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6版数字教材版)'第一章
1.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 民族性是哲学的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世界无产 阶级共同的哲 学。
19世纪中叶的西 欧,资本主义比 较发达。
2.历史背景
哲学把无产阶级 当作自己的物质 武器,同样,无 产阶级也把哲学 当作自己的精神
武器。
3.阶级斗争
法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德 国西里西亚纺织工 人起义表明工人阶 级已经开始作为独 立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
哲学与具体科学
辩证关系: 通过两者的比较,更清楚的理解为什么说哲学是世界观
(1)哲学与具体科学都以世界为对象,不同的是,任何自然科学或社会 科学都是以世界(自然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 的,限于特定的领域。哲学以人与世界的总体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和 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并不限于个别领域。 (2)其次,具体科学只研究对象本身,而不研究作为研究主体的人与对 象的关系。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 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最后,具体科学表现为关于某一领域的某种具体知识,哲学则表现 为一种智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哲学不能脱离科学。
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 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 地根植于实践中。
科学对哲学发展的本质 关系是促进的。
科学比技术具有较 大稳定性,哲学则更 具有更大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 重视总结、概括和反 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两个 命题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力求在现代科学和 哲学成就的基础上, 使二者达到完美的
两个成因
第一个成因是取决于人类活动的特点 和哲学的本性。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同于动 物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最为普遍。哲学基本问题的 产生就是源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第二个 成因是取决于它在全部哲学中的不可超越 性。只要是哲学,只要以哲学的方 式思考, 那么,就都要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都会以不同方式 直接或间接、鲜明或隐 蔽地表明自己在这一问题上所奉行的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PT课件
第一节 哲学的对象和历史演变
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对象的具体理解是不 同的
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通过人们的哲学思考而逐渐明 确起来的
在不断明确和不断深入探讨其特定对象的过程中, 哲学实现了其从古至今的历史演进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智慧之学” 从词源学上看,哲学(古希腊文φιλοσοφια—拉丁文 philosophia—英文philosophy)就是一种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的学问,就是一种智慧之学 东西方古代哲学家都认为,智慧即知识,追求智慧就是 追求知识,具有智慧就在于拥有知识并善于运用知识 哲学既追求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普遍性知识,又从总 体上教导人们善于追求和运用知识
(2)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用“天人关系”来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致力于“究天人之际”, 并在天人关系中着力于对人生的探索,力求达致“天人合一”的 “天地境界” 把宇宙和人生都视为生生不已的过程,提出了天地、道德、性命、 礼义、体用、理气、知行等一系列辩证互补的范畴、也要求人们 以这样的辩证智慧去对待内外、人己、义利、仁智、道器、理欲 等矛盾关系,并由此阐发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 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实践和认识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主讲人: 汪信砚 教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哲学观是关于哲学的哲学,是对有关哲学本身的一系列 问题如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问题等等 的反思 不同的哲学观对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基本 问题等等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使得哲学史上的各 种哲学理论相互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种 变革就是从哲学观的变革开始的
西方古代哲学的鲜明特点是从对象世界本身去探寻世界万物的统 一性,因而它不仅经常对客观世界本身直接作出断言,而且它所 理解的本体往往是表现于经验中的某种具体存在物,因此,即使 是古代的本体论哲学,也只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某种朴素的反思
人民大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PPT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6
“只有对奠基于总体性上的事实的认识才能变成 对现实的认识。”这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 。
马克思哲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讲“经济决定论 ”,它既讲生产力的客观性,也讲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一般人就是这样去谈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的, 第二国际理论家也如此谈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概念, 连反对马克思哲学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家也这样去讨论 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15
❖三、马克思主义哲ຫໍສະໝຸດ 教科书与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 界观,而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所以这三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实际研究对象;从研究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目标、动力、 尺度、过程、代价诸方面论证社会进步。这些探索的最终目的是使现实 世界更易于发生对于人类而言的有益的变化。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根本性质,而这种根本性质决定了它能够保持它 的坚硬,可以相似相续。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远流长,不是说它不变, 而是说它前后相续。
16
❖ 我们要传承某种哲学,可以通过讲授其他任何哲学的方式来进行。 ❖ 我们借用这个比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作为哲学大师的马 克思有很多的老师,有主张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也有主张唯心主义的黑 格尔,但是曾经用他们的见解来讲的哲学,都成了马克思自己的唯物主义 加辩证法。所以就哲学史而论,马克思对全部旧哲学的批判可以归结为对 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所有形而上学的批判。我们得到这个 见识,那就是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所以我们不能过于狭隘地理 解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件事情的本质,不是说一定要学了谁的论述之后 才能得到马克思的真传。
14
❖二、阐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当代的任务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能够阐述与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 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做辩护呢?
