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简介与评价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PPT

解决问题
敬 业 与 乐 业
敬业
责 任 心
乐 趣
乐业
四个理由
中心思想: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 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 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 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 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 理的生活。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理的 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 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的主旨。总起全篇,揭示中心。
研读2-5段,思考:
1、这几段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 要不断劳作。
2、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 了哪些例子? 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先谈有业的原因 无业的害处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反面论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正面论证 对比 论证
有业的重要
敬 业 与 乐 业
提出 (1)揭示全文论述的中 问题 心—敬业与乐业
总 分
论述有业、敬业、 分析 (2—8) 乐业的重要性 问题
解决 总结全文,勉励人 ( 9 ) 问题 敬业乐业

研读第一部分,思考:
演讲伊始,作者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有何 作用?
明确: 开宗明义地提出“敬业与乐业
你会选择?


官员
演员
医生
教师
么 ?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军人
梁启超
作 者
梁启超(1873— 1929),中国近代维 新派领袖、学者。字 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 会人。清光绪举人。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 合集》。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 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 生所作的演讲。

梁启超介绍 ppt课件

梁启超介绍 ppt课件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 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 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 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
LOGO
1926年初他发现尿中有血,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诊断出一个 肾病变.协和医院的大夫检查了好几天,最后判定是右肾生瘤,于 是在3月16日动手术将右肾全部割去。但割去右肾后,尿血仍未能 完全停止,协和医生只能做消极性防治,不能做积极治疗。后发 现由于实习医生之误,为误将健康右肾切除。经名中医唐天如医 治,渐康复。
变法救亡的思想,还
不时发表斥责专制、
赞誉民权的言论,引
起了旧势力的攻击。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
协助康有为组织保国
会。四月二十三日(6
月11
LOGO
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百日维新”。五月十 五日(7月3日),光绪帝召见梁启超,赏给六品衔,命他办理译书局 事务。梁参与了康有为策动袁世凯推翻慈禧太后的密谋,但被袁出卖。 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再 出“训政”,随即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梁启超在当日避入日本 公使馆,次日化装到天津,东渡日本。
LOGO
梁启超被掌掴
擅长笔墨的章太炎曾在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中担任编辑。但是 不久因章太炎发表了多篇反满清的文章,梁启超秉承师意拒不发表,章对此不 悦,后因对孔教存有不同看法而发冲突,因康有为自视甚高,将孔子比做素王, 而自名长素,也就是长于孔子,他门下的弟子多自名超回、秩赐、胜参等,自 称水平超过颜回、曾参,章太炎看不过去,一日饮酒数杯对众人称,“所谓长 素奈何以衣冠拜索虏”,此言一出引和康梁门人发生肢体冲突,梁启超率数人 至章处问罪,章太炎一时怒起,以掌掴梁启超两记,众人扭打因之决裂。

梁启超PPT

梁启超PPT
念里特有的积极底蕴,成为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
(二)西方的“天赋人权”学说
1898年10月,梁启超因变法失败长期流亡日本。在流亡期间,他接 触了西方思想家康德、卢梭、孟德斯鸠等人有关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方面的日译著作。这些著作不仅为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注入新的血液 ,而且开拓视野,改变了梁启超的思维方式,引发他对国家民族问题 的思考,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思想对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产 生了积极影响,是梁启超人人有权、个个平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西方进化论与社会有机体论
戊戌变法前,梁启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手稿后,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等观念对其启发颇多,他觉得满汉等各族合群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除旧布新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在游学日本期间,日本思想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也让他深有所触。从日 本回国后,他借助报纸、书刊等载体开始对进化论大加宣传,以此增强国人的 民族危机意识并提高人们对推行民族主义教育之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梁启超对达尔文、斯宾塞等西方学者的“进化”理论、社会有机体论是 相当推崇的,所以他汲取了社会有机体论的思想精华和进化论思想的内涵, 对民族主义思想进行了补充。
(一)甲午战争前,从“种族民族主义”到“合族民
族主义”
1903年《新民丛报》发表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又 对民族主义作出更深的理解:“合族民族主义”,即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 为统一的民族,并称国家要能实现自强,需要消除满汉长久的芥蒂。这种思想 取代了他轻蔑地称之为“种族民族主义”的反对满族的思想 。此后,他提出 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以实现“合族救国 ”的目标。 梁启超对民族主义概念的区分较好地厘清了自近代以来国人在民族主义 观念上的混乱,这也充分表明梁启超已经摆脱了传统上以文化、种族主义为 标志划分族类的狭隘民族观念。

