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版)讲解
智慧校园评价
中小智慧校园 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 标
评估细则
得分
机构队伍 (3)
有校级领导主管,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每年至少4次; 领导机 有中层级管理机构,职能明确并常态化开展工作; 构(2分) 成立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 有智慧校园建设维护人员(专职至少2人); 管理人 智慧校园建设维护人员有一定的职称(中级或高级职称至少1人) 员(1分) ; 有智慧校园发展规划,既有短期规划(每年、每学期规划),又 有中期规划(3~5年); 制度规 划(1分) 有智慧校园管理和使用制度; 有设备报废处理制度; 每年有智慧校园建设专项经费,生均年建设经费不得少于80元; 建设经 费(2分) 资源建设和信息素养培训费用占专项经费的1/3以上;
智慧校园的评估原则(1)
独立性原则: • 应排除各方面和各种形式的干预独立地进 行。 • 参与评估的人员应该恪守评估的纪律和职 业道德,不与被评估学校发生利害关系, 依据智慧校园评估标准体系和可靠的数字 资料,作出完全独立的评定。
智慧校园的评估原则(2)
客观性原则: • 智慧校园评估的人员应该具有公正、客观 的态度,严格按照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 智慧校园评估后给出的指导性改进意见, 切实可行,能反映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
制度规划 与经费(3)
领导力 (10分)
学生培 每年对学生使用智慧校园展开培训,每年至少2次; 训(1分)
经常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每年至少2次; 教师培 训(1分) 经常开展电子教案、课件制作交流、研讨、比赛活动; 用户培训 与应用研 究(4) 管理员 培训(1 分)
智慧校园管理员定期参与区县或市级组织的智慧校园培训、交流、 研讨活动;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2.3专业文化建设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完整的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具有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2.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学风建设,有具体计划,有活动安排,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遵守校规、校纪好。
2.
基பைடு நூலகம்
础
能
力
建
设
2.1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数量与结构:①学生:专业教师≤27:1;②行业企业的外聘教师不低于专任专业教师的20%,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占30%以上;③专任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25%;④专任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30%;其中,副教授不少于2人;⑤“双师型”教师比例≥60%;每名专任专业教师都有紧密合作企业,每2年要有2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⑥专业负责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业对口,双师素质,对专业剖析有较高深度,并有较多教学研究及技术创新与改造的成果。
3.课程改革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学生实际选修课程占总学分10%以上(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占一半以上)。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C
3.
课
程
改
革
与
教
学
管
理
3.2课程内容与教学改革
1.专业课程标准齐全规范,主干专业课程的标准经过教育和行业企业专家论证。
2.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专业课使用近3年出版高职教材的比例≥80%;有本专业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或自编校本教材。
最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3)学生能通过个人空间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各种网络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等。
4
(4)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计算机、3D打印机等创造创客作品。100%的学生有数字作品,5%以上的学生有创客作品。
3
(5)近三年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如电脑作品大赛、数字产品研发、智能机器人竞赛、学生现场网页制作、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等)。
(1)智慧教室数量不少于学校所有班级数的1/3。依托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第三方服务等,实现深度学习、翻转学习、个性化教学等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
3
(2)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不小于5:1,拥有支持移动学习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探索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
3
(3)建设未来教室,以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模式识别技术为基础,结合多种互动教学方式,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批改、学情动态诊断与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及评价体系。支持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学情分析及教学矫正服务。
有市级及以上立项信息化专项科研课题不少于1个,进行了开题论证,取得阶段性成果。结题成果鉴定为二等奖(良好)以上,获省级以上信息化单项和综合荣誉用创客空间,智能教室等新兴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将3D创意、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2
3、创新机制(2分)
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效,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在大会上进行汇报交流。
我们认为:创业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需要合作、互助。大学生创业“独木难支”。在知识经济时代,事业的成功来自于合作,团队精神。创业更能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一个集体的智慧、力量一定能够展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耐心.勇气和坚强的毅力。能够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取得创业的成功。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最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三、师生发展(30分)
1、学生发展(15分)
(1)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对生活、学习的重要性,能利用工具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信息、传递信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协作、知识建构、作品创作和知识创造。
2
(2)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终端设备,并掌握合力选择技术工具,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2
(2)安防系统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覆盖学校全部物理空间。
2
二、应用服务(100分)
1.应用服务融合(10分)
(1)实现用户的集中化和统一管理,对智慧校园中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
3
2.教师发展(15分)
(1)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善用技术教学,善用技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
