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 《幽兰》度曲唱新恩素材
2020年澧县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澧县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月2日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MV《坚信爱会赢》推出后,官方微博点击量一天内突破900万,之后在多家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在二十家卫视和百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
观众深受感动,有的网友动情地说:“感谢各位艺术家的声援,热泪盈眶!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面对严重的灾害,文艺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搞好创作、不辱使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
首先,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疫情防控斗争中的精神气象。
这次疫情危害严重。
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段令人难忘的插曲。
插曲自有其特色,但也使主旋律更为激越。
全国人民用切实的战“疫”行动映射出昂扬向上、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气象,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底蕴。
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批批医护人员离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奔赴武汉,他们想的是疫情就是命令;千里之外的菜农驾车将万斤蔬菜捐献运送疫区,他们想的是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全国人民、各个岗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奋斗着,体现出整体组织性和个体自觉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这自然是一首气势干云,气韵深长的史诗,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重大考验面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藐视困难、自信自强的精神意蕴和风貌。
正像歌曲《坚信爱会赢》所说,“长江黄河水流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应致力于“身临其境”的感发和生动形象的表达。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身临其境”、有感而发。
“身临其境”并不是说一定要涉身疫区,其中的关键,是用真情去体会,用真爱去触发,把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和深刻触动的精神内涵、炽热情感表达出来。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写《红楼梦》组曲之时不可能穿越到古代,但这并不影响他写出名篇佳作,关键在于内容的深入体悟,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
二是形象生动的表达。
2020届上海市安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上海市安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与口碑双双领跑。
这档现象级节目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千锤万凿?《中国诗词大会》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从2014年7月开始筹划节目的激情满满,到2014年12月走访多个国学班看到很多孩子喜欢诗词的信心倍增,再到2015年春天样片拍摄失败,总导演颜芳和她的团队经历了一个“左手和右手打架”的持续过程。
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
“窗外雨潺潺,一点一滴全都打在了心上。
”这是2015年6月颜芳发布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因为《中国诗词大会》第10版方案又被推翻了。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
”就在颜芳被困惑萦绕的时候,对叶嘉莹、周笃文等大家的走访令她茅塞顿开。
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诗词来源于生活,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颜芳感觉到,诗词就是古人的情感日记,节目应该紧紧围绕诗词本体做文章,带领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创建感情和文化的共鸣,她感觉“这回更靠谱了”。
熟悉的陌生题,“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百人选手团——“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这个“铁三角”有了答案,其他一切迎刃而解。
“古诗词在人们的心中是有种子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
”颜芳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大获好评的原因:王立群、郦波、康震、蒙曼4位点评嘉宾用当下的语汇深入诠释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舞台设定,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简单而有悬念的赛制让观众可以瞬间切入、随时跟随,严格的审看机制为节目高质量播出保驾护航,这些共同成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的全媒体策略也可圈可点。
