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边坡滑坡的主要措施

预防边坡滑坡的主要措施

预防边坡滑坡的主要措施

预防边坡滑坡的主要措施有:

(1)严格按台阶开采或分层开采,不得采取一面坡的开采方式,不得掏采,不得形成反坡。

(2)在最终边坡附近爆破时,要防止爆破导致最终边坡过破碎。在最终边坡附近爆破时,每孔装药量要适当减少。可采取光面爆破或预裂坝坡等先进的爆破方法,防止破坏边坡。

(3)当采用人工开采时,台阶高度不得超过6米;采用中深孔爆破时,台阶高度不得超过20米。

(3)边坡角应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以内,最终边坡角不得大于60°。(4)当出现边坡开裂、连续滚石时,表明台阶可能发生局部滑坡事故,必须及时处理掉滑坡体,防止滑坡体突然垮落伤人。如不能立即处理,则应划定警戒范围,采取警戒措施,防止人员误入。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措施.pdf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措施 研究动机 泥石流作为山区城镇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 险峻的地区, 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 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发性、毁坏性、运动快、历时短等特点,且 具有强大的侵蚀、搬运能力。发生泥石流往往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当前,我国山区城镇 泥石流问题十分突出, 且灾情十分严重。因此,分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目的 让人从根本上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并以此做出正确的预防措施, 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研究方法 上网或在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研究内容 一、产生原因 (一)客观条件 1、在地貌上,流域形状便于流水汇集。 2、在水源上,有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3、在松散物质来源上,上游应有丰富的碎屑物。常见于岩石结构松散,水土流 失严重的地区。 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欲求逐渐增大。如今,因为人类对自(二)人为因素 然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 一方面,在修建公路、铁路时的不合理开挖毁坏了山坡表面。另一方面, 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 山坡失去保护、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毁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 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二、危害影响 1、对居民点的危害: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和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铁路、公路,致使交通中断,还可 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预防措施 1、修建铁路、公路、工厂、城镇等,应合理地进行。工厂、城镇尽可能选在开 阔的盆地和平原上,决不能造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 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 2、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 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当造林方法, 科学种植。 3、进行滑坡、泥石流的调查勘测,圈定危险区域,制定防治规划,对—些重要 的危险区采取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研究结论 治理滑坡和泥石流是一项十分艰巨、耗资巨大、而且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泥石流活动区修建居民点、工矿企业、交通干线等,都以躲避为上 策。在无法躲避, 必须在泥石流区内建筑的工程, 在对泥石流的治理上也要汪意结合当地具体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设计。 研究心得 尽管滑坡和泥石流是自然灾害, 但人类活动却是可以加速其发生或阻止其形成的。所以,人类应该学会如何进行防范措施,同时要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02省道(211国道)旬阳至小河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部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文件编号 SRBG-XXLJ-03-2016安 拟制安保科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生效日期 2016年6月25日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目的 (3) 第二章适用范围 (3) 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 (3) 一、组织体系 (3) 二、运行机制 (5) 三、应急响应 (7) 四、应急部门职责 (7) 第四章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10) 第五章应急结束 (10) 第六章后置处理 (11) 第七章培训 (12) 一、培训 (12) 二、演习 (12) 三、奖惩 (12)

