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
导赤各半汤(《伤寒六书》卷三。)_伤寒六书卷三_减法方剂树
导赤各半汤(《伤寒六书》卷三。
)_伤寒六书卷三_减法方剂树导赤各半汤(《伤寒六书》卷三。
)_伤寒六书卷三_减法方剂树 (1)1.原方 (2)1.1.组成:黄连、黄芩、甘草、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知母、人参。
21.2.功效:伤寒经证,心下不硬,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身无寒热,热传手少阴心,心火上而逼肺,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唇赤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
(2)1.3.来源:《伤寒六书》卷三。
(2)2.导赤泻心汤 (2)2.1.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2)2.2.组成:黄连、黄芩、甘草、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知母、人参。
22.3.功效:伤寒经证,心下不硬,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身无寒热,热传手少阴心,心火上而逼肺,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唇赤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
(2)2.4.来源:《伤寒六书》卷三 (3)3.知母黄芩汤 (3)3.1.减:黄连、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人参 (3)3.2.组成:知母2钱,黄芩2钱,甘草1钱。
(3)3.3.功效: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憹,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
(3)3.4.来源:《扁鹊心书.神方》 (3)4.黄连泻心汤 (3)4.1.减: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知母、人参 (3)4.2.组成:黄连、黄芩、甘草。
(3)4.3.功效:一切火热壅肿疮疡。
(3)4.4.来源:《疡科心得集》卷上 (3)5.安神散 (3)5.1.减:黄芩、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知母 (3)5.2.组成:人参1钱半,黄连(姜汁炒)1钱半,甘草5分。
(3)5.3.功效:小儿心经有热有虚,夜啼不止。
(3)5.4.来源:《寿世保元》卷八 (3)1.原方1.1.组成:黄连、黄芩、甘草、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知母、人参。
1.2.功效:伤寒经证,心下不硬,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身无寒热,热传手少阴心,心火上而逼肺,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唇赤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
导赤饮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导赤饮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
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
导赤饮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
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
导赤饮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生地、木通、甘草、人参、麦冬(去心)、车前、滑石、柴胡各等分。
【功能主治】利小便。
主痘疮小便涩,烦渴,发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处方】生地黄、赤茯苓、木通、麦冬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心经热,小便赤。
【用法用量】灯心1团,水煎服。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以上就是本文对导赤饮的一些介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多积累这方面的信息,一定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的。
生活常识分享。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导赤散!【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处方】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利水通淋。
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涩不畅,尿时刺痛,舌红脉数。
现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肥大型前列腺炎等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竹叶,同煎至8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
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
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生活常识分享。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的失常,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的发生。
