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近年的高考试卷也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原则,把测试的重点定位在语篇上,侧重阅读能力的考查,检测学生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解析能力。
但就目前而言,考生在阅读题上耗时多而收效低。
阅读理解已明显成为学生的弱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所以,如何通过加强语篇教学来完善英语阅读教学,是新课改下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下功夫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一、应重视英语语篇阅读教学高中英语阅读课题材丰富,体裁多,选词准确,结构严谨,是教师进行语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材料。
语篇是交际过程中一系列连续的语段和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就语篇教学而言,要求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句际、段际之间的关系,理清作者思路,揣摩作者意图,摄取语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语篇教学应通过剖析文章来确定主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由于语篇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目标定位在语篇分布上,将语篇分析贯穿于课文教学和阅读理解之中。
二、进行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历年高考题中,阅读理解题是含“金”量较重的题。
然而,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上丢分之严重,令英语教师十分头疼。
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英语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多年的高三教学的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在课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抓住文章要点,理解文章的内涵,理清文章的结构,吸取书面信息,学以致用,提高交际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1、授之以法,课前指导学生认真预习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
探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任务型阅读课

、
使学生的学 习活动具有明确的 目标 , 并构成一个有梯度 的连续系列 。 要 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 的各种“ 务” , 任 中 能够 不 断 地 获 得 知 识 或 得 出 结 论 而获 得 语 言 运 用 的 能 力 , 从 而不 仅 是 现 成 的语 言 知 识 点 。这样 , 着 随 “ 任务” 的不断深化 , 整个语 言学 习的过程会越来越 自动化和 自主化 。 现将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明确的原则归纳如下 : 1任务应有明确的 目的语学习或 目的语应用的 目标(is 、 am ) 2 任务应有充分的信息资料输人( p t 、 i u) n . 3任务应有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和指令( s u- 、 i t c nr
t ng ia c ) i /ud n e o
4 实 施任 务 的过 程 必 须 融 人 目的语 的 活 动 ( agae ti ) 、 Ln g i t u Acvy 5 任 务应 有 明显 的 任 务 完 成 的结 果 标 记 ( ucm ) 、 O t e o
总之 , 在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 , 教师应遵循语 言教学规 律和课堂教学规律 , 全面理解 , 正确把握 , 不断实践 和不断体验。 、 五、 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探 索 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 理论 , 高中英语教学 , 面笔者 以一堂高 结合 下 中英语 阅读课为例来说 明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 教学课题 : 外研版 高中英语必修 3 O U E6 D L 中的 R A I GA D Hale Waihona Puke E D N N 科技信 息
基础 教 育
攘 索 新 课 标下 离 【 英 i i 堂教 学檩 式 l E| 】
一
设 计任务型 阅读课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对策探析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对策探析在当前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存在差异,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策略,成为当前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课外阅读对策。
一、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提供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读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不同学生阅读的书籍。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可以先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任务,确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目标,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调整计划。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的记录,帮助学生加深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最后,教师应该开展相关的阅读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阅读讲座、阅读讨论、阅读达人分享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互相交流阅读心得,相互启发和借鉴,提高阅读水平。
