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概况
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110例疗效观察
主观 评 价 方 法 :分 别 于 治疗 前 、每2 周 治疗 结束 后 及 治疗 结束 后2 个 月进 行评 估 。计 数每例 患者 的炎性皮 损 ( 丘
表1
反应,转换成 毒性单态氧迅速 杀死痤疮 丙酸杆菌 ,进 而将皮 肤 上 的痤 疮清 除。我科 于2 0 1 2 年起 对 1 1 0 例痤疮 患者进 行红
疮者 ; ( 6 )2 周 内经受 日光暴 晒者 ; ( 7 )妊 娠及哺 乳期 患
者; ( 8 )有 精神 疾 患 者 。
2 治 疗 方 法
, 仪 器
皮损 改善率 3 7 . 3 3 % ,随访2 月改善率 仍维持 在治疗 结束 时水
平。
治疗前 、治疗 中 、治疗后 2 个 月 患者炎症 性皮损 及 非炎 症性皮损改善情况见表 l。
共计2 O 次。
g . 3 疗 效 评 价
寻 常型 痤疮 是一 种 多 因素 的损 美性 皮肤 疾病 。其 中毛 囊 皮脂 腺单位 中痤疮丙酸杆菌 的大量繁殖和 宿主 的炎症 反应 是 痤疮 炎性皮损 发生 的首要 因素 。痤疮丙 酸杆菌代谢 中产生 大 量 的内源 性 卟啉 。卟啉主要 及次要 吸收波 长峰值 为4 1 5 n m
不 良反 应
欧美娜 红蓝光 治疗 仪 ( 英国欧美娜公司)
操 作 方 法
2 例 患者治疗后有 头痛 反应 ,1 例 出现 红斑 ,轻度面 部水 肿 ,约光 照后2 d 消退 。2 例患 者 自觉 光照 时光线刺 眼 。上述
不 良反 应 于 停 止 光 照 后 自行 消 失 。
4 讨 论
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2016.11基础研究61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赵 鹏重庆永川区中医医院 重庆市 402160【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门诊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寻常痤疮患者,依据门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选择红蓝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方法,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5.46%)高于对照组患者(77.27%),数据间经比对后产生统计学意义。
结论:寻常痤疮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中药内服;红蓝光;寻常痤疮痤疮在皮肤科中患病率较高,由于此病程时间过长,并且发病在外部位置,因此患者极易出现心理问题[1]。
临床中均选择维甲酸和抗生素进行治疗,虽存在一定的效果,但是会提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此研究分析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门诊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寻常痤疮患者,依据门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均为44例。
对照组是由20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为18-38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26.3±4.8)岁,观察组是由16例男性患者和28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为18-36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27.2±5.4)岁。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比对计算,未形成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间的比对性有所增加。
1.2 诊断[2]按照《临床皮肤病学》中西医诊断内容:发病时间为青春期,主要发病位置为皮脂腺发达处,例如面部或者背部等,临床表现丘疹、粉刺中存在黑头、结节性病变等,病情时间较长。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选择红蓝光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按照说明书进行,将光源进行调整,光源为LED 高发光二极管,蓝光能量密度大致为48J/cm 2,λ415nm ,红光能力密度大致为126J/cm 2,λ633nm ,在治疗过程中佩戴防护镜,光和面部位置相距2.5-5cm ,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周治疗2次,持续治疗4周。
红蓝光治疗60例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 6 例均为我院门诊 的寻 常型痤疮患 者 , 中 0 其 男、 各 3 女 0例 , 龄 1 年 6岁 ~3 2岁 , 均 年 龄 平
.