除了在央视网播出,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同步互动答题。
此外,节目组还在微博话题、YY语音互动、微信平台等方面开辟宣传渠道,进行多屏互动全媒体整合营销。
《幽兰》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幽兰》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六、(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幽兰雪小禅幽兰两个字读出来,是有一种清香的。
有些文字,天生是带着植物的气息的。
那么干净,那么透亮,脉络清晰。
人说空谷幽兰,那绝境处才是空谷。
低微,空无……是八大山人水墨中的孤山与凋枝,是四僧笔下的静寺与孤僧,是那春天一回头在人群中看到白衣黑裤的少年。
多少佳篇美辞说过幽兰?说出的幽兰还有芬芳,而说不出的幽兰,是在早春里,一个人,做一朵自由行走的花,愈行愈远愈无声了……听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想必里面是有幽兰的,那音符是安静的。
有一次和冬、虹去天津的大胡同,又脏又乱的电梯间,刹那听到了仙乐。
——是恩雅的声音。
早春,海河上的冰还没有化,很多无所事事的男人在钓鱼。
恩雅的声音像早春的幽兰,仙风遗骨,连一点人间烟火气也不想赐予。
可是,足够了!在这又乱又热闹的大胡同里!突然听到恩雅,仿佛神同在。
倒极爱这烟火里的幽兰了。
幽兰,还是月白风清的晚上,一个人,点了一支烟。
抽或不抽,不重要。
与时间做缠绵的情人。
懒懒地倒在蓝色的沙发垫上,笑到万籁俱寂。
自己和自己缠绵成一株别样的植物。
最好是兰吧。
有清凉的懒散和美意,有些许的孤岚和寂好。
似读六朝的古书,没了年龄,没了性别,亦没了时间……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但真气之人甚少。
天地茫茫,水太浊,人亦太浊,那真气游荡着,不易附于人身。
深情亦少,慢慢地冷漠麻木,慢慢地变成僵硬的死的一块石头或木头。
不为所动,哪怕爱情。
不,一切不是浮云。
那真心的花儿,那为谁刮起的一夜春风,那耀眼的花蕊,那密密麻麻的美丽——那不动声色的爱与哀愁。
笔笔存孤,迷恋崇尚生气、真气。
张岱又说:“盖文之冰雪,在骨,在神。
”人又何尝不是?那幽兰,是一脉蓝幽幽的骨络,伸展着,散发着妖一样的媚。
如果光阴把一切席卷而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一抹幽兰。
如果爱情把一切席卷而去,最后留下的,也定是带着蓝色记忆的最初的心动。
2020届永春四中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届永春四中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与宇宙处于平等的地位,他是它的朋友。
也可以说李白心里装着整个宇宙,并以这种气魄看待社会与人生。
他仿佛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觉得自己不是世间的凡人,这种感觉又因贺知章对他的称呼(谪仙人)而强化了,这种气魄和感觉,以及由此形成的境界是前人的诗里从未有过的,当屈原以其《九歌》对诸神顶礼膜拜的时候,他不过是匍匐于地上的一个微小的生灵。
当曹操“东临碣石”,歌咏那吞吐日月之大海时,他不过是宇宙的礼赞者。
至于南朝以山水诗著称的“二谢”,他们笔下就只有山容水态而已。
隋唐以来出现了王维、孟浩然这样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他们的境界不过是清远静谧。
只有李白才开拓出一种全新的境界,即宇宙境界。
李白的宇宙境界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他往往是从大处把握对象,得其神气略其形色,李白似乎常常是站在高处鸟瞰世界,能看到大景观,得到大气象,其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就正好说明了他自己常取的视角。
又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些诗句都是因宏观的视角而形成宏伟的境界。
如果以杜甫、孟浩然与李白比较,李白的这个特点就更显然了。
杜甫以体贴入微笔触细腻而见长,他能刻画别人看不到的景物内层的涟漪,表现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细微波动。
孟浩然的特点是淡。
他的心情是淡的,他的笔墨也是淡的,“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他的诗如一杯清茶、一缕清烟、一片月光、一丝云影。
对他们我不想有所轩轾,只是想指出,孟浩然的境界是世外境界,杜甫的境界是人生境界,而李白的境界则是宇宙境界。
其次,李白处理人事的态度往往是极其洒脱的,对其所爱的人他有火一般热烈的感情,也许因为这火太旺了反而难以持久;更可能是因为他以宇宙之眼光看待人事,反而把常人看重的种种关系看得无关紧要了。
2020年九江市武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九江市武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意味着,历时五年多的编纂,中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
7编加附则、84章、1260个条文……从“高空坠物谁负责”“职场性侵咋预防”“遛狗不栓狗绳怎么办”等社会热点,到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明晰企业市场交易规则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第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纵观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
从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为现代意义的法典奠定基础,到1896年《德国民法典》带动制订民法典的世界风潮,编纂民法典是一个国家走向法治现代化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编纂一部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恰逢其时。
