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

合集下载

劳动力调查报告4篇.doc

劳动力调查报告4篇.doc

劳动力调查报告4篇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现状:成效比较明显全区劳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第一经济”目标,突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农民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我区始终把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环节来抓,,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全区对15080名农民进行了引导性培训,比上年增加50%;对6765名农民实施了职业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训,将1939名新增劳动力纳入中等职业教育。

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共对2.6万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占已转移总数的2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1.36万人,占培训人数的52%。

(二)劳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全区实现劳动力转移11.92万人,比上年增加2.8%,劳务总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加7.7%,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5.8万余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较快。

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2620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1230人,个体经营1052人,从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产等种养殖338人。

二、问题:成为影响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

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工地劳务的实际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多个工地的实地走访和工人的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下面将对调查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发现在一些工地上,存在着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由于一些工地项目进度紧张,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工资待遇不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工人流动性较大,难以满足工地的劳务需求。

这也给工地的管理和施工进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我们还发现在一些工地上,存在着劳动安全隐患。

在一些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一些工人没有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等,这给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而且一些施工现场存在着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漠的情况,这也增加了工地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工地存在着工资拖欠的情况。

在一些工地上,由于资金链紧张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工人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甚至出现了长期拖欠的情况。

这不仅损害了工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稳定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建议工地管理方加大对劳务力量的招聘和留用力度,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工人的归属感和稳定感。

其次,建议加强对工地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最后,建议相关部门对工地的资金情况进行监管,严厉打击拖欠工资的行为,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我们对工地劳务调查情况进行了汇报,发现了劳动力不足、劳动安全隐患和工资拖欠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工地管理方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工地的劳务管理水平,推动工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劳务派遣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的一种新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

劳务派遣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解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管理,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笔者对我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据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和区工商分局统计,我区目前共有劳务派遣单位18家。

主要从事冶金、物流、制造等行业。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劳务派遣行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工作基础较好。

调研的5家从事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中,涉及职工1107人,其中农民工644人,单位全部与劳动者签订了,参保总人数为1107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678人、参加失业保险622人、参加工伤保险1100人、参加医疗保险618人、参加生育保险618人,解决、终止劳动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无拖欠工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

(二)市场前景广阔。

江津是一个伴随着新重庆“一圈两翼”战略迎来再次发展城市。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千亿工作强区”目标,随着这几年三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项目、大项目相继上马并开始投产,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广阔的用工市场。

(三)发展潜力较大。

我区劳动力市场资源充足,以前的国有企业较多,工业基础较好,企业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在家待业;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富余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这为发展劳务派遣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较快发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维权存在缺陷。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劳务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在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详细范围,对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没有具体约束措施。

2020年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5篇

2020年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5篇

2020年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5篇2020年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一)农民工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是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产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

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

大多数农民工都具有两面性,一面还保留着朴实、憨厚、真诚、勤劳的“土农民”风范,同时又接触到城市文化、习惯的熏陶,具有积极向上,学习先进文化知识的“洋思想”。

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做出特殊贡献的同时,增加了收入,拓展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据我镇xxxx年底劳务经济摸底情况显示,我镇有5000余名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占全镇总人口的31.8%,年均务工经商收入达6500万元左右。

外出务工农民的行业种类有哪些?文化及年龄结构情况如何?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对以上问题,不少人不甚了解。

日前,借村委换届下乡工作之机,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对本镇几个村的农民外出务工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一、外出务工农民的比例,年龄、文化结构及行业类型1、外出务工农民的比例为验证劳务经济摸底关于全镇外出务工人数的准确性,我对农田村及周边的五一、银米、新喜、国庆等五个村的总人口及外出务工的人数进行了详细地调查。

经调查,这五个村共有1740户,6496人,外出务工2050人,占五村总人口的31.6%。

这个数字与劳务经济摸底统计的数字基本吻合。

2、外出务工农民的年龄和文化结构从对五个村的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的2050人中,高中、中专文化的41人,占外出人数的2%,初中文化的892人,占43.5%,小学文化的771人,占37.6%,文盲346人,占16.9%。

