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

第2 O卷 第 1期
运 动性 心 理 疲 劳 的研 究 现状
On he Cur e s a c o hltc Ps c o o i a tg e t r ntRe e r h f r At e i y h l g c lFa i u

骊 徐 ,
霞 洪 晓彬 ,
M A , Li XU a H ONG a — i Xi , Xio b n
Hale Waihona Puke 心 理 厌 倦 一 般 是 指 产 业 工 人 长 期 从 事 单 调 重 复 的操 作 性 工作 造 成 的 一 种 心 理 倦 怠现 象 , 以工 作 动 机 下 降 为 突 出 表 现 , 要 体 现 为心 理 疲 劳 , 生 理 疲 劳关 系 不 大 。 主 与
1 3 心 理 厌 倦 .
们 长 时 间 或 反 复 受 到 刺 激 后 而 产 生 的 一 种 生 理 或 心 理 现 象 ( 永 刚 ,9 4 [ 。任 何 竞 技 运 动 项 目的 训 练 , 是 训 练 、 许 1 9 )1 3 都 疲
劳 、 复 ( 劳 的 消 除 ) 再 训 练 的 循 环 过 程 , 实 际 训 练 工 作 恢 疲 、 在
摘 要 : 文 献 资 料 研 究 的基 础 上 从 运 动 性 心 理 疲 劳 的定 义 、 生机 理 、 部 表 现 、 测 在 产 外 检
手 段 以及 恢 复措 施 来探 析 运 动 ・ 心 理 疲 劳 的研 究 现 状 , 而 希 望 得 到 更 快 消 除 运 动 员 B - 从 心理 疲 劳 的 方 法 , 便 运 动 员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机 能 以 及 各 项 素 质 得 到 锻 炼 、 以 改善 和 提 高 , 更进 一 步提 高 运动 成 绩 。

运动性心理疲劳之论文

运动性心理疲劳之论文

运动性心理疲劳之研究摘要:运动者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主观体验的倦态,这对运动者继续进行体育锻炼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从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表现、判断方法以及预防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优化体育运动的过程,促进运动者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疲劳运动性心理疲劳动机运动者1、关于“疲劳”的定义研究1.1 通过查阅工具书,得出有关“疲劳”的定义《辞海》中对“疲劳”的解释是:“持久或过度劳累后造成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减退。

”《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与人体相关的疲劳包括两个方面:“1、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而需要休息;2、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疲劳的较完整的解释:由于高强度或长时间持续活动而导致工作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状态,是一种自然性防护反应。

疲劳分两类:当工作活动主要由身体的肌肉承担时所导致的疲劳叫肌肉疲劳;当由于工作中紧张程度较大或由于工作过于单调而产生的疲劳,称为心理疲劳。

1.2 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疲劳”的解释加拿大的迈克.普莱利(mike.p.lily,canada)认为,“疲劳”的定义是:肌肉经过一定时间的活动后,出现的运动能力的暂时降低,通常表现为不能够再保持或产生某种准备发出的力或爆发力。

国际运动医学协会主席普罗科朴(polo.capur)认为疲劳问题是运动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解决克服的核心问题之一,疲劳是机体的一个特别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

2、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原因体育领域里的心理疲劳是指由于过度锻炼或训练引起的,更多地与身体和感知觉症状相联系,并不一定表现为兴趣和动机的减弱(raglinetal.1990)。

有人认为(hackney,1990):过度锻炼与心理疲劳是一个连续体,心理疲劳是其终端,而过度锻炼是连续体的过程。

但也有人强调两者是平行和相互作用关系(henschen,1986;smith,1986)。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后出现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感,其症状包括肌肉酸痛、疲劳、力量下降等。

不同类型的运动性疲劳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目前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生理学机制生理学机制是运动性疲劳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涉及到肌肉、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与多种生理学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包括乳酸蓄积、中枢疲劳、氧化还原平衡失调等。

乳酸蓄积是引起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会导致乳酸在肌肉中积聚,从而影响肌肉的收缩和功能。

中枢疲劳则是指运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导致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下降。

氧化还原平衡失调包括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能力下降,会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加剧,进而影响肌肉功能和运动表现。

二、神经控制神经系统在运动性疲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控制着肌肉的收缩和协调。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和程度。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会导致肌肉收缩力下降,从而增加疲劳的发生和程度。