尊重科学规律,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也带来许多新的法律课题,民法典对此作出了明确回应。
例如,在人格权编中,为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确立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等等。
英国路透社注意到,这是中国首次确立个人隐私权和个人数据权。
建立一部内涵丰富、体例完整的民法典无异于给行业一度存在的“隐私换便利”灰色地带画上红线,更好地平衡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立足本土实践,民法典符合中国国情。
民法典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民法典开宗明义指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0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文艺在20多年间迅速度发展壮大,这种增长,也带来不少问题,如低俗、同质化严重、娱乐至上等不良倾向,导致人文价值混乱、行业生态恶化,等等。
那么,如何实现网络文艺的健康、高品质发展?努力提升全社会网络文艺素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网络文艺素养不等同于“网络素养+文艺素养”。
网络文艺的科技素养,不仅仅在于使用新媒介和数字化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网络文艺的互联网思维习惯、网络语言的创新精神等。
网络时代对创作者的知识储备要求并没有降低,而要求其有更为丰富复杂的艺术素养和人文底蕴。
只有年轻的网络文艺创作者自觉关注现实,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就,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才能创作出富有独创性的网络文艺精品。
(摘自李安《网络文艺素养,你我都要有》,原载于《光明日报》)材料二: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了观众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热烈讨论,“融梗”一词也进入大众视野。
所谓“融梗”,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
“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袭?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戒?这些疑问集中凸显了网络文学中有关原创与模仿的界定难题。
“原创”是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概念,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类型文学写作时受到了挑战。
网络文学从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仿,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法律保护不够到位,在更深层面上是与网络类型文学生产机制紧密相关的。
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的典型特征。
网络文学类型绝大多数并非由单个作者独立创造,而是由初始设定出发,经由大量写作者前后相继,才得以陆续展开。
再如,读者前所未有的参与性。
网络作家的工作通常不再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而是和读者进行大量互动,双方共同汇聚创意,实现类型的创造、更新。
在这样一种创作机制之下,“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常难以避免。
202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素材:哀哀哭声演作歌
202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素材:哀哀哭声演作歌“悲歌能够当泣”,这是汉代一首歌曲中的诗句。
当人们感到极大的痛楚和压抑时,欲哭无泪,便以哀切凄厉的歌声宣泄自己的情感。
这种情形并许多见。
反过来,痛楚的哭声又可能演变成歌曲。
这种例子也不是没有。
比如挽歌、丧葬之歌,该确实是由哭声进展而成的。
又如有的民族、地区(如中国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至今还保留着哭嫁的风俗。
小姐从出嫁之前的十多天起,便每日和母亲一起痛哭流涕,一边哭一边倾吐着心中的话。
母女紧紧地依偎着,哭得全身摇动,那情形足使观者酸鼻,邻居的女伴也来陪着落泪。
这种风俗的形成,大约与过去时代交通不便、山川间阻、女儿到了夫家便与娘家形同隔绝有关。
女儿就要离开娘亲,离开自幼熟悉的一切,到一个遥远的地点去,成为另一个生疏家庭中的成员;而母亲,则要送走自己的爱女,割舍心头的肉,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怎不使她们悲痛呢?有关这种风俗的各样细节,民俗学家会感到专门大的爱好;那个地点要说的是:母女的哭诉声有腔有调,有明显的节奏,听起来专门像一首又一首哀痛的歌曲。
假如将她们的哭声和话语记录下来,加工整理,无疑能够成为动人的悲歌。
这种将哭声加工成歌曲的事例事实上古代就有。
南朝乐府歌曲《丁督护》便是如此产生的:宋武帝刘裕的长女会稽公主爱哭,每有不如意事,便号哭不止。
她的夫君徐逵之为刘裕所信任,刘裕想要给他立功的机会,便派他统军征讨,配以精兵利器,打算让他得胜之后做重镇荆州的刺史。
岂料出师不利,死在阵前,刘裕只得命督护丁旿去主持殡葬之事。
会稽公要紧了解殡葬的情形,便将丁旿唤至家中,细细询问。
每问辄叹息哭叫:“丁督护呀!”其声调十分哀切。
这悲伤的哭叫声竟流传开来,后来被人加工改制成歌曲,便名为《丁督护》。
(沈约《宋书·乐志》)这短短的一句话是如何样进展成一首曲子呢?据说,是将它作为和声来处理的。
古代乐歌常有和声,独唱者唱完一句,即由众人合唱一个短句以相和。
“丁督护”二字便是那个短句的歌辞。
2020届武汉市梅苑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武汉市梅苑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陌上何时花开刘玉琴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②有些话,总能让人禁不住怦然心动。