8 / I , 替使 用红 蓝 光治 疗 ,0mn 次 , 0JO3 交 1 2 i / 2 次/ ,周 4周
通 讯 作 者 : 慧 兰 ,ma : hhi n ht i cr 朱 E i zlul @ o l o l a ma. n
疗人数 × 0 % , 10 显效 率 = 效人数/ 显 治疗人数 ×
1 0% 。 0
124 统计学方法 治疗 前后皮 损数 目改变使 .. 用 Su et —ts检验 。 tdn’t et S
皮 肤性 病诊疗 学杂 志 2 1 0 0年 2月 第 1 7卷 第 1期
47
2 结果
2 1 随着照射次数 的增加 , . 炎症皮损消退率逐渐 增高 , 在治疗结束后 4 周炎症皮损仍有好转趋势 , 在第 4 8 临床评估 中, 、周 炎性皮损平 均消退率分 别为 4 . %和 6. 81 56% ( = .5 P< . 1 , t 2 8 , 00 ) 但非 炎性皮损改善欠 明显 ( 1 。 图 ) 22 在第 4 8周进行 总体 临床评估 , . 、 炎性皮损 的 治愈 率 分别 为 17 和 1.% , 效 率 分 别 为 .% 33 显 3 .%和 4 . % , 、 33 6 7 红 蓝光联合 治疗 寻常痤疮 , 在 治疗结束后皮损仍有好转趋势 ( 2 。 图 ) 2 3 不 良反应 6 . O例 患者 2例 出现 红斑 、 面部 瘙 痒反应 , 经过冷敷等处理控制 。
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概况
红 蓝 光 治 疗 寻 常 痤 疮 的研 究 概 况
姚 凤 霞1 张虹 亚( 通 讯 作 者 ) 2 王 建锋 2
( 1安 徽 中 医学 院 合 肥 2 3 0 0 3 8 ;
2安 徽 中 医学 院 第 一 附属 医 院皮 肤 科 合 肥 2 3 0 0 3 1 )
【 摘 要】 痤疮是 皮肤 科 中的 常见病 、 多发 病 。是一 种青 春期 常见 的毛 囊皮脂 腺 的慢 性 炎症性 疾病 , 好发 于面 、 背、 胸 等皮 脂腺 丰 富的部
原和 趋化 因 素引起 的炎 症反 应 等 一 系列 复 杂过 程 , 使 皮 脂代 谢 产 生
1 . 2 蓝 光 作 用 机 制 :痤 疮 丙 酸 杆 菌 产 生 的 粪 卟 啉 Ⅲ 的 吸 收 峰
非酯 化脂 肪 酸 , 非 酯 化 脂 肪 酸 的 释 放 是 产 生 痤 疮 丘 疹 及 脓 疱 的 主 要 在 4 1 5 i l m, 正 处 于蓝光 的波 长 范 围 内 , 因 此 蓝 光 对 该 菌 有 较 好 的 抑 原因, 如 何 杀 灭 或 减 少 痤 疮 丙 酸 杆 菌 成 为 痤 疮 治 疗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制 作 用 , 蓝光 作用 于痤疮 丙 酸杆菌 代谢产 生 的内源性 卟啉 , 卟 啉 受 到 节 。 其 中 光 疗 的 生 物 学 过 程 建 立 在 通 过 特 定 的 色 基 来 吸 收 光 能 的 基 蓝 光 照 射 后 可 激 发 光 动 力 效 应 , 并 变成 含高 能量 的不稳定 卟啉 , 激 活 与 细 胞 膜 上 化 合 物 结 础上 , 每 种色 基都有 其特 定 的吸 收光谱 。在 吸收 光能后 , 色基 从 静 息 的 卟 啉 与 三 态 氧 结 合 后 形 成 不 稳 定 的 单 态 氧 ,
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严静;滕浦陵【摘要】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80例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寻常型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采用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胶囊治疗,对皮损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的含量。
结果两组治疗后皮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疹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IL-6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含量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优于丹参酮胶囊,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免疫反应来实现的。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红蓝光;丹参酮胶囊;寻常型痤疮;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作者】严静;滕浦陵【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0;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寻常型痤疮好发于青春期,常于面部,其次是胸背部和肩部,常伴有皮脂腺分泌,以粉刺、炎性丘疹、结节、表浅脓疱、囊肿、瘢痕等为特点[1]。
现代医学中通常用抗生素、抗雄激素、雌激素、维甲酸类等药物治疗,通常都有一些不良反应[2]。
为了寻求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红蓝光联合中成药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3]。
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
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
方法:应用红蓝光联合治疗90例面部寻常性痤疮病例,每周治疗2次,共8次,将患者治疗效果纳入讨论中。
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60%(54/90)。
其中非炎性、炎性皮损平均改善率为55.57%、70.00%,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我院采用红蓝光治疗痤疮,其对炎症型皮损、非炎症型皮损均有着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病人依从性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蓝光;红光;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02-01寻常性痤疮英文名为acne vulgaris,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是一种累及皮脂腺、毛囊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长在胸背部、面部等油脂分泌过旺盛区域。
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大约在85.00%左右,占皮肤科门诊就诊总量30.00%左右[1]。
临床传统治疗措施有外用维A 酸、化学剥脱、外用或口服抗生素等,经治疗后,其效果虽确切,但是因皮肤刺激性增加、抗生素耐药、光敏等不良反应,便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
近些年,红蓝光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光疗措施,以其安全和有效等优势应用于痤疮治疗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此次将90例患者纳入研讨范围中,其目的则在于分析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0例,均为寻常性痤疮病例,其中37例男性,53例女性,年龄为16岁~40岁,平均年龄(25.18±4.92)岁;病程时间为2个月~11年,平均病程(2.62±2.18)年。
根据相关文献参考标准对痤疮严重程度进行分级[3]:I级(轻):共18例患者,主要以粉刺为主,有少量脓疱及丘疹,总病灶数在80个内;Ⅱ级(中):共27例患者,有粉刺,同时伴有中等量脓疱及丘疹,总病灶数在81个~100个之间;Ⅲ级(中):共32例患者,有粉刺,同时伴有大量的脓疱及丘疹,总病灶数在101个~150个之间,有少数结节,时常有大的炎性损害,其分布广泛;Ⅳ级(重):共13例患者,除上述皮疹外,还伴有囊肿和结节,多数患者有疼痛感,形成了囊肿,并且结节囊肿至少3个。
LED红蓝光联合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LED红蓝光联合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目的:探讨LED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LED红蓝光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
用GAGS评分、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P<0.01);经治疗5周后,两组GAGS评分、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LED红蓝光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及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
标签:寻常性痤疮;LED红蓝光;丹参酮;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颜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基本特征。
