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PPT课件
增高表现。
检查患儿肌张力、肌力及腱反射 情况,评估有无神经系统受损表
现。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了解患儿感染情况,评估炎症 程度。
电解质检查
监测患儿体内电解质平衡情况 ,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脑脊液检查
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 患儿,可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
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 汗湿的衣服,防止受凉。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
次。
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清淡、 易消化、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
流质饮食。
04 缓解期护理策略
环境调整与舒适度提升
01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避免刺激源,如强光、 噪音等。
02
调整室内温度适宜,避 免过热或过冷。
通过游戏、玩具等教具,培养患 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认知能
力。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提供
安全防护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避免患儿 因高热惊厥而发生意外伤害, 如加装防护栏、移除尖锐物品
等。
温度与湿度控制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对患儿 造成不良影响。
通风与光照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 开窗通风;同时确保室内光线 充足,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
02 患儿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观察
观察患儿体温变化, 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和 最高体温。
观察患儿皮肤颜色、 温度、湿度及弹性, 评估末梢循环状况。
监测患儿心率、呼吸 频率及节律,注意有 无呼吸急促、呼吸困 难等表现。
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患儿意识状态,评估有无意 识障碍及其程度。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ppt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热惊厥的主要病因包 括呼吸道感染、支气管 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以及疫苗接种后出现 的发热。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 、脑发育异常、免疫功 能异常等。
遗传因素在高热惊厥发 病中起重要作用,家族 中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 更容易发生高热惊厥。
脑发育异常和免疫功能 异常也可能增加高热惊 厥的风险。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目录
• 引言 • 高热惊厥的病理生理机制 • 临床诊断与评估 • 护理干预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高热惊厥的预防和预后 • 护理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6 岁之间的儿童。高热惊厥是由高热引起的惊厥,表现为全身 或局部的肌肉痉挛、抽搐和意识丧失。虽然高热惊厥通常不 会对患儿造成永久性伤害,但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 导致并发症,如缺氧、脑水肿等,因此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 重要。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控制抽搐
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和抗惊厥药 物,减轻肌肉痉挛,降低大脑 耗氧量。
预防感染
保持小儿口腔、皮肤清洁,避 免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小儿头部偏向一侧,及时 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舌后坠 。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 的食物,提高小儿身体抵抗力 。
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小儿体温、呼吸、心率等 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预防再次发作
1.D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监测体温、合
理使用退热药等,以预防再次发作。
07 护理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复杂病例的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小儿高热惊厥的复杂病例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护理措施,包括 及时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和给予心理支持等。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查房1.体温监测:每隔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注意是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

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以减少误差。

2.观察抽搐情况:实时观察惊厥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记录详细的抽搐表现,如抽搐部位、强度、是否伴有意识丧失等。

观察抽搐时是否有严重意识障碍,如舌咬伤、较长时间的抽搐等。

3.呼吸观察:护士需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浅、节律、是否有缺氧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气促等。

注意观察有无窒息或低氧血症的表现。

4.心率观察:通过心率观察,判断患儿的精神状态及疼痛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高热惊厥患儿一般在抽搐期间心率会增加,但不一定持续。

5.血压监测:注意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特别是在长时间的抽搐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血压来判断患儿的血液循环状态。

6.观察意识状态:观察患儿意识状态的改变,如神志清楚、昏迷等。

昏迷表明患儿情况严重,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7.行动自主能力:观察患儿的行动自主能力,如能否自己取食物、活动等。

这可以反映患儿的恢复情况,如病情好转,患儿可能会逐渐恢复活动能力。

8.其他生理参数观察:包括尿量、排便情况、皮肤湿热情况等。

关注患儿的排便情况,防止便秘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在护理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的发生。

同时,还需尽快降低患儿的体温,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措施如冷毛巾敷在额头上或湿毛巾擦浴,避免使用冷水浸泡,以免引起寒战。

同时,护理过程中还要保持患儿的安全,避免再次发生抽搐摔伤的情况。

可以将患儿放在平坦柔软的床上,给予安全护理,防止伤害。

护士在查房过程中,需向家长详细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如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护理要点等。