万物肃杀的季节已去,冰雪早融化在暖风里,此时,陌上的花开了,鹅黄嫩紫,青草萌绿,怎不令人眼前一亮?而“可缓缓归矣”,仿佛又以别样的深情和延宕的心绪,诉说着百转千回、欲扬还抑的思念,让人心驰神移。
③写下这个句子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君王钱镠。
史载:钱镠“少年起兵,骁勇绝伦,身经数百战,而不摧”。
不过,这位横刀立马、成就天下的乱世英雄,被后人记得不是因为他的雄霸吴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是缘于他对原配夫人戴氏王妃的一片深情。
这看似平常却又极为感人的一句话正是成就钱镠深情的载体。
④戴氏王妃是个孝顺女子,每年寒食节必返临安郎碧娘家,看望并侍奉双亲,直到陌上花发才归去,岁岁如此。
钱镠亦算性情中人,最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
这一年,王妃在娘家盘桓数旬未归。
一日,料理完政事的钱镠走出宫门,见杭州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樱花嫣红杨柳如烟,便提笔写下一封书信:⑤“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⑥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
钱镠的感动古今之处,在于对夫人的深情,九个字融入了几多思念与柔情以及对陌上风物的深切感知。
钱镠同样令人记忆深刻、极为钦佩之处,还在于欲催归而请缓的心境。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心绪!思念着王妃,催促她归来,却又深情款款,让她不要着急,慢慢欣赏路边的风景。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一代君王对美的流连,对季节变换心灵敏感的悸动,对身边万物发自内心的珍惜之情,让人内心深有触动。
⑦最令我感慨的,正是其中漫漶出的放慢脚步,舒缓心情,从容欣赏的真情和韵致,“多少事,从来急”,能在如此着急和迫切中握住节奏,真诚地叫自己、叫别人放慢脚步的人委实不多。
今来昔往,逝水流年,无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还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们听惯了向前、再向前的召唤,脚步匆匆又匆匆。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一中2024届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看麦熟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
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
”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绿光闪烁,好不喜人。
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
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
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
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
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
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
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这种风俗辈辈沿袭。
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
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歌词类(含解析)
材料作文分类训练--------歌词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是《孤勇者》的部分歌词,唐恬是这首歌词的作者,2012年她患鼻咽癌,2021年她在写这首歌词前,就打定了主意:“我希望它是一首‘实燃’的歌,不为了勇敢而勇敢。
这首歌里致敬的英雄,是那些抬头走夜路的人。
”对此你怎么看?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9月30号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两千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
如今的岁月静好,离不开不同时代的他们负重前行。
材料二2022年5月,庆祝建团百年主题曲《有我》发布,“那未来如何登场,由我担当,定是你只能叫好,那种辉光。
”“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
歌词在朋友圈被频频转发。
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先烈献出了他们的青春、热血和生命。
而今,在民族复兴的新征途上,年青的我们该以怎样的模样登场?请结合材料,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歌曲《黎明前的黑夜》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信仰年少的梦想/挫折不过梦一场/烧不尽的野火/勇敢面对生活/打破缚束枷锁/结果那么赤裸裸/路途坎坎又坷坷/打不倒的那么多/何必任由他诉说/受折磨/我们都是骄子……”想要迎来黎明的曙光,必须经历黎明前的黑暗。
大自然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寒亭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寒亭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
《雷雨》《茶馆》《蔡文姬》等经典名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