《梁启超人物介绍》课件

《梁启超人物介绍》课件
动,支持学生们的爱国行动。
影响
梁启超在护国战争和五四运动中 的立场和行动,反映了他的爱国 情怀和对于国家未来的关注。他 的政治主张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梁启超的文化贡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梁启超提出了“新民为当务之急”, 强调通过教育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技 能的新一代国民。
辛亥革命后
回国参与政治活动,曾任袁世 凯政府司法总长,后退出政坛
从事学术研究
02
梁启超的思想与著作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思想概述
01
02
03
思想来源
梁启超的思想深受儒家思 想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他 主张中西结合,推陈出新 。
思想核心
强调国家至上,民族团结 ,倡导民权,呼吁改革。
史学研究
史学思想
梁启超提出了“史界革命”的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关注现实问题,为民族复 兴提供借鉴。
史学实践
他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史,撰写了大量具有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历史著作,如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05
梁启超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政治遗产
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推动者,梁启超的政治遗产 包括改革主张、宪法理念等,对中国近现代政治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影响
梁启超通过发表大量文章和组织学会,影响了当 时的社会舆论和知识分子群体,对推动中国现代 化进程产生了积极作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梁启超课件ppt

梁启超课件ppt
梁启超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知识分 子,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社会改革
他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致力于推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国际名誉
梁启超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名誉,曾 被邀请到美国、欧洲等地讲学。
02 梁启超的文学思想
文学观念
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的审美价值
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 ,能够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推动社 会进步。
政治生涯
梁启超在政治上活跃,参 与戊戌变法,支持立宪运 动,并担负过国会议员。
学术成绩
学术思想
梁启超的学术思想深受康 有为影响,主张维新变法 ,提倡西学。
文学创作
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其作品文笔流畅,思想 深邃。
学术研究
梁启超在历史、哲学、文 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著述颇丰。
社会影响
思想启蒙
创作方法
梁启超提倡“文以载道”,认为 文学作品应当承载一定的思想内 涵和价值观念,而不是单纯地追
求情势和技能。
语言运用
梁启超重视语言的运用,认为文 学语言应当简练、生动、有力, 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
感。
文学批评
批评标准
梁启超提出了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思想性、艺术性和社 会效果等方面,认为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文学作品才是优 秀的。
04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全面发展
01
梁启超强调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道德、体能
等多方面。
科学精神
02
他提倡科学方法,认为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
键。
毕生学习
03
梁启超提倡毕生学习,认为这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
要。

梁启超人物介绍ppt课件

梁启超人物介绍ppt课件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诗词 研究专家。享年73岁。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 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 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享年71岁。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 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 文组)。 享年50岁。
精选ppt课件2021
3
动 梁 启 超 活
担任《时务报》主笔 发表《变法通议》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
公车上书
精选ppt课件2021
4
1.领导“公车上书” 1895.春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成立强学会
1895 夏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传播维新思想 鼓吹变法


