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
历史知识框架图时间轴
历史知识框架图+时间轴古代政治制度近代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斗冷战、世界格局多极化、苏联的兴衰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历史答题技巧一、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 =(国内 +国际)(经济 +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 =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 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二、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知识(图文结合)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知识1城市:都城的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图片介绍(唐长安里坊制,封闭性最符合《周礼考工记》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曹魏邺城中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七大古都:加上安阳/杭州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城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唐长安为里坊制,封闭型。
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放型,沿街设市,沿巷建住房2宫殿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宴会隋唐的三朝五门: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唐代宫殿雄伟,尺度大。
大明宫含元殿建于龙首原上,前有长达75m的龙尾道,麟德殿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约为清太和殿的3倍宋代宫殿创造性发展御街千步廊,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形殿(轴心舍,用于官署)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
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影响,用多种色彩上午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毛皮帷幕,建盝顶殿、棕毛殿、畏吾儿殿、石造浴室。
全面了解明清紫禁城宫殿3坛庙坛: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的建筑物庙: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大祭:皇帝亲自祭祀,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望祭:不设庙,只朝所祭方向遥祭圜(yuan)丘:祭天的坛孔庙: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天坛设计成功之处:天圆地方,圆顶、蓝色来反映天,反复使用“九“,围绕“天心石”外铺的扇形石板以9的倍数向外延展,第一重为9块,第二重为18块,直到第九重为81块。
象征九重天。
君为本,天为用,民为轻圜丘北面的皇穹宇是存贮皇天上帝、列祖列宗及日月星辰、风云雷雨神版的场所。
皇穹宇的圆形围墙——回音壁,回音令人称奇,人称“三音石”凡夫俗子通过丹陛桥进入“天庭”,分为三条道,中间神道:祭祀时神舆走的,东侧御道:皇帝走的,西侧王道:王工大臣走的4陵墓四出羡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体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形的封土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建筑总平面图: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一块铜板错金银的“兆域图”(战国时期)黄肠题凑:汉代帝王陵制,用栢木断类成的墓室,栢木心为黄色,木断头皆朝内,"黄肠题凑",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陵邑:汉陵各设陵邑,即小城市。
九年级历史知识框架
九年级历史知识框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奴隶社会时期:黄帝、尧舜禅让制、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2. 封建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秦朝的郡县制度、汉朝的郡国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立局面、隋唐的州县制度、宋朝的封建制度。
二、世界古代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 埃及、巴比伦等西亚古代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交流。
2. 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流。
3. 丝绸之路的开启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三、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 科举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3. 文人墨客的兴起与文化繁荣。
四、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1. 农耕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改进。
2. 商业贸易的兴起与丝绸之路的繁荣。
3. 社会阶级的形成与社会结构的演变。
五、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与变革1.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2. 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与统一文字的改革。
3. 汉朝的王莽新政与东汉的黄巾起义。
4. 隋唐王朝的统一与疆域的扩展。
5. 北宋的政治改革与科技进步。
六、中国古代的军事与战争1. 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与战争策略。
2. 秦朝的军事制度与战争征服。
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军事对抗。
4. 隋唐的军事改革与边疆防御。
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2. 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与影响。
3.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4. 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与文学艺术的发展。
八、中国古代的民族与宗教1.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2.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与道教、佛教的传入。
九、中国古代的地理与环境1.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
2.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运输。
十、中国古代的外交与战争1. 秦朝的统一战争与外交政策。
2. 汉朝的西部边疆防御与丝绸之路的外交。
3. 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外交往来。
总结起来,九年级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世界古代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交流、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与变革、中国古代的军事与战争、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中国古代的民族与宗教、中国古代的地理与环境以及中国古代的外交与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到三框架总结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表2中国人民各阶层探索救国强国道路时间来自领导阶级革命内容
主要的 领导者
结果
意义
1851 -
1864
农民阶级
领导太平 天国运动
洪秀全 等
失败
反侵略反封建,已承担争 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
任务
1894 -
1912
资产阶级
领导辛亥 革命
孙中山 等
建立中华民 国,胜利果 实被窃取
景
美国成为唯一的体超级大国。
表 现
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成为一个政治 和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欧盟内部合
作进一步加强。
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积极谋求政 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 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增强。
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影 响
有利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 球化趋势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化 的程度加深
了
中国社会半 殖民地化的 程度大大加
深了
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完 全形成了。
无
一百多年来 第一次取得 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的完 全胜利。
中国 林则徐等; 人民 三元里人民 抗争 抗英等
太平天国运 动
左宝贵;邓 世昌;台湾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及 清军
国共两党合 作共同抗日
结束几千年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 现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
巨变
1919
激进的民 主主义者
五四运动
李大钊 陈独秀
等
取得初步胜 标志着新民民主义革命的
利
开始
