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环评报告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市城关镇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2项目位置
市城关镇
1.3投资规模
项目总规模3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万元,投资现金5万元
1.4项目内容
本催化焚烧发电项目工程采用现代催化焚烧方式,生活垃圾也可被催化耦合生物发酵和焚烧后获得电能,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堆放量。
二、环境影响评价
2.1环境影响
焚烧发电项目的实施将增加PM2.5的排放量,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事件,对当地的空气、水、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与威胁。
2.2环境风险分析
(1)大气污染
焚烧发电项目实施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拥有较高的PM2.5浓度,对周边空气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会使周边空气质量大幅降低,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2)水污染
焚烧发电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包括废气脱硫废水、废气冷凝水、洗涤水、结冰水等等,这些水体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会污染水源并影响水质,会导致水体重金属污染,从而威胁周边水源的安全性及生态环境的稳定。
(3)土壤污染
焚烧发电项目实施时。
吉首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
吉首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吉首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二O一七年十一月吉首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吉首市河溪镇河溪村东北侧,项目总投资5024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
吉首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规定,特公示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1项目由来目前,湘西自治州几个行政区(吉首、花垣、凤凰、泸溪、古丈)环卫部门每天集中收集和处理的生活垃圾量约716 吨,并且还在以一定比例增长,垃圾产量与垃圾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湘西自治州每天有大量生活垃圾被送往城郊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堆置或简易填埋,更缺少必要的防渗、集气措施,加上自治州地区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因此垃圾渗沥液更容易对城区周边的空气、农田土壤和地下水源造成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同时,固体废弃物中的热值未得到充分利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被白白浪费。
为满足垃圾量不断增长的处理需求,实现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有效减少垃圾重量和容积,减少填埋用地,合理利用能源,改善湘西州的环境质量,吉首市公共事务管理局拟投资建设吉首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2建设项目情况简述拟建项目性质:新建。
拟建项目规模:建设2台500t/d的机械炉排焚烧炉,年处理垃圾量为36.5万吨,余热锅炉选用中温次高压(4.0MPa,400℃)锅炉,装机容量20MW,年运行8000h,年发电量12499万kWh,年上网电量10249万kWh。
建设地点:吉首市河溪镇河溪村东北侧。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购置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等焚烧发电设备,新建厂房、宿舍楼、办公楼、循环水泵房等建构筑物及配套设施。
服务范围为:吉首市及周边四县(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泸溪县)的生活垃圾。
1.3建设项目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其环境影响的概述1.3.1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焚烧烟气排入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和要求。
垃圾焚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垃圾焚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垃圾焚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 引言垃圾问题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垃圾的产生量呈指数级增长,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垃圾并减轻环境压力,垃圾焚烧项目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
然而,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带来了一些争议和疑虑。
本文将对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探讨。
2. 垃圾焚烧项目的原理和技术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垃圾通过高温燃烧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的处理技术。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垃圾被送入焚烧炉中,并在高温条件下氧化分解为灰渣、废气和废水等副产物。
这些副产物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以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3. 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废气、废渣和废水的处理上。
首先是废气排放问题。
垃圾焚烧过程中生成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二恶英等。
这些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风险。
其次是废渣处理问题。
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灰渣中富含有机物和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对废渣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是垃圾焚烧项目的一个关键环节。
垃圾焚烧还会产生废水,包含有机物和微量的重金属等物质。
废水的排放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4. 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了评估垃圾焚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该包括对垃圾焚烧项目各个环节的评估,包括废气排放、废渣处理和废水排放等。
在评估废气排放时,应该确定废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并评估其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对于废渣处理,应该评估废渣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并提出有效的处理和处置方法,以避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针对废水排放,应该评估废水中物质的含量,并制定可行的处理和排放标准,以保证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5. 对垃圾焚烧项目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尽管垃圾焚烧项目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它仍然是一种有效处理垃圾的方法。
安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评报告