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也会受到训练状态、营养状况以及睡眠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运动性疲劳的表现。

三、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运动性疲劳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发现,人的心理状态会对运动的表现和疲劳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焦虑和压力会引起运动员的心率增加、肌肉紧张,进而增加疲劳的发生和程度。

疲劳感受也可能受到个体对疲劳的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即“心理疲劳”也会影响运动的表现和疲劳感受。

四、营养和能量代谢营养和能量代谢是影响运动性疲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运动功能。

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和比赛期间的饮食和营养供给会影响其疲劳的程度和恢复的速度。

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支持运动,从而延缓疲劳的发生。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

2008年1月第20卷第1期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J anuary.2008Vol.20No.1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On the Current R esearch for Athletic Psychological F atigue马 骊1,徐 霞2,洪晓彬1MA Li 1,XU Xia 2,HON G Xiao 2bin 1摘 要: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产生机理、外部表现、检测手段以及恢复措施来探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从而希望得到更快消除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以及各项素质得到锻炼、改善和提高,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原因;检测;恢复措施中图分类号:G 804.82 文章编号:10092783X (2008)0120058205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causes ,outer display ,and monitoring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of athletic p sychological fa 2tigue to study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athletic p sychological fatigue.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eliminate athletes ’staleness ,to help the athletes to train ,perfect and improve their physical and p sychological f unctions and qualities so a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performance.K ey w ords :Athletes ;Athletic psychological fatigue ;Cause ;Monitoring ;Rehabilitation measures收稿日期:2007203202作者简介:马骊(19812),女,山西怀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与竞赛心理咨询;徐霞(19742),女,云南保山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与竞赛心理咨询;洪晓彬(19822),男,江西吉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与竞赛心理咨询。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表现和恢复措施论文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表现和恢复措施论文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表现和恢复措施论文摘要:当代竞技体育快速发展,运动员机体能力不断提高,比赛节奏加快,对抗日益激烈,成绩连续刷新。

运动员要提升成绩获得成功,就需要承受长期的高强度、大运动量、极限负荷训练,随之一定会出现疲劳。

该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特点、产生原因、表现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指出在目前中国训练体系下影响运动性心理疲劳恢复的局限性。

基于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教练员能将与中国人身体素质相匹配的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方法与运动训练尽早的紧密结合,预防和减轻运动员心理疲劳,从小增强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展现出运动员卓越性,最终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疲劳心理耗竭恢复措施研究现状。

疲劳是反复受到刺激或者长时间后机体能力下降,不能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

运动疲劳探索的过程是由单一的生理学取向朝生理、心理、社会学多方向发展的,心理疲劳却因长久性和外显性不明显,被人们忽视,研究停步于回顾以往生理方面。

后来发现心理疲劳所导致的心理机能下降现象同样属于疲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概念1.1 疲劳和过度疲劳在国际生物化学1982年的年会上运动疲劳被定义为: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将疲劳定义成因为过度练习所引发的一种生理状态,疲劳的外显性特征是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

凭借发生的部位差别,将疲劳分成三类:外周疲劳、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

如果三种机能失调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恢复,疲劳就会不断的累积,从而引发过度疲劳的出现,对运动员的成绩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1.2 运动性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研究表明,在运动中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相互影响的过程都在运动性疲劳之中。

运动性生理疲劳指由身体或肌肉活动引发的暂时性运动能力下降。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测调查分析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测调查分析

◎上官福忠(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疲劳也被称作心理耗竭和职业倦怠,最初是用于描述和解释医务人员中存在的一种身心不适和工作效率下降的现象,后来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

运动员心理疲劳是多年来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现在很多理论都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本文将采用心理测量表测试法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训练比赛满意度以及特质运动自信心两项因素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希望可以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缓解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近些年来,竞技体育在我国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类体育运动对运动员身心状况、训练水平以及比赛状态都有着极高要求,运动员普遍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监控以及干预逐渐成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对于大学生运动员而言,他们平日需要参与专业课程学习、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课余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以及比赛,这使得其心理状态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

现有研究表明,运动性心理疲劳会对运动员的训练质量、比赛效果以及成就动机等产生负面影响,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干预。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基于训练比赛满意感以及特质运动自信心两项因素建立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测模型,为大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监控和干预提供支撑。

