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代设计史

合集下载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艺术设计历史——西方艺术设计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艺术设计历史——西方艺术设计

独木舟雕饰
西学习方要古求代:的了解设其计起源,发展过
程,主要特点,风格,成就 手工艺时代设计
树皮画(塔帕布)
2.美洲的艺术设计
美洲——这个名称是公元16世纪初才出现的。象尊整 个美洲分为两个州:一为北美洲,包括加拿大、美国; 一为拉丁美洲,北从墨西哥起到美洲最南端。
直到公元15世纪末,不同地区的印第安人是各自独立 发展的,各部分发展很不平衡。在印第安人中,以玛 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创造的文化水平最高,史 学上称之为三大文明中心。
小结:工业化、批量化、新技术广泛应用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设计的发展状况
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历史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从英国扩大 到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变革主要体现的几个方面: 1. 生产方式的变化 手工业生产 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 功能、装饰的随意 标准 2. 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形势 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 3. 设计地位的独立
第二章:西方的艺术设计的历史1
content
西方的古代设计:
第二节.西方的艺术设计
中国古代的设计与造物可作为东方设计的一个代表。 在西方,古代的造物和设计同样精彩。早在旧石器时 代晚期,西方的狩猎民族已经制作出带动物型的投枪 器一类的工具。新石器时代,欧洲出现了陶器,新石 器时代中期,出项了彩陶,同时,金属工艺亦发达起 来。
西学习方要古求代:的了解设其计起源,发展过
程,主要特点,风格,成就
手工艺时代设计
古罗马斗兽场
西方古代的设计
手工艺时代设计
古罗马建筑
欧洲中世纪的艺术设计
主要设计风格: 1.拜占庭风格 2.早期中世纪风格 3.罗马式风格 4。哥特式风格

对西方设计发展历史的认知

对西方设计发展历史的认知

对西方设计发展历史的认知设计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西方设计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真正的设计学科在18世纪才开始形成。

本文将从不同的阶段来探讨西方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雕塑和绘画方面。

希腊人追求理性和对称,他们的建筑和雕塑作品体现了完美的比例和和谐的美感。

罗马人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用主义,他们的设计风格更加实用和宏大。

中世纪的设计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宗教建筑是当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大的尖顶和精细的雕刻而闻名,这种设计风格体现了对上帝的崇敬和敬畏。

文艺复兴时期,设计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

人们开始关注个体的人类和自然,追求人类的理性和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注重对称、比例和对细节的关注,这种设计风格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和对美的追求。

18世纪是工业革命的开始,这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设计成为大规模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在这一时期兴起,它们追求奢华、繁复和装饰性,反映了贵族和富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19世纪,设计逐渐与科学和技术相结合,这是现代设计的先驱。

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提倡手工艺和传统工艺的复兴,强调艺术与工艺的结合。

同时,工业设计的概念开始出现,设计师开始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20世纪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设计的范围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扩大。

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提倡简洁、实用和功能性,摒弃了过度的装饰和华丽的形式。

包豪斯学派的创立对现代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对设计产生了重大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样性、个体性和非线性思维,设计师开始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材料,使设计更具创意和多样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如今,数字设计、虚拟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新的概念和技术正在不断涌现,设计师们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外设计史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本报告将对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梳理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中外设计史发展概述1. 古代设计(1)中国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到夏商周青铜器、陶瓷,再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国古代设计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外国设计外国古代设计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希腊的神庙、雕塑,再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水渠,外国古代设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世纪设计(1)中国设计中世纪的中国设计以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为代表。

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道教艺术则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和道教雕塑上。

(2)外国设计中世纪的外国设计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艺术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为代表,强调垂直向上的空间感。

文艺复兴艺术则注重对人体比例的把握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3. 近现代设计(1)中国设计近现代的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中国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设计逐渐吸收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2)外国设计近现代的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运动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三、中外设计史特点及影响1. 中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实用性中国古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如陶瓷、漆器等。

(2)讲究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如玉器、青铜器等。

(3)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设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外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审美外国古代设计强调审美价值,如古希腊雕塑、罗马壁画等。