80%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曾受此病困扰[1-2],Stern[3]研究显示15~44岁年龄段,该病的发生率为33%。
本病迁延发作,常持续到成年期,可能导致瘢痕和过度的色素沉着,对患病个体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痤疮的发生呈多因素性,与微生物的感染、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过度、内分泌、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有关。
其中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5]。
目前LED红蓝光在痤疮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013年6月~2014年8月,笔者科室采用LED红蓝光照射+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痤疮患者,并与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作比较,现将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及差别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来源于2013年6月~2014 年8月门诊就诊者。
运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
治疗组:采用LED红蓝光照射+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年龄15~33岁,平均为(24.02±1.13)岁,平均病程(3.24±1.47)月;对照组:采用丹参酮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年龄17~35岁,平均为(25.15±1.85)岁,平均病程(3.43±1.58)月,两组年龄及病程经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8月开始研究,并于2023年2月终止研究,期间选取经本院治疗的100例痤疮患者作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现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作传统组及研究组,各50例。
传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传统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采用红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更优且不良反应更少,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红蓝光治疗仪在痤疮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和优势,其能够有效的改善痤疮症状,并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因此,红蓝光治疗仪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痤疮治疗设备。
【关键词】红蓝光治疗仪;痤疮;临床治疗;疗效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和皮脂腺分泌过量。
痤疮的形成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皮脂腺分泌异常、毛囊角质化异常和细菌感染等[1]。
红蓝光治疗仪可以通过抗炎、杀菌和刺激皮肤修复的机制来改善痤疮的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局部抗生素等。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不仅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而且可能导致病情反弹和耐药性的问题。
近年来,红蓝光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红光具有镇定抗炎、促进血液循环和刺激胶原蛋白增生的作用,而蓝光则能杀灭痤疮引起的病原体,减少感染[2]。
本文旨在探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2022年8月开始研究,并于2023年2月终止研究,期间选取经本院治疗的100例痤疮患者作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现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作传统组及研究组,各50例。
其中,传统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从17岁到37岁,中位数为(24.12±3.73)岁;研究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范围从18岁到32岁,中位数为(23.11±2.62)岁。
红蓝光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专题报告
红蓝光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专题报告发布时间:2022-03-10T07:39:05.285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期作者:王晓军[导读] 寻常痤疮在皮肤科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中的一种慢性病,在青少年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王晓军甘肃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华亭744100寻常痤疮在皮肤科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中的一种慢性病,在青少年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现阶段对于该病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用药治疗会导致比较多的副作用,因此,很多医生和患者都不会选择长时间使用该方法治疗。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对于皮肤病的治疗也逐渐成熟,并且中西医结合的形式也成为现阶段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
红蓝光的光学疗法与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当中,能够起到更加高效的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采用红蓝光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并分析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将研究时间选择在2020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研究对象为这一时期内我院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120例,将上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具体资料见表1。
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1一般资料对比(x±s/分)1.2方法1.2.1对照组该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将克林霉素凝胶涂抹于患处,于每天睡觉之前进行1次涂抹,持续治疗2周。
同时采用口服盐酸米诺环素的方式联合涂抹药物治疗,50mg/次,2次/d,持续治疗3周。
中医疗法采用辩证治疗,肺热型痤疮使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使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均进行持续4周的治疗。
1.2.2实验组该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
波长405-420nm,对有脓包和结节的位置进行连续照射,光源与面部保持25cm距离,保持55mW/cm2 均匀照射,照射20min左右,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
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分析
后 ,患者 的平 均G A G S 评 分与治疗前 以及治疗后红蓝 光组和强脉冲光 组有显著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联合 组 的
治疗有效率 为9 3 . 1 8 9 6 ,红蓝光与 强脉 冲光组分别 为8 4 . 0 9 % 、7 5 % ,联 合组 的有效率 与红蓝光与强脉冲 光组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结论 :红蓝光 联合强脉冲光 治疗寻常型痤 疮的疗效更好 ,即可治疗表 浅型痤疮 ,又可 治疗 深部色素 团,联合治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 比较 [n , ( % )】
