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分数单位说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分子、分母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进一步学会读写分数。
2、通过分数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说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单位说教学准备:电脑软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纸、围棋子若干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进1、出示分数,它们是什么数?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么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得多少?(2)请两组同学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多少厘米?(3)请一位同学量一量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得到的结果都不是整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理解概念:1、理解单位1的概念(1)出示一块蛋糕:它可以用1来表示。
(2)出示一个正方形:它可以用1来表示吗?为什么?(3)出示一条线段:它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小结:一块蛋糕,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都是一个物体,都可以用1表示。
(4)出示四个苹果:这是几个苹果?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用圆圈把四个苹果圈起:现在可以用1来表示这些苹果吗?为什么?(5)把这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行吗?为什么?(6)我们全班同学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一组同学呢?(7)你能举出一些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的例子吗?小结: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这个1很特殊,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单位1的?能举出例子吗?2、理解分数意义:(1)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把正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它的三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3)这条线段怎么表示它的呢?这一段是几分之几?有几个这样的?(4)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只苹果?每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成单位1?(5)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6)把6只熊猫来平均分,有几种分法?同桌讨论一下,并告诉大家,你分的每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每份是几只熊猫?(7)每人拿出围棋子8颗,把它平均分,你想怎么分?请大家观察,刚才这些分数都是怎么得到的?能自己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吗?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说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说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说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学生说,教师说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说板书:1.5X=2.5×6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第1篇】"比的意义"这节课是开启课,“比的意义”说课设计。
是"比和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核心,对以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7~48页,是该单元的开端。
讲好本节课,可以影响一大面,使教师一开始就掌握教学的主动。
"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两种量组成比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求比值。
教学关键: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可对教材做如下处理:一、复旧迁移,导题定向复旧迁移。
主要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连结点。
即:复习了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为知识的迁移。
为学习"比的意义"平坡架桥。
然后由除法转化为另外一种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自然导题定向,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具体做法是:1.回答:(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2.列式解答:(生口述,师板演)(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
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
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引入新课刚才复习的这两道题(指板演),都是两种数量进行比较,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的,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两种数量进行比较,还有另外一种方法。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这节课我们要懂得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板书"比的意义")二、探索发现,总结规律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到理*的飞跃;一次从理*到实践的飞跃。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23页比例的意义及练习四的1、2、3题。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比例是传统算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问题都是用比例来解的。
比例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是在比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这节课是在整个比例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节,是解比例的基础,的进行正、反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3、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小学“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教材的特点,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组成比例的必要条件和方法。
(3)会运用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检验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能用两种形式写比例。
(4)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归纳能力。
(5)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是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能正确组成比例;5、教具准备:投影仪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中心,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与“和谐教学法”为主,并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归纳——猜想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现、发展、形成的过程,使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去发现,而不是草率的传递给学生”。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进行了“和谐教学”的三段九环节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
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说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说重点难点】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说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准备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⑴根据学生的回答说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说板书:17/100=17/1003/20=15/100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39正比例的意义。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正比例的教学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是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关键是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
4、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新课标有关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通过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情感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二、学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数学能力。
在学习正比例之前已经学习过比和比例,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比值一定的变化规律。
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比较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教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游戏引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归纳正比例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体会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比例性质进行变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比例,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比例的运用,让学生体会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
4.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巡回指导。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比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比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比例的意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比例的意义”这一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
2.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识别并写出比例式。
3. 学会计算比例,包括求解比例中的未知项。
4. 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掌握比例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比例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地设置和求解比例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和理解比例的概念。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比例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比”的概念,引出比例的概念。
例如,可以提问:“我们知道了比的意义,那么比例和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2. 探究新知(1) 定义比例: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的,如3:4=9:12。
(2) 探索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两个内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外项的乘积。
(3) 比例的计算:通过例题演示如何求解比例中的未知项,如已知3:4=6:x,求x的值。
3. 应用实践设计几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如购物打折、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4. 总结提升总结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强调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回龙小学XXX一、说教材《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四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出本节教学目标如下:(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概念形成过程,学会用比例的意义,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归纳能力。