北 《中外纪闻》《国闻报》
南 《时务报》
周恩来在文章中描写当时见到的梁任公气度雍容言若金石对梁氏所讲青年今日之责任其重大百倍于他人等振聋发聩之语感触深刻铭记于心?梁启超对南开教育救国的思想和实践抱有极大希望曾有意亲自主持南开文科并在南开创设东方文化研究院虽因故未能如愿此拳拳之心耿耿之志已为南开深深铭记
从尊崇效仿
到那“饮冰室”
——————梁启超
梁启超故居
地址:
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
精选ppt课件2021
16
饮冰室
天津的梁氏旧居和饮冰室,还记录下了梁 启超家学深厚、传承有方的佳话。梁氏九 个子女皆学有所成,其中更有三位成为声 名卓著的中科院院士——他们是:著有 《中国建筑史》、主持设计新中国国徽、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国科学院首届院士、 建筑学家、梁氏长子梁思成,考古学、人 类学专家、梁氏三子梁思永和1924年出生在 天津饮冰室故居的火箭制造、宇航科学专 家、梁氏五子梁思礼。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完成-优秀课件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完成-优秀课件
困难,不断成长和进步。
调整心态
对于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应 该学会珍惜和感恩,同时也要保持 平常客观的心态,不过度追求物质 享受。
平衡发展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平衡发展自己的 能力和兴趣,避免偏执和极端。
传递正能量,积极面对人生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积 极传递正能量,鼓励身边的人积 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2
人生意义则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特 别的意义或目的,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意义或目的。
3
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 题,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探索和尝试来寻找。
梁启超的人生观与快乐之道
梁启超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 会的贡献和责任,而非个人的享
乐和利益。
他强调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 生态度,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努力 和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
05
结语
对“最苦与最乐”的反思
01
02
03
人生中的苦与乐是相对 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取决于个人的感受和态
度。
梁启超认为,人生最苦 的事情是背负着责任和 义务,而最乐的事情则
是尽责和享受权利。
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思考如 何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
苦与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面对人生的苦与乐
积极面对
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挑战,我们 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克服
苦难的来源
苦难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包 括自然灾害、疾病、家庭变故、 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等。
面对苦难的勇气与责任
面对苦难的勇气
面对苦难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要学会积极应对和克服困难,保持乐 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梁启超

梁启超

公车上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 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 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 ,十八省 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 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 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 运动的开端。
立宪运动时期(1905-1914):1907年在东京创办《政论》。1910年在上海创办《国风报 》 护国运动时期(1915-1916):1915年创办《大中华》杂志并当总撰述。 五四运动时期:1916年在北京创办《晨报》。
少年中国说
• 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 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 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 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 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 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 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 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 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 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 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 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 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 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 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青年时期和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 ,变法失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 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 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 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 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 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 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 编为《饮冰室合集》。

ppt模板梁启超人物介绍ppt(高三历史)

ppt模板梁启超人物介绍ppt(高三历史)



家书数百封:
• 给每个孩子特殊关注 • 为子女成才倾尽所有:
金钱、时间、精力,均不计成本
• 自求真理,尊重子女:
不在孩子身上寄托梦想
• 以同理心推己及子:
关注孩子的心性、志趣、健康、幸福
梁启超
老年照
梁启超故居
地址:
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
饮冰室
• 天津的梁氏旧居和饮冰室,还记录下了梁启超
家学深厚、传承有方的佳话。梁氏九个子女皆 学有所成,其中更有三位成为声名卓著的中科 院院士——他们是:著有《中国建筑史》、主 持设计新中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国科 学院首届院士、建筑学家、梁氏长子梁思成, 考古学、人类学专家、梁氏三子梁思永和1924 年出生在天津饮冰室故居的火箭制造、宇航科 学专家、梁氏五子梁思礼。
梁 启 超 活 动
担任《时务报》主笔
发表《变法通议》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 公车上书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
梁启超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 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之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认 识到,仅靠军事装备、工艺技术的近代化并不能使 中国振兴。他认为,洋务运动所以破产,是因为洋 务派虽讲“变法”但却不知“变法之本原”,没有 抓住近代化的根本。因为遗其本,果“练兵如不 练”,“通商如不通”,“开矿如不开”,“兴学 如不兴”,成效甚微。他断言,中国如仍按洋务派 的主张去做,即使再过50年,顶多“亦不过多得此 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 午之役,望风而溃。”(《戊戍政变记》,《饮冰 室合集· 专集》第1册。)
从尊崇效仿
到那“饮冰室”
• ——————
梁启超
梁启超 (1873~1929) 近代思想家、 文学家、学者 字卓如,一字任甫, 号任公、饮冰子, 别署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介绍 ppt课件