二、学生的角色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首先,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感兴趣的领域选择相关的书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坚持执行。
学生可以将阅读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
同时,如果学生发现有些书籍无法坚持阅读完整,可以尝试选择更符合自己阅读习惯的作品。
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会总结和关注自己的阅读成果。
学生可以通过记录阅读的书目、阅读时间和理解程度等信息,来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和提高空间,同时也可以用于向教师和家长交流和展示。
三、家长的支持家长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y o u k n o w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mp u t e r s ? ” 并让学 生 自读 文章 , 一边
、
授 之以法 。 课前பைடு நூலகம்导学生认真预 习
的阅读材料 。 《 英语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具备 综合 阅读 的能力 , 这
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 能力 ; 并强调多学科知识 间的贯通 。
至出现 以教师主体代替或压抑学生 主体性的情况。 而这样的课堂
是缺乏生命活力和创造特性的。 而教师 的作用就在于明确学生 的主体性 , 积极 利用所有可能
感悟 ; 去创造 、 实践 、 应用 , 而不要什 么都任 由教师摆布 。 语言学习 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 验 、 主动思维 、 大胆实践 、 提高 跨文化意识和形成 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的教学 目标观体现出 英语教学 由知识本位转向以能力发 展为本位 , 促进学生语 言综合
技能的发展。
2 o l 3
中学课程辅 导 ・ 教 学 研 究
第j 期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 武玉玲
摘要 : 本 文结合笔者 自身的教 学 实践 , 针对新课 改下的 高 中
英语 阅读教 学 , 从 四个方 面开展 了研 究 , 并提 出 了搞好 英语 阅读
( 1 ) Wh y d o S O m a n y c o u n t r i e s w a n t t o h o s t t h e O l y m p i c G a m e s ?( 2 ) Wh a t s h o u l d w e d o t o w e l c o m e t h e 2 0 0 8 B e i j i n g O l y m p i c G me a s ?以
高中英语新课程阅读初探

一
育
广
角
人人胜 ,本着发展性 、拓展性和趣
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地震发生时应
如何急救 ,地震会带来什么样的严 重后果 等深层次问题 ,从 而激起学 生想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的热情 。 4 精读 与 泛读 相 结合 ,培养 . 学生从 整体 上把握文章大意 新课程 阅读倡导的是培养学生
味性 等原则为学生 选择多种 体裁 、
题材 的阅读文章 ,包 括人物轶 事 , 科普知识 、文化 习俗 ,人文历史 、 新闻报道、广告产品简介 等。还可
同起来 , 根据汉语的模式和思维方
式来 理解和表达英语 ,因而常常出
现一些理解偏差。学生 阅读时还喜
少实际语言教 学环境 中进行 的,而 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 的语境和 情景 ,培养学生探究 问题和解决 问
题的能力 ,最终形成一种 良好的英
欢依赖汉语 ,在阅读过程 中总是不 自觉地将文章翻译成汉语 ,再用汉 语去总结 大意 。这就使学生无法摆 脱 中西文化 差异造成 的思 维定势 ,
获取信息 ,在上阅读课 时花绝大部
分时间去讲解语言重点、难点 和分 析句子成分 , 阅读课 上成了语法 把 课 。我认为教师在上 阅读课 时不应
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语言 知识 的剖 析 和讲 解上 ,而应 多 给学 生一 些
自主 的时 间 去阅 读 ,去理 解 ,去
思考 。 2 新 单 词 和 短语 的 处理 问题 .
读的速度 , 打击 了他们阅读的积 又
极性 和主动性 ,最终他们会失去阅
读兴趣 。我认 为在 教阅读课文时重
点生词要 先教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 阅读时能更流畅、更连贯地读完文 章 ,而不会因为生词过 多而对阅读 文章望而却步。 二、加强高 中英语新课程阅读 教学势在必行
高中英语外研版新教材阅读教学初探——以第三册第二单元“Developing ideas”的教学为例

-080-2022年第15期(总第319期)教学一、外研版新教材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2020年教育部修订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意识,发挥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作用。
为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要求,外研版新教材应运而生。
新教材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英语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教材围绕“主题语境”设计课堂内容,活动设计发挥“主题”的核心作用,每一册的六个单元分别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呈现。
课本语篇类型丰富,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自传、新闻等。
文章话题新颖,语言地道,与时代紧密结合,每个单元的语篇内容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活动设计体现出对单元主题认知的逐步加深,学生思维能力也会因此逐步得到培养和提升。
新教材语言知识丰富,将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同的技能不再孤立出现,而是以综合的方式在生活化的语境中体现。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仅能获取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还能理解并深入体会主题语境,体会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