此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的容。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的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四大类。
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
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
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
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分证候卫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致使肺卫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其病变主要累及肺卫。
【临床表现】本证的基本临床特征是: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
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
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
风热上扰,则舌边尖红。
风邪在表,故脉浮,苔薄,兼热邪则脉数。
(二)气分证候气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
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
若兼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若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若兼自汗,喘急、烦闷、渴甚,脉数而苔黄燥者为热在肺胃;若兼胸痞、烦渴、下利、谵语者,为热迫大肠。
【证候分析】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发热而不恶寒,尿赤、舌红、苔黄、脉数,邪不在表,故不恶寒而反恶热;热甚津伤故口渴;热扰心神故心烦。
导赤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导赤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我们都知道导赤承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导赤承气汤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
我们都知道导赤承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导赤承气汤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赤芍药9克细生地15克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柏6克芒消3克
【功能主治】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烦渴甚,脉左尺牢坚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
先服200毫升,不下再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导赤承气汤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导赤承气汤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生活常识分享。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引言导赤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在中医药学中,导赤散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该药方的疗效。
功能主治导赤散主要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导赤散中的一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火热引起的疾病。
例如,对于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疾病,导赤散可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2.疏风解表:导赤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疏风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导赤散可通过促进汗液排出,降低体温,改善身体不适。
3.活血化瘀:导赤散中的部分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淤血和瘀血的积聚。
因此,导赤散对于疼痛、肿胀、血块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4.调理气血:导赤散中的一些草药对气血有调节作用。
它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理气血的平衡。
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如贫血、乏力等,导赤散能够提供补充,起到调理作用。
5.缓解痛经:导赤散对于痛经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它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经期腹痛、经期不调等症状,导赤散能够起到舒缓作用。
6.提高免疫力:导赤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总的来说,导赤散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缓解痛经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疾病治疗方面。
