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docx

合集下载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本(二篇)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本(二篇)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本口服给药技术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种给药方式,也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正确的口服给药技术和规范的护理流程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从准备工作、药物摄入、观察与评估和记录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准备工作1.核对医嘱:在给药前要核对医嘱内容,确认医嘱是否正确、完整,并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时间等信息。

2.确认患者身份:在给药前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给药对象正确。

3.了解患者情况:在给药前要了解患者的特殊情况,如过敏史、肝肾功能等,以避免给予有禁忌的药物。

4.准备药物及用具:准备所需的药物和用具,如药品、药杯、吸管等。

同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是否正确的药物。

5.洗手及佩戴手套:严格按照手卫生的要求进行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药物摄入1.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给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反应,并征得患者同意。

2.调整患者体位:将患者调整至半坐位,头部略偏向后仰,以利于药物的摄入。

3.提醒患者服药顺序:对于多种药物同时给予的情况,在给药时要提醒患者按照特定的顺序服用药物,以防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适当的饮食调整:有些药物可能影响患者的饮食,如需空腹服用的药物,要在患者禁食前给予。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对于不能吞咽的患者,可选择将药物以压碎或者溶解的方式给予。

三、观察与评估1.观察患者药物摄入情况:在给药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和咽喉活动,确保药物顺利进入胃肠道。

2.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在给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尤其是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药物过敏反应、呕吐、腹痛等。

3.监测口服药物的吸收情况: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判断药物是否被吸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四、记录1.记录给药时间及药物剂量:在给药后要及时记录给药的时间和药物的剂量,以便后续观察和评估。

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口服给药技术已经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的一些建议。

第一,合理用药。

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之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史、过敏史等信息,以确保给药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确保药物的准确用量和时间,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第二,药物的准备与储存。

护士应在口服给药前合理准备和储存药物。

首先,药物的配制和灌装操作要规范,遵循相关的操作技术和标准。

其次,护士要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限,及时淘汰过期药物,并妥善储存药物,防止受潮、曝光等。

第三,给药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口服给药之前,护士要做好给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患者有关用药的信息和注意事项,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其次,护士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

第四,给药的操作技术。

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如口服液、片剂、胶囊等,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要注意给药的时间和顺序,遵循医嘱执行。

最后,在给药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卧位、体位和环境的适宜,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给药环境。

第五,给药后的观察与记录。

在进行口服给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记录相关的观察结果。

如果发现不良反应或药物过敏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六,患者教育与指导。

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同时,要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提高患者对口服给药的依从性,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应包括合理用药、药物的准备与储存、给药前的准备工作、给药的操作技术、给药后的观察与记录以及患者教育与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口服给药是指药物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被吸收到血液中发挥药效的给药方法。

口服给药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

1. 前期准备:- 核对医嘱,确认给药名称、剂量、时间等信息。

- 检查药物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过期药物禁止使用。

- 检查患者是否禁食或需要特殊饮食,如需禁食,应与医生和患者沟通,并注意禁食时间。

2. 洗手与佩戴手套:- 手术洗手流程,保证手部清洁消毒。

- 佩戴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3. 给药方式:- 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给药方式,如需加工药物,务必按要求操作。

- 给药前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作用,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 需特别注意的药物:- 液体药物:使用专用匙或滴管精确计量,避免药物浪费和溢出。

- 片剂:按医嘱指定剂量,并告知患者应嚼碎或整片吞服。

- 胶囊:按医嘱指定剂量,并告知患者应整粒吞服,不可咀嚼。

- 缓释片等特殊剂型:按医嘱要求给药。

5. 给药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调整给药剂量。

- 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药物剂量需谨慎调整。

6. 观察与监测:- 给药后,观察患者的口服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等。

- 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等。

7. 记录与报告:- 记录药物给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等。

- 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以上是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文(二篇)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文(二篇)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文引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药物在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的规范操作能够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护理人员给药的一些规范要求。

1.药物准备1.1 在给药前,护理人员应查阅患者的医嘱并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以确保给药的准确性。

1.2 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将准备好的药物进行核对,确认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等信息与医嘱一致。

1.3 药物应在准备和给药过程中保持干净、无污染。

护理人员应遵循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的要求。

2.给药途径2.1 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了解药物的适宜途径,并根据医嘱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2.2 当给药途径为口服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正确的服药方法,并帮助患者将药物服用。

