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04刺参增养殖(1)

合集下载

海参增养殖技术

海参增养殖技术
20 '青岛 ・ 03 全国水产养殖研讨会论文集
海 参 增 养 殖 技 术
林治术 郑炯 曹志海
2 6 71) 6 0 (青 岛 市 渔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关键词 海参 增殖 养殖
海参在分类上属棘皮动物门, 海参纲,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八大海味珍品中,海参名列之首,又以刺 参更为名贵. 刺参的生长区域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北部沿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 然生长 海参资 源的日 益萎缩, 其产量己 很难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当前, 更多的水产养殖者将目 光投到了 海参养殖 上,不断推出新的科技成果。从上世纪 6 年代初我国海参育苗成功,7 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 0 0 殖,8 年代大水体高密度人工育苗刺参成功,到9 年代以后.在养殖技术上更加完善.在养殖方法上因地 0 0 制宜, 多形式的养殖方式均取得了 成功. 随着刺参苗种生产的技术完善和规模的 扩大, 海参养殖将成为沿海 群众致富和渔民 转产专业的新途径. 现将海参增养殖方式作如下介绍: 1 海参增殖技术 11 人工苗种的 . 放流增殖 随着我国 海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基本完善, 每年将提供大量各 种规格的人工苗种, 因此海参人工苗种 放 流增殖将逐步展开成为现实。 通过放流增殖其效果非常显著. 其资源量和生产量得到大幅地增加和提高。 现 己成为主要的增殖手段。 1 .海区的选择 .1 1
尾藻、在沙泥底质移植大叶藻等方法来营造海底人工藻场,改善环境条件.
( 放 格与 法 2 流的规 方 )
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完善,可供放流的幼参数量逐年增多,因此选择的规格以适宜海区的生长, 其身体 强壮,活动频繁.可抵御不 良的环境和敌害生物.因此在一般海区放流体长 25厘米左右的人工海参苗比较 .
自然海区中,海参适宜生活在水质澄清、潮流通畅、无淡水注入,营养丰畜的海区,其成体多生活在岩 礁、 乱石底质和有大叶藻繁生的沙泥底质,岩礁缝、石下为其提供夏眠隐蔽和藏身处. 幼参主要附着于礁石

刺参养殖技术

刺参养殖技术

刺参体呈扁平圆筒形,两端稍细,体分被、腹两面。

身体柔软,伸缩性很大。

当其受到外界的刺激时易收缩;当其爬行时体先收缩后伸展,呈蠕虫状。

体长一般20厘米,直径约4厘米。

体长最长可达40厘米。

体呈圆筒状,背面隆起,上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形疣足(肉刺)。

管足密集,排列成不很规则的3条纵带。

口偏于腹面,具触手20个。

肛门偏于背面。

呼吸树发达,但无居维氏器。

体色变化很大,一般背面黄褐色或栗子褐色,腹面为浅黄褐色或赤褐色;此外还有绿色、赤褐色、紫褐色、灰白和纯白色。

体壁骨片为桌形体,但它的大小和形状常随年龄不同而变化:幼小个体的桌形体塔部高,有4个立柱和1-3个横梁,底盘较大,边缘平滑;成年个体桌形退化,塔部变低或消失,变成不规则的穿孔板。

刺参分布广,多生活在波流静稳、无淡水注入、海藻繁茂的岩礁和大叶藻丛生的细泥沙底,垂直分布从潮间带至水深20-30米的浅海海域,水平分布西太平洋区域几乎都有。

刺参是一种寒温带品种,对于过低或过高的水温都不适应。

海水温度低于3℃时,摄食量减少,活动迟缓,逐渐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达17-19℃时,刺参摄食强度大大下降,日趋不活跃;水温超过20℃以后进入夏眠。

产卵季节在5月底到7月初,随地区水温变化而略有变化。

一般来说,海水温度18-20℃开始排卵。

产卵后即钻到石下或石缝中“夏眠”,到9月底或10月初再出来活动和摄食。

刺参的饵料主要是小型动植物,如小型的腹足类、双壳类、桡足类、底栖硅藻类、海藻碎屑以及混在泥沙的有机物质等。

刺参在受到不良的环境条件下能将内脏包括胃、肠、呼吸数、生殖腺等排出体外,是抵御敌害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自保措施。

刺参的再生能力很强,能完整的再生出新的器官。

亲体培育1.苗种培育场址选择:选择场址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水质清净、无大量淡水注入、盐度适宜、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海区。