帮助家长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以便在家庭中更好地进行监测和护理。

此外,护士还需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儿童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THANKS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脑电图 等),可明确诊断高热惊厥。诊断时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 代谢性异常。
鉴别诊断
高热惊厥需与癫痫、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也可 能导致惊厥症状,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高热惊厥有所不同。
发病机制
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遗传易感性、免 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当体温急剧上升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惊厥 发作。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高热惊厥在小儿中发病率 较高,尤其在6月至3岁年 龄段更为常见。
季节分布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呼吸道 感染等疾病高发,因此发 病率相对较高。
地西泮
为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发作,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03
对乙酰氨基酚
为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在高
热惊厥时,对乙酰氨基酚可降低体温,从而减轻惊厥症状。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
预防感染性疾病
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同时,按照 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
早期识别并干预
家长应了解高热惊厥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并采取干预 措施。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降低病菌在空气中的 浓度。
鼓励患儿与家长、医护人员交流,增强治疗信心 。

医院小儿高热并发惊厥护理应急预案

医院小儿高热并发惊厥护理应急预案

医院小儿高热并发惊厥护理应急预案
(一)值班护士应按要求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二)发现有惊厥迹象或正在发生惊厥的患儿,应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带,通知医生。

(三)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并便于擦拭、吸引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腔、呼吸道内的呕吐物及分泌物,防止窒息的发生。

(五)必要时氧气吸入。

(六)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安定,每次0.2—0.3mg/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mg,IV或im,必要时20min重复一次;10%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

(七)注意安全,防止坠床、碰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和刺激。

(八)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变化。

(九)做好抢救记录。

小儿惊厥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护理常规小儿惊厥是常见的急性癫痫发作,主要发生在2个月至5岁儿童中,通常由突发的高热引发,也可能与感染、代谢障碍、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相关。

小儿惊厥可能是一种单独的发作,也可能是一连串的多次发作。

以下是小儿惊厥的护理常规。

1.安全护理:当小儿发生惊厥时,首先要确保儿童的安全。

将儿童放在平坦的地面上,移动障碍物,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儿童受伤。

同时避免过度干扰和刺激,保持儿童的平静。

2.观察监测:进行全面的观察监测,包括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抽搐类型、频率等信息。

同时观察儿童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将相关的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生。

3.保持通畅呼吸道:抽搐时,要确保儿童的呼吸道通畅。

采用侧躺位,将头部稍微向一侧转动,防止舌头后坠堵塞气道。

同时松开儿童的衣领、腰带等,确保衣物不会阻碍呼吸。

4.控制发热:惊厥常与高热有关,因此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可以减少发作的可能性。

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擦浴或温水浴;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物,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镇静和安抚:惊厥过程中,儿童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给予安抚和支持,采取温柔的声音和亲切的表情来安慰儿童,将环境保持安静。

6.父母教育:在儿童出现一次惊厥之后,护理人员要向父母进行相关的教育,指导他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父母应该了解如何正确计量体温、如何应对发热等情况,并在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

7.定期随访:对于有惊厥史的儿童,应定期进行随访。

了解发作情况的变化,观察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否有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的出现。

随访时还要向父母了解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及时发现可能诱发惊厥的因素。

8.密切合作:护理人员要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和交流。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协商并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惊厥病因的研究和了解,以便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总之,护理小儿惊厥需要注意安全、观察监测、保持通畅呼吸道、控制发热、镇静和安抚、父母教育、定期随访和密切合作等方面。

小儿惊厥的护理及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的护理及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的护理一、概念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感染性疾病(1)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

(2)颅外感染:如高热惊厥、其他部位的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破伤风等。

2.非感染性疾病(1)颅内疾病:原发癫痫、脑占位性病变、脑外伤等。

(2)颅外疾病: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各类中毒、各类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及严重的心、肺、肾疾病。

惊厥是一种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因为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因此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兴奋灶并迅速泛化,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而引起惊厥。

三、临床表现1惊厥典型表现:惊厥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发性收缩,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有大小便失禁。

2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持续30分钟意识,或两次发作期间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多见于癫痫大发作,破伤风,严重的颅内感染,代谢紊乱,脑瘤等。

3高热惊厥多见于1~3岁的小儿,是由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原因。

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5-40°C 高时,突然发生惊厥。

根据发作的特点和预后分为两型:(1)单纯型高热惊厥:多呈全身强直性阵发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的嗜睡等。

(2)复杂型高热惊厥: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有暂时的麻痹,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发作后清醒慢,体温不高时即出现惊厥,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四、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做血常规、便常规、血糖、血钙、血磷、脑脊液检查。