第八章预案管理 (13) 一、审查复审 (13) 二、预案管理 (13)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专项、现场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旬阳至小河公路XXLJ-03项目部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预案。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应急[2007]88号文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 二、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适用范围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御对策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御对策 摘要:农村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本文分析了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并提出 对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对策 引言 雷电是一种放电的现象,通常是由带着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放电,云层之间放电,云层 内部的放电。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国家之一,每年的春夏之交和夏季,雷电灾害频繁,每年 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100亿元。由于农村地方的经济、 设施都相对比较落后,农民自身对防雷意识不强,所掌握的防雷知识也比较少,同时,农村 也是开展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的区域,防雷工作相对城市存在滞后、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大 多雷电灾害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村。因此,防雷部门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通过分析农村 雷电灾害成因,掌握农村雷电灾害多发规律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防雷工作,尽 可能地预防或减小雷电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使农民的命财产得到安全 保障。 1.农村防雷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对遭受雷击伤亡的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每年遭受雷击伤亡人数中的90% 以上都发生在农村。河北省顺平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容易 形成雷暴天气,雷暴日数以夏季最多,占全年的75%左右,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无雷暴发生,雷暴日数月分布呈单峰型,以每年的7月最多,其次是6月。 雷暴引起人员伤亡,火灾等各种灾害,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各种程度的损失。河北省近几 年雷灾数据显示,由于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95%在农村,雷击对家用电器的破坏也非常大,。在农村,由于经费的限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并没有专业的防雷执法队伍。而农村地广人稀,缺乏必要的防雷基础设施,气象部门对农村雷电防御措施的排查受到人员经费的原因很 难彻底进行,因此在农村的防雷工作几乎处于空白,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 2.农村雷电灾害成因 2.1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地域比较开阔,这样的环境容易出现雷击的高概率,这些地区因地形相对复杂或 田间比较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农村的建筑多属于自建房,农民受经济制约 没有装备防雷设施,即使有些农民有防雷意识,但也因所掌握的防雷知识有限,防雷设备不 符合要求。而在农村,私拉乱扯在外面的电线、电源线等,都没有做防雷防护措施,加大了 雷电安全的隐患。而农民建筑内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由外接进来的电源线,布线时没有经过 科学合理规划,私拉乱扯的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诱发雷电灾害的因素。 2.2农民缺乏防雷知识和防雷意识 由于受知识程度影响,大多数农民对防雷安全的科学知识不够,对雷击的防护意识相对 而言还是比较淡薄,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每年入夏以后是我国雷电多发时段,同时也是农忙 季节,因此从发生概率上来说会增高。在旷野劳作时,缺乏防雷安全知识,遇到雷雨季时, 所带的工具由于是由金属制作而极易遭到雷击,而跑去树下或者一些没有防雷装置的亭台下面,都容易受到雷击。 2.3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由于大多数农村所处位置较为偏远、分散,通讯基础设施也较落后,导致气象部门的灾 害预警预报信息传播速度较慢。通讯不畅,使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气象部门无法在第一 时间把灾情预警传递给农民。农民不能及时做好灾情的预防准备工作,因此无法做到防灾减 灾的应对。 3.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3.1加强农村防雷宣传力度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雷电灾害问题已是气象部门的防雷重要工作。由于农民所具备的防雷意识和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气象门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来加强农村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 施工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学院路延伸段道路工程 K3+100~K3+340左侧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湖南泓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学院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八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施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人员配备及组织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机械设备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用水、用电及原材料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施工方案及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方法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环境、环保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施工方案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防治措施心得体会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防治措施心得体会 1、概述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及山前地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常常具有突然暴发、来势凶猛、运动快速、历时短暂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近年来,我国泥石流有渐趋加重的趋势。