用法用量导赤散的用法用量如下:•口服:每次一剂,每日2-3次,视病情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导赤散之前,应该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注意事项在使用导赤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对该药方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3.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4.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以上是对于使用导赤散的一些注意事项,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咨询医生。
陈瑞春伤寒八法研究
第三节 下法
(二)宣白承气汤:此为痰热阻肺、肠腑热结不 通之肺肠并病。痰热阻肺而喘促,肺气不降、腑 气不通则潮热、便秘,用提壶揭盖法,以宣白承 气汤证宣肺化痰,泻热攻下。其中石膏清肺胃之 热;杏仁、栝楼皮宣降肺气、化痰定喘;大黄攻 下腑实。腑实得下则肺热易清,肺气清肃则腑气 易通。吴鞠通“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 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之法也”。本方取白 虎、承气二方而成,有宣肺通腑之功效。
法,依法制方,是论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 成部分。因而从八法的纵横来探索《伤寒 论》的治法,是有临床意义的。
第一节 汗法
汗法是针对外感热病第一关而设,通过开 泄腠里,调和营卫,发汗祛邪的方法,达 到放散体温,顿挫病势的目的,即《内经》 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 炭,汗出而散”的意思。
因为汗法主要功用在于驱邪,使病邪不至 深入而从表解。所以,有“善治者,治皮 毛”的说法。论中汗法概括起来,有正治 与权变两个方面。
汗法正治法
柯韵伯曰“原法两汤各煎而合服,犹水陆 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里,异道夹 攻之义也”。
汗法权变法
1、发汗清里法:大青龙汤 38,桂枝二越婢一汤27, 麻杏石甘汤 63。
适应证:表寒里热的表里俱实证。 治法:发汗表寒,清解里热。 2、发汗温经法:麻黄附子细辛汤301,麻黄附子
随证变法,内容极为丰富。
汗法正治法
峻汗法:麻黄汤 46 适应证:寒邪束表,卫阳郁遏的表实证。 治法:峻汗攻邪。 缓汗法:桂枝汤 12 适应证:风寒在表,卫气不固的表虚证。 治法:缓汗祛邪。 微汗法:麻黄桂枝各半汤 23,桂二麻一汤 25 适应证:邪微正未复,须发汗解表之证。 治法:微汗祛邪。
第三节 下法
(二)下法的权变法 3.攻下逐水法
常用中成药——导赤丸(OTC)阴阳解析
导赤丸(OTC)阴阳解析处方:连翘120克、黄连60克、栀子(姜炒)120克、木通60克、玄参120克、天花粉120克、赤芍60克、大黄60克、黄芩120克、滑石120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尿通便。
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大蜜丸,每丸重3克。
口服。
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阳性药:无平性药:无阴性药:连翘、黄连、栀子(姜炒)、木通、玄参、天花粉、赤芍、大黄、黄芩、滑石。
君药:大黄解析: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黄连:苦,寒。
归心、胃、肝、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栀子: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玄参:苦、甘、咸、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滋阴生津。
天花粉:苦、微甘,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赤芍:苦,微寒。
归肝经。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
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
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滑石:甘、淡,寒。
归胃、膀胱经。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
木通:苦,寒。
归心、小肠、膀胱经。
利水通淋,泄热下乳。
仅有阴性药物,针对热证;君药功效以泻热攻积为主,针对热邪实证;少阳阳明并病,热邪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及肠胃。
津液水饮:燥热伤津。
方剂中,大黄、赤芍、栀子、木通、滑石,泻热攻积;连翘、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玄参、天花粉,清热生津。
诸药合用以泻热攻积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兼顾滋阴生津。
适用于内热偏盛,火炎上攻者。
脾胃虚寒忌用。
滋阴清热活血的方剂
滋阴清热活血的方剂在中医理论中,我们常常听到滋阴清热活血的方剂。
这些方剂是治疗一些血热内盛,以及阴虚火旺等病症的重要药物组合。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类方剂的具体作用及配方组成。
一、滋阴清热的作用1、滋阴是指补充人体的阴液,防止其过度消耗。
阴液不足会导致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
2、清热是指排除人体内的热毒,使人体得以回归正常状态。
热毒过盛可导致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3、活血是指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
活血可以治疗痛经、闭经等病症,同时也可以改善肤色、缓解疲劳等。
二、常见的滋阴清热活血方剂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经典的滋阴方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血热内盛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澤漆、牛膝等,可以补益肝肾,滋养阴液,清热明目。