安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51号2010年8月目录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和性质 (1)1.2项目立项情况 (1)1.3项目规模 (1)1.4建设地点 (1)1.5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1)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2)2.1工程内容 (2)2.2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3)3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4)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5)4.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5)4.2水环境影响评价 (7)4.3声环境影响评价 (7)4.4固体废弃物处置影响评价 (8)5总量控制分析及公众参与 (9)5.1总量控制 (9)5.2公众参与 (10)6项目环保审批可行性分析 (11)7项目环保措施 (12)8环评总结论 (15)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和性质项目名称:安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1.2项目立项情况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发改委关于安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批复》(浙发改投资[2010]231号,2010年8月13日)。
1.3项目规模本项目总投资9600万元,项目建设1×300t/d生活垃圾处理规模的机械炉排炉,同时配备1×4.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1.4建设地点安吉县递铺镇长弄口(原县垃圾填埋场)。
1.5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项目定员32人,其中生产人员27人,管理及技术人员5人。
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为日班制,运行人员和值班技术人员采用四班轮换制,垃圾卸料及输煤除渣人员按两班制运行。
垃圾焚烧炉全年除去一些例行的检修时间,正常运行时间为24h/d、8000h/a。
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2.1工程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建设2×500t/d生活垃圾处理规模的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同时配备2×N12MW汽轮发电机组。
项目基本构成如表2-1所示。
表2-1项目基本构成2.2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项目污染源强汇总如表2-2所示。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压力日益加大。
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存在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此,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进行垃圾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环境影响评价2.1大气环境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项目设计中应使用先进的脱硫、脱氮和除尘设施,以保证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并对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
2.2水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会产生废水,其中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项目应配备废水处理设施,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2.3噪音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设备运转和垃圾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噪音。
项目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4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阶段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弃物和废水,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应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和废水管理体系,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5生态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项目应进行生态保护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植物和动物资源,减少栖息地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效益3.1环保措施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方面,项目应配备先进的脱硫、脱氮和除尘设施,确保排放符合相应标准。
对废水处理方面,应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对噪音控制方面,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的扩散。
对土壤和地下水保护方面,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和废水管理体系。
3.2社会效益4.环境监测与管理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水、噪音、土壤和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5.总结与建议本报告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该项目有利于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提供清洁能源,但需要在建设和运营中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规,确保环境影响控制。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概述1.项目概况2.项目特点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3.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4.分析判定情况5.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一章总则1.1 编制依据1.1.1国家法律法规1.1.2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条例等法规1.1.3地方相关法规条例1.1.4技术导则与规范1.1.5项目技术文件1.2 评价对象1.3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1.3.1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①施工期;②运营期;1.3.2评价标准1.3.3环境质量标准①大气环境;②地表水环境;③地下水环境;④声环境;⑤土壤。
1.4评价工作等级和工作范围1.4.1大气环境1.4.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4.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4.4 声环境影响评价1.4.5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1.4.6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1.4.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6评价重点项目的重点评价专题为: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工程分析;③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④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⑤环境风险评价;⑥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⑦选址可行性和总量控制分析;⑧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⑨环境经济损益分析;⑩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基本情况2.2项目边界条件2.3处理对象2.3.1项目服务区域2.3.2生活垃圾产量及处理现状①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现状。