7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表2中国人民各阶层探索救国强国道路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2、职位世袭3、设置官员4、建立武装(1)分封制 5、正派赋役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3、随从作战4、缴纳贡赋5、召见述职(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西周政治制度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太尉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秦朝至清朝)汉:察举制(3)选官用官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清:科举制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顶峰:明清:君主专制清:议政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1)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背景(2)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3)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1)鸦片战争②结果:《南京条约》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一、(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列①时间:1894-1895年强概况(4)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入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侵(5)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高一历史必修一(一)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高中历史——历史思维导图的制作(共张)课件
THANK YOU
络。
促进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标注自己 的观点和疑问,与老师和同学进 行互动交流,加深对历史事件的
理解。
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快速梳理 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记忆力
培养逻辑思维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 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激发创造力
高中历史——历史思维导图 的制作
目 录
• 历史思维导图概述 • 历史思维导图的核心要素 • 制作历史思维导图的方法与技巧 • 历史思维导图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历史思维导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历史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 ,通过图形、符号、关键词等元 素,将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 知识点进行结构化呈现。
02
历史思维导图的核心 要素
时间线
时间线是历史思维导图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历史事件 ,并理解事件之间的时间关联。
在制作历史思维导图时,学生应该将时间线作为中心节点,将各个历史事件按照时 间顺序添加到时间线的分支上。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或标记来表示不同时间段,以增强思维导图的视觉效果。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思维导图中添加自己的 想法和见解,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记忆力
思维导图通过将知识点进行关联和归纳,帮助学 生提高记忆力,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研究与学术写作
提供研究框架
在历史研究中,思维导图可以作为研究框架,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和资料。
辅助学术写作
在学术写作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论文大纲和论点,提高 写作效率。
学生可以使用注释、标注或说明 来补充关键信息与细节,以增强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框架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框架在八年级的历史上册中,我们需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关键。
下面是一份框架,帮助您理解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明1.1 预历史时期——夏商周时期- 夏王朝:最早的中国王朝,关于它的历史存在争议。
- 商王朝: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主要是在黄河流域。
- 周王朝:中国第一个长期统治的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1.2 中华文明的贡献- 农业、手工业、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对全人类的贡献。
- 道教、佛教、儒教等重要的思想流派。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2.1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存在了约1000年。
-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导致了中世纪欧洲种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
2.2 基督教教会和新教改革- 基督教是欧洲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新教改革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分支。
- 新教改革对欧洲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影响深远。
第三章:伊斯兰世界3.1 伊斯兰教的兴起- 伊斯兰教是少数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增长和扩张的大宗教。
- 随着它的壮大,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扩展到全球。
3.2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教早期统治下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影响力及其文化贡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中古时期的亚洲4.1 中国元朝的兴起- 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最为辉煌的王朝之一,它的统治范围涵盖了中国和蒙古地区。
4.2 日本武士阶层和战国时期- 日本武士阶层的发展历程对日本文化和政治具有重要的影响。
- 战国时期对日本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美洲文明5.1 美洲文明的兴起- 美洲文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安第斯地区。
- 土著人民的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美洲文明的传承和演变。
5.2 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的兴衰- 阿兹特克王朝和印加帝国是美洲文明的重要代表,它们的兴衰历史与美洲文明的全貌有着深刻关联。
总结在八年级的历史上册中,我们需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全球多个国家、文化和王朝。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高一历史必修一(一)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6.7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
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可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抗争史和探索史)。
本专题主要涉及: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争史)二个方面的内容。
而探索史主要在专题三中讲。
故宫午门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民主革命是实现近代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社会性质的不同,因此民主革命的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指寻求民族独立(反侵略)和社会进步(反封建)而进行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本专题主要涉及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四:近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本专题涉及两条主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第一、第二课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
包含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的起步。
新中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而逐步确立了国家的三大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高一必修1历史知识框架第一单元
高一必修1历史知识框架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历史知识主要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大时代并详细记述了经历了形式主义时期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活动,以及唐宋明清时期的历史事件。
首先,古代中国的大时代一般指自夏朝至清朝几千年的历史时期,在这段历史中,中
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以周朝时代统一中国大陆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其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政治体
制和国家机构、社会分工、文体文明、仪礼礼仪、法律制度、阶级制度等”,成为了中国
古代社会。
经过形式主义时期,中国社会正式进入社会文明的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了哲学家、史学家的思想,初步形成多种新的思想形态,引领中国古代社会向前发展。
随着汉武帝统一中国,统一后的中国社会分为唐宋明清四个时期。
唐朝时期,有着
“安史变法”和“开元盛世”,社会政治稳定、自由繁荣,为中国中古文明进入盛兴时期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朝是个社会思潮的变化的时代,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著称。
明清时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因其社会改革的成就而驰名当世。
朱元璋和朱允文的治国政策,为后世者的治理提供了参考;学问活跃,宋人书法、唐人文学、明人精神和清人艺术
兴盛,令世界向中国学习;对外交流活跃,使中国与世界结缘。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变革,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在许多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背景,而古代中国历史知识就是从这些历史变化出发,所
