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合集下载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一直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学者,他们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石,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正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简短而深刻的表述。

"马学为魂"指的是古代中国教育中非常重视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

马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忠诚、正直、礼仪等。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成功的基础,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发挥自己的价值。

"中学为体"表明中国古代教育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经义,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和解释。

通过研究经义,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

中学也包括其他学科,如天文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和素质。

"西学为用"强调中国传统教育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这种观点源自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侵犯,人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弱点,迫切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和知识来加强自己。

此时,很多中国学者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并试图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这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可以为中国带来新的思想和方法,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是,中国传统教育应该坚持道德修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这一观点不仅强调了人们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成长,也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在当今社会,中国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改革的压力。

中国传统教育仍然注重道德品质和文化传承,但在应对现代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需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哲学的,而是文化的;不是文化的,而是生命的。

这一问题的本质,可以表述为在我们的生命存在中,作为民族主干性文化话语的系统处于缺失或缺损状态。

其症候,抽象点说是我们已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具体点说,则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对中西、古今诸关键性问题无力或未能做出系统有效的理论回应。

1]曾有人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概括五四以来的历史进程。

2]实际在此“西化”和“俄化”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即张之洞在《劝学篇》里论证总结并获得持续响应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土性方案。

3]我是认同这一精神和进路的。

本文试图阐述的“即用见体”不仅在问题意识和价值立场上与之衔接,其思想内涵也可以视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命题在当代语境里的深化和拓展。

一把由作为世界性殖民运动之组成部分的鸦片战争所引起的中西文化之争描述为一种“文化交流”,如果说出现在费正清等汉学家笔下还情有可原,那么中国知识分子也跟在后面人云亦云则绝对属于主体性的沉沦。

4]当时儒士大夫面对的挑战是,一方面以儒家为主体的本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在器数之术和制度之学诸方面显得“技不如人”,另一方面,作为民族生命意义价值之肯定确证和文化认同之凝聚维持诸功能还必须由这一传统提供承担。

在多少有些残酷的“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下,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发展安顿自己的生命?如果把文化理解为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系统方案,则儒学的调整(如果不是重建的话)与此生命的存亡续绝高度相关。

对此认识清醒的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的正确主张。

它被王韬、康有为称为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之“先声”,因为“师夷”二字正视了传统文化在技艺上的不足,“制夷”二字则体现或坚持了传统文化亦即中国人的本位立场,从而开创了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方向。

薛福成稍后的表述就更加清楚显豁了:“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 第16讲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 第16讲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1)“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 主张 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影响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早期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①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了解逐步深入;②民族资本主 背景 义产生、发展;③洋务派失败的教训 代表 王韬、郑观应等
[读懂]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长江流域和东
[系统认知]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
中西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 融合 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救亡 图存
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
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 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 变法运动的实践
[补] “师夷长技”之论,既有“开眼看世界”的宽阔胸怀,更有 贯通古今、察时知变的学术底蕴。唯其如此,“师夷长技”才 不仅从一般的时论层面,而是从深刻得多的社会—文化变革
层面,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代表 以奕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等为代表
二史料探史——“中体西用” 史料 《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 年)
时间
课程内容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 略;翻译选编 ……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 平三角、弧三角;练习 译书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 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备注 1.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 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 种,即英、法、俄、德 四国文字也。 2.至于汉文儒学,原当 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 未另列。向来初学者, 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 文。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1. 引言1.1 什么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是指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民族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智慧。

马学为魂是指强调儒家文化传统,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为体是指建立基础知识和技能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西学为用是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这一理念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交流。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坚守本土文化根基,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实现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

通过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马学为魂的内涵马学为魂是指儒家思想中对儒学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追求的表达。

马学即指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了儒家经典的学习和体验,以及修身养性的道德修养。

马学为魂意味着儒学是思想和行为的灵魂,是价值观念的根基。

在马学看来,一个人应该以儒学为指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儒学注重道德修养。

儒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仁爱和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儒家经典,人们可以了解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有所作为。

儒学注重礼仪规范。

礼仪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强调了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儒家礼仪,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举止得体,做事有分寸。

儒学注重学术研究。

儒学包括了许多经典著作,如《大学》、《中庸》等,这些著作总结了古代智慧和道德观念,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学为魂强调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指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2 中学为体的重要性中学为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多个方面。

2017年上海市高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上海市高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实物资料D.文字实录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B.崧泽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

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A.张骞出使西域B.遣唐使节来华C.海上丝路繁荣D.朝贡贸易推行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A.秉笔直书B.知往鉴来C.经世致用D.祥今略古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其中“我朝”是指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

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A.汉口B.上海C.天津D.重庆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D.俄国十月革命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13.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

其中以军事力量完成统一,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国家是A.法国B.日本C.德国D.俄国14.右侧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A.五口通商B.租界设立C.瓜分狂潮D.门户开放15.“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简述张之洞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40年代,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用坚船利炮无情地惊醒了封建士大夫的“天朝迷梦”。