(五)西方设计史-古代西方设计史

(五)西方设计史-古代西方设计史

西方设计史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国,面积 很大。 “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 位置构成了古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其处 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其形成了独具面 貌和个性的文明单元。生活在古代独特 地里环境之下的印度先民,对于自然怀 有普遍的敬畏心理。可以说,正是那样 的环境特别适于宗教的产生和流传。
古代大洋洲的艺术特点: (1)受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利用木、石、植物纤维、 贝、砂等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2)反映了当地土著民族的宗教生活。 (3)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
西方设计史
染织工艺 “塔帕布”
用树皮做成的纺织品 纹饰精美、色彩绚丽,充满原始情调 装饰方法:手绘法、印染法
2)和古代埃及相似的设计风格; 3)注重现实生活
古巴比伦文明 是两河流域文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河流域文明还 包括苏美尔文明、 阿卡德文明、亚 述文明等重要组 成部分。
古巴比伦是人 们已知的历史最 悠久的古代东方 国家之一。它和 中国,古埃及, 古印度并称四大 文明古国。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竭力维 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 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情况并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同等接近内公平的原则,如众所周知 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法令,大概在公元前 1791年或前1790年始拟,完成于巴比伦尼亚统一之 后。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分为序言、正 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 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 对奴隶的处罚等。
以上几个时代,公元前2300年直到笈多帝国的兴起,古印度除了137年 的孔雀帝国和近100年的贵霜帝国是统一强盛的帝国外,其余则都是诸国分 裂时代。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时代。

古希腊罗马设计艺术史(共7张PPT)

古希腊罗马设计艺术史(共7张PPT)
希腊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点是比 古爱风奥时 尼期柱的式女性雕像都是立像,姿势比较
古希风腊时 爱期奥的尼女柱性式雕(像Ion都ic是O立rd像er),的姿特势点比是较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 (前1226世00纪-前-公12元001)世纪)
克里特-迈锡 尼文明 新希腊文明
(前12世纪-公元1 世纪)
何马时期 古风时期 古典时期 希腊化时期1 Nhomakorabea古古
拙风
,时
都 着 衣 未 见 裸
期 的 女 性 雕 像 都
体是



姿




古希腊三柱式
多立克柱式 纵向: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古前西26方0设0-前计1的2纵00横) 向继承 著纵名向的 :雅一典脉卫相城承(、循Ath序e渐n A进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多科立斯克 林柱式 希腊多 科立斯克林柱式(DCoricntOhiradneOr)rd的er特)点的是比比列较比粗爱大奥雄尼壮柱,更没为有纤柱细础,,柱柱头身是有用2毛0条莨凹叶槽(,Ac柱an头th没us有)装作饰装,饰多,立形克似柱盛又满被花称草为的男花性篮柱。。 著西名方的 设雅计典的卫基城本(特点Ath和e基n A本cr格op局o就lis)是的受帕以提上农两神个庙方(面P因a素rth共en同o作n)用即的采结用果的是多立克柱式。 横向:受到古埃及、古西亚、希伯文化、古代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设计艺术史
古西方设计的纵横向继承
纵向:一脉相承、循序渐进。从爱琴文明到 古希腊文明,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的艺术,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横向:受到古埃及、古西亚、希伯文化、古代 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

西方设计史—近代

西方设计史—近代

罗 马 耶 稣 会 教 堂
巴 洛 克 式 的 圣 卡 罗 教 堂
鲁 本 斯
洛可可:
继巴洛克风格之后流行法国上层阶级中的一种的艺术思潮, 其影响后来逐渐蔓延至整个欧洲。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 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 装饰浓艳。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 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 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 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 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 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 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 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曾风靡欧洲 。
1968—1980 )
水 晶 大 教 堂 (
3、特点:
两面性特征与折衷性立场
• 一方面,它是新艺术运动的延伸,受新 艺术运动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它又是 反新艺术运动的,反新艺术运动对手工 艺与自然风格的过度强调。
• 一方面,它同现代主义设计有着密切的 联系,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完全符合现 代主义设计的要求。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形式上受到以 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 性借鉴。 2、 原始艺术的影响。 4、 舞台艺术的影响, 5、 汽车的影响 6、现代艺术流派
• 推崇自然主义与东方风格。
8、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目的:
试图改变因工业化的批量生产 所带来的设计水准的混乱与下 降,并希望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
9、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2011西方设计史