二、文本分析本课例的文本是选自外研版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Developing ideas”,介绍了“英国的辛德勒”Nicholas Winton 在二战期间打破民族界限,不顾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救助犹太儿童,使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故事。
语篇类型属于人物传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得不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促进我国科学的进步,就得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其中英语作为人们思想交流的媒介,更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在目前高中教学阶段,语文作为三门教学主科之一,占比非常大,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头疼的一科。
英语和语文都是语言学科的两股分支,语文的学习方法在某些方面和英语的学习方法相通,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增强学生的语感,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就需要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积极拓展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倡导素质化教学,2017年国家教育部制定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核心素养提倡的就是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三个维度上的提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1.创设阅读教学情境,锻炼英语语言学习能力阅读是学习文科知识的关键一步,没有足够的阅读就无法学好语文知识,就无法写出好的作文;英语也是,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所背到的单词。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惑,不是先背单词然后再阅读文章,没有单词量如何阅读好文章呢?其实不然,英语的学习和语文的学习有些共通之处,语文中的汉字学习并不是背《新华字典》,而是在阅读中积累的,英语的学习也是这样,读的多了,才能对所背的单词有印象,才能够记住这些单词,并做对题。
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组与组之间进行课文对话,口音没必要那么纯正,只要能听懂,“工地英语”时间长了也能够培养语感。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比如在人教版英语教材学习“Wildlife protect ion”时,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文章,然后提出问题“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ng wild animals?”以上两个问题的提出应该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文章内容来回答问题,从而体会到文章中作者所要传导的中心思想[1]。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初探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初探
Ana l y s i s o f Le v e l — v a r i e d Me t ho d t o S e n i or Hi g h Sc h oo l Re a d i ng Te a c hi n g i n t h e Ne w Cu r ic r u l um Re f o r m
刘会 凤 王 坦 (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2 4 )
【 摘 要】 本 文充分 分析在新课标环境 下实施 高中英语 分层 阅读 的必要性和优 势体现 , 同时分析 了现 阶段 高中英语 阅读分层教 学存在 的问 题. 并对这些现实问题提 出了建设性 的建议 。 【 关键词 】 新课标 ; 高中英语 ; 阅读教 学
0 背 景
《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 出英语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 .注重 因材施 教. 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之一 . 分层阅读 又是一种有效 的阅读方法 . 因此本文 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探索 出一条 新 的分层 阅读教学方法 在 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已经 意识到分层 的重要性 . 但仍存在 “ 如何分层” 、 “ 分层后如何实施有 效教 学” 、 “ 分层后如何备课 ” 等一系列 问题 毋庸置疑 , 分层 阅读教学 不仅 能够促进全体学生在 自己原有 的阅读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 减少 教学中 的两极分化 . 而且分层教学对教 师的如何分层 、 如何选 材以及如何 根 据不 同层次学生设计不 同的阅读任务都有了很高的要求 . 这就要 求英 语教师能够用额外 的时 间和精力研究分层阅读教学 . 究 意 义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能 读 懂 各 种 商 品 的 说 明 书 等 非 专 业 技 术 性 的 资 料 :能 根 据 情 境 及 上 下 文 猜 测 不 熟 悉 的 语 言 现 象 ;能 使 用 多 种 参 考 资 料 和 工 具 书 解 决 较 复 杂 的 语 言 疑 难 ;有 广 泛 的 阅 读 兴 趣 及 良好 的 阅读 习惯 ; 有 效 地 利 用 网 络 等媒 体 获取 和 处 理 信 息 。 能 三 、 统 高 中英 语 阅 读 教 学 中 的误 区 传 过 去 大 多 数 教 师 在 上 阅 读 课 时 都 逐 字 逐 句 解 释 ,指 出 重 要 的短 语 、 法 知识 点 , 完 成 练 习 册 中 的 题 目就 算 完 事 , 语 再 或 者先预 习 , 讲解 、 再 口笔 训 练 、 诵 , 等 , 种 教 法 固然 能使 背 等 这 学 生 学 到 语 言 知识 及语 法 , 能 基 本 应 付 考 试 . 从 发展 的观 也 但 点 看 , 学 生 的理 解 能 力 、 对 自学 能 力 的培 养 有 很 大 的 局 限 性 。 由于 方 法 过 于 呆 板 、 枯燥 , 以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 此 不 能 引 难 因 导 学 生 探 讨 全 文 的 主题 , 想 含 义等 深 层 次 问 题 思 目前 ,绝 大 多数 教 师一 般采 用 提 问 的 形式 来 进 行 阅读 教 学 , 过 设 问 、 答 和 指 导 等 教 学 环 节 , 传 统 的 课 堂 教 学 从 通 解 把 教 师 向 学 生传 递 信 息 的单 向 交流 变成 师生 之 间 的双 向互 动交 流。 是, 但 问答 式 教 学 贯 穿 整 个 阅 读 教学 过 程 会 导 致 以 下 一些 问 题 :1 控制 性 教 学 活 动过 多 , 致 学 生 忙 于 应 付 回答 问 题 , () 导 不 利 于 培 养思 维 能 力 。 2 部 分 教 师提 出 的 问题 大 多 数 只 能停 () 留在 对 阅读 文 章 的表 层 理 解 上 ,而 且经 常 是让 学 生 在 回答 问
