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0 引言现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展的核心驱动力。
1912年,哈佛大学闻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济进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经济进展是创新的结果”理论 [1]。
熊彼特以为,创新确实是成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确实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的行为。
他以为,在没有创新的情形下,经济只能处于“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经济增加只是数量的转变,这种数量关系不管如何积存,本身并非能制造出具有质的飞跃的“经济进展”。
创新驱动理念第一显现于治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他指出,国家经济进展的四个时期,即: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
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作用,并做出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隆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闻名论断。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展,可是目前我国经济科技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养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严峻限制了经济活力,制约了经济的进展。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改变原有的以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进展模式,加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此来应付目前经济新常态,冲破当下的社会经济进展困局显得极为重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做出战略部署。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咱们必需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四个方面齐头并进。
1 理论创新是基础所谓理论创新确实是对人类原有理论体系的冲破和新的理论体系的创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决胜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推 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国家安 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内外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风险挑战 显著增加。要充分研判形势,把握方向, 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对科技创新提出全方位的迫切需求。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 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经济下行 压力加大;人均G D P已超过1万美元,向 高收入阶段迈进,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 调整,亟需依靠科技创新为“平衡”和 “充分”发 展提 供 强大 支撑。同时,应 对人口老龄化、防治重大传染病疫情等 也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 果不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就 难以有效保障国家安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 发展,正在引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从 微观到宇观各层次各领域的技术都在加 速突破,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涌现。信息 技术与生物技术不断融合,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区块链、脑科学、基因编辑等 新兴技术加速迭代。科技的渗透性、扩 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对全球产业体 系、经济发展方式、伦理规范、治理规则 等产生深刻影响。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 述,贯 彻 落 实十 九 届 四 中 全 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 论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是中国特色 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升华和智慧结晶, 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 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坚 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 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要 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贯彻新发展理 念、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等 作出重要部署,强调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 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 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的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的路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在建设科技强国方面正迈出坚实的步伐,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那么,究竟建设科技强国的路径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讨。
一、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1. 积极推动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各种应用科学和高技术的基础。
要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培养一批在基础科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和科研团队。
2.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梯队。
创新离不开人才,要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和科研团队,激励人才创新创业,搭建科技人才创新交流评台,加强国际合作。
3.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待遇。
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奖励和激励力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评台,让他们在科研创新上更有动力和信心。
二、加强高技术产业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1. 加大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
高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要增加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建立创新评台,促进产学研结合。
通过建设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创新评台,如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提供必要的科研设施和条件。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创新成果转化1.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实际的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评台。
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搭建创新资源共享评台,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支撑和条件。
3.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性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国家第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热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在全球化进程当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
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 而日本为994项, 韩国779项, 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 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 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 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 出口产品利润率低; 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 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12.()第一台数码相机诞生。(单选2分)正确答案是:C
[A]1955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85年
1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多选2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B]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C]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D]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B]生获得诺贝尔(),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单选2分)正确答案是:A
[A]医学奖
[B]物理
[C]化学
[D]和平
3.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多选2分)正确答案是:ABCD
[A]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B]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C]创新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D]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
17.我们要增强(),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单选2分)正确答案是:D
[A]科研诚信建设
[B]企业家精神
[C]创新能力建设
[D]创新自信
18.()是创业的本质特征。(单选2分)正确答案是:C
[A]规范性
[B]独创性
[C]创新性
[D]适用性
19.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要树立()的价值导向。(多选2分)正确答案是:AB
[A]创新资源
[B]知识创造
[C]企业创新
[D]创新绩效
[E]创新环境
7.前沿技术群体突破呈现出以()为特征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多选2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智能
[B]泛在
[C]融合
[D]普适
8.夯实创新基础能力需要()。(多选2分)正确答案是:ABC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国家参考答案解析
2016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单选1.“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2.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作用。
(单选 2 分)[A]基础[B]决定[C]关键[D]支撑3.我们要以()为主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
(单选 2 分)[A]市场力量[B]政府力量[C]社会力量[D]外资力量4.各地要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
[A]资金投入[B]政策支持[C]条件保障[D]组织领导5.我国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单选 2 分)[A]基础[B]决定[C]关键[D]支撑6.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7.()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单选 2 分)[A]企业[B]国家科研机构[C]政府[D]高校8.以复合化、结构功能一体化为特征的新材料技术将对传统制造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A]正确[B]错误9.截至2015年9月,我国已经建立了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个国家高新区。
[A]正确[B]错误10.()提出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单选 2 分)[A]科教兴国战略[B]建设创新型国家[C]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以上都不对11.我们要大力培育()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A]企业家[B]天使投资人[C]专家[D]学者12.我们要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A]目标[B]载体[C]主线[D]部署13.屠呦呦先生获得诺贝尔(),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
(单选 2 分)[A]医学奖[B]物理[C]化学[D]和平14.创新创业首先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偏好,而是满足()。
(单选 2 分)[A]社会需求[B]创业者需求[C]政府需求[D]用户需求15.创业与创新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活动,创新是()。
