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

合集下载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意识的提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治意识的提高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的意义、原因、现状以及提高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法治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法治意识的提高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他们具备了正确的法治意识,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为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法治意识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法治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法治意识的提高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的必然要求。

2. 学校教育的推动:作为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法治意识的重要对象。

学校在教育大学生的也加强了法制教育,促使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

3. 个人成长的需求:大学生正在经历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逐渐认识到法治意识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成才的重要意义,因此也主动提高法治意识。

1. 法律知识的欠缺:虽然现阶段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得到了普及,但仍然存在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的情况。

2. 法治观念的淡薄:部分大学生对法治概念和法治意识的认识不够清晰,对于社会法制秩序的重要性意识不强。

3. 法治行为的不规范:部分大学生存在法律意识不强、违法乱纪的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法律遵守意识。

1. 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2. 加强实践教育的力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从实践中体会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作用,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比赛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法治意识的理解和认知。

4.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法律类选修课程、设立法律学系等方式,促进法治文化的传播和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法治意识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加强法律教育。

法律教育应该在大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应该深入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律体系。

通过法律教育,大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法律素养,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不违法乱纪。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加强法律实践。

大学生在接触和使用法律上需要更多的实践。

可以组织一些模拟法庭活动、法律知识竞赛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律,加深对法律的认识。

大学生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只有将法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会依法行事。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完善法治环境。

法治环境是指政府和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保护程度。

只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法治意识。

政府应该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力度,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和依赖度。

社会应该加大对法律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和社会的法治需求。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强化规则意识。

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大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程度直接反映了他们的规则意识。

大学应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加强对大学生的规则教育与监管。

大学生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发展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

只有大学生能自觉遵守规则,才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加深法律实践、完善法治环境和强化规则意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只有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法治意识,才能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原创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方法

原创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方法

原创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方法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具备合法合规的行为准则。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方法。

1. 坚守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时期是一个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追求个人成功和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应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大学生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刻理解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

2. 加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应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培养勤学、诚实守信、知行合一的品质。

其次,要尊重他人,讲究待人和善,与他人和睦相处。

此外,要注重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助人为乐。

通过不断培养和提高道德修养,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 学习法律知识大学生作为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要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

法律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大学生应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道德准则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大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行为准则。

4. 参与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锤炼和提升。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社团组织等形式的实践,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感受和理解社会、法治的重要性。

参与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和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实践活动也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时要

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时要

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素养对于大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法治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文将讨论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方法。

一、法治素养的重要性1.1 掌握法律知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掌握法律知识是提高法治素养的基础。

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制度,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正确地判断和处理,提高法律意识。

1.2 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大学生期间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遵纪守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遵守法律法规不仅是对个人权益的保障,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的尊重。

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可以帮助他们养成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和意识,将法治观念内化为自己言行的准则,遵守规则并引导他人遵守。

1.3 增强执法意识法治素养不仅在个人层面上重要,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执法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通过增强执法意识,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避免违法行为,以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提高法治素养的方法2.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要提高法治素养,首先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法律相关的课程、讲座或读取相关的法律书籍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

同时,可以参与模拟法庭等活动,提升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

2.2 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参与法律实践活动是提高法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社会实际问题,并将法律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此外,还可以参观法庭审判,亲身感受法律程序和法律实施,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2.3 培养理性思维和法律意识大学生要提高法治素养,需要培养理性思维和法律意识。

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要学会理性思考,客观分析,避免盲从和随意行动。

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与方法

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与方法

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与方法
当今社会,大学生应懂得和热衷法治,法治素养是一种重要技能,只有掌握这种素养,才能让人切实地认识到法律有力、公正、尊重个人尊严与权利的作用,并实现自身权利与
义务之间的公平把握。

大学生在做好法治素养学习之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提升。

第一,要完善权利意识。

要激发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学习,就必须从其个人的权利意识
角度出发,对于他们的权利应予以充分的认识,从而培养公民的正确态度与观念。

如参加
有关公民参与的论坛与研讨会,加深参与者进行思想上的充分发展。

第二,鼓励参与法治实践活动。

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形式学习法治素养,比如参与法律宣传讲座,参与与社会实践相关活动,参与法律类社会志愿者服务等,既可
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法治素养的习惯,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法治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提升
他们的法治素养水平。

第三,注重个性发展。

学习法治素养,还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关的学
习内容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实际情况、社会热点、政治经济实践和个性特质等为基础创作相
关课程,引导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推动他们努力创建个性化、文明化的法治环境。

