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支部队号称国民党军最精锐在南京战役中全军覆没

合集下载

国军精锐: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何以全军覆没

国军精锐: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何以全军覆没

国军精锐: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何以全军覆没1937年12月7日,日军攻抵南京光华门前,国民党军队最精锐的部队——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奋起抵抗。

四日后,时任南京城防司令的唐生智下令撤退。

12月13日,渡江的官兵在下关一带江面遭到敌舰敌机的射击和冲撞,死在江中的约有三四千人,情况极凄惨,目不忍睹。

成立仅一年,这支号称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在长江边全军覆没。

本文作者何仁勇,原题为《国民党军最精锐的部队为何在南京战役全军覆没》。

南京保卫战期间南京城郊的日军战车国民党军队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队——中央军校教导总队。

这支部队虽然隶属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但由于从北伐开始,中央军校就有以教导部队编成实战部队参战的习惯,所以,这支部队实战能力非常强。

而且,因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是蒋介石的起家的本钱,蒋介石非常看重这所学校,最新的装备、训练课程与部队编装往往先由中央军校实验,这就使得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能够装备当时国军最新锐的武器。

基于上面两点原因,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被称为国民党军队最精锐的部队。

1936年12月12日教导总队成立。

抗战全面爆发之时,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总队长为桂永清。

1937年11月,他率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参加了上海战役。

11月6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到达上海,直接投入苏州河畔八字桥阵地接替第一军阵地,桂永清与参谋长邱清泉均在第一线巡视,教导总队死守阵地,日军敌前以橡皮艇强渡,被杀的血染河水。

直到11日金山卫被突破消息传来,总队才奉命撤退。

教导总队原本奉命直接撤到湖南,结果唐生智找何应钦吵架,吵到蒋委员长面前,硬是将教导总队留在南京。

教导总队撤到南京后,又加入南京卫戍部队序列,参加南京保卫战。

12月7日,日军攻抵南京光华门前,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奋起抵抗。

8日,守军第二团吴幼元营长被日军空袭重伤,第二团团长谢承瑞亲临督战。

桂总队长闻讯,亲率医官到光华门火线救护吴营长,并要求第二团官兵效法岳家军精神,不为日寇捍动。

10日拂晓,敌人占领老虎洞阵地后,即开始集中兵力向紫金山第二峰、孝陵卫之西山主阵地攻击。

国民党“王牌”第三十五军覆灭记

国民党“王牌”第三十五军覆灭记

有 素 、 猛 顽 强 著 称 。自长 城抗 战 起 , 十 五军 就 与 E 军 勇 三 l
展开浴血 激战 , 绥远 、 头 、 原等 战役 中屡建殊勋 , 在 包 五
为 此 赢得 “ 牌 军 ” 王 美誉 。中共 中 央也 曾发 去 贺 电 。三 十 五 军 也 伤 亡惨 重 , 五 原 一 战 就 阵 亡 6 9 。当 时胡 适 受 仅 7人 傅 作 义 嘱 托 , 在 呼 和 浩 特 北 郊 树 立 的 “ j 第 五 十 九 为 华 B
军 ( 三十 五 军 ) 日阵 亡 将 十 纪 念 碑 ” 写 了碑 文 , 即 抗 撰 表
色 的 美 式 火 炮 , 间夹 带 着 十几 辆 小 卧 车 、 中 吉
黄 褐 色 的 华 北 平 原 上 拉 出 2 余 华 里 的长 列 .黄 0
吼 声 如 雷
— —
这 就 是 耀 武 扬 威 的 第 三十 五 军 。 此 喜
津……”
家 口地 区 情 况 紧 急 . 立 即 率 第 一 o … 师 、 二 你 第
带 一 个 榴 弹 炮 营 . 汽 车 速 往 张 家 口增 援 . 二 乘 第
傅 作 义很 清 楚 , 老蒋 把 他 当做 华 北 这 “ 壁 江 山 ” 半 的 赌 注 , 也 感 激 老 蒋 多 年 来 的 “ 遇 之 恩 ” 但 解 放 军 攻 他 知 :
知 . 的 大 部 嫡 系 共 1 万 余 人 已被 牵 着 鼻 子 走 他 0
泽 东 获 知 傅 作 义 的调 兵 部 署 后 ,高 兴 地 说 : 此 “ 对我极为有利。” 当天 (1 2 1 月 9日 ) 一 字 排 开 的4 0多 辆 深 篓 , 0 军车驰 出丰 台 。 上载着全 副武装 的十兵 . 车 车

