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发展史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中式妆容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中式妆容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中式妆容的实践操作技巧三、教学难点1. 中式妆容的审美鉴赏能力2. 中式妆容的实践操作技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中式妆容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妆容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中式妆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讲授新课1. 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 介绍古代妆容的发展历程,如唐朝、宋朝、明清等时期的妆容特点。

- 分析各个时期妆容的演变原因,如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2. 中式妆容的特点- 底妆:追求白皙自然,如“粉黛不施”的妆容。

- 眼妆:强调眼线的勾勒,如柳叶眉、新月眉等。

- 腮红:以自然、淡雅为主,如桃花妆、梨花妆等。

- 唇妆:以红色为主,如樱桃唇、玫瑰唇等。

3. 中式妆容的实践操作技巧- 底妆:选择适合自己肤色的粉底,注意均匀涂抹。

- 眼妆:学会画眉、画眼线、画眼影。

- 腮红:根据脸型选择合适的腮红位置和颜色。

- 唇妆:选择合适的唇色,注意涂抹均匀。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中式妆容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妆容,互相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式妆容的审美价值和实践操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拓展: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式妆容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践操作中式妆容的技巧水平。

3.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各朝代的妆容与工具的教案

各朝代的妆容与工具的教案

各朝代的妆容与工具的教案教案主题:各朝代的妆容与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与特点;2.了解各朝代使用的妆容工具与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历史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1.PPT或图片展示不同朝代的妆容样式;2.展示不同朝代使用的妆容工具和器具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化妆吗?你知道不同朝代的妆容有什么特点吗?”2.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历史妆容的兴趣。

二、探究(15分钟)1.展示不同朝代的妆容样式图片,简要介绍每个朝代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古埃及、唐朝、维多利亚时代等。

2.讲解妆容工具与技巧:a.古埃及:使用研磨成粉末的矿石、用物质制成的唇膏;b.唐朝:眉笔、眼线笔、脂粉、胭脂等;c.维多利亚时代:珍珠粉底、胭脂、眼影等。

三、实践(25分钟)1.手工制作不同朝代的妆容工具模型:a.古埃及:学生使用纸板和颜料制作矿石粉末和唇膏;b.唐朝:学生使用纸板制作眉笔和眼线笔;c.维多利亚时代:学生使用小瓶子和珍珠粉、彩色粉末制作珍珠粉底和眼影。

2.分组展示并说明制作过程,每个小组用PPT或海报形式展示。

四、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和工具的使用对于审美观的影响;2.提问:“你们认为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有何异同?这些妆容风格在当代能否应用?为什么?”五、总结(10分钟)1.安排一名学生总结不同朝代的妆容风格与工具的使用;2.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妆容对当代妆容的影响。

教学延伸:1.邀请化妆师或美容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展示历史妆容的实际应用;2.安排学生自行调研并展示当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色妆容风格和工具。

教学建议: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践制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妆容的审美标准与当代的异同,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3.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妆容的作用和影响,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中国化妆简史》课件

《中国化妆简史》课件
《中国化妆简史》PPT课 件
探索中国的丰富化妆历史,从原始时代到现代趋势,展示中西合璧的化妆艺 术,并探讨化妆品的发展、包装设计、安全问题和市场趋势。
中国化妆史概述
了解中国化妆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化妆风尚和习俗。
原始时代的化妆品
揭示中国古代人们使用的原始妆品,如天然植物和动物成分,以及其在当时 的意义和用途。
古代的化妆品与化妆习惯
探索古代中国人的化妆品种类和使用方式,并了解古代化妆对于个人形象和 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化妆
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尚和化妆趋势,展示不同阶层女性的妆容特点。
汉代的发展与兴盛
深入探索汉代的化妆技术和化妆品商业化,以及汉代皇室和贵族的化妆传统。
唐朝的化妆艺术
介绍唐朝时期的华丽妆容和化妆技术,以及中国古代化妆艺术对世界的影响。
宋朝的化妆革新
探讨宋朝时期的化妆变革,包括新的化妆技术、审美标准和流行趋势。
元代的化妆潮流
揭示元代时期的独特化妆风格和文化交流对中国化妆艺术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化妆品种
展示明清时期的化妆品种类和制作方法,以及当时对于化妆的态度和约束。
现代化妆品的起源
研究西方化妆品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妆品品牌。
化妆品安全问题与监管
关注化妆品安全问题,探讨监管措施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
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选购心理 分析
研究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化妆品的心理因素,并提供相关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
化妆品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展望未来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兴技术、新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 化。
国际化妆品品牌在中国的发展
分析国际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和成功案例,以及消费者对国际品牌 的接受绿萝化妆所的历史和成功经验,展示其独特的产品 和品牌形象。