法治素养的修养,是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

大学生应从全面而系统
的角度出发,以实际事例著称,多方位熟悉法治素养,以更好地实现自身权利,在近期乃
至长远的目标中有更好的表现。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当前社会,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各种国际活动的增多,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法治思想也日趋普及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治意识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因此,大学生们的法治意识的提高不仅涉及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他们学好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是能够保证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大学校园中,提高法治意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知道法律在生活中是多么的普遍而且重要。

2.强化校园管理。

校园管理应当是法治管理,以法为依据,把各项活动、行为及处理依法规范化,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加强大学课程法制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观念,让大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竭力构建和谐社会。

除了这些具体措施,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

作为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大学生应该懂得自我约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时刻保持一颗法治意识的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意识的提高,构建更加文明、和谐、法治的社会。

最后,希望全体大学生能够时刻保持法律意识的警觉,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质,为中国法治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在当今社会,法治素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品质,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提升法治素养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呢?增强法律意识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仅要知法懂法,更要守法用法,努力做一个守法公民。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其次,当代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如参加法律志愿者活动、观摩法庭审理等。

通过亲身经历,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

同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审慎和思辨能力此外,当代大学生在提升法治素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审慎和思辨能力。

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要学会审慎思考、分析问题,不轻信传言,不随意传播不实信息。

只有具备审慎和思辨能力,才能有效地避免法律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建立法治信念最后,当代大学生还应该建立坚定的法治信念。

法治是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保障,只有坚守法治信念,才能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不动摇。

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起对法治的信仰和尊重,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当代大学生提升法治素养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培养审慎和思辨能力以及建立坚定的法治信念,大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为社会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在遵守法律、尊重法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大学生如何提高法治意识

大学生如何提高法治意识

大学生如何提高法治意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意味着全面构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对于学校来说,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对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属于青年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间力量,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

我觉得作为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1)大学生首先要学法、懂法、守法,这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

(2)关注社会时事,关注新闻,探讨新闻背后的故事,多看看《今日说法》这类的法律节目和《中国法制》这些法律报刊,提高自身的法律了解度和敏锐度。

(3)大学生要学会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进一步说,维护社会正义。

(4)大学生要积极地参加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

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思维方式,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理性思维,价值取向和逻辑思维是其核心。

法律思维方式主要有下面几个特征:重视人权,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呢?一、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

这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只有在了解法律条款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法律思考,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二、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核心之一,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必须条件。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正义感。

高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应是一个高科技的高危险的犯罪分子。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只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大学生群体在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法治意识的提高,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形成健康的法治意识。

我们来看看大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法治意识是指公民对国家法律的尊重和遵守,以及自觉维护国家法律的意识。

在现代社会,法治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培养他们尊法守法的意识,才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呢?学校应该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法治教育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法治精神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法治精神和法治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

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正确认识法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通过法治教育,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自觉遵纪守法。

社会应该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法治的认识。

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法治精神,让大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尊法守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法制宣传,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家庭和个人也应该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成才的摇篮,是最早的教育场所。

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守法自觉。

而大学生个人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法治意识的培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才能够得到提高。

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

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

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

因此,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不仅是对大学生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

一、学习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是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的基础。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学习法律知识:1.课堂学习:通过法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或公共课程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

2.自主学习:阅读法律书籍、参加法律讲座、观看法律节目等自主性学习方式,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

3.实践学习: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

二、增强法律意识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的核心是增强法律意识。

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信念。

同时,要积极关注社会法治建设,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背景和法律风险,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遵守校规校纪校规校纪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也是大学生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的重要体现。

大学生应该认真遵守校规校纪,不违反纪律、不作弊、不抄袭等,树立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品质。

同时,也要关注学校法治教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治宣传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参与法治实践参与法治实践是大学生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法治实践:1.参加法律志愿服务:参与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参加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等实践活动,了解司法程序和法律实务,提高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背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背景和法律风险,积极参与讨论和宣传,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五、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不仅需要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也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等。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法治思维是指个体或社会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尊重法律、依法行动的思维方式。

在当今社会,法治思维不仅是法律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全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法律教育课程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应当加强相关的法律教育课程。

通过开设法学、法律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基本认知与理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思维方式。

二、创设法律文化氛围大学校园应该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讲座和座谈会等活动,邀请法学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与讲解,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敏感性,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法治的重要性。

