数为6时,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一般是八面体,这样分布可以使电荷分散,A 项正确;[Ag(NH3)2]+和[Cu(NH3)2]2+为直线形结构,中心原子sp杂化成键,B、D项正确;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可能是四面体,也可能是正方形,C项错误。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2)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B .CH 4+Cl 2→CH 3Cl+HClC .CH 2=CH 2+H 2→CH 3CH 3D .CH 2=CH 2+HCl→CH 3CH 2Cl答案:B解析:A .该方程式表示乙烯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A 不符合题意; B .该方程式表示甲烷分子中的1个H 原子被Cl 2中的1个Cl 原子取代产生CH 3Cl ,同时产生HCl 分子,B 符合题意;C .该方程式表示乙烯与H 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乙烷,C 不符合题意;D .该方程式表示乙烯与HCl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氯乙烷,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 。

2.已知某种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

如:32(1)O (2)Zn/H O −−−−→R 〞CHO+现有化学式为714C H 的某烯烃,它与2H 加成后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得到乙醛和一种酮,据此推知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A .B .C .D .答案:C【分析】该烯烃为单烯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2,3-二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该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得到乙醛和一种酮,说明该烯烃中含有R |3CH CH C R '-=-结构,进行分析;解析:A .该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是,名称为2,4-二甲基戊烷,故A 不符合题意;B.该有机物与氢气加成的产物是,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B不符合题意;C.该有机物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是,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经臭氧氧化,然后在Zn作用下生成的产物是CH3CHO和,故C符合题意;D.该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根据题中信息,经臭氧氧化,再在Zn的作用下得到和,不符合题中所说的乙醛和一种酮,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巴蜀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复习题(含答案)

巴蜀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

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瘦肉精”变成了“害人精”。

“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如图,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尔质量为313.5gB .属于芳香烃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 .分子式为C 12H 19C l3N 2O答案:D解析:A .“瘦肉精”摩尔质量为313.5g /mol ,故A 错误;B .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氯元素、氮元素,是芳香烃的衍生物,故B 错误;C .“瘦肉精”中含有苯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 错误;D .根据结构简式得分子式为:121932C H Cl N O ,故D 正确。

故选:D 。

2.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F 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 .全氟丙烷属于烃的衍生物C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答案:C解析:A .全氟丙烷可以看做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得到,则全氟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故A 正确;B .全氟丙烷可以看做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得到,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 正确;C .全氟丙烷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 错误;D .全氟丙烷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C C -和极性键C F -键,故D 正确;故选C。

3.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烯苯转化为异丙苯属于加成反应B.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异丙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反应中C=C键生成C-C键,则为加成反应,故A正确;B.有机物含有5种H,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B正确;C.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D.异丙苯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D。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40496]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和乙醇B .苯和氯乙烯C .乙酸和溴乙烷D .丙烯和丙烷 2.(0分)[ID :14049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B .CH 4+Cl 2→CH 3Cl+HClC .CH 2=CH 2+H 2→CH 3CH 3D .CH 2=CH 2+HCl→CH 3CH 2Cl 3.(0分)[ID :140490]已知某种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

如:32(1)O (2)Zn/H O −−−−→R 〞CHO+现有化学式为714C H 的某烯烃,它与2H 加成后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得到乙醛和一种酮,据此推知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A .B .C .D .4.(0分)[ID :14048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酸性:HClO<H 2CO 3B .熔点:MgBr 2<CCl 4C .碱性:Ca(OH)2<Mg(OH)2D .沸点:正丁烷<异丁烷 5.(0分)[ID :1404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乙苯也可以B .苯和四氯化碳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两种,它们的沸点都相同D .石蜡在高温催化下反应能生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6.(0分)[ID :14047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都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 .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 .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18个 7.(0分)[ID :1404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8C H 一定是烷烃,36C H 一定是烯烃B .苯和乙烯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则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也一定共平面C .苯的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均有三种结构D.乙烯和水的反应,淀粉和水的反应均属于水解反应8.(0分)[ID:140446]关于CH4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能用组成通式C n H2n+2来表示B.互为同系物C.它们都不能跟酸性高锰酸钾、强酸、强碱溶液发生反应D.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气态烷烃9.(0分)[ID:140438]使用下列装置及相应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已知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 ,含CaS Ca3P2等杂质)A.用装置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B.用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C.用装置观察铁的吸氧腐蚀D.用装置检验乙炔的还原性10.(0分)[ID:140426]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章综合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B.原子序数:b>a>c>d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D.A、B、C、D四种元素处在同一短周期中2.下列能级能量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3s 3p 3d 4s B.4s 4p 3d 4dC.4s 3d 4p 5s D.1s 2s 3s 2p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或运动状态的描述中,不完全是专指碳原子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有六种运动状态B.L能层p能级只有一个空轨道C.L能层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D.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4.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A.ds区B.p区C.d 区D.s区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Fe [Ar]3d64s2B.O2-1s22s22p4C.Ca [Ar]3d2D.P [Ne]3s23p5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现有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一半;B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1,而两者的原子序数之比为1:2;C元素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末检测试题化学10.7.8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P:31 S:32 Na:23 N:14 CI:35.5Mg:24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普朗克2.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p C.3d D.3f3.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因素是A.n B.n、l C.n、l、m D.n、l、m、m s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B.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C.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5.下列各组中,元素的电负性递增的是A.Na K Rb B.N B Be C.O S Se D.Na P CI6.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7.下列物质的溶、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MgO>H2O>O2>N2B.CBr4>CI4>CCI4>CH4C.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8.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与氮化硼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相同的是 ( )A.硝酸钠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C.冰和干冰D.苯和酒精9.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10.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只形成两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11.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12.高温、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可以使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等离子体的是()A.日光灯和霓虹灯的灯管中 B.蜡烛的火焰C.流星的尾部 D.南极的冰川中13.有关A1型密堆积与A3型密堆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1型密堆积是最密堆积,A3型密堆积不是最密堆积。