2.3 当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时,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部位,并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

3.给药时间3.1 护理人员应准确记录每次给药的时间,并严格遵守给药时间要求。

3.2 当患者无法按时给药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协商调整给药时间,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4.给药剂量4.1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等因素计算给药剂量,并核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2 给药剂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药物的副作用或疗效不佳,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正确的剂量。

4.3 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5.给药记录5.1 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每次给药的相关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等。

5.2 给药记录应完整、清晰地展示给药过程,以便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评估和处理。

6.患者安全6.1 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等信息,以避免给予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

6.2 当给药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通知医生、给予急救等。

结论护理人员给药的规范操作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口服给药技术

口服给药技术
13、发药毕,推车回治疗室,处置用物(收回的污染药袋弃于医用垃圾桶)。
14、洗手,脱口罩。观察用药反应,若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未发的药品做好交接班。
4
2
5
3
5
8
5
8
8
2
5
3
3
8
终末质量15分
1、病人能主动配合,合作良好。
2、病人安全正确的服药,达到治疗效果,无不良反应。
3、病人获得相关用药知识。
5
口服给药技术
目的
1、按照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2、达到诊断、治疗疾病的作用。
项目
操作流程
分值
准备质量
16分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服药车,药杯、小药卡、摆药盘、口服药执行单、清洁药袋、手消液、污染药袋收集框
环境:安全、整洁、舒适
评估病人:①病人的病情、吞咽能力,口服药物的自理能力②病人对服药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③病人是否知晓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④询问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⑤病人
1、口述目的
2、双人核对医嘱无误后,打印口服药执行单,提取摆药单据,准备药盘送至药房摆药。
3、评估病人:上述①②③④⑤
4、药盘经药剂人员摆药后送回病区,病区护士双人核对药盘内药物与执行单、小药卡一致。
5、护士洗手,戴口罩。携口服药执行单,推服药车(车上备手消液、清洁药袋、污染药袋框)至病房按床号顺序发药。
5
5
合计
100
6、至床旁,消手,核对(取出相应床号的药杯、药卡、执行单与病人信息核对)“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查看腕带、床头卡与执行单,药物一致。
7、解释:“××您的服药时间到了,您服的药是…其作用是…需在餐后/餐前服用,您吃东西了吗?”。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口服给药技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进行吸收的给药方法。

为保证口服给药的安全和有效,护士需要遵循以下规范:1. 准备工作:- 按照医嘱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

-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 确认患者的身份,获取患者的同意,并告知药物的目的和可能的副作用。

-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工具和设备。

2. 卫生操作:-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 在整洁的工作区域上进行操作,避免药物的污染。

- 使用一次性餐具或药勺给药,防止口腔细菌的传播。

- 避免将药物碎片或液体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3. 给药方法:- 让患者坐起或半坐位,保持头部正直,有利于药物流动。

- 给药前确认患者的吞咽反射正常。

- 将药物放在患者的舌根处,避免放在咽后壁,以减少呛咳的风险。

- 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如按时给药、空腹或饭后给药等。

4. 监测和记录:- 观察患者是否正常吞咽药物,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或替代给药方法。

- 监测患者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等。

- 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反应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5. 安全措施:- 遵循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救措施的操作指南。

- 将药物及其包装妥善存放,避免儿童接触。

- 遵守药物的废弃处理规范,如有限期和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

总之,护士在口服给药技术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给药,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意外发生。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口服给药的成功率。

口服给药法操作规范

口服给药法操作规范

口服给药法操作规范一、概念口服给药法是将药物经口服用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起到局部或全身作用,以达到防治和诊断疾病目的的方法。

为最常用、最方便而且较安全的给药法,但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用于急救、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

二、目的达到减轻症状、防治疾病、协助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断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护理评估评估病人:核对患者姓名,评估病情、意识状态、是否留置鼻饲管、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呕吐及禁食等。

告知患者服药目的,服用的是何种药物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病人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四、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病人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3、用物准备:发药车、药物、发药清单、药盘、药杯、温开水(必要时准备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包药纸、治疗巾、饮水管)。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光线适宜、用物放置整齐。