用蓝 光照射 患者2 周 ,每 周2 次 。2 周后 使用红 光照射 患者 ,
每周照射2 次,照射2 周 。以4 周为一个疗 程。 1 . 2 . 2 强 脉冲 光组 :术 前清洗 患者面 部 ,涂 抹冷凝 胶 ,戴 眼罩 ;选 择合适 的滤光 片 ,将治疗 头贴近患者面 部,治疗脉 冲数2 个 ,延迟5 0 m s ,能量密度 保持在 1 5  ̄2 2 J / c m 。 范 围 。脉 宽 、脉 冲延迟时 间以及能量密度可根 据患者皮肤 痤疮程度 调
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 ( % )表示 ,组 间比较采用 检验 。以
P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 £ 晰 分 比 按
收集 2 0 1 2 年5 月 至2 0 1 4 年5 月期 间收 治 的1 3 2 例寻 常 型 痤疮 患 者 , 痤疮 部 位 均 为 面 部 。其 中 男 性 患 者 7 8 例 ,女 性患者5 4 例 ,最 小 年龄 1 4 岁 ,最 大 年龄 3 3 岁 , 平 均年 龄 2 0 . 1 7 ±3 . 5 9 岁 ;最短病程 3 个 月,最长病程 l 1 年 ,平均病程 3 3 . 7 5 ±l 3 . 6 4 个 月;依据痤疮综合 分级系统 ( G A G S )判 断 患 者 的痤疮 程度 :轻度痤疮 3 7 例 ,中度 痤疮6 9 例 ,重度 痤疮 1 6 例 ;患者接 受本次研 究近 期未接 受任何 治疗 。1 3 2 例 患者采 用随机数 字表法分 为红蓝光组 、强脉 冲光组和红蓝 光联合强
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45例疗效观察
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45例疗效观察寻常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青少年,病因复杂。
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是引起痤疮炎症反应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
因痤疮丙酸杆菌的代谢活动,造成非酯化脂肪酸释放是产生痤疮丘疹和脓疱的主要原因[1]。
目前,痤疮的主要采用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生素及维A酸类药物,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各种不良反应的产生,常导致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疗效不佳[2]。
为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笔者应用红光与蓝光交替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2方法: 1.2.2治疗方法:每次照射前用清水清洁面部,用遮眼罩遮住双眼以避免光线对眼睛的可能伤害。
光源距患者面部患区15 cm,红光剂量为40 J/cm2~60 J/cm2,蓝光剂量为60 J/cm2~80 J/cm2,使用红蓝光交替照射。
20 min/次,2次/周,疗程4周。
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及治疗后第4周对面部皮损进行评价及记录。
治疗期间不使用药物治疗或其他物理疗法。
2结果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炎症皮损消退率逐渐增高,其中有2例出现局部轻度红斑样反应,面部瘙痒反应,予冷湿敷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
治疗后第4周临床评估,治疗有效率为79.6%。
3讨论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痤疮丙酸杆菌定植与过度繁殖、皮脂过度分泌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有关。
其中痤疮丙酸杆菌定植与过度繁殖在炎症性痤疮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LED-I光动力机的蓝光与红光交替照射治疗痤疮,其原理是: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卟啉主要成分是粪卟啉Ⅲ,吸收光谱的峰值为415nm,正好与蓝光的光谱极为相配。
用蓝光来照射痤疮杆菌会引起细菌内原卟啉使产生光动力反应,形成单态氧和其他的自由基,从而损伤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4]。
近年还发现,窄谱蓝光可抑制HaCaT细胞产生IL-1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从而抑制了细胞的炎症反应[5]。
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个治疗组:①单纯蓝光照射组(n=36);②红蓝光混合照射组(n=28)。
采取连续4周,每周2次发光二极管为基础的痤疮治疗仪照射。
轻度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中、重度痤疮患者连续治疗1~3个疗程。
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痤疮皮损均有所减轻。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分别为80.5% 及89.3%,P=0.514)。
显效率比较,红蓝光混合照射可达35.7%,远远高于单纯蓝光照射组(8.3%)(P=0.008)。
重度痤疮较中度痤疮有更为明显的反应,且副作用很小,使用蓝光对炎症反应可产生效果,配合红光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无明显的副作用。
结论: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可获得理想疗效,适合治疗轻、重度痤疮患者。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blue and red light combination phototherapy for acne. Methods64 patients with mild to severe acne vulgaris were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two treatment groups: blue light (n=36), mixed blue and red light (n=28). All subjects were treated over eight sessions, two per week 3 days apart, alternating between blue light or/and red light from a light-emitting diode (LED)-based therapy system.ResultsA mean reduction in lesion count was observed at all follow-up points.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light sources were found (80.5% vs. 89.3%,P=0.514). However, the mean lesion count reduction was significant at 8.3% with blue phototherapy, the mean lesion count reduction was also significant at 35.7% (P=0.008) with combination phototherapy. Severe acne showed a marginally better response than mild acne. Side effects were minimal and transitory. Specifically blue light has a marked effect on inflammatory acne lesions and seems suffici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blue-red light radiation seems to be superior to blue light alone. Conclusion Combination blue and red LED therapy appears to have excellent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severe acne.Key words:redlight;blue light; acne痤疮是一种多发生于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颊、鼻前端及两侧、额、下额,胸背部等处,表现为粟粒及绿豆大小的隆起皮疹,加之炎症反应及微生物作用,可演变为丘疹、脓疱及瘢痕,不仅有碍美观而且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1]。
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对人们的外貌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影响。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激光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有限制疗效、有副作用、花费昂贵等。