其中教学重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难点是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三、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课教学过程由复习导入,同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筛选问题,找到可行的研究方向,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新知的探究。
课堂上,教师作为主导者为学生“保驾护航”,穿插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使“四基”落到实处。
在第一部分里,以国旗为出发点,用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情境图和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广泛的思考。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最终聚焦于一点,为探究比例的意义找准方向。
第二部分:比例的意义是本课重点内容,相对于追求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理解与应用更为重要。
学生通过研究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从求比值和化简比两个角度发现长和宽的比都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加深了理解,使比例的意义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心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抽到的课题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大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我将谈一谈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学情的分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知识,除法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之后学习解比例、及正反比例做铺垫。
因此,本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奥苏泊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知道了什么?六年级学生,无论是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完成本课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反复咀嚼,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是: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二、说教法根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学习活动缺乏有序性和自主性。
为此,我将采用情景创设法,引导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说学法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还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本节所学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本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用课件出示国旗画面,让学生观察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的国旗。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能够解释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例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一本书的宽和高的比例。
- 一辆汽车的轮胎和车身的比例。
- 一次混合果汁的水和果汁的比例。
步骤二:讲解比例的意义1. 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 比例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状关系或者其他特点关系。
3. 比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中的优惠折扣、食谱中的配料比例等。
步骤三:比例的表示方法1. 比例用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冒号“:”表示,例如1:2、2:3。
2. 比例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例如1/2、2/3。
步骤四:比例的计算1.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中的一项和比例的另一项,可以通过分析得到未知项目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2的值是4,可以通过分析得到3的值是6。
2.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和比例的一个项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比例的其他项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一个项的值是4,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另一个项的值是6。
步骤五:练习和巩固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进行课堂讨论和解答。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有清晰的理解。
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和发现比例。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能够用不等式比较法进行负数的大小比较;3. 通过练习,提高对负数大小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2. 教学素材(包括正负数的数轴、练习题等);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负数的概念(5分钟)1. 要求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正数表示什么。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说课者:冯利琴一、说教材《比例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的基础。
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比例的学习也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技能: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必要条件和方法,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一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二是知道尊重爱护国旗,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三、说教法和学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启发式谈话法,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一)复习导入复习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在求出几个比的比值在同学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比值相同的比,并用等号连接起来。
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展开作了铺垫。
(二)展开新课这一环节我先用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三幅图,让学生看图激发爱国情感。
再说说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根据这些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格,通过计算比值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这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都是3/2,同时渗透《国旗法》中关于国旗的构成的规定。
接着引出比例的意义:像2.4:1.6=60:40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描述、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1.说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2.说教学难点: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今天的这节数学课上老师带了一种利用平衡创造的工具,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天平)关于天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的?(简单介绍天平的工作原理)(二)探究新知1.现在我们对天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天平:左盘2个50g的物品,右盘100g砝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50+50=100或50×2=100)。
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又告诉了你什么信息?(课件出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一个100g砝码的天平。
)(杯子重100g)3.师:现在我给杯子倒满水,天平还平衡吗?天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师:我们不知道加入的水有多重,可以用一个未知数x来表示(水重xg),那么天平左边的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可以怎样表示呢?(100+x)师:天平向左倾斜,说明左边这杯水的重量比右边100g砝码的重量要重。
得到数学式子:100+x>1004.现在我给右盘再加一个100g的砝码,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平衡了吗?得到数学式子:100+x>200师:我给右盘再增加一个100g的砝码,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到数学式子:100+x<300师继续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到数学式子100+x=250。
六年级下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六年级下比例的意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的知识和除法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设计图案、测量物体等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
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主要包括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两个部分。
教材首先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长和宽的比值相等这一实例,引出比例的意义。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教材的编排注重从实际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活动,自主探索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他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比的知识,对于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于比例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容易将比例和比混淆;二是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时,方法不够灵活;三是对于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容易记错。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启发引导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最新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回龙小学XXX一、说教材《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四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出本节教学目标如下:(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概念形成过程,学会用比例的意义,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归纳能力。
其中教学重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难点是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三、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课教学过程由复习导入,同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筛选问题,找到可行的研究方向,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新知的探究。
课堂上,教师作为主导者为学生“保驾护航”,穿插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使“四基”落到实处。
在第一部分里,以国旗为出发点,用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情境图和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广泛的思考。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最终聚焦于一点,为探究比例的意义找准方向。