2、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滋阴补气、调养心脾的药物方剂,主要用于体弱多虚,情志不舒等病症。
八珍汤由当归、白芍、熟地黄、人参、茯苓、神曲、枸杞、甘草等共计八味药材组成,能够调和气血、益气生津,使人体得以健康。
3、护肝片护肝片是一种滋阴清热、保肝护肝的中成药方剂,主要用于肝炎、肝硬化等肝病,以及酗酒、抗生素过量等肝功能损害的治疗。
护肝片由毛冬青、丹参、浙贝母等多种草本植物制成,可以清热解毒,凉血除烦,保护肝脏,补养不足。
三、使用滋阴清热活血方剂的注意事项1、注意剂量。
使用药物过多过滥,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副作用,应该按照医师的建议合理使用。
2、注意使用时间。
药物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应该隔段时间停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3、注意饮食调节。
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调节,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功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之,滋阴清热活血的方剂是中医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药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药物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
多梦的资料
[多梦的资料]梦证的中医治则有哪些?中医药在数千年与梦寐疾患作斗争的过程中,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根据,与梦证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治疗梦证的原则体系。
刘玉贤等总结这些原则及其规律,对提高临床梦证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宁心安神梦是睡眠中心神活动的一种表现,所谓“梦造于心,其原则一。
”(张景岳《类经·梦寐》)“梦者,寐中之心动也。
”(朱熹《朱子大全集·答陈安卿》)中医认为,病梦的形成是由于某种淫邪侵袭,导致脏腑、阴阳、气血等发生病理变化,反馈到睡眠的潜意识即“心神”中,形成种种不同的梦象。
正如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谓的“因其所病,见于梦,此为病梦也。
”清代名医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中亦曰:“若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
”《灵枢·淫邪发梦》总结梦之本质及其形成过程曰:“正邪,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梦证既然为各种原因最终导致“神不安”所引起,即神不安乃梦证之本,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原理,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梦证,总以宁心安神为首要治则。
清代名医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魂魄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
”同时,因宁心安神可在临床中具体操作,有一系列固定的药物如朱砂、磁石、琥珀、珍珠、龙骨、牡蛎、生铁落、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和方剂如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等,因此,又可作为具体治法应用。
治则和治法的合一,可以说是梦证本于治病求本治则的一个特殊规律。
(2)扶正祛邪梦证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反映于梦中的过程。
邪正斗争的胜败,决定着梦证的进退。
治疗梦证,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愈,促进病理梦向生理梦的转归。
故早在《灵枢·淫邪发梦》中就明确提出扶正祛邪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梦原则。
①祛邪:适应于邪气盛为主的梦证。
汪昂汤头歌诀全文
汪昂汤头歌诀全文汤头, 歌诀, 全文, 分享四君子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
袪痰补气阳虚饵。
除却半夏名异功。
或加香砂胃寒使。
四物当归地芍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八珍合入四君子。
气血双疗功独崇。
十全大补加耆桂。
益气养营力更雄。
人参养荣即十全。
除却川芎五味联。
陈皮远志加姜枣。
气血两虚用补便。
养心汤用草耆参。
二茯当归柏子寻。
夏麴远芎兼桂味。
再加酸枣总宁心。
补中益气术耆陈。
参草升柴归用身。
劳倦内伤功独擅。
阳虚外感亦堪珍。
大补阴丸知柏龟。
地黄脊髓共相随。
若加肉桂为滋肾。
龟地全除用柏知。
六味地黄益肾肝。
山茱丹泽药苓丸。
八仙长寿增冬味。
治损功同九转丹。
阴虚火旺宜知柏。
目病滋阴杞菊堪。
七味力专分附桂。
耳聋磁石一两参。
济生肾气六味需。
车牛桂附四般俱。
若除牛膝车前子。
八味名传治症殊。
天王遗下补心丹。
为悯山僧讲课难。
归地二冬酸柏远。
三参苓桔味为丸。
归脾汤用术参耆。
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
肠风崩漏总能医。
小建中汤芍药多。
桂姜甘草枣枚和。
更用饴糖补中脏。
虚劳腹泠服之瘥。
增入黄耆名亦尔。
表虚身痛效无过。
又有建中十四味。
阴斑劳损起沈奇。
十全大补还加附。
麦夏苁蓉仔细哦。
独参汤以人参名。
专任方知气力宏。
同是扶阳救阴法。
脉微血脱可回生。
当归补血亦奇方。
热发都缘血不昌。
五倍黄耆归一分。
真阴濡布主之阳。
补肺阿胶马兜铃。
鼠粘糯草杏仁并。
肺虚火盛人当服。
顺气生津嗽哽宁。
百合固金二地黄。