而在2050人中,15至20周岁的289人,占14.1%,20至30周岁的761人,占37.1%,30至50周岁的689人,占33.6%,50周岁以上的311人,占15.2%。

由此可见,外出务工农民中,初中文化的居多,小学文化的次之,而在这些人中,20至30周岁的居多,30至50周岁的次之。

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

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

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2020 labor force survey report document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2、篇章2:&&镇劳动力转移工作调查报告文档3、篇章3:关于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章4:清水县农村劳动力劳动素质状况及培训调查报告文档篇章1: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关于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济宁市农业局李长江(XX年5月)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安排,为掌握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对劳动力吸纳情况,找出转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措施,我们采取调查统计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就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带动和影响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综合如下: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情况调查情况表明,自XX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培育壮大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经济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在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据初步调查统计,到XX年底,全市乡村总人口645.7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55万人,其中,从业人员为343万人,常年性剩余劳动力资源约20万人,季节性临时剩余60万人。

调研报告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

调研报告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本文目录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劳务输出调研报告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劳务派遣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的一种新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

劳务派遣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解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管理,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笔者对我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据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和区工商分局统计,我区目前共有劳务派遣单位18家。

主要从事冶金、物流、制造等行业。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劳务派遣行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工作基础较好。

调研的5家从事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中,涉及职工1107人,其中农民工644人,单位全部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参保总人数为1107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678人、参加失业保险622人、参加工伤保险1100人、参加医疗保险618人、参加生育保险618人,解决、终止劳动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无拖欠工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

(二)市场前景广阔。

江津是一个伴随着新重庆“一圈两翼”战略迎来再次发展城市。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千亿工作强区”目标,随着这几年三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项目、大项目相继上马并开始投产,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广阔的用工市场。

(三)发展潜力较大。

我区劳动力市场资源充足,以前的国有企业较多,工业基础较好,企业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在家待业;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富余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这为发展劳务派遣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较快发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维权存在缺陷。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工地劳务的实际情况,以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汇报:一、工地劳务人员基本情况。

我们首先对工地劳务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工地劳务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其中以30-40岁的人数最多。

大部分工地劳务人员来自农村,他们多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

在受访的工地劳务人员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数量较少。

此外,我们还发现,工地劳务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只完成了初中及以下的学历。

二、工地劳务人员的工作条件。

在调查中,我们还对工地劳务人员的工作条件进行了详细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工地劳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的比例较高。

而且,大部分工地劳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偏低,很多人的工资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工地劳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缺乏必要的劳保设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工地劳务人员的生活状况。

除了工作条件,我们还对工地劳务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工资水平较低,很多工地劳务人员的生活水平较为拮据,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也相对较差。

此外,由于大部分工地劳务人员来自外地,他们在工地上的生活条件也相对较为艰苦,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四、工地劳务管理现状。

最后,我们对工地劳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工地劳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工资支付不及时、安全保障不到位、劳动合同不规范等。

另外,一些工地存在着违法用工、超时加班等现象,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同时,调查也揭示了工地劳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改善工地劳务情况提供参考,促进工地劳务管理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劳务调研报告(6篇)

劳务调研报告(6篇)

劳务调研报告(6篇)劳务调研报告(精选6篇)劳务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我省出国劳务的公民越来越多,不仅促进了省域经济发展,扩大了对外信息交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的就业压力,提高了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由于劳务中介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借机采取各种非法手段实施诈骗活动,谋取暴利,侵犯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严重扰乱了我省的社会经济秩序。

一、我省当前出国劳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出国劳务工作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和外派劳务援助机制,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外派劳务人员的维权力度,但全省劳务输出市场仍然鱼龙混杂,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些合法外派劳务公司违规经营,有的合法中介机构超范围招劳务人员,导致一些出国劳务人员根本哪家中介是合法的;有的合法劳务中介公司不按合同规定与劳务人员签订合同,保证金收取不规范,有的甚至挪作它用;有的合法劳务中介公司为无经营权的劳务中介公司和个人出据虚假外派劳务项目说明,骗取证照。