2)场区最好建于风浪较小的内湾,无浮泥,浑浊度较小,透明度大。

刺参增养殖技术

刺参增养殖技术
度 可 控制 在 3 / 以下 , 0头 m 如能 与 养鲍 鱼结 合起
2 种苗的中 间育成 技术
2 1 目的 .
为提供 放 流 与养 殖 用 的大 规 模参 苗 , 刚 出 将 池的 lm 的参 苗 经 过 中间育 成 , c 使其 体 长达 3m c
左右 , 然后用 于放 流与 养殖 。
度 下并 不夏 眠 。
子 顶部 在小 潮高 潮线 以下 , 池子 最低 处 留有 阀 门 , 以利 排 污放水 , 底铺设 二 至三层 石 块作 海参 礁 , 池 放苗 规格 以体长 lm 以上 为宜 , 间 为 当年 9月 c 时
份 , 样 在严 冬 时 期 可长 至 4~7 m, 有 相 当耐 这 c 具
3 2 池 塘 养殖 .
刺参 行 动缓 慢 ,O n可运 动 l lmi m。在 饵 料 丰 富、 环境 适宜 地 方 , 移 动范 围更 小 。 则 刺参在高 水 温 期 躲 在 岩 石 下 或 洼处 不 活 动 , 身体 收缩 并 变 硬 , 行 夏 眠 。 夏 眠 时 , 温 为 2 进 水 0
持。
0 调查 分析
争取 上 此项 目, 级 主管 部 门应 大 力支 持 。这 个 各 项 目有两个 意 义 : 是 对 日韩市 场 的 出 口值 因加 一 工前 移而大 幅提 高 ; 是 河纯 的加 工技 术 在 国 内 二
立足 扎根后 , 利 于促 进 国内市场 的开放 , 有 一旦 国
范围 为 1 ~2 ℃ , 长 温 度 范 围 为 0 5 0 ; 5 3 生 ~3 ℃ 5

潮 线 区域 , 投放 外 包 网衣 的金 属框 架 的大 网笼 , 内
放 石块 , 行 中间育 成 。 进
3 刺参 的养殖

刺参的养殖过程

刺参的养殖过程

刺参的养殖过程(一)参苗的运输方法(参苗的运输可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1、湿法:把参苗放在帆布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海水,充气泵充气;或将参苗放在塑料袋中,加海水,充氧气后将袋口扎紧,进行运输。

2、干法:将参苗放于塑料或其他箱子中,箱底铺放海带草、脱脂棉,上铺用海水湿透的纱布,参苗均匀平放,上盖纱布,装车时箱子一个个垛起来,用苫布盖上运输。

(二)参苗的来源和放养1、刺参养殖苗种的来源有三种:第一为秋苗,即人工培育的当年苗种,体长2-4厘米,每亩投放0.5—1.0万头,成活率一般10--40%,1.5—2.0年可收获;第二种为春苗,即上年人工培育的苗种经人工越冬,个体大小在6厘米左右,亩放养量4000--8000头,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翌年夏眠前可全部收获;第三种为自然苗,规格50--60头/千克,亩放2000--3000头,早春投苗,成活率可达90%,入冬前可收获80%以上。

2、参苗的投放方法分两种:一为直接投放法,将参苗按一定的密度直接投放到人工海礁上去;二是网袋投放法,尤其对1厘米左右的参苗来说,其附着力和活动力都很差,如直接投放到人工海礁上,将造成大量死亡。

可将参苗装在20目的网袋中,每袋100--200头,网袋中放进小石块,以防飘浮和移动,放在人工海礁上,网袋口敞开,让参苗慢慢从网袋中爬出。

3、养殖水体水越深越好,一般1.0—3.0米,尤其在夏天多雨季节和冬季结冰期要多纳水,以维持适宜的温度。

要经常换水,以保持清新的水质,随个体增大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量不少于10%。

有条件的方可以用增氧机增氧,用水泵进行内循环,日增氧或内循环2--3次,每次2--3小时,以夜间为主。

4、投喂放养密度较大时,单靠天然饵料生长慢、周期长,要适量投喂一些酒糟、虾糠、海带、裙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粗淀粉、小杂鱼粉等。

投喂的原则是宁少勿多。

日投饵量占参体重的5--10%,日投饵一次,时间在黄昏前后,快速生长的适温期多投,夏眠和5℃以下不投。

刺参增养殖技术

刺参增养殖技术

刺参增养殖技术一、刺参养殖技术1.刺参种苗的中间育成为提供放流与养成用的大规格参苗,需将体长1厘米的参苗经过海上中间育成使其体长达到3厘米,然后再用于放流或养殖。

(1)场地的选择以不投饵为条件的刺参中间育成,其场所必须选在有机物和浮泥能够较容易进入并沉积于育成笼内的泥底内湾处。

该处必须风浪较小,有机悬浮物较多。

所用器材为改良的鲍中间育成笼,金属框架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30厘米,外包网目为1.4毫米的网片,笼内铺设黑色的波纹板。

