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合集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马哲名词解释

人的全面发展马哲名词解释

人的全面发展马哲名词解释
马哲是一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全面
发展”思想,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认可。

“全面发展”的思想
是指,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其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精神上的发展,以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并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马哲对个人发展的全面考虑,他认为,个人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身体和智力,而应该在情感、精神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发展,以提高自身的全面能力。

在马哲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功和发展。

马哲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视角,即个人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而是一种更加全面的发展。

他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精神等方面都有所发展,而不是仅仅注重研究成绩。

马哲的“全面发展”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的发展战略。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研究之外,研究各种文化、体育、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马哲“全面发展”思想,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个人发展必须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并不断地参与社会活动,以发挥自身的社会作用,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化。

总之,马哲的“全面发展”思想,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观念,他的思想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全面、综合、系统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实现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一、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二、理解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

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

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2)全面发展教育是诸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
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①“四育”的基本内涵。

②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

③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复习资料:学生观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复习资料:学生观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复习资料:学生观第二节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水平,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其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获得的发展机会也不相同。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

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中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

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

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不断成长和提高的过程。

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需要个体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拓宽知识面,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全面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体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人的身体健康与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

身体健康涉及到合理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度的运动锻炼等。

同时,个体应该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预防常见疾病,避免不良习惯和行为对身体的损害。

其次,个体的智力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智力发展是获取知识、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个体应该注重学习,通过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

这包括对于各种学科和领域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等。

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智力能力,个体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此外,个体的情感发展也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情感发展涉及到个体的情绪管理、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等。

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提高自我情绪调节和处理压力的能力。

同时,个体还应该注重培养与他人的情感交流能力,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情感发展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最后,个体的社交能力也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个体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个体应该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培养与他人协作和合作的能力。

同时,个体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决策和领导能力,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

综上所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方位、综合性的过程。

个体应该注重身体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只有全面发展,个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教师的学⽣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的态度和⽅法。

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的主体性、独⽴性、发展性和差异性,依据中学阶段的发展特点,恰当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师⽣关系。

⼀、“⼈的全⾯发展”的思想关于⼈的全⾯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教育⽬的的理论依据。

(⼀)⼈的全⾯发展的概念(⼆)⼈的全⾯发展的基本内容1、⼈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造成了⼈的⽚⾯发展⼈的⽚⾯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劳动和体⼒劳动的分离和对⽴。

3、机器⼤⼯业⽣产提供了⼈的全⾯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的全⾯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发展的⼈的唯⼀途径教育与⽣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被视为培养全⾯发展的⼈的唯⼀途径。

⼆、“以⼈为本”的学⽣观(⼀)“以⼈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为本,就是以学⽣为本,以学⽣的全⾯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的全⾯发展为本。

1、“以⼈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以⼈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是党坚持全⼼全意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以⼈为本的“⼈”,是指最⼴⼤⼈民群众。

2、“以学⽣为本”是“以⼈为本”的教育延展“以⼈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学⽣是独⽴的个⼈。

以⼈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种学⽣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先,坚持以⼈为本,必须⾯向全体学⽣。

其次,坚持以⼈为本,必须以学⽣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为本,必须以促进学⽣全⾯发展为⽬标。

以⼈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的全⾯发展为⽬标。

(⼆)“以⼈为本”学⽣观的内涵把促进学⽣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切⼯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1、学⽣是具有独⽴意义的主体(1)学⽣在教育活动中出于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树⽴学⽣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核心讲义——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核心讲义——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核心讲义——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1)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由此可知,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地提升人的一切能力,能力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其中,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的其他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从来就是社会的劳动,因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4)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指这一“总和”的全面发展。

(正直、叛逆、政治偏激、问题)(5)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被消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

(6)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重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重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其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获得的发展机会也不相同。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

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中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

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综合素质三观必背小学

综合素质三观必背小学

综合素质三观必背小学综合素质中的职业理念,即教师的“三观”: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一、学生观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有三层含义: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给学生,不能逼迫学生做某些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老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承担责任)。

口诀:两独(独特、独立意义)一发(发展)。

3、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教师观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教师职业的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并将教师职业的幸福引向人生的价值和归宿的思考轨道上来。

教师职业价值主要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组;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记忆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多个方面均衡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情感、社交、道德、艺术等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1. 智力发展: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人们应通过广泛的学习和知识获取不断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

2. 体力发展:包括身体健康、运动能力、耐力等。

人们应通过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达到全面发展。

3. 情感发展:包括情感表达、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

人们需要培养情感智力,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4. 社交发展: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等。

人们应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

5.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观念、价值观、道德行为等。

人们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循道德规范,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6. 艺术发展: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方面的能力。

人们可以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提高审美情趣。

7. 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包括了解自己的优势、弱点、兴趣、价值观等。

人们需要通过反思和自我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个人成长。

综上所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在智力、体力、情感、社交、道德、艺术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提高,以全面提升个体的能力和品质。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第二章 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第二章 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第二章学生观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 )。

【2014年下半年小学】A.教育公平B.因势利导C.因材施教D.循循善诱【答案】A【解析】教育公平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

图中教师因为公开课而不让学生上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没有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违背教育公平。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 )。

【2013年上半年小学】A.学生的独特性B.学生的自主性C.学生的发展性D.学生的主体性【答案】A【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不同的,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3.常言道“数子十过,莫如奖子~长”,这句话启示我们教育应该坚持( )。