最新化妆课教案

最新化妆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化妆概念、基本理论、分类、功能2、认识各种化妆品及化妆工具,为熟练掌握化妆技术打下基础教学内容1、化妆的起源与发展2、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认识教学重点: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认识第一节化妆的基本知识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课(一)中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1、原始时期——纹身2、春秋时期——燕支(胭脂)3、唐朝——眉的描画、面部的装饰物4、宋朝——染甲5、清朝——新式与西式6、新中国——从停顿、萎缩到飞跃发展(二)外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1、古埃及2、古希腊3、古罗马4、日本5、法国6、欧洲三、化妆的基本概念(一)化妆的类别(二)化妆的功能与特性1、化妆的作用(1)美化容貌(2)增强自信(3)弥补缺憾2、化妆的特点(1)因人而异(2)因地而异(3)因时而异3、化妆的基本原则(1)扬长避短的原则(2)自然真实的原则(3)突出个性的原则(4)整体协调的原则四、课堂小结思考题:1、简要说明化妆的类别2、化妆应掌握的原则有哪些?第二节化妆品的应用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讲授新课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分(一)洁肤类1、洁面皂2、清洁霜3、洗面奶4、卸妆油(液)(二)护肤类1、化妆水2、润肤霜(三)粉饰类1、粉底2、蜜粉3、胭脂4、眼影5、唇膏三、化妆用具的应用1、化妆海绵2、粉扑3、粉刷4、胭脂刷5、轮廓刷6、眼影刷7、眼影海绵8、眼线刷9、眉扫10、眉梳、眉刷11、眉钳12、修眉刀13、眉剪14、睫毛夹15、假睫毛16、唇刷17、美目胶带四、学生练习学生准确说出各种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名称第二章局部化妆修饰方法教学目的:1、基本掌握眉毛、唇、眼线、腮红等画法2、认识色彩的搭配3、掌握打底的基本技巧教学内容:1、眉的画法2、打底的画法3、眼线的画法教学难点:眉、唇的画法第一节打底一、导入新课肤色在化妆当中的作用化妆主要是通过改善和修饰皮肤的外观;体现出面部的健康状况。

(一)粉底的作用1、调整统一皮肤的色调。

化妆中式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化妆中式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化妆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一、导入1. 引导学生欣赏古代仕女图,激发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兴趣。

2. 提问:古代女性化妆有何特点?与现代化妆有何区别?二、基础知识1. 讲解中国传统化妆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介绍古代化妆品的种类、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3. 分析古代妆容的审美标准,如:三白妆、柳叶眉、樱桃唇等。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中式妆容的化妆步骤。

2. 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古代化妆品进行妆容打造。

3. 指导学生练习不同场合的中式妆容,如:节日妆容、婚庆妆容等。

四、注意事项1. 讲解化妆工具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2. 强调化妆卫生及安全知识。

3. 指导学生在化妆过程中如何保护皮肤。

五、课后作业1. 收集古代妆容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2. 拍摄一组自己化妆后的照片,展示所学成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古代仕女图,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古代女性化妆有何特点?与现代化妆有何区别?二、基础知识(15分钟)1. 讲解中国传统化妆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介绍古代化妆品的种类、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3. 分析古代妆容的审美标准。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

2. 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中式妆容的化妆步骤。

3. 指导学生使用古代化妆品进行妆容打造。

4. 练习不同场合的中式妆容,如:节日妆容、婚庆妆容等。

四、注意事项(10分钟)1. 讲解化妆工具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2. 强调化妆卫生及安全知识。