(2)放养密度及育成结果中间育成幼参放养的适宜密度每笼应以400头左右为好。

经中间育成后的一部分种苗以每笼30头的密度继续进行不投饵养殖,大约经过一年,平均体长可达8.4厘米,最大个体可达13厘米。

(3)问题与展望不投饵中间育成的主要费用开支是设施费。

在高密度放养情况下,刺参生长所受的影响可能来自两方面:刺参相互挤压和饵料不足。

应开发多段式波纹板笼以增大附着面积,并进一步探索采用天然杂藻或腌制的等外裙带菜等廉价饵料补充投喂,同时研制适于投喂的高效的人工配合饵料,以加快其生长。

2.刺参的养殖技术(1)养殖场地的条件及设施养殖场要选择在风浪小,不受季节风影响的湾内。

养殖场所要方便操作。

用于养成的笼为聚氨基甲酸乙脂树脂制的圆形鱼筐(为鳗鱼养殖及活鱼运输用的市售品)。

每笼外两侧绑缚8个各重800克的坠石,以增加笼重,保持其在海底的稳定。

养成笼采用延绳式,进行垂下养殖。

(2)养殖结果第一,养殖开始后个体急速生长,以后随着水温的降低生长速度也变慢。

第二,个体越大成活率越高,小个体的减耗可能与部分个体从网孔中逃出有关。

第三,个体大小比较整齐的笼中,其个体生长差异较小,而未经选别的笼中,个体生长差异较大。

第四,从饵料效果看,荒布比石莼的效果好。

石莼在低温下虽不易腐败,但易漂浮,有堵塞网眼的可能。

第五,近3个月的养殖,体长达到10厘米的个体占25%。

二、刺参的放流增殖1.放流区的选择放流区的选择原则是:首先,应选择风浪小,水质清新,潮流通畅,无污染的海区。

刺参的养殖技术(上、下)

刺参的养殖技术(上、下)

刺参的养殖技术(上、下)一、刺参的生物学特性刺参喜欢生活在岩礁底的浅海中,在海底匍匐,行动缓慢,10分钟可运动1米。

喜欢在海藻丰富的地方。

摄食:摄时将有机碎片,藻类及原生动物等,连同泥沙一起带入。

摄食最高值出现在2-3月份,最低为8月份。

生长温度:幼参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9-20度,适温范围为15-23度,5-15cm的海参生长温度为10-15度。

繁殖:海参在水温15-17度时开始产卵,产卵盛期水温17-20度。

二、刺参的养殖技术(一)苗种的中间育成技术为提供放流与养成用的大规格参苗,将刚出池体长约1厘米的参苗经过海上中间育成,使其体长达到3厘米,然后用于放流与养殖。

场所的选择及设施:以不投饵为条件的刺参中间育成,其场所必须设在有机物和浮泥能够较容易进入并沉积于育成笼内的泥底内湾。

该处必须是风浪较小,有机悬浮物较多。

所用设施为改良的中间育成笼,金属框架规格为60*60*30厘米,外包网目为1.4毫米的网衣,笼内铺设黑色的波纹板.由于我国北方中间育成正值冬季,因此育成笼应在水面下3-4米以下,或沉于海底,不要设在表层,以免因刺参受冻害而造成死亡。

此时可增加投饵次数,但每次的投饵量则应适当加大,因在低温下饵料即使剩余也不会腐败。

在育成期间要依水温及风浪情况调节水层,在春季到来之后要加强管理,要及时清洗网笼,避免网眼堵塞,同时要及时清除杂物。

经中间育成后,一般应在个体长到3厘米左右后进行分笼,并转入海上养殖。

(二)池塘养殖(虾池养参)技术1、虾池环境改造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刺参夏眠的重要场所。

北方虾池大多数是泥质和烂泥底质,达不到刺参的生活条件,在水质无污染的情况下,虾池底质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1)在底质不太软烂的条件下,可采用以下改造方法:(1)投石法:一种是条状投石,即长度不限,宽0.3-0.3m,条石间宽1.5m 左右;二种采用堆状投石法,即每隔0.5-1m投石一堆,每堆0.5m左右;第三种是满天星投石法,即随意往虾池中投石。

刺参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刺参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刺参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概述:刺参养殖需要先选址、建设好参塘,然后规范放苗,注意养殖密度要适中。

接着对水质的管理要严格,水的透明度、PH值、水温和盐度需要定期监测做好记录,进行饲喂,方能**刺参的健康生长。

应选择在潮流通畅、风浪较小的内湾潮间带或潮上带;养殖水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规定的水质要求,底质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047.4-2001)规定的质量标准。

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大量淡水注入,进排水方便,盐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盐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海参的生长,尤其要**盐度的恒定,短时间内盐度的急剧变化会造成海参的大面积死亡。