综合而得以形成的是我们研究古代中国文化史的重要材料。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大框架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大框架历史是了解人类发展史、文化传承、国家兴衰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历史课程的大框架,包括时间轴、学科知识点、重要日历事件等,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时间轴1.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771年)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时期。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阶段。
3. 秦朝(公元221年-公元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短暂的朝代,但是这个朝代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也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 汉朝(公元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也是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间出现了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如汉武帝、王莽新朝等。
5. 三国到隋唐(公元220年-公元907年)三国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和事件。
6. 五代到宋元(公元907年-公元1368年)五代到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其中元朝的建立和蒙元征服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学科知识点1. 历史文化知识历史文化知识是八年级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诗词曲赋、历史名人、重要事件等。
2. 政治制度知识政治制度知识是八年级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央集权的建立、科举制度、官僚制度、县试和会试等内容。
3. 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八年级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与手工业、商业、技术、交通等。
4. 世界历史知识世界历史知识是八年级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社会制度、重大事件等。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2、职位世袭3、设置官员4、建立武装(1)分封制 5、正派赋役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3、随从作战4、缴纳贡赋5、召见述职(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西周政治制度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太尉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秦朝至清朝)汉:察举制(3)选官用官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清:科举制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顶峰:明清:君主专制清:议政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过程(1)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背景(2)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3)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1)鸦片战争②结果:《南京条约》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一、(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列①时间:1894-1895年强概况(4)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入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侵(5)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七上历史知识框架
七上历史知识框架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那可是咱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在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就像历史长河里的第一颗小星,开始闪烁。
北京人:住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 20万年。
他们长得有点像猿,但是已经能直立行走,还会使用天然火,这就很厉害啦,冬天靠着火取暖,还能烤肉吃,简直是原始生活里的小确幸。
山顶洞人:也是周口店的居民,不过比北京人要进步很多,距今约3万年。
他们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还会人工取火,能制作一些精美的装饰品,这爱美之心在那个时候就有啦。
2. 原始农耕生活。
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是一群聪明的家伙。
大约距今7000年,他们住着干栏式房屋,就像现在的吊脚楼,防潮又通风。
种的是水稻,这可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呢,还会制作陶器和玉器。
半坡居民: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
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像个小土坑似的房子。
他们种粟,会制作彩陶,那些彩陶上的图案可精美了,感觉他们的艺术细胞在那个时候就很发达。
3. 华夏之祖。
炎黄联盟: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他们就像部落里的超级英雄。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黄帝呢,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会挖掘水井等。
后来他们组成联盟,在涿鹿之战打败了蚩尤,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华夏族,我们现在都自称炎黄子孙呢。
尧舜禹的禅让:这是一种很神奇的部落首领传承方式。
尧、舜、禹都是很贤能的人,尧把位置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就像把接力棒传给最有能力的人,那时候的部落治理还挺民主的。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1. 夏朝。
夏朝的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由禹建立。
禹治水有功,得到大家的信任,他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就像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开始了。
夏朝有了初步的国家机构,设了很多官职来管理国家事务。
夏朝的灭亡:最后一个王桀,是个很残暴的家伙,他的统治不得人心,就像一个坏老板,员工都想炒他鱿鱼。
最新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部分-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政治【记忆导图】【思维导图】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封对象——,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②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大了,开发了。
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核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官僚政治体制取代体制。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军事: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政治: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思想上:推行:“,”,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古代历史。
下面由为你提供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欣赏一、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2.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2.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
2.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3.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四、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1.公元前771年,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4、秦国商鞅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二五、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币制、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修筑长城。
3.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表现了人民的革命首创精神。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大败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典故:破釜沉舟
六、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3.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七、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刘秀“光武中兴”,定都洛阳。
2.200年,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
方的基础。
3.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VS曹操。
孙刘联军获胜,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八、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1.三国鼎立---魏蜀吴
2.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
3.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4.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草木皆兵)
5.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6.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全面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