因此,寻求一种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红蓝光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方法已经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目前针对其临床疗效对比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课题旨在对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为痤疮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并与其它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2. 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对红蓝光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
3. 搜集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结论和结论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4. 提出研究成果的启示及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 文献调研法:采用文献检索技术搜集国内外有关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总结。
2. 临床试验法:招募痤疮患者,随机排列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B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持续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和比较。
3. 数据分析法:对试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及方差分析等方法。
四、预期成果1. 系统梳理和总结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现有研究,提出其优缺点和发展方向。
2. 通过临床试验评价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分析和比较其与常规治疗方法的优劣势。
3. 提出研究成果的启示及应用价值,为痤疮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帮助。
五、进度安排1. 第一季度:完成文献检索和整理,撰写相关文献综述。
2. 第二季度:完成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材料准备,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红蓝光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结论
06
研究结论
红蓝光治疗痤疮具有显著的临 床疗效,能够有效减少炎症和 脓疱,改善皮肤质地和色泽。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机制可能与 光动力作用、抗炎作用和抗菌 作用有关。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安全性较高 ,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 好。
研究贡献
本研究为红蓝光治疗 痤疮的临床应用提供 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01
02
03
皮肤油脂分泌过多
痤疮患者皮肤油脂分泌量 高于正常人,这使得皮肤 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导 致痤疮的产生。
毛囊内微生物感染
毛囊内存在一些微生物, 如痤疮丙酸杆菌等,这些 微生物的感染也是痤疮发 生的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
痤疮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 关,一些人天生就容易患 上痤疮。
痤疮的治疗方法及优缺点
安全性
红蓝光治疗痤疮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等不适症状,但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04
红蓝光
试验对象
选择年龄在12-40岁之间 ,确诊为痤疮的患者。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 接受红蓝光治疗,一组接 受常规药物治疗。
随着人们对红蓝光治疗痤疮的认识和应用 不断深入,该方法已成为痤疮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
03
原理及方法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原理
光动力原理
红蓝光照射能够激活痤疮丙酸杆菌产 生的内源性卟啉,通过光化学反应杀 死痤疮丙酸杆菌,从而减轻痤疮炎症 。
抗炎作用
红蓝光照射能够刺激细胞活性,促进 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加局部血液供应 ,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痤疮炎症。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未来研究方向
寻找更有效的光源
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目的:研究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13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
治疗组采用蓝光治疗,对照组仅单纯采用0.05%维A酸睡前涂于患处。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30%与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率高,患者容易接受。
标签:蓝光;痤疮;疗效痤疮是一种多发生于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颊、鼻前端及两侧,额、下颌、胸背部等处,可表现为粉刺、丘疹、疖肿、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并且部分人持续到中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以蓝光为主的光学疗法的广泛应用为痤疮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2010年4月-2012年4月,笔者科室使用蓝光痤疮仪共治疗痤疮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共130例符合痤疮Piusbury分类法Ⅰ~Ⅲ级[1]的门诊患者,其中男36例,女94例,年龄14~35岁,平均为22.6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为1.4年。
病例均以面背部痤疮为主,半年内未用激素治疗,2月内未进行任何系统及局部治疗且愿意接受疗程配合治疗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
两组年龄、性别及皮损严重程度、皮肤类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职业性痤疮及药物性痤疮;③精神疾病患者;④过敏性皮肤及使用光敏药物或光敏性皮肤;⑤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及遗传免疫代谢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1.2.1仪器及参数:采用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ED- IA光动力治疗仪,其中蓝光波长(417±5)nm,光输出强度40mw/cm2,能量密度48J/cm2。
1.2.2治疗方法:治疗前先用清水清洁面部皮肤,并擦拭干净,照相存档,有疖肿者予以消毒好的暗疮针挑破,挤出脓栓。
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用特殊眼罩遮盖双眼,光源距离面部4cm,每周2次,每次照射时间15~20min,Ⅰ级痤疮患者15min,Ⅱ~Ⅲ级痤疮患者20min;对照组:仅单纯采用0.05%维A酸,睡前涂于患处,4周为1个疗程,整个疗程结束后1周、4周复诊。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ⅠⅡ度寻常型痤疮的效果研究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ⅠⅡ度寻常型痤疮的效果研究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但也会在成年人中发生。
痤疮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社交问题。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夫西地酸乳膏广泛应用于痤疮的治疗中。