“只有对奠基于总体性上的事实的认识才能变成 对现实的认识。”这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 。
马克思哲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讲“经济决定论 ”,它既讲生产力的客观性,也讲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一般人就是这样去谈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的, 第二国际理论家也如此谈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概念, 连反对马克思哲学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家也这样去讨论 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15
❖三、马克思主义哲ຫໍສະໝຸດ 教科书与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 界观,而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所以这三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实际研究对象;从研究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目标、动力、 尺度、过程、代价诸方面论证社会进步。这些探索的最终目的是使现实 世界更易于发生对于人类而言的有益的变化。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根本性质,而这种根本性质决定了它能够保持它 的坚硬,可以相似相续。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远流长,不是说它不变, 而是说它前后相续。
16
❖ 我们要传承某种哲学,可以通过讲授其他任何哲学的方式来进行。 ❖ 我们借用这个比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作为哲学大师的马 克思有很多的老师,有主张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也有主张唯心主义的黑 格尔,但是曾经用他们的见解来讲的哲学,都成了马克思自己的唯物主义 加辩证法。所以就哲学史而论,马克思对全部旧哲学的批判可以归结为对 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所有形而上学的批判。我们得到这个 见识,那就是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所以我们不能过于狭隘地理 解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件事情的本质,不是说一定要学了谁的论述之后 才能得到马克思的真传。
14
❖二、阐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当代的任务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能够阐述与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 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做辩护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
劳动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
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二、 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
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三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主要表 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 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 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 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 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新事物:偶然→必然; 旧事物:必然→偶然)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 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含义 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是
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 “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 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 客观实在性。”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社会会历史条件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
尔文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 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
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革命性 科学性
——列宁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2 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含义 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3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PPT课件
三、近代哲学的本质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 遗产
近代哲学的起源及其重要的历史变革意义。近代哲学的基 本立足点和主要派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近代哲学的发展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批判学” 及其主体性原则。黑格尔哲学:历史原则与辩证法的伟大 复兴。费尔巴哈对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历史功绩与局限 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从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遗 产的过程中产生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要求在哲学上的 反映。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化形态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 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以实践为基础的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要内 容的历史唯物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 学与中国实际、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世 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与初 中的统一。
二、近代科学的特征及其哲学意义
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性起源。资本主义生产作为自然科学 的工艺学的应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早期成就与变革意义。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近代自然科学的世界观与传 统观念的斗争及其意义;这种世界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 义哲学创立的自然科学前提。
近代社会科学的历史性起源泉:启蒙运动、社会生活的变 革与政治解放。近代社会科学作为“市民社会的科学”及 其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复辟时期的历 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成果和意义 以及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科学前提。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原理PPT第一章
2 空间的含义和特性
空间的含义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 广延性和方位性。
空间的特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
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Y P(X1 ,Y1 ,Z1 ) 高
Y1
O
Z1
Z
X1
X
3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1
●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 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 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 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即思维能否 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 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思维
?
存在
可知论
世界观
世界观
※
·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
例一
例二 存在 物 生物 动物 脊椎动物 猫科动物 例三 质变
对立面转化原理
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动能转化为热能
对抗性矛盾的解决方式
社会革命
摩擦生热
钻木取火
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猫
我家的花猫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用以观察、分析、思考
视频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 分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决定
作用,论述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架起 了自然观到历史观的桥梁。 • 还注意到了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决 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我们 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 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 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 运用自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章第二节PPT课件
0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02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
失败。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03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
实践具有反作用。
03
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 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 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 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 性中存在着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 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 事物的特殊本质。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 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 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 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矛盾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04
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 现,并且受到主体和客体的制约。
认识的过程
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循环 往复的过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是主体所面对 的客观事物或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 章第二节ppt课件
• 引言 • 唯物论 • 辩证法 • 认识论 • 结论
01
引言
本节主题简介
本节主题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主要探讨实践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作 用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精品PPT课件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问题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
——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 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发展有三个阶段。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物质
• 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出来的”。 • 理解恩格斯物质概念注意两点: A、物质不是 指的某个或某些物,而是“各种物的总和”; B、 物质这一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即物质本身是纯 粹的思维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它撇开了各种实物 的个性,抽取概括出其共性。所以,物质和具体物 质形态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意识的本质 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即人脑是产生意 识的物质器官。 ②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达尔文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作用:
• 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人脑是思维的物 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发展为意识的产生、 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劳动使语言产生,语言作为意识的外在 表达形式,使人们的思想得以表达和交流。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认识物质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 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对世界如何存在这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 学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幻灯片PPT
②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a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b王阳明:“心外无物” 王阳明: 心外无物” 王阳明 c贝克莱:“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9
5.哲学 5.哲学派别——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两派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两派划分依据: 理解) (2)关于唯物主义(理解) ) 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 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 ②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 初”物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和唯心史观(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和唯心史观(不彻底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