必要时可做眼底检查、脑电图、心电图、B超、CT、MRI等。

五、治疗要点控制惊厥发作,寻找和治疗病因,预防惊厥复发1镇静止惊(1)地西泮:为惊厥的首选药,对各型发作都有效果,尤其适合惊厥持续状态,其作用发挥快,较安全。

儿童发热惊厥护理措施

儿童发热惊厥护理措施

儿童发热惊厥护理措施引言儿童发热惊厥是指年龄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在体温升高到38°C以上时,出现全身肌肉紧张,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的一种急性发作性疾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病情,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忧虑。

本文将介绍儿童发热惊厥的护理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发热惊厥护理措施1. 安抚孩子当孩子发生发热惊厥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惊慌失措。

将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避免让孩子受到外界刺激。

可以拍拍孩子的背部,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感到安全和放松。

2. 解开孩子的衣物发热时,孩子的体温很高,他们的身体需要散热。

因此,家长应该解开孩子身上的衣物,让孩子的体温得以散发。

同时,如果孩子湿了衣物,也要及时更换干净的衣服,保持孩子的皮肤干燥。

3. 给予充足的水分发热时,孩子容易出汗,导致身体水分流失。

为了防止孩子脱水,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

可以给孩子喝开水、温开水或果汁,但避免给孩子喝太凉的饮料,以免刺激孩子的胃肠道。

4. 温度调节家长可以通过调节室内的温度来帮助孩子降温。

打开空调或电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同时,家长还可以使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和手脚等处,以帮助孩子散发体温。

5. 保持环境安静发热惊厥时,孩子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为了避免刺激孩子的神经系统,家长应该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避免制造噪音和过多的人群。

6. 观察病情变化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孩子抽搐的情况,抽搐的部位、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同时,家长还应该记录孩子的体温变化,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腹泻等,以便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

7. 就医咨询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惊厥,家长应该及时就医咨询。

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同时,医生还可以帮助家长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

8. 避免突发因素刺激对于容易引起孩子发热的因素,如热水、高热食物、辣椒等,家长应该尽量避免接触。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

在面
对小儿高热惊厥时,首先要保持镇定,然后采取以下急救护理措施: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小儿高热惊厥时,应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寻求医疗帮助。

同时,家人或旁人可以开始进行急救措施。

2. 让患儿平躺,将患儿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持头部稍微偏向
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噎住呼吸道。

3. 温度调节,将患儿的衣物解开,保持环境通风,并使用冷毛
巾或冰袋轻拍患儿的额头、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

4. 观察呼吸和心跳,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确保呼
吸通畅,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 不要强行阻止抽搐,在抽搐期间,不要强行阻止患儿抽搐,
也不要将物品放入患儿口腔。

应确保患儿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受伤。

6. 观察抽搐时间,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和抽搐前的情况,以便
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7.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一旦患儿抽搐停止,仍然需要立即就医,以排除潜在的病因并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家长和旁人应保持冷静,及时拨打
急救电话并采取上述急救护理措施,同时尽快将患儿送往医院就诊,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帮助。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1.观察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高热的程度、呼吸是否困难、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等。

同时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头痛、呕吐等。

观察病情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2.保持安静环境:在高热惊厥发作时,患者会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这时候需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减少刺激。

关闭电视、音响等噪音源,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放松程度。

3.定期测量体温:高热是诱发惊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

可以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也可以用额温枪测量额头温度。

测量体温时要用柔软的温度计、避免刺激或伤到患者。

4.解压:在惊厥发作期间,患者的颈部会处于屈曲状态,这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

护理人员需要小心地将患者头部稍微转向一侧,以确保气道通畅。

这可以减少氧气供应的不足,降低窒息的风险。

5.辅助呼吸:在惊厥发作期间,患者的呼吸可能会变得浅或不规则。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采取措施辅助呼吸。

可以轻轻拍击患者背部,以刺激呼吸反应,或使用呼吸机等辅助呼吸设备。

6.防止受伤:惊厥发作期间,患者会失去意识和自主行动能力,容易造成意外受伤。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周围环境的安全,移除锐利物品和危险物品,确保患者不会受到撞击、摔倒等伤害。

7.松紧带护理:如果患者正在穿着紧身衣物,如腹围、束腹等,护理人员应立即松开松紧带,以减少对腹腔和胸腔的压迫,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8.冷却措施:在高热发作后,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冷却措施,如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手脚等部位,或给患者温水浴。

这可以帮助降低患者的体温,减轻高热的影响。

9.给予二次预防:对于已经发生高热惊厥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二次预防。

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抗癫痫药物,以减少再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机会。

10.学习和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家长进行相关学习和教育,包括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等。