B.两者都是最密堆积,其中A3型密堆积是一、三、五…各层球心重合,二、四、六…各层球心重合;A1型密堆积是四、五、六层…分别和一、二、三层球心重合。

C.原子晶体一般都采用A1型密堆积或A3型密堆积。

D.只有金属晶体才可能采用A1型密堆积或A3型密堆积。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晶体中范德华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分子晶体一般都采取密堆积,但要受到分子形状的影响。

B.由于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晶体堆积的紧密程度大大降低。

C.配位数就是配位键的数目。

D.离子晶体一般都是非等径球的密堆积15.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理论判断NF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3式分别为;()A. 三角锥形SP3杂化。

B.三角形SP2杂化。

C.三角锥形SP2杂化。

D. 直线形SP杂化。

1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17. 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微粒总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微粒数占总微粒数的百分数为A、33.3%B、50%C、87.5%D、96.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填空题(共49分)18.(9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存在着内在联系。

根据已学原子结构及晶体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n-1)d10ns2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区和族。

(2)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的钛(Ti)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写出铝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4)写出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

(5)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不锈钢,在其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某种元素,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该元素的名称为:。

(6)每nmoISiO2晶体中,Si-O键最接近mol。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

19(8分)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

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乙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 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_20.(8分)A、B、C、D、E为5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其中:B是由极性键构成的4原子分子,A和D可以形成B和E。

(1)A、C、E的化学式是:A C E 。

(2)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B与盐酸反应后,溶液pH 7(填“<”“>”或“=”),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中存在。

A.离子键B.极性键 C.非极性键D.配位键(3)已知B和E分子中存在着氢键,请写出另一种同样含有氢键的微粒,而且要求核外共含有10个电子:。

21.(5分)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

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O3分子的结构如图,呈V型,键角116.5℃。

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 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

请回答:O3的分子结构(1)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的是___________。

A.H2O B.CO2C.SO2 D.BeCl2分子有(3)分子中某原子有1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___________对孤对电子。

(4)O3分子是否为非极性分子___________(填是或否)。

(5)O3与O2间的转化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2.(12分)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简略框架图。

⑴请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按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划分成5个区,不全是金属元素的区为__________。

⑵根据氢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你认为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族;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ⅦA族,请你写出支持这一观点的1个化学事实。

⑶上表中元素①、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比较元素①与元素②的下列性质(填>”或“<”):原子半径:①_______②;电负性:①_______②;金属性:①_______②。

⑷某短周期元素最高正价为+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23.(7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第二周期10种元素的某些性质的一组数据(所列数据的单位相同),除带“……”的四种元素外,其余元素都给出了该种元素的全部该类数据。

研究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每组数据可能是该元素的________(填序号)A.原子得到电子所放出的能量B.原子半径的大小C.原子逐个失去电子所吸收的能量D.原子及形成不同分子的半径的大小(2)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各元素原子的第一个数据:①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与前后元素相比,由于该元素的数值增大较多而变得反常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_____族;③根据你分析所得的变化规律推测,镁和铝的第一个数据的大小关系为Mg(1)______Al(1)(填“大于”或“小于”)。

(3) 分析每个元素的一组数据:①有些元素的一组数据中个别地方增大的比例(倍数)特别大,形成“突跃”,由此可以证明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②根据这个规律,你认为氧元素8个数据中出现“突跃”的数据应该是第_____个。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1分)1.C2.D3.B4.A5.D6.C7.A8.B9.C 10.B 11.C12.D 13.B 14.C 15.A 16.D 17.D二、填空题:(共49分)18.(共9分)(1)ds; ⅡB (2)3d24s2(3)1s22s22p63s23p1(4) Si S (5)铬(6) 4n 1:219.(共8分)(1)第二周期第ⅥA族(2)O<N<Al<Mg<Na(3)2Al +2OH—+6H2O=2[Al(OH)4]—+3H2↑20(共8分).(1)OH-、Mg2+、H2O (2)<,ABD (3)HF 21(共5分)(1)同素异形体(2)C (3)5 (4)否(5)否22(共12分)⑴见下表中s区和p区⑵IVA H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其他合理答案如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或化合物M+[∶H]-或NaH的存在等均可)⑶3s23s23p1 `><>⑷23.(共7分)(1)C (2) ①增大②ⅡA 和ⅤA③大于(3) 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②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