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反馈深度”扫盲篇: 反馈深度是在负反馈的条件下来讨论的: 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一:“反馈深度”扫盲篇:

反馈深度是在负反馈的条件下来讨论的:

负反馈的增益Af=A/(1+AF).其中(1+AF)称为反馈深度。

反馈深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1+AF)远大于1时,此时的反馈就叫深度负反馈,此时的负反馈增益等于1/F。分压式共基极偏置放大电路就是一个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2)当(1+AF)等于1时,则表明反馈效果为零。

(3)当(1+AF)远小于1时,表明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增大,放大倍数升高,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多用于振荡器。

(4)当(1+AF)等于0时,则表明闭环增益为无穷大,此时的放大器无输入量,也有输出量,放大器处于“自激振荡”状态,严重时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必须消除。

对于负反馈放大电路,反馈深度愈大,对放大电路性能改善就愈明显,但是,反馈深度过大将引起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能说明为什么吗?

反馈深度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均与反馈深度(1+AF)有关:

1)可以稳定信号的放大倍数:(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了(1+AF)倍--------怎样理解?你是否说清楚了?与同学讨论看同学是否理解你所说的。

2)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a、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串联反馈可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并联反馈可减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提高和减小的倍数都是(1+AF)。

b、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电压反馈可减少放大器的输出电阻,电流反馈可提高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减小和提高的倍数都是(1+AF)。

--你自己是否理解呢?

问题二:自激振荡的产生原因及其消除办法:

如果输入为零,输出端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波形输出,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因为一级放大的电阻过大产生了噪声,也有可能是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是放大电路中存在多级RC回路,因此,放大倍数和信号的相位移将随频率而变化。当变化满足:1、幅度平衡条件AF=1

2、相位平衡条件φA+φB=±2nπ

此时负反馈变为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放大电路工作不稳定。

单级和两级放大电路是稳定的,不会产生自激振荡。而三级或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只要有一定的反馈深度,就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因此必须采用校正措施来破坏自激振荡,达到电路稳定工作目的。

如何消除自激振荡:

采取措施破坏自激的幅度或相位条件。

1)滞后相位补偿:通过在输入端并接电容,减小电路的增益,使得增益与反馈系数的乘积小于1即可防止振荡产生。

2)在电路的反馈支路上并接电容实现超前相位补偿,使得输出反馈回输入端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的差尽量在135度以下。

3)电源内阻不为0,所以可能从输出端通过电源内阻反馈回输入端并且在相位合适的条件下产生自激。可以在输入级的偏置电路与电源之间接上合适阻值的电阻,减小通过电源内阻的反馈信号,只要电阻足够大,就可以防止自激震荡的产生。

4)更换元器件,比如:某一三极管在这个电路中,可能振荡,但是换到另一电路,可能就不振荡了,其他元器件也一样。

----你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呢?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问题三:选择放大器负反馈的原则:

1)引入直流负反馈是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

2)引入交流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3)引入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主要由信号源的性质来定。

当信号源为恒压源或内阻很小的电压源时,增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可减小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影响,放大器也可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压信号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应选用电压负反馈;当信号源为恒流源或内阻很大的电压源时,减少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可提高放大器从电流源吸收电流的大小,使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信号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应选用电流负反馈。

4)因为电压反馈可以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所以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压输入时,应选用电压反馈;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流输入时,因电流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流,所以应选用电流反馈。

----你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呢?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