夫西地酸是一种维A酸类似物,可以通过增加表皮细胞更新,减少皮脂分泌,抗菌作用等多种机制来减少痤疮的病变。
红蓝光治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不同波长的红光和蓝光来杀灭痤疮菌,减少炎症反应。
本研究旨在评估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对于Ⅰ、Ⅱ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
研究对象为120例患有Ⅰ、Ⅱ度寻常型痤疮的患者,年龄范围为15-30岁。
患者首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每天晚上涂抹在受影响区域。
治疗开始时,每周一次进行红蓝光照射,每次照射15分钟,治疗周期为12周。
疗效评估包括痤疮病变数量、炎症程度和严重程度的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组的痤疮病变数量显著减少。
治疗前,痤疮病变数量平均为15个,而治疗后平均减少到5个。
痤疮病变的改善率达到66.7%。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组的炎症程度和严重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治疗前,平均炎症程度为3级,而治疗后平均减少到1级。
严重程度的改善率达到76.7%。
总结起来,本研究结果显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对于Ⅰ、Ⅱ度寻常型痤疮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联合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痤疮病变数量,改善炎症程度和严重程度。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项。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研究样本数量较小,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偏差。
其次,本研究没有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判断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的优劣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的疗效,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研究样本数量,并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通过更详细和全面的研究,可以为痤疮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指导。
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和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
方法:应用红蓝光联合治疗40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每周2次,共治疗8次。
结果:总有效率为60.00%。
非炎性及炎性皮损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5.57%和70.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红蓝光治疗痤疮,对炎症型皮损及非炎症型皮损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良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ed and blue light combination phot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Methods The acn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ed and blue light combination phototherapy twice a week for four weeks.The number of inflammatory lesions(papules,pustules,nodules and cysts),non-inflammatory lesions(comedones)and the total number were counted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rate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the patients got 60.00%improvement.Mean improvements rates after the final treatment in non-inflammatory and inflammatory lesions were 55.70%and 70.04%,respectively,which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Red and blue light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and non-inflammatory lesions with mild side effects.Key words:red light;blue light;acne vulgaris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颜面及胸背等油脂分泌旺盛区。
研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
研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摘要:目的:探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10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式形成不一样干预方式的组别,设定为增加特色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对照组和常规干预的常规对照组,并对比实际干预效果差距。
结果: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保障实验真实有效开展后,对比最终实验数据,得到在普通干预措施上增加特色护理后,所表现的实际疗效和组别内患者对自身所接受的干预措施认可度等相关实验数据,要优于日常常规干预措施的组别,组间采用数据对比,体现为P <0.05。
结论:综上,在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中,增加特色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并综合提高治疗有效率,除此之外,更可以促进寻常型痤疮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度,故值得参考。
关键词:特色护理;寻常型痤疮;红蓝光交替我们老百姓常规意义上的痤疮指的就是寻常型痤疮,常规情况下面颊属于较为常见的发病位置,同时也会累计全身[1]。
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因此还有一个更为大众的名字“青春痘”。
对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为日常护理、药物干预、分级治疗等措施,而此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对应疗效[2]。
因此本次实验为探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10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式形成不一样干预方式的组别,对比相应干预结局,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符合实验要求寻常型痤疮患者,采用电脑进行完全随机的方式形成不同的两个分组,分组的区别点在于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所不同。
而组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一些明显的差距,小组之间的具体比对,具体数据见下表:表1 研究寻常型痤疮患者的基础资料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x±s岁)年龄范围(岁)实验对照组526/2429.34±1.5117~41常规对照组525/2529.48±1.1417~40t0.0580.0860.087P0.8640.9670.9841.2方法常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
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概况