3. 指导学生在化妆过程中如何保护皮肤。

五、课后作业(10分钟)1. 收集古代妆容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2. 拍摄一组自己化妆后的照片,展示所学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式妆容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1、中国化妆造型发展简史

1、中国化妆造型发展简史

中国化妆造型简史 (1):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771年)
中国妇女化妆的习俗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兴起。早在商周时期,甲骨 文中就出现了“沐”字。《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在距今一千 多年前,就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支);周文王时期,妇女 已经广泛使用锌粉擦脸。以白为美,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意识。眉形虽 有宽窄之分,但长眉也已经成为了主流审美意识。人们普遍追求红唇。商 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 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 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 女中逐渐流行。殷商时,因配合化妆观看容颜的需要而发明了铜镜,更加 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头发:秦汉之即,妇女在日常生活发髻式样较 少,也普通以平髻为多,髻上都无饰品,西汉, 堕马髻 脸部:面:粉 颊:张骞西域带回中原的胭脂 西汉时期 眉毛:流行长眉,宫里画八字眉,远山眉, 东汉:宽眉.远山眉配慵来妆,啼妆,汉朝的 妆较淡 唇:用丹,朱砂来抹唇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谢谢观看
首脑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院
中国化妆造型发展简史
讲师:蒋莉莉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用一
些特别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考古学 家曾在原始人类的遗址上发现用小石子、贝壳或兽牙等物 制作而成的美丽的串珠,用于装饰;在洞穴壁画上发现了美 容化妆的痕迹。《诗经》中记载,“自伯之江,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汝。”大概是说丈夫离开之后,自己懒 得化妆,不是没有化妆的东西,只是自己为悦己者容。可 见,那时的妇女修饰妆容已经很普及了。
(5):宋辽金元时期(420----1368年)

夏商周化妆史(美容化妆技术课件)

夏商周化妆史(美容化妆技术课件)

☆第一部分 化妆的起源
☆第二部分 化妆的发展历史
夏、商、周时期的化妆
——素妆时代(上古时代)(黄帝-公元前221年)
一般推断,中国妇女化妆的习俗在三代(夏、 商、周)便已兴起,因为铅粉是古代妇女化妆 的基本材料,而晋雀的 《古今注》中说:“三 代以铅为粉”,在殷纣 时期,就开始用燕地红 兰花捣汁凝成胭脂(当时 叫燕支)。
《西京杂记》中写道:“司 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 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一长 字沙 眉楚
墓 女 俑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中也提到铅丹和粉锡,都说 明在商周前后已能制造铅粉 和红黄色的铅丹,周文王时 ,妇女已广泛使用锌粉擦脸 。
黛眉入时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 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 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大 招》中记:“粉白黛黑,施 芳泽只。”“黛黑”指的就 是用黑色画眉。汉代时,画 楚 信阳女木俑长眉 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