第二部分:比例的意义是本课重点内容,相对于追求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理解与应用更为重要。
学生通过研究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从求比值和化简比两个角度发现长和宽的比都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加深了理解,使比例的意义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心中。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七讲比例的意义》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七讲比例的意义》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七讲《比例的意义》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比例的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
但是,对于比例的表示方法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他们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他们在学习比例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例,体会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挂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概念。
2.讲解:通过实例,讲解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表示方法,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3.练习: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4.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知识。
5.总结:对本讲的内容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表示方法,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比例的知识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我将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14篇)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练习六的练习题。
2、说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
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两段来进行教学:第一段教学比例的意义,通过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概括比例的意义;第二段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比例中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关系。
这样便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为此,教学时先复习比的基本知识,使知识间发生迁移,再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最后深化新知,为以后学习解比例等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应以知识与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四方面来阐述,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与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六相关习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学习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
然后分两个层次: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说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说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说教学准备】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
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二、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1组图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说板书。
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提问:把()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62 63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3题,正比例意义说教学设计。
说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式,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说教学难点: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预习指导:一、自学教材。
阅读教材第62~63页。
二、检查学习。
1、怎样两个量成正比例?2、完成"试一试"。
说教学准备:课件和口算题。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通过将近六年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你知道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再如购物问题中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你知道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观点为,更深入地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
什么观点呢?事物变化的观点,让一些量变起来,从变化中发现规律。
二、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的表⑴看一看,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的数值是怎样变化的?⑵表中有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量是有关联的,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2、那么这两种量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
建议大家可以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3、我们可以写出这么几组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
⑴发现了它们的比值都是80,大家想一想,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呢?这个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⑵这个比值80就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个速度是相同的,一定的,因此可以用这样一个式子来表示这个规律⑶同学们,在这个题目中,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的意义。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和学情分析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2、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2页到33页。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和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例外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盛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材安排了五个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
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例外,但因为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由此引入比例的教学。
三是依据四面国旗的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资源。
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
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本节课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之前对比的意义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并且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但是理解并不是很透彻。
大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比较生疏。
因此,学习本课时,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在问题中发现比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更好的区分比和比例,深入理解和运用比例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5、学生对比和比例分辨比清,这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讨论,教师举例、指导。
二、学习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意图,结合以上学生特点,为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应该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组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发展学生的思维,就成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四、说教法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
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紧紧扣住生活实例采用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喜悦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结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欢乐。
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盛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用性。
根据这一理念,我创设了以下情境:
(二)、自主探究
有用地数学学习内容,不能纯正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严重方式。
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倡导的理念,因此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就成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
1.比较发现。
先由学生独立写出后,汇报。
教师板书:2.4:1.660:40或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学生可能回答“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
2.明确概念。
师: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
2.4:1.6 = 60:40
然后教师揭示: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板书)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3.学以致用
师提问:(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以住的经验,学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算也不算,就简单的跟着说能成比例,原因:因为本课这两张照片就是按比例放大的,学生意识到肯定能成比例,没有研究的热情了。
教师适时引导,数学知识是严格的,到底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必须进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通过学生的验证既是对新知的巩固,又给学生渗透了数学知识的严格性。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它们能组成比例吗?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加深了对比例的意义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活学活用。
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编写两个比组成比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5.回顾反思。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使学生明确:化简后的比相同或比值相等。
【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的意义,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设计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严重环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新奇、层次分明。
(四)、是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如果学生只从知识的掌握方面总结,我会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情感方面进行总结。
(五)、学习评价
最后,来给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例的意义
以上是我在设计比例的意义一课中的几点想法,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