以林兆华、徐晓钟为代表的话剧导演在继承焦菊隐先生“话剧民族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戏曲美学融入话剧创作,实现了百年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诗化“联姻”。
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做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
举例言之,京剧《秋江》“行船”一场,老艄翁摇桨渡陈妙常追赶赴考远行的潘必正,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全凭演员的形体动作表现颠簸摇荡的情景,时而急流险滩,时而风平浪静,表现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与传统戏曲不同,根植于欧洲文化土壤上的话剧无论是透视社会人生的角度,还是具体的舞台场景,都呈现出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
同样表现行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名剧《奥赛罗》对威尼斯小船的处理可谓极尽逼真之能事:十二个人推动巨大的船身,以风扇吹动麻布口袋,模拟浪花的声音。
写实的话剧虽然能让观众产生“走进故事”的心理反应,但过度的堆砌使有限的舞台空间缺少了灵动飘逸之美,话剧导演逐渐认识到,写实与写意不应是泾渭分明的两极。
从西方绅士到谦谦君子,话剧以兼容并蓄的胸怀从传统戏曲中吸取养分。
焦菊隐先生说:“以话剧之形,传戏曲之神。
”话剧向戏曲借鉴不仅是摹仿其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化”其内在神韵。
《茶馆》中舞台调度的曲线美,念白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以及人物身姿台步的造型美,都是戏曲手法的集中体现。
2020年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简说吟诵赵敏俐吟诵,是我国先秦时代产生的一种传统汉语诗文口头表达方式,此后逐渐成为读书的主要方法之一。
吟诵包括“吟”和“诵”两种主要方式。
“吟”是将古诗文的语音长短有致地延长,听上去有种接近于歌唱的旋律感,所以有人将其称之为“吟咏”或“吟唱”。
“诵”是在口语基础上强化语音张力和节奏感,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效果。
“吟”和“诵”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有所结合,从而产生了或偏于“吟”或偏于“诵”的多样化形式。
吟诵之所以成为古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
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配合古诗文本身内容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自然就会形成具有优美旋律的声音形式。
而这个声音形式只靠眼睛来看,只靠默读的方式是无法体现的,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说,声音既是古诗文意义得以表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外在形式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吟诵恰恰是表现古诗文声音之美的最好方式。
古人在诗文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就离不开吟诵,并渐渐成为一种创作习惯。
古人的读书学习也离不开吟诵,如孔子和墨子都有“诵诗三百”之说。
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是因为它符合学习的规律。
过去人们把小学生上学堂学习称为“读书”或者“念书”,而不是“看书”。
这说明有声的“读”和“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吟诵是借助声音来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但它与现代人们所说的朗诵不同。
吟诵和朗诵的最大不同在于吟诵更注重四声和对作品形式的研究,这使它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便于学习和把握。
汉语四声本就有高低和长短的不同,将四声读准,加上适当的停顿或者延长,就会形成一定的节奏和旋律。
与此同时,把握好古诗文的形式特点和内在节律,如古体诗、古文的内容层次与段落结构,近体诗词的格律规定,自然就会形成一首旋律优美的吟诵调。
2020年信丰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信丰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征记(节选)宗璞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像随时要撒下雨雪。
孟嵋坐在教室里,这正是她陪姐姐孟峨来上英文课的那间教室。
如今自己是大学生了,在这里上课了。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是选修课。
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 两个大字。
读完全诗,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
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个‘毅’字很重要。
”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江昉毫不觉得,只管讲述,棉絮探着头陪伴他直到下课。
江昉放下粉笔,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一会儿,人散去了。
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了针线,走上来说:“江伯伯,我来缝一下,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江昉有看看嵋,有些惊异地说:“你真长大了。
” 遂脱下长衫放在教桌上。