玄参贝母桔甘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
喘咳痰红肺气伤。
紫菀汤中知贝母。
参苓五味阿胶偶。
再杏甘桔治肺伤。
咳血吐痰劳热久。
秦艽扶羸鳖甲柴。
地骨当归紫菀偕。
半夏人参兼炙草。
肺劳蒸嗽服之谐。
秦艽鳖甲治风劳。
地骨柴胡更有蒿。
当归知母乌梅合。
止嗽除蒸敛汗高。
黄耆鳖甲半柴知。
艽菀参苓地骨皮。
地黄芍药天冬桂。
甘桔桑皮劳热宜。
益气聪明汤蔓荆。
参耆黄柏葛升并。
再加芍药炙甘草。
目障耳聋服自清。
升阳益胃术参耆。
陈半黄连炙草宜。
苓泻防风羌独活。
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赤散的功效与作用赤散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方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类人群都非常喜爱。
今天就来看看赤散的功效作用等。
【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
【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每服方寸匕,温酒下,复眠得汗,即愈。
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鼻、粉身佳。
牛马疫,以一匕着舌下,溺灌,日3-4次,甚佳也。
【摘录】《肘后方》卷二【处方】丹砂12铢,蜀椒18铢,蜀漆18铢,干姜18铢,细辛18铢,黄芩18铢,防己18铢,桂心18铢,茯苓18铢,人参18铢,沙参18铢,桔梗18铢,女萎18铢,乌头18铢,雄黄24铢,吴茱萸30铢,麻黄2两半,代赭2两半。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风口噤疟不绝,妇人产后中风寒,经气腹大。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耐药者二匕。
夏令汗出。
欲治疟,先发一时所,服药二匕半,以意消息之。
细辛、姜、桂、丹砂、雄黄不熬,余皆熬之。
【摘录】《千金》卷九引华佗方【处方】赤石脂3两,桂心1两,代赭3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石脂疗腹痛、下痢赤白,代赭治腹中毒邪、女子赤沃漏下,皆《本经》主治,以其味涩司收,故用桂心之辛而散其滞也。
【摘录】《千金》卷三【处方】干姜1两,防风1两,沙参1两,细辛1两,白术1两,人参1两,蜀椒1两,茯苓1两,麻黄1两,黄芩1两,代赭1两,桔梗1两,吴茱萸1两,附子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项强身热,腰脊痛,往来有时。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酒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九【别名】藜芦散【处方】藜芦1两,踯躅花1两,附子6铢,桂心6铢,真朱6铢,细辛18铢,干姜18铢,牡丹皮1两6铢,皂荚1两6铢。
痹症--古书中23种分类
痹症--古书中23种分类痹症,是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症。
“痹”即闭阻不通也。
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和重着等一类疾患。
《素问·痹论》即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也。
」在临床上主要可分“风痹”,“寒痹”,“湿痹”和“热痹”四种。
在内经等古籍中,按病变部位又可分为“筋痹”,“骨痹”,“脉痹”,“皮痹”,“热痹“,“肌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挛痹”,“阴痹”,“远痹”,“血痹”,“胸痹”,“肠痹“,“胞痹”,“食痹”,“五脏痹”等。
详见各条。
1、风痹风痹,病名。
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痹证。
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
2、寒痹一名痛痹、骨痹。
指寒邪偏重的痹证。
3、湿痹①痹病中的一种。
《内经》名之曰着痹(《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又名肌痹。
《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
②属脚气病之一。
龚廷贤《寿世保元》将脚气之疼痛不仁者,称之为湿痹。
4、热痹热痹,病名。
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症。
又称脉痹。
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
5、筋痹①指筋膜受风寒湿邪所浸而致之痹证。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
”《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圣济总录》卷二十:“《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
其状拘急,屈而不伸是也。
”治以疏筋养血结合祛邪法,方用羚羊角散、天麻汤等。
②指肝痹。
见秦景明《症因脉治》卷三。
参见肝痹条。
③指风痹。
《证治汇补》:“筋痹即风痹也。
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弛纵。
黄连导赤散临床应用举偶
5 9
尿 液 辨证 的 临床 应 用 色味 辨 治
— —
付 澄 洲’
关键 词 : 尿液 ; 中医; 病证; 辨 治 中图分 类 号 : R 2 4 1 . 2 文献2 0 1 4 ) 0 1 — 0 0 5 9 — 0 1
包头 市 中心 医院( o 1 4 o o o ) 2 0 1 3 年1 2月 2 6日收稿