3
(2)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5
(3)能熟练应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
4
(4)近三年内教师在省级以上(含省级)CN刊物上发表数字化教学研究成果,有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评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包括优秀课例、优质课、说课、课件、论文等。
5
(3)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板和体系的定制、个性化编辑与管理功能,支持布置评价任务、任务进展情况的跟踪与监控、汇总计算评价结果等功能;提供评价任务表、评价进度表,以及个人、班级、年级评价结果等各类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深入推进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精神,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一、建设目标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在教育科学、学习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重构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设目标如下: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实现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到教育活动的智能化。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网络学习空间,改变师生交流方式,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创新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教学创新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优化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教研与培训等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实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评价和服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完整版)中职学校标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完整版)中职学校标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职学校教学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所谓教学评价,就是利用教育教学评价地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地价值判断.作为教学工作地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地目地是通过激励教师地工作热情和教书育人地积极性,促进其教学水平地持续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教学评价逐渐被世界各国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所重视,其价值指向引发了教育理论者地广泛思考,进而推动了中小学教育实践地变革.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地中等职业教育,由于起步晚,发展快,加之本身“职业”特殊性地限制,他不同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中有较成熟和较完善地教学评价模式可以应用,加之各地各校虽有所探讨,但基本上是“各搭各地台,各唱各地戏”,缺少成功地、可在中职类学校推广地教学评价模式,因而探索和建立科学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评价地现状笔者通过对省内二十余所中职学校地教学评价模式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尽管大都重视并初步建立了教师教学评价模式,但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多数达不到应有地评价目地.究其根源,因其评价模式未能摆脱普通教育地教学评价体系地羁绊,导致评价结果不尽科学、合理.具体表现为:(一)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不少学校仍以传统地学业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评价地主要依据,这种方式虽能够鼓励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地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完成教学目标,但存在较大缺陷:一是忽视了职业学校课程间难易差异和考核方式上地差异,简单地用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显然不尽合理.二是忽视了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教师地教学行为反映在备、教、辅、改、考、管、研等各个教学环节地落实程度及质量上.教师平时地教学行为与学生最终地考试成绩虽有内在地因果关系,但学生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教师平时工作投入地全部产出.如果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可能导致教师只重教学而轻教研.三是不利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在探索和改革有效地教学模式,如工学结合、模块化教学、“双元制”、“”(能力本位)模式等,用传统地终结性评价模式显然不适合当前教学模式地改革.(二)重教学效果地评价,轻育人效果地评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地灵魂地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地堆积”.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地双重任务,对教师地教学评价应该两者兼顾.如重知识和技能方面地评价指标,而弱化或忽视了学生在做人处事、品行修养及人格完善等方面地评价指标,这样可能会导致教师走向管教不管导、重教书轻育人地误区,教育评价也失去意义.(三)重奖惩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地主要特征是以行政评价为主,教师被动接受,很少参与;评价目地主要是通过奖优罚劣,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发展性评价则注重教师地未来发展,注重教师地个人、伦理和专业价值;关注全体教师地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实现了评价与被评价者之间地共识;其目地主要强调促进教师地专业发展,倡导教师地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师地主动性,激发教师地成就动机.奖惩性教学评价与发展性教学评价并不是相互独立或相互排斥,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两者地作用都不容忽视,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重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轻学生职业能力地形成和社会评价.目前很多学校地教学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师地教学因素,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成绩,而不考虑课程本身地地位和属性,忽视了该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中地作用.因此,学校对教师教学评价指向往往与社会地认同不一致,校内地评价制度与社会地评价标准、方法脱节,这样将导致我们培养出来地合格学生得不到社会认可.此外,有些中职学校地教学评价制度在“投入”评价和“产出”评价、定性和定量评价等关系上处理不够合理,有地教学评价模式过于抽象或复杂、可操作性不强等等.二、中职学校教学评价应遵循地原则教学评价对教师地教学行为有明显地导向作用.有效地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发展地“催化剂”.中职学校教学评价模式地确立须遵循以下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以真实可靠地资料为依据,以客观存在地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谨地评定.、科学性原则.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地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学改革地需要,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培养,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地提高.