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精选(最新)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大全五篇)第一篇:《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近期拜读了关于教育的一篇文章《让教育回归常识》,回思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历程,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我们的传统文化常常要求并鼓励所有人向着“成功”和“成才”的方向努力。
每一位家长也热切期望孩子能出人头地。
在此影响下,学校教育更是不遗余力的向学生灌输这种观念。
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往往对学生抱着过高的期待,恨不得人人成才,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证明教育的成功。
诚如文中所言:“这种做法就符合教育的规律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连鼓励学生去做个平民的勇气都没有了?”当我们抱着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投入到复杂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去,用过高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时,是否真正关注过生命的本来面目,是否留给孩子的童年一片灿烂多彩的阳光?文中所提到的一个事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
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 500公里行程。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
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仔细分析和思考这个事件,不免对印度政府的行为赞叹。
这个5岁的孩子或许真的是天赋禀异,但是政府宁可不要一个可以引起世界瞩目的“神童”,也要保证小辛格作为一个普通的5岁孩子身体健康和情绪轻松。
印度官方的这个理念真可谓是让生命绽放了最自然的光彩。
掩卷沉思,同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首先孩子的家长和亲朋一定会因为家有神童而沾沾自喜,社会和学校也一定会对这个孩子赞誉有加,甚至将他定位为成功的典范而作为教育其他孩子的榜样,可以想象,其他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会遭受多么沉重的压力?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变得急功近利,让本该美丽的童年蒙上了沉重的阴霾。
回归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变革。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教育理念和实践在不断更新。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曾思考过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如何回归教育的原点,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本文将从回归教育的原点这一角度,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原点教育的原点,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在我国,教育的原点是“立德树人”。
这一理念源于《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明明德”指的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亲民”指的是关爱民众,“止于至善”指的是追求最高尚的境界。
这一理念强调了教育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
回归教育的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回归教育的原点的途径1. 转变教育观念。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 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育的基本载体。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就要改革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我们要减少应试教育的课程,增加实践性、探究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就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教育回归本来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本来读后感教育回归本来读后感。
《教育回归本来》是一本让人深有感悟的书籍,它深刻地揭示了当今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也对如何改善教育体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首先提到了当今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应试教育的普遍存在、学生的思维被束缚、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等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了限制,教育的本质被扭曲,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伤害,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改变教育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教学方式等等。
这些建议都是为了让教育回归到本来的样子,让学生真正地去学习和成长,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这些建议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教育体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而当今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正是阻碍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教育体制,让教育回归到本来的样子。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和成绩。
我也会积极参与到改善教育体制的行动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意义,让教育回归到本来的样子。
总之,通过阅读《教育回归本来》,我对教育体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如何改善教育体制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只有当教育回归到本来的样子,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一起努力改变教育体制,让教育回归到本来的样子。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篇一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读完《呼唤教育的回归》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教育就是考高分、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吧,现在的教育有时候就像一场疯狂的马拉松,大家都拼命往前跑,却不知道为啥跑。
也许是为了那所谓的“成功”?可成功到底是啥呢?难道只有成绩好才叫成功?我看未必!书里说教育应该回归本质,那本质是啥?我琢磨着,可能就是让我们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热爱生活。
可现实中呢,我们天天埋在作业堆里,哪有时间思考人生啊!老师和家长都着急上火,我们就像被赶着上架的鸭子,累得够呛。
就说我自己吧,每天起早贪黑,周末还有各种补习班,我都快忘了玩耍是啥滋味了。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吗?难道教育不应该是让我们快乐成长,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吗?这本书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追求成绩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教育是不是应该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空间,让我们去探索,去犯错,去成长?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被别人推着走。
不过话说回来,改变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家长得转变观念,老师得改变方法,我们自己也得勇敢地表达想法。
这一路,任重道远啊!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意识到问题,都愿意做出改变,教育的回归就有希望!篇二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读了《呼唤教育的回归》,我这心里头啊,真是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不是个滋味!咱们先来说说现在的教育,那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家长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老师们也是压力山大,而我们学生呢?那叫一个苦不堪言!这真的是我们期待的教育吗?我看不一定!这本书里提到,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关注我们的个性发展。
可现实呢?我们就像生产线上的标准件,被打磨得一模一样。
我就想问了,这样的教育有意思吗?也许有人会说,不这样怎么能有竞争力?但竞争力难道就等于分数吗?就拿我身边的事儿来说,我有个同学,特别喜欢画画,可因为学习成绩一般,家长老师都不支持,觉得这是不务正业。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这是一个远离元本的时代。
本可以顺产,却来个剖腹;本可以母乳喂养,却来个三聚氰胺奶粉;本可以徒步有氧运动,却来个尾气制造阴霾;本可以和谐养生,却来个心理斗争……我们的教育也难逃其劫——本可以快乐成长,却让书包压得喘不过气来;本可以愉悦阅读,却让孩子戴着脚镣跳舞;本可以如植物一般自然生长,却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类比: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