完善什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完善什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党和国家对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新部署,对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状。
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的经济、科技取得了很大成就,已整体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是唯一跻身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
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在我国仍任重道远。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是新的发展动力系统的形成过程,要努力实现“六大转变”,即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要努力争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坚持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路径。
坚持创新“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
科技创新,就是要深刻认识到,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有力推动发现科学规律。
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
企业应如何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使命——访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家金闯
企业对需求更敏感、产业化经验更丰富, 依托原有基础易于实现开发流程与生产扩 张的无缝对接,更利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 效率,快速实现产业化
商业
BUSINESS
Hale Waihona Puke 077企业应如何承担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使命
——访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家金闯 企业是促使国家创新战略最终落地的主体,在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企业应一马当先
□中国经济报告 崔克亮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 型 国 家, 是 实 现 中 国 经 济 发 展方式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的根本保障,更是把中国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前提。国务 院总理李克强在不久前闭幕的十三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 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制造 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 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 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来一场中 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要加强国家创 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 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 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 化应用 ;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 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 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 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 大到全国。
创新还需要相对完备和先进的 基础制造能力。现代制造业往往呈 现材料、工艺、设备相互融合、相 互依赖的特征,如果缺乏成规模的 制造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创 新成果的转化。反之,如果从一开 始就具备一定程度的基础制造能 力,将极大地提高研发成功几率和 成果转化效率。
创新型企业需要多样化的 政策性支持
专题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专题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1.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现状是怎样的?①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②从整体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相应的地方。
2、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具体事例。
①科技创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芯”的研发;“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
②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制度创新:“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务院实行大部委制等。
3、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捷报频传说明了什么?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②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我国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原因有哪些?①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我国政府坚持了“四个尊重”的方针。
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高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5、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能否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为什么?不能。
因为:①在一些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等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科技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②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民族创新能力不强,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因此我国目前还不是科技强国。
6、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①重大成果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战略。
②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例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例子一、经济方面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为核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3.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政治方面1.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的领导,使国家治理更加科学、民主、法治化,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三、社会方面1.脱贫攻坚战: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2.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素质和综合国力。
3.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全民健康覆盖。
四、外交方面1.“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亚太经合组织(APEC):通过参与APEC合作,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五、军事方面1.军队改革:通过深化军队改革,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六、文化方面1.国家精神: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以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外交、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新发展和新成就。
这些例子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点和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战略的五大特征和五大机制
创新驱动战略的五大特征和五大机制辜胜阻李洪斌王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人口数量红利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以廉价要素支撑的中国低价工业化模式已不可持续,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揭示了新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具有哪些发展特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哪些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把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发展阶段、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和财富驱动发展阶段。
创新驱动是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之后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家竞争优势将从主要依赖天然资源、自然环境、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和大规模资本投资转向主要依靠企业创新,更加强调生产效率和先进、高级的技术。
国家竞争的焦点也将集中在技术与产品差异。
产品竞争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意愿和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许多产业出现完整的钻石体系,所有关键要素不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交互作用的效应也将达到最强。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从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演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波特理论中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体现为以企业创新主导、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更先进技术水平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时期。
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的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和扩散。
中国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仅是因为创新有助于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和突破资源环境瓶颈,还在于中国不能再错过新的科技革命。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以拥有多少科技人员、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取得多少科技成果为依据,更重要的是看创新在国家发展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是否存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
建设创新型国家课件
02
创新型国家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拥有自主创 新的体系和机制;具备自主创新的资源和人才;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 新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创新型国家的特征
自主创新能力强
创新型国家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领域具有 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独立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核心技术和产品。
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
01
02
03
提升国家竞争力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助于 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 势地位。
推动经济发展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助于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 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 展。
增强国际影响力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助于 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人才结构性短缺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尤其是在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 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与展望
