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

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课程,具体章节为《关爱残疾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及类别,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引导幼儿关爱和尊重残疾人,以及学习如何在生活中给予残疾人帮助。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残疾人的定义和类别,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
2.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关爱和尊重残疾人。
3. 学会与残疾人相处,主动提供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残疾人的心理需求,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关爱和尊重他们。
重点:掌握残疾人的定义和类别,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残疾人模型、辅助器具(如盲杖、轮椅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个关于残疾人生活的短片,引导幼儿关注残疾人的生活现状。
邀请幼儿分享观后感,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介绍残疾人的定义、类别以及他们的生活困境。
通过PPT展示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幼儿了解他们的需求。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个关于帮助残疾人的情景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提供帮助。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小活动。
每组分享成果,全班进行评价。
5. 互动环节(5分钟)模拟残疾人生活,让幼儿体验残疾人的不便。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邀请幼儿分享学习收获,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关爱。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残疾人的定义和类别如何关爱残疾人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小活动,并说明理由。
2. 答案示例:为视力残疾人设计一个“声音导航”活动,通过录制语音提示,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周围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培养关爱意识。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可能未能充分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今后可增加相关环节,提高幼儿的同理心。
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残疾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地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经过多次互动、沟通等活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现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多角色的模拟游戏,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
二、教学方法2.1 设计理念本次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幼儿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残疾人的关爱,使幼儿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2.2 教学形式模拟游戏、生活实践、情景模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2.3 具体教学内容1. 通过生活实践了解和认识残疾人,如访问残疾人家庭、观看一些残疾人的生活短片等等,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地方。
2. 通过小组交流和讲述,让幼儿们认识到残疾人的不同的残疾类型,例如失聪、失明、肢体残疾等,了解不同残疾类型及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帮助不同残疾人的方法和技巧学习。
3. 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志愿者或残疾人的角色,模拟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情景,让幼儿意识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理解和关心。
4.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比如制作盲人儿童专用安全玩具,帮助残疾人过斑马线、在公园玩耍等,从而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带给残疾人更多的快乐和帮助。
5. 学习识字、写作、绘画等文化活动。
通过绘图和写作来加深对残疾人生活和体验的了解和理解。
2.4 构建教学环境构建以尊重人、关心他人、爱护自然环境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学会爱护他人和环境,爱护自己。
将教室改造成更适合残疾人的场所,提高教师素养,从而对幼儿进行现场,情境化的教育。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制约,如上课时间短暂,教室设备不足等等。
在开展过程中的组织要求及安排也并不是完美的,短短的时间限制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但还是做了一些比较成功的事情。
首先,我充分意识到了“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背景和需求,而如何尊重差异、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
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

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1活动目标:知道尊敬残疾人,并愿意援助残疾人。
活动预备:舞蹈视频片段、图片。
活动过程: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1、谈话引发幼儿关注。
2、出示课件,认识残疾人。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激发幼儿怜悯心。
1、活动一:体验盲人。
请幼儿蒙上眼睛,老师组织活动,幼儿参与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活动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手绢",幼儿参与后说说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3、体验聋哑人。
请幼儿不说话表达,幼儿参与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争论如何关爱残疾人,鼓舞幼儿献爱心。
1、幼儿自由争论援助残疾人的方法。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言。
〔1〕盲人过公路。
〔2〕肢残人乘坐公共汽车。
〔3〕用手语关爱聋哑人。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想了那么多的方法援助残疾人,有了你们的援助,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了。
延伸活动:鼓舞幼儿在生活中关爱援助残疾人。
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2活动目标:了解一些弱势人群的需要,懂得关怀,援助他们设计思路:针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看多,只知道享受爱,却不知道付出爱;关怀他人、援助他人的意识特别淡漠;有的孩子甚至嘲讽残疾人,蔑视残疾人,厌烦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
因此,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学校会关怀、爱惜他人是燃眉之急的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育幼儿愿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共享,有怜悯心。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章,学习自律和尊敬他人。
可见怜悯心、爱心的培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5 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我国法定“助残日”,结合全国助残日这个非常的日子,对幼儿进行《关爱残疾人》的教育,让幼儿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并感受到残疾人失去健康的痛楚,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对幼儿幼当心灵具有剧烈的震撼作用,使“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萌芽——开花——结果,因此我设计了大班《关爱残疾人》这一社会活动。
2024年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