2.3.3项目建设必要性①是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迫切需要;②是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需要;③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④工程建设有国家良好的政策支持。
2.3.4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①预测方法;②服务区人口现状;③服务区人口预测;④服务区生活垃圾量预测;⑤建设规模确定。
2.3.5垃圾设计参数确定①生活垃圾现状特性;②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现状特性;③项目设计热值。
2.4项目组成平面布置/竖向设计/交通组织/绿化设计2.5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分析2.6主要工艺流程项目整个工艺流程包括了垃圾接收、焚烧及余热利用、烟气净化处理、灰渣及飞灰收集储运、渗沥液处理等系统。
城市垃圾焚烧环评报告书
城市垃圾焚烧环评报告书1. 简介城市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旨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评估城市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工程概述城市垃圾焚烧设施计划建设于xxxx地区,总投资xxx万元,项目占地xxx平方米。
该项目旨在解决当地垃圾处理的问题,减少对填埋场的依赖,同时有效处理垃圾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环境影响评价3.1 大气环境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
项目计划采用先进的排放治理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以减少大气排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2 水环境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废水处理方案涉及污水收集、沉淀、生物处理等工艺,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3 土壤和地下水影响垃圾焚烧设施建设会涉及基础设施施工等土壤破坏活动。
项目拟采取相应措施,如地质勘察、压实填埋、防渗措施等,以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负面影响。
3.4 噪声与振动影响垃圾焚烧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项目将采用隔音、减振、降噪等措施,控制噪声和振动在周边环境内的扩散,以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4. 环境保护措施4.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先进的排放治理技术,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定期对排放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排放效果可控;- 加强废气排放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放超标情况。
4.2 水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废水处理方案,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定期对废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处理效果可控;- 加强废水排放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放超标情况。
4.3 土壤和地下水保护措施- 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土壤的破坏和污染;- 实施地下水位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下水污染风险。
4.4 噪声与振动保护措施- 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采用隔音、减振等措施,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扩散;- 定期监测和维护噪声和振动控制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效果可控。
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一. 建设项目由来及变更原因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是世界各国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许多现代化的城市仍然为生活垃圾问题所困扰。
现资中县可供填埋的土地资源已日益减少,为了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置100%的目标,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垃圾有效地处理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
根据目前资中县和威远县对生活垃圾处理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和该地区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拟在资中县双河镇长岭山村建设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项目。
该项目已于2019年5月10日取得《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内市环审批[2019]14号)。
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由于项目实际建设及国家相关规范的变化,资中县城市管理局联合有关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落实,对污水处理站接纳范围及处理量的变更、浓液处置去向、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进行了相应调整,变更详情见下表。
表1 建设项目内容调整表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综合重大变动清单(试行)》中的相关要求对主要变化进行判定,主要变更原因、变化及判定结论如下:1)本项目渗滤液处理站接纳范围和处理量的变更本项目污水处理站拟接收资中填埋二厂垃圾渗滤液,涉及污水处理站接纳范围和处理量的变更。
经判定:该变化不属于废水防治措施工艺变化,废水仍然维持全回用不外排的方案,不会导致环境影响加重,不属于重大变更。
2)本项目产生浓缩液处理方式改变根据《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焚烧》(HJ1039-2019)要求,浓液除回喷焚烧炉外还可进行石灰制浆。
本项目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浓液新增石灰制浆工艺。
经判定:该变化属于自行处置方式变化,符合国家相应规范要求,不属于重大变更。
3)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加根据目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掌握的资料显示,该区域的垃圾含氮量相对较高,氮氧化物的产生和排放浓度也将随之提升,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由现在的189.6t/a提升至约228t/a左右,增加幅度超过原环评批复排放总量的10%。
垃圾焚烧厂环评报告书
垃圾焚烧厂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述垃圾焚烧厂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技术,通过高温燃烧废物,减少其体积并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本报告旨在对某垃圾焚烧厂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并提供可行性研究结果及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背景1.项目基本情况该项目拟建于xx市x区,占地面积xxx平方米,总投资额约xxxx万元。