近年来,我省出现多起劳务诈骗案件,使我省出国劳务人员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

__年至今年,吉林中建工程公司派往罗马尼亚劳务人员被骗,致使我省百余人多次到我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上访。

此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派出专案组进行处理,为我省赴罗马尼亚劳务人员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

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出现,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多巴哥、蒙古国、新加坡等劳务人员被骗案件。

__年吉林中建工程公司以商务签证将我省境内的劳务人员骗到阿联酋,此次事件已经引起我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的高度重视,将此事件通报到外交部及相关管理部门,及时的为出国劳务人员挽回了经济损失。

劳务用工调研报告范文

劳务用工调研报告范文

劳务用工调研报告范文1. 背景劳务用工作为一种常见的用工形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便利和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然而,在劳务用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优化和管理劳务用工。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劳务用工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用工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 调研方法为了对劳务用工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在线问卷调查、面谈和实地观察等。

4. 调研结果4.1 劳务用工的普及程度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劳务用工在企业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达70%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劳务用工的方式,这一比例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明显。

劳务用工的普及程度虽然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4.2 劳务用工存在的问题4.2.1 用工效率低下在劳务用工过程中,因为劳务人员与企业员工存在一定的差别和隔阂,导致了用工效率的降低。

劳务人员在短期的劳动合同内往往缺乏进一步投入的动力,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4.2.2 岗位技能要求不匹配在一些岗位上,企业提供的培训与劳务人员所需的岗位技能不匹配,造成了工作上的效率和质量问题。

尤其是对于高技能劳务人员而言,企业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的不适应和不满。

4.2.3 双方权益保障不足劳务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长期存在,其中包括工资支付延迟、社会保险缴纳不齐全等。

另一方面,企业也面临着合同解除和用工需求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权益。

4.3 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提高劳务用工的效率和满意度:4.3.1 加强培训和发展企业应该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培训和发展,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同时,也需要进行对岗位需求的市场调研,确保培训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相匹配。

4.3.2 加强双方协作企业应该积极与劳务方沟通,建立起双方合作的良好关系。

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激发劳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

劳务输出调研报告(5篇)

劳务输出调研报告(5篇)

劳务输出调研报告劳务输出调研报告(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务输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劳务输出调研报告1近年来,东宁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沿边口岸最具有潜力、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研究劳务输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阻碍因素,按照市农委领导指示要求,东宁县、镇、村三级劳转机构工作人员,采取走村入户走访的形式,以填写市农委下发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调查范围涵盖6个镇30个村,主要从学历结构、就业意向、影响外出就业的原因等1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材料,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

紧紧围绕如何加快东宁县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课题,在总结近年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境内气候温和湿润,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区域土地面积为7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3万亩,地理概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

全县现辖6个镇10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0.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农业可用劳动力2.7万人,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按国家在农村现行计生政策,预计今后20xx年,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长。

截至目前已经转移1.3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2万人。

20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2元,其中劳务收入1007元。

二、劳务输出现状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正在实现着由无序流动就业向有序转移就业、由体力型劳务转移向体力和技能并重转移、由政府组织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

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转移;三是通过亲朋好友、家族介绍转移;四是通过用人企业招聘;五是农民自己外出自主择业。

劳务派遣用工调研报告(共5篇)

劳务派遣用工调研报告(共5篇)

劳务派遣用工调研报告〔共5篇〕第1篇:劳务派遣用工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劳务派遣用工情况调研报告根据省厅劳务派遣专题调研通知,市就业效劳处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专门安排,由4名同志组成调研组从3月22日开场在全市范围进展为期四天的专题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掌握了实况,摸清了底子,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劳务派遣用工的根本情况本地区劳务派遣总量可统计数达人,占用工单位劳动力的42%,在七个行业中涉及通信、电力和银行业,其中通信人,电力人,银行业人,占用工比例分别为 %, %和 % 。