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概况痤疮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背、胸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表现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易反复发作。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導致痤疮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呈扩大趋势,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不适,而且影响了患者心理健康,甚至产生社交障碍。
目前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1.局部治疗,以外用维A酸类溶粉刺药和抗微生物药以及有轻微剥脱作用的药物为主。
2.系统治疗,口服抗生素、维A酸类及中药制剂。
3.物理治疗,主要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紫光、紫外线以及激光等光学仪器治疗。
由于口服抗生素有胃肠道反应及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维A酸类有致畸、肝毒性等副反应,二者联合又有神经毒性,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红蓝光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物理疗法,具有使用方便,直达病所,疗效可靠等优势。
文章综述了红蓝光疗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研究概况,为临床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标签:痤疮;红光;蓝光痤疮的发病呈多因素性,主要发病机制[1]与毛囊内微生物感染、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及内分泌因素有关,而遗传、精神及免疫因素等也在痤疮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炎症反应是贯穿痤疮发病的重要原因,痤疮丙酸杆菌是首要因素。
痤疮丙酸杆菌能分泌许多前炎症介质,诱导局部炎症反应和机体对其的免疫反应,并介导抗原和趋化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复杂过程,使皮脂代谢产生非酯化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的释放是产生痤疮丘疹及脓疱的主要原因,如何杀灭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成为痤疮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中光疗的生物学过程建立在通过特定的色基来吸收光能的基础上,每种色基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
在吸收光能后,色基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从而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光化学物质。
P.acne是多种光学治疗作用的靶物质,痤疮丙酸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产生内源性的光敏物质卟啉,它的主要成分是粪卟啉Ⅲ和原卟啉Ⅳ,这些卟啉主要吸收400~415nm的可见光,光线吸收后,通过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可影响细胞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引起细胞膜去极化、钙离子流的变化及胞质内pH值的变化,这些变化均可加速痤疮丙酸杆菌的死亡,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最终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分析
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寻常痤疮应用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将本科2016年01月至06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5例。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异维A酸进行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蓝光照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在治疗14d以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28d以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损伤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寻常痤疮患者应用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红蓝光照射;异维A酸;寻常型痤疮;疗效寻常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青春期的男性患者较多,目前治疗寻常痤疮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都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与患者自身的体质与本身的皮肤是有关系的。
应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方法[1-3],蓝光照射能够起到杀菌的效果,红光照射具有收缩毛孔与消炎的作用[4],本文将本科2016年01月至06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的25例患者应用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科2016年01月至06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
患者的年龄为15-25岁,患者的病程为2-20个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5例。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单纯给予异维A酸进行口服治疗,异维A酸剂量为0.5mg/(kg?d),一天服用2次,治疗疗程为4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概况
【摘要】痤疮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背、胸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表现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易反复发作。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导致痤疮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呈扩大趋势,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不适,而且影响了患者心理健康,甚至产生社交障碍。
目前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1.局部治疗,以外用维a酸类溶粉刺药和抗微生物药以及有轻微剥脱作用的药物为主。
2.系统治疗,口服抗生素、维a酸类及中药制剂。
3.物理治疗,主要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紫光、紫外线以及激光等光学仪器治疗。
由于口服抗生素有胃肠道反应及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维a酸类有致畸、肝毒性等副反应,二者联合又有神经毒性,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红蓝光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物理疗法,具有使用方便,直达病所,疗效可靠等优势。
文章综述了红蓝光疗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研究概况,为临床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痤疮;红光;蓝光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63-02
痤疮的发病呈多因素性,主要发病机制[1]与毛囊内微生物感染、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及内分泌因素有关,而遗传、精神及免疫因素
等也在痤疮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炎症反应是贯穿痤疮发病的重要原因,痤疮丙酸杆菌是首要因素。