【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A.以实战锻炼为主B.以情感体验为主C.以表扬奖励为主D.以说服教育为主【答案】C【解析】ABCD都是从知情行等不同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

题干中“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明显体现的是一种肯定的方法,选C。

二、材料分析题4.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文课文。

上课伊始,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

”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学生喊“报告”。

“什么事?”老师问。

“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

”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

“为什么不同意呢?”老师和蔼地问。

“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花两节课了。

”老师听了该学生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到:“你们还有谁赞成他的意见?”,结果同学们都赞成。

于是老师说:“很好!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那么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同学们立刻发出了满意的欢呼声。

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第二节学生观高频考点提要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及基本内容;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3.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4.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5.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观的影响与制约。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考点模拟题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

A.全面发展B.社会经济发展C.社会制度D.文化背景E.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答案】A。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考点模拟题2.()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A.教育与社会B.教育与生产劳动C.教育与法制D.教育与家庭【答案】B。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1)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关系。

因为只有进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视野,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交往、全面的联系。

(4)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5)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6)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措施。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
人类的社会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归宿。

因此,教育的方针和目的终也要转变到以“人”为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上来。

素质教育不但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在此基础上,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展开教育,使人的全面发展与其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的特长得到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目的。

这是以格林诺为代表提出的迁移理论。

他们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去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

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记忆口诀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记忆口诀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记忆口诀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记忆口诀: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口诀为:“提素”“个性”“创”“两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应时代要求。

口诀为:“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为:“四个转向”。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口诀为:“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为:“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1.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为:a。

教师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b。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d。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e。

教师应该是终身研究的践行者。

记忆技巧为: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要去社区终身学。

教师职业的价值为: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或者口诀为:“教师是文化传递者”“教师是文明促进者”“教师是智慧开启者”“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为:“你我他它”。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学生观)【圣才出品】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学生观)【圣才出品】

第二节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

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c.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

d.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2)全面发展教育是培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1)各种能力的发展恩格斯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能力包含丰富的内容,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因为旧制度和旧分工造成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因此马克思特别强调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

(2)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指人与人在特性方面的差异。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每个人都能成为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特性的人。

(3)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具体指出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世界的关系,人同自身的关系。

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体在各个方面全面地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这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交、道德、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身体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和良好的体能,包括强健的体魄、灵活的运动能力以及良好的协调性。

通过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个体的身体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智力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这包括文字、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学习,培养个体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具备积极、稳定和健康的情感状态。

这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自尊心的培养,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同理心、合作等社交情感的培养。

社交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不同社交环境的能力。

这包括培养个体的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团队合作等。

道德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及对伦理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和遵守。

这包括培养个体对正义、公平、诚实、尊重他人等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

艺术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这包括个体对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创造。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让个体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也有助于个体的人格完善和幸福感的提升。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对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全面发展是个体追求幸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

【新编】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块一第2节 第二章 学生观

【新编】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块一第2节 第二章 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模块一第2节第二章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掌握]:(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我国现时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来考察的,社会的进步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了社会进步。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背景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涵义[掌握]:1、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在人和社会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既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3、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既要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群体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

4、在人和组织的关系上,就是各级组织既要注重解放人和开发人,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

——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掌握]:(一)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平等、尊重、保护。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二节学生观讲义及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二节学生观讲义及真题
三、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1.感知觉的发展特点(语言听觉和语言运动觉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知觉的发展表现 为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2.记忆和想象发展的特点(首先,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随着年龄不断发展。其次,机
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再次,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那么思维就比较发散,想 象也日益丰富。) 3.情感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变化更加丰富、深刻和稳定) 4.性格特点(性格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那么四年级之前是稳定时期,四年级之后是快 速发展时期)
3.李老师把作业从难到易分成了ABC三类,他在班上特意交代:学优生只能做A类作业, 中等生只能做B类,学困生只做C类,李老师的做法( )。 A.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B.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 C.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D.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小学《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第二节 学生观
第二节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 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发展。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 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一发两独)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①学生在教育活动处于主体地位。 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债权。
2022上半年说,你懂 什么!听老师讲就行了。你呀,总是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要这样,这表明马 老师( )。 A.忽视了学生的阶段性 B.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C.忽视了学生的不平衡性 D.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

2019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2019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模块一职业理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核心是对教育活动对象—学生所做的完整认识:
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2.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
3.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4.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5.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

1.强调以人为本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人的价值、丰富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存竞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完善和精神升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提出要注重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的理念;
2.超越个体本位论的教育——即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及社会发展的核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通过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3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023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023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人的全面发
展”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智力、体力、美育、劳动教育等。

这一思想强调学生应当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相关的内容包括:
1. 综合素质教育:小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

2. 个性发展: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独
特潜能,实现个体差异化发展。

3. 课外活动:小学教育要注重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社
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 美育教育:小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展美术、音乐、舞
蹈等课程,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5. 健康教育:小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组织体育运动、推广
健康饮食等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6. 实践教育:小学教育要注重提供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相关的内容,通
过注重培养学生的不同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学生观这一节需要“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观的影响与制约.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学生观。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被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

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是正在成长着的人。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发展的问题.指出:“这不决定于意识,而决定于存在:不决定于思维,而决定于生活;这决定于个人生活的经验发展和表现,这两者又决定于社会关系。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后指出,出现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

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里,人的身心发展更加片面化、畸形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达到了顶点。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了社会的客观需要。

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劳动时间,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
使劳动者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学技术、学文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为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为全体劳动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