南京保卫战简介

南京保卫战简介

南京保卫战简介淞沪会战失利后,南京面临城破人亡的危机。

守城将士浴血奋战,牺牲无数。

南京保卫战终以中方溃退、南京沦陷宣告结束,战后,日军随即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南京保卫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南京保卫战参战部队:国军、日军战争结果:日方获胜,南京沦陷时间: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地点:南京人物:唐生智松井石根南京保卫战详情双方激战1937年12月1日,其后,日军占领镇江、句容、溧水,突破南京外围及复廓防御阵地,直逼南京城垣。

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了空前的拼死决战。

南京保卫战开始,蒋介石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官,指挥8.1万国军抵抗作战。

4日,南京作战外围战开始。

5日,日军的各个小部队开始从间隙穿插与国军第66军发生交战。

7日,日军兵临城下,松井石根司令官从空中投函唐生智劝降。

唐生智不予理睬,继续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

”日军三路进攻势如破竹,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陷。

很快日军就突破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

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

企图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10日,日军发起总攻,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

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

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

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

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

中方撤退12月12日,从拂晓开始,日军飞机大炮密集向各城门集中轰炸,城墙四周房屋倒塌,城墙洞开。

战至中午12点,雨花台被日军占领,紫金山第二峰沦陷,中华门和中山门被日军突破。

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

抗战史料——南京保卫战中两支成功突围的部队

抗战史料——南京保卫战中两支成功突围的部队

捍卫我们尊严的事儿南京保卫战中两支成功突围的部队(1)4-1南京战役中日军突破中华门——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上这些气势汹汹的日军坦克并未能突破中华门,他们遭到守军用37毫米反坦克炮的反击损失惨重。

我曾写文涉及八十八师在南京战役中坚守雨花台一战,这也是这支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的一战。

1937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的南京战役,中国当时有最精锐的四支德械部队——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三十六师和教导总队参战,此战除三十六师因为比较靠近后方保存了部分部队以外,其他基本损失殆尽。

此战,中国军队数量基本等同于日军(以当时装备和部队素质,其战斗力应只有日军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而且多为淞沪战场下来的疲惫之师。

以八十八师为例,已经补充了五次,人员素质下降很大,而日军为了攻占中国的首都已经杀红了眼。

这样,战败不算意外,但很多部队的损失并不在战场上,是很可惜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负责防守渡江撤退通道挹江门的三十六师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因此对到达防地的友军一律视作逃兵。

唐生智所在的南京卫戍司令部上午还在命令坚守,下午忽然又下令总撤退,而且命令传达极为仓促,有些主官如八十七师师长沈发藻(一二八时候也是一员虎将)干脆逃跑了。

许多机关和部队根本没接到撤退命令,发现情况不对,纷纷蜂拥渡江,是南京各部在撤退中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

三十六师和其他部队甚至相互射击,自相践踏,造成更大的混乱和无谓的伤亡。

出城后的部队也完全失去建制,撤退到下关的部队,大部分损失掉了。

但是,这次撤退中,却有两支部队得以较为成功的突围。

第一支,是邓龙光的八十三军(附叶肇六十六军一部),按照撤退的计划,各部主力应该向东方日军来犯方向突围,而这支广东部队奉命打掩护,在最后从下关方向撤退。

但是,军长邓龙光看到各部已经混乱不堪,自己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到达掩护阵地,到了也无从掩护,于是果断率部向东按总计划突围。

应该说唐生智毕竟是保定军官学校的高材生,在他没有失去勇气和理智的时候,指挥制定的计划还是比较有水平的。

八年抗战历史中,中国国军抗战王牌部队

八年抗战历史中,中国国军抗战王牌部队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主要会战:日期地点或名称中方主官胜方1937年8月保定会战刘峙日1937年8月淞沪会战蒋介石日1937年12月徐州保卫战李宗仁日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蒋介石日1938年10月广东战役余汉谋日1939年3月南昌会战薛岳日1939年5月随枣会战李宗仁中1939年9月长沙会战薛岳(代) 中1939年11月桂南会战白崇禧中1940年1月豫南会战李宗仁中1940年5月枣宜会战李宗仁中1941年3月上高会战罗卓英中1941年5月晋南会战(即中条山会战) 卫立煌日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中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中1942年5月滇缅公路会战 Stilwell, 罗卓英日1942年4月浙赣会战顾祝同日1943年5月鄂西会战陈诚中1943年10月滇缅会战卫立煌中1943年11月常德会战孙连仲(代) 中1944年4月豫中会战蒋鼎文日1944年5月长衡会战薛岳日1944年8月桂柳会战张发奎日1945年3月豫西鄂北会战刘峙中1945年4月湘西会战何应钦中八年抗战历史中,中国国军抗战王牌部队(排名)。