加强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我国将 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 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国有望在未来 几年内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将加强国际 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04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硅谷的创新发展模式
总结词: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其创新发展模式 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详细描述
1. 开放的创新环境:硅谷拥有开放的创新环境和宽容的 创新文化,鼓励创新思维和实验。
2. 强大的科技产业生态:硅谷集聚了众多知名科技企业 和初创公司,形成了强大的科技产业生态,推动技术进步 和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侯宝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选择。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提出殷切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这意味着,培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把握新思想,实践新征程,把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作为公益组织的积极行动。
作为共青团中央主管的公益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踏上新时代征程,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立新功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练 板块一 国情国策 第二讲 创新驱动发展(九上第二课)
(2)结合材料二中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状况,分析为什么我国传统农业转型 为现代农业急需科技创新支撑。(8 分)
①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科技对传统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②随着我国 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加快乡村振兴战略 驱动、传统农业全面转型为现代农业势在必行,而 现代农业急需高科技支撑。
(2)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3)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 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提升创新 能力。 (4)个人:弘扬创新精神,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意义类)我国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果有何意义? (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4)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5)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易错点) 科技创新能已力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重要 性)(高频考点) 4.(易错点)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 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5.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做法)
6.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
1.(说明类)2021 年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说明了什么? (1)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2)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打下了坚实基础。 (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4)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自 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1.13(1)] (5)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创新型国家建设
案例三:创新型国家建设材料:2014年6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要着力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习近平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
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3.国情角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己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专题复习
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巨大成就 1掌握至少3个有代表性的实例 2能 分析科技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3能利用科技现状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4 能够为科技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
五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原因 措施) (一)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原因
1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创断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创建新设创型富新强国型国与家家创专专新题题复习复习
建设创新型国家——专题复习
一 建设创新型国家、(驱动创新战略实施) (一)原因 1创新的重要性(从创新与生活、人类文明发展与创新、国际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开放等角度) 2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我国科技创新国情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有利于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利于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 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举措(国家、个人)
(二)举措 第一 、国家方面
1 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 繁荣昌盛。 2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以 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措施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国重器必须掌 握在自己手中,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 予的,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2弘扬创新精神。 3尊重保护知识产权。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2课 创新驱动发展 复习知识点及配套习题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2.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建设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6.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7.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8.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10.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问答题梳理】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我国为什么需要创新发展?(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心。
(3)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的科技现状?(科技国情)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3.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克争的决定性因素。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时政专题二:创新
字化车间和智能成套装备中的应用。国药同济堂形成了集
药材种植、新药开发、中西药加工、医药零售为一体的完
整医药产业格局。百余年的“老字号”插上大数据的翅膀
,焕发新生机。 知识范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实
体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落脚点
设问类型:作用、意义(有利于···)
答案: ①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实体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③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改造升级传统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命题预测: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鍵生
产要素,以以现代信息网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
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
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国药同济堂中药生产基地按《中国制造2025》和贵州
省“千企改造”工程的要求,秉承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大力
推进了智能加工设备、智能测控装置、智能报警系统在数
时政热点专题二:坚持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时政背景素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 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 、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 、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 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产学硏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 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20中国农村科技CHINA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e vent /事件TOP10上做了题为《把农业科技摆在国家科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为“十三五”农业科技工作作出部署。
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以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有了新方向、新目标、新途径,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护航。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本刊记者|杨阳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我国跻身世界前列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基础。
2016年4月21日,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会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已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布局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与我国有良好合作基础和巨大合作潜力的农业科技强国、农业大国和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优化塑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区域新格局。
12016年度影响力盘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的理念引领农业农村科技发展。
通过打造“星创天地”这一农村创新创业平台,全国以科技特派员为代表的创新创业群体扎根农村,使农业科技走向田地。
截止目前,已有超过800家企业申请挂牌,农业科技发展以创新为引领,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逐步落实到农业科技工作中。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初步成型,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水平和农业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要求,“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已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正在逐步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综合的,在领域方面涵盖了农、林、牧、副、鱼等行业;在层次上形成上下衔接,中央与地方贯通;在机制上,畅通创新要素的流动逐渐成型,各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得以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0 引言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912年,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理论[1]。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的行为。