2.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

2.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

小知识 慵来妆:薄施朱粉, 浅画双眉,鬓发蓬松 而卷曲,给人慵困、 倦怠之感。
⑤斜红:面颊上的妆式,有的形如月牙,有 的类似伤痕,涂于两颊两侧鬓眉之间。 ⑥花钿:一般饰于眉间额上的装饰。也叫额 花,眉间俏,花子等。 小知识
南北朝除以上妆式外,还曾流行: A 北苑妆 B 紫妆 C 白妆:白粉敷面,不施胭脂,类似素妆 D 额黄: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宫黄等。
6、辽金元朝 ①游牧民族统治,该时期妆 面非常简朴。 ②辽代妇女以金色的黄粉涂 面,称为佛妆。 ③金代妇女有在眉心装饰花 钿做“花钿妆”妆扮的习 惯。 ④元代妇女也喜欢在额部涂 黄粉,还喜好在额间点痣。 眉式为一字眉。
7.明朝 ①明代妇女喜用一种由紫茉莉 的花种提炼的妆粉。多用于 春夏之季。称为珍珠粉。 ②一种以玉簪花合成胡粉制成 的妆粉。多用于秋冬之季, 叫玉簪粉。 ③明代妇女装扮偏向秀美、清 丽、端庄的造型。 ④明代所画眉形大多纤细弯曲, 显得柔美妩媚。 ⑤唇式:樱桃小口。
④南北朝流行妆式 桃花妆:色浅
先施朱,后施粉:飞霞妆,呈浅红色
3、秦汉时期 ①两汉时期,随着当时社会 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审美意 识的提高,化妆的习俗得 到新的发展,无论是贵族 还是平民都会注重自己的 容颜修饰。 ②秦始皇时,宫中的女人都 是红妆翠绿的打扮。 ③汉代早期盛行长眉。汉武 帝时宫内流行八字眉,后 还出现了阔眉,愁眉。 ④汉代妆式:慵来妆。
⑤清代女性的曲眉颇有特色, 均为眉头高而眉尾低,眉身 修长纤细,一副低眉顺眼、 楚楚娇人之状。
⑥唇式:除樱桃小口外,还有 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唇.中国近代化妆史
清朝末年,欧美的一些习俗就像浪潮般一波一 波地向中国推进,不只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政 治有所影响,对中国妇女的装扮也产生了巨大 影响。 1.20世纪10年代(清末至1919) 改朝换代的纷乱时刻,新思想与旧观念发生 冲突,妇女们思想上有求新求变的意识,但 外表装扮仍传统保守。 化妆相对简单,眉形偏向细长的柳叶眉。流行 朱红的小嘴。

《中国化妆简史》课件

《中国化妆简史》课件

秦汉时期的化妆
秦汉时期,化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女性开始使用铅粉和胭脂来修饰面容。
眉妆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蛾眉、远山眉 等多种眉形。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唇脂和面脂等化 妆品,使妆容更加丰富多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化妆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开始追 求自然美,化妆风格也逐渐简 约。
此时,女性主要使用妆粉、黛 墨和胭脂等简单的化妆品来修 饰面容。
同时,佛教的兴起也对化妆风 格产生了影响,女性开始注重 眉心的点饰,以示虔诚。
隋唐时期的化妆
隋唐时期,化妆技术达到了巅峰。女性开 始使用螺子黛等进口化妆品来画眉。
眼妆也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眼线、眼影 等化妆品。
此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面靥等妆容,使 面容更加精致动人。
02
近代化妆简史
晚清时期的化妆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3
现代化妆简史
改革开放后的化妆
改革开放后的化妆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 国女性的化妆风格逐渐多 样化,开始受到国际流行
趋势的影响。
化妆品市场的兴起
国内化妆品市场开始起步 ,国外品牌陆续进入中国 ,带来了新的化妆理念和
技术。
影视剧的影响
随着影视剧的蓬勃发展, 明星和演员的妆容成为时
尚潮流的引领者。
01
中国化妆风格逐渐受到国际时尚界的关注,成为全球流行趋势
的一部分。ຫໍສະໝຸດ 国际交流与合作02
中国化妆师开始与国际品牌合作,参与国际化妆活动和展览,
推动了中国化妆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播
03
中国化妆师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文化元素在化妆中的应用
,弘扬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04

第一节 化妆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化妆历史与发展
样的发型和华丽的妆扮;女性以瘦弱为美, 追求和爱好体态赢弱的病态美。
• 5) 隋唐五代
• 唐代国势强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 家争鸣,百花齐放,是空前盛世。
• 6) 宋、元、明、清
• 7) 近现代
• 人类自从步入文明社会后,就没有一刻停 止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我国 化妆这门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 2)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粉敷面”、“黛画眉” 盛极一时,华夏美容史便正式揭开了序幕。
• 3)汉代
• 4) 魏晋南北朝
• 这一时期的化妆使得我国妇女的化妆技巧 在此时逐渐成熟,呈现多样化的倾向。很 多方面为唐朝成熟的美容化妆奠定了基础。 整体而言,面部化妆方面色彩运用大胆, 装扮型态和技巧渐趋成熟, 出现许多种多
化妆历史与发展
1. 中国化妆历史与发展
• 1)上古三代
• 从上古三代时期,“禹选粉”“纣烧铅锡 作粉”“周文王敷粉以饰面”等都真实地 记录了护肤美容与帝王的切身联系,体现 出人类追求美的迫切愿望。据传说,禹在 50 岁以后,眼角、额头相继出现细细的皱 纹,禹想,米为食粮,能丰肌饱腹搽在脸 上自然有益无损,禹试此方,获得成功, 并长年使用米粉敷面。
• 我国近代史一般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界 定,而美容的近现代部分一般是指封建社 会结束以来的20 世纪