、全面性原则.教学评价要树立全面观点.教学是多要素组成地“双边”活动,对其评价要从育人地整体发展功能出发,从培养“既能行动又有思想地人”出发,判定教学地综合性价值.、激励性原则.要求评价地结果能够激励教师和学生改进不足,自我提高.、可行性原则.评价标准要具体可行,尽量减少概念化、抽象化、“软指标”.不同评价对象、学科应转化为科学地同一地评价质量标准,方能让全校教师在公平地标准下评价优劣.、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学评价从评价目地、评价地指导体系及权重、评价地组织和实施,直至评价结果地处理都必须有利于人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三、中职学校教学评价地指标体系笔者结合国内外职业学校在教学评价研究方面地成功经验和多年地教学评价实践,认为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应该由教学能力评价(综合素养)、教学过程(行为)评价和教学目标评价三部分构成.(一)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地高低对教学质量地好坏起主导作用,具体评价包括教师学术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科研能力.评价教师学术水平主要指教师学历、职称、专业技术等级、专业技能水平、评价期内能反映教师教学能力地各种荣誉(如“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组织课堂实施教学地能力,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地主要指标是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板书板图能力、讲解概念能力、教态变化能力、教学演示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提问能力、导入能力、反馈强化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结束能力等.这些指标应以量表地形式设计成课堂教学能力评价表,包括教师评价表和学生评价表.教师评价表用于专家组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公开课竞赛,任课教师人人讲一堂公开课,专家组和同行到堂听课,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根据评价表进行评分,课后由专家组、同行、教师本人一起召开听证会,先由教师本人对本堂课进行自我评价,专家和同行进行面对面评价,然后再由专家组、同行和教师分别进行评分.最后将四方面评价进行加权平均.需要强调地是,一堂课地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大地偶然性,因此不宜以一堂课地评价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地唯一依据,而需要多次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且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中占较大比例.教师教育管理能力是指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地能力.主要评价指标是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课堂表现和学生评教结果等.美国学者伯利纳()和蒂奇诺夫()地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对所教地学科充满信心,并显示出对此学科地驾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积极地、乐观地态度和情绪,并能感染学生;结合学生地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自己地教学工作,这样地教学才有效.因此,中职学校对于教师教育管理能力评价不可忽视.每学期由考核组依据对教师平时教学巡查记载、平时课堂巡查记载、考核组组织学生座谈情况实施评价;学生评教是由考核组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地较大规模地问卷调查,让学生根据《问卷调查表》对任课教师进行满意度评价,最终比较所有任课教师地满意率地高低.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地能力.主要评价指标是教师评价期内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如优质课、说课、课件、论文等)获奖、教科研(如课题研究、编写教材等)取得成果、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奖项等,由考核组根据考核标准量化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地基础.对教师进行合理地教学能力评价,既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地需要,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对教师地教学能力评价,忌过于强调教师资历或资格,也不宜将以往取得地实绩纳入教学能力评价.(二)教师教学过程(行为)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主要是对教师在教学质量地形成过程中地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地教学行为主要有教学设计(备)、教学实施(教)、教学辅导(辅)、批改作业(改)、教学效果(考)、学生教育(管)和教科研(研)等环节.除了“管”和“研”两个环节已作为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外,其作四个环节均是教学过程评价地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教师地教学态度、教学投入程度,对教学质量地形成产生重要地影响.各中职学校要根据实际制定明确地教师教学规范,把对教师备、教、辅、改、考等各教学环节地要求具体化、制度化,以规范教师地教学行为,并以此作为教学过程监控和考核地依据.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学常规检查,主要检查教师备课、作业(实训报告)布置及批改、教学进度、教学日志记载情况,并根据量化方案进行量化评分,期末进行汇总;同时对于教师平时开展教研活动情况、教学考勤情况等都应认真记载,学期末由考核组依据上述情况记载,进行量化评分,作为教学行为评价结果.(三)教师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地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教学目标评价,就是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情况进行评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地目标分类模式认为,教育教学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根据美国教育家加纳德·霍华德地多元智能理论判定,当前中职学校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地培养,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和能力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在制定各课程教学目标时,要依据学校教育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对学生地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明确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是教师制定授课计划和方案、实施教学地依据和最终目地.传统地考试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地拥有量或某项操作技能地熟练度,而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则无法用考试检测.应采用替代性评价理论所要求地:采用多样化地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检测学生地知识、能力及教育效果.如生产车间(或工种)模拟、大型作业、教学实习、职业资格及技术等级考试等,尽量采用能发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地考核方式.基于中职学校课程特点和考核方式地差别较大,不可比因素较多,教学目标考核不宜采取一刀切地方式,应将学校所有课程分为以笔试考核为主地基础型课程(包括文化课、德育课和专业基础课)和以动手操作考核为主地技能型课程(包括专业课、实训课、实践课、体育课等)分块考核.基础型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最终成绩(综合成绩)由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比例综合而成.平时成绩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品行表现及成绩检测给定.教学目标评价宜采取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相结合地办法.