2011西方设计史

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 多利克 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多立 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 的是多立克柱式; 伊奥尼亚柱式:它有柱基,柱身比较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也更细密、更深。柱头带涡 伊奥尼亚 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个感觉匀称轻快; 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柱式演变过来的,只是柱头更为华丽,像一个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式 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这种样式主要流行于小亚细亚地区。
哥特式建筑产生与12世纪初的法国巴黎的周围地区, 哥特式建筑产生与12世纪初的法国巴黎的周围地区,在不到半 12世纪初的法国巴黎的周围地区 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风靡欧洲大陆。从十三世纪下半页开始, 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风靡欧洲大陆。从十三世纪下半页开始,哥特 式建筑开始趋向成熟,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式势, 式建筑开始趋向成熟,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式势,形象的 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 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造型挺拔 的尖形小尖塔,强化了升腾的感觉,同时体现出神的至高无上。哥 的尖形小尖塔,强化了升腾的感觉,同时体现出神的至高无上。 特式建筑主要体现在飞券的运用, 特式建筑主要体现在飞券的运用,建筑的典型特点是垂直线的使用 和尖顶的拱形结构,造成灵巧,上升的力量,形成一种高拔、 和尖顶的拱形结构,造成灵巧,上升的力量,形成一种高拔、挺直 的建筑形式。 的建筑形式。
哈特什帕苏墓
它彻底的淘汰了金字塔。他的建筑师珊缪说,金字塔已经过时了。 它彻底的淘汰了金字塔。他的建筑师珊缪说,金字塔已经过时了。抛弃了 这个传统的遗迹,新陵墓的轴线纵深布局就更加的统一了, 这个传统的遗迹,新陵墓的轴线纵深布局就更加的统一了,新的艺术构思 就完整了。哈特什帕苏墓的柱廊比例和谐。方形的柱子,柱高在柱宽的5 就完整了。哈特什帕苏墓的柱廊比例和谐。方形的柱子,柱高在柱宽的5 倍以上。柱间净空将近柱宽的2 柱廊庄严而不沉重。陵墓很华丽, 倍以上。柱间净空将近柱宽的2倍。柱廊庄严而不沉重。陵墓很华丽,布 满圆雕、浮雕和壁画。都着鲜艳的色彩。第二层平台上, 满圆雕、浮雕和壁画。都着鲜艳的色彩。第二层平台上,柱廊的每根柱子 前面有一尊女皇的立像,穿着彼岸之神奥西里斯(Osiris)的服装。 前面有一尊女皇的立像,穿着彼岸之神奥西里斯(Osiris)的服装。这种 柱子叫奥西里斯柱,是皇帝祀庙特有的,但神的面容确是皇帝的, 柱子叫奥西里斯柱,是皇帝祀庙特有的,但神的面容确是皇帝的,表示皇 帝死后在彼岸为神。 帝死后在彼岸为神。

中外设计史复习资料

中外设计史复习资料

第一篇外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章手工业时代的设计史前社会—1750年• 艺术设计的萌芽• 在距今300万年前,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人类有意识的制造工具就揭开了设计史的序章.• 以打制石器为代表的最早造物活动• 人类由于能够制造工具而成为真正的人.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代.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旧石器制作工艺和造型观念的发展• 在长达百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里,人们在日复一日的长期的打制石器的过程中提高了技艺,使制作出的石器的器形越来越规整,加工越来越精细,造型越来越多和复杂,打制石器的发展过程也是旧石器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孕生的过程• 在早期的骨器上出现的磨制的痕迹表示着一种崭新的磨制工艺的开始,磨制工艺使器物变的光洁润滑,增强了美感。

人类逐渐掌握了锯、切、削、磨、钻孔等技术,能制作骨针、鱼叉、骨刀和鱼铲等。

• 另外,钻孔技术和火的使用也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在这一系列的生产手段极大地拓宽了造物的构成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初步的审美意识,在制作产品时体现出对实用和美的双重追求。

• 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新石器时代。

• 主要的标志特征:一是磨光的石器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二是打制和使用陶器;三是农业和家蓄饲养业的出现。

此外,纺织品的设计也是新石器时代值得夸耀的设计。

• 新石器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也孕育出早期设计文化的繁荣气象。

第二章西方古代国家的艺术设计第三章古代埃及的设计艺术第四章• 从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国家起,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征服止,期间大约延续了2500年之久,这段历史就是古埃及的王朝时代。

可谓“尼罗河的恩赐”第五章第六章在西方艺术史上,希腊、罗马时期可以说是第一个艺术的黄金时代,不论雕刻、建筑,还是诗歌、戏曲都达到了全面的繁荣,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及更长远的时代。

中外设计简史李砚祖重点笔记

中外设计简史李砚祖重点笔记

中外设计简史李砚祖重点笔记中外设计简史设计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设计的起源不能明确地追溯到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因为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创造和改进各种物品和环境。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和西方设计史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一、中国古代设计史中国的设计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设计可以追溯到马鸣设计图纸。

中国古代设计的发展与工匠技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和纹饰的装饰性。

在汉代,陶瓷器的纹饰风格已经非常丰富多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到了明代,宫廷设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典雅的寝宫、雄伟的宫殿都是中国古代设计的辉煌成果。