1心理疲劳及其研究概述1.1心理疲劳的概念介绍就目前而言,心理疲劳是一个适用范围极广的概念,不同领域对其所做的解释存在普遍的差异性,使其概念呈现出宽泛而模糊的特点。

根据温伯格的观点,体育领域的心理疲劳是指运动员生理以及心理上出现的一种应激反应,属于消极心理状态,会使运动员表现出回避应激的倾向性。

根据我国学者张力为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是其在应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压力时,心理认知以及生理资源因过度消耗不能及时获得补充而造成的心理机能无法维持既有生理活动水平的现象。

1.2关于心理疲劳的研究概述关于体育领域心理疲劳的研究,国外明要更早一些,如Smith (1986)提出人格和内在动机会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影响。

优秀运动员心理疲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优秀运动员心理疲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和外 部控制 模 型E: 2 国内研究 主要 是对 心 理疲 劳 的概 )
念 、 生原 因以及 监测进 行分 析和论 述I。 产 3 ] 研 究运 动 中 的疲 劳 与心理 耗竭 。 其最终 目的在 于 制订 计划 或选 择适 当 的应对 策略 ,帮助 运动者 预 防 、

研 究 对 象 与 :- 8法
心理耗 竭 的 出现 本 研 究通 过 调查 与分 析 , 讨 性别 、 龄 、 探 年 专项 、 运 动等级 、 训练 年 限 、 家庭 经济 条 件 等人 口统计 学 变
量对 运 动心 理疲 劳 的影 响及 哪 些 相关 因素 更容 易诱
生 理 现象 如 果运 动 负荷 超 出 了个 人 所 能承 受 的最 大 的身体 负荷 .即运 动员 承受 过重 的身 体负 担 而得 不 到休 息恢 复 .这 时 就会 体验 由过 度 的训 练 而 造成
的过 度 运动 疲 劳 : 如果 运 动 员 无 法 “ 过 ” 劳并 对 度 疲 训 练应 激 产生 积极 的适 应 , 会体 验 到 “ 就 过度 疲 劳 ” : 如 果持 续对 训 练应 激 产生 消极 体 验 就 会 出现 疲 惫 和 心 理耗竭 .进 而导 致运 动 员从 所从 事 的运 动 项 目
因子 研 究结果 将 为运 动 队心 理 健 康教 育 提 供一 些
有 益 的借鉴 .有利 于教 练 员 以及 运 动 队心 理 咨询 师
重 点开 展 针对性 心 理卫 生 教育 工 作 , 运 动心 理学 、 为 健 康心 理 学提 供实 证 资料 .对 运 动 员 身心 健康 和 事 业 的成功 也将具 有积 极 的意义
( ) 究 对 象 一 研
选 取河 南 省部 分 运动 队优 秀运 动 员作 为 研究 对 象 . 发 放 问 卷2 0 . 效 回收 问 卷2 1 . 效 回 共 8份 有 7份 有 收率 为 9 .%。其 中 : 运 动 员 1 0 , 运 动 员 1 1 05 男 4人 女 3 人 : 小 的9 , 大 的3 岁 , 均 年 龄 l 岁 ; 上 项 最 岁 最 6 平 8 水 目( 船 、 舟 ) 7 , 划 赛 等2 人 重竞 技 ( 跤 、 摔 举重 、 跆拳 道 、

专业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

专业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

专业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作者:庄霁雯郑洁皎陈秀恩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12期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相关因素,希望通过该文引起国内教练和运动员对心理疲劳问题的足够重视,掌握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成因和应对措施,帮助我国运动员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比赛。

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运动动机量表》对10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运动员年龄、专业运动年限、运动等级与运动员心理疲劳情况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运动疲劳心理健康运动员运动动机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4(c)-0131-04Abstract:Purpos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thletes'mental fatigue related factors,in the hope that through this article caused the domestic coaches and athletes to the psychological fatigue problem enough attention,grasp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thletic psychological fatigue,help to better our athletes i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Methods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and the 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the sport motivation scale of 102 athletes were investigated.ThroughSPSS19.0 software for data analysis.Results Age,professional sports life of athletes,sports level and the athletes'mental fatigue situation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PKey Words:Sports fatigue;Mental health;Athlete;Sports motivation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指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的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的过程[1]。