2024年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主题为“关爱残疾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及分类、探讨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意识、学习尊重和平等对待残疾人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其生活中的困难。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尊重残疾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残疾人辅助工具等。
2. 学具:绘画材料、手工材料、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残疾人图片、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残疾人,让幼儿初步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邀请一位残疾人士到班级进行互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残疾人的生活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其生活中的困难。
通过PPT展示,让幼儿了解各种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
3.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关爱、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绘画或手工材料,让幼儿创作关于关爱残疾人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情景模拟(10分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与残疾人相处的场景,培养幼儿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行为。
教师点评,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定义与分类: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人。
生活困难:出行、沟通、学习、工作等。
关爱方法:尊重、关心、帮助、平等对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手工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表达关爱残疾人的作品。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活动主题:关爱残疾人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意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社会实践任务。
准备材料:1. 展示板或投影仪2. PPT或图片,介绍残疾人的种类和困难3.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4. 活动宣传品,如海报、传单等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残疾人的生活场景和困境,引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和思考。
- 引导学生讨论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鼓励学生表达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同情。
2. 知识讲解(15分钟)- 利用PPT或图片,介绍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如视觉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等,并介绍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需要。
- 引导学生思考,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哪些方面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残疾人的类型,要求他们讨论该类型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 鼓励学生开展合作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发挥。
4. 制作手工作品(25分钟)- 给学生提供手工制作材料,要求他们制作与残疾人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手写明信片、折纸扇等。
- 引导学生思考手工作品的设计,如何能够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
5. 成果展示(15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并解释作品的寓意和所表达的关怀之意。
- 其他小组可对展示作品提问或给予评价,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将来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
扩展活动:1. 参观当地的残疾人福利机构或社区组织,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服务。
2. 组织爱心义卖活动,筹集资金支持残疾人事业。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情况和特点•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和行动•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内容1. 残疾人的生活情况•观看纪录片《星梦之旅》等有关残疾人的生活纪录片。
•引导学生思考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困难。
2. 关爱残疾人的行动•分组策划、准备和执行一项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向残疾人家庭送温暖、义卖等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到当地残疾人协会或社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参观,与残疾人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
三、教学步骤1. 讲授知识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残疾人的一些基础知识:•介绍残疾人的主要种类、生活特点等。
•通过多媒体资料等展现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中的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残疾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生活。
2. 实践活动阶段•分班分组,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项目,带着问题去走访残疾人协会或社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
•对走访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设计公益活动方案。
例如:组织拍摄电影、音乐会等文艺活动,或是组织义卖、演出等募集善款的活动。
•实施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助人为乐的成就感。
四、教学反思此次社会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方面需要注意:•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向学生介绍残疾人的基本知识和生活情况,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残疾人群体。
•活动设计合理,把走访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需要,体验帮助别人和获得成就感的快乐。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残疾人和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学生的社会意识较为薄弱,需要在日常教育中加强社会观念教育,培养自觉参与公益事业的意识和行动。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关爱残疾人》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与关爱之情。
2.培养幼儿尊重、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
2.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接纳残疾人。
2.如何引导幼儿关爱残疾人,而不是怜悯。
四、教学准备1.准备关于残疾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关爱残疾人的故事、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残疾人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2.了解残疾人的生活(1)教师展示残疾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他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吗?(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残疾人的生活故事。
3.讲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关爱残疾人的故事,如《盲人摸象》。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残疾人是如何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帮助的?我们应该如何关爱他们?4.情景体验(1)教师设计一个情景,让幼儿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蒙上眼睛走路、坐着轮椅行动等。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体验感受,并讨论如何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