(二)操作程序1、核对医嘱,按照规定时间携带温开水、服药单和口服药至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药品无误后发药。

2、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所服药物名称、服用方法及作用。

(2)告知患者特殊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

(3)询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3、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4、若患者不在病房或者因故暂时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做好提示或交班。

5、如患者对服药有疑问,应重新核查。

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三)效果评价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药准确无误。

2、操作时能适当与患者或家属交流,体现对患者的关爱。

3、患者或家属知晓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

七、注意事项1、发药前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有关情况,如做手术、特殊检查等必须禁食者暂时不发药,并做好交接班。

2、发药时(1)同一病人的药物应一次取出药盘,不同病人的药物不可同时取出,以免发生差错。

(2)如病人提出疑问,护士要认真听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再耐心解释,协助病人服下;(3)不能自行服药的危重病人、儿童应喂服;鼻饲者将药研碎,用温开水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再注少量温开水将管壁内药液冲净;如病人突然呕吐,应查明原因,再行处理;(4)麻醉药、催眠药、抗肿瘤药更应注意观察;(5)如病人不在或因故暂时不能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口服给药技术是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给药方式。

它的操作规范和护理要求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给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和饮食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护理决策。

同时,要检查药物的病历医嘱、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频率等,确保药物给予的准确性。

在给药前,要对口腔腔膜、舌头、牙齿等进行检查,保证口腔清洁。

二、药物给予方式1.给药前要将双手洗净,并佩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要确保给药工具(如药杯、吞咽辅助器等)洁净无菌。

2.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姿势,如坐姿、卧姿或半卧姿等。

在给药过程中,要提醒患者缓慢地、逐渐地吞咽药物,以免发生窒息等情况。

3.对于不能直接吞咽的患者,可以使用药杯配合饮水进行给药,或者使用吞咽辅助器帮助患者进行吞咽。

使用吞咽辅助器时,要事先向患者解释使用方法,并注意保持患者的头部直立。

三、注意事项1.在给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

如果发生吞咽困难、呛咳、咳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给药后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记录相关信息。

3.在给药过程中,要保持沟通,向患者解释给药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以增强患者的配合性。

4.给药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频率等,以便于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药物储存和处理在药物储存过程中,要将药物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要将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防止误食或误用。

对于过期的药物,要及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混入普通垃圾。

在总结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和注意事项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遵循正确的给药方式和护理操作,以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工作,下面是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
1. 确认药物:在给药之前,护士应仔细核对医嘱、药品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并确认患者对药物是否过敏。

2. 准备药物:护士应在给药前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包括药物、水杯、吸管、注射器等,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和适当浓度。

3. 洗手:护士在给药前应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4. 准备患者:在给药前,护士应告知患者将要给药的药物名称、用途、剂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接受药物。

5. 检查口腔:护士在给药前应仔细检查患者口腔的情况,包括口腔黏膜的损伤、溃疡、炎症等,以确保患者口腔的健康状况适合口服给药。

6. 给药方式: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需要,护士可以选择口服给药的方式,包括直接口服、溶剂冲服和胃管喂药等。

在选择给药方式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并确保正确操作。

7. 监测患者:在给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耐受性、呕吐、腹泻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8. 记录资料:护士在给药后应及时记录相关资料,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方式、给药时间、患者的反应等,以便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查阅。

以上是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
口服给药技术是一项常见的护理工作,以下是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1.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在给药之前,护士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时间等。

2.检查药物的正确性:在给药之前,护士应该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批号等是否与医嘱一致,如果与医嘱不符,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核对。

3.核对患者身份:在给药之前,护士应该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将药物给予正确的患者。

4.检查患者的口腔状态:在给药之前,护士应该检查患者的口腔状态,包括有无口腔溃疡、口腔炎等,如果有口腔问题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护理。

5.洗手消毒:在给药之前,护士应该进行正确的洗手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6.告知患者:在给药之前,护士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用药目的、剂量、时间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7.正确的给药方法:在给药时,护士应该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如口服、嚼服、溶媒溶解等,并确保药物能够被患者充分吸收。

8.观察患者的反应:在给药后,护士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处理。

9.记录相关信息:在给药后,护士应该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给药时间、剂量、患者反应等。