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研究

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研究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37期2020年2月(下)运动员长期在高应激和大强度的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有时被动地为应付训练任务和比赛要求而付出努力,但又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就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运动员体力、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成绩下降的一种综合表现,其形成模式有训练压力模式、认知—情感模式、投入模式和授权模式。

本文对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进行基本现状调查,以期为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与运动成绩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南充高中业余田径队的39名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使用《运动员疲劳问卷》(ABQ )测量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

该问卷由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的降低、对项目的负评分3个分量表组成,分别包含7、7、5、2个条目,共21个题目,总共63分,得分越高则心理疲劳程度越高。

2、结果与分析2.1、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情况分析本次研究实际发放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6%。

根据有效问卷统计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2、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情况分析(1)运动性心理疲劳整体数据分析表。

在调查问卷中,依据运动员疲劳问卷(ABQ)得分标准对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程度进行赋值,分析结果见表2。

如表2显示,有效回收问卷的33名业余田径运动员整体心理疲劳程度得分的平均值为20.9,说明运动员整体心理疲劳状况良好;但是,疲劳程度得分极差较大为21.0,说明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同时,疲劳程度得分最大值为34.0,说明个别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程度较高,状况不理想。

表1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项目人数/比例(%)性别男26/78.8%女7/21.2%年龄段15岁<年龄≤18岁29/87.9%年龄≤15岁4/12.1%参加业余田径训练年限两年以下16/48.5%两年到三年7/21.2%三年以上10/30.3%运动员等级二级运动员5/15.2%其它等级运动员28/84.8%专项类别短跨项目23/69.7%其它项目10/30.3%备注:短跨项目包括男女100m 、男女200m 、男女400m 、男子110m 栏、女子100m 栏、男女400m 栏;其它项目包括中长跑项目、田赛项目、全能项目及竞走项目等。

运动性疲劳研究综述

运动性疲劳研究综述

运动性疲劳研究综述[摘要] 目的:为了从多个角度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原理、机制及疲劳的消除手段和恢复的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运动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康复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结合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叙述。

结果:从理论高度和训练实践得出对运动疲劳消除和恢复不但包括最基本的训练学手段、生理生化方法,更重要的是对疲劳产生机制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做出最佳恢复计划。

结论:结合当前运动疲劳热门话题总结运动性疲劳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来分析消除疲劳的手段和方法以便更好的投入训练和学习。

[关键词] 运动疲劳产生机制恢复消除手段前言疲劳是运动训练达到某种程度的标志,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运动性疲劳(exercis—ineluced fatigue)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持续保持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 。

了解疲劳的产生机制采取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恢复和消除办法,使运动员的机体得以顺利恢复,为以后训练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从而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

所以,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恢复体力,为运动员提供帮助和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生理生化学研究认为;疲劳的产生与体内能量物质的过多消耗,血糖下降或补充恢复不足,血液酸度增加,机体缺氧,疲劳物质在体内积累,乳酸和蛋白质分解物大量存留在体内,使体内内环境发生变化,包括体液的酸碱平衡、离子分布、渗透压平衡等的变化或破坏,不能完全适应各种应激反应以及和神经因素有关。

运动学研究认为;运动疲劳是指机体运动至一定时候,工作能力下降,经过休息后又能恢复的状态。

在运动训练中疲劳出现是正常现象,训练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的剧烈变化而产生适应以提高身体的各方面能力,取得训练效果[2]。

其原因是人在不断运动过程中,骨和肌肉会反复受力,当这种反复作用的力超过某一生理限度时会使骨或肌肉组织受到损伤。

运动员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关联研究

运动员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关联研究

运动员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关联研究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中,经常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长期以来,运动员的疲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疲劳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运动员疲劳与心理疲劳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疲劳的类型。

疲劳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

生理疲劳是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导致肌肉疲劳、能量消耗过多等生理反应引起的。

而心理疲劳则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焦虑、压抑等因素导致的疲劳状态。

这两种疲劳状态常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其疲劳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疲劳会导致运动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决策能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其在比赛中的表现。

同时,长期的心理疲劳还可能导致运动员的自信心下降、动力不足、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甚至可能导致运动员的退役。