5.制作关爱残疾人的手工作品(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关爱残疾人的手工作品,如制作一张祝福卡、一幅画等。
(2)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认识的残疾人,表达关爱之情。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残疾人,尊重他们,帮助他们。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
2.检查幼儿制作的关爱残疾人的手工作品,了解他们的关爱之情。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残疾人的表现。
七、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了解残疾人的康复过程。
2.邀请残疾人到班级进行交流,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3.开展关爱残疾人公益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特别的挑战吗?幼儿甲:他们可能不能像我们一样跑得快。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意愿。
3. 行为目标:让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懂得在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 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
2. 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一些残疾人生活和工作的图片。
2. 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残疾人生活片段的视频。
3. 教学PPT:制作一份关于残疾人相关知识的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残疾人生活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
2. 基本知识学习:通过PPT讲解,让幼儿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3.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残疾人生活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残疾人的不易。
4.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和帮助残疾人。
5. 分享环节: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
6.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扮演残疾人和帮助者的角色,进行互动模拟。
7. 总结反思: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懂得在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8. 家园共育: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与关爱残疾人的活动。
9.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关爱残疾人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残疾人的定义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如何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方式还不够明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教育。
2024年大班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大班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关爱残疾人”章节,详细内容涉及认识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与困难、学习尊重与关爱残疾人等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及类型,提高他们对残疾人的认知。
2. 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使其学会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从残疾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们的生活不便。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学会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残疾人生活场景图片、轮椅、盲杖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播放视频,展示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看视频的感受,引导他们关注残疾人。
2. 讲解认识残疾人(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残疾人的定义、类型及生活的不便。
(2)出示残疾人生活场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帮助他们。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如何帮助视力障碍的人过马路?(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关爱残疾人的场景。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5.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残疾人。
(2)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关爱残疾人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关爱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关爱残疾人2. 副(1)认识残疾人(2)关爱残疾人(3)尊重、关心、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拍摄一段关爱残疾人的生活场景。
(2)结合自己的观察,写一篇关于关爱残疾人的心得体会。
2. 答案:(1)视频、图片等。
(2)心得体会: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幼儿对关爱残疾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教案背景社会课是幼儿园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社会课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了解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介绍一节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的大班社会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认识残疾人,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需求;2.让孩子们知道残疾人和健康人一样都有权利接受公平待遇;3.提高孩子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心;4.启发孩子们关注弱势群体。
二、教学内容1.观看视频:《残疾人士》;2.讲述残疾人的故事,帮助孩子们认识残疾的类型及残疾人面对的困难;3.交流探讨:为什么会有残疾人?残疾人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并帮助残疾人?;4.制作画册: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关于残疾人的画册,画册上可以画出自己对残疾人的理解,以及如何帮助残疾人;5.观看视频:《残疾人公益广告》。
三、教学重点教师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帮助孩子们认识残疾人,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需求;2.引导孩子们了解公平正义的概念,认识残疾人同样享有基本人权;3.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心。
四、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班级实际在教学内容中,我们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交流探讨等多种方式,使得孩子们了解残疾人的异同点以及需要特殊关注的地方。
通过制作画册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表达出来,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最后,通过观看公益广告的方式,促进了孩子们对残疾人公益事业的关注。
2.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与否课程的第一环节是观看视频《残疾人士》,这段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了残疾人的不同类型,以及需要特殊照顾的地方。
这一部分的完成情况较为顺利,孩子们也更好地认识了残疾人士。
在讲述残疾人的故事时,孩子们认真听讲,有部分孩子能够对故事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推理。
在交流探讨环节中,孩子们自发地提出了有关残疾人的问题,并通过互相交流,更好地了解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困难。
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 1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游戏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激发其同情心、爱心,并且学会关爱残疾人朋友。