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之教学探索篇高一英语新教材人教版第四单元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案

新课程理念之教学探索篇高一英语新教材人教版第四单元阅读课教学设计单元:模块1第四单元年级:高一Unit 4 : Earthquake一、三维教学目标(3-Dimentional Teaching Demands)根据《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英语实验稿)关于三维目标的定位及其实现途径和目标具体描述,结合高一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把本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二)教学要求(Teaching demands)二、学情分析(Learner analysis)1.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呼唤着新的评价体系。
那种陈旧的以终结性考试来排队,区分好、中、差学生的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检查他们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它同时也给教师平时的工作成打了折扣。
对于我们成年人尚不能以一、二次的工作业绩去评判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何况对于正在成长、变化之中的学生们呢?在新教材,新教法,新理论深入人心的今天,大家都急切盼望一种新的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尽快出台,并对此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大家的设想也给我的想法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使我有一种想去尝试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的冲动。
2.开学伊始,我就在任教的高一两个班学生先展开问卷调查,就一个简单的问题,了解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态度。
这就是:你对英语学习的看法①喜欢②不喜欢③不清楚。
如果回答②请继续回答原因①内容枯燥,没兴趣②老师教法死板,没新意③成绩不理想,灰心丧气。
经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本次调查问卷发放97份,实际收回97份有效问卷,其中喜欢英语的人57%,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欢的5%,不喜欢的占38%。
其中因为成绩不理想,丧失学习信心的占有25%的比率。
我校属于某某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都是由各个地区中学经过中考选拔上来的,虽然喜欢英语并且有信心学好英语的学生占了57%,但由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压力大,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合理,还是有38%的学生不喜欢英语。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摘要: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就行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
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
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
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英语阅读是理解语篇及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综合过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进行阅读。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方法:一、运用多角度整体阅读教学专家指出,阅读时被激活和调用的非直观信息中,阅读者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浅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浅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摘要】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理解猜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宽广国际视野,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关键词】课堂阅读教学自主学习合作精神过程评价1.传统阅读教学中的问题1.1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等,使教学失去弹性,因而它就失去了很多功能性和时效性。
同时课程内容对学习者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学习者觉得某种教材过于枯燥,他们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阅读课就完全失去了训练学生阅读机能的功能。
1.2 偏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学生面前,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
从而对阅读课的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1.3 教师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创造性的心理过程。
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可见,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1.4 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教学,不作必要的语言分析再完成课后的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在全班校对答案正误,一堂阅读教学课就结束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分析。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法新探