垃圾焚烧厂将采用x技术,每日处理垃圾量约xxx吨。
2.环境背景周边地区主要为工业区和居民区,临近xxxx水系,距离最近的居民区约xxxx米。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为减少大气环境污染,项目将采取高效除尘设备、脱硝装置等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水环境影响评价废水处理工艺采用xxxx技术,能有效去除有害物质,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建议加强废水监测与管理,防止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3.噪声与振动影响评价垃圾焚烧厂的运行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项目将采取隔音降噪措施,确保降低噪声和振动对居民的影响。
4.土壤污染影响评价项目预计不会直接对土壤产生污染,但建议加强废弃物存放和处理措施,防止土壤污染风险。
五、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1)焚烧炉采用高效除尘设备,确保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2)脱硝装置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控制;(3)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排放设施的正常运行。
2.水污染防治(1)废水处理采用xxx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2)建立废水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频次,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噪声与振动控制(1)采用隔音材料包覆焚烧炉和运输设备,减少噪声产生;(2)合理设置设备,降低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废弃物管理(1)建议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2)定期清理和监测废弃物存放场所,防止溢漏和污染。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应急预案建议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
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急剧
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健康危害问题,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来有效管理和处理生活垃圾。
太原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旨在利
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将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有效减少大量废
弃物的积累,同时可以节能环保、改善城市环境。
本文针对太原市焚烧发
电项目,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从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对项目
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关键词:太原市;垃圾焚烧发电;环境影响;评价
1.引言
2023年3月,太原市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项目建
设总投资4.5亿元,可处理垃圾1000吨/天,年发电量约66.6万千瓦时,对国家的节能环保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焚烧废物大量释放的烟尘、气
味等物质,可能引起空气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同时,项目建设及运营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破坏环境,影响太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对该城市的
居民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九年七月一、项目概况1、项目来源余姚市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等措施(桐张岙垃圾填埋场),由于现有垃圾填埋场硬件建设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监测系统、压实机和称重计量设施的配备等不完善,市域垃圾场都达不到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因此尽快建设余姚市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显得更为迫切重要。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较好的达到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余姚市市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市民清洁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对余姚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适合当地情况的先进技术、以合适的投融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成为余姚市的当务之急。
市政府以治理污染环保环境高度重视,把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确立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拟在余姚市建设运营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立项情况《宁波市企业投资项目咨询登记表》,甬发改咨[2008]78号。
3、建设地点位于余姚市小曹娥工业功能区,用地面积30亩。
4、项目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
二、工程概况1、工程组成项目基本构成见表2-1。
2、主要原辅材料(1)垃圾①垃圾的来源及处理量的确定据调查,余姚市(包括慈溪的四个镇)目前生活垃圾收集范围内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见表2-2。
本项目垃圾处理规模为1500t/d,预计投产时间为2010年末,根据项目申请报告对收集范围内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010年的产量为1816.46t/d,本项目1500t/d的垃圾焚烧炉可以得到保证。
②生活垃圾主要组成本报告引用慈溪市鸣山镇、逍林、曙光、镇东、观海卫五个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成分进行检测。
满洲里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书
3.1 生产工艺方案...................................................................................................................................59 3.2 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75 3.3 主要生产设备...................................................................................................................................77 3.4 同类型项目污染源调查...................................................................................................................80 3.5 工程污染源分析...............................................................................................................................84 3.6 非正常工况污染物排放情况........................................................................................................ 101 3.7 清洁生产分析.................................................................................................................................103 3.8 污染物排放量汇总.........................................................................................................................109