根据行业不同的用工需求,电力系统派遣用工绝大局部为下岗再就业人员,通信和银行业对用工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其中大专学历占62%,本科学历35%,根本为各类高校毕业生,其它勤杂、保安、驾驶等辅助岗位为就业和再就业人员。

用工单位均为国有企业或国有股份制上市公司在本地区的分支机构,非独立法人,规模大、专业性强、由市及县,垂直系统管理。

这些单位大规模使用派遣用工主要基于躲避劳动风险;工资总额含量包干;严格的本钱控制以及效劳特性对年轻化〔人员更新率〕的要求。

本地区劳务派遣用工呈稳中有升,逐年扩大的趋势。

这是由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求,劳动配套法律的规制以及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各种原因形成的。

二、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保障情况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通信、电力以及银行业寻求派遣合作在执业资质、信誉、标准和系统管理选择上要求较高,均选取一家具备资质的公营性派遣效劳型企业。

对此,我们前往该企业调取了劳务派遣协议,劳动合同员工档案,工资表,社保缴费数以及相关财务资料,并走访了用工企业核实社保参保数,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根本做到同岗同酬。

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电力系统实行固定薪酬,通信和银行实行岗位根本工资加开展业务考核计酬的构造型工资,由派遣企业〔衡阳市华纳人力资效劳中心〕通过银行以工资折转账的方式支付,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协议履行情况较好。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旨在了解工地劳务的实际情况,为今后改善工地劳动条件提供参考和建议。

经过调查,我们得到了如下情况汇报:一、工地劳务人员基本情况。

我们对多个工地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工地劳务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其中不乏一些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只接受过初中甚至小学教育。

此外,工地劳务人员的年龄跨度较大,从20岁到60岁不等,其中以30岁到50岁的劳动者居多。

另外,我们还发现工地劳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且工作时间较长,每天工作时间普遍在10小时以上。

二、工地劳务安全与保障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工地劳务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工地劳务人员在工作中普遍存在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的情况,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和培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工地上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给劳务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工地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也不够完善,缺乏应有的保障和福利待遇。

三、工地劳务管理情况。

在工地劳务管理方面,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工地存在违法用工现象,包括未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情况;其次,工地劳务管理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对于工地劳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不够到位,导致一些纠纷和矛盾的发生。

四、工地劳务调查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工地劳务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改善工地劳务条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工地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建立健全工地劳务管理制度,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3.提高工地劳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4.加强对工地劳务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用工行为,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为今后改善工地劳动条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工地劳务人员创造更加安全、健康、公平的工作环境。

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

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

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2020 labor force survey report document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2、篇章2:&&镇劳动力转移工作调查报告文档3、篇章3:关于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4、篇章4:清水县农村劳动力劳动素质状况及培训调查报告文档篇章1: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文档关于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济宁市农业局李长江(XX年5月)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安排,为掌握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对劳动力吸纳情况,找出转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措施,我们采取调查统计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就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带动和影响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综合如下: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情况调查情况表明,自XX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培育壮大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经济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在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据初步调查统计,到XX年底,全市乡村总人口645.7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55万人,其中,从业人员为343万人,常年性剩余劳动力资源约20万人,季节性临时剩余60万人。

调研报告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4

调研报告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4

调研报告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4一、劳务输转现状所调查的6乡18村共有109个村民小组,4106户1.9万人,现有劳动力8270人,耕地6.1万亩,人均3.2亩,现有果园1.7万亩,饲养大家畜3930头。

调查显示,,18村共输出劳动力2030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4.5%,户均输出0.5人,实现劳务纯收入144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57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4%。

(一)劳务输转规模。

调查村XX—三年来输出劳动力分别为2264人、2147人和2030人,整体上人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年均递减3.6%,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贫困村。