二、中国近代设计史中国近代设计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中国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当时,西方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近代中国设计的主要特点是西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在建筑设计领域,例如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西方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西方设计史西方设计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设计重视对称、比例和几何形状。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在西方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受到教会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了艺术的中心,欧洲各国的艺术家都去那里学习并受到了启发。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对西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产品制造的规模大幅度增加,设计开始注重效率和功能性。

而到了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开始兴起,主张简约、实用和功能主义。

建筑师莱·科布西耶所倡导的“白屋式”设计理念成为了20世纪建筑设计的重要风格。

四、中西方设计的差异与融合中西方设计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所决定的。

中西方设计的融合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西方设计已经开始相互借鉴和影响。

西方园林史发展特点和概述第一讲古代园林

西方园林史发展特点和概述第一讲古代园林
榈,悬铃木,等
古希腊埃比道拉斯
雅典卫城的神庙(1)
卫城在雅典城中央孤立的山冈上(高于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 南北最宽约130m),最突出的保存有3处:帕提农神庙、厄瑞克 提翁神庙、胜利女神雅典娜神庙。
雅典卫城的神庙(2)
雅典卫城由于山门两侧不对 称,因此利用南边的胜利神 庙可取得均衡。
维尼斯广场
四、古罗马园林
最初的罗马人园林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果园、菜园,以及种植香料和 调料植物的园地。园中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后来逐渐增强。
来自东方和希腊的文化艺术,包括园林,是罗马人取之不尽的源泉。罗 马人在学习希腊的建筑、雕塑、园林后,逐渐有了真正的造园事业。古 罗马在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等国 的造园手法。
园林类型丰富, 风格多变。既 有附属于各种 建筑的庭园, 也有环绕在建 筑四周的花园, 最典型的园林 形式是各式各 样的柱廊园。
哈德良山庄
每个园子都有其主题 及功能,往往以水池 为核心,点缀着大量 的雕像和柱式等装饰 之物。
哈德良山庄
哈德良山庄
山庄中心是由双侧回廊(Pecile)环绕的花园,柱廊的墙面上绘有壁画,称 为柱廊园。9米高的园墙及回廊围合着约100米宽、200米长的长方形庭 园,正中开有巨大的拱门作为出入口,庭园中央是矩形大水池。
埃及(公元前3500年前) 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公元前2560年)胡夫建金字塔;
埃及国土96%以上为沙漠,耕地2.48% 惜树如金、以石代木 金字塔(西岸)、神庙(东岸)
埃及的造园在特殊的气候风土条件下独树 一帜:
1.府邸庭院(宅院)
3.埃及墓园(陵园)
1.府邸庭院(宅院)奈巴蒙花园
哈德良山庄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西方艺术设计史

西方艺术设计史

系;
• 4、建筑材料上除了木石砖海运用火山灰制成天然混凝土 • 古罗马著名建筑是及作品: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罗马万神殿
古罗马竞技场
独特的社交场所 ——卡拉卡拉浴场
康 斯 坦 丁 凯 旋 门
古罗马金属和玻璃工艺
罗马网状杯
公元4世纪初的罗马 网状杯。制作时,先把
杯外网状花托以及上
《捉蜥蜴的阿波罗雕像》
《阿芙罗狄忒雕像》
《驮小牛者像》 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美术 馆 公元前6世纪的作 品,
《阿波罗像》 希腊 国立考古博物馆 古风时期
《女子像》 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美 术馆 古风时期
《握着蛇的女子》 雅典卫城神殿雕塑
《濒死的战士》 慕尼黑
州立古代雕刻馆 古风时期
《刺杀者群像》
欧洲中世纪的艺术设计
• 中世纪是指,从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为止的近 一千年时间的思想禁锢、发展缓慢的时期。这是一个融希伯来文化、 日耳曼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于一体的基督教文明时期。其 主要的设计风格有:
பைடு நூலகம்
• 1、拜占庭风格
• 2、早期中世纪风格 • 3、罗马式风格
• 4、哥特式风格
希腊多立克柱式
希腊爱奥尼克柱式
希腊科林斯柱式
雅典卫城
卫城的主要入口——狮子门
建于公元前1350—1300年。
米诺斯王宫
古罗马艺术设计
建筑 公共工程 玻璃艺术 青铜器
• 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 1、圆顶和拱券技术 • 2、空间构造上重视空间层次变化,形体与组合,达到宏 伟与纪念性的目的 • 3、结构上发展了希腊和伊特鲁利亚的梁祝与拱圈结构体
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一. 古代建筑风格的形成1.1 早期文明的建筑风格•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1.2 罗曼式建筑的兴起•罗马式教堂建筑•西方古堡建筑1.3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哥特式教堂建筑•哥特式城堡建筑二.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2.1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城市宫殿•文艺复兴教堂建筑2.2 巴洛克建筑的繁荣•巴洛克宫殿建筑•巴洛克教堂建筑2.3 巴洛克花园与室内设计•巴洛克花园设计•巴洛克室内设计三. 工业革命与现代主义建筑3.1 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钢铁结构的应用•建筑构造技术的创新3.2 装饰艺术运动与艺术建筑•装饰艺术运动的兴起•艺术建筑的特点与变革3.3 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波西米亚式建筑•国际风格建筑与功能主义四. 当代建筑的多样化4.1 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多元化的建筑风格4.2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原则与设计理念•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4.3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建筑设计•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智能化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五. 结语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早期的建筑风格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在罗曼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古堡的建筑风格开始兴起,体现了庄严和壮观的特点。