质、 昧、 时、 痛 。也 就 是关 注 尿 液 的有 无 、 多少、 缓急、 清浊、 冷热、 昼夜 、 痛胀 、 色昧 , 以及并 发 症 的辨 证 分 析 。 ( 无 尿者 壅 闭也 , 治以 通利之法 ; 多 尿 者 治 以 温补 之 法 , 尿 无力 者补 其 气 , 尿 频 急 者清 其热 , 尿清 冷 者 温脾 肾 , 尿 痛胀 者 除瘀 痰 。 ) 现重 点 谈一 下尿 液 的 色 味 辨证 。诚 所谓 : 望 而 知 之谓 之 神 , 神 乎神 在 其 门 。 透 明而 浅 柠檬 色 , 味轻 : 健康、 正常。 尿 昧重 一 可考 虑 包皮 过 长 ,慢 性 膀 胱 炎 。烂苹 果 味 一 可考 虑 糖 尿 病 酮症 酸 中毒 。 氨臭 味一 可 考虑 尿 毒症 。大 蒜 味一 可 考虑 有 机 磷 中毒 及 应 用硫 磺 制 剂, 芦笋、 大蒜 。 乳 白色 尿 : 丝虫 病 、 泌尿 系感 染 , 脓性感染。 多肺 气 不 足 黄褐 色尿 : 黄疸 、 肝硬化 、 甲肝等 。多 中焦 湿 热红 色 尿 : 泌感 、 结石 、 肿 瘤、 肾炎 等 。多热 结 膀胱 黑 褐 色尿 : 酸 中毒 、 黑色素瘤、 急 性 进展 性 肾炎 。多 肾气 衰败 尿 液 清而 呈 红葡 萄 洒状 : 疟疾、 阵 发 性血 红 蛋 白尿 。多气 虚 热 结酱 油 尿 : 溶 血性 贫 血 多气 虚 热 结 血色液 尿 : 前列腺炎 、 淋病 等 。 湿 热互 结 , 脾 肾受 累绿 色 尿 : 用 大 量 消炎 药 或有 绿 脓杆 菌 滋 生 。 多 脾 肾不 足 ( 脾) 浑 浊 而脓 性 尿 : 泌感 、 前 列 腺炎 、 膀胱 炎 。 多 膀 胱 湿 热无 色透 明 : 尿崩症 、 多囊肾、 糖尿病。 多 脾 肾不 足 ( 肾) 尿 泡 沫者 : 多见 尿 蛋 白 : 散珠样子( 时限) , 圈状 ( 大 小) , 薄厚 , 厚 层 表 示 尿 蛋 白增 加 尿 液 理 化 成 分 的辨 治 ( 望 化 验 单) 红细胞 : 肾盂 肾炎 、 泌感 、 肾结 石 、 肾结核 ,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辨 证 +仙 鹤 草 、 三七 、 白茅 根 等 白细 胞 : 膀胱炎、 肾盂 炎 、 前 列 腺 炎 。知母 、 黄柏 , 蝉 蜕等 管 型 : 肾炎、 肾盂 炎 、 肾动 脉硬 化 、 肾病 综 合征、 肾衰 、 严重 感 染 : 金樱 子 , 芡实 , 土茯苓 , 石 苇 等 上皮 细 胞 : 泌感 、 结石金 钱草 , 篇蓄 , 瞿麦等尿结 晶 : 酸 性 结 晶一 泌 尿 系 感 染, 结石、 肾炎 、 肾硬 化 、 肿瘤、 肝 硬化 。 三七参 , 威灵 仙 , 冬 虫 夏草 等碱 性 结 晶一 泌 尿 系感 染 、 尿潴 留等 。葶 苈 子 , 蟋蟀 , 金钱草等。 尿 糖 :生地 , 知母 , 苍耳子 , 淫 羊藿 , 元参等。 综上所述 : 我 们探 讨 了 尿液 异 常 的 中医 临床 辨 治 。 临床 应用 义 当注 意患 者 的 病 证 、 病 人 的 体质 , 病 情 的缓 急 、 以及 并 发 症 、 兼 证 的情 况等 加 减 用 药 , 方 可 治 疗精 准 , 以治 则 不失 也 。
历代名医效方大全
508首2015年初夏1,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辛附汤桂枝去芍加麻辛附汤麻桂各半汤麻2,大青龙汤越婢汤加半夏还魂续命甘草麻黄汤黄3,小青龙汤加石膏苓甘五味姜辛汤汤4,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豆汤1,桂枝加芍大黄?知母?术附苓?芍姜人参?厚杏?芪桂2,苓桂术甘五苓散防己茯苓汤木防己汤茯苓泽泻枝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近效术附汤汤3,枳实薤白桂枝汤桂甘龙牡汤炙甘草汤温经汤太阳归芪建中汤当归四逆汤加吴姜葛根芩连汤葛葛根加半夏汤根柴葛解肌升麻葛根汤1,小柴胡加石膏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苓桂龙牡柴胡枳桔汤2,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生姜泻心汤黄连汤黄芩汤加姜夏白头翁加甘草阿胶小3,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干姜半夏人参丸伤柴干姜芩连人参汤厚朴姜夏甘生汤橘皮枳实生姜汤胡甘遂半夏汤少阳4,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桔梗白散排脓散瓜蒂散葶苈大枣十枣汤大陷胸丸寒大大黄黄连泻心栀豉小半夏加茯苓大半夏汤柴茵陈蒿汤枳实栀子大黄豉汤栀子柏皮?干姜汤胡1,四逆散枳实芍药散枳术丸半夏厚朴汤厚朴七物汤2,大柴胡加芒硝?石膏?厚朴?龙牡芍甘附子汤1,白虎加桂?苍?参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竹皮大丸复脉汤三物黄芩八味丸猪苓汤黄连阿胶汤阳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酸枣仁汤2,调胃承气汤大小承气汤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明麻仁丸己椒苈黄丸大黄硝石汤大陷胸汤3,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抵挡汤下淤血汤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1,人参汤附子理中丸桂枝人参汤连理汤乌梅丸阴2,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吴茱萸汤肾着汤黄土汤芎归胶艾汤桃花汤薯蓣丸证3,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防己黄芪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破格救心汤六朝千金方1,续命汤及散独活寄生汤2,犀角地黄汤十味地黄汤紫雪3,温脾汤紫丸紫葛丸4,孔圣枕中丹磁朱丸驻车丸苇茎汤鲤鱼汤肾热汤补养地黄丸消渴方5,翼方万病耆婆丸外台方1,外台茯苓饮温胆汤神秘汤二加龙骨汤2,黄连解毒汤三黄石膏汤葱白七味饮3,香丸八首八白美颜珊瑚丸松石丸局方1,至宝丹抱龙丸苏合香丸黑锡丹半硫丸2,凉膈散甘露饮八正散地榆槐角丸洗肝散补肝散3,二陈汤平胃散七气汤(参桂夏甘)藿香正气散五积散六和汤香薷饮缩脾饮4,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无比山药丸十全大补汤十四味建中汤青娥丸真人养脏5,华盖散参苏饮苏子降气汤十神汤香苏饮逍遥散人参败毒散川芎茶调散6,失笑散小活络丹香连丸戊己汤牡蛎散五皮饮(五加皮非桑皮)钱氏药证直决陈文中1,六味地黄丸凉惊丸泻青汤导赤散泻白汤补肺阿胶汤泻黄汤2,七味白术散异功散益黄汤消积丸紫霜丸3,升麻葛根汤保元汤严氏济生方1,牛车肾气丸实脾饮疏凿饮子小蓟饮子2,乌药顺气汤四磨汤涤痰汤3,归脾汤十补丸4,蠲痹汤丁香柿蒂汤清脾汤橘核丸妇人良方仙方活命饮导痰汤天仙藤散缩泉丸三痹汤四生丸三因方控涎丹加味四斤丸应梦人参散荆公妙香散四七汤十味温胆汤人参养荣汤圣散子方百一紫金锭指迷茯苓丸杨氏马兜铃丸牵正散本事方硇砂丸白金丸朱肱白虎加苍术汤玄参升麻汤金沸草散河间1,防风通圣散双解散当归龙荟丸三一承气汤三花神佑丸2,六一散桂