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细密,这是碧初特意教的。
一时缝毕,将长衫递给江昉。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这时庄无因走了进来。
又下雪了,下得很急,不像昆明的雪。
两人转过几间教室,不觉走进了图书馆。
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
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
“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像玮玮哥那样。
” 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
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
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2020年课标版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卷及答案_7
2020年课标版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卷及答案摘要:2020年高考押题精粹语文(课标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谐就是说笑话。
它是喜剧的雏形。
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源于巫与优。
优即以谐为职业。
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
《左传......【备选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时也曾有过恐惧,却从未失却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为民请命的责任感,从未失却正直的品格和达观处世的胸怀。
B.中国竞技体育的成绩世界瞩目,但如果“运动机器人”成为中国运动员的代名词,那么优异的成绩究竟会是中国竞技体育的荣耀还是讽刺?C.网络暴力损害了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妨碍了网民的知情权,阻碍了有理想能思考的更改社会的孕育和成长,逾越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D.5月22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论坛拉开帷幕,论坛本着“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旨,旨在通过与会嘉宾的影响力让青年人树立文化强国的信念,增强青年人对世界文明的了解。
【备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来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任务。
【备选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B.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2020届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人,总要仰望点儿什么厉行濂①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向着远。
这样,才能支撑起有灵魂的生命。
②仰望就是追寻,追寻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存姿态,是一种精神上的增长力量。
这种力量能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
它是推动生命的涌动之流,贯穿于人的躯体与心智之中,贯穿于大自然以至宇宙的一切之中,就像鲜花绽放、泉水喷涌般地无穷无尽。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升起。
突然,他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
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那一刻,他的心灵得到启发,激起灵感的浪花,涌动着一种对艺术完美追求的激情。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深夜仰望星空。
每当我静静地凝视那浩渺深邃的夜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庄严便油然而生,使他得到某种启示,领悟到宇宙的神秘和生命的崇高。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夜幕降临时,贝多芬满怀惊奇,仰望星空,坠入沉思。
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
此时此刻,他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思绪超越了群星。
渐渐地,他把那种激情转化为音乐——打开心坎的东西,来自仰望的天空!⑥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着我们行走;让崇高穿透灵魂,直接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支柱,把匍匐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让崇高的精神支撑起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世界。
⑦有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深夜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
鸣泉、惊鸟、山岚、夜露,掩不住心中的渴望和激动。
黎明的曙光踏着朝露款款而来,苏醒了的泰山在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身影。
一轮朝阳从云海中喷薄而出,光芒万丈,普照世界!喷涌,奔流,一股热流浸透我的全身,一切狂妄、贪婪、猥琐都被挤压出去。