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

后期全美械。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

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15万主力部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而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

中国军民抗日的第一南京保卫战

中国军民抗日的第一南京保卫战

中国军民抗日的第一南京保卫战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入高峰期。

南京作为当时中国政府的首都,成为了日军侵略的首要目标。

为了保卫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军队和民众集结在南京发起了英勇的抗战,展开了中国军民抗日的第一场长时间持久的战斗——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的爆发源于国共两党和军队的共同努力。

当时的蒋介石发表了"八一"抗日演说,号召全国人民抗战到底,并将共产党置于了国共合作的重要位置。

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组织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加入到了保卫南京的战斗队伍中。

在这种共同抗日努力下,南京保卫战得以付诸实施。

南京保卫战的开始并不顺利。

日本侵略军在数量和装备上占有明显优势,首先攻占了中国政府的各个重要机关和军事据点。

然而,面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和滥杀无辜的暴行,中国军民不畏艰险,奋起抵抗。

他们以身殉国的精神,筑起了一道道人海防线,坚决捍卫着南京的尊严。

南京的民众也积极参与到战斗中,为抗击日寇提供物资和情报,为中国军队的抵抗提供了坚实的后援。

南京保卫战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日本侵略军对南京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围困战。

中国军民辛勤劳动,使得日军无法迅速攻占南京,为国际援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南京保卫战的壮烈场景深深震撼着世界各国。

据统计,中国军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人数超过30万。

然而,他们坚守到底,守护住了南京这座历史璀璨的城池,为中国军民抗日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京保卫战的胜利意义重大。

首先,这场战斗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成为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象征。

其次,南京保卫战的胜利为后期的全民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打下了扎实基础。

此外,南京保卫战还向整个世界展示了中国军民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和支持也进一步增强。

总结起来,南京保卫战是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之一。

它展示了中国军队和民众的抗日精神和牺牲精神,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勇往直前,坚决抵制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保卫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抗战故事选编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是1937年继淞沪会战之后,日军向中国首都南京推进所发生的战役,日本称为南京攻略战。

该战役由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15万国军与日军抵抗作战。

由于国民党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战前未作周密部署,最后决定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的撤退计划,更没有经过参谋作业,致使守军在突围中,自相践踏,争相夺路,损失惨重,国军的抵抗就此瓦解。

12月13日,南京沦陷,不足五万人的日军入城,由此开始了连续六个星期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

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加上中国抗战初期的军队训练素质极低,引致撤退演变为溃败,虽然锡澄线上的江阴保卫战对阻击日军海军逆江而上进犯内地有重要意义,但南部无锡的快速陷落使锡澄国防线基本没有发挥作用,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

12月1 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

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15万国军抵抗作战。

国民党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

战前未作周密部署,最后决定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的撤退计划,更没有经过参谋作业,致使守军在突围中,自相践踏,争相夺路,损失特别惨重,国军的抵抗就此瓦解。

此战,中国军队以10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地反击了日本侵略军。

但日军以8个师的兵力分兵进逼,使守军处于三面被围。

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军事当局在组织指挥上采取消极防御,使守军处处设防被动挨打,最后决定突围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大量部队团于城内,惨遭日军杀戮。

作战中,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余人。

12月13日,南京沦陷,不足五万人的日军入城,由此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星期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资料简介

南京大屠杀资料简介

南京大屠杀资料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京大屠杀资料简介,可以借鉴的哈。

欢迎阅读。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

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XX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日本军队侵入南京城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

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

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

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

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

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

“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撤退时损失惨重原因浅析

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撤退时损失惨重原因浅析

第33卷第4期天中学刊Vol.33No.42018年8月Journal of Tianzhong Aug.2018收稿日期:2018-03-25作者简介:曹冰冰(1994―),女,安徽界首人,硕士研究生;朱正业(1970―),男,安徽肥西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撤退时损失惨重原因浅析曹冰冰,朱正业(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摘要:1937年底的南京保卫战,是国民政府组织的一次悲壮而惨烈的首都保卫战,中国军人虽浴血奋战,但结果却是不言而喻的。

南京保卫战一直为后人所诟病的是中国军队撤退无方,撤退命令的下达反而使中国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南京,被屠杀的中国军人是30万遇难同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时的中国军队既未能形成有效抵抗,也没能组织有序撤退,被俘官兵数以万计,成为日军残忍屠杀的对象,这与南京保卫战高层的战略决策和指挥失误密切相关。