底质以泥沙底、泥沙与砾石混合底较好。

2、参塘的建造与整修修建的池塘要求常年水位保持在1.5m以上,**2~3米左右,必要时可挖50cm左右的环沟,以利于海参的越冬和渡夏。

如果池塘水过深,需注意温度和盐度的分层现象。

池塘的大小因地制宜。

单池面积以10~50亩为宜,便于清池和管理。

为了**参塘的海水交换充分,应建好进、排水闸门。

除考虑每天的换水量**10%以上外,还应该设置活动闸门,**暴雨期间能及时排出池塘顶层的淡水层。

参池建成后,投放石块、瓦片、混凝*块、空心砖、水泥管、网笼、编织袋等组成人工海参礁。

一般每亩投放石块80立方米左右。

投放其他附着基质也应**覆盖参池面积的50%以上。

参礁的堆放方式多样,尽可能相互搭叠多造空隙,为刺参提供较多的附着和隐蔽场所。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参礁上人工增殖一些大型海藻如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藻,为刺参更好地提供栖息隐蔽场所,供刺参爬行、栖息、摄食和夏眠。

已利用过的旧池,淤积着大量的残饵、粪便及生物尸体,底质老化,有机物和硫化物也大量累积。

这些有毒物质,对海参苗的生长极为不利,反而易造成细菌和霉菌等多种病原菌滋生、溶解氧**、氨氮和硫化氢升高,最后导致海参发病,所以生产上应特别重视参池的清淤工作。

刺参池塘养殖

刺参池塘养殖

水产养殖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刘月芬刺参俗称海参,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沿海,是我国黄渤海区经济价值较大的食用海参。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黏多糖,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保健意识提高,海参已从稀罕的海珍品转为寻常保健品,消费不断升温,市场需求迅猛增加,海参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一、池塘选择与改造1.池塘选择 可用以前的虾池,以长方形南北走向的为好,面积30~45亩为宜。

池塘水深1.5米以上,底质为砂泥底或泥砂底相间的,有利于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繁殖。

南北两面各设一个进排水闸门,以自然纳水的虾池为宜,水源要求无淡水注入,无工业污染,特别注意周围不得有油污污染。

2.设置人工参礁 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刺参夏眠的重要场所。

虾池泥质和烂泥底质,达不到刺参的生活条件,在水质无污染的情况下,应设置人工参碓。

做参碓的材料用石块、砖瓦、水泥管、碎陶管、旧轮胎、网片等。

以石块为例,在池底每隔0.5~1米投石一堆,每堆0.5立方米左右。

石堆覆盖的池底面积可占池底总面积50%~70%。

堆石时尽量扩大堆中空洞量和饵料附着面积,利于海参摄食和活动。

稀软底质的虾池必须人为地创造悬空底质,以适宜刺参的生长。

二、放苗前准备将人工参礁设置后,进水淹没参礁,每亩施漂白粉10公斤或生石灰50公斤进行消毒。

放苗前半个月将水排掉,用60目进水网纳30~50厘米海水,然后肥水。

水质较肥可施芽孢菌,用量15~20毫克/升,水瘦的地区可施发酵的畜禽粪10~15公斤/亩,或无机肥(氮肥、磷肥)2公斤/亩。

三、参苗投放1.参苗质量标准 参苗好坏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和成活率。

要选择不同海域的亲体培育出来的参苗。

优质参苗体表干净、无黏液,体态伸展活动自如,不抱团,肉刺完整、尖挺,摄食量大、排便迅速成条状。

2.参苗投放 放苗分春、秋两季,一般水温在7~10℃时投苗较好。

放苗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质条件、天然饵料等来决定,通常存池总量以1万头/亩为宜。

刺参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

刺参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

刺参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刺参是一种名贵的海珍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医用价值。

它是我国有记载的20余种食用海参中食用价值最大,且唯一分布于黄渤海海域的温带品种。

发展人工增殖养殖有着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前景。

因此,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重视。

现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调查研究,就刺参的生活习性及增养殖技术做如下简要介绍。

海参养殖:海参饲养方式和场地一、生活习性与生理生态刺参喜生活于岩礁底的浅海中,特别喜在海藻繁茂的地方。

刺参也分布于大型藻类生活的沙泥底质,纯泥底很少有刺参分布。

摄食量最高值出现在2—3月份,最低为8月份。

刺参摄取海底表层的沉积物,包括大小不同的沙泥粒、砾、贝壳片等为主体及混在其中的硅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

海藻碎片、原生动物、螺类及双壳类的幼体,桡足类、虾蟹类的脱皮壳,各种有机碎屑及细菌等。

刺参消化摄取饵料中可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

有资料表明,细菌及微小底栖硅藻是沉积物食性刺参的主要食物。

2cm幼参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9-20℃,适温范围为15-23℃,生长温度范围为0.5-30℃,5-15cm刺参生长最适温10-15℃。