梁启超介绍 ppt课件
LOGO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 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 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 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
时务学堂总教习,在
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他在学堂中极力宣扬
LOGO
矢志移山亦艰苦 人才如海更纵横
—冯玉 祥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逃亡海外 退出政坛 生病逝世
主要作品 人物关系
满门才俊
轶事典故
人物评价
故居剪影 北京故 居天津 故居广
影视形东象故居
LOGO
Page 3
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 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 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 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 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 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 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 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 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 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 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 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 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 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 合集》。
LOGO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
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黄遵宪
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
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吴其昌

梁启超和他的子女们 PPT课件

梁启超和他的子女们 PPT课件

虎父无犬子——杰出子女
梁思顺(1893年-1966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 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 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 ,因病早殇。 享年25岁。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北京大学 图书馆副馆长。 梁思达(1912年-2001年),四子,著名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006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中 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功的家庭教育
一、家庭关系
先祖及父母 梁启超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在梁启超曾祖父
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梁启超祖父名镜泉,是一位秀才; 祖母名黎。梁启超的父亲名莲涧,也是一位秀才,在乡里教书; 梁启超的母亲为赵氏。
两位夫人:李惠仙和王桂奎 九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 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 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 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 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 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 学家和文学家。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 能缀千言” ,17岁中举。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 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 集》。

梁启超人物介绍ppt

梁启超人物介绍ppt

梁启超故居
地址:
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
饮冰室

天津的梁氏旧居和饮冰室,还记录下了梁 启超家学深厚、传承有方的佳话。梁氏九 个子女皆学有所成,其中更有三位成为声 名卓著的中科院院士——他们是:著有 《中国建筑史》、主持设计新中国国徽、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国科学院首届院士、 建筑学家、梁氏长子梁思成,考古学、人 类学专家、梁氏三子梁思永和1924年出生在 天津饮冰室故居的火箭制造、宇航科学专 家、梁氏五子梁思礼。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 馆学家。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享年80岁。 梁思达(1912年-2001年),四子,著名经济 学研究。 享年89岁。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 活动。 享年74岁。 梁思宁(1916年-2006年),四女,投奔新四 军参加中国革命。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联络部副 部长、顾问。享年90岁。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 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 启 超 活 动
担任《时务报》主笔
发表《变法通议》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 公车上书
1.领导“公车上书”
1895.春
变 法 的 酝 酿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成立强学会
1895 夏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传播维新思想 鼓吹变法
北 《中外纪闻》《国闻报》
南 《时务报》
4.设立学会、学堂

他的九个子女没有一个做官,梁被人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他的儿女们也 分散到各个领域,各有特长。
津门论著

梁启超寓居津门的14年,也是他倾心致力 于学术研究、著述颇丰的一段时光。在饮 冰室书斋,他完成了包括讨袁檄文即《异 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老子哲学》、 《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三百年 学术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 研究法》等60多篇学术论著;这长达148卷、 凡1400万言的《饮冰室合集》是梁启超留给 中华民族蔚然壮观的文化瑰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课堂教学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课堂教学PPT课件

品读课文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品读课文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象征着少年中国
的冲天气势。
品读课文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少 年 中 国② 说 ︵ 节 选 ︶③
初读课文
我会读
xiè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huánɡ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zāi
美哉 与国无疆
lín
鳞爪飞扬
tāi
奇花初胎

地履其黄
形声字
泻鳞惶胎
泻:液体很快地流出。 惶:惊惶。
惶 百兽震惶
哉 呜呼哀哉
履 如履薄冰
如履平地
恐惧 一般在文言文中做语气 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品读课文
试着背诵全文。
学习了这一课 后,你打算做一个 怎样的少年?
结构梳理
少 年
阐明中国少年的责任
中 国 说
祖国前程美 描绘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少年责任重

节 选
赞颂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少年中国说》中节选 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 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 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 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踩、踏
泻 鳞
惶胎 履哉
初读课文
xiè