但灵芝乡苗堡、原安乡乔岔、水股、雷大安乐、曹河等果品产业发展滞后的部分山区村劳务输转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劳务仍然是实现其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其家庭收入的70%以上。

(二)劳务输转人员构成和输入区域。

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81.3%,女性占18.7%;年龄构成上,18—35岁占52.6%,35—45岁占38.5%,45岁以上占6.1%,18岁以下占2.8%,整体上中青年男性劳力是劳务输出的主流,但45岁以上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于山区贫困村;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5%,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占13.5%;从就业地点看,主要分布在省外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兰州、静宁等地。

(三)劳务输转方式和从事的行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劳务输转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市场化的输转方式转变。

有组织输出和县内"北劳南移"的劳务输转人员比例开始增长。

据调查,,有组织输出占输出人数的5.2%,较XX年的3.1%提高了2个百分点。

但自发性输出和亲朋介绍输出仍是我县目前劳务输转的主要方式,分别占输出人数的61.2%和33.6%。

在务工行业种类上,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加工、餐饮、家政、汽车驾驶、社会服务等行业为主,以泥瓦工、技术工、缝纫工、服务员、保安、保姆、司机等职业为主。

劳务调研报告5篇

劳务调研报告5篇

劳务调研报告5篇劳务调研报告1实施创新“三位一体”破解城乡就业难题--剖析图强劳务公司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20__年7月16日,由龙潭街道办事处、龙潭街道鹤林等20余个社区共同发起成立的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是成华区龙潭街道在推进“三个集中”过程中,按照“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工作思路,引入市场机制组建起来的非盈利性劳务服务(企业法人)。

公司集培训、就业、为一体,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员工,为员工提供规范化岗位,为破解再就业难题,为社会提供人性化服务”为工作宗旨。

到目前为止,共成功开发就业岗位4000多个,委托培训单位培训员工3000余人,解决了2200多名失地农民、260余名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真正成为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之家,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一、对症下药,积极探索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随着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辖区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些素质不高,技能欠缺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龙潭街道面前的一道难题。

龙潭街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由于劳动力供求双方、现行就业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失地农民就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迫使龙潭街道创新就业服务,探索一条更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新路子。

1、劳动力由于整体素质不高,迫切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劳动就业服务。

龙潭街道幅员面积37.61方公里,总人口53264人,农村居民44203人,农村劳动力27014人,其中2万人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尚有0.7万人未实现转移就业。

2.7万劳动力中,80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岁以下劳动力占65,41岁—60岁劳动力占35。

辖区农村居民小农意识强,生活和工作半径小,思想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加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水低、劳动技能差,造成就业路子狭窄,就业不稳定,迫使需要引导与帮助。

同时,随着土地的失去,社区居委会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力、号召力趋小,广大失地农民迫切需要一个有归属感、具有法人地位和一定经济承担能力的劳务服务,有、系统地为其提供培训、就业、劳动等服务。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范文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范文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范文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工地劳务的实际情况,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是我们的调查情况汇报:一、工地劳务人员情况。

我们对工地上的劳务人员进行了统计,发现工地上的劳务人员总数为100人,其中包括50名本地工人和50名外来工人。

这些劳务人员的年龄分布在18岁至50岁之间,大部分为年轻人。

二、工地劳务安全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也关注了工地劳务安全情况。

我们发现,工地上的劳务人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部分劳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安全鞋,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加强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工地劳务工资待遇情况。

我们调查了工地上劳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情况,发现部分劳务人员存在工资拖欠和低工资待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与劳务公司进行了沟通,要求他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发放工资,并提高工资待遇,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工地劳务管理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也对工地劳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

我们发现,工地劳务管理存在一些混乱和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工地上的劳务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加强了对工地劳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了工地劳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五、工地劳务福利保障情况。

我们对工地劳务人员的福利保障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劳务人员的福利待遇较低,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与劳务公司协商,提高了劳务人员的福利待遇,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继续关注工地劳务情况,加强管理,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工地劳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配合!以上就是我们对工地劳务调查情况的汇报,谢谢!。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范文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范文