那么,如何应对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呢?首先,运动员应该及时寻求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运动员了解并应对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其次,运动员应该学会放松自己。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减轻心理疲劳。

此外,运动员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兴趣爱好活动,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最后,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也是缓解心理疲劳的有效途径。

和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可以帮助运动员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

除了个体层面的应对,团队和教练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团队合作和支持可以减轻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而教练则应该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给予运动员适当的休息和心理支持。

总之,运动员的疲劳问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问题,心理疲劳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心理疲劳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表现,甚至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因此,运动员及其团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心理疲劳。

运动性心理疲劳之研究

运动性心理疲劳之研究

运动性心理疲劳之研究作者:黄加平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64期摘要:运动者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主观体验的倦态,这对运动者继续进行体育锻炼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从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表现、判断方法以及预防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优化体育运动的过程,促进运动者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疲劳运动性心理疲劳动机运动者1、关于“疲劳”的定义研究1.1 通过查阅工具书,得出有关“疲劳”的定义《辞海》中对“疲劳”的解释是:“持久或过度劳累后造成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减退。

”《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与人体相关的疲劳包括两个方面:“1、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而需要休息;2、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疲劳的较完整的解释:由于高强度或长时间持续活动而导致工作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状态,是一种自然性防护反应。

疲劳分两类:当工作活动主要由身体的肌肉承担时所导致的疲劳叫肌肉疲劳;当由于工作中紧张程度较大或由于工作过于单调而产生的疲劳,称为心理疲劳。

1.2 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疲劳”的解释加拿大的迈克.普莱利(Mike.P.lily,Canada)认为,“疲劳”的定义是:肌肉经过一定时间的活动后,出现的运动能力的暂时降低,通常表现为不能够再保持或产生某种准备发出的力或爆发力。

国际运动医学协会主席普罗科朴(Polo.Capur)认为疲劳问题是运动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解决克服的核心问题之一,疲劳是机体的一个特别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

2、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原因体育领域里的心理疲劳是指由于过度锻炼或训练引起的,更多地与身体和感知觉症状相联系,并不一定表现为兴趣和动机的减弱(Raglinetal.1990)。

有人认为(Hackney,1990):过度锻炼与心理疲劳是一个连续体,心理疲劳是其终端,而过度锻炼是连续体的过程。

运动性疲劳实验报告

运动性疲劳实验报告

运动性疲劳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运动过程中的疲劳现象,通过测量和分析相关指标,了解疲劳对身体的影响,进而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背景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过度运动或长时间难以持续运动而导致的身体和心理疲劳状态。

运动性疲劳的表现包括力量下降、肌肉酸痛、反应迟钝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不稳等症状。

疲劳的产生涉及多个生理和心理因素,准确评估疲劳水平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康复非常重要。

实验过程实验对象本次实验共纳入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范围为20-30岁。

实验设备- 脑电图(EEG)采集仪- 心率监测仪- 骨密度仪器实验步骤1. 研究对象在安静环境下进行5分钟的休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放松。

2. 通过骨密度仪器测量研究对象的骨密度水平,以了解其身体状况。

3. 记录研究对象的基础心率,并通过心率监测仪实时监测心率的变化。

4. 研究对象进行一段高强度运动,如跑步机上进行快速跑步。

5. 在运动过程中,记录研究对象的心率变化情况。

6. 运动过程结束后,再次记录研究对象的心率,并计算其心率恢复时间。

7. 利用脑电图(EEG)采集仪记录研究对象的脑电活动,并分析疲劳对脑电波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骨密度水平:实验对象的骨密度水平与正常范围相符,身体状况较好。

2. 心率变化:实验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心率明显升高,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

心率下降速度因个体而异,心率恢复时间在5-15分钟之间。

3. 脑电波变化:实验显示,运动过程中的疲劳会对脑电波产生一定影响。

疲劳程度越高,脑电波频率越低,振幅越大。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会对身体和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加和脑电波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但过度运动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过大负荷。

2. 运动性疲劳与大脑的疲劳程度相关,疲劳程度越高,脑电波频率越低,振幅越大。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作者:马骊徐霞洪晓彬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01期摘要: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产生机理、外部表现、检测手段以及恢复措施来探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从而希望得到更快消除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以及各项素质得到锻炼、改善和提高,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原因;检测;恢复措施运动员想要取得比赛的胜利,必须长期承受高应激压力和大运动量、高负荷的训练,这必然会导致疲劳。