鉴于泥石流的严重危害性,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防治措施是有必要的。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1地形条件 (1)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流域的形状便于水流的汇集。 (2)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出口的瓢状或?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Χ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 (3)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大,使泥石流得以迅猛直泻。 (4)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质有堆积的场所。 2.2地质条件 (1)构造: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皱褶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一般对泥石流的形成有利。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2)岩性: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的岩层,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岩层易遭受破坏,碎屑物质来源丰富。 2.3水文气象条件 (1)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突然大量来水有:①强度较大的暴雨;②冰川、积雪的强烈消融;③冲川湖、高山湖、水库等的突然溃决。 (2)水的作用:浸润饱和山坡松散物质的侧蚀掏挖作用产生滑坡、崩塌等,增加了物质来源。 2.4其他条件 如人为滥伐山林,造成山坡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堆积等,往往提供大量物质来源。开挖隧道时破坏地下的地质平衡条件时等,也会形成泥石流。上述条件概括起来为: (1)有陡峻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 (2)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3)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此三者缺一便不能形成泥石流。 3、泥石流的危害 由于泥石流中泥、沙、石块等土粒物质含量高,流体浓稠,粘性强,因而致使泥石流具有结构性、惯性强、搬运力大、破坏力强和分选性差等特征。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 摘要:雷电危害,一是财产损失;二是人员伤亡。雷电灾害已成为联合国公布 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据国家气象 局统计,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80%在城市,而人员伤亡90%以上在农村,最近 10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死亡人数90%发生在农村。 农村成为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因此,农村 防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高度 重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依法加强管理工作,采取多方措施,多管齐下,形 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现状;防雷措施; 引言: 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表明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 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 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包括: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创新管理模式、加快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强化责任落实等, 对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雷电防御现状及原因分析 1、农民防雷意识淡薄 从大部分地区发生雷击事件中可以看出,雷击伤亡人员90%以上是发生在农村,因为农村的人群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没有掌握足够的防雷安全常识,自身 防雷意识淡薄,不能科学的认识雷电现象,从而错误的选择避雨避雷方式,加上 农村地势空旷,田间劳作时常用的避雨就是选择最近的大树、或简易棚塔,这些 没有避雷设施的地方往往是雷击的重点区域。 2、防雷设施装置不完善 农村很多地方仍然是安全防雷的空白区,只有少数的医院、学校、工厂、单 位等公共设施安装有防雷装置,广大农民房屋、田间地头等防雷设施基本为零。 农村的建筑主要是砖瓦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形式,建筑物上大都没有安装避雷针、引下线等装置,电源线路没有防雷电波入侵防护措施,地面没有安装接地网 或简单的接地散流导体等。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电话等有线 机电设备进入各家各户,农村的建筑房都是杂乱无章的排序,所以拉的通讯、信 号线路也凌乱无序,架空线很长,线上没有任何防雷保护措施,入户处也没有安 装任何避雷器;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太阳能热水器等都在屋顶放置,没有防雷设 施进行保护范。而且野外通信、输电线路对雷电产生、泄流环境改变极大,具有 强大的引雷作用,增加了农村遭雷击的几率;田间作业区域没有安全避雷场所, 雷雨天气只能树下或找一简易地方躲雨,也增大了遭受雷击的几率。 3、农村建筑物没有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 一是农村早期建筑物由于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没有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 二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都建起了新楼,但却由于农民缺乏防 雷安全意识,防雷设施建设成本高等原因,大部分楼房也没有安装必要的避雷带 和避雷网防雷设施。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天线等也没有做接地处理,存在 严重的雷击安全事故隐患。