三、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具体而直观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并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各种法律案例,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活动是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扮演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等角色,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司法机制和法律程序,并通过辩论和辩护的方式培养自己的辩论能力和法律意识。

五、加强实践教育法治思维的培养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和法律途径,亲身感受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法律实习和实地考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体验。

六、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例如,建立法律研究中心或法治教育平台,推出法律学习网课、在线讲座和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途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七、鼓励学生参与法律研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法律研究并鼓励通过撰写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对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至关重要。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变得日益重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和未来的社会主力军,大学生具有着特殊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他们应该具备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以及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治意识是指个体对法治社会的正确认识和认同,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尊重,以及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和责任的承担。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法治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他们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应该注重法治精神的培养和传承,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水平和法制素质,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值得关注。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一些大学生对法治意识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不足,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和责任的承担不够重视。

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和行为准则,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

这些表象反映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淡薄和迫切需要提高的现状。

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方法包括多个方面。

高校要加强法治教育,将法律法规纳入课程体系,增加法学、法理学、法律伦理学等法律相关课程的开设。

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思维。

权威机关要加大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引导与宣传,加强对法治教育的监管和指导。

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法律活动的支持,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

要完善法治意识教育的规划和教材,确保法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要引导大学生亲近法治,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提升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个体也要自觉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

他们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关注社会法律动态,增强自我防范和维权意识。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论文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论文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法律的实施和遵守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至关重要。

作为当代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在提升法治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作为大学生,了解法律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提升法治素养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深入学习法律知识:1.注册法学课程:大学设有法学专业和相关的法律课程,通过注册这些课程可以系统地学习法律理论和实践知识。

2.参与法律研讨和讲座:关注学校或社区举办的法律研讨会和讲座,听取专家学者的讲解和意见,对法律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3.阅读法律书籍和案例:通过阅读法律书籍和案例,可以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对法律运作的过程和原则有更深入的了解。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法治带来的社会效益,并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方法有:1.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活动,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组织或相关机构参与法律援助工作,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

2.加入志愿者团队:选择参加志愿者团队,如环保、教育等领域,通过志愿服务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法治素养。

3.参与社区建设:积极参与社区的法律宣传、规范制定和公共事务处理等活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强化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升法治素养不仅仅是学习法律知识,还需要强化个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法律意识是指个人对法律的认同、尊重和遵守,道德观念是指个人对公共利益和社会规范的理解和认同。

以下是强化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建议:1.遵守法律法规:作为大学生,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违反法律纪律,树立榜样作用。

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

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

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

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

例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湘潭大学曾爱云、陈华章杀人案等。

根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1965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 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为70%。

而大学生犯罪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约占高校总人数的 1.26%。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

法律知识主要由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两大部分组成。

重庆地区五所高校851名三年级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对问卷所列的14个法律法规的认识情况,58%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不甚了解”。

57%的学生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只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感兴趣。

对江西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

70%的学生能答对宪法、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比较生疏。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制建设逐渐成熟,法律逐渐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法宝。

因此,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尤其重要,能够有效地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积极参与司法活动、促进社会公正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本文就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进行浅析:一、加强自身法律知识要想拥有高度的法治意识,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基础。

因此,大学生应该通过读书、学习和与法律相关的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法律水平。

同时,要尤其重视常见法律条款的学习、掌握有关司法实践的案例,了解自己的基本法律权利和义务等。

良好的法律知识和领悟能力,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的核心,更有效地应对自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增强对法治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培养“信法守法、尊重法律”的思想。

要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法律规定的权威和约束力,并且时刻记住“不法得胜、法才能治”的道理。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了解法律的最新变化,关注与自身有关的法律动态并避免因为无知而误解或违反法律。

三、积极参与法律活动积极参与法律活动是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参加模拟法庭竞赛、法律知识讲座、法律服务志愿者等方式,了解和感受法律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过程。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法治的重视,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在法律事务中的运用能力和应对能力。

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社区、就业单位或工作岗位上积极参与维权活动、防范诈骗或帮助弱势群体,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四、强化法制观念在提高法治意识的过程中,大学生有必要培养健康的法制观念。

法制观念涉及到人们对法制的理解、态度和实践。

要领会法律的正义和公正,抵制图利个人、侵犯他人利益行为。

同时,在法制观念方面应该摒弃盲目崇拜权威、对法律规定存在疑虑、对法律知识的漠视等问题,以坚定和正确的法治意识引导和推进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律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律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律意识作为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法律的了解和理解基础之上的,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