如有关 中法文化节的内容 , 海啸 胆进 行取舍和补充。与 旧教材相 比, 新教材话题涉及 内容广泛新颖 , 贴近生 容不定期地节选一些 网上及 广播 中的新闻 , 的新闻 ,以及 在世界艾滋病 日时英文频道 中有关艾滋病的简介 和预 防的知 活, 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 除 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 。课程 内容更丰
三、 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 , 高语 言的综合运用能 力 提
教学 中, 教师应把 单纯的学习活动 , 转化 为内涵 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 , 让 体验、 实践、 言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规律 , 我们根据每个单元 的实际情况 , 突破 了以往按 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 , 学生在 活动 中通过感知、 参与及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 的 目标并感受成 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 部就班的教学模式, 对教材进行 了适 当的取舍 或调整, 以达到完成不 同教学 进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的 目的。以 Bo l ok A中 U i 3G ig P a e n t o n lc s为例 , 看到话题后 , 通读整 度,
、
对 教材 进 行 重新 整 合 , 各 部 分 顺 利 衔 接 使
t lw o ’ o td sr d o jc s o T eO c r 。在此练 确, 却未标明顺序, 未分课次 。 这样安排给 教师更多 的 自由空问 , 教师可 以摆 像奖 的文章 I l y o d Sm s e ie .b e t … 一h sa s 习中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和 总结 中心思想 的能力 。 同时, 我们还根据所学 内 脱每个 ls o 的束缚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 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 , esn 大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法新探

科 教 平 台
SIC &1 HO0YIOMT: CNE NlG F AI E f NR O C N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法新探
杨迎时 ( 甘肃民乐县职教 中, 7 4 0 ) 3 50
摘 要 :E 高英 教学水 促进素质教 育的过程 中我们必须人 力改进英语 阅读教学方法 , 出 一 (提 条提 高英 语 读能 力的新路 , 达到高中 典语教学大纲提f 的 “ l { 高中英语教学应fJ 『币培养学 啦的 训续理解能力”的 要求。找 慢巫l 重对学 坷渎能 力的培 捧,摒 『 ! 『 J J u 弁 读 讲 考”的课文教学 模式。不能仅靠 f允 外材料 束 “ _ “ l ’ 强化”对学生的 泼训练 ,而 应充 分利川新教材 ( E C) S F ,注 蕾培
养学 生 良好 的 读 j惯 ,指 导学 生形 成 l确 的 J 卜 关键 词 :设 苜 问题 读技 巧 阅 读 放 果 中图分类号 :G4 4 2 文献标 识码 :A 办 法 ,提 高毕 生 的 阅读 能 力 。
阅读 大致分 为 p e e d n ( 读f ) r r a i g = 、whi ra n 溃过 程 中 ,不但 “ 证 扈 ”起 作 f ,“1 见觉 佶息 ” 也足 l f 『 1 e dig c 、 f J } ( 阅读 巾)肢 P0 t r dil ( s a g 例渎后 ) 1 阶段 。因此 , 起作川。 入在再剑义 : 州・ e r 、 }符 J 之所以能6 f 所蕴 龠的意 爻, JI 善l ¥ f 首 培 养 生 蒯 读  ̄,s 『 4 『 J r l 力 所 然 婴 I绕 退 个环 节腱 ,t l r j 1 j I 地 觉信息和 视觉信息融 会 通的 。 阅读 _ 1, √ I j I 觉 信 息越 丰 富 , 战单 他姚 越 久 , 叫 就 越 低 。 上 1 阅读前 . 2 2 解 检查 .理 这一坏节 设置 与文章 背景知 嘿及怍 者相关的 题 ;设 置 与 待学 生快速 阅读 " 人致 解课 史的基书内容 以后 ,救帅对 题 目肢插 图有关 的问题 ;设 与课文 有关 的问题 。 指导性 问题进行提 .以检 齑 余 学 生对i 果义理解 的情 程 1 1 题 讨 论 .’ 度。提问应包括 各种程度的学 生 ,如发 人部 分学 生仍不理解 征学生 阅 读之前 ,先根 噪 文的: 婴内荦 和 篇章 结构 ,教 课文时 ,有 要 i 学生放・ ≠ l 盟速度再训 填…遍 。 最后岂师提 出 … 师从不同的角度提 出颅洲性问题 ,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 预删 些伍文章 中无法直 接找到答 棠的问题 。这些 问题 重 1 学生 i 和讨沦. 活学生 大脑 中卡 咒的知识 网络 ,使他们处于队知的丰 的推 理和 综 合能 力。 激 f 1 动状怠 ,从而产生阅读的愿单和心理,因为学生对 纳文 争的最 2 3 点解答 .难 佧标题不很擅 长 , 我就反过来先想象根据课文标题 达篇文章应该 为 r帮 助学 生 更 好 地 歧 , 师 对 测 渍 十料 叶 的疑 难 题 进 教 才 1 分戍 儿个部分。通过对课文的预测 使学生形成一种 认知 “ 待” 期 , 行解答, 新的句 型或结构 , 如: 问语搭 配 , 约定俗成的表达法 , 陌生 使他们迫 地想婴通过进 一 步 泼加 以验证 。 的人名、地名及长 而复杂的 句子 等,另外还有涉及所学 语 占固家 12 片导入课 文 . 的社会文化信息等 。 课堂 』让学生斤 赏直观形象的 片, I 灭 可以让他们集中 意 力, 2 4 节 问题 .细 从而开始新 嘿。 学生 对 整 篇课 文仃 所 了解 ,疑 难 问题 得 到解 答 的基础 13 乐欣 赏导人课文 .‘ 』, 教 师 应 提 出 ・ 细 节 I 问 题 ,指 导 学 生 带 昔 W : 些 } 牛的 hO? 美 好悦 的 音乐 不 仅能 陶冶 人的 情操 ,将之 引 入谍 堂教 wh m? wh t whc ? h w? 等 基 本 问题 去 阅读 , 让他 们通 o a? ih o 学 ,更 能够 为学 生创设 一种 和 偕宽松 的课 堂氛 削 。 过 成实践体会到 解决这些 问题 的办法是理 解而不是翻 译,学 14 . 背累知识介绍 生 阅读时 r 以对一 些主要 事实做 一些记 录。 在学生 蒯读前 ,教 师作一些有 的 背景知识介绍是 十分必 2 5讨论 答 案 . 当学生细读完课文之后 , 可让他们分组 计论 f : 述问题的答案 。 要的 ,这 不仪能帮助学生更 好地 理解课义 , 『 且还能 使学 生学 些 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 识,以 丌阔 野 ,扩 火知 识面 。这 样做不但 可以结合实际 ,寓思想教育 于语 言教学之 中,还能把 3 阅读 后 . 圳练学 生听 力和培 养学生 阅读 理解能 力有机地结 合起来 。 