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环评报告书
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环评报告书【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环评报告书】一、项目背景与目的城市废弃物的大量产生给环境带来了重大压力,而废弃物焚烧工程作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对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进行环境评估,以确定该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该工程能够遵守相关环境法规和标准。
二、项目概况1. 工程名称: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2. 建设地点:某市区域内3. 建设单位:某市环境保护局4. 建设规模:年处理能力达到XX吨废弃物5. 建设目的: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三、环境评估内容与方法为了全面评估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本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及方法:1. 建设区域环境评估:对建设区域的地质、水文、气象等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估,分析建设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
2. 建设工程环评:对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的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3. 生态环境评估:对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重点关注对鄙县水源、大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4.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对建设工程可能对周边社区、人员就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其经济、社会效益。
四、环境评估结果通过对城市废弃物焚烧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以下结果:1. 建设区域环境评估:建设区域地质条件较好,水文环境适宜,气候条件有利于废物处理设备的运行。
2. 建设工程环评:废气排放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但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对周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废水处理系统能够达到排放要求,对水环境的影响可控;固体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已基本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3. 生态环境评估:该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较为稳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对鄙县水源保护有积极作用。
4.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建设工程将带动当地就业,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热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OO九年七月一、项目概况1、项目来源余市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等措施(桐岙垃圾填埋场),由于现有垃圾填埋场硬件建设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监测系统、压实机和称重计量设施的配备等不完善,市域垃圾场都达不到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因此尽快建设余市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显得更为迫切重要。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较好的达到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余市市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市民清洁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对余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适合当地情况的先进技术、以合适的投融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成为余市的当务之急。
市政府以治理污染环保环境高度重视,把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确立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众茂北热电拟在余市建设运营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立项情况《市企业投资项目咨询登记表》,甬发改咨[2008]78号。
3、建设地点位于余市小娥工业功能区,用地面积30亩。
4、项目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
二、工程概况1、工程组成项目基本构成见表2-1。
2、主要原辅材料(1)垃圾①垃圾的来源及处理量的确定据调查,余市(包括慈溪的四个镇)目前生活垃圾收集围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见表2-2。
表2-2 余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表本项目垃圾处理规模为1500t/d,预计投产时间为2010年末,根据项目申请报告对收集围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010年的产量为1816.46t/d,本项目1500t/d的垃圾焚烧炉可以得到保证。
②生活垃圾主要组成本报告引用慈溪市鸣山镇、逍林、曙光、镇东、观海卫五个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成分进行检测。
【可编辑全文】开封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开封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开封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项目概况拟建开封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开封县范村乡袁府庄村,地处开封县北部,距离开封市中心约7km。
项目建成后的主要服务区域为开封市城区及开封县的生活垃圾。
项目建设规模为年焚烧生活垃圾36.5万t,汽轮发电机容量2×9MW,主要建设项目组成为:垃圾卸料平台、垃圾储仓、垃圾预处理系统、垃圾焚烧系统、汽轮发电系统等主要生产设施,以及其它环保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和行政生活设施等。
垃圾焚烧炉选择3台350t/d的机械炉排炉,烟气处理采用“半干法脱酸(旋转喷雾)+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组合的烟气净化工艺。
项目建设总投资41959.9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50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8.34%。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内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通过对项目区附近6个监测点进行的现状监测可知:各监测点SO2、NO2、HCL、NH3、H2S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且占标率较小,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地表水适用水体功能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水域水质。