刺参开始产卵的水温为15-17℃,产卵盛期水温17-20℃。

刺参行动缓慢,10分钟可运动1米。

在饵料丰富,环境适宜地方,则移动范围更小。

刺参在高水温期躲在岩石下或洼处不活动,身体收缩并变硬,进行夏眠。

夏眠时,水温为20-24℃,但人工培育的体重2-8克的幼参在此温度下并不夏眠。

刺参的再生能力很强。

如受到刺激或因水质过混浊、温度变化过大等均可产生“排脏现象”,以后在适宜条件下又可长出,甚至在将身体一分为二切断的情况下,部分仍可成活。

二、种苗的中间育成技术1、目的:为提供放流与养殖用的大规模参苗,将刚出他的1cm 的参苗经过中间育成,使其体长达3cm左右,然后用于放流与养殖。

2、方法:(1)海底固定宠中间育成:选择避风浪的低潮线区域,投放外包网衣的金属框架的大网笼,内放石块,进行中间育成。

刺参生态增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

刺参生态增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

刺参生态增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针对目前刺参养殖业中面临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刺参的基础生物学、组织学,生理生态学和呼吸生理学特征,评估了刺参的养殖容量,优化了养殖模式,以嵊泗列岛为例,系统研究了刺参南移后的存活和生长等特征。

研究结果如下:1.刺参体腔液细胞存在于刺参的体腔中,体腔液细胞行使免疫防御、营养贮存和运输的功能。

根据形态和功能上的特征可分为小淋巴细胞、桑葚细胞、吞噬细胞、结晶细胞、纺缍细胞和振动细胞。

体腔液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不同特征的细胞可能是同一类型体腔液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

体腔液细胞平均密度为(3.79±0.65)×106 cells ml-1。

刺参的血淋巴细胞可分为小淋巴细胞、桑葚细胞、吞噬细胞和结晶细胞。

刺参体腔液细胞可分为小淋巴细胞、桑葚细胞、吞噬细胞、结晶细胞、纺锤细胞和振动细胞。

刺参吞噬细胞的吞噬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并呈现出强烈的凝集现象。

2.刺参的血管、呼吸树、肌细胞和体腔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复杂,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夏眠前后刺参消化道明显萎缩,上皮细胞重吸收现象显著,结果显示组织结构的改变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刺参夏眠时体腔液pH和PO2升高,PCO2降低。

连续取样对刺参体腔液血气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

刺参体腔液的%Extrw 和%EwO2与体重呈负相关。

3.刺参的扰动导致底质中有机物含量、TOC、TN、叶绿素和细菌含量降低,刺参粪便中有机物含量高于周围底质,刺参对摄食底质具有选择性。

刺参的扰动能增强底质的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硫化物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4.根据水体理化指标变化和自然沉积有机物的供饵力,结合不同温度下大规格刺参对自然生物沉积物的吸收率,计算刺参的养殖容量。

浅海典型水域刺参的养殖容量约为109.40 g y-1m-2。

5.前三岛近岛水域底质有机物含量高于离岸深水水域,且粒度较离岸水域细,大多在0.20 mm以下。

刺参的放流浓度和参礁的放置深度应选择在5-12m。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4 刺参的生物学
刺参生物学是确立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
收稿日期:!##$ G #" G 4" 1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隋锡林( ,男,研究员 1 4%$% G )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隋锡林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辽宁省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开放性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5 水产科学 FISHERIES SCIENCE 2003,22(5) 8次
(接上期) 2.4 选育与分池当胚体发育至原肠后期或小耳状幼体初期(即孵化后30~40 h),此时胚体多集中于水表层,届时要及时进行选育、分池。选育前应镜检 所浮出的幼体是否正常、健壮。选育的方法通常选用拖选法,利用事先已制备好的拖选专用网箱(按水池规格备制的长方形网箱)或宽口锥形网箱进行反 复拖选,剩余的少量幼体可用网箱浓缩收集,收集时,应从网箱中及时将幼体淘出,以避免因水流长时间冲击对幼体所造成的机械损伤。
大连
445#!")
刺 参( !"#$%&’(#")$ *+"#,&’)$ 9:;/ ) ,俗 称“沙 口巽” ,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仿刺参属。一般生 活在 ! < =# > 深的海底,但水深超过 !# > 的海区 其栖息数量明显减少。刺参是我国有记载的 !4 种 食用海参中唯一分布于黄渤海区的温带种,也是世 界海参类中品质最佳、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它主 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 本、韩国、朝鲜等地沿海均有分布,但以我国的辽 宁、山东、河北等省沿海的产量最大。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研究由水科院黄海 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 养殖研究所等于 !# 世纪 6# 年代初,联合科技攻 关,在 6# 年代中期获得重大突破,确立了人工育 苗技术生产工艺。在此后的 !# 余年,我国北方沿 海地区诸多育苗生产单位,相继开展了刺参人工育 苗生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每年生产的刺参 商品苗已突破亿枚,甚至高达数亿枚,居世界榜 首。 由于种苗数量的逐渐提高,规模的不断加大, 也促进了围塘养参、围堤养参及人工放流增殖的迅 速发展,现已形成产业化生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 断扩大,也出现许多问题急待加以解决,为促进该 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减少失误和损失,笔者根据多 年的科研结果及生产实践,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研 究成果,对《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进行归 纳、整理,力求更加完整、规范,希望能对技术人 员及生产经营者起到参考、指导作用。