护坡、围墙、房屋垮塌应急抢险维修处理施工方案 (2)

目录

一、工程概况 抢修工程项目位于株洲市**区(**街道办事处)**路61号院住宿楼1栋与原**区制镜厂一散户相邻位置,由于2016年6月15日株洲范围强降雨,导致该处砖混护坡、围墙及散户家墙体垮塌,致使**路61号院住宿楼1栋1单元燃气管、主供水管损坏、下水道损坏。现场护坡、围墙呈梯形,垮塌处宽约16m,高6米,场地原地面标高为~。 二、应急处理及抢险方案 1、现场塌方处情况 由于强降暴雨天气,场地水流量较大,在雨水冲刷后,造成相邻围墙出现局部倒塌,及散户家墙体部分倒塌,并散户家一混泥土楼梯和塌方处一房屋有再次倒塌的可能。倒塌围墙、墙体导致**路61号院住宿楼1栋1单元燃气、供水管损坏、下水道损坏、部分房屋受损,12户住户断气断水,现场情况详见下图:

方区图2-1 倒塌处现场图 图2-2 倒塌处现场图 2、应急处理情况

(1)、现场拉起警示带,疏散人员撤离。 (2)、将天然气管道及供水管道在距离塌方处10米位置切断,防止天然气泄漏,和保障其他单元住户用水。 (3)、砍伐垮塌上方树木,减少对护坡的下拉力。 (4)、用彩条布做临时护盖防护。 (5)、安排专人24小时对倒塌处的稳定情况进行监测,如发现边坡异常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在上级组织指挥下,采取相应抢险措施。 图2-3 倒塌处应急处理图 3、抢险处理方案 (1)、针对围墙倒塌的情况,制定雨后抢险处理方案,以确保护坡、围墙的稳定,防止二次倒塌,及时恢复受灾户的供水、供气。 抢险处理施工工艺流程: 塑料彩条布覆盖 警戒线防

(2)、抢险处理方案 ①材料准备,将所需材料(钢管、跳板、彩条布等)运至**路61号院大坪,并人工运转至施工现场。 ②将护坡上散户危房做临时保护,用钢管对散户家混凝土楼梯及裂缝围墙柱体做临时支持保护,派驻专人监测护坡情况,以便护坡下做钢管保护架搭建施工。 ③采用钢管架在1栋与片石护坡间搭建一层保护架,保护架平均高米,上端以1栋向片石护坡方向倾斜至与片石护坡平行,并在钢管保护架上层与中层平面铺设2层跳板,并铺设彩条布,保护下面水、气管道抢修,保护架搭建采用推进试方式,以每4米从外向里推进, 施工准备 对围墙上搭建防护 铺跳板保 清理下方砖对管道进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常识 一、什么是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都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山坡受到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类工程开挖等因素的影响,上面的土层或岩层,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做地滑,许多地方的群众,还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垮山”或“山剥皮”(图1、图2) 图1 滑坡景观示意图(未滑动)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水坝溃决或冰川、积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图3)。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 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滑坡上,或者滑坡、泥石

流运移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人们又常把滑坡、泥石流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图4、图5)。 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确实可以减轻。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怎样识别滑坡和泥石流沟? (一)滑坡的识别 地形地貌依据:斜坡上的圈椅状、马蹄状地形,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呈现明显的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斜坡下部常常有泥土挤出或有丘状鼓起,坡脚挤占河床;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等等。上述地形特征的存在往往是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貌判别依据。斜坡上有比较明显的裂缝,裂缝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发生开裂、倾斜等,是潜在滑坡的识别依据。

山体滑坡应急演练方案完整版

山体滑坡应急演练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国投晋城围滩水电有限公司 山体滑坡和落石应急演练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5年06月 山体滑坡和落石应急演练方案 一、总则 围滩水电站地处丹河河道峡谷,夏季雷雨天气较为频繁,针对围滩水电站进场道路易发生山体滑坡和落石灾害的特殊情况,为增强员工预防边坡滑坡落石灾害意识,提高单位员工防灾救灾能力,有效检验应急小组的指挥能以及实战水平。 二、演习的目的和内容 1、让全场进一步了解山体滑坡和落石的危害。 2、检验公司在事件突发时反应是否快速,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到位。 三、演习时间: 2015年6月18日 四、演习地点: 围滩水电站厂区道路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总指挥:耿胜武 现场指挥:李涛 应急抢险组:王卫星 后勤医疗组:王彤彤 现场警戒组:李亮 六、情景模拟 1、演练现场:由于连日雷雨天气,导致厂区道路发生山体滑坡。6月18日下午15时30分,2名保卫巡视人员在巡查过程中,水厂库房冲沟段(或入场大门处)道路发生滑坡,一人被滑坡落石砸伤,滑坡已影响到道路通行。巡视人员立即向当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涛报告。之后李涛向应急总指挥耿胜武汇报情况。总指挥立即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同时启动《高空落石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全面展开。 2、现场警戒组立即集合到现场抢险,在滑坡体上下游各50米处设立警戒线,并立“前方塌方、注意安全”的警示牌,提示过往人员的通行安全,并维护现场秩序。 3、应急抢险组人员,带抢险救灾物资(铁锹、沙袋)前往危险护坡处进行抢险,沙袋加固(主要是在迎道路面筑一个挡墙,防止滑体进一步下滑),疏通道路土石方,恢复道路通畅。 4、医疗卫生组携带担架和急救箱负责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