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
农业可不是这样。
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理,给它充分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
但即便是农业有时也难逃其劫——江西一年收获两季水稻。
人们只吃第二季大米,第一季几乎没人吃。
由于怕耽误第二季,农民会使用各种方法包括化肥农药对第一季揠苗助长。
而对于第二季,由于没有压力,农民就顺其自然成长。
其结果就是第二季大米好吃有市场。
我想,有孩子的家庭不妨让您的孩子成为第二季。
因为,不是所有第一都好。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再看一个农村母亲的教子之道——专家采访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母亲,问她是怎样教育成功孩子,让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
没想到这问农村母亲的回答却让专家们大跌眼镜:“考上清华就叫好?学费贵着呢!读完大学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
”“您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没有啥教育啊,我只是让他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比如做事,您有没有比较特殊的方法或方式?”“没有。
不过,这孩子打小我让他做的事,我先做一半,剩余的让他自己看着办。
比如,穿袜子,我帮他穿一个,筷子掉到地上,我只捡一个。
”这位母亲回答显然不像专家想象的那样有什么高深的秘诀,但细心思考,<莲~山>这位看似没有知识的母亲却有着不寻常的文化。
先是交给孩子为人处事,再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孩子养成生活等方面的好习惯。
那学习呢?其实,一个人如果他的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渐趋优秀时,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也就不在话下了。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近期拜读了关于教育的一篇文章《让教育回归常识》,回思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历程,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我们的传统文化常常要求并鼓励所有人向着“成功”和“成才”的方向努力。
每一位家长也热切期望孩子能出人头地。
在此影响下,学校教育更是不遗余力的向学生灌输这种观念。
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往往对学生抱着过高的期待,恨不得人人成才,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证明教育的成功。
诚如文中所言:“这种做法就符合教育的规律吗。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连鼓励学生去做个平民的勇气都没有了。
”当我们抱着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投入到复杂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去,用过高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时,是否真正关注过生命的本来面目,是否留给孩子的童年一片灿烂多彩的阳光。
文中所提到的一个事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印度有一个叫布·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
xx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500公里行程。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
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仔细分析和思考这个事件,不免对印度政府的行为赞叹。
这个5岁的孩子或许真的是天赋禀异,但是政府宁可不要一个可以引起世界瞩目的“神童”,也要保证小辛格作为一个普通的5岁孩子身体健康和情绪轻松。
印度官方的这个理念真可谓是让生命绽放了最自然的光彩。
掩卷沉思,同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首先孩子的家长和亲朋一定会因为家有神童而沾沾自喜,社会和学校也一定会对这个孩子赞誉有加,甚至将他定位为成功的典范而作为教育其他孩子的榜样,可以想象,其他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会遭受多么沉重的压力。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性》《让教育回归⼈性》: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作为⼀名长期致⼒于哲学阅读的学者,周国平在以哲学视⾓审视当前教育现象的同时,⼜以⾝份代⼊⽅式,从被教育者视⾓去体悟当前教育给孩⼦们带来的种种困惑,并提出⾃⼰的独⽴思考。
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许多家长眼⾥,好的教育就是⼀个好的饭碗。
所以这些家长对⼦⼥说得最多的⼀句话就是,“现在不努⼒,将来没饭吃”。
时下教育给公众的普遍印象是,教育就是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孩⼦们则像是⼀台台学习的机器,疲于应付⽂⼭题海。
多年来,社会上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不绝于⽿,⼀些地⽅确曾尝试,但常常是刚迈出⼀步,很快便被应试教育的洪流“染成”新的应试科⽬,到头来徒增孩⼦学业负担。
扭曲,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周国平分享了⾃⼰的教育理念,“⼈⽣中什么东西是值得珍惜和追求的,那么我就应该让我的孩⼦得到这个东西,教育就应该让受教育者得到这个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的”。
简单点说,周国平的潜台词只有两个字,即“快乐”。
周国平所说的快乐,并⾮意在快乐的表义,就像是笑不⼀定就快乐⼀样,⽽是包括优秀与幸福两⼤内涵。
不过,他所说的优秀并不是胜⼈⼀筹,⽽是指个⼈“禀赋能够得到很好的⽣长”,即充分激发个⼈的潜能。
⾄于幸福,周国平认为这本来就是⼀种能⼒,⼀个⼈是不是幸福,并不在于物质占有的多寡,⽽在于能否享受到精神上的欢愉。
不难看出,周国平这⾥所说的⽆论是优秀还是幸福,均指向个⼈的内在⽅⾯。
即教育不是⽤于满⾜外在的虚荣攀⽐,不是⽤于促进对外在功利的掠夺占有。
周国平进⼀步指出,“⼀个⼈唯有⼈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优秀。
毫⽆疑问,⼀个由这样的⼈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个真正和谐和⽣机勃勃的社会”。
回归常识才是教育王道教育从来都不是⾼居庙堂之上,通过资源差别化分配制造教育偶像是娱乐⽽不是教育。
陶⾏知说,⽣活即教育。
这表明教育本就来源于⽣活,没有⽣活的底⾊,教育便如浮萍之末,毫⽆价值可⾔。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1当我们提起教育,很容易想到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考试分数的追逐,却常常忽视教育中关于“人”的部分。
近日,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让教育回归人性》,深受启发。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首先,我非常赞同周国平先生提出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观点。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我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
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变得机械、冷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周国平先生强调了教育中“爱”的重要性。
只有当我们真正爱孩子,才能用心去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心灵去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另外,《让教育回归人性》中也提到了教育中关于“美”的部分。
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通过美的熏陶,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从而更好地成长。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脱颖而出,往往会过度关注成绩和分数。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个性和情感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成为“考试机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因此,《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人性的培养和成长。
此外,《让教育回归人性》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代教育现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和建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应该回归常识。
作者指出,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奖项。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应该重视的方向。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教育应该给予每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
作者提到,“高塔模式”即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只有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提供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充满变化的社会中立足。
最后,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培养。
作者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鼓励,才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通过阅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教育人性的感言