苓甘露饮3,地黄饮子4,清震汤石膏羌活散戴人木香槟榔丸禹功散易水1,九味羌活汤大秦艽汤2,芍药汤胃风汤黑地黄丸东垣1,补中益气丸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玉屏风散2,当归补血汤麻黄人参芍药汤圣愈汤升阳举经汤复元活血汤3,枳实消痞丸枳实导滞丸木香顺气丸厚朴温中汤4,羌活胜湿汤当归拈痛汤龙胆泻肝汤中满分消丸及汤葛花解珵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滋肾通关丸5,朱砂安神丸当归六黄汤清胃散通幽汤润肠丸清燥汤生脉饮清暑益气汤普济消毒饮清空膏立效散白术除湿汤滋阴地黄丸小半夏加茯苓罗天益三才封髓丹秦艽鳖甲散海藏神术散消暑丸桃红四物汤表实六合汤丹溪1,越鞠丸保和丸左金丸小胃丹2,大补阴丸虎潜丸僵、黄治疫3,咳血方葛氏十灰散固经丸4,二妙丸上中下痛风方倒仓法王节斋化痰丸虞抟九仙散王隠君礞石滚痰丸万密斋牛黄清心丸苍附导痰丸与安时、濒湖俱黄州人聂久吾陈飞霞先醒斋资生丸慎斋更衣丸竹叶柳蒡汤陈实功消风散透脓散王肯堂代抵挡汤调营饮清骨散四神丸鸡鸣散丹栀逍遥散三层茴香丸摄生众妙方定喘汤五子衍宗丸陶节庵再造散柴葛解肌汤黄龙汤导赤各半汤生地黄连汤俞根初蒿芩清胆汤羚角钩藤汤柴胡陷胸汤葱豉桔梗汤加减千金葳蕤汤玉机医统医方考麦门冬汤麦、粳清气化痰丸集解二至丸金锁固精丸润下丸陈甘盐喻嘉言清燥救肺汤进退黄连汤金鉴1,五味消毒饮栀子金花汤如意金黄散海藻玉壶汤2,枇杷清肺饮芎芷石膏汤茯苓导水汤生脉地黄汤一捻金消食健脾丸开胃进食汤程仲龄1,止嗽散贝瓜散月华丸启膈散安神定志丸萆薢分清饮治痢散2,消瘰丸银甘汤修园丹参饮百合乌药散甘草炮姜汤木防己——消水圣愈汤(桂麻辛加知母)细干五张锡纯来复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升陷汤玉液汤硝菔通结汤寿胎丸固冲汤活络效灵丹洪氏集验方琼玉膏还少丹水陆二仙丹韩飞霞三子养亲汤交泰丸黄鹤丹青囊丸全鹿丸良附丸邵应节七宝美髯丹龟鹿二仙胶龟龄集定坤丹黑松露榴莲洪九有天王补心丹补天大造丸扶桑至宝丹斑龙丸鱼鳔丸景岳镇阴煎本草正1,左归丸右归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贞元饮——金水六君煎六安煎五阴煎2,五柴胡饮玉女煎济川煎化肝煎暖肝煎柴胡疏肝散痛泻药方舟车丸孙一奎竹沥达痰丸瓜蒌草红汤薛赵八珍逍遥士材石顽连理汤高鼓峰滋水清肝饮都气丸冯楚瞻全真一气汤陈远公1,引火汤蒸膝汤清肠饮四妙勇安汤滋阴止痢丹2,老崩汤易黄汤完带汤生化汤两地汤乳痈方郑氏养阴清肺汤绮石百合固金汤王洪绪阳和汤犀黄丸小金丹王九峰三类中黄风汤益肾蠲痹丸填精启中汤眼科奇书熟益巴戟汤四味大发散四味破气汤八味大发散叶吴温热1,轻重平三剂?升降散余氏清瘟败毒饮清营汤化斑汤凉开三宝紫金、苏合2,通下十一方宣白导赤牛黄桃核增液承气新加黄龙3,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青蒿鳖甲汤湿温暑温秋燥1,五加减正气散达原饮——三仁汤连朴饮2,白虎加苍术汤甘露消毒丹——犀角地黄汤安宫、桃红菖蒲郁金汤加苏合?至宝丹?紫金苍、草果3,王氏清暑益气4,霹雳散五积散——茯苓四逆、真武杂症麻疹痧胀白喉岭南鼠疫香附旋复花汤宣痹汤加味木防己汤二金汤魏氏一贯煎增液汤、益胃汤杨栗山温病十五方升降散轻则清之,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清凉饮、大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八方; 重则泻之,增损大柴胡、增损双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六方王勋臣三黄通络丸1,补阳还五汤黄芪赤风汤解毒活血汤急救回阳汤癫狂梦醒汤2,血府逐瘀汤膈下逐淤汤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淤汤附论:序《读医》所录,本为闲居散记,原无一定之轨。
中医辨治心咳
(下转第264页)作者简介:毛雅玮(1992—),女,硕士,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
·中医中药·中医辨治心咳毛雅玮(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天津)摘要:心咳属五脏咳之一,既有心病特点又属咳嗽范畴,与现代医学中的心源性咳嗽、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相似,本文分别从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及情志方面阐述该病病因病机,从虚、实、情志等方面阐述古今治疗经验,希望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医;心咳;心肺同病中图分类号:R318.1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9.145本文引用格式:毛雅玮. 中医辨治心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262,264.Chinese Medicin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rt CoughMAO Ya-wei(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Binhai New District,Tianjin)ABSTRACT: Heart cough is one of the five visceral coughs. It has both heart disease and cough. It is similar to heart disease coughand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in modern medicine.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organs, meridians, qi and blood. Emotional aspec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from the virtual, real, emotion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treatment experienc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Heart ache; Heart and lung disease0 引言心咳病名源自《素问·咳论》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导赤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