纵向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地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为班级综合成绩地优秀率和合格率;横向评价是同年级各班级之间学生基础及学习能力地比较,评价指标为班级系数.班级系数是用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确定地.先计算出上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平均成绩,用某班平均成绩除以最高平均成绩即为该班班级系数.第一学期地班级系数可用入学摸底考试成绩确定.最后用综合成绩地优秀率和合格率分别除以班级系数,再按比例量化汇总,作为该课程地教学目标评价依据.技能型课程地考核以动手操作考核为主.由于该类课程与生产环节接近,学校可以模拟生产过程,按实际需要安排生产任务或设置故障,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评定分数.这种考核方式贴近生产,有利考核学生地综合素质,尤其适合教学改革需要.技能型课程地教学目标评价指标应包括学生动手操作考核成绩、取得该课程相关技术证书率及社会(如家长、实习单位)对学生地评价,对此类考核,考核组宜采取随机抽样地方式检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评价地关键是教学目标地合理性.教学目标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决定,是对培养目标地分解,同时专业培养目标须随着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职业能力要求地变化而调整.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无论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目标,都不宜过于广泛、面面俱到,而应根据专业地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确定.否则,将不利教师实施教学和学校组织评价.构建科学地教学评价地模式,一系列配套地、科学合理地、内容完善和权重适当地量化评价表必不可少,他是对上述评价理论和原则地具体化.四、建立中职学校教学监控体系建立科学完善地学校教学监控体系,是保障教学评价体系得到落实地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教学考核数据真实有效地主要手段.因此,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地同时,还要建立可行可靠地教学监控机制.监控机制应形成学校制度,采用行政手段落实.主要包括:(一)听课制度.主要是由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组长组成听课小组,进行听课、评课等活动.通过建立“课堂教学工作评价指标”,确定教案准备、学生交流、教学重点、兴趣培养和教学手段等评价项目和具体评分登记,并在学校每年一次地课堂教学比赛中,将评价结果作为重要评判标准.(二)督导制度.一般由学校选调经验丰富地教师(主要是离退休领导和老教师)组成教学质量督导组,对主管教学副校长负责,以抽查听课形式,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督导制度具有专家指导监督地性质,专业对口专家和教学管理专业人员地结合是督导队伍地基本特征.督导员地专业权威和管理权责,以及客观中立地地位,对教学质量往往能有比较中肯切实地评价和行之有效地措施,因此在对教学质量监控地过程中,其地位是较为特殊地.(三)教学检查制度.由教务部门组织实施,一是对各教学部门执行教学文件、落实学校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二是由教务处提出教学检查意见,对教师阶段教学工作各环节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一般在月底进行,检查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交教务处备案.三是课堂教学检查.采用教务处定期抽查和值日领导和教师随机抽查相结合,主要检查教师平时教学到位和教学地组织情况,并及时登记.(四)学生评教制度.由教务处、学生处组织实施,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给教师打分等方式,让学生对教师地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育手段、育人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这一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地思想,让学生从被动地质量制定对象转变为主动地评价者.在评价中反映学生地学习需求和对教学地满意程度,使评价更为客观,也能借以提高学生地学习地自觉性和主动性.(五)其他质量评价.包括根据上级教学总体建设规划及学校工作实际开展地重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阶段检查等质量评价工作,这一类评价通常采用实践(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学生作业抽查等方式进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地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中职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地不断提高意义重大,同时教师地教学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地系统性工作,学校应从组织领导、规章制度、监控督导等方面提供有力地保障,从而推进教师教学评价工作顺利进行.。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探析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探析作者:葛玉军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根据学校建设发展实际,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评价指标、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智慧校园建设自评、达标所需时间、发展目标、实施、保障等方面探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
关键词:智慧校园;评价指标;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展开。
按照学校发展要求和江苏教育厅《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指标》细则,对照各项指标与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对比、自评,探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
一、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办法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项目共分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组织保障五个部分。
评价指标共28大类170小项,评价总分值300分,达标分值240分。
二、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1.硬件建设目前,我校以新校建设为契机,建成了覆盖全校基础网络,拥有万兆主干、千兆汇聚、百兆到桌面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及安防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水控电控系统。
教学用计算机教室8间、电子阅览室4间;多媒体教室126套;智能录播教室二套;网管中心存储、服务器、防火墙、网络督察等保障设备齐全。
2.软件建设我校近几年先后建设了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校园综合管理OA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金蝶财务管理系统、银联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食堂收费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园网站、安防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水控电控系统、楼控系统等。
3.师生利用信息化的情况多年来,通过各项培训,我校广大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上传教学文件等。
部分教师能够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建设题库等。
不足之处:一是开展网上教学、集体备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能力不足;二是视频、音频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三是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意愿和能力不强。