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理念,努力践行教育人性的真谛。
以下是我对教育人性的几点感悟。
一、尊重学生,关爱成长尊重是教育的基石,关爱是教育的灵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关爱学生,就是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茁壮成长。
二、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潜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正能量。
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课堂上,我们要充满激情地讲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生活点滴。
激发学生潜能,就是要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三、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是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我们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勇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
“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
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
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
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
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教育常识的回归,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观点和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应该回归常识的必要性。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国家强盛的根本,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举足轻重的任务。
然而,当前的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不少问题。
教育过度会试,强调升学率而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生活脱节等。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让教育回归常识》一书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主张教育应该回归常识,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应试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书中提出了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为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教育普遍存在竞争激烈、学生压力大的问题。
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断追求升学的目标,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书中提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观念,强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再者,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格品质、良好习惯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缺乏全面发展的能力,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书中提出了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读完《让教育回归常识》,我深深地意识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常识的回归和对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
“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
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
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
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
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这本书中,张贵勇老师记录了他和儿子哲哲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日常生活里我们看到张贵勇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平等、温柔、引导、共同进步还有道歉反思。
我觉得书中的童年才是我想要的。
全书共分为五大篇,分别是: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阅读,培育最美心灵;孩子,你慢慢来;爱,是温暖长久的陪伴;最适宜的年龄遇见最好的书。
看到名字都会让人心里温暖如初。
五十多篇文章中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从家里到动物园、路上、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到处留着他们甜蜜的回忆,到处留着他们的美好生活。
他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教育的美好与快乐,随时随地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浓浓深情,在佩服、羡慕与认可中,我更应该反思一下我平时的做法,他就像一面光洁的镜子,让我看到了身上的不足之处。
真应该如他所说,我们做家长的,不要以家长的姿态来对待孩子,我们应该对孩子更宽容一些,不要揪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只要无关原则问题,索性让孩子自由成长。
在教育的任何方面,对于孩子提出或想问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正面的引导,不要遮遮掩掩;孩子与父母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坦诚相待,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爱和善良的种子,他们就会慢慢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他们也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与美好,并且以积极的心态来过好每一天。
让我特别有感处的不仅是他与孩子生活的点滴之处,还有他在孩子能自主阅读后,依然坚持着亲子阅读。
他懂得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学会深入的思考,通过阅读让他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点。
现实中,我们下班回家只是一个劲地督促孩子看课外书,我们在一边不停地聊微信,刷抖音。
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即感悟(3篇)
第1篇《教育的艺术》读书笔记一、摘抄1. “教育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
”——作者2.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作者3. “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而不是将他们塑造成统一的模具。
”——作者4.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5.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作者6.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都应当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作者7.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作者8.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
”——作者9. “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10.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人。
”——作者二、感悟1.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艺术。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关爱和启迪。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2.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关注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这句话提醒我,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发现他们的特长,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发展空间。