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范文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工地劳务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情况:一、劳务用工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工地劳务用工情况相对较为紧张。

由于近期工地建设项目增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但是劳务供应相对不足,导致了用工缺口。

在一些工地上,我们发现了一些劳务用工不足的情况,工地管理人员反映了用工难的问题。

二、劳务工资待遇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工地上的劳务工资待遇较低,甚至存在欠薪现象。

一些劳务工人反映,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不尽如人意,导致了劳务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人员流失的情况。

三、劳务安全保障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工地上的劳务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

一些工地存在安全隐患,劳务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工地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劳务安全保障的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四、劳务管理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工地上的劳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工地管理人员反映,由于用工紧张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一些劳务纠纷和管理混乱的情况。

工地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劳务管理的规范和监管,做好劳务管理工作。

五、劳务队伍素质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工地上的劳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工地上的劳务工人素质较低,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了工地上的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影响了工程质量。

工地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劳务队伍素质的培训和提升工作。

六、劳务调查总结。

综上所述,工地劳务调查情况汇报如上所述。

我们建议工地管理部门加强对劳务用工情况的监管和调控,做好劳务工资待遇和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劳务队伍素质的培训和提升工作,做好劳务管理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务用工环境。

希望我们的调查能够为工地劳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劳务调研报告4篇劳务派遣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的一种新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

劳务派遣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解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管理,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笔者对我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据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和区工商分局统计,我区目前共有劳务派遣单位18家。

主要从事冶金、物流、制造等行业。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劳务派遣行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工作基础较好。

调研的5家从事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中,涉及职工1107人,其中农民工644人,单位全部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参保总人数为1107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678人、参加失业保险622人、参加工伤保险1100人、参加医疗保险618人、参加生育保险618人,解决、终止劳动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无拖欠工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

(二)市场前景广阔。

江津是一个伴随着新重庆“一圈两翼”战略迎来再次发展城市。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千亿工作强区”目标,随着这几年三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项目、大项目相继上马并开始投产,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广阔的用工市场。

(三)发展潜力较大。

我区劳动力市场资源充足,以前的国有企业较多,工业基础较好,企业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在家待业;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富余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这为发展劳务派遣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较快发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维权存在缺陷。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劳务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在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详细范围,对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没有具体约束措施。

(二)经济权利难以保障。

一是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一些单位部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混岗上班,派遣工的工资明显低于正式员工。

据了解,劳务派遣工与同工种、同岗位的正式员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的甚至有几倍的差距。

二是保险福利待遇低。

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费是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中提取的,并由派遣公司负责缴纳。

劳务派遣公司一般按非正规就业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缴纳。

三是工资增长难。

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时,正式职工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资,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的一部分,他们的工资增长要按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协商而定,劳务派遣工对此根本没有发言权。

四是“假派遣”侵权行为严重。

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避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将本企业的职工转签到劳务派遣公司,实现员工向劳务派遣工的“置换”,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民主权利无法实现。

由于被认为不是用工单位的正式职工,几乎所有的被派遣劳动者本应享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加工会组织及会员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权利都难以实现。

即使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会,其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也有一定困难,因为所有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的问题都是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通过劳务协商决定的,用人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不便于与用人单位研究制定或协商决定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四)准入审批不够规范。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成立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只需50万的注册资金。

但法律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经营资质却缺乏统一标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

有的劳务公司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就能开业,还有部分派遣公司甚至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

如此宽松的准入和监管环境使得劳务派遣公司抗风险能力较低,根本无法承担兑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种种责任。

现行的劳务派遣审批职能不统一,不仅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审批,工商部门也可以,造成审批不规范,监管难以到位三、对策建议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方式,在我市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实际需求。

因此,对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从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发挥工会作用,严格准入审核等方面入手,加强劳务派遣规范运作,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法制建设,制定配套政策。