10.药物存储和处理: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过期或不需要的药物应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以上是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应遵守以上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二篇)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二篇)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引言: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准确的护理规范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关键。

有效的护理规范可以帮助护士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素质,保证患者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一、患者评估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护士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药物过敏史、病史、常规体检等,并特别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心血管状态。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护士选择适当的药物,并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二、药物准备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护士应仔细阅读医嘱,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

在准备药物时,护士应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和手套。

药物应放置于干净整洁的工作台上,避免交叉感染。

如需拆封药物包装,应采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三、药物给予在给予药物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药物的名称、用途、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

根据医嘱,护士应准确计算患者的药物剂量,并按时给予。

护士在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患者的坐位姿势,让患者头部稍微向后仰。

这有助于防止药物误吞入气管。

2. 给药前,先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渣,如有应先清理干净。

患者应用药前禁止饮食30分钟,避免影响药物吸收。

3. 给予药物时,护士应使用适当的器具,如药勺、药杯等。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对应的方法,如薄膜衣片不能破碎,可切割片剂不能折断等。

4. 护士应尽量让患者快速地将药物吞下,避免药物在口腔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药效减弱。

四、观察与记录给药后,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

观察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1. 不良反应: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药物效果:护士应记录药物给予后的效果,包括药物的起效时间、药效持续时间等。

3. 病情变化:护士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在观察过程中,护士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药物剂量、给药时间、不良反应、病情变化等,并签名确认。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前言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药物给法之一,也是最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一种给药方式。

虽然口服给药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护士在口服给药时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提高护士对口服给药技术的认识和护理质量,本文将会介绍口服给药的一些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前的准备工作口服给药前,护士需要做好下面这些准备工作:1.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位号等基本信息;2.核对医嘱内容,了解药品的名称、剂量、频次等关键信息;3.检查药品是否过期或损坏,并确认是否需要摇晃、稀释等处理;4.确认患者的饮食情况,特别是对于需要空腹服药的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规定的禁食时间。

口服给药时的技术规范空腹服药对于需要空腹服药的患者来说,需要在饭前或餐间隔一段时间空腹服药。

在给药前,护士需要先询问患者是否已经空腹。

如果患者已经进食,需要遵循医嘱规定的禁食时间,并告知患者下一次空腹服药的时间。

饭后服药对于需要饭后服药的患者来说,需要在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服药,以避免饭后胃排空时间的影响。

在给药时,护士需要确认患者已经进食,并告知患者下一次的服药时间或饭后的间隔时间。

饮水服药许多口服药需要用清水或白开水服用,以避免与其他饮品发生相互作用。

在给药时,护士需要询问患者是否已经在喝水,并要求患者用清水或白开水服用药品,并在服药后再供给适量清水。

口服液体对于口服液体,护士需要先摇匀药液,然后用注射器或滴液器吸取药液,并慢慢滴到患者口腔内,同时提醒患者慢慢吞咽,避免呛咳或窒息。

药片口服对于药片口服,首先需要确认患者是否能够吞咽,避免在吞咽药片时发生意外。

在给药时,护士需要将药片放到患者舌根下,并提醒患者饮水,以使药片易于吞咽。

胶囊口服对于胶囊口服,护士需要使用干手将胶囊握紧,让胶囊头朝上,然后放到患者口腔内,并提醒患者饮水,以帮助胶囊更容易下咽。

口服给药后的护理在给药后,护士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如嗜睡、恶心、呕吐等。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治疗方式,而护理人员对于口服给药的技术规范与护理要求的把握对于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非常紧要。

本文将认真介绍口服给药的技术规范及护理要求,以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口服给药的基本概念口服给药就是将药物口服入体,通过胃肠道汲取达到治疗效果。

口服给药是一种便利、经济、安全、易行的治疗方式。

同时,也有肯定缺点,如药效不稳定、有些药物会被胃酸、肠道酶等消化酶物降解、汲取不完全等。

二、口服给药前的准备口服给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和药物类型进行了解,包括:1.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病史、过敏史等。

2.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3.口服给药需要的药品、用具(包括药杯、匙、注射器等)。

4.药品是否需要液体辅佑襄助,如水、果汁等。

有些药物可能需要饭后服用,护理人员需要适时向医学部门咨询。

5.患者卧姿、口中是否有异物,如口嚼口香糖、口香糖等需要清除。

6.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吞咽反射,如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等,需要适时护理处理。