雷电灾害防范常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相关防范措施 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

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在水田劳动或者在河里游泳,应立即离开水中,以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万一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2.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

边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工程对策

边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工程对策 吴仁平 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4 摘要:如何对边坡地质灾害进行应急抢险,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是业界日益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的研究尚处于“一对一”的阶段,即针对具体的病害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应急抢险的需要,基于这一不足,本文从如何建立边坡应急抢险体系、碰到险情如何进行应急抢险组织、必要的抢险设备储备以及有效的应急工程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应急抢险;工程对策; The emergency and Engineering Slope Geological Disaster Countermeasures RenPing Wu Zhejiang Jinliwen Expressway Company Limited Abstract: Emergency handling for slope geologic disaster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 of expressway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focusing subject for relativ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Current research is concentrating on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for slope diseases,which can’t meet the needs of emergency repair, based on this issue, detailed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establishing emergency repair system, rescue organization, repair equipment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countermeasures ar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xpressway, slope engineering, emergency repair, engineering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边坡工程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不仅受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施工技术、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必然使高速公路边坡工程成为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提高边坡灾害的应急抢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边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要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完善高速公路边坡灾害应急抢险机制,落实边坡灾害应急抢险预案,组建边坡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保证一旦遇有边坡灾害发生,抢险队伍应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作业,科学、有序、安全、快速地组织实施边坡灾害应急抢险工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高速公路通行顺畅。 1 边坡应急抢险 目前、对于运营期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灾害应急抢险的研究与总结仍相对滞后,汪滨[1]等介绍了螺旋锚加固滑坡抢险工程车的研制;易朋莹[2]等以某具体边坡为例阐述了反压法在边坡滑塌抢险中的应用;徐贵娃等[3]总结了锚拉式挡土墙在高边坡抢险加固中的应用,对不同抢险地段提出不同的恢复补救方法;周玲、谢忠胜[4-5]等针对滑坡抢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杨春林[6]介绍了综合整治措施在高边坡抢险加固中的应用;王辉[7]等介绍注浆钢花管在高速公路边坡抢险工程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基本上是针对具体的病害进行的抢险研究,对于如何形成一套抢险体系、应急对策机制的研究尚待深入和完善。 1.1 应急抢险体系

预防崩塌、泥石流、滑坡措施

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全技术措施 汛期是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为响应上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要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防灾责任制、落实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抢险等各项制度,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建立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体系,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1、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因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当月降雨量超过350毫米时,日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时,矿防汛指挥部开始发出泥石流警报。 2、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与降雨有关,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3、注意房前屋后山坡坡体及沟谷内水流夹带泥砂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异常情况,采取监测措施或主动采取躲避措施。 4、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前,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前兆,比如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内水流夹带的泥

砂增多、家畜家禽出现异常反映等,发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采取搬迁避让等有效措施。 5、禁止开挖坡脚、开山采石、在沟谷内大量弃渣、在坡体上大量蓄水等一些人类活动,避免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 7、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在雨季到来之前,必须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8、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 9、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 10、泥石流监测预警,监测沟岸滑坡活动情况和沟谷中松散土石堆积情况,发现上游形成泥石流后,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 1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对矿区工业广场和周围山体经常进行巡查,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山体溃决引发泥石流灾害。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安全保证措施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以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重点进行四个方面的教育,即:主人翁责任感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遵守规程制度和岗位标准化作业的教育。 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开工前,安保部应组织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的安全技术交底应实行文字交底和签认制。 4、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技术措施 1)抓好现场管理,严格按制定的安全规则和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现场施工有序、安全文明。 2)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统一的安全标志。泥浆池应设置护栏,挂安全网,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3)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5)、出现紧急情况,应按照安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呼救、急救和保护工作。 6)多工种作业时,必须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配合。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凡不符合安