一、认识法治思维的重要性法治思维是指在社会生活和行为中时刻考虑法律规范和法治原则的思维方式。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法治思维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意识,同时也能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和文明素质。

二、加强法律知识学习1. 学习法律相关课程:大学阶段,法学、法律相关的课程是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的基础。

针对自己的专业或感兴趣领域,可以选修相关的法律类课程,学习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阅读法律书籍和案例:通过阅读法律书籍和案例,可以培养对法律的兴趣和理解。

了解不同案例中的法律逻辑和法律原则,将有助于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

三、参与法律实践活动1. 参加模拟法庭或法律竞赛:通过参加模拟法庭或法律竞赛,可以模拟真实法律环境,锻炼自己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法治思维,还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意识。

2.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一种方式。

选择一些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通过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体验法律的公正和正义。

四、注重日常行为规范1. 遵守法律法规:作为大学生,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违反国家和社会的法律规定。

要明确遵守规则的意义和必要性,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通过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对法律问题的敏感度。

五、与法律人士交流互动1. 参加法律讲座和研讨会:了解一些法律讲座和研讨会的信息,参与其中,与专业人士交流和互动,可以增加对法律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2. 寻求法律指导和建议: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疑问时,可以向法律专业人士寻求指导和建议。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 素养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 素养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1.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注重学习,广泛涉猎各类知识,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建议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律意识,多读经典著作和文献,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

2.培养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具备审视事物和观点的能力,并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尽量避免盲从和模仿,积极参与学术和公众讨论,提升对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的理解。

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遵循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尊重他人,崇尚诚实、守信、自律等道德品质。

培养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公益活动以及服务社会的志愿者活动。

4.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了解和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注重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治理念和法制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5.参与法律教育和培训:积极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举办的法律教育和培训活动,如法律讲座、模拟法庭等。

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运行机制,增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从中获得启迪和帮助。

避免与不良的人际关系和消极的舆论环境接触,保持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7.实践和实习机会的利用:通过参与实践和实习活动,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法律法规的应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法治素养。

参与相关社会活动和项目,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应用法律和价值观的能力。

总之,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需要个人的自觉和努力。

通过学习、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同时,要不断反思、调整和提升自己,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时代新人。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对策探究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对策探究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对策探究现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为我国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些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培养有所欠缺。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几种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

建立法治教育体系。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将法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

学校可以设立法学系或法学专业,提供法律课程,并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中。

通过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以及正确的法律观念,可以确保学生具备法治意识。

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

新媒体具有覆盖广泛、传播快捷的特点,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学校可以建立法治宣传团队,制作宣传视频、文章等,向广大学生进行法治宣传。

也可以组织法治知识竞赛、法制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加强法律实践教育。

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法律事务,开展调解、咨询等服务,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和作用。

学校还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法庭辩论和裁决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保障。

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学教师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扎实的法学知识和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能力。

学校也可以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律师进校授课,给学生提供更多实用的法律案例和经验分享。

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法治教育体系、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加强法律实践教育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他们做合法公民的意识和责任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主要有三点。

一、提高思想觉悟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优秀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的行动,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仅是长期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仅仅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见诸行动。

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思想觉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但也不难。

4.多读书。

读的书多了,思想就会变得深邃,觉悟也会随之提高。

当然,这里指的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励志书,心灵鸡汤。

要多看世界名著,如果你不喜欢看小说,也可以看看著名作家写的散文。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过了岁月的洗礼。

二、提高道德修养1.注重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婚姻是人生之路的一道坎,处理得好,一生美满幸福,处理不好,轻则败坏自身形象,葬送美好前程,重则坐牢杀头。

因此,大家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要端正自己的婚恋态度,具体做到“三不”,即不以貌取人、不以财取人、不以地位取人。

2.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生活情趣,是一个人内在的情感和心理需要的表现,是人们对待日常生活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模式,是政治信念、思想格调、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3.注重修炼良好的人品道德。

要做到境界要高,只有境界高了,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感,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眼界要广。

三、提高法治意识1.提高大学生对法理知识的认知。

法理知识是对法学的一般理论、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认识,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知识和理性基础。

四项法理知识是建构法律体系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塑造大学生良好法律品质的法文化底蕴。