清政府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惊慌失措。

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首先望眼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烈呼声。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感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国”的外国人的洋枪洋炮的厉害。

国内,太平天国的起义运动也发展的如火如荼。

严重的内忧外患,使清政府的统治者感受到清政府这座大厦在风雨中飘摇。

这时,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代表人之一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开展了一场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

张之洞通过《劝学篇》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所谓“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

张之洞尤其强调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核心的“三纲”的地位,及此同时,他也赞成新学的大力发展,反对守旧派一概将其贬斥为奇技淫巧、异端邪行。

但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中学”及“西学”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根基,“西学”之用,决不能触犯中学为体,“西学”必须为“中体”服务,譬如他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推崇民权和男女平等之说,就政治法律制度来说,西方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都及“中体”相违,都应予以摒弃,他坚持固守中华文明的根基,继承传统,坚持维护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用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质,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技知识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用于处理实际事务,为我所用。

他所论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是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2017年12月1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题君之每日一

2017年12月1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题君之每日一

2017年12月1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2017年海南卷)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

这反映了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外有西方列强侵略,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统治岌岌可危。

2.内容(1)洋务派看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

(2)“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3.影响(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会失败。

(2)但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

1.历史

1.历史

【直击核心】一、重点难点解读重点难点1.简述“中体西用”思想的含义及其与林则徐等人新思想的关系,并对其作出评价。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2)“中体西用”思想与林则徐等人新思想的关系。

①目的相同:洋务派思想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两派都主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

②在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得到实施,只停留在“知夷”的层次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③结果相同: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

(3)评价“中体西用”思想。

洋务派主张“力师西法”,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并为此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生产技术,这在当时中国面临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的形势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他们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中国固有的制度和纲常名教,这就注定了它的破产,所以其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要点精析要点一全面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

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2)“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这一思想中的“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未消除,影响了其对“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6讲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教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6讲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教案(含解析)

第16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一、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1.背景(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埋头读经,远离现实。

(3)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代表人物(1)林则徐①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著作:《四洲志》《华事夷言》。

(2)魏源①著作:《海国图志》。

②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3)洋务派①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其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轻巧识记“一、二、二、三”识记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

二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

二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二、维新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3)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3.理论武器:进化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5.主要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

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在维新变法期间,全力策划新政。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宣传民权;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

(3)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高中历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高中历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高中历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考试总分:21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C.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D.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4分)1876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当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帮而追随于洋鬼,然李鸿章认为他是当世所识英豪,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郭嵩焘)为最。

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A.以历史亲历者标准来衡量B.以公正客观标准来考察C.考虑评判者所处的不同时代D.注重评判者的阶级派别3、(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释》;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民约论》。

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B.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C.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D.表明士人对传统文化认识趋向理性4、(4分)王韬在《致园尺牍》指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以器胜,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来窥为治之本原者也。

”与王韬的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A.张之洞B.康有为C.孙中山D.魏源5、(4分)1875年,洋务大臣文祥认为议会制度虽是个好制度,但“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洋务派大臣坚守“中体西用”思想②文祥不主张学习西方的议会制度③近代中国的文武制度优越于西方④文祥对西方的议会制度较为赞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4分)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戊戌变法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戊戌变法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戊戌变法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戊戌变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戊戌变法的背景
国际背景
经济
19 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对落后的俄国、日本,在发展了资本主义之后,也迅速强大起来。

在这种局势下,变革旧的制度和旧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世界潮流。

政治
19 世纪后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改革等,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政治民主化进一步扩大。

英、美等国实现了文官制度改革,整顿了吏治,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日趋完善。

这些国家都为中国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示范。

国内背景
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

19 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德、意、日、俄和葡萄牙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加紧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西方列强趁机掀起侵略中国的狂潮,偌大的中国被分割成了一块块列强的“势力范围”,整个国家已呈豆剖瓜分之势。

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以及大量主权进—步丧失的厄运。

甲午战争的惨败更加
1。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由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冯桂芬提出,而由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深入解释并倡导的一个方针。

方针的提出正值清朝末期,这是一个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被洋人用猛烈炮火打开国门的时期,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如何对待“中学”与“西学”?在“中学”与“西学”之间如何取舍?先驱者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在当下的教育中,又如何认识“中学”与“西学”以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呢?一、“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关于“中学”。

在“中学”的认识上,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往往更重视的是“中学”中的伦理。

如冯桂芬主张“以中国之论常名教为本”(《采西学议》),顽固派、礼部尚书怀塔不说:“西人政治可学者多,然必本义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

”(李侃等《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而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则明确把中国传统的经学作为“中学”的根本,他尤其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

明显的,这都是封建社会卫道士们的做法。

其实,“中学”涵盖内容广博,简单地用中国古代四部图书分类法来观察:经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当然要吸取其有益的一面)、教育观;史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历代的治乱兴亡、风土民俗;子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光辉闪耀的思想;集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至美和诗人们的赤子之心。