他认为,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经济只能处于“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变化,这种数量关系无论如何积累,本身并不能创造出具有质的飞跃的“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理念首先出现于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他指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
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作用,并做出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著名论断。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科技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严重限制了经济活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改变原有的以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此来应对目前经济新常态,突破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困局显得极为重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做出战略部署。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四个方面齐头并进。
1 理论创新是基础所谓理论创新就是对人类原有理论体系的突破以及新的理论体系的创立。
理论创新是破旧与对立的统一,理论创新是继承与创造的统一。
理论创新都是以问题的发现为开端的,理论创新的实现过程也就是问题被解决的过程[3]。
中国社会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
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引起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全面变迁。
原有的理论体系已无法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为了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必须要先建立相应的学说、理论设计好清晰的社会转型目标,设计好具体的转型方式、发展阶段和步骤,预测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做好相应的对策。
因此,目前中国处于急需理论大创新的时期。
在当代中国,应针对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社会转型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改革问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理论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和现实、深入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以及全面客观地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建立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必然理论成果。
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明确指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重申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强调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是其核心内容,但并不是唯一内容。
创新应该是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在内的全方位创新,而其中理论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重要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创新应当先行。
2 制度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和熊彼特创新经济学两个学术流派的融合。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诺斯和戴维斯认为,制度创新只的是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或额外利益的、对现存制度的变革[4]。
政府作为最重要的制度供给主体,因此也必然是制度创新的责任主体,政府在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其核心功能就是主导建立一套利于创新的制度体系。
制度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围绕人才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财税制度创新和法律制度创新四个方面系统展开。
2.1人才制度创新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
科技人才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是创新的源泉,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5]。
进行人才制度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要求。
在推进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构造全面有利于人才创新制度。
要尽快确立权责利明晰的并能从根本上保证和鼓励人才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的新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创新和用人制度创新等。
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创新成果入股,确保创新人才拥有其创新能力的所有权和创造财富的收益权,确保创新人才拥有其智力成果的专利权。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形成合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规范的人才奖励制度。
2.2金融制度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金融制度创新的支持,金融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配合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金融制度是指基于保证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系统得以运行而确立的规则体系,金融制度的创新是金融在制度层面上的创新[6]。
金融制度作为一国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必然受制于基本经济制度,金融制度创新也只能在特定的经济制度框架内进行。
我国金融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政策金融的比重过高,这就决定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是高比例的政策性金融。
而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系”。
“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是通过建立各种成分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职能不同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来实现的。
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创新明显滞后或不足,政策性投资之外的资本流通渠道匮乏,必须加大经济制度改革,从而有效推进金融制度创新。
2.3 财税制度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国家的财税政策具有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财税制度创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要逐步加大财政科研投入,调整财政投入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各科研单位和企业间的分布结构,要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改革和强化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调整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体系。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控制第二产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推动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要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培育未来支柱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就是加快改革现有税收制度,由于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资本构成特点,现有的税收制度并不能对这些科技创新企业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要优化所得税制度,允许科技创新企业在税前提取一定比率的科研准备金等。
2.4法律制度创新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保障。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良好的法律环境创新过程的推进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法律制度可以确保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必须走出实验室,才能够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法律为其资金、人力、设备等的资源配置指引方向,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法律制度也可以防范和抑制创新过程的负面影响,因此创新活动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来约束和规范。
目前。
我国有关科技创新的法律还不健全,存在部分法律可操作性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
因此,为向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法律保障,需要对科技创新法律进行修订或进行法律解释,提高其可操作性,完善科技投入法律制度,确保科技创新投入来源规范化,完善科技创新法律激励制度、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大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3 科技创新是核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核心是加大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引领人类社会不断进行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7]。
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广大企业,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1政府的角色及作用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为引领作用、支持作用和推动作用。
政府需要在宏观上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态势进行及时的规划、预测、防范和控制,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法律的引导使科技朝着有利方面推进。
积极提供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
政府需要将科技创新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结合起来,放在战略高度。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可以通过整合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益循环、明晰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以及构建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等举措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3.2高校的角色及作用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高校要切实加大原始创新,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和人才优势,在重要战略领域和科学前沿,多出原创性成果,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积极参与跨系统、跨产业合作,大力开展集成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加快建设以基础科学研究和战略科学研究为目标的创新科研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
大力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
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3.3企业的角色及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加强,依靠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已经不可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是现代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点是企业,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同时也是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因此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杰克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中国绝大数企业无法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因素如下:研发成果的碎片化导致的负外部性,成本外溢降低研发动机,风险规避型创新投入导致倾向于短期项目研发,研发初期需要资金时得不到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集中在成长期到成熟期等等。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依托现有研发平台,孵化核心技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效益,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积极构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平台,塑造企业创新文化氛围,抓好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