三、口服给药的技术规范1.保持干净卫生口服给药前,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服用药物的四周区域保持清洁卫生,以防药物受到污染。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当自行洗手、戴手套等方式做好自身的消毒,以防病菌交叉感染。

2.正确取药取药时应当正确确认药品的名称、用法、用量等信息,避开显现错误操作。

拿药时应当掌控好量,精准称量,如使用匙子理应认真计量,轻轻拨去药粉之后,打平表面。

3.使用药杯口服不同的药物的药杯需要分开使用,不要混用,以防产生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杯之前,需要先用清水冲洗过,确保药杯无污染,避开药物受到污染。

4.适当加水有些药品可能需要液体辅佑襄助,如用水、果汁等。

在加水时,应当使用纯洁水或开水,避开使用污染的水,同时也要注意药物溶解的速度和稳定性,避开对药效的影响。

5.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剂量与用法一般都由医生确认,护理人员需要精准把握,严格依照医嘱用药,一旦显现异常情形需要适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和实行应对措施。

2024年口服给药管理制度样本(4篇)

2024年口服给药管理制度样本(4篇)

2024年口服给药管理制度样本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护士安全给药管理制度一、仅限经过资格认证并完成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执行医嘱给药。

二、医嘱的抄录或转录必须经过核对,确保无误,并由转抄者签名确认。

三、护士在执行医嘱给药前,应核对以下内容:(一)药物名称是否与医嘱一致。

(二)给药时间及次数是否与医嘱相符。

(三)药物剂量是否与医嘱一致。

(四)给药途径是否与医嘱一致。

(五)询问病人姓名并核对住院号以确认病人身份。

(六)确认病人是否对药物过敏。

四、给药过程应详细记录:(一)医师开具的所有用药必须记录在案,包括门急诊病人病历及住院病人病历或病历中的给药记录单。

(二)门急诊病历用药记录应包括就诊日期、病人疾病描述、诊断;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

(三)病历中应包含给药记录单,记录病人每日用药情况,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药物名称、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

(四)护士在给药前后应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并记录。

(五)医师、护士及其他相关医务人员应向病人宣教用药知识,同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给药方案。

四、住院患者所需药品由药学部门供应,一般不得使用患者自带药品。

如确需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五、病人给药时间管理细则:(一)长期医嘱的给药应在规定时间前后____小时内完成,后一次给药时间应根据相应时间间隔调整,未能按时给药应视为给药错误处理。

如遇特殊情况(如手术、检查等)导致给药延误,需医师评估后方可用药;如无法使用,医师应在临时医嘱单上开具停用医嘱。

(二)根据医嘱需准时给药(如每____小时给药、每____小时给药、每____小时给药等)的,应在规定时间内给药。

(三)特殊用药遵照具体医嘱执行。

(四)紧急抢救医嘱给药,应立即执行。

(五)口服给药:1、原则上,当天常规医嘱应在下午给药。

如有特殊情况,医师应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

相同药物与次日给药时间应间隔____小时。

口服给药护理管理规范

口服给药护理管理规范

口服给药护理管理规范1.0目的:明确给口服药操作规范,指导护士准确、有序进行此项工作。

2.0给口服药护理技术操作流程2.1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及方法。

2.2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活动能力、吞咽功能。

2.3告知:药物作用、服用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

2.4准备2.4.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规范,发药前洗手、戴口罩。

2.4.2用物准备:装有已核对好的口服药车,装温度适宜的开水壶、服药本,鼻饲患者准备研磨器。

2.5实施2.5.1按床号顺序送药到患者床前,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或住院号)无误后方可发药。

2.5.2对特殊药物应嘱患者注意。

2.5.3严格遵守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5.4患者及家属不在病房不发药。

2.5.5吞咽困难患者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给药方法。

2.6观察与记录2.6.1发药完毕,发药者及核对者在口服药执行单上签名。

发药异常时,如患者外出、拒绝服药或药物质量异常等,需填写《口服药发放异常情况登记表》。

2.6.2 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并及时记录。

3.0给口服药护理技术相关理论知识3.1护理目标:正确发放患者的口服药物。

3.2给口服药护理的目的:让患者掌握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服药时间等,患者按时按量正确服药。