而在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城堡的建筑风格更加复杂和精细。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对古代建筑的复制和模仿,具有古典的特点和比例感。

巴洛克建筑则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注重空间的变化和装饰的丰富。

巴洛克建筑在宫殿和教堂的建筑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钢铁结构的应用以及工艺和技术的改进,使得建筑的高度和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装饰艺术运动和艺术建筑的兴起也使建筑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和艺术性。

随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则以功能主义和简洁性为核心,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西方设计史

西方设计史

西方史前的艺术设计人类最早的岩画●旧石器时代: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19世纪后半叶发现。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20世纪早期发现。

维纳斯:旧石器时代晚期,在石器工艺中最伟大的成就以一个十分重要的特例而诞生了,这个特例即是成组的,小型女性石雕像,通常被称为“维纳斯”。

奥瑞纳文化期《奥兰多天的维纳斯》。

是从奥地利威兰多出土的。

指挥棒:被认为是原始人举行咒术仪式时所用的器物,它最早出现于奥瑞纳文化期,但直到马格德林文化期,才注意到“棒”的装饰,一般是在棒的顶部和末端带有动物头部圆雕,如马牛鱼羚羊等。

●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一欧洲文化遗址靠近罗马尼亚首都古梅尔尼亚南斯拉夫首都附近的温卡古梅尔尼亚彩绘陶器在公元前5000年后期出现了全面发展的高潮。

早期的传统中以重复的几何图案装饰为其特色,并在陶器上布满了白色的化妆土。

南斯拉夫的温卡遗址,也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和陶像,尤其小型陶像十分精巧其特征是由立体的面具脸杏仁状的双眼和高大鼻子构成。

●小结:原始文化给予我们的启示一有了人即有了艺术设计。

二实用功能先于“审美功能”三材质决定技术和工艺形成四人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积极地,不断地创造而不是维持和固守。

五艺术设计是人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结晶六艺术设计的产生,发展及所形成的风格,不是孤立的,它离不开人类生存环境。

时代进程,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等的因素影响。

●作业为什么说艺术设计的起源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古代埃及手工业设计●陶工艺:埃及陶工艺产生于王朝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

●黑顶陶器:在整个土红色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色的釉泥,形成黑红两色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的陶制器。

这类陶器造型简练。

器型外部线条十分流畅。

●化妆石板:这是埃及人经过精心设计之后,打制或雕刻而成的专用器具。

研磨矿石。

其上带有各种精美的装饰纹样。

其功能逐渐淡化,成为一种理想的纪念物,名《美尼斯旺征服三角洲》。

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陵墓是巨大石块修砌而成的方矩形建筑,底面成正方形,侧面成三角形,因此似汉“金字”故作金字塔。

西方设计源流

西方设计源流

马 赛 联 合 住 宅
柯布西埃:朗香教堂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源于法国,并波 及英国、美国的设计潮流。与现代主义设计运 动基本同步。
名称来源于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现 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
为上层社会少数人设计的,具有现代感的,华 贵而时髦的风格。
装饰艺术运动基本特征
勒·柯布西埃与机器美学
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 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与逻辑性。
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平顶结构,下部留空,室内空间敞开,重视采
光,没有装饰的立面和条形玻璃窗。
勒·柯布西埃:萨伏伊住宅,1929-31
柯布西埃:为建筑展会所做的设计
柯布西埃:新精神馆,1925
科林斯柱式
柱身纤巧、细长,柱下 径与柱高比例为1:10; 柱头装饰莨苕叶,其它 类爱奥尼亚柱式;风格 豪华富丽,出现于晚期。
雅典卫城
帕台农神庙的多立克柱式
伊瑞克提翁神庙的爱奥尼亚柱式
古罗马高架水道
古罗马万神庙
古罗马竞技场
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教堂的尖拱门与人像雕刻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结构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结构
贝伦斯为通用电器公司设计的电水壶
荷兰风格派
绝对抽象原则,用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和色彩 构图,表现宇宙根本的法则。
1917—1931年间,围绕《风格》而形成的松 散的艺术家联盟。
蒙德里安: 红、黄、蓝构图
蒙德里安:纽约城
里特维尔德:红蓝椅
里特弗德:桌子
里特弗德:Z形椅
·
乌 德 勒 支 施 罗 德 住 宅
基本内容
西方古代设计 工业革命与西方设计 19世纪设计改革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艺术设计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从最早的洞穴壁画到现代的数字艺术,艺术设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追溯其演变和创新。