2、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眼罩、球、ppt课件、爱心卡等。
活动重难点:重点:体验残疾人朋友的困难,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难点:萌发帮助残疾人朋友的意识,学习残疾人朋友的自立自强。
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师:小朋友们,大家一起开心地唱歌、玩游戏,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朋友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
他们有的不能够开心地唱歌,有的不能够想蹲下就蹲下,想站起来就站起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朋友是些什么人呢?二、体验残疾人朋友生活的不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引导幼儿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朋友。
1、观看残疾人生活的视频,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师:对了,这些是残疾人朋友。
请小朋友想一想,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方便吗?观看盲人生活视频,这是盲人朋友,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呢?幼儿:他们看不见东西。
(1)体验盲人:全体幼儿蒙上眼睛听铃声找到老师,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眼罩,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都戴上它,听铃声来找老师,看谁能找到。
师:戴上眼罩走路方便吗?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2)体验肢体残疾人观看肢体残疾人生活视频。
师:这是什么残疾人朋友,失去腿或手的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方便吗?请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一下,谁来告诉我。
下面请小朋友们想办法只用一只手取篮球。
师:只用一只手取篮球方便吗?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看来,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朋友生活真的很困难!小结:除了眼睛看不见的,手残疾的人还有哪些残疾人的生活是很不方便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幼儿讨论讲述)还有聋哑人、没有脚的人等残疾人朋友。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通用5篇)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知道尊重残疾人,并乐意帮助残疾人。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舞蹈视频片段。
图片。
活动过程: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1、谈话引发幼儿关注。
2、出示课件,认识残疾人。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激发幼儿同情心。
1、活动一:体验盲人。
请幼儿蒙上眼睛,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活动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手绢",幼儿参加后说说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4、体验聋哑人。
请幼儿不说话表达,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鼓励幼儿献爱心。
1、幼儿自由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言。
(1)、盲人过马路。
(2)、肢残人乘坐公共汽车。
(3)、用手语关爱聋哑人。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帮助残疾人,有了你们的帮助,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了。
四、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关爱帮助残疾人。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残疾人,了解并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2、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重点: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难点: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准备:1、课件2、蒙眼睛的布条、玩具熊、玉米糖等。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
他们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

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关爱他人》,具体内容为第三节的《关爱残疾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残疾人的定义、类别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从而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定义、类别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
2. 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3. 教育学生尊重残疾人,学会在生活中帮助他们,传递正能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残疾人的心理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关爱残疾人的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尊重和帮助他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残疾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残疾人。
2. 新课内容呈现:a. 介绍残疾人的定义、类别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
b. 观看视频《关爱残疾人》,让学生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易。
c. 讲解关爱残疾人的方法,如尊重、关心、帮助等。
3. 实践情景引入:a.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情景,并进行角色扮演。
b. 全班分享:每组选代表分享实践情景,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关爱残疾人,如公共场所、家庭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如何关爱残疾人。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a. 残疾人的定义、类别及困难b. 关爱残疾人的方法c. 实践情景引入d. 例题讲解e.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关爱残疾人的作文。
b. 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实践活动,并说明具体实施步骤。
2. 答案:a. 作文示例:b. 活动设计示例:活动名称:关爱残疾人,温暖同行活动步骤:1.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培训,了解关爱残疾人的方法。
2. 与社区残疾人士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培养幼儿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2.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人。
3.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幼儿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们。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介绍残疾人的生活现状、残疾人士的励志故事等。
2.视频素材:残疾人士的生活片段、残疾人士的励志视频。
3.残疾人用品:如轮椅、拐杖等。
4.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出示残疾人用品,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2.讲解老师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残疾人的生活现状,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挑战。
3.讲述残疾人士的励志故事老师讲述一些残疾人士的励志故事,让幼儿感受到残疾人士的勇敢和坚强。