马家河3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项目中除PH、石油类、砷、六价铬、挥发酚不超标外,其他监测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COD、NH3-N、氟化物、全盐量的超标率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5.95、67.5、1.49和2.66倍。
评价区域内地表水水质较差,分析超标原因为:目前该河段上游已无天然径流,且下游现主要接纳了开封市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导致该河段超标严重。
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最新生活垃圾燃烧能源项目环评报告
最新生活垃圾燃烧能源项目环评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最新生活垃圾燃烧能源项目的环境影响。
该项目旨在将生活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并进行燃烧发电,以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环评报告将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2. 项目概述最新生活垃圾燃烧能源项目将选址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
项目包括生活垃圾储存和分类设施、燃烧炉、发电装置以及废气处理系统等。
预计项目每年处理XX吨生活垃圾,并产生约XX兆瓦的电能。
3. 环境影响评估3.1 水环境该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废水处理过程。
相关设施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预计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对周边水体不会造成显著污染。
3.2 大气环境燃烧过程会产生废气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为降低大气污染影响,该项目将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废气处理系统。
预计废气排放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并不会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3.3 噪音影响项目运行期间会产生噪音,主要源于机械设备的运行和垃圾运输过程。
为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项目将采取噪音隔离和降噪措施。
预计项目运行噪音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干扰。
3.4 土壤环境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主要受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影响。
将进行除土壤污染治理措施,以确保垃圾燃烧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结论根据本环评报告的分析和评估,最新生活垃圾燃烧能源项目在正常运行和符合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噪音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可控且符合相关标准。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能源结构。
5. 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对废水、废气和噪音的排放进行严格监测和管理,确保其始终符合国家的环境标准。
同时,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信息公开,解答居民关于项目环境影响的疑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垃圾焚烧发电环评报告书
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九年六月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2)建设地点: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选在永康市以西新区花川村,原垃圾填埋场以南,紧邻规划四环路。
(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规模:根据永康市的垃圾产量,项目总规划规模为:日平均焚烧垃圾800t/d,本方案选用400t/d焚烧炉2台,二条焚烧处理线,保证年处理垃圾万吨,装机容量为一台15MW汽轮机组。
项目基本构成见表1。
表1 项目基本构成2环境质量现状(1)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SO2)SO2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以看出,各测点的SO2日均浓度范围为<~mg/m3,标准指数范围<~,SO2日均最大浓度m3,占二级标准的24%。
•二氧化氮(NO2)NO2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NO2日均浓度范围为<~mg/m3,标准指数范围<~,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NO2日均最大浓度为m3,占二级标准的21%,出现在应益村。
•TSPTSP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TSP日均浓度范围为<~m3,标准指数范围~,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TSP日均最大浓度为m3,占二级标准的64%,出现在应益村。
•PM10PM10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m3,最大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标准指数范围~,各测点的PM10污染指数最大为,出现在应益村测点超标率为60%,出现在乌牛山村测点超标率为20%。
超标原因主要是农村道路状况较差,扬尘较多所致。
•H2SH2S 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H2S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mg/m3,标准指数范围~,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H2S小时平均最大浓度为m3,占标准的60%,出现在永康垃圾填埋场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50160
飞灰
12
3960
生活垃圾
0.04
13.2
净水站污泥
0.3
108
废水预处理污泥
0.02
6.6
合计
164.36
54247.8
4
4.1
1、有组织正常情况下平均浓度
工程烟气排放造成评价区内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选出的地面小时浓度贡献最大值前十位具体结果,充分考虑了评价范围内复杂的地形条件。数据表明,全年SO2、HCI、NO2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45.6639μg/m3、15.1268μg/m3、106.8327μg/m3,占二级标准份额分别为9.13%、30.254%、44.514%。工程排烟对各关心点SO2小时浓度的贡献均较小,占二级标准份额的0.89%以下;对各关心点HCI、NO2小时浓度的贡献均稍大,占二级标准份额的2.979%和4.383%以下。
32
3.2
3
车间冲洗废水
9
0.9
4
装卸区及污水间地面冲洗水
6
6.0
5
垃圾池渗滤液
120
9450
236.25
合计
179
9465.6
236.7
表4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纳管量)汇总表
名称
废水量(t/d)
CODCr(t/d)
氨氮(t/d)
排放量
221
0.111
0.008
表5固体废物产生量
项目
日产生量(吨)
年产生量(吨)
NO2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5~0.025mg/m3,标准指数范围<0.13~0.21,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NO2日均最大浓度为0.025mg/m3,占二级标准的21%,出现在应益村。
•TSP
TSP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TSP日均浓度范围为<0.117~0.191mg/m3,标准指数范围0.39~0.64,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TSP日均最大浓度为0.191mg/m3,占二级标准的64%,出现在应益村。
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DESIGN INSTITUTE OFZHEJIANG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二○○九年六月