在距离南京保卫战80年后的今天,重新走进那一段历史,分析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在撤退时损失惨重的原因,仍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撤退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18)04–0146–05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强敌面前,若不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1]198。

在抗日战争中,对大城市来说,除重庆轰炸、长沙大火,没有什么比南京劫难更为惨重的,也没有哪个城市像南京一样在失陷之后,仍有大量的部队滞留在城中,既无法撤出,又不能组织成可以战斗的武装集团。

南京破城后,中国军队撤退无方,南京守军的损失约有85%发生在撤退之中。

学界一般认为,被日军屠杀的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的数字应在7~9万之间,这在南京大屠杀遇难的30万同胞里占到了1/4。

7~9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1/4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2]79。

尤其令人心痛的是,这些军人是在不构成对敌杀伤力的情况下被屠杀的。

为何会出现此种情况?对比1938年的武汉会战,苏鲁南的第五战区约40万大军同样面临敌人的包围,可到底还是跳出了敌人包围圈,从容撤退。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作者:陈钦来源:《百年潮》2015年第07期自上海陷落后,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就直接暴露在了日军的刺刀之下。

在国民政府于南京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上,蒋介石表示:“南京是我国的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对全国人心也有重大影响,完全不守是不可以的。

”这时唐生智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军人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誓与南京共存亡。

”南京虽然无险可守,但作为首都,又不能不守。

蒋介石深知这一点,他想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并未派自己的嫡系守卫南京。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南京保卫战前国军的真实心理写照。

蒋介石遂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调集14个师10余万兵力防守南京。

这些刚从淞沪战场退下来的部队,还没来得及整补休整,就又踏上了保卫南京的征程。

12月3日,各路日军逼近南京外围。

5日拂晓,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天一放亮,黑压压一大片涂着太阳旗的日军飞机出现在南京上空,一时间城内弹片横飞,火光冲天。

9日,敌机向城中投下松井石根致南京守军的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军队在次日正午前向日军投降,否则日军将开始进攻南京。

中国军队没有理会日军的这套把戏,他们明知实力悬殊,仍积极备战。

12月10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攻城。

日军地面部队在67架飞机的掩护下,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等守军阵地发起狂攻。

20万军队在南京城内外殊死厮杀,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役。

中国守军抵御日军最为顽强的战场,莫过于光华门。

1937年12月9日拂晓,日军精锐部队之一的胁坂部队(第九师团胁坂联队)占领了光华门外的大校场和通光营房,继而与守卫光华门的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等部展开激战。

光华门一度被日军占领,宪兵教导第二团、第一五六师等部赶来增援,很快中国守城部队又发动反攻夺回。

日军第九师团仅在光华门外就伤亡800余人。

战至午后,日军冲入光华门内,占据了一些沿街房屋。

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率部猛烈反击,经过8个多小时的血战肉搏,成功全歼入城日军。

南京大屠战火中的英雄与牺牲

南京大屠战火中的英雄与牺牲

南京大屠战火中的英雄与牺牲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行为之一。

在这场残酷的屠杀中,南京成为了无辜民众遭受暴行的地方。

然而,在这场浩劫中,也涌现出了一批英勇无畏的英雄和无私奉献的牺牲者。

本文将重点讲述南京大屠杀中的一些英雄和牺牲者,并展现他们的勇敢与无私。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城几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殆尽。

无数无辜市民在日军的暴行下丧生。

然而,就在这片血和火的地狱中,一些英雄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给予了希望与温暖。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南京大屠杀中的杜月笙先生。

作为当时的政府主要负责人,杜月笙并没有离开南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带领南京市民开展了一系列救助工作,为无数被追杀的百姓提供了庇护与救助。

他的勇气和决心为南京城带来了些许安宁,给了南京人民一线生机。

另外,还有一些普通百姓在南京大屠杀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英勇。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许多无辜的生命。

其中,丁学良是一个值得特别提及的英雄。

当时他带领着一支救难队,在南京城中救助了大量遭受迫害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他的善行感动了无数人,并为南京大屠杀中的受难者带来了一线生机。

除了英雄们的壮举之外,南京大屠杀中还有许多牺牲者,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抵御了侵略者的暴行。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南京的普通百姓,因为他们的信念和正义感,选择了留在南京,用自己的生命来抵抗日军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中有一位令人敬佩的牺牲者是海伦·弗朗西斯·卡尔,,她是一位美籍教师。