疲劳是人们长时间或反复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许永刚,1994)。

任何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都是训练、疲劳、恢复(疲劳的消除)、再训练的循环过程,在实际训练工作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必然的。

前苏联著名教练曾说过:“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

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说的疲劳和恢复是人们通常说的生理疲劳。

其实,还有一种运动性疲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即运动员由于心理紧张和精神负担而造成的心理疲劳。

诚然,关于心理疲劳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问题,世界各国的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正在精心研究运动性疲劳的本质、特点和机制等问题,同时也是现代运动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之一。

因此,本文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来探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从而希望得到更快消除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以及各项素质得到锻炼、改善和提高,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1、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定义,还是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操作定义,仍然是运动心理学家们争论和探索的焦点。

在对运动性心理疲劳进行论述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用于描述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概念进行阐述。

1.1心理耗竭(burnout)心理耗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Maslach,1976),最初用于描述服务行业工作者由于情绪和精神压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分析研究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分析研究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分析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或运动比赛过程中在肌肉、神经和心理等多个层面产生的一种疲劳状态。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调整训练计划,减少疲劳对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为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提供科学的运动训练和管理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定义、表现以及产生的生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疲劳状态,提高运动效果,促进身心健康。

1.2 研究目的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对运动员的表现和身体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分析研究,深入探讨导致疲劳的原因以及可能的管理策略,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表现。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究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及表现,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对象;2. 分析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揭示其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3. 探讨影响运动性疲劳的因素,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疲劳;4. 提出有效的运动性疲劳管理策略,以提高运动员的持久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参考,为运动性疲劳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意义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预防运动伤害、优化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可以揭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和神经调控机制,有助于优化训练方案,提高运动表现。

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调整训练量和训练方式,避免过度训练带来的伤害。

研究运动性疲劳的管理策略,可以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康复方案,加快恢复速度,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

深入研究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推动运动科学领域的发展。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ZH ANG Li a n . c h e n g , LI Si . h u a 2 , LI U Yu
( 1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H e a l t h a n d S p o t r S c i e n c e s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p o t,T r i a n j i n 3 0 0 3 8 1 ,C h i n a ; 2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P s y c h o l o g y a n d P e d a g o g y ,C a p i t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 0 0 1 9 1 ,C h i n a ;
3 . De p a r t me n t o f S p o ts r P s y c h o l o g y,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I n s t i ut t e o fS p o ts r S c i e n c e ,Gu a n g z h o u 51 0 6 6 3 , Ch i n a 1
回顾 了解释运动心理疲 劳的早期模 型( 压力模 型 、运动承诺模 型、单一认 同发展 与外在 控制模 型)
和近期理论( 自我 决定理 论和心理资本理论) 。在此基础上 ,指 出每一种运动心理疲 劳理论似乎都 不全面 ,需要进行 适 当的扩展或者是对其 中个别理论加 以合并以求对运 动性 心理 疲劳更加全 面的
b y mo r e a n d mo r e r e s e a r c h e r s . Th e a u t h o r s r e v i e we d e a r l y mo d e l s wh i c h e x p l a i பைடு நூலகம் e d k i n e t i c me n t a l f a t i g u e , i n c l u d i n g

江苏省部分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

江苏省部分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

江苏省部分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王晴晴【期刊名称】《搏击·武术科学》【年(卷),期】2017(002)005【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运动员对心理疲劳的认识情况,产生心理疲劳的频率、持续时间、主要原因、采取的有效方法,了解运动员疲劳与运动员基本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关于心理疲劳问卷的调查问卷""心境状态量表""运动员疲劳问卷"对102名江苏省在职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运动员中,能正确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的占83.3%,每年发生心理疲劳在2次或3次的人数最多,每间隔4个月或6个月会发生一次心理疲劳状态,心理疲劳现象大多持续在一周左右,身体疲劳和训练量太大是引起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自我鼓励、树立信心、乐观态度和放假休息的方法所占百分比值较高,为运动员最常用来缓解和消除心理疲劳的方法,运动员为中度疲劳占8.82%,男女组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无组间差异(P>0.05),不同等级组、不同专业运动年限组的运动员心理疲劳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情绪纷乱总分与运动员疲劳问卷的三个维度(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状况总体良好,训练问题和身体疲劳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自我鼓励、乐观态度和放假休息是运动员较常采取的有效缓解心理疲劳的方法,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性别关系不大,与年龄、专业运动年限、运动等级有较显著相关关系.【总页数】6页(P139-143,147)【作者】王晴晴【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相关文献】1.优秀运动员心理疲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周毅刚;郭玉江;2.专业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 [J], 庄霁雯;郑洁皎;陈秀恩3.山东省部分优秀跳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 王正遵;韩维群4.江苏省部分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与分析 [J], 王晴晴;5.南充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现状调查研究 [J], 何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3):524~53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524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林 岭 张力为(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00)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摘 要 通过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和检测评价方法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和不足进行的综述讨论,作者分析指出目前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有关研究成果满足不了中国训练体系下训练实践的需要,提出有必要系统进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实证研究。