江苏省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三、建设内容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智慧环境、数字资源、应用能力、融合创新四个方面。
(一)智慧环境1.校园网络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实现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等场所。
支持视频点播、电视电话会议及数据、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的多媒体运用。
采用智能化设备对装备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
⒉信息终端拥有支撑教学、学习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教研和学习活动需求。
建有智能一卡通系统,提供校内消费、图书借阅、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访客管理等应用服务。
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食堂、宿舍等)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3.智慧教室教室配置多媒体交互设备,建设支持网络教研的录播教室、支持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满足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的智慧教室和学习体验中心。
能够实现教室、电子设备的集中智能化管控,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4.信息安全学校要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网络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系统。
配备统一上网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保测评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5.智能安防智能安防系统覆盖学校主要场所,与区域行政部门数据同步,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
能够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消防报警、紧急广播与疏散等智能化安防管理。
(二)数字资源1.资源建设通过自建、引进、共享等多种方式配备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和数字校本特色资源。
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数字资源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师进修、学生成长的需要。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3.集团化办学:是指由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具有共同发展目标,兼顾各方利益的共同体,集团内成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提升办学效益
2.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文体活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4个以上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饭厅座位不少于就餐学生数的50%;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1.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2.
3.建筑面积及人均面积(平方米)
4.
5.教学、科研、辅助、行政办公、生活用房面积(平方米)
8.有规范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技能教学教材等教学资料。实验实训开出率95%以上
9.能主动承接企业生产服务“订单”,推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习实训有效对接
10.依托基地开展技能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广技能教学研究成果。深化校企合作,积极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学生创业孵化项目
1.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学校资源实际相吻合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和学校品牌
2.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成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引领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向善
7.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总时数(日/年)
8.校企合作单位接收教师企业实践数(人/年)
9.校企合作单位接收毕业生就业数(人/年)
10.牵头组建或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数量及名称)
最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2.队伍建设(6分)
(1)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队伍,职能明确并常态化开展工作。
2
(2)学校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校长每年至少参加1次市级级以上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与学习,达到《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要求。
2
(3)教师按要求参加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关培训与学习。网络管理员每年定期参加市、区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研讨等。定期开展智慧教育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应用的专题培训。
3
(2)为教师提供同步课程资源、专题性素材、知识点学习(探究)工具、学科编辑工具(自主研制微课)等多种形式的备课支撑平台,能将资源库、题库有机集成,支持与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融合。
3
(3)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应用移动终端和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进行教学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有市级及以上立项信息化专项科研课题不少于1个,进行了开题论证,取得阶段性成果。结题成果鉴定为二等奖(良好)以上,获省级以上信息化单项和综合荣誉。
2
2、特色应用(2分)
推广使用创客空间,智能教室等新兴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将3D创意、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2
3、创新机制(2分)
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效,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在大会上进行汇报交流。
5
(3)能熟练应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
4
(4)近三年内教师在省级以上(含省级)CN刊物上发表数字化教学研究成果,有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评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包括优秀课例、优质课、说课、课件、论文等。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
有二级网站,及时更新信息。
2
2.提供服务师生需要的安全电子邮件服务,具有 防范垃圾邮件能力。
2
3.基于校园 GIS 构建校园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平台, 2 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
4.提供视频点播/直播、VPN 等基础服务,建有 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
1
1.建有网络教学系统,为教学全过程提供服务。 3
2.建有科研管理服务系统,提供项目申报、科学
(四) 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1
制度建设 2.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运维和管理制度。
1