2020年顺昌县岚下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顺昌县岚下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文学境界,蕴藏着中华民族思想、人生的根柢,从时间维度而言,不外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其发轫者,非《诗经》莫属。
这是华夏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生长的一个重要根源。
我在《追逐生命的火焰———梅尔诗的一种文本解读》中写道:以“诗”为“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生命的萌动开篇,是人类历史总结的大智慧。
只要人类还存在,只要生命还在延续,诗歌之花就一定灿烂。
诗人从宇宙洪荒与自然景观的混沌中窥见了生命的秘密,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融合中窥见了生命的真谛。
诗的目的何在?众说纷纭,而其中“诗言志”“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有广泛的基础。
进一步,则如孔子教导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
一“往”一“来”,倒也是诗的精神之精妙内涵所在。
诚圣人言也。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要解决思想、精神、价值等问题。
这个标准和坐标在哪里呢?庄子宣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空间、时间、周边的一切,都是可取可用的。
而从诗歌“风、雅、颂”“赋、比、兴”看来,理解“文史、文哲、文政”一体化的文化底蕴,深入“做人”与“做文”的深刻思辨,通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悟,似可理会“诗心”之所依。
在中华文化体系里,儒家侧重于解决人与人的问题,道家侧重于解决人与自身的问题,而佛家则侧重于解决人与内心的问题。
“三家”皆博大精深,自有其说,浩浩荡荡,数千年不绝。
对于诗歌创作、诗歌作品,动观之,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学;静观之,翠竹黄花,清池皓月,诗性盎然。
溯源至极,恐怕诗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可以成为延展性最强的一个答案。
疑问总是存在,争辩也不可能停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追问始终牵扯着人们的思绪。
2020年南昌市第十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年南昌市第十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纪实摄影以其真实性和直观性发挥着直击现场、传播真相的巨大威力。
纪实摄影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优秀的作品必然尊重人性,体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在这个图像泛滥的高科技数码年代,我们见过太多体现高超摄影技巧的作品,它们固然是美的,但真正具有精神内核的纪实摄影作品还需具备某种超越美的内容,那就是唤醒社会良知,发掘人性之美。
这种美并非取决于夸张的视效、绚丽的光影,而是来自画面本身的深邃内涵和情感张力,体现出“充实之谓美”“人生之大美”。
这些影像诉说着人类生存中的美好、苦难和艰辛,以平凡而又发人深省的力量引来人们的深情注视。
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以真代美,它的魅力和立足点,在于真实呈现事物的本来形态,向人们提供一种确凿无疑的图像证言。
与纯美的风景摄影所不同的是,纪实摄影崇尚的是师法自然、朴实无华的风格,且具有一定指向性,需要摄影师本着对人类生存及命运的体恤、关切和共情,以人道主义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实记录,在表明立场的同时揭示拍摄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不宜对客观事物进行夸大、粉饰和虚构,也切勿形式大于内容。
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一方面取决于客观呈现未加修饰的现实,揭示出矛盾和问题,做到不煽情、不冷漠、不取悦;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细节来表现。
细节就好比影像的细胞,它最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在文学界,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作家不重视细节描写。
摄影也是如此。
好的摄影人善于对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影像捕获,通过局部和小切口展示人们常常视而不见的丰富细节。
比如这次疫情中被摄影师拍摄的含泪的眼、粗糙的手、疲倦的面容和贴着创可贴的脸,它们构成了影像的血肉和肌理,成为最具典型化的象征性符号。
若干年后,也许人们会淡忘这场疫情,但白衣天使脸上的美丽印记却依然令人记忆深。
纪实摄影的精神内核在于展现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4选用、变换句式、仿写句式(包括修辞)(仿真押题)(含解析)
选用、变换句式、仿写句式(包括修辞)(仿真押题)1.下列诗句中,与“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B.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答案 D2.下列修辞使用恰当且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A.周围群峰壁列,在山脚下仰望,蓝天夹在群峰之间,好像一朵梅花悬在头上。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茶楼老板摇着头对老主顾说:“‘茶钱先付’,说出来都烫嘴。
”解析A项,这句话使用比喻修辞,本体是“夹在群峰之间的蓝天”,喻体是“梅花”,“蓝天”与“梅花”无相似点,梅花是白色的。
比喻不恰当。