古代艺术设计主要以复制自然形象为主。

在古埃及文明中,人们使用石雕和壁画来装饰陵墓、寺庙和神殿。

这些作品表现了神话故事、宗教仪式和权力象征。

希腊罗马时期,雕塑被广泛运用在公共建筑和纪念碑上,展示了人体完美的比例和优雅的线条。

而东方艺术设计则强调形式的简洁和动态的表现。

中世纪是基督教艺术设计的巅峰时期。

教堂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艺术场所,艺术家们通过绘画、彩色玻璃和素描来表达宗教的神圣之美。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顶和尖拱门成为了这个时期的标志。

同时,阿拉伯世界的艺术设计也开始影响西方,带来了新的几何图案和装饰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设计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人们开始追求模仿古典艺术,尤其是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杰出艺术家提倡“人性主义”,并通过绘画和雕塑来表达人的情感和理性。

文艺复兴时期还见证了印刷术的发明,这使得艺术作品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欣赏。

18世纪的启蒙时代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

人们提倡理性、知识和自由,这也反映在艺术作品中。

新的绘画风格和雕塑技巧在此时诞生,如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

同时,印刷技术的进步使艺术作品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流通。

19世纪是现代艺术设计的起点。

工业革命为艺术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和技术,他们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印象派艺术家们追求瞬间的感觉和光线的变化,他们通过轻快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来表达真实的观感。

随着摄影技术的兴起,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主观性和个性化的表达,逐渐形成了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20世纪是艺术设计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期之一。

各种新兴艺术运动和风格迭起,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学派提倡将艺术与工业相结合,推崇功能性和简约主义。

西方设计史——包豪斯

西方设计史——包豪斯
西包方豪古斯的代创的始设人计:格罗佩斯
包豪斯的出现: 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开始,不少设计师在从事艺术与工业化生产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对艺 术与机器的结合、艺术与经济的结合,以及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艺术设计的内涵、 风格、特征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其结果不仅使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思想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而且还导致了现代主义教育体系——包豪斯的出现。
4.德绍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2)-导师制 (1)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
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 是其高峰时期。
(2)1928年格罗佩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 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 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 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包豪斯的历史 包豪斯(Bauhaus):Bau建筑+haus房屋=建筑之家
另: 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主张设计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功能、技术和经 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1.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 攻读建筑,进入贝伦斯设计事务所。 设计思想: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 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重视成本、团队协作、标准化 初衷: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

预科教育: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作方法

正式指导
斯 课
观察课:自然与材料的研究

绘画课: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
构成课: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每一门课程最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 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

中外设计史ppt课件

中外设计史ppt课件
2
2、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也融入了设计观念的形成过 程,使设计物常常带有一定的社会功利目的,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权利观 念。这与单纯追求实用效能与形式美法则相融统一的萌芽时期的设计观念有着 很大的不同,手工业时期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丰富了功能的 意义,即对设计物认知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强调和追求,从审美原则角度,不同 阶层由于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的差异,也呈现出更加深刻的面貌。具体体现在 设计风格方面,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宫廷风格和民间风格。
57
黄金扇形饰板 公元前14世纪
58
黄金短剑与鞘 约公元前14世纪
59
鱼形玻璃壶
60
61
雪花石瓶 约公元前14世纪
62
银制嵌玉王冠 公元3-6世纪
63
胸饰:第12王朝时的项链胸饰
64
胸饰:第12王朝时的项链胸饰
65
66
图坦卡门国王的黄 金面具-第18王朝
67
图坦卡门墓中的国王木乃伊和棺椁 68
6
7
8
历史学家们把埃及历史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2686年),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2040年),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1786年) 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86—1567年),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1085年), 后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085—332年), 公元前525年以后,埃及基本上处于波斯的统治下。
10
古代埃及的建筑古代艺埃术及的设建计筑设计艺术
古代埃及建筑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第一—十王朝,约公元前3200-前2130年)以北部尼罗河三角 洲为主,首都孟斐斯。以陵墓(玛斯塔巴、金字塔为主要形式) 2、中王国时期(第十一-十七王朝,公元前2130年-前1580年)主要建筑活动集 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围。以庙宇为主要形式。 3、新王国时期(第十八-三十王朝,公元前1582年-前332年)主要建筑活动集 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围。以庙宇、石窟庙、石窟墓和住宅为主要形式。 4、晚期(比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332年-前30年)设计施工精致,规模不大, 受希腊罗马影响。