最新中国化妆发展史

最新中国化妆发展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中国化妆发展与起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8年下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上午真题(参考答案)●以下关于数字经济的叙述中,()并不正确。

(1)A.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作为其经济活动的标志B.数字经济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知识化、全球化特征C.数字经济以虚拟经济代替实体经济,与市场经济互斥D.数字经济采用“互联网+创新2. 0”改革传统工业经济
●()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 ~代信息技术,通过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实现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

(2)A.智慧城市
B.环保城市
C.数字城市
D.自动化城市
●企业实现移动信息化的作用不包括()。

(3)A.企业职工使用移动设备代替台式计算机,降低企业成本B.加强与客户互动沟通,实现在线支付,提高客户满意度C.有利于实现按需生产,产销一-体化运作,提高经济效益D.决策者随时随地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经营情况,快
速决策
●某博物馆将所有志愿者分成A、B、C、D 四组(每个志愿者只能分配到-个组)。

已知A 组和B 组共有80 人,B 组和C 组共有87 人,C 组和D 组共有92 人,据此可以推断,A 组和D 组共有()人。

(4)A.83
B.84
C.85
D.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唐朝妆容发展
教学难点
名词解释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举例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复习引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时间分配
2分钟
2分钟
35分钟
5分钟
1分钟
授课教师
晏星秋
2010年12月3日
审签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
一、组织教学
(约2分钟)
二、导入教程
(约2分钟)
提问、互动
三、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新中国成立,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和解放,但是由于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生产力水平较低,加之长期“左”倾思潮的影响,化妆完全没有发展,甚至有后退。
■化妆处于停顿和萎缩的状态。
十、改革开放——今
1、经济发展出现飞跃,促进化妆发展空前繁荣,人们迸发出对美的渴望和热情,化妆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2、在借鉴国外化妆的同时,也注重了本民族传统的技艺。
2、北朝民歌《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所为花黄是指金箔剪出来的花型。
3、面饰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花色各异。目的:遮盖把横、瑕疵。
■修正脸部缺陷成为当时人们所注重的问题。
五、唐朝:(重点)
1、总述:唐朝,在化妆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繁荣时期。这时候不仅化妆所用材料增加,而且化妆的内容更加丰富,修饰手法更为细腻。
提问,互动
导入
小结
提问
回答
举例
小结
【教学重点】
举例
提问回答
取代了文身。
■颜面修饰术开始受到重视,为以后化妆发展奠定基础。
二、春秋、战国
1、燕支: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2、米粉:将米做成粉末,涂抹面部及身体裸露部分,使皮肤洁白细腻,还可将米粉染成粉红色,涂抹面部,增加皮肤红润感
3、钿:
1不仅局限于脸部,头发上也开始。
2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杨家美女香消玉殒,头饰零落满地。
3图案:变化无常,圆、点、面、花、小鸟。
4材质:纸质、丝绸、金箔。
4、唇:
1唇的描绘,收到了女性的重视。
2画唇目的:增加唇部色彩。
3唇形多,有以形状取名,还有以颜色取名,如大春红、小春红、万金红、淡心红。
中国化妆发展史
学科
化妆与造型


中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简述
班级
09服五
人数
36人
授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周次
第16周
授课时间
2010年11月3日