1
(1)项目名称: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2)建设地点: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选在永康市以西新区花川村,原垃圾填埋场以南,紧邻规划四环路。
区内有多座中小型水库,烈桥溪和倪宅溪由北向南穿越小区汇入永康江。区内永康江水质为劣V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氟化物、氨氮。
小区工业以电动工具、防盗门、休闲运动车行业、休闲用品、小家电厨具、不锈钢产品、汽摩配等五金产业为特色,现已形成城西工业区块、花街工业区块和一些零星工业区块,有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47家。小区内现状工业用地布局分散混乱,单位工业用地产生的工业产值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尚未铺设完成,工业污水大多为企业自行处理后直接排放。
工程总投资
24440.23万元
规模
日焚烧垃圾800吨,1×N15MW发电机组
主体工程
焚烧锅炉
2台400t/d炉排式垃圾焚烧锅炉
汽轮机
1×N15MW凝汽式汽轮机
发电机
1×15MW
配
套
工
程
辅助
工程
供水系统
永康江水作为水源;分为生产供水系统、生活消防供水系统、采用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
化水处理设施
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处理工艺
•镉
镉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镉日平均浓度范围为<1.5×10-6~9.40×10-6mg/m3,标准指数范围0.0003~0.003,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镉日平均最大浓度为9.40×10-6mg/m3,占标准的0.3%,出现在乌牛山村。由表可以看出,各测点的镉日平均浓度均较低,各测点的镉污染指数较小。
(2)水环境
永康市地表水以劣Ⅴ类为主,主要河流永康江的水质为劣Ⅴ类。2006年至2007年,永康全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4.3%。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总氮和氨氮。
永武交界断面(桐琴桥断面)以各监测项目监测水质均不能满足 类水质要求,超标因子为总磷、总氮和氨氮。
本工程附近尚仁溪现状水质污染严重,不能达到Ⅲ类水质功能区的要求,主要超标因子是CODCr、总磷、粪大肠菌群和总汞,超标原因主要是附近工业区电解氧化和小磷化、防盗门企业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造成。
地下水监测结果可知,二个测点挥发酚、亚硝酸盐氮和总大肠菌群均超标,寺口村细菌总数超标,其余评价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区域现状地下水水质有污染,不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主要超标因子是挥发酚、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原因主要是附近农业面源污染造成。
相关工程
永康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2
(1)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SO2)
SO2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以看出,各测点的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5~0.036mg/m3,标准指数范围<0.1~0.24,SO2日均最大浓度0.036mg/m3,占二级标准的24%。
•二氧化氮(NO2)
Pb
浓度(mg/Nm3)
/
/
/
0.111
1.6
排放速率(kg/h)
/
/
/
0.0057
0.26*
CO
浓度(mg/Nm3)
/
/
/
2.0
150
排放速率(kg/h)
/
/
/
0.076
/
表3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汇总表
序号
名称
产生量
废水量(t/d)
CODCr(kg/d)
氨氮(kg/d)
1
生活污水
18
5.4
0.45
2
化水间废水
•PM10
PM10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83~0.162mg/m3,最大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标准指数范围0.55~1.08,各测点的PM10污染指数最大为1.08,出现在应益村测点超标率为60%,出现在乌牛山村测点超标率为20%。超标原因主要是农村道路状况较差,扬尘较多所致。
•甲烷
为了解永康垃圾填埋场周界外甲烷浓度,各测点的甲烷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20~2.40mg/m3,按甲烷爆炸极限4.9%~16%作评价标准,永康垃圾填埋场周界外甲烷均低于4ppm,各测点的小时浓度均较低,基本没有安全问题。
•二噁英
二噁英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二噁英平均浓度范围为0.109~0.144 pg/m3,即使参照日本年平均值标准0.6TEQpg/m3,各测点的二噁英平均浓度均低于日本年平均值标准0.6TEQpg/m3,二噁英最大浓度为0.144 pg/m3,占日本年平均值标准0.6TEQpg/m3的24%,出现在寺口村。由表可以看出,各测点的二噁英日平均浓度均较低。
•镍
镍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镍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1.5×10-5~5.51×10-5mg/m3,镍按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1/4作评价标准,标准指数范围<0.0008~0.0055,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镍小时平均最大浓度为5.51×10-5mg/m3,占标准的0.55%,出现在乌牛山村。由表可以看出,各测点的镍小时浓度均较低,各测点的镍污染指数较小。
总之,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显示,拟建项目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基本满足环境功能要求,PM10污染指数均超标,氨现状监测出现一个测点一次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未超过评价标准。。其余各项指标均未超过评价标准。拟建项目地区目前表土覆盖较差,道路路面以泥沙路为主,垃圾运输车辆往来,尘土飞扬,对区域空气环境造成影响。另外,拟建项目地区还受到周围垃圾填埋场作业影响。由于本项目的建设,今后垃圾填埋场作业量会减少较多,也可通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减少垃圾填埋场作业粉尘排放,改善拟建项目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
36.7
75
排放速率(kg/h)
22.92
17.19
75
5.73
10.12*
NOx
浓度(mg/Nm3)
/
/
299.5
400
排放速率(kg/h)
40.5
54*
烟尘
浓度(mg/Nm3)
5830
/
28.7
80
排放速率(kg/h)
874.5
870.19
>99.85
4.31
10.8*
二噁英
浓度(ng/Nm3)
本项目所处区域目前在《永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内。根据《永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区域规划为“城西新区优化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Ⅲ2-30784D02)”,是“优化准入区”。本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本工程垃圾焚烧炉外排烟气中的污染物采用类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
本项目废水污染源估算结果见表3、表4。
(3)声环境
本项目目前除了6#监测点公路由于受到过往车辆的交通噪声影响,噪声值不能满足标准外,其余各个测点的噪声均没有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的标准限值,可以达到相应功能区的标准限值。
(4)生态环境
该区位于永康市西部,小区范围东以西塔路为界,南至永康江,西至西外环线,北抵北外环线,总面积35.05平方公里,包括城西新区和花街镇部分地区。该区属丘陵地带,但除东北部的西横山外,地形起伏不大。300国道、39省道和金温铁路穿区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永康市“一城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永康今后作为全国性现代五金产业中心的重要保证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