这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 也有利 于学 15 . 指导性 问题 生 收集 写 作材料 ,但这一 环节 的 教法 灵活 多样 。 阅读前 ,教师还应该 向学生 提 出 一 两个 指导 性 问题 ,让学 31 . 复述课文 生带 着 问题 有 目的地去 阅读 课 文 。课堂 阅读 大 多是 信息 阅读 这一环 节要求学 生动情筋 ,用英语去 思维 ,运 _ 课文 中出 } f { (e dn o n o ma in) ra i g f r if r to ,而 是欣赏阅读 (e dn o 现 的词句 ,用 自己的语 言来 复述 课文 ,或把故事改 编成小短剧 ra i g fr Pl a ur ,因而 ,阅读总要 有 目的。 有 目的地进 行阅读 町 或把 小短剧改编成 故事等。 这样 ,学生便 能比较容 易地 把课文 e e) s 使学 生 注意 力集 中 ,思维 活跃 ,提 高 阅读效 率 。如 果学 生对 的主 要 容复 述出 来 。 指导 性 问题 有] 顶知的话 ,这样 他 们住阅 读时 不仅 带 着基 本问 3. 2缩 写、改写课文 题 ,而 且还带 着可能性 的 答案 ,渴望 r解作者的 思想和 思路 , 教师 向学生提供关键性词语及事先根据课文 创设 的情 景 , 让 去 印证 自己的观点 ,在 比较 中提高 自己的 智力水 平 ,从而使英 学生缩写、 改写课文 , 既能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 也有利于知识 反馈 。 语 阅读在 本质上 成为智 力活动 。 33 . 运用讨论训练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学 习课 文 之 后 , 师 可 引导 学 生 通 过 小 组 或 全 班 讨 论 的 形 式 教 2 阅 读 中 . 进 行 新 旧知 识 的 对 比 、中外 文化 的对 比 、文 中 人物 的对 比以 及事 该环 节 是课 文 教学 的 主体 ,教 师应 介绍 各种 阅读 技 巧 : 物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 , 这样有助干 洲练学生 的思辨能 力和 口 头 如 :跳读 (c n i g) s a n n ,扫读 (k mmi g) si n ,细读 (a eu 表 达能 力 c r fl r a ig)和评价性 阅读 (rtc l e d n 。在不同的环节 e dn c iia r a i g) 34 . 调动 一切积极因素 , 利用不 同的渠道 , 收集 相关辅助的阅 中 ,教师 对学 生 提 出不 同的 要 求 。 读 材料供学 生阅读 , 对课 堂教学作 有效的补 充 。 21 . 快速阅读 总之 ,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让学牛带着指导性 问题快速地读一遍课文并寻找这些问题的 紧扣大 纲 , 立足教 材 , 抓住 “ 阅读 前一 阅读 中~ 阅读后 ”三个环 答案 ,第 一遍 阅 读应 是 “ 扫描 式 ”高 效 阅读 ,应 是 “ 视读 ” 节 , 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 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 , 提 而不 是 “ 声读 ” 高效 阅读不 但 呵以 跳过 由文字到 声音这 一步 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 又可 以兼顾学生听 、说、写能 力的培养 , 这是 来达到理 解,甚至可以跳过 一定的文字符 号来 实现 理解。 在 阅 值 得推广 的一种好 的做法。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为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束缚,让学生的主体性成为教学组织和开展的首要原则,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实际学情来选择适宜的科学方法,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以新课标为背景,展开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给予广大教师些许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引言在教学实践环节,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长时间保持高昂的阅读热情和探究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脉络,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创新应用。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就,但是受到各种现实因素限制,许多教师所建构的阅读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教师预期标准,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降低了英语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鼓励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有效的知识和能力建构迁移,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
一、融合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节(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中曾明确指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教学实际中,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还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情境教学,是指利用特定的场景或者氛围,引导学生去体验、感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摘要: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过程,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重视,有意识的融入阅读策略培养。
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多思考、多实践等,不断提升学生的推理、分析以及判断等能力,最终达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使得他们能够自主进行英语阅读学习,为学生未来发展和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文基于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引言英语教学主要是育人为主,强调以人为和谐发展的目标,强调人的自身发展。
应用信息技术以及问题导学方法,可以大大改善阅读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