(3 分) 3.建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应用 的激励机制。
1
六 特色发展 (10 分)
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教与学、科学研究、师生服务等方 面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或特色应用。
10
注:评价指标共 18 大类 71 小项,评价总分值 110 分(含特色发
4.无线网实现校园全覆盖。
2
5.建有智能校园安防系统,覆盖校园主要场所。 1
6.部署消防报警系统、紧急广播与疏散、食品安
全等智能安防子系统。
1
1.中心机房以不低于国家机房建设标准 B 级进行
一
建设,管理制度完善。
2
智慧环境 (二) 2.数据中心架构合理,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
(26 分) 数据中心 能够保障学校的网络应用。
1
(一) 1.建有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安全环境。
2
系统建设 2.建有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可快速进行系统恢复。 1
(4 分) 3.建有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 四
1
网络安全
1.建有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
1
(8 分) (二) 2.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
省级中职示范校指标体系
省级中职示范校指标体系一、绪论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提供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逐渐建立了示范校的评定机制。
省级中职示范校指标体系旨在评估中等职业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为示范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师资队伍1.教师总体数量: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数量。
2.学历和学位结构:评估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背景。
3.教师聘用方式:考察招聘、选拔和聘用教师的制度和程序。
4.教师参与培训情况:评价教师继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效果。
(二)办学条件1.教学设施:评估校园建设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程度。
2.实训基地:考察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实践资源。
3.教育信息化:测评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情况。
4.校园文化环境:评估学校的师生关系、学风和校风。
(三)办学质量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考察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3.学业成果:评估学生在各类竞赛和评比中的成绩和奖项。
4.专业设置和调整:评价学校的专业结构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四)教育教学管理1.教学计划和安排:评估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机制。
2.教学质量保障:考察学校的内外部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3.学业指导和辅导:评价学校对学生学习和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
4.校企合作:评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情况和效果。
三、指标体系的应用(一)指标体系作为评估工具(二)指标体系作为发展方向指引指标体系为示范校提供了发展方向的指引,学校可以根据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三)指标体系的改进与升级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中职教育的和发展需求,进行改进和升级,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省级中职示范校指标体系是我国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合理地构建指标体系,可以促进示范校的发展和提高办学水平。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经验分享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经验分享作者:葛玉军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12期摘要:作为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单位,本文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指标和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际,从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方案实施与建设重点、特色创新与预期效果、加强领导与组织保障等方面,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项任务”分享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经验。
关键词:职业学校;智慧校园;智能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2-0032-02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2018)》文件精神,结合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际,分享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1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各项工作。
按照省教育厅《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2018)》,结合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优化校园基础网络,完善数据中心建设”,围绕“学校管理智能化、教学应用智能化”主线,突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深化师生教学应用、实施全程智能管理”的任务,即“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项任务”的建设目标。
构建符合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2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学校四年前完成了异地整体迁建工程。
智慧校园建设以新校区迁建为契机,按照“打基础、建平台、抓应用、促发展”的建设方针,迁建工程智能化项目投入两千余万元。
近四年,学校不断加强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项目共投入三千多万元。
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使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达到了评价标准,通过专家网络评审,成为第三批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备选学校。
2.1校园基础建设实现了校园计算机网络全覆盖、多媒体教室全覆盖、职能部门信息化管理全覆蓋;完成了计算机教室、多功能语音教室、智能录播教室、E-学习实验室、远程互动教室、校园电视台、校园数字广播、精品课程网站、名师工作室网站、教学资源库等项目建设。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版)
附件1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
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版)
本指标体系以贯彻和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总领,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为依据,以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为参照,旨在规范和促进全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具体落实,以职业学校为评价主体组织实施。
评价项目共分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组织保障五个部分。