在大屠杀期间,她毫不畏惧地记录下了许多残暴的事实,并通过国际媒体向全世界公开报道。

她的勇气与决心不仅为南京人民争取到了更多的关注,也为日本侵略者带来了国际舆论的压力,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得到了更多的曝光。

此外,在南京大屠杀中有许多无名英雄,并没有被历史记录下来。

他们或是为保护自己的家人而抛头颅、洒热血,或是为了保护其他无辜的生命而舍弃自己的性命。

无论被记载与否,他们都是南京大屠杀中宝贵的烈士,他们的牺牲使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更加真实,也更加令人心痛。

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的几个问题

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的几个问题

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的几个问题唐生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参加过许多重要的战役,其中包括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于1937年12月,持续了近两个月,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这场战役意义重大,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南京保卫战期间,唐生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作战计划和指挥能力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他的一些决策和行动也引起了争议和质疑。

下面是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的几个问题。

一、唐生智的作战计划南京保卫战期间,唐生智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面对的是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入侵。

唐生智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和作战计划,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采取了分兵抵御、集中兵力反攻的战术,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增加了中国解放军的作战效果。

他还加强了对军事力量和物资的统一调配和管理,保障了前线士兵的供给和后勤支持。

二、唐生智的指挥能力南京保卫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唐生智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出色的指挥能力。

他利用积极防御策略,从容决策,深入带领部队,完成了各项任务。

他还注重士气的保持和提高,对士兵的培训和训练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确保士兵的战斗能力和战斗精神。

他还与其他部队的指挥官保持联系,积极沟通和协调,最终实现了部队的统一指挥和协作作战。

三、唐生智的决策和行动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一些决策和行动引起了争议和质疑。

比如,他在战斗中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战术,这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被认为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唐生智还下令收缴民用枪支弹药,引起了当时南京民众的不满和反对。

此外,唐生智还在兵力调动上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部队的支援到位不够及时,导致了战斗的困难和失利。

综上所述,唐生智参加南京保卫战期间表现出色,他的作战计划和指挥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同时,他在决策和行动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唐生智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的主要贡献在于领导和组织部队的能力,他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简介

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简介

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一部。

1930年3月,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发出倒蒋通电,中原大战爆发。

11月,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兵败下野,原属冯玉祥的宋哲元部被张学良收编为第二十九军。

1933年2月至5月,第二十九军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罗文峪、马兰关地段与日军浴血苦战33昼夜。

二十九军大刀队闻名全国。

长城抗战结束后,第二十九军驻防北平、冀中和察哈尔省,并收编原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帮助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组织的抗日武装)大量部队。

1937年7月7日,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在卢沟桥奋起抗击进攻宛平城的日军,打响全国性抗战第一枪。

其后,第二十九军拒绝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在北平和天津外围与日军激战,副军长佟麟阁及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相继阵亡。

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五十九、第六十八、第七十七军和骑兵第三军,合编为第一集团军。

后来,参加了徐州会战,在台儿庄战役中威名大震。

抗战期间,又改编为第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为司令官。

宜枣战役中张自忠战死后,冯治安接任司令官。

抗战胜利后,第三十三集团军(其中刘汝明带一个军脱离集团军建制)先后改编为第三十三军、第三绥靖区。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第三绥靖区大部在张克侠、何基沣率领下,战场起义,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第三十四军。

上世纪五十年代,包括第三十三军、第三十四军在内的上海周围部队,统统划归上海警备区序列。

抗战记忆: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

抗战记忆: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

抗战记忆: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是中国抗战期间发生的两场重要战役,对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场保卫战的历史背景、战斗经过和意义。

一、南京雨花台保卫战南京雨花台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2月,恰逢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南京成为日军的统治中心。

而雨花台是南京的重要军事要塞,守住这里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南京雨花台保卫战是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军进行顽强抵抗的一次典型战斗。

中国军队以冯玉祥将军为总指挥,组织了各支抗日部队,坚决抵挡日军的进攻。

战斗经过中,中国军队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战术,以小股兵力对付大量日军,依靠地形优势和坚守意志进行顽强抵抗。

战斗中,中国军民壮烈牺牲,但最终取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经验,为中国抗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雨花台保卫战的胜利意义重大。

它有效地稳定了抗战局势,提振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保卫战的胜利给中国军队以极大鼓舞,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信心和抗击日军的能力。

南京雨花台保卫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战绩的标志之一,被誉为“抗战第一城”。

二、中华门保卫战中华门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2月上旬,这是南京城防抗战中的又一次重要战斗。

