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3):524~53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24

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林 岭 张力为

(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00)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 通过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和检测评价方法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和不足进行的综述讨论,作者分析指出目前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有关研究成果满足不了中国训练体系下训练实践的需要,提出有必要系统进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实证研究。就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切入点,作者认为应综合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神经生理与心理机制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包括:(1)研究建立适合中国运动训练体制与环境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构建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2)基于此模型研究建立多维检测评价方法系统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研究过程中要将神经生理方法与心理测量、行为观察等方法结合起来同步测量,在训练过程中开展纵向追踪与横向调查综合性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运动,心理疲劳,概念模型,检测方法。 分类号 B849

1 问题的提出

竞技体育近乎极端性的特殊环境使运动员长期承受高应激压力和大负荷运动训练,不可避免地、而且经常性地产生各种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称之为“心理疲劳”的现象。如何明确界定、诊断、监测和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就成了国内外有关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由于心理疲劳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的复杂性,使得焦点问题成了焦点难题。

在我国独特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与训练模式下,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系统训练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与发展角度,还是从训练实践需要角度看,我们都不得不面临并迫切需要回答如下一些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问题:

(1)在运动训练环境下,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什么?如何检测评价?

(2)我们应如何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有关问题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6-05-09

通讯作者:林岭,E-mail: linling712@

2 理论认识和方法系统能满足训练实践的需要吗?

作为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其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实践的行为过程将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到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

国内外体育界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教练员的经验判断和运动员的主观体验层面上,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很多时候是套用其他行业、研究领域的涉及心理疲劳概念的有关研究结论,如心理耗竭(Burnout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 )等,但所有这些概念在解释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时都有其局限性[1]。这种状况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将造成两个主要后果: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导致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对心理疲劳现象认识不深、不透,尤其是绝大多数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训练过程质量、效果和运动员行为的直接影响认识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训练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一是一旦出现了心理疲劳,缺乏系统、有效的检测和调控方法。

第15卷第3期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525-

对截止到2006年的国内外文献检索发现在运动队进行的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国家队和省市运动队训练实践中未见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状况诊断和调控的报道。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认识和检测方法均难以满足训练实践的需要。

3 心理疲劳有关概念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3.1 心理疲劳概念研究与性质认识现状

从运动领域看,关于心理疲劳研究最为系统、相对较为成熟的概念是心理耗竭。最早系统提出心理耗竭概念模型的是Maslash和Jackson(1986),该模型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丧失(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2]。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心理耗竭的研究最为活跃,成果也最为丰富,近年关于心理耗竭的概念研究没有大的进展与突破。研究者仍普遍采用该概念解释有关行业的心理疲劳现象,对概念本身的研究不多。Raedeke(1997)这样定义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耗竭: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耗竭现象是“一种综合症,泛指体力/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员运动成绩下降的综合表现”[3]。解释体育运动心理耗竭现象的模式有训练压力模式(Training Pressure Mode)、认知-情感模式(Cognition Mood Mode)、投入模式(Devotion Mode)和授权模式(Warrant Mode)[3~6]。

到目前为止,在运动队关于心理耗竭的实证性研究开展得并不多[7]。西方研究者针对心理疲劳、心理耗竭等进行了一些有关调查研究。在针对疲劳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心理耗竭比过度训练和疲倦更受人重视[8]。Falkum(2000)用心理耗竭问卷(MBI,Mental Burnout Inventory)对1476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3%的被试达到心理耗竭的标准[9]。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教练员出现的心理耗竭现象[10]。Vealey,Armstrong等(1998)的调查结果显示,教练员的心理耗竭与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相关[11]。

在国内,针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方法和发生情况等的研究甚少。刘芳琳(2005)对12位退役不久的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发现:区别于运动心理学领域所盛行的心理耗竭概念,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疲劳区分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这一概念的区分有助于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有实际意义[12]。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是指运动员长时间从事大负荷训练,超过其机体承受限度而同时恢复不足导致的一种包括身体疲劳、心理疲劳、健康水平下降、运动创伤、运动能力下降等表现的综合症状群[13]。在运动训练领域,对过度训练综合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集中在过度训练导致的生理疲劳、运动创伤、训练控制、疲劳恢复以及其发生的内部机制、检测和干预方法等方面,心理疲劳只是其考察过度训练现象诸多症状中的一个方面。与过度训练有关的心理疲劳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情绪和动机方面等。Puffer,McShane(1992)的研究提示,竞技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对成功的刻意追求易于导致过度训练,并呈现出慢性疲劳和情绪消沉[14]。Peluso,Andrade(2005)研究了运动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提示适度的训练有利于心理健康,但过度训练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突出表现在情绪的负性变化方面[15]。Pierce(2002)对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一项在为期24周的赛季中训练负荷与情绪关系的研究,结果提示,训练量的增加会导致情绪的扰乱,情绪状态测试对预测过度训练比较敏感[16]。

Kentta,Hassmen等(2001)对272名不同项目运动员进行的调查研究提示,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会导致训练动机的下降和负性情绪变化,导致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的主要原因除了训练性因素外,非训练性压力源也是主要原因[17]。Armstrong,VanHeest (2002)研究提出,过度训练与抑郁症可能具有相似的病因,如脑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等,并可以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18]。Morgan,Brown 等(1987)对400名男女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0年的情绪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扰乱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