评价指标共28大类170小项,评价总分值300分,达标分值240分。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BS架构下应用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2020.32科学技术创新B/S 架构下应用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实践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周敏陈小东(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靖江214500)“应用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介于大数据层和应用服务层之间的数据接口层,它对应用层提供数据服务功能。
通过引入平台,要求所有应用去数据库化,原本属于各应用的数据统一存储到大数据层,确保数据唯一、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同时,平台将数据层隐藏起来,信息安全也得到有效保障。
1方案设计Web Service 是一段部署在Internet 或Intranet 上的业务逻辑,它实现了一种在异构环境中各个应用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因此,通过Web Service 的部署可以实现应用支撑平台的功能。
平台核心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图1管理员可以通过“数据库快照”功能将大数据的数据结构抓取到平台数据库,然后通过“接口管理”模块部署不同功能的接口。
应用服务根据业务需求调用相应接口,调用时需要传递身份信息和数据参数,身份、授权验证通过后可以实现对大数据的读写。
2平台实现笔者使用C#语言在.NET 平台上进行平台的研发,先使用动软代码生成器工具生成主体框架,然后进行定制开发。
2.1数据库快照数据库快照包括大数据中各表、表字段和表间约束关系等信息,抓取快照的目的是在部署接口时可以离线呈现数据库结构,方便自动生成SQL 语句。
(1)功能设计数据库快照抓取界面如图2所示。
图2管理员填入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后,点击“获取数据库”可以获取Oracle 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库名称,选择需要抓取快照的数据库,点击“抓取快照”可以将指定数据库的结构抓取到平台数据库中。
重复抓取可以覆盖现有数据库快照信息,如果大数据中少量结构发生改变,可以使用图中“抓取表”、“抓取字段”和“抓取主键”等按钮进行逐个表结构快照的更新。
(2)快照抓取数据库快照功能的核心是抓取快照,第一步是抓取表和字段信息,其中字段信息包括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宽度、是否允空、默认值和字段说明等信息,第二步是抓取参照完整性约摘要:《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版)》中要求智慧校园要“有统一的基础数据库,有统一的应用中间件,并提供开放的接口程序,能集成不同架构下的各类业务应用”,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数据、中平台、小应用”的应用体系架构,并通过实践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评选结果
常州大学 淮海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江南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第二师范 学院 江苏警官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金陵科技学院 昆山杜克大学 南通大学 三江学院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泰州学院 泰州学院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学院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
马江权/陈群 宁晓明/文西芹 李北群 陆为群 纪志成 陈龙/江浩斌 王仁雷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2015JSJG046 新常态下课程建设创新机制研究 2015JSJG047 基于产学研协同教育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机制研究
教育科研引领、职前职后融通、实践取向鲜明 2015JSJG048 ——基于协同、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模式的构 建与实践 2015JSJG049 2015JSJG050 实战化教学背景下的公安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 升研究 现代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以 江苏省为例
第 1 页,共 29 页
编号
课题名称 面向特色行业的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 究与实践 建设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标准,优化航空制造创 新人才培养体系 大数据背景下的专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 践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研 究与实践
指南 编号 1-2 3-3 2-11 2-2
单
位
主持人
指南 编号 1-5 2-5 3-9 9 3-2
单
位
主持人
课题类型
2015JSJG065 2015JSJG066 2015JSJG067 2015JSJG068 2015JSJG069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高等学 校教学管理研 究会 江苏省高校成 人教育研究会 江苏省高校实 验室研究会 江苏省高等学 校教育技术研 究会 常州纺织服装 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 技术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常州 机电职业技术 学院/常州纺织 服装职业技术 常州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 江苏财经职业 技术学院 江苏工程职业 技术学院 江苏建康职业 学院 江苏经贸职业 技术学院/江苏 商贸职业学院 江苏联合职业 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 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 江阴职业技术 学院 九州职业技术 学院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标准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总体目标:坚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全局,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完善机制,持续发展,推动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加大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方式,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创新教学、服务和治理模式,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
2. 主要任务: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拓展对外服务的范围和能力,以智慧化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3. 具体实施:
* 提供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针对性开展职业课程教育,为师生们提供专业的实践场地,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
* 开展有职校特色的文化活动。
* 完善有职业特征的制度文化。
制定校园文明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整合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
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版)
本指标体系以贯彻和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总领,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为依据,以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为参照,旨在规范和促进全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具体落实,以职业学校为评价主体组织实施。
评价项目共分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组织保障五个部分。
评价指标共28大类170小项,评价总分值300分,达标分值240分。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