全规定者,严禁上岗。 7)严禁班前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嘻戏打闹,禁止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8)施工机械施工时,必须专人指挥、专人监管。路堤边施工作业时要留有安全距离,机械作业范围内严禁站人。 9)在边坡、沟槽及预留洞口要有警示标志及进行防护,防止人员、机械出现安全事故。 5、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均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输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线(缆)均按要求架设,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接地”制,照明线路、灯具等安装高度要符合规定要求。 2)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夜间施工有1名电工值班,配置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

浅谈广东省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及防护措施

浅谈广东省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及防护措施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典型的农村雷电灾害分类分析,指出当前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及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农村防雷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浅谈;农村;雷电灾害;防护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对我们而言,它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雷击建筑物、公共设施、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或受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危及人身安全、导致电力设备和油库、气库等发生火灾等。因此,它直接威胁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仍一定程度上成为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农村的防雷工作不容忽视。江门市地处珠三角西部,属多雷区与强雷区的边缘处。本文主要通过农村典型的雷击灾害分类分析,探讨农村防雷安全措施。 1 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 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查资料分析,农村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左右,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农村占80%以上。数据表明,雷电灾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危害程度上都是触目惊心的,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甚至盲区。因此,让广大农村了解雷电相关知识、增强防雷意识、强化防雷措施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十分有利。 2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类 我们通过对农村雷电灾害分类分析,认为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农村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防雷设施奇缺及防雷设施基础建设差,防御雷电灾害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不能及时获得雷电预警信息,农村防雷减灾行政管理的约束力薄弱。 1)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今年雷雨季节我市已发生多起雷电灾害事故,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民要防雷意识,特别是村民到田间劳动时要特别注意防范雷击。今年9月3日,新会区大泽镇莲塘村一女村民在田间劳动时遭雷击身亡。同日,崖门镇某中学一女生被雷击受伤住院治疗。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发生9起雷击人身伤亡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这9起雷击人身伤亡事故中有7起发生在农村的田间。另外还发生6宗雷电击损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事故(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还有70多宗计算机信息系统、家用电子电器设备被雷击损毁的事故。我市今年的雷电灾害为近10年来所罕见。山区和平原都有发生雷击的可能,农村有些房屋本身就建在雷电多发区,容易遭受雷击,这由地理环境限制;因为农民大多长期在空旷的田野或山坡生产劳作,不可避免要遇上雷雨天气,同时,由于现在的田野或山坡基本没有相应的安装有防雷设施

边坡塌方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

尚锦华城一期工程(13# 楼区域东侧) 边坡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万利建设有限公司 尚锦华城一期工程项目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处理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现场边坡塌方情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下雨期间边坡处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雨后边坡处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安全防护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监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事故应急救护预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应急工作职责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组织机构及职责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应急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应急物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应急通讯联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应急救护工作的开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班泥石流山体滑坡防范安全教育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脱险方法 班级:四(1)班时间:2012年5月6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授课教师:何爱池 教学主题: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脱险方法 教育目的:1、利用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网络新闻资料,对学生进行灾情图片和视频宣传。 2、让学生了解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的原理,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感恩社会。 3、加强学生的爱国尽责、生命感恩、爱心互助及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方法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二、介绍泥石流发生的原理及种类: 泥石流发生是在暴雨或淫雨使沙土石达到水饱和并达到液化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液化的泥沙石向低洼处流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山体滑坡是暴雨或淫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造成山体滑坡可以是第四纪残坡积物,也可以是风化的基

岩。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三、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逃生方法: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一边的山坡上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最新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最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最新版) 1、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多数沟谷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2、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

力。 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雨天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 5、泥石流监测预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