4.观看视频素材老师播放残疾人士的生活片段和励志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5.讨论与分享老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和帮助他们?”6.创作环节老师发放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7.展示与交流老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2.教学不足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发言较少,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残疾人的了解不够深入,或者胆怯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关于残疾人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了解残疾人士的生活和工作,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公开课,幼儿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得到了提高,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教案标题:关爱残疾人适用对象:大班学生教学内容:关爱残疾人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培养同情心和关爱心;2.通过学习残疾人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共同的努力帮助残疾人;4.通过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爱心。
教学准备:1.图片及视频素材,展示残疾人的生活情况;2.纸、笔、颜料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先给学生放一段相关的视频素材,引起学生注意,并提问:1.你们看到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2.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残疾人?知道他们的生活情况吗?二、学习(20分钟)1.由老师简要介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如: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运动残疾等。
2.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残疾人的生活情况,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残疾人的看法和感受。
三、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你觉得残疾人的生活有哪些困难?B.你认为我们能为残疾人做些什么?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互动游戏(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残疾人角色,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
2.游戏过程中,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你在扮演残疾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觉得我们能为残疾人做些什么?五、表演(15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一场表演,通过表演展示出他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
2.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方式,如:舞蹈、歌曲、朗诵等。
六、总结(5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
2.鼓励学生写下对残疾人的祝福和关爱的话语。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卖活动,筹集善款支持残疾人事业;2.可以邀请身边的残疾人来校,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
评价与反馈: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关爱他人的态度;2.听取学生的反馈,收集他们对此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残疾人的存在以及他们迎来的困难和需要关注的重要性。
2.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团结友爱精神和尊重他人的思想品德。
3.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思想品德与语言表达能力来理解并展现关爱残疾人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1.残疾人的分类与特点。
2.残疾人的困境。
3.如何帮助残疾人。
4.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穿插真实的残疾人的纪实情节,引起学生兴趣,理解并动员学生尊重、关爱残疾人。
2.课堂讨论法通过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残疾人的理解和看法,引导学生们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分发一些残疾人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讲述他们对残疾人的印象和看法。
从中引导学生关注残者并给与帮助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展开1.讲述故事讲述有关残疾人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同身受。
2.探究残疾人的分类与特点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了解残疾人的种类和特点。
3.探究残疾人的困境通过观看一些有关残疾人的报道,让学生了解残疾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同情心。
4.学习如何帮助残疾人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如何帮助残疾人。
5.制定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脑力激荡,制定出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
三、总结让学生谈谈对学习所得的感悟,并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关爱残疾人的行动计划。
四、作业和评价让学生以“我为残疾人做了什么”为题目,写一篇与自己相关的心得体会。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个体化评价,简单介绍学生的行动计划,并对于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关爱他人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五、教学反思1.多种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述故事、探究残疾人的分类与特点、探究残疾人的困境等多种情境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法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关爱残疾人大班社会教案

关爱残疾人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便。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尊重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
3. 行为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帮助残疾人的快乐,养成关爱残疾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残疾人的定义:身体或心理上有缺陷,导致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遇到困难的人。
2. 残疾人的困难和不便:行动不便、听力、视力、智力等方面的问题。
3. 关爱残疾人的态度和行为: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便。
难点:培养幼儿关爱、尊重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与残疾人交流。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幼儿围绕残疾人的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2. 情境模拟法:设置模拟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3.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不便。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幼儿进行助残活动,让幼儿实际行动中去关爱残疾人。
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准备一些残疾人生活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2. 视频素材:准备一段关于残疾人生活的视频,让幼儿观看。
3. 助残物品:准备一些助残物品,如盲杖、轮椅等,让幼儿认识和体验。
4. 实践活动场地:安排一个适合进行助残活动的场地。
5. 教学PPT:制作一份包含教学内容的PPT,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残疾人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幼儿思考:这些图片中的这些人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2. 新课导入:介绍残疾人的定义,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概念。
3. 讨论环节:组织幼儿围绕残疾人的困难和不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关爱和帮助残疾人。
4. 情境模拟:设置模拟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