痤疮丙酸杆菌能分泌许多前炎症介质,诱导局部炎症反应和机体对其的免疫反应,并介导抗原和趋化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复杂过程,使皮脂代谢产生非酯化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的释放是产生痤疮丘疹及脓疱的主要原因,如何杀灭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成为痤疮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中光疗的生物学过程建立在通过特定的色基来吸收光能的基础上,每种色基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
在吸收光能后,色基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从而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光化学物质。
p.acne是多种光学治疗作用的靶物质,痤疮丙酸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产生内源性的光敏物质卟啉,它的主要成分是粪卟啉ⅲ和原卟啉ⅳ,这些卟啉主要吸收400~415nm的可见光,光线吸收后,通过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可影响细胞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引起细胞膜去极化、钙离子流的变化及胞质内ph值的变化,这些变化均可加速痤疮丙酸杆菌的死亡,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最终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传统治疗方法[2]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或局部用药来达到减少p.acnes
和抑制皮脂分泌的目的,由于口服抗生素及维甲酸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疗程长且部分患者有不良反应发生,外用药物作用较缓慢且临床疗效欠佳,从而导致患者不配合治疗,故寻找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新疗法已成为研究痤疮治疗的重点,红蓝光治疗不仅治疗方便,且作用持久。
现就两种光的具体作用机制、治疗方法概括如下。
1 作用机制
1.1 红光作用机制:
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原卟啉ⅳ,其吸收峰位于红光段,红光对卟啉的光活化作用不强,但其穿透能力较好,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影响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研究发现红光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2系统,如抑制环氧化酶,达到很好控制炎症的作用[3]。
此外,红光还可通过光热效应产生一定的抗炎作用。
同时红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痤疮有关的红斑反应,能刺激活化细胞中的纤维母细胞产生生长因子,诱导新生胶原的表达,从而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对组织起修复作用,并通过调整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使胶原再生从而改善肤质,减少瘢痕的形成。
研究发现红光可以抑制il-6的产生,il-6含量与瘢痕的形成呈正相关,而红光治疗可以降低il-6 mrna表达水平,因此红光可以减轻痤疮瘢痕的形成。
1.2 蓝光作用机制: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粪卟啉ⅲ的吸收峰在415 nm,正处于蓝光的波长范围内,因此蓝光对该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蓝光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生的内源性卟啉,卟啉受到蓝光照射后可激发光动力效应,并变成含高能量的不稳定卟啉,激活的卟啉与三态氧结合后形成不稳定的单态氧,与细胞膜上化合物结合后损伤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蓝光还可通过影响痤疮丙酸杆菌的跨膜质子的流入和改变细胞内 ph 值抑制细菌繁殖,从而达到抗炎目的。
但其对皮肤的穿透性不强,蓝光的穿透深度小于0.25mm,而人面部毛囊的深度是3mm。
由此可知,红、蓝光疗法能有效治疗痤疮,而联合两种光治疗效果,疗效更为显著,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对组织损伤小,且操作简便,易被大多数患者接受,红蓝光疗法作为治疗痤疮的新型疗法,具有广泛的前景。
2 治疗方法和疗效
2.1 单纯红光治疗痤疮:
zane等对45例中度痤疮女性患者经过每周2次,共4周的治疗后,发现痤疮皮损明显改善、皮脂分泌明显减少,经皮失水明显减少,考虑这可能与红光抑制皮脂腺内痤疮杆菌繁殖有关。
papageorgiou 等在评价蓝光疗效的同时,也将红光与蓝光联合应用,证明红光确实对痤疮有治疗作用。
蓝光红光治疗组在照射蓝光的同时也进行红光[波长峰值(660±10)nm],每天 1 次,连续 1 个月,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皮损的平均清除率均较单独使用蓝光提高13%。
2.2 单纯蓝光治疗痤疮:刘梅,李远宏等[4]采用波长为 405~420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 93 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每周2 次,共治疗 8 次,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2.80%。
唐庆年,叶竞辉等[5]采用维胺脂、蓝光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50例患者完成本次实验。
试验组采用蓝光照射,口服维胺脂胶囊,连续4周。
对照组单采用窄谱蓝光照射,共4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为81%,对照组有效率为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3 红蓝光联合治疗:
宋维芳,张进[6]等采用波长(633±6)nm 红光和(415±5)nm 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 98 例寻常痤疮患者,每周2次,共4 周。
有效率达82.6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沈秀玲,戴向农等[7]用蓝光(417 nm)和红光(630 nm)交替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2周交替使用蓝光和红光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方法:将 64 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 2 个治疗组:①单纯蓝光照射组(n=36);②红蓝光混合照射组(n=28)。
采取连续 4 周,每周 2 次发光二极管为基础的痤疮治疗仪照射。
轻度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中、重度痤疮患者连续治疗 1~3 个疗程。
显效率比较,红蓝光混合照射可达 35.7%,远远高于单纯蓝光照射组8.3%。
3 展望
国内外文献显示红蓝光疗法是痤疮治疗的一个很有前景且发展
较快的治疗方法,该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无创、安全性相对较高。
在治疗痤疮炎症的同时,对痤疮瘢痕亦有一定的作用,因而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目前寻常痤疮的临床治疗多数仍以传统疗法为主。
红蓝光疗法开创了一种可不经体内循环直接作用于患部的全新治疗手段。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该治疗方法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通过与各种中西医内服或外用药的联合使用可提高临床疗效,该治疗手段给了临床医师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朱元文.痤疮.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成勤,候中玉,谭乐成,等.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08,48(15):13.
[3] limw,lee s,kim i,et a.l the
anti-inflammatorymecha-nism of 635 nm light-emitting-diode irradiation compared with existing cox inhibitors[j]. lasers surgmed, 2007,39.
[4]刘梅,李远宏.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0):1400-1403
[5]唐庆年,叶竞辉. 维胺脂、蓝光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华夏医学.2008,21(4):720
[6]宋维芳,张进.红蓝光联合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
[7]沈秀玲,戴向农,王立新,等.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