刺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刺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刺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刺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与海鲜市场的不断扩大,刺参的养殖业也逐渐兴起。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刺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您了解刺参养殖的技术要点和相关的规范,以期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摘要:文章将推荐适宜养殖刺参的水质与水温,并详细分析了养殖过程中的食物、养殖场所、养殖密度等关键因素。

同时,还提及了刺参的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以确保养殖过程中无虞。

文章重点关注刺参的饵料配方与喂养策略,以及保持合适的养殖环境。

正文:刺参的养殖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包括:水质要求、水温控制、养殖环境、养殖密度、饵料配方和喂养策略、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等。

下面我们逐一进行介绍。

1. 水质要求刺参的理想生长水质为PH值7.5-8.5,盐度在32-34‰之间,水温维持在15-20℃。

此外,应确保水质清澈透明,富含氧气,以促进刺参的健康生长。

2. 水温控制水温是刺参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波动,防止因水温过高或过低而对刺参产生不良影响。

可通过调节养殖环境、加装水暖设备等方式来控制水温。

3. 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对于刺参的生长至关重要。

应尽量选择海滩或近海船舶等养殖条件良好的地方,避免水质污染和风暴天气对养殖过程的干扰。

4. 养殖密度养殖密度与刺参的生长质量直接相关。

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刺参,其所需的空间和饮食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养殖时应考虑合理调整刺参的养殖密度,以确保刺参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避免互相竞争影响生长发育。

5. 饵料配方和喂养策略搭配适宜的饵料配方和喂养策略,是刺参养殖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产卵稚贝以水质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食,可适当补充软浆果腹,芽孢和其他高蛋白饵料。

而育苗期和苗种期的刺参,则可适量添加细小鱼虾等富含蛋白质的饵料。

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合理地控制喂料量和频次,尽量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现象的发生。

海中“八珍”—刺参的主要养殖模式及要点

海中“八珍”—刺参的主要养殖模式及要点

海中“八珍”—刺参的主要养殖模式及要点刺参属棘皮动物,名列海味八珍之首,营养丰富。

近几年,人们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进行刺参养殖都取得成功,现将其方式及要点作一简单介绍。

一、虾池养殖及要点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人工参礁,供刺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cm左右(体重50g/头)每亩投苗3000~5000头。

3.饵料以投放的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时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4.虾池的深度应保持1.5~2m,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刺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向虾池中施用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

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交换量10-15%/日。

二、海上筏式养殖及要点1.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鱼笼。

塑料桶,并且大都与鲍鱼混养,参苗体长为5cm左右,且密度为200~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5~8m,笼间距3~4m。

3.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合饵料,随着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箱的破损程度。

4.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5.海上筏养刺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三、海底沉笼养殖及要点1.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石块(3~5kg/个)若干。

2.放养密度为体长3-5cm苗种200~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

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5天投喂1次。

3.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刺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散。

四、潮间带垒石养参及要点1.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2.坝高应依历年最高潮位确定,坝底留有进、排水孔,可自然纳水、排水。

3.放养密度为体长1~2cm参苗20000头/亩,5cm左右参苗8000头/亩。

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

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

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摘要介绍了刺参的养殖历史和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其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和管理要点。

关键词刺参;池塘;养殖;技术;管理刺参为食用海参中的上品,在中外市场上倍受瞩目,其开发及应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刺参的前期基础是养殖技术。

刺参的池塘养殖已有一定基础,它为渔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

世界粮农组织(FAO)的国际海参养殖与管理会议的召开,已充分彰显世界各国对海参营养价值的重视及产业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刺参的养殖历史及发展现状刺参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游走亚门(Eleuth-erozoa)、楯手目(Aspidochirota)、刺参科(stichopodidae)、刺参属(stlchopus)。

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养殖刺参,重点研究用海胆和鲍鱼制作人工配合饵料,以笼养方式对刺参进行养殖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海胆饵料效果好,生长快、增肉多。

日本石川县用海胆的人工配合饵料养殖3年,使刺参体长达17cm,体重达0.3 kg,相对于饲用鲍鱼做饲料组,提前1年上市,纯利率为87.5%。

我国同样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

1979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自然海区进行同网养殖试验,主要对一些60 g左右的瘦小刺参个体通过人工配合饵料进行投饵“催肥”,经过60 d试验,摄食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是天然饵料组的3倍。