B项,这句话形式上是比喻,但在崎岖山路上急步猛冲的感觉与踩在棉花上的感觉是绝无相似之处的,这是不合情理的,有比喻之形而无比喻之实,踩在棉花上一般比喻无力、沉重、疲惫的状态,绝无轻快之感。
C项,“万道霞光”所强调的特点是“放射性”,“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表现不出这个特点,这两者之间不能构成比喻关系。
D项,“‘茶钱先付’,说出来都烫嘴”,因是老主顾,故觉得提到“茶钱先付”有些不好意思,“烫嘴”使用正确。
答案 D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B.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C.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D.江南小镇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答案 D6.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兰》度曲唱新恩
陈后主的女学士所作的诗歌,全都没有流传下来。
狎客的诗也大多失传,只有江总存诗较多。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
祖上世代为官。
他早在梁朝已经入仕。
侯景之乱时,先后避难于会稽和广州。
到陈文帝时,方才回到建康,官至中书侍郎,那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陈叔宝为太子时,他任太子詹事。
君臣关系极好,有时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
叔宝常微服往他府中,甚至叔宝妾陈氏,还认他为养父。
这些都是有失君臣体统的事情,因此叔宝父亲陈宣帝,一怒之下将他罢免。
他能如此得叔宝欢心,是因为他事事顺着叔宝,另外与他擅长诗文也很有关系。
他心甘情愿地充当一名文学弄臣的角色,以他的文学天才和他那些浮华艳冶的诗章,博取陈叔宝的宠幸。
叔宝登基之后,他更是步步高升,一直做到尚书令。
可是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臣之际,唯以文酒为务。
军国要事,都委任于群小,终于招致亡国之祸。
江总虽不能说是奸佞之臣,但陈的灭亡,他也难辞其咎。
入隋以后,任上开府。
以七十六岁高龄,卒于江都。
可是这位狎客之首,政治上的庸人,或者竟是罪人,却是一位有才能的诗人。
《陈书》本传说他“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
其善于七言诗,尤其值得一提。
因为七言虽与五言一样,早在西汉时已经发源,但发展却很迟缓。
当五言诗已经众彩纷呈、怒放于诗苑之时,七言诗还只是偶见于篱角道隅。
虽时或也开出奇葩,但诗人只是偶一为之。
正统文人视为俗体,不屑多做。
直至南朝刘宋的鲍照,才写得较多,成为七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作者。
至梁朝时,写的人才渐渐多起来。
梁武帝、简文帝、元帝父子兄弟及其周围的一些文人,在这方面都有所贡献。
陈后主和江总,这一对沉湎文酒的君臣,也曾做出了不少努力。
没有梁陈诗人的创作,就不会有初唐的七言歌行,也就不会有后来五言和七言并为大国、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且看江总的几首七言诗:
先读他的《秋日新宠美人应令》。
奉皇太子之命而作,称为应令。
此诗当是陈叔宝为太子时江总所作。
首六句是:
后宫唯闻莫琼树,绝世复有宋容华。
皆自争名进女弟,定觉双飞胜荡家。
愿并迎春比翼燕,常作照日同心花。
莫琼树是魏文帝曹丕宫人。
她巧于梳妆,其发式缥渺如蝉,称为蝉鬓。
宋容华也是曹魏时著名歌手,南朝人诗中常将她写成一位美女,如梁朝王僧孺《咏姬人》:“窈窕宋容华,《但歌》有清曲。
”江总诗中的莫、宋都是代指陈叔宝宫中的美人。
下面两句用西汉成帝时赵飞燕及其妹俱蒙宠幸的典故。
飞燕原是阳阿公主家的舞女。
姐妹俩宠冠后宫,分别立为皇后、昭仪。
当时有童谣将赵飞燕喻为飞来的燕子,因此江总这里说是“双飞”。
一对姐妹如同迎着春光的双飞紫燕,又像是映日开放的同心花朵。
“比翼”、“同心”都是说姐妹间的相得。
“春”和“日”当然是指君王的恩宠了。
荡子即游子。
汉代古诗云:“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荡”并非今天所谓放荡、冶荡之意。
双双受君王宠爱,自然胜过嫁与普通人家独守空床。
陈叔宝的这位“新宠美人”是不是与其姊同在后宫呢?依诗意有此可能;究意如何,却难知其详了。
闻道艳歌时易调,忖许新恩那久要?翠眉未画自生愁,玉脸含啼还似笑。
正当这位新宠美人春风得意、露井桃开之际,却听得那艳丽的乐歌又改换了曲调,不由得怦然心动:如此深渥的恩宠岂能久要不变?君王爱听的是新声变曲,所宠爱的不也是新进丽人?今天是新人,明朝便是旧妾。
于是她不知不觉地蹙起了眉头。
在古代社会里,这真是永恒的“深宫一段愁”!不过,很难说江总写这几句是否出于同情,也许他不过是欣赏美人的愁容,觉得别有一番情致吧。
西施就是因颦眉捧心而更被人怜爱了。
后汉梁冀之妻孙寿,也是还故
作愁眉、啼妆,以为媚惑。
“翠眉未画自生愁”,正是反用孙寿“愁眉”的典故。
难得的是“含啼还似笑”五字,真正将美人的神态写活了,引导读者去揣摩她当时的心绪。
不论诗人原意如何,不论他是欣赏还是同情美人的愁,读者心中总暗暗生出一点怜惜,并兴起“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妾薄命》)的感慨。
角枕千娇荐芬香,若使琴心一曲奏。
《幽兰》度曲不可终,阳台梦里自应通。
秋树相思一枝绿,为插贱妾两鬟中。
这是诗的最后六句。
“角枕”四句写美人荐枕,不过用了典故,写得比较含蓄,有点儿朦胧飘渺的美感。
宋玉《高唐赋》说楚怀王梦中见一妇人,自称是巫山之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
女子临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又其《讽赋》说自己曾被一女子止宿于兰房之室,援琴而奏《幽兰白雪》之曲,那女子为琴声所动,乃入室而歌,愿共欢好。
司马相如《美人赋》亦有类似描写,并言其室内布置之“裀褥重陈,角枕横施”等。
“琴心”即琴曲中表示的情意。
司马相如以琴心挑卓文君,见《史记·司马相如传》。
“角枕”四句便是用这些典故,写新宠美人与后主欢爱之事。
后主多才多艺,也许他真的擅长鼓琴。
最后两句颇妙,那是美人的话:秋天来了,相思树仍然翠绿,折下一枝插在我的鬟髻之中吧。
相思树结的子便是有名的红豆,也叫相思子,是爱情的象征。
美人钟情于相思树,她的心情也是值得品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