同时,阅读教学又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教学过程,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点研究阅读的重要性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英语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
阅读并积累,语言意识就会发展。
凭借良好的语言意识,我们可以克服英汉句子之间的差异,并拥有纯正的英语发音。
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词汇是英语的基本单位,抛开词汇来学英语,就像海市蜃楼一样不切实际,因为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培养和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
阅读是真正打开英语学习门的金钥匙,这些方面反映了新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及时性,发展性和可行性。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一)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学生只有充满兴趣,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失去了兴趣,就会觉得阅读学习枯燥乏味,并逐渐产生倦怠心理。
基于阅读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探

基于阅读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探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以阅读为载体,在“语篇接触——理解体验——语法聚焦——自主运用”中有效达成目标语法——if引导的虚拟语气的语法教学尝试,探讨基于阅读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语篇阅读;语法教学国外语言教学界在语言形式教学方面形成了语法必教的共识,建议应该更多地研究在重视交流活动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语言形式(张正东,2004)。
新课程倡导的语法教学内容也包括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
我们知道,语法知识的习得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学生注意并持久地意识到目标语语言形式。
2.学生反复地接触包含目标语形式的语言输入。
3.学生有输出和使用目标语的机会。
那么,在语法教学实践中,如何在注重形式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注重意义的交际活动,从而最有效地促进语言习得呢?本文将结合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依托阅读语篇对if引导的虚拟语气的语法教学尝试,探讨基于阅读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
一、教学内容克拉申十分强调基于提供“可理解性输入”的语言教学法的价值。
其定义是:输入应是在句法的复杂性方面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外语能力,如果学生理解了输入而且输入足量的话,他就自动习得了这一必要语法。
基于此,本节课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而是根据教学需要把if引导的虚拟语气这一语法项目集中展现在笔者精心改编的适合于高二学生阅读的语篇中(如下)——海伦·凯勒的名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该文含有大量的if引导的虚拟语气的句子。
文中海伦·凯勒以一个失明者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所赐予的一切。
本堂课的语言技能和知识都是以阅读为载体,围绕着文章内容设计与if 虚拟语气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做到在大量的语言交际活动中提出语言形式,帮助语言学习者将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进而领会和掌握if引导的虚拟语气这一语言形式。
three days to see (excerpt)by helen kelleri often think it would be a blessing if each human being were stricken blind and deaf for a few days at some time during his early adult life. darkness would make him more thankful for sight; and silence would teach him the joys of sound. now and then i have tested my seeing friends to discover what they see. recently i was visited by a very good friend who had just returned from a long walk in the woods, and i asked her what she had observed. “nothing in particular,”she replied. i might have been skeptical if i had not been accustomed to such responses. long ago i became convinced that the seeing see little.how was it possible?i, who cannot see, would have got muchpleasure only through touch, if i had walked for an hour through the woods. if i had not lost my sight, how many more amazing things i might have seen?at times my heart cries out with longing to see all these things. yet, those who have eyes actually see little. humans, naturally appreciate little what we already have and long for what we don’t have. and it is a great pity that in the world of light the gift of sight is used only as a convenience rather than a means of adding fullness to life.if i were the president of a university now i should establish a course in “how to use your eyes”,the professor would try to show his pupils how they could add joy to their lives by really seeing what passes unnoticed before them and would try to awake their slow senses.perhaps i can best illustrate by imagining what i should most like to see if i had sight, say, for just three days. if with the on-coming darkness, i knew the sun would never rise for me again, how would i spend them?if,by some miracle, i were to have three seeing days, to be followed by darkness,i would divide the period into three parts.