1981年,在室外水泥池(体积为50m3)对体长1 cm的参苗种进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年幼参养殖成活率为64%,死亡高峰在放养初的1~2月内。

幼参生长适宜温度5~17℃,最适水温10~15℃。

1982年,上海水产学院肖树旭等在山东省威海市海带育苗厂进行了刺参人工养殖试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工育苗技术逐步完善,人工苗种市场需求增大,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迄今已形成多种养殖模式,如海上筏式笼养、陆上室内池养、海上沉笼养殖、坑道养殖、池塘养殖、潮间带梯田养殖、控温工厂化养殖等。

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

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

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是研究水产动物的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学科,它对于推动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动物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养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养殖技术、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探讨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的相关内容。

一、养殖技术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的核心是研究水产动物的养殖技术,包括种苗选育、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

种苗选育是养殖的基础,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进行繁殖和培育,可以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养殖环境是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水质、水温、水深和养殖密度等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饲料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养殖成本。

疾病防控是保障养殖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和疫病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效益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的研究不仅关注养殖技术,还关注养殖的经济效益。

水产动物的养殖可以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满足人们对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需求。

同时,水产养殖产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水产养殖业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水产动物的养殖还可以提供原料供应,支持水产品加工业和出口业的发展,促进国内外的贸易和合作。

因此,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的研究对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发展前景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的研究将随着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变得更加重要。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水产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水产养殖业也将发生质的飞跃。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具抗病性和生长性能的优良品种;利用智能养殖系统可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确控制和远程监测;利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刺参
☯第一节经济价值与发展动态☯第二节生物学☯第三节人工繁殖☯第四节苗种培育☯第五节增养殖
☯第六节营养与病害☯第七节加工☯思考与讨论☐
中国海参产量(万吨)
2002年起快速发展,年增长20%
2010年养殖面积15万公顷2010年养殖产量13万吨
2010年养殖产值200亿
0246810
12141994
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
年份
产量(万t )
养殖产量
捕捞产量
海参增养殖产业的市场动态第一章第五节
问题
☯科研滞后于生产
☯种质衰退现象日益严重
☯池塘改造不彻底、建造不规范☯池塘分布过于集中、投苗密度过大☯参礁布设不合理☯池底老化现象突出☯苗种的健康状况堪忧☯病害频发☯滥用药物
☯与动物对话和沟通的亲切程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第一章第五节
本节学习秘钥
☯开动脑筋、揉和各种知识
☯融汇政策、科技、市场、人性、文化☯与动动物对话
☯冷静、清晰、迅速、思考、创新、交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培养水产养殖特有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思想☐
刺参底播增殖
☯海区选择
☯海区改造
☯选苗投苗☯科学管理☐
进入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海区选择
☯底质:岩礁、乱石底质或有大叶藻繁生的沙泥底质。

☯海况条件:潮流畅通、风浪平稳、盐度稳定、水深15米以内。

☯饵料条件:大叶藻及大型藻类繁茂。


返回增殖
底质
返回海区选择
海况条件
返回海区选择藻场条件
返回海区选择
海区改造
☯投石、筑海参礁
☯海底爆破筑礁
☯建造海底人工藻场
☯清除敌害☐
返回增殖
投石船(威海)
投石船(烟台)
堆形参礁条形参礁
沉船筑礁
预制件礁体轮胎礁体
返回海区改造海底爆破
返回海区改造
人工藻场
返回海区改造
选苗
☯苗种外观:无损伤、色泽、体色、肉刺、手感。

☯规格与批次:购买同批中的大苗。

不推荐购买“筛底苗”。

☯用药情况:关注违禁药品和敌百虫等的使用情况。

☯无公害监测:进行病原检测,确保购进的苗种不携带致病的病原。

投放参苗
直接投放法:2~3cm 以上的苗;
网袋投放法:2cm以下的小苗☐
返回增殖与动物对话
水源赤潮外海爆发浒苔
外海爆发浒苔外海爆发浒苔定量定量
定量观察
参礁淤积现象严重参礁光秃、缺少饵料
返回增殖
刺参养殖
☯人工工厂化养殖☯海底养殖
☯海区网笼、网箱、网包、围网养殖☯围堰养殖(潮间带蓄水养殖)☯虾池筑礁养殖(下一周)☐
返回首页
第一章
第五节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第一章第五节
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控温设施
☯放养规格
☯放养密度
☯检测与记录
☯病死刺参的处理☐
第一章第五节
安全生产技术
返回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海底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返回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海区网箱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浅海网笼养殖
定量
浅海网笼养殖技术规范
☯网箱:4×4m 。