这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患者护理的能力和信心,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新生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一、定义高热惊厥(hyperpyretic convulsion)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至39℃左右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

二、评估/观察要点1.健康史评估患儿有无发病的诱因,起病前有无受凉、淋雨或接触过上呼吸道感染者,以及患儿的体质、发热的程度、伴随症状、用药史等。

2.身体状况观察患儿症状和体征,尤其对发热患儿的体温、发热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进行详细评估。

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对本病的认知程度。

三、护理措施1.控制惊厥发作(1)解开衣领,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唾液吸入气管。

痰多时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以保持气道通畅,给予吸氧。

频繁抽搐者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止惊药物。

专人守护,病床加护栏,防止跌伤等意外。

(2)观察神志情况,尤其注意惊厥缓解后神志恢复情况,观察有无呕吐、皮疹、口腔的特殊气味等。

2.维持正常体温(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7.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或枕冰袋,腋下及腹股沟处置冰袋,温水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将体温控制在38℃以内。

(2)退热处置后应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软弱无力等现象,有虚脱表现时予以保暖、饮温开水、严重者需静脉补充液体。

用退热剂后1小时内复测体温。

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3.促进舒适(1)加强口腔护理,进食前、后用温盐水漱口。

(2)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室内温度适宜,保持病室温度18~22℃,湿度50%~60%,定时开窗通风。

(3)衣服和被子不易过多、过紧,以免影响散热,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过程中,如患儿出现皮疹、腹痛等应立即停止用药,报告医生。

5.用药护理使用解热剂后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使用镇静剂时,注意观察止惊的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小儿惊厥的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的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的护理常规
1.就地抢救不要搬运,避免对患儿的一切刺激,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喊叫或摇晃患儿。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松解衣扣,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内容物,备好吸痰器和急救药品。

3.防止受伤(1)防止外伤将患儿周围的物品移开,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

(2)防止骨折或脱臼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

(3)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4)防止舌咬伤在患儿上下磨牙之间放牙垫。

4.防治脑水肿惊厥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应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休征,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出现脑水肿者按医嘱用脱水剂。

5.缓解心理压力(1)对年长患儿在发作后尽量将其安置在单人房间,醒来时会感觉到隐私被保护,避免失控感及自卑心理的产生。

(2)对家长介绍患儿的病情、预后估计及影响因素,说明家长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

指导正确处理方法。

指导正确对待患儿,防止过度呵护。

6.健康指导(1)向患儿家长讲解惊厥急救处理方法,指导家长待发作缓解后再迅速患儿送往医院查明原因。

(2)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避免受伤的有关知识。

(3)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预防再发的有关知识,如高热惊厥和癫痫的预防。

(4)指导家长观察后后遗症。

《热性惊厥护理查房》课件

《热性惊厥护理查房》课件
《热性惊厥护理查房》ppt课件
目录
• 热性惊厥概述 • 热性惊厥护理常规 • 热性惊厥护理案例分享 • 热性惊厥护理研究进展 • 热性惊厥护理培训与教育
01
热性惊厥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热性惊厥是指婴幼儿在发热状态下出现的惊厥现象,通常在体温达到38℃以上 时发生。根据发病年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可分为单纯型和复 杂型两种类型。

课程内容
热性惊厥的定义、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急救处理、护理要点等

课程形式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相结合。
教育内容与方法
教育内容
热性惊厥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急救处 理、预防措施等。
教育方法
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教育对象
全体护理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
01
通过深入研究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为未来的治疗和护理提供
更有效的方案。
探索新的护理方法
02
针对热性惊厥的特点,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
护理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热性惊厥护理
研究的发展。
护理实践展望
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最新研究成果
1 2
热性惊厥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了一些早期识别热性惊厥 的指标和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惊厥发作的持续 时间和严重程度。
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了热性惊厥与癫痫之间的关联,为预 防和治疗癫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比较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
1.保持安静,取头侧平卧位,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吸氧,及时清理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 3.用止惊药,开通静脉通,密切观察病情。

4.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5.高热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新生儿解开包裹降温。

6.对惊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志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7.惊厥发作时,禁食。

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治疗和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快速记忆程序:一体位、二给氧、三止惊、四通道、五防咬伤、六、降温观察、七禁食少刺激。

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

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社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

临床表现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

简单型的特点:发生在体温骤升达到38.5℃至39.5℃时。

3、发作形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

4、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

5、脑电图:体温恢复正常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

6、家族史:有很明显的家族史。

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1、年龄:半岁至4岁之间,5岁以后少见。

2、发热: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建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