3.3操作相关注意事项3.3.1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3.3.2 对于鼻饲患者要准备研磨器,并协助服药;吞咽困难患者服药前需进行评估。

3.3.3 特殊药物应嘱患者注意,例如: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及会染色的药物时避免接触牙齿;止咳糖浆服后不能立即喝水;磺胺类药物及发汗药服后需要多喝水;刺激食欲的健胃药应在饭前服;助消化的药物宜饭后服;服用洋地黄需要检测心率;服用催眠药预防成瘾等。

3.3.4发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因特殊原因或行手术而进食者不发药,并作好交班。

3.3.5 发药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细心核对清楚,如无错误,应予解释,再给患者服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为了规范口服给药及用药安全,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口服药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最常用。

药物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而获全身疗效。

药物口服时需注意的事项有:
(1)按时服用。

有的药需在空腹时用,有的药则需在餐后服用,具体情况应遵循医嘱。

(2)剂量要准确。

须从各方面注意,如:量取液体药物时,须将量杯的刻度与自己的双眼平行;服用药片不足1片时,要分量准确。

有半片压迹的,可从压痕处分开。

无压迹或不足半片者,应将全片压碎为粉末后再按需要量均匀分开,不可在不等大的颗粒中任意分取或随手掰一块。

(3)了解药物配伍禁忌。

有些药物不宜同服,或要求一定的服用顺序。

而慢性病患者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此时应注意请教医生。

(4)多喝水。

服用药片时最好以一大杯水(约200毫升)带下,以保证将药物冲入胃中而不是黏附于食管壁上。

否则,既刺激食管,又延迟进入吸收部位而影响吸收。

(5)有很多药在服用期间不可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等,需加以注意。

(6)有的药很苦,一般包有糖衣,应将药片整个服下。

如必须把药分开,或药片无糖衣包装,可先喝糖水滋润口腔及食管后再服药,最后再饮糖水。

否则,干燥的黏膜接触药物后将有苦味久久遗留口中。

(7)注明为肠溶片的药物不可掰碎或嚼碎服,应将药片整个服下。

(8)昏迷的患者及幼小儿童不得给固体型药物,以免引起窒息或食管刺激。

(9)混悬剂及乳剂药物,服前要摇匀。

(10)有些药(如含铁化合物的液体制剂或酸性液体制剂)可腐蚀牙齿或使之变色,服药时可用吸管吸,或服药后即用开水漱口。

已告知患者上述注意事项,患者已知晓口服用药的注意事项,明白该如何服药并同意双方签字。

患者签字:
责任护士签字:
日期:
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发放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口服用药安全,明确规定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一、确保口服药品发放更适合病人治疗需要、更符合病人生活规律、更能确保服药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二、口服药品发放管理流程
1、如果病人当时不方便服药或因暂时外出未能服药,就要把药带回,不能放在病人床头柜上,但要放一温馨提示牌放在病人床头柜上,告知患者有药在护士站;病人吃完药后护士要在口服药确认单相应时间栏签名;下一班接班者要根据确认单无签名的情况接到药物,继续协助病人服药。

2、因为大部分一般在口服药在饭后服用,发放口服药的时间为7:30-8:00,12:00-12:30,18:00-18:30,这样更符合病人的生活规律。

医师指定其它服药时间者或特殊患者除外。

3、要求每发放一个药品后,要求双方及时签名。

4、发药流程:1)、每次发药必须推发药车,车上要带服药盘、服药本、服药注意事项和温开水。

2)、协助病人倒水服药,当时不方便服药者把药拿回,稍后再次协助服药。

三、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教育
于目前临床用药比较复杂,针对患者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很好的配合遵照医嘱服药,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安全教育。

在使用新药、药品用法出现变化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协助做好用药后的观察工作,要特别强调患者不可擅自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四、按护理等级巡视、观察,做好健康教育。

督促病人自己保管好口服药。

特殊口服药,如安定,磷酸可待因,地高辛等特殊用药一定严格遵照医嘱看服到口,遇特殊情况要及时与管床医生沟通,防止病人将这一类药积攒,导致安全隐患。

五、口服药发放人员规定为责任护士,并要求在口服药物发药确认单上双方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