☯网笼:30×40cm ,6层。

☯参苗:8-15头/斤,2.5-3斤/笼。

☯养成时间:11月10日(21℃)-翌年3月20日(14-15℃)。

☯饵料:干海带,饵料系数=1斤苗:(10-12斤干海带)。

⌦干海带处理:用前浸泡1天1夜,并切成拳头大小。

⌦提高饲料蛋白量:喂前添加鱼料并混合均匀。

⌦投喂次数:
高温期:2天1次; 低温期:3天1次。

⌦投喂量:5-7片/层/次。

海区网包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返回养殖
海区围网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选址与建造☯建造成本☯构筑参礁☯移植海藻☯选苗投苗
⌦直接投放,用于体长5~6厘米的参苗。

⌦网袋投放,用于体长1~2厘米的小规格参苗。

☯科学管理☐
潮间带蓄水养殖(围堰养殖)
返回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场地选择与改造
→远离污染源。

→无淡水注入。

→岩礁或砂泥底质。


第一章第五节
第一章第五节
返回围堰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蓄水池塘
面积≥15亩水深≥2米前坝底:4.5米宽前坝高:6米后坝底:4.5米宽后坝高:3米坝顶:1.5米宽投石:80~100方/亩造价:3万元/亩
返回围堰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筑礁
❑石块❑空心砖❑三角形瓦❑平瓦

水泥板、水泥管、陶瓷管、轮胎、树枝、塑料布、网笼等☐
第一章第五节堆形垒石
条形垒石
第一章第五节
第一章第五节
第一章第五节
瓦片参礁
第一章第五节第一章第五节第一章第五节第一章第五节
第一章第五节第一章第五节
返回围堰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第一章第五节
大叶藻
返回围堰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大叶藻场
选苗
❑选择优质、健康苗种
投苗预处理:切断病源、防止应激反应❑碘制品、溴制品❑抗生素类
❑中草药、维生素类
首次投苗密度
❑每平方米投放3cm 的苗15~20头左右☐
返回围堰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科学投喂:1%~3%❑水质调控
透明度与pH
水位:杜绝海水分层
进排水(区域性统一管理)
适时适度封闭
❑底质调控:分片清底❑防暑
❑清除有害杂藻❑防病
池水消毒:氧化剂、碘制品、水质改良剂 定期投放有益菌
投放药饵
❑与动物对话:巡池、观察、分析、学习、交流与提高☐
日常管理
Go to 十防八控
第一章第五节
安全渡夏的基本设施
☯防淡水:活动闸门、排汛设施、晒盐防淡塑料布的引用
☯防高温:动力补水设施、增氧设备、地下深水井、进水时间、池水深度、进水渠的长度、移植种植藻类(大叶藻、鼠尾藻)
☯防臭底:分块吸底、底部换水、增强池底的透气性☯防分层:换水、增氧机搅动池水
☯防赤潮和水败:锰、铁离子和水温的突然变化☯防病:
☯控制透明度:遮光器材
☯控制pH :单胞藻大量繁殖会提高池水的pH ☐
返回日常管理
第一章第五节
十防
防暑防寒
防赤潮防汛防有害杂藻防敌害防病防盗控制水位控制换水量控制透明度控制饲料质量
控制投喂量防逃逸
八控
控制池底质量
防污染
控制水源质量控制养殖密度
第一章第五节技术要点
间收
投优质苗
选好地址人工投喂
人工育苗、保苗
优质苗种水质调控强化营养疾病防治安全渡夏
肥水投放有益菌
种植海藻筑礁安设围网池塘消毒清除有害杂藻定期监测
返回围堰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讨论
☯刺参养殖的现状、问题、对策、发展。

☯养殖的黄金密度。

☯放苗的黄金规格。

☯科学投喂与季节。

☯充氧的必要性。

☯动力提水的必要性。

☯参礁的材质、形状、数量。

☯清底周期及方法。

☯“与动物对话”的态度、方法及其意义。

☯水质与底质分析的必要性。

调控技术。


返回增养殖
第一章第五节
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政策前沿、科学
客体
⌦企业:合法、加强行业和工商双注册管理
⌦文化: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用法守法、加强学习与交流⌦诚信:至上、与周边兄弟单位相处融洽⌦管理:以人为本、重视再教育和知识更新⌦环评:达标⌦信息:流畅
⌦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无遗传污染、控制外来物种入侵⌦苗种:健康、生长旺盛
⌦设施:配套、规范、先进、节能、环保⌦水质:水源无污染、污水排放达标
⌦技术:先进、合理、开放、加大科研和技术创新投入⌦效益:产出投入比高
⌦竞争:公平、公正、公开、有序
⌦市场:加强调研、定价科学、冷静、有序、参与国际市场
主体
⌦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合理⌦员工知识层次组合合理
结果
⌦生产不破坏生态、产品无公害
⌦功在当今、利及子孙,不透支子孙的资源☐
健康养殖概念
第一章第五节
返回底播增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