西方古代设计史

西方古代设计史

初期基督教建筑明显受到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典型的教 堂形制,由巴西利卡发展而来。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 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 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 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欧中 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保罗教堂。 初期基督教堂多用木屋架,柱子较细长。外墙仅刷灰浆或作砖贴面,不加装饰。内部 最普遍的装饰方法是彩色大理石镶嵌。装饰的重点部位是圣坛的半穹顶。基督或圣徒像衬 以金色背景,十分醒目。中厅柱列的透视效果把视线引向圣坛,使内部空间在感觉上比实 际深远,成为巴西利卡式教堂的突出特点。 罗马圣保罗教堂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尼罗河 的洪水泛滥使被淹没的土地 肥沃。
埃及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 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目前埃及共有八十余 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 。
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
民艺2 班 苏陆娟 杨晓峰 王潇潇 余萍
1.原始社会
2.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 3.中世纪的设计
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
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 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 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 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时期的图片
西方雕塑
西方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 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 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今天我们所要了解 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 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 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 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这些亚非欧三大 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 遗产的魂宝。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 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3.镶嵌画和工艺美术
基督教得到正式承认之后,作为其艺术主要门类之一的 镶嵌画发展得很快。4世纪初的作品还很少,5世纪时就十 分普遍了,而且质量极高。 而一直供统治阶段享用的牙雕、银饰和珠宝饰品,到313年以后也逐渐 为教会的典仪所用,从而形成由基督教 意旨占支配地位的趋势。最初,这 些艺术品用于装饰教堂的墙面或地面,因材料贵重,大多散失了,只保存 下若干象牙雕像。
2.绘画
基督教还处于地下状态时,信徒们按《圣经》内容在地下墓窟的4壁和顶部画了不 少壁画,手法虽较稚 拙,形象却基本是仿照希腊罗马的,比如墨丘利式的“善良的牧羊 人”、胜利女神式的天使等。还有各种线条组 成的圆形或方形图案,中间有花环、 鸟类、四足动物,还有四季的象征物作装饰母题。
3.雕塑
早期的胜利女神图像
古希腊建筑
• 巴底农神殿,也称之 为巴特农神庙!在雅 典卫城中是为最经典 的建筑!是卫城的主 题建筑。建于公元前 447--432年,位于卫 城的最高处.是由著名 的雕刻家菲狄亚斯设 计的。
古希腊建筑
• 卫城山门——雅典卫城的山门译名为普 罗彼拉伊阿,建于公元前437~432年, 建筑师穆尼西克里(Mnesicles),位 于卫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入口,为 了因地制宜,做成不对称形式。正面高 18米,侧面高13米。主体建筑为多立克 柱式,当中一跨特别大,净宽3.85米, 突出了大门。屋顶由于地面倾斜分两段 处理,以使前后两个立面造型一致。内 部采用爱奥尼柱式,装饰华丽。外观简 洁朴素、庄重。北翼是展览室,南翼是 敞廊。两翼体量较小,使山门更加壮观。 从山门口就可以看到雅典卫城的中心- 雅典娜女神铜像。另外,山门左侧的画 廊内收藏着许多精美的绘画。
古代罗马和希腊的设计
• 古代希腊、罗马是现代设计发源地——欧 洲的文化源头,因而在设计史上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 古罗马史古希腊历史文明的传承,两者相 辅相成。 • 他们的发展给西方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 估量的影响,加入没有他们,不敢想象现 在的欧洲是什么样子的。
3.中世纪的设计
3~6世纪流行于罗马帝国各行省、尤其是今意大利 及其东西邻近地区 的基督教美术。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拉丁语地区的早期基督教美术与罗马美 术紧相联接,到5世纪末,随着查士丁尼帝国的崩溃而告终结。此后,从取代 罗马传统的东方人和北方的蛮族那里吸收各种艺术要素,演化为众多的地方 性风格。 1.建筑
1.建筑
拜占庭建筑的中心结构是主穹窿,它控制整个建筑,并以不同形式与辅助拱结合, 创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组合。 6世纪,发展了用穹隅支撑穹窿的圆屋顶巴西利卡式建筑,这种类型的建筑杰作是 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3.雕刻、镶嵌画、壁画
早期拜占庭雕刻和壁画在风格上仍是古典的,人物造型有着古典 式的自然与优雅。然而,新风格很快就在这种艺术中发展起来,5世纪 的一些雕刻在非写实的构图与造型及其强调精神性的表现上,已经是 拜占庭的了。
民艺2 班 苏陆娟 杨晓峰 王潇潇 余萍
1.原始社会
2.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 3.中世纪的设计
4.巴洛克余洛可可的设计
1出现,原始公社的瓦解,国 家的初步产生,都标志着人类社会形态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 最初的奴隶制国家,都是在原始部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 此它只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地理范围内;并且在不同程度上都 带有一些军事民主制的残迹。这些小国大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 心结合附近农村建立起来的,故曰城市国家,或简称城邦。这 是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君主专制帝国是奴隶制社 会阶级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城邦之后才发生的。由于古 代世界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具体环境不同,君主专制政体形成 的时间、发展的过程以及通知的形式是有差异的;但总的来说, 从各种类型的城邦走向统一的专制帝国,是奴隶制国家整体发 展的一般趋势。