这才是“中学”博大精深之处。

关于“西学”。

中国士人最早认识到的“西学”是技术层面的。

1862年曾国藩说:“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曾文正共全集》《求阙斋日记》卷上页55),冯桂芬强调“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议》)。

张之洞对于“西学”认识得更多,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征”、“西艺”和“西史”,西政主要指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西艺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史主要指西方各国的历史。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是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是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是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意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亲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1.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

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

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2.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1、中体西用的来源“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186 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

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

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

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名词解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体”,即根本的意思(形而上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用”,即具体的措施(形容下的东西)。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史料解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史料解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冯桂芬《校庐抗议·采西学议》〔材料二〕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薛福成《筹详刍议·变法》〔材料三〕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

今之学其学者,不过粗通文字语言,为一己谋衣食,彼自有其精微广大之处,何尝稍涉藩篱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

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各国最重格致之学,英国格致会颇,获益甚大,讲求格致新法者约十万人。

语言文字其末也。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解读】这三段材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①“中”是以中国的纲常、伦理为主。

“西”是以西方的先进科技为辅。

“中体西用”是指把中国的伦理纲常与西方的先进科技结合起来,使中国强大。

②这一主张并不是张之洞首先提出来的。

1861年冯桂芬的主张可以说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发端,以后改良派的代表人物薛福成、郑观应等人都进一步论述了这一主张。

2.“中体西用”思想〔材料一〕新旧兼学。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材料二〕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①之俗,所以郅治国邦,固丕基②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必谓转危,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顾经国方略有全体偏端,有本有末,如疾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

(标点为作者加)──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解读】《劝学篇》是张之洞的代表作。

它集中地体现了张之洞的思想方法,完整地表达了张之洞的理论纲领和施政要略,既是张之洞前几十年事业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他后十年事业的规划和蓝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全面理解洋务运动
1.背景
(1)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3)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看到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向西方学习。
2.内容
(1)内涵
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主张采用西方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但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有学者提出,洋务派基本都是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这种从政治需要出发的做法常常会掩盖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与要求。该观点旨在说明
A.洋务运动不自觉地遵循经济规律
B.洋务派没有使中国完成近代化转型
C.洋务派在思想上存在着内在矛盾
D.洋务运动的经济效益被政治掩盖了
“(清政府)就像一个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2)洋务派看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学科&网
3.实践
A.顽固派的封建守旧
B.康有为的托古改制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论“中体西用”》中说,“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因此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觉察到桎梏与荆棘,寝寝乎要以“西体”为法,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作者意在说明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文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的总结了自己的洋务时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

“西学”只能为“中体”服务。

就政治法律制度来说,西方的君主立宪、明主共和、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都与“中体”相违,都应予以摒弃;要坚持维护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用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中体西用”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它是在清王朝遭受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下产生的。

其内容是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来自强求富。

办洋务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以培养洋务人才。

编制近代海陆军以巩固国防。

但这一指导思想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有如下四个原因: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专制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第四,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洋务运动是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

第2课 中体西用1

第2课 中体西用1

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曾国藩、 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认识到西方 兵器优势。故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即“中体西用” 思想 请阅读教材p10----p11页,何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曾、左、李的“中体西用”
“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
就是用洋枪洋炮等西方科学 技术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 矛 运 盾 动
兴起
外国侵略
自然灾害
地主阶级
1851年1月11日洪秀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起义,建“太平天 国”,称“太平军”。
1853年春,顺 长江占领南京, 改名为天京。 正式建立与清政 府对峙的政权。
1859年天王洪 秀全封洪仁玕 为干王,总理 太平天国朝政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恭亲王 奕䜣
总理衙门的建立
原因: 1、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由疑忌变为依赖; 2、列强多次要求和政府要员和直接交涉. 时间: 1861年 职权: 外交、通商、海关、修路、开矿、制造机 械等、派遣留学生等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意见分歧。 甲派主张“言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 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洋器 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 勤远略”。这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改变清朝政体的态度
洋务派与顽固派
材料一:李鸿章说:“夫不可变者,传统也, 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 也。” ——《洋务运动》第一卷 材料二: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 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 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 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 夷不止。” 两个材料中,哪个是洋务派的观点,哪个是顽 固派的观点?说说他们的异同点。

三精考点之高中历史必修3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7 中体

三精考点之高中历史必修3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7 中体

中体西用★★★○○○○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2. 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通过洋务运动仿效西方国家在军事、实业、教育等具体措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肯定封建制度,以封建纲常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清朝封建统治。

3. 实践: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新式学校等。

4. 评价: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1)经济: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科技人才,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瓦解封建经济。

(2).文化:开启教育近代化。

(3).政治: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二. 运用多种史学范式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1)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抗拒的矛盾心理,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阶级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是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

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洋务派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但却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述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是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
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几乎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

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
口号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

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全不同。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背景
1861 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

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
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0-80 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 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

张之洞于是在1898 年5 月出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