4.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句话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5.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这句话让我认识到,教育需要关爱,需要尊重,需要理解。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让教育回归本来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本来读后感教育回归本来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本来》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作者通过对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提出了让教育回归本来的观点。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作者在书中指出,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着功利化、应试化、唯分数论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教育的本质被扭曲,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阻碍。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取文凭。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和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这让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这些问题让我深感忧虑,也让我对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改革教育的建议,如重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应试教育的困局等。
这些建议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而不是为了追求升学率和名校率而将学生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只有让教育回归本来,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受益,也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和进步。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和文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也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和启发。
只有让教育回归本来,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受益,也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和进步。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是一个社会的未来。
只有让教育回归本来,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受益,也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和进步。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让教育回归本来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国平以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
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拜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后,感觉像遇到了“陌生的熟悉人”,因为周老师所指出的教育观点与我们271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中说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
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
这正是我们的271教育的信仰--没有学不好的孩子,271教育就是给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可能性提供可能,让每个孩子原本的可能性成为可能。
给每一个孩子营造万物共融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都能基于自己的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长成最好的原本的那个自己。
周老师还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
现在教育与生命相应的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是德育,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更忽略了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个体。
我们271教育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教科书是课程,学校组织的活动是课程,人际关系是课程,吃饭睡觉讲卫生也是课程,总之我们271教育的课程认知是: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系的认知和活动的总和都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课程,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自由成长。
“教育即生长”,起初是由卢梭提出、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老师的共鸣。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271教育课堂也恰恰提倡坚决捍卫学生中心的主体地位这一观点,让学生自己走心的去认知内化、实践生成,养成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深思:怎样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一名271人,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周国平,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作家,我原来读过他的几篇散文,如《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等,总体感觉是他的散文的美不在语言,不在情感,而在于字里行间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传达出对人生的哲思,这可能和他的职业和习惯有关吧。
周国平不是教育家,然而,“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
”这是周国平谦虚的说法,因为大家知道,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大量的工作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周国平还尖锐的指出“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
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所以,读周国平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我的感觉是他的观点真实、辟警,感觉周国平是个真诚实在的人,他不盲从,不逐流,敢于发表自己经过了解和深思得出的观点,单从这一点而论,他的文章就值得我们品读。
下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我们不愿回顾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件:一、浙江金华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被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
产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过分的关注,一味的要求,终于酿成惨剧。
二、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做的事,其思想和行为令人匪夷所思。
三、益阳市十三中一名高三学生用刀将其同班同学刺死。
原因仅仅是被害者让他倒垃圾,引起他的不满,遂于次日用水果刀连刺王两刀,致使被害人抢救无效死亡。
中学生、大学生杀人的恶性事件可以说举不胜举,然而自杀事件又何尝少呢?前一段时间,我们身边不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吗?他们杀人、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也许因为学习成绩,也许因为男女情感,也许因为与人纠纷,也许因为家庭原因
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
一件件,一桩桩血淋淋的触目惊心的惨剧,不得不让我们静心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心理有问题,不管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些教育的箴言,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简直荒谬不堪,可是冷静思考之后呢,恐怕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实际上,张校长早就多次给我们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我们学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理念决定方向,也许这正是我们学校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周国平给我们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教育发展的方向,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
他像一个战略家,规划教育的前景以及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而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则要靠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和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一线教师。
遗憾的是,指挥我们这些勇士的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却并没有按照战略家的意图指挥,甚至是相反,所以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有时也就好心干坏事,甚至为虎作伥,不幸成为了摧残孩子的帮凶。
当然,我在这里无意攻击政府,中国的国情毕竟太特殊,太复杂,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者,我们的政府不是一直在努力改变吗?
言为心声,敢说出来毕竟也是一个进步,但是我感觉我们说的太多了,而做的太不够了,真诚的希望我们都不要做言的巨人,行的矮子。
拯救孩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孩子,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