劳动保障部门要针对劳务派遣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劳务派遣的一些特殊法律问题的衔接做出明确规定,细化使用劳务派遣的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的范围,明确劳务派遣企业和用人单位在保障派遣工各项权益中各自的职责以及发生劳动争议后的处理程序,制定适合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文本,包括在缴纳社会保险、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与企业正式员工相同对待的条款,在法律制度上为派遣劳动者维权提供保障。

(二)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劳务派遣企业的监管机制,严格禁止企业将原有职工转为劳务派遣工。

要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执法监察,重点监督检查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协议签订及履行,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办理情况,用工单位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情况,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劳动保障部门还应对现有劳务派遣单位进行专项审查,建立相应的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实行分类监管,对不符合要求、违法经营的,联合相关部门依法取缔。

(三)发挥工会作用,保障民主权利。

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组建工作力度,把广大劳务派遣工组织到用工单位工会中来,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团或小组,让其代表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活动,切实维护好劳务派遣工的民主政治、劳动经济等切身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把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立法思想落到实处。

(四)实行归口管理,严格准入审核。

将劳务派遣申报审批职能归口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部门要建立健全劳务派遣企业准入机制,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严格派遣单位的申请、许可及审查,提高劳务派遣企业履职能力。

劳务输出调研报告引题:近年来,东宁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沿边口岸最具有潜力、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研究劳务输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阻碍因素,按照市农委领导指示要求,东宁县、镇、村三级劳转机构工作人员,采取走村入户走访的形式,以填写市农委下发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调查范围涵盖6个镇30个村,主要从学历结构、就业意向、影响外出就业的原因等1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材料,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

紧紧围绕如何加快东宁县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课题,在总结近年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境内气候温和湿润,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区域土地面积为7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3万亩,地理概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

全县现辖6个镇10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0.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农业可用劳动力2.7万人,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按国家在农村现行计生政策,预计今后1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长。

截至目前已经转移1.3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2万人。

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2元,其中劳务收入1007元。

二、劳务输出现状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正在实现着由无序流动就业向有序转移就业、由体力型劳务转移向体力和技能并重转移、由政府组织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

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转移;三是通过亲朋好友、家族介绍转移;四是通过用人企业招聘;五是农民自己外出自主择业。

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延伸。

我县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

目前在俄远东地区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有劳务点300多个,承包耕地4.5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

为扩大有组织输出规模,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还在俄远东地区创办13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XX多人,劳务收入XX万元。

县劳转办也分别与俄罗斯海参崴帝王酒店、华森木业鞋业公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鞋业在俄罗斯建立了八个对俄劳务输出基地。

2、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劳务经济。

发展袋栽木耳4.42亿袋,耳农1.3万户,年产量达1.65万吨干品,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

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

县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区-大城子村今年有230户种植地栽木耳,发展1000万袋,纯收入1800万元。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

在全县2.2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有1.87万人,占总数的85%,他们对现代生产技术和各种新生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

为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5年来,我县先后建立了农广校、东宁驾校和农机校等11个市县级培训基地,可培训专业有电脑应用、汽车驾驶、俄语翻译、食用菌生产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

各培训基地均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还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年培训能力可单培训。

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形成了走出去订劳务合同-有针对性地培训-定向有序输出的输出模式;二是特色培训。

根据东宁县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开展技能培训和国际劳务输出培训等;三是储备培训。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部分培训基地中开展以就业为目的的劳务培训,对即将成为富余劳动力的人群进行超前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近五年,我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虽有长足的进步,但与海林、林口等劳务输出先进县还有一定的差距,劳务输出总体也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即自发性务工多,长年性、稳定性务工人少;从事低收入体力型工程多,从事技术性高收入工程少;县内、国外转移多,县外、国内转移的少。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思想认识不到位。

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劳务输出转移工作高度重视,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干部还没有完全把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到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富民工程认识不够,总认为劳务输出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只是补充家庭收入的零打碎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