中华门位于南京的市中心,是南京城北部的门户,对日军进攻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

中华门保卫战中,中国军队以黄继光为代表的年轻战士勇敢地投入战斗,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中国军队以有限的兵力抵挡了日军的强大进攻,展现出中国军民的坚韧和顽强抵抗的精神。

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成为中国抗战的英雄,激励了无数中国军民投身抗日战斗。

中华门保卫战的胜利意义在于传递了中国军民坚守抗战信念的良好示范,鼓舞了南京人民的抗日斗志,也震撼了日本侵略军,加强了他们对中国军民的恐惧心理。

这场保卫战也为南京的后续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都是中国抗战期间顽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典型战斗。

通过雨花台和中华门的保卫战,中国军队和民众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对于稳定抗战局势、提振士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队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队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队1.攻击王牌军---第2军: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兼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师,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

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2. 广西狼兵---第7军: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不但是桂军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

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极强,战术灵活,作战彪悍。

3. 精锐种子军---18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18军先后出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司令,1个空军司令,1个联勤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输送人才。

4. 攻守双料军---25军: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是国军内战主力,火力强大凶猛。

5. 铁甲机械军---第5军:第5军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全部美式装备,是嫡系中的王牌,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指挥官几乎全是黄埔系毕业,兵员素质高,火力强大。

6. 魔头乱世军---第8军:第8军是中国远征军主力之一,半美式装备,战斗力强大。

7. 新锐实力军---新1军:新1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但军中派系争斗厉害。

8. 虎贲御林军---74军: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在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极强,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9. 杂牌强悍军---35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

10. 野战凶悍军---52军:第52军既打日军,也打共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会吹牛,也会斗狠,是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

南京保卫战有两支部队成功突围

南京保卫战有两支部队成功突围

南京保卫战有两支部队成功突围史实03-29 22:481937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的南京战役,中国军队数量基本等同于日军(以当时装备和部队素质,其战斗力应只有日军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而且多为淞沪战场下来的疲惫之师。

而日军为了攻占中国的首都已经杀红了眼。

这样,战败不算意外,但很多部队的损失并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撤退中,是很可惜的。

但是,这次撤退中,却有两支部队得以较为成功的突围。

八十三军:战术对头成功突围第一支,是邓龙光的八十三军(附叶肇六十六军一部),按照撤退的计划,各部主力应该向东方日军来犯方向突围,而这支广东部队奉命打掩护,在最后从下关方向撤退。

但是,军长邓龙光看到各部已经混乱不堪,自己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到达掩护阵地,到了也无从掩护,于是果断率部向东按总计划突围。

应该说唐生智毕竟是保定军官学校的高材生,在他没有失去勇气和理智的时候,指挥制定的计划还是比较有水平的。

日军当时对南京是钳形攻势,东方除了雨花台等强攻的点以外,空隙很多,从这里突围,的确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邓龙光按照这个计划突围,大约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值得一提的是,邓龙光是个典型的老广,打仗很有闲情逸致,在前线还要用高丽参煲汤,给自己喝补身子,也给大家喝。

他一五六师的老部下回忆,邓龙光部到淞沪的时候,战局已经很不好,刚到阵地就遭到日军猛攻。

邓部署防御,然后说明,已经在给大家煲汤,汤好就送到阵地上,一时军心大振--老实说,这个军长滑头得很,广东煲汤,没有七八个钟头不算靓,这七八个钟头守下来,日军的攻势,也该再而衰,三而竭了吧。

但是此战他很清醒,认识到关键时刻来了,有部下看到邓军长出发前把泡到一半的人参酒都给扔了。

虽然战术对头,还是和日军展开了多次激战,八十三军才得以突出重围,到达安徽屯溪休整。

这支广东部队,后来成为万家岭大捷的主力之一。

此战,邓所部突围部队中仅将级军官就阵亡了三名,分别是一五九师少将师长罗策群、第一六○师少将参谋长司徒非、第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姚中英。

南京惨案罪魁之国军将领

南京惨案罪魁之国军将领

南京惨案罪魁之国军将领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国耻,国家的首都和首都的人民被侵略者肆意作践和杀戮,给中华民族带来永久的伤害和耻辱。

而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也与当时中国政府和军队的无能、无耻有相当大的关系,这中间,国民政府高级领导和高级将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一些一线指挥作战的将领,罔顾官兵和百姓,只顾自己逃命,也是造成南京惨剧的罪魁,我们来看看当时这些将领们的可耻行径。