导赤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关于《导赤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导赤参半汤的作用与功效及吃法并并不是很清晰,下边我们就详尽的详细介绍下。
改变药方有限生地、木通、甘草、川黄连、麦门冬、犀角。
改变功效与作用有限内火妄动,上刑肺金而导致嗽血。
改变摘抄有限《症因脉治》卷二改变药方有限生地、木通、甘草、黄芩、麦冬、山栀、赤茯苓、盐车前子、灯心。
改变功效与作用有限心经络咳嗽,脉左寸洪数。
改变摘抄有限《症因脉治》卷二改变别称有限导赤泻心汤、导赤泻心参半汤改变药方有限黄芩、柴胡、甘草、犀角、麦冬、长石、山栀、茯神、知母、山参。
改变功效与作用有限伤寒经证,心下不够硬,肚子里不满意,上厕所要和往常一样,身无热寒,热传手少阴心,内火上而逼肺,渐变色神昏不言,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唇赤焦,舌干不饮用水,稀饭与之则咽,不与则食欲,形如迷人。
改变使用方法使用量有限导赤泻心汤(《张氏医通》卷十三)、导赤泻心参半汤(《寒温条辨》卷五)。
改变每家阐述有限1.《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阴星、太阳光药也。
陈来章曰:热入心经络,凉之以黄芩、犀角、山栀子;心移热于结肠,泄之以长石、甘草、灯心;心热上逼于肺,清以正柴胡、山栀子、麦冬。
然邪之越经而传于心者,以心魄本不够也,故又加山参、茯神以辅之。
改变摘抄有限《伤寒六书》卷三改变药方有限生地、木通、甘草、川连、麦门冬、山栀、犀角、柴胡、知母、长石。
改变功效与作用有限净心热,通便。
主心热谵语,火动于中,而多解渴,小便不畅。
改变每家阐述有限《伤寒大白》:以导赤合泻心汤,上清心经之火;加长石,导内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栀、柴胡,兼清上焦肺火。
以通便,莫若润肺;清肺润肺,又莫若利二便也。
改变摘抄有限《证因脉治》卷四改变药方有限生地、木通、川连、甘草、柴胡、山栀、犀角(磨冲)。
改变功效与作用有限心热痿软,四肢骨节不可以活动,足胫纵缓不可以收持,如核心区之折而不可以提挈,脸颊常赤,意乱闹心,脉左寸洪数。
导聚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聚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聚散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导聚散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导聚散如何吃最好。
【处方】
当归3两,赤芍1两半(醋炒),桂心1两半,青皮1两半,香附3两(醋炒),木香1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肝脾气滞,结聚不散,而致恶露不尽,小腹疼痛不止,脉沉弦涩滞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赤芍破血滞以调血,桂心温经通闭,青皮破
气平肝,香附调气解郁结,木香调气醒脾胃,为散水煎,务使气化血调,则结聚无不散,而恶露无不尽,何虑小腹疼痛之不痊哉。
【摘录】
《医略六书》卷三十
关于导聚散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
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赤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导赤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
生地、木通、甘草、川黄连、麦门冬、犀角。
【功能主治】
心火妄动,上刑肺金而致嗽血。
【摘录】
《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
生地、木通、甘草、黄连、麦冬、山栀、赤茯苓、车前子、灯心。
【功能主治】
心经咳嗽,脉左寸洪数。
【摘录】
《症因脉治》卷二
【别名】
导赤泻心汤、导赤泻心各半汤
【处方】
黄连、黄芩、甘草、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知母、人参。
【功能主治】
伤寒经证,心下不硬,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身无寒热,热传手少阴心,心火上而逼肺,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唇赤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
【用法用量】
导赤泻心汤(《张氏医通》卷十三)、导赤泻心各半汤(《寒温条辨》卷五)。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阴、太阳药也。
陈来章曰:热入心经,凉之以黄连、犀角、栀子;心移热于小肠,泄之以滑石、甘草、灯心;心热上逼于肺,清之以黄芩、栀子、麦冬。
然邪之越经而传于心者,以心神本不足也,故又加人参、茯神以辅之。
【摘录】
《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
生地、木通、甘草、川连、麦门冬、山栀、犀角、黄芩、知母、滑石。
【功能主治】
清心热,利小便。
主心热谵语,火动于中,而多消渴,小便不利。
【各家论述】
《伤寒大白》:以导赤合泻心汤,上清心经之火;加滑石,导心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栀、黄芩,兼清上焦肺火。
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热,又莫如利二便也。
【摘录】
《证因脉治》卷四
【处方】
生地、木通、川连、甘草、黄芩、山栀、犀角(磨冲)。
【功能主治】
心热痿软,四肢关节不能活动,足胫纵缓不能收持,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颊常赤,意乱心烦,脉左寸洪数。
【摘录】
《症因脉治》卷三
知道了导赤各半汤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导赤各半汤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