二、教学实施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旨在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先感知所学语言、再发现认识、分析归纳语篇中的语法知识及规律,最后运用新学语法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快速阅读教学探究

高中新课标英语阅读教学之探讨

高中新课标英语阅读教学之探讨□朱咏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的特点是:阅读量大,题材广泛,信息量和语言知识较多,这种既让学生读又要适度讲解的课型,其操作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处理好这种课型是同行们讨论的热点,笔者经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新的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
把课文视为整体,从课文表层理解入手,进而达到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对课文处理我们可采用精、泛并举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每篇课文的Pre-reading,title及pictures特别重要,要让学生学会从标题及图片中捕获信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及更好理解课文。
2.循序渐进原则。
对课文的处理程序采用“整体—部分—整体”这样一个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它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3.趣味性原则。
整个教学过程尽量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在以交际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中进步。
以高中英语必修2的Unit3 Computers的课文Who Am I?为例,阐述一下课文教学的方法及技巧:(一)阅读前的导入阶段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运用谜语、问答、讨论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从谜语导入课文,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引入本课论题,并且将Warming up中的图片相结合,教学生生词,并让学生讨论“What’s Next?”以此来激发学生想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探
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
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
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下面以sefc book 1a unit 7 “earthquakes”单元阅读课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
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
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
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二、second-reading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
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
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
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
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
了解程度。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
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
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 solutions---- prediction。
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
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
识内容图式。
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
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
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
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
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
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三、post-reading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
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
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
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
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
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