唐生智1、唐生智,南京战役国军总指挥。

战前他对媒体信誓旦旦的大表决心:“第一,本人及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第二,此种牺牲,定使敌人付出莫大代价!”。

同时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他下令撤销渡河的轮渡,禁止任何军人和部队过河,但私底下却給自己留了条小汽船。

同时命令宋希濂和胡宗南部封锁退路,射杀擅自撤退的官兵,最后造成撤退时的混乱和大量官兵的自相残杀。

开战后仅仅两天,外围阵地就纷纷失守,到12月12日中午,日军攻下雨花台,两个小时后,攻下中华门。

下午5点,唐生智召开了20分钟以上的师级会议,到会者寥寥,之后唐生智给各部队下达撤退命令,他本人会后马上仓皇渡江了,但逃跑时并没有妥善安排和落实好各军的撤退事宜,造成各军不知所措,混乱不堪。

13日,南京城陷落,之后便发生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战后,唐生智迫于全国巨大的舆论压力,辞去所有职务,回乡办学。

1949年参加湖南起义,1970年4月去世,终年79岁。

桂永清2、桂永清,教导总队总队长。

教导总队是当时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装备和编制均仿效德国步兵团,装备精良为全国各部队之冠,全军拥有20多个团,官兵总数超过1个正规军的编制。

淞沪会战时,教导总队损失过半,桂永清率余部参加南京守卫战。

德械师桂永清参加了唐生智在12月12日下午5点召开的撤退会议的,会议上规定教导总队自紫金山北麓、麒麟门、土桥镇、天王寺以南地区向敌突围,突围后教导总队向昌化附近集结。

可是会议结束后,桂永清回到教导总队,对参谋长邱清泉只字未提命令规定的撤退方案和路线,只是让邱清泉和他一起到下关渡江,身为教导总队总队长的桂永清,居然丢下部队,私自仓惶逃跑。

国民党特种兵抗战秘闻:600名“中国宪兵”在南京击溃两万日军

国民党特种兵抗战秘闻:600名“中国宪兵”在南京击溃两万日军

国民党特种兵抗战秘闻:600名“中国宪兵”在南京击溃两万日军中国特种部队抗战秘闻:600人击溃两万日军中国特种部队的历史很久远,红军时代就有精锐“手枪队”;抗日战争中“敌后武工队”大显神威;朝鲜战争时期,中国特种部队曾炸毁美军重要桥梁,破坏美军整个战役布局……不过,在抗日战争中还有一支特种作战部队,至今鲜为人知。

特种部队的地狱训练代号“中国宪兵”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一支神奇的部队走进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4000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

据当时参加阅兵的国民政府秘书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这是我们德国人训练出的军队。

美国大使叹服地说,这是中国两支最好的部队之一,德国大使不服气地反问,在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可以与他们抗衡?美国大使感慨地说,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队。

”这支神秘的部队,就是南京国民政府1933年邀请纳粹德国特种部队教官进行训练而成的王牌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代号为“中国宪兵”。

按职能划分,我国的宪兵制度可以追溯到唐代,其任务大致都与今天宪兵相同,负责中枢卫戍、维护军纪、支援作战区防卫作战等任务。

我国近代宪兵制度源于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成立的“京师善后协巡营”,维持北京地区的治安。

近代中国宪兵诞生于1923年,当年,在孙中山的直接关怀下,国民革命军设立宪兵组,负起了维护军纪、巩固国民革命军政权的责任。

1924年11月,黄埔军校第二期开始设立宪兵科,1925年9月首批学员毕业,分配到了各基层部队,这些学员为维护国民革命军军纪和巩固北伐胜利成果发挥了重大作用。

1925年,在第二次北伐战争中,蒋介石为弥补宪兵兵员的缺失和对部队的控制,将随军警卫的学兵连改编为宪兵连,担任警卫及战地宪兵勤务。

为保存实力充当战争看客随着国民政府统治的巩固,蒋介石于1927年开始了对全国200万军队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卫队。

抗战记忆: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

抗战记忆: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

抗战记忆: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两次重要的抗击战役,对于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这两次战役进行详细介绍。

一、南京雨花台保卫战:南京雨花台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中国军民被逼撤离南京城,雨花台成了南京守军的最后防线。

此时,敌军看准了中国守军精神低落的时机,发动了猛攻。

南京保卫战前夜,中国守军指挥部决定组成突击队深入敌后,解放南京。

突击队成功地摘下了雨花台上的日本军旗。

此举激起了日军的强烈反击,雨花台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但是中国守军顽强地坚守阵地,奋勇抵抗,使得日军无法攻陷雨花台。