我会写
qiǎn
shì
潜试
tāi

huánɡ l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去半个世纪的知 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
响。——曹聚仁
1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 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 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黄遵 宪
3
一、梁启超の简介
梁启超( 1873 年2月PowerPoint 23日- welcome to use these templates, New 1929 年1 月 19日),字卓如、任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1912年,1月1日孙中
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梁启超结束流亡生活,9月
28日离开日本返回中国。
二、梁启超の生平
组党与入阁 捍卫共和之战 青岛潮
(五)书生护国
回国后,梁启超曾任民主党首领,后民主党、共和党
与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他被选为理事。1913年进步党熊 希龄组成“人才内阁”,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目录
一、梁启超の简介 二、梁启超の生平 三、主要思想及地位 四、学界研究综述
二、梁启超の生平
生于忧患年代 省城求学 相遇康有为
(一)踏海童年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出生于
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一个半 耕半读的家庭。幼年时在家中接受 传统教育,他聪颖过人,“八岁学 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884年中 秀才。1889年中举人,被誉为“岭 南奇才”。
1896年离京抵沪,与黄遵宪等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筹办《时务报》,梁启超任总撰述,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汪康年任总经理。撰写《变法通义》 等书并在《时务报》上连续发表, 影响巨大。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 箴之邀,赴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 在湖南宣传开民智、伸民权。
二、梁启超の生平
保皇与革命 高歌自由 笔锋常带感情
(三)亡命天涯
1898年10月16日梁启超抵达日本东 京;康、梁抵日后不久,孙中山等即想 与之建立联系,但遭康有为拒绝;12月 23日,梁启超在横滨创办的《清议报》 出版。 1899年3月,康有为离开日本前往加 拿大;其后,孙中山等多次与梁启超接 触,商谈合作。
二、梁启超の生平
(二)戊戌风云
1898年“百日维新”开始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后,光绪皇帝于 710 月3years 日召见 Content design, experience 梁启超,命呈《变法通议》, 授六品卿衔,令办理京师大 学堂、译书局事务。1898年9 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梁 启超逃亡日本。
二、梁启超の生平
大论战 立宪与政闻社 辛亥功成
(四)帝制告终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与梁启超 的《新民丛报》论战,此后革命党和保皇党的论战日益激烈。
二、梁启超の生平
(四)帝制告终
1906年,梁启超代为清政府出洋考察的五 大臣起草《考察各国宪政报告》,清政府宣 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表示支持。
启明之星☆梁启超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目录
一、梁启超の简介 二、梁启超の生平 三、主要思想及地位 四、学界研究综述
目录
一、梁启超の简介 二、梁启超の生平 三、主要思想及地位 四、学界研究综述
一、梁启超の简介
梁启超一生有点像虎头蛇尾。他最辉煌的
2
时期是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那 时他同康有为力主维新变法…他是当时最有号 召力的政论月便宣告解散,梁启 超辞去司法总长职务,任币制局总裁。
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省新会县人,人称梁新会。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
家、文学家。
一、梁启超の简介
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
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因保守派所反对, 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梁启超逃亡 日本。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返回中 国,并参与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 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 深研佛学。1929年1月19日病逝。
1907年10月,梁启超在东京建立“政闻 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但后 因遭清政府查禁而告解散。
二、梁启超の生平
(四)帝制告终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太后相继逝世 。 1911 年清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政府责成袁世凯组阁。
二、梁启超の生平
(一)踏海童年
1890to 年入京会试,不中, welcome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回粤路经上海,购得《瀛环志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略》,始知世界有五大洲各国。 同年8月,拜南海康有为先生为
二、梁启超の生平
(三)亡命天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6月清政府与各国宣战; 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建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 会”。 1901年6月,发表《立宪法议》一文,主张
君主立宪。1902年初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
在横滨出版。
1903年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邀请赴美洲游
历,在华盛顿期间还拜会了美国总统西奥 多·罗斯福;返日后撰《新大陆游记》 。
师。1891年入读康有为创办的
万木草堂,自称“生平知有学 自兹始”。
二、梁启超の生平
草堂惊梦 一腔孤愤热肠 流血政变
(二)戊戌风云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与康有为等一起联合各省 举人发起“公车上书”。后主笔于《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维 新,协助康有为创办“强学会”。
二、梁启超の生平
(二)戊戌风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