就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切入点,作者认为应综合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神经生理与心理机制的探索性研究。

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包括:(1)研究建立适合中国运动训练体制与环境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构建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2)基于此模型研究建立多维检测评价方法系统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

研究过程中要将神经生理方法与心理测量、行为观察等方法结合起来同步测量,在训练过程中开展纵向追踪与横向调查综合性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运动,心理疲劳,概念模型,检测方法。

分类号 B8491 问题的提出竞技体育近乎极端性的特殊环境使运动员长期承受高应激压力和大负荷运动训练,不可避免地、而且经常性地产生各种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称之为“心理疲劳”的现象。

如何明确界定、诊断、监测和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就成了国内外有关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但由于心理疲劳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的复杂性,使得焦点问题成了焦点难题。

在我国独特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与训练模式下,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系统训练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与发展角度,还是从训练实践需要角度看,我们都不得不面临并迫切需要回答如下一些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问题:(1)在运动训练环境下,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什么?如何检测评价?(2)我们应如何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有关问题的研究?收稿日期:2006-05-09通讯作者:林岭,E-mail: linling712@2 理论认识和方法系统能满足训练实践的需要吗?作为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其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实践的行为过程将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到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

国内外体育界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教练员的经验判断和运动员的主观体验层面上,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很多时候是套用其他行业、研究领域的涉及心理疲劳概念的有关研究结论,如心理耗竭(Burnout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 )等,但所有这些概念在解释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时都有其局限性[1]。

这种状况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将造成两个主要后果: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导致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对心理疲劳现象认识不深、不透,尤其是绝大多数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训练过程质量、效果和运动员行为的直接影响认识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训练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一是一旦出现了心理疲劳,缺乏系统、有效的检测和调控方法。

第15卷第3期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525-对截止到2006年的国内外文献检索发现在运动队进行的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国家队和省市运动队训练实践中未见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状况诊断和调控的报道。

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认识和检测方法均难以满足训练实践的需要。

3 心理疲劳有关概念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3.1 心理疲劳概念研究与性质认识现状从运动领域看,关于心理疲劳研究最为系统、相对较为成熟的概念是心理耗竭。

最早系统提出心理耗竭概念模型的是Maslash和Jackson(1986),该模型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丧失(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心理耗竭的研究最为活跃,成果也最为丰富,近年关于心理耗竭的概念研究没有大的进展与突破。

研究者仍普遍采用该概念解释有关行业的心理疲劳现象,对概念本身的研究不多。

Raedeke(1997)这样定义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耗竭: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耗竭现象是“一种综合症,泛指体力/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员运动成绩下降的综合表现”[3]。

解释体育运动心理耗竭现象的模式有训练压力模式(Training Pressure Mode)、认知-情感模式(Cognition Mood Mode)、投入模式(Devotion Mode)和授权模式(Warrant Mode)[3~6]。

到目前为止,在运动队关于心理耗竭的实证性研究开展得并不多[7]。

西方研究者针对心理疲劳、心理耗竭等进行了一些有关调查研究。

在针对疲劳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心理耗竭比过度训练和疲倦更受人重视[8]。

Falkum(2000)用心理耗竭问卷(MBI,Mental Burnout Inventory)对1476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3%的被试达到心理耗竭的标准[9]。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教练员出现的心理耗竭现象[10]。

Vealey,Armstrong等(1998)的调查结果显示,教练员的心理耗竭与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相关[11]。