久攻不下的日军决定改变战术,采取夜间偷袭的方式。

中国守军用锄头和土墙以及自制的炸草人进行伪装,诱使日本偷袭队暴露。

在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下,日军最终失败,被迫撤退。

南京雨花台保卫战的胜利,体现了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勇作战精神,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提供了鼓舞和信心。

二、中华门保卫战:中华门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7月,当时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进攻中已经接近中华门。

中国抗击军民在这个关键时刻奋起抵抗,保卫着这座重要的城楼。

敌军用大炮对中华门进行炮击,企图摧毁它,但中国守军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坚守了这座城楼。

中国守军利用伪装计,设下伏击圈,成功地打败了日军的进攻。

日军意识到直接攻击是行不通的,于是采取设置炸弹的方法对中华门进行攻击。

中国守军集中力量防御,并成功地消灭了日本进攻队。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中国守军最终成功地守住了中华门,为南京城的保卫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华门保卫战的胜利,使得南京城能够坚持住,为日军进攻的阻滞提供了时间窗口,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这场战役也表现了中国军民不怕牺牲、顽强抗击的精神,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总结:南京雨花台和中华门保卫战是抗战中中国军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两个重要战役。

两次战役的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顽强抗击的精神,为抗击日本侵略军提供了鼓舞和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支部队号称国民党军最精锐在南京战役中全军覆没
近日,南京市方志办公布了《南京保卫战172位江苏籍殉难官兵名录》,在这172名殉难官兵档案中,包括三名来自扬州的官兵,他们分别是:中士文书(晋上士)王健群、准尉排长(晋少尉)王铭文和上等兵(晋下士)王英武。

记者与市党史办、市档案馆、市烈士陵园及广陵区、江都区相关部门联系,均没有找到具体信息,希望知情人能提供线索。

3名扬州人
都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官兵
记者查阅了《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没有找到任何信息。

市烈士陵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名录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牺牲的革命烈士,关于南京保卫战中殉难的国民党将士的信息很少。

不过记者在《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抗日阵亡将士录(1937年)》中发现了三人牺牲名单——教导总队经理处:中士文书王健群(江苏江都人,12月,南京,晋上士);第14连:准尉排长王铭文(江苏江都人,南京,12月,晋少尉)和王英武上等兵(晋下士)。

但没有介绍他们牺牲的事迹和地点。

据了解,国民党军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是国军战前改装的德械师之一,是主力中的主力,总队长为桂永清。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参加了上海战役,伤亡不小,撤到南京后又加入南京卫戍部队序列,参加南京保卫战。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经理处相当于后勤部,主要处理军需供应,而第14连为战车防御炮连,这主要是一线作战部队。

血战孝陵卫
伤亡很大仍坚守阵地
记者查阅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战史,这支当年中国最强的陆军部队,完全德式装备、编制和训练,成立不到一年就毁灭在南京城下。

解放后,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周振强少将回忆了在南京保卫战中的作战经历:
国民党军队从上海撤退后,周振强率教导总队一部撤回南京,继续参加保卫南京的战斗。

教导总队奉命守卫叉路口、紫金山、孝陵卫到工兵学校之线。

10日拂晓,敌人占领老虎洞阵地后,即开始集中兵力向紫金山第二峰、孝陵卫之西山主阵地攻击。

因为教导总队在孝陵卫驻扎四年之久,地形很熟,构筑的阵地也比较坚固,官兵作战又都很勇敢,由10日至11日晚上,在第二峰和西山同敌人反复的争夺战中,教导总队伤亡虽然很大,同时也杀伤敌人很多,阵地始终在教导总队手中。

三四千人溺死江中
国军最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周振强回忆,12月13日下午2时,敌舰已突破乌龙山长江封锁线,看到渡江的国军官兵在下关一带江面遭到敌舰敌机的射击和冲撞,因而死在江中的约有三四千人,情况极凄惨,目不忍睹。

第二天到达滁县,共收容官兵四千多人。

后得悉第三旅只有旅长马威龙,团长邓文僖二人突出包围。

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第四团团长雎友蔺、第二旅旅部中校参谋廖耀湘等三人在南京撤退时,化装藏入民间,后又化装成难民才逃出南京。

据他们说,敌人占领南京后,即大肆搜捕国军官兵,装上卡车送到下关,用机枪集体杀害,并将尸体投入江中,下关江面都为国军官兵鲜血所染红。

1936年12月12日教导总队成立,整整一年之后,这支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在长江边全军覆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