爱琴文明中的设计--希腊
• 古希腊的文明史是从爱琴文
明史开始的,所谓的爱琴文 明史指的是南希腊和爱琴岛 屿上的文明。其中最杰出的 便是它的建筑与陶艺,在这 主要做的是建筑!
2.古希腊的设计
• 古希腊的设计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 和陶器两个方面。受到迈锡尼“迈 加隆”建筑和古埃及承柱式建筑的 影响,希腊形成了“围柱式建筑”, 希腊在建造围柱式建筑时形成了具 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希腊柱式,到今 天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3世纪 前后,石棺上对福音书或圣经题材的处理,就与传统希腊罗马的雕塑形象几乎完全相 同。罗马圣玛丽亚· 安蒂夸教堂就有一哲人模样在读一卷书,伴随着宗教化的牧羊人 两侧,是约拿休息与耶稣施洗礼的场面。到4世纪,这类雕像叙事性更强,内容也丰 富起来。石棺外表往往展开以耶稣生平故事作 成的饰带浮雕,直接描绘耻辱性惩罚 的《磔刑》也被象 征性的荆冠和十字架代替了。罗马及其附近发现了最大 的早期基 督教石棺群,地中海其他地区也有发现,359年的尤纽斯· 巴苏斯石棺是其中的代表作。 * 尤纽斯· 巴苏斯石棺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
•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 承和发展。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 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 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 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 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 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 点。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 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这 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的一种理论总结。
古罗马建筑
• 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 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 古罗马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 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 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 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 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 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 五层公寓式住宅。
银器饰品中,只有一小部分可称作基督教艺术品。从3世纪末 至5世纪中叶,意大利基督教徒墓中发现大批饰有黄金的玻璃 器皿,上面饰有肖像、圣经或其他题材的故事。此外,一些小 型灯具浮雕及其他物件也具有某些基督教装饰母题。
图为查士丁尼皇帝与群臣
拜占庭重要是宗教美术。拜占庭建筑是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取材于《圣 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模式。拜占庭美术也是封 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帝国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尘世的代理 人。拜占庭美术还被看作东西方融合的艺术。它注重色彩的灿烂,装饰的华丽,强调 人物精神的表现。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他艺术品的缤纷色彩互 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华贵的景象。
古希腊设计---建筑
• 而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是由著名的雕刻 家菲狄亚斯受雅典君主伯里克利斯的委托 在公元4世纪设计完成的雅典卫城。其中有 著名的巴底农神殿、伊克瑞翁神殿和由建 筑家墨涅西诺斯设计的卫城山门。其代表 是波赛冬神庙。 • 古希腊建筑的另一个杰出代表是由世界七 大奇迹之一美称的亚历山大港灯塔。
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
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 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 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 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初期基督教建筑明显受到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典型的教 堂形制,由巴西利卡发展而来。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 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 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 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欧中 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保罗教堂。 初期基督教堂多用木屋架,柱子较细长。外墙仅刷灰浆或作砖贴面,不加装饰。内部 最普遍的装饰方法是彩色大理石镶嵌。装饰的重点部位是圣坛的半穹顶。基督或圣徒像衬 以金色背景,十分醒目。中厅柱列的透视效果把视线引向圣坛,使内部空间在感觉上比实 际深远,成为巴西利卡式教堂的突出特点。 罗马圣保罗教堂
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 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 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 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 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 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 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 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 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 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