在国内,针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方法和发生情况等的研究甚少。

刘芳琳(2005)对12位退役不久的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

结果发现:区别于运动心理学领域所盛行的心理耗竭概念,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

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疲劳区分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这一概念的区分有助于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有实际意义[12]。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是指运动员长时间从事大负荷训练,超过其机体承受限度而同时恢复不足导致的一种包括身体疲劳、心理疲劳、健康水平下降、运动创伤、运动能力下降等表现的综合症状群[13]。

在运动训练领域,对过度训练综合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集中在过度训练导致的生理疲劳、运动创伤、训练控制、疲劳恢复以及其发生的内部机制、检测和干预方法等方面,心理疲劳只是其考察过度训练现象诸多症状中的一个方面。

与过度训练有关的心理疲劳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情绪和动机方面等。

Puffer,McShane(1992)的研究提示,竞技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对成功的刻意追求易于导致过度训练,并呈现出慢性疲劳和情绪消沉[14]。

Peluso,Andrade(2005)研究了运动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提示适度的训练有利于心理健康,但过度训练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突出表现在情绪的负性变化方面[15]。

Pierce(2002)对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一项在为期24周的赛季中训练负荷与情绪关系的研究,结果提示,训练量的增加会导致情绪的扰乱,情绪状态测试对预测过度训练比较敏感[16]。

Kentta,Hassmen等(2001)对272名不同项目运动员进行的调查研究提示,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会导致训练动机的下降和负性情绪变化,导致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的主要原因除了训练性因素外,非训练性压力源也是主要原因[17]。

Armstrong,VanHeest (2002)研究提出,过度训练与抑郁症可能具有相似的病因,如脑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等,并可以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18]。

Morgan,Brown 等(1987)对400名男女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0年的情绪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扰乱对训-526-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练的反应依存量效反应方式,即训练量的增加导致情绪扰乱程度的增加,提示情绪状态的监控是防止心理疲劳发生的有效方法[19]。

Veale(1991)也提出,过度训练性心理疲劳(staleness)可以通过情绪状态的检测加以预防[20],他们的研究与Urhausen,Gabriel等(1998)和Urhausen,Kindermann等(2002)的实验研究结果比较一致[21,22]。

在心理耗竭与动机关系方面,国外研究者也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证研究。

Cresswell,Eklund (2005)对102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进行了一项旨在观察心理耗竭对运动动机影响的为期12周的追踪研究,结果提示:运动员的内部动机与心理耗竭程度呈负相关,外部动机与负评价和成就感降低呈负相关,与情绪体力耗竭呈正相关[23]。

Cresswell,Eklund(2004)关于运动员运动动机与心理耗竭关系的另一项研究提示:心理耗竭会出现一些早期迹象,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能力感、和自我控制感与心理耗竭呈负相关,而对从事项目和物质回报的知觉与心理耗竭呈正相关[24]。

慢性疲劳综合症(简称CFS)是由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的因持续性工作压力导致的以长期身心疲劳为主要特征并伴有慢性咽炎、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状群[25]。

在运动训练领域针对CFS的研究不是很多,这主要是与运动领域关于疲劳的概念较为模糊有关。

有关的描述包括疲劳(fatigue)、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CFS和过度训练综合症(OTS)等,队医、教练、有些研究者常将其混为一谈。

Derman,Schwellnus (1997)对此概念混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必要建立有效的诊断标准来区分运动性慢性疲劳、具有一定临床症状或达临床诊断标准的CFS以及OTS[25]。

Shephard(2005)在一篇关于CFS的综述中认为CFS既可以发生于一般人群,也可以发生于运动员,过度训练、能量负平衡、强烈的身体和环境应激、人格的紊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免疫抑制、慢性感染等均可导致CFS的发生,但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的CFS病因有所差异[26]。

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是一个更为宽泛而模糊的概念,似乎适用于描述几乎所有行业的各种心理疲劳现象,是一个无边界概念。

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文献都从各自行业角度提及心理疲劳一词,并用其描述、解释各种不同的心理疲劳现象,可见该概念只是一种习惯性表述,缺乏具体的和较为稳定的概念内涵与指向。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的习惯性表述,如疲倦(staleness)、厌倦(boredom)等。

这些表述也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或概念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