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法理知识,才能使大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做的,什么是法律不允许做的,自觉地按照法律模式规范自己的行为。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浅析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建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大学作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人才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内涵、现状和提高途径等方面进行浅析。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内涵是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法律知识,即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定;二是法律意识,即正确认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法治精神,即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精神品质;四是法律素养,即具备遵纪守法和守法自律的道德品质。

目前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对法律的适用和法律责任产生模糊和误解;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意识和尊重不够,存在着违法乱纪、违背法律道德的现象;还有一些大学生对法治精神和法律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缺乏自觉遵守法律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法律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和认同。

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治教育活动等形式,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尊重法律的意识。

要加强法律实践教育,组织法律实践社团和法律实习,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约束和影响力。

还要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奖励机制和评优评先制度,鼓励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法律道德。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对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全面提高。

只有做到法律权威感、法治精神、法律素养与大学生的知行统一,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法治思维、法治情怀和法治品质的高校毕业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

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

例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湘潭大学曾爱云、陈华章杀人案等。

根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1965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 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为70%。

而大学生犯罪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约占高校总人数的 1.26%。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

法律知识主要由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两大部分组成。

重庆地区五所高校851名三年级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对问卷所列的14个法律法规的认识情况,58%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不甚了解”。

57%的学生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只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感兴趣。

对江西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

70%的学生能答对宪法、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比较生疏。

对福建大学生的一份调查表明,被调查大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很了解的仅占2. 8%,了解一些的占64%,25%的人表示不了解。

被问及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时,能回答六项以上的只有12. 2%。

这些调查表明,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欠缺。

由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欠缺,导致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模糊。

相当多的大学生不能区分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认为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2、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注重眼前利益,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甚至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很难遇到法律问题。

其实人在社会中生存,时时刻刻都与法律及其法律相关的问题紧密联系,只是当时没有注意罢了。

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为了图便宜,大多数人都买二手电脑和手机,他们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

有的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买了赃物,其实这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

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势在必行。

3、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在法律基础课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但是在现实中,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如有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拿不到钱,甚至还被罚钱;有的毕业生毕业时不知道怎么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有的大学生在购物时不知道索要发票与“三包”凭证,更有甚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却只能自认倒霉,类似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

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4、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4]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17%。

我们知道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

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

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

现在知道了,自己很后悔。

如此可见,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还很低,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多数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

”因此,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学生法制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1、心理不成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在校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和心理成长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制力,情绪容易波动,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对于社会未能有系统的认识。

另外,大学生承载着家庭、亲友、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期望,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承受着学习、竞争、经济、情感、就业等压力。

[①]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一些大学生常常会产生功利性和随意性的心理,并因而引发抵触社会法律和制度的情绪,甚至会因为学业受阻、恋爱失败等原因产生反社会情绪,无视法律法规,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自毁前程。

2、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自汉代以来,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一直以儒学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统治理论,提倡“以德治国”和“人治”。

国家的一切事物和百姓的一切行动必须遵照儒家指定的道德标准,必须符合“道、德、仁、义、礼”。

因而人民没有“民主”、“自由”、“法治”的概念和思想渊源。

从而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法律就会变成废纸一张。

在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法”和“刑”实际上是一样的,是一种“以暴制暴”和保护“天赋君权”的国家机器和统治工具。

这种“法”并不具备正义、平等的价值观和理念,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法在民众心目中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甚至不加思索地从心理到认识上加以排斥和拒绝。

[②]而这种“法”始终掌握在统治者手中,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对法产生了一种恐惧感。

3、课堂教学受限,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当前,中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但现行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对专业教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历史及现实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

4、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

权利意识指人们对自己正当权利的感知、正确理解和加以捍卫的观念。

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必然要求人们将对方作为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

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

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

然而现实生活中,由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效益低下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5、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上升境界。

由于中国受数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响,权力至上、专制特权、义务本位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消极的法律观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还没有真正成为权力运作的最终依据。

作为高校大学生,受传统意识影响,接触外界相对较少,加之社会宣传对法律意识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当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及时懂得法律、了解法律,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他们中的地位,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动摇了法律信仰。

<三>、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方法。

1、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

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

通过教学,法律论文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学习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基本内容。

明确宪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通过对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法的行为和现象作斗争的思想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实际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及身边很多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形成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充分地运用起来。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得到教育和启迪。

这种既有直观实务又有深层理论的滚动式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渠道之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法律现象给予关注的热情和兴趣,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3、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一个人只有对社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的约束,加强自身的自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