大班社会关爱残疾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课程,主要围绕关爱残疾人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我们都是一家人》中的第三节“关爱残疾人”,详细内容为介绍残疾人的生活现状、身体障碍类型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关爱残疾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现状,提高关爱残疾人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障碍类型,学会尊重和帮助残疾人。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的生活困境,从而产生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身体障碍类型,学会在生活中关爱残疾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个关于残疾人生活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邀请一位残疾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
2. 例题讲解(1)讲解身体障碍类型,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等。
(2)通过PPT展示各种身体障碍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障碍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关爱残疾人?4. 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如蒙上眼睛走盲道、用手语交流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2)邀请学生分享体验感受,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关爱残疾人。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1)残疾人的生活现状(2)身体障碍类型(3)关爱残疾人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关爱残疾人的作文。
(2)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实践活动,如为视力障碍的同学制作有声读物等。
2. 答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残疾人。
他们可能在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们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
作为健康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教案:关爱残疾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困境;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差异的意识和态度;3.拓展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意识;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教学重点:1.了解残疾人面临的困境;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拓展同理心和互助意识;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残疾人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和思考,诱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同理心。
Step 2:学习(1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生活困境,包括残疾人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以及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所面临的各种困难。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残疾人需要得到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态度。
Step 3:拓展(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残疾人福利机构或邀请残疾人代表到班级进行经验交流,让学生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境,拓展学生的同理心。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问题,与残疾人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Step 4: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残疾人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教师强调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建立互助和支持的社会氛围,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态度。
Step 5:延伸(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为残疾人募捐、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等。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意识。
Step 6: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撰写一份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包括残疾人的种类、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得到的帮助和支持。
要求学生在报告中提出自己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的建议。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关爱残疾人》一、教案教学内容:《关爱残疾人》适用对象:大班儿童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困难。
2.学会尊重和理解残疾人。
3.增强爱心和包容心。
教学准备:1.板书:关爱残疾人。
2.课件:引入故事PPT,音乐、动画等。
3.真实或仿真的残疾辅助器具。
4.相关图片和视频。
5.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1.老师播放《彩虹桥》动画视频,通过多媒体方式带领孩子们进入感性体验环节,激发孩子们表达情感的欲望。
2.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几个真实或仿真的残疾辅助器具,如轮椅、助听器等,让孩子们认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场景和器具。
(二)主体1.通过讲述通俗易懂的故事,如《小兔子和跛足鸭》、《宝宝真伟大》等,向孩子们展现残疾人的情感、生活场景和困难。
2.针对故事内容,老师进行情感引导和探究,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群体,增强针对性的理解和尊重。
3.组织互动游戏,如“赛轮椅比赛”等,引导孩子们感知和体验残疾人群体的日常生活,增强包容心和爱心。
(三)总结1.老师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2.让孩子们自由发言,总结自己今天的体会和思考。
(四)拓展教师可以通过真实参观和亲身经历等方式,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残疾人的困境和需要,推动教学效果的拓展和升华。
(五)评估通过教学反思和孩子们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残疾人的生活场景和困难,引导孩子们从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去尝试理解和关爱残疾人。
在教学中,通过PPT、游戏、故事等方式,既使孩子们沉浸在感性体验中,也开拓了他们针对性的认知和思考。
同时,还通过引导和探究,让孩子们在讲述和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尊重和爱心,培养包容心等美好品质。
对于本节课尚可改进的地方,一是针对内容的深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实际参观、感性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残疾人的生活,加深理解和认知。
二是针对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可以设计更丰富的互动游戏道具,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幼儿自由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言。
(1)盲人过马路。
(2)肢残人乘坐公共汽车。
(3)用手语关爱聋哑人。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帮助残疾人,有了你们的帮助,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了。
四、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关爱帮助残疾人。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
活动目标:
知道尊重残疾人,并乐意帮助残疾人。
活动准备:
舞蹈视频片段。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激发幼儿同情心。
1、活动一:体验盲人。
请幼儿蒙上眼睛,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活动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手绢",幼儿参加后说说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3、体验聋哑人。
请幼儿不说话表达,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鼓励幼儿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