复杂型的特点:年龄>6岁,惊厥发作时体温<38.5℃,发作形势为局限性,抽搐可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异常。

预后较差,约有1%~2%可转为癫痫。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 小儿惊厥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按感染的有无,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

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1.颅内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

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

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

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

2.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1.颅内疾病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

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

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

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

儿科护理之惊厥护理

儿科护理之惊厥护理

儿科护理之惊厥护理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肌肉一阵阵不自主地强烈收缩,导致患者失去意识并可能伴有抽搐的症状。

儿科护理中,面对患有惊厥的儿童,护士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惊厥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高热、感染、代谢紊乱、脑外伤、颅内压增高、脑炎、癫痫等。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个人病史、用药情况、发病时间和症状等,以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做以下工作:1.环境和安全措施:在患者发作惊厥时,护士需要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并移除可能引起伤害的物品。

护士还需要确保护理场地宽敞,以便患者安全地抽搐,避免伤害。

2.观察和记录:护士需要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发作情况,包括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抽搐的频率和强度等。

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迅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督促患者保持安全:在患者抽搐期间,护士需要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正确保持患者的安全,避免患者受伤,如避免将物体放入嘴巴、将头部保持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窒息等。

4.寻找和控制发作原因:在稳定患者病情后,护士需要积极寻找和控制发作的原因。

例如,如果患者发作与高热有关,护士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体温,如使用退热药物、给予冷敷等。

5.给予常规护理:除了针对惊厥进行的特殊护理,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如清洁患者口腔、保持患者的排尿和排便畅通等。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心理支持。

除了以上措施,护士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如给予镇静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他们有关惊厥的知识和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患者的发作。

总之,惊厥是一种急性病症,在儿科护理中,护士需要快速、安全地进行护理干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并积极寻找和控制惊厥的原因,以便给予相应治疗。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支持。

孩子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孩子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孩子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来源:搜狐母婴社区家长往往吓得魂飞魄散,恨不得瞬间飞到医院。

可行动再迅速,从家里到医院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分钟,有些等120来急救的,时间可能花得更多。

在这么漫长的等待里,如何给孩子适当的护理,从而稳定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护理师蔡春玉给了以下一些建议———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

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第四步:降温.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温水浴———水温32~36℃,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要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

经护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

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就医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

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儿科护理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儿科护理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儿科护理案例大赛优秀案例优秀案例一:儿童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患儿男性,3岁,因发热全身抽搐被家人送到急诊科。

患儿发病前无明显不适,当天突然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9.5℃)并伴有全身抽搐。

抢救室护士立即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1. 环境准备:- 确保抢救室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刺激。

- 准备护理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如体温计、降温贴、退热药物等。

2. 护理观察:- 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 注意观察患儿的抽搐情况,记录抽搐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3. 降温措施:- 给予患儿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根据医嘱给予适当剂量。

- 使用降温贴或湿毛巾帮助患儿退热,注意避免过度降温。

4. 安抚情绪:- 与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解释患儿的病情和护理措施。

- 给予患儿温暖的安抚,可以轻轻拍打患儿的背部或轻声哄睡。

5. 护理安全:- 防止患儿在抽搐时受伤,将周围的物品移开,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 给予患儿充分的侧卧,保护患儿的头部,避免舌头咬伤。

6. 与医生合作:- 及时向医生报告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变化、抽搐情况等。

- 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血常规、脑电图等。

7. 家庭教育:- 向家属介绍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如常见原因、预防措施等。

- 强调家属在患儿发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保护头部、保持侧卧等。

8. 转运准备:- 如患儿病情无法控制或需要进一步治疗,及时准备转运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器械。

9. 护理记录:- 按照规定格式记录患儿的护理过程和相关观察结果。

- 将护理记录及时归档,便于日后查阅和分析。

10. 护理评估:- 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如体温是否下降、抽搐是否缓解等。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护理服务。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抢救室护士成功控制了患儿的发热和抽搐症状,为患儿的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
1.保持安静,取头侧平卧位,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吸氧,及时清理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

3.用止惊药,开通静脉通,密切观察病情。

4.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5.高热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新生儿解开包裹降温。

6.对惊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志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7.惊厥发作时,禁食。

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治疗和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快速记忆程序:一体位、二给氧、三止惊、四通道、五防咬伤、六、降温观察、七禁食少刺激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