6
2.哲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 2.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的普 遍本质, 遍本质,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7
3.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理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即思维和存在何 内容(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本体论;(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本体论;(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认识论 意义:( :(1)理论意义:第一, ※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问题, 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2)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 )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 中的根本问题。 中的根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矛盾的性质不同,其斗争形式也不同,有两种 基本形式,即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原 第一章 优质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有三个问题:人们面对千变万化、千差万别、无 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茫茫宇宙,又面对有生有死、有爱有恨、 有聚有散、有得有失的有限人生,怎能不引发对宇宙、人生的 无限追问?“明月几时有……”这是人类抑制不住的渴望与好奇。 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人与世界关系怎样,我们当如何? 这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哲学总是游弋于有限与无限、确定与不 确定之间,游弋于各种学科之间,游弋 于各学科与哲学自身之间。因此,哲学 既在一切学科之中,又在一切学科之外。 这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一旦深 入思考自己学科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 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需要哲学、进入 哲学。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我们应当首先 承认它是西方文化和哲学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它是流 而不是源。要真正懂得马克思本人的哲 学,就要深入理解西方哲学,深入理解 两希文化及其启蒙运动之后的变化。而 要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要 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变迁。 可以说,西方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是 马哲的两条腿,没有这两条腿,它就站 立不起来,更谈不上丰富和发展。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 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作为自在之物本 然的存在,天无所谓高低,只是相对于我, 天才呈现为高,强调主体意义中的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 人的精神变为独立自存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 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人是身心合一的, 但身体是一个物质的,有重量,有惰性的存在, 是软弱的,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 我们希望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此时会觉 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此柏拉图说: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这当然不是要我们自杀, 而只是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也就是让身 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 一样。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本章主要有三个问题:人们面对千变万化、千差万别、无 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茫茫宇宙,又面对有生有死、有爱有恨、 有聚有散、有得有失的有限人生,怎能不引发对宇宙、人生的 无限追问?“明月几时有……”这是人类抑制不住的渴望与好奇。 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人与世界关系怎样,我们当如何? 这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哲学总是游弋于有限与无限、确定与不 确定之间,游弋于各种学科之间,游弋 于各学科与哲学自身之间。因此,哲学 既在一切学科之中,又在一切学科之外。 这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一旦深 入思考自己学科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 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需要哲学、进入 哲学。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我们应当首先 承认它是西方文化和哲学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它是流 而不是源。要真正懂得马克思本人的哲 学,就要深入理解西方哲学,深入理解 两希文化及其启蒙运动之后的变化。而 要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要 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变迁。 可以说,西方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是 马哲的两条腿,没有这两条腿,它就站 立不起来,更谈不上丰富和发展。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 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作为自在之物本 然的存在,天无所谓高低,只是相对于我, 天才呈现为高,强调主体意义中的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 人的精神变为独立自存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 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人是身心合一的, 但身体是一个物质的,有重量,有惰性的存在, 是软弱的,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 我们希望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此时会觉 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此柏拉图说: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这当然不是要我们自杀, 而只是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也就是让身 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 一样。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 切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7
三、哲学的主要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互相对立
的两大基本派别。在哲学史上这两大派别的争
论和斗争,同时还伴随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
斗争。
是什么?
世界
怎么样?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辩证法 形而上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5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 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可分为不可 知论和可知论。义哲学原理
16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v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 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v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 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
【全书基本框架】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的唯物论 第二章
认识论
第四章
唯物的辩证法 第三章
历史唯 物主义
第五、六章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 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36-40题为时事 政治 。
•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并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 分。
philosophia”
求哲 、学 智“ 慧 , 即 “ 爱 智 追9
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本方法。
注意: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0
3. 哲学就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 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具体科学
哲学
部分世界
整个世界
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 与物质)
培根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3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 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肯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 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 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 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把复 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1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 理念、绝对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 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认为客 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 最后归结于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
美就是美本身的理念
柏拉图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2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的唯 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马克 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 本阶段。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黑格尔
20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即人的感觉、 经验、意志、目的、心灵等看作是世界的本 原,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物质世界反 倒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方法:(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复习以教材为主,以资料为辅;(一定要吃 透教材)
2.教材复习要有计划,按照目录和考纲进行复 习;
3.关注教材中的核心、中心、关键、出发点、 着力点、重点等词语,以备选择题;
4.关注每章的课后练习题,辨析、问答、论述 不仅要看答案,最重要的是分析如何答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2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的内容:
思维与 存在的 关系 (意识 与物质)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谁决定谁的问题。(本体论问题)
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 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认识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3
对第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 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第一单元 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单元 物质和意识(唯物论) *第三单元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辩
证法) *第四单元 实践和认识(认识论) *第五单元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第六单元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凡是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 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 于物质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 义;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
着的活火
赫拉克里特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4
凡是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 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 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心动
旗动!
风动!
1
课程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时事政治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学科要求:
*哲学部分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掌 握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偏重历史,以记忆为主。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 题型及分值权重:
•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7
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主要派别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
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
界
哲学
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8
*对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回答: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学说,不 构成哲学的基本派别,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 个派别。
*哲学发展的趋势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
“一元论”和“二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