知识目标:
1.了解每个朝代的代表妆容。
2.理解每个朝代新使用产品名称。
3.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4.掌握唐朝妆容的要素、特点、影响。
5.根据所学的知识体会中国化妆发展历程的荣辱。
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外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化妆起源,欧洲化妆的发展。
那么我们中国化妆起源和发展又如何呢?大家学过课文里面北朝民歌《木兰诗》里面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那么花黄指什么东西呢?
这节课我们将揭开中国古代化妆的变迁史。
一、原始社会:
化妆自古并不只是女人的专利,男性化妆出现了。
2、男子化妆:
①出现男子化妆
②主要化妆技法:米粉敷面,用红粉涂面。
3虽然汉时男子敷粉属实,但或列入佞幸一类,或冠以诬蔑之词,说明男子敷粉自古便不为礼教所推崇。
■男性不仅自己化妆而且参与化妆,是开启男性进入化妆行业的先驱。
四、南北朝:
1、面饰:贴在脸上的饰品。
1、染指甲:用明矾捣碎凤仙花,用其染红手指甲。
2、男士喜欢戴花,宋代男子与女子一样喜欢戴花,不仅在良辰佳节表示吉祥,遇有国家大事,大臣与帝王一同戴花。
■宋代化妆不局限于局部化妆,开始注意身体其他部位的修饰与美化。
七、清朝
由于闭关锁国,化妆方法没有很大的变化,多是沿袭前人的方法。
八、1911年——1949年
■改善面部皮肤的色泽开始成为化妆内容。
三、汉朝:
1、黛:出产西域的黑色矿石,有染色的作用。
1古代文献《盐铁论》——“博得黛青者众”意思是用黛描画、代替眉毛的人很多。
2汉朝有一人叫张敞,是长安的兆尹,长为其妻子画眉,长安人称赞他画的眉毛,有很高的声誉。
我们一直在讲古代女性化妆的发展,那么男性如何呢?男性是不是也有化妆呢?
5、其他
1形成了完整的Biblioteka 妆步骤。2男女衣服混穿成为潮流,连唐玄宗和姐妹出游时穿女装。
3皇帝在奖励大臣时候,分赐大臣口脂、面脂。
4化妆已经成为一种礼仪习惯,当见朋友时都必须化妆,以示尊重。
■唐朝化妆的发展,赋予了化妆深一层次的内涵,是现代美容化妆的萌芽。
六、宋朝:
很多女生现在都喜欢涂指甲油,大家了解古代人们怎么涂指甲油吗?
讲解
小结
讲解
小结
课堂总结:
提问
回答
化妆方法和技巧的进步,是人们思想意识变化的结果,这与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密切相关。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化妆的发展。
2、眉毛:
1眉形:千变万化,有时兴阔而浓,有时兴淡而细长。
2杜甫《北征》中有:“狼藉画阔眉”,指眉毛很乱,在画眉毛的时候要将眉眼举例拉开,也就是画出柳叶眉。
3唐玄宗命令画工设计数十种眉形,以示提倡,并赋予每一种眉形以美丽的名字,如倒晕眉、小山眉、蛾翅眉、月棱眉。。。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国民头上的辫子剪掉了,人们的思想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西洋商品的涌入,化妆新材料和新技术也不断传入我国,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崇尚“新式”、“西式”的风气,加之电影的出现,电影明星的装扮成为了大多数人追逐的潮流。
■这一时期美容化妆技术没有什么创新,模仿是当时化妆的主流。
九、1949年——改革开放
1、“文身”是我国最初的化妆:
⑴用利器在人体的前胸、后背、两臂和面部划出各种图案和记号,并涂红白两种颜色。
备注:持续时间很长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文明程度的推进
⑵人们逐渐认识到“文身”来美化自身是一种残忍和野蛮的修饰手段。
颜面修饰术诞生,人们用动物和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脂、粉取
小结
〈详解〉
小结
〈举例应用〉
举例:相传唐代有意乐妓,名庞三娘,演技超群。年迈赋闲,不施脂粉。一日有人来邀,问曰:“丑婆,庞三娘在否?”答曰:“我外甥女不在,明日再来。”翌日,其人来时,三娘已装扮一新,来人竟不识,且说:“昨日已经见过你姨妈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举例应用〉
〈举例应用〉
举例
小结
提问:
互动
回答
小结
讲解
小结
3、人们对于化妆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妆与艺术的结合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