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 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7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

二年级数 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7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淘气的作息时间”。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理解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

一、复习引入1.谁会填。

()秒=1分40秒120分=()时2时15分=()分1时半=()分80分=()时()分2分=()秒2.我们来比较。

59秒1分30分半时70分1时25分200秒2分180分2时1时14分1时20分二、探究新知1.关于作息时间表。

师:课前已经让同学们调查了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从作息时间表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课件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可能有:一节课有多长时间,上午在校时间有多长,几时几分学生在干什么……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也很认真,那我们怎样才能算出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学会!2.淘气的作息时间。

师:淘气早晨起床到上学之间的一段时间,是怎样安排生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1:淘气起床。

师提问:淘气几点起床?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30起床师提问:你是怎样根据钟面看时间的?生:先看时针,时针过几时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学生说的不一定规范,只要大概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2)出示教材主题图2、3:淘气吃饭。

师提问:淘气在做什么?吃饭从什么时间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呢?学生自己先填一填淘气吃饭的时间,再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55~7:15吃早餐(3)出示教材主题图4:淘气上学。

师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呢?淘气几时几分出门去上学?自己先填一填。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30上学让学生根据板书情况帮淘气制作《作息时间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能够正确书写时间,并能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时钟,总结出时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读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书写:让学生学会如何书写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书写格式。

3. 时间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能够根据时间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书写和应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时间卡片、教学PPT。

2. 学具:时钟模型、时间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2. 新课:讲解时间的读法、书写和应用,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时间的理解,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4. 应用:让学生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读法: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书写:小时和分钟的书写格式。

3. 时间的应用: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七、作业设计1. 书写练习:让学生书写不同时间的时间表达方式。

2. 应用练习:让学生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时间的相关概念,如时、分、秒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一些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早上、晚上等。

但他们对时间的精确理解还不够,如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如何将时间进行转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的时间概念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更精确的时间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如时、分、秒,并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时间、分析时间的能力,并能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知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灵活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如何将时间进行转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间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故事课件,讲述淘气的作息时间,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2.准备时间相关的实物,如钟表、计时器等,用于直观展示时间概念。

3.准备时间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如时间卡片、时间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淘气的作息时间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出现的时间,如早上7点、下午3点等。

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认识时间,并学习用钟表刻画时间。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并能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时间的基本概念•用钟表刻画时间•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地用钟表刻画时间,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作息时间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如何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来学习时间的概念与应用)。

•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时间的概念与应用)。

•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小组名称。

2.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作息时间,例如早晨起床时间、吃早餐时间、上学时间、午餐时间、放学时间、晚餐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

3.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

(注意:提醒学生要注意作息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时间点之间的关系)4.利用钟表进行时间表述,让学生掌握钟表读法。

5.给学生出示一些钟表图形,让他们在众人面前把时间表述出来。

6.分组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在某些时间点上标注钟表时间。

第二节课1.学生经过两个到三个人一组的讨论,来制作一张可挂在教室里的作息时间表。

2.学生通过在班上问询的方式,可以获取到和自己组不同时间的作息表。

3.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合作,用时间标点工具进行作息时间表的分析和比对。

4.老师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分析和比对一个时间段里各种活动的名称和时间,最后再汇总起来。

5.老师再给学生集体安排几个“作息时间学校日”,让学生可以按照时间表上的时间来进行活动,并模仿班级集体点名的方式,来学习时间的记录。

六、教学工具•钟表•画纸•色笔和铅笔•显示时间的投影仪或激光指针七、师生活动老师1.主持讨论。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天的各个时刻。

2.学会在不同时间画出不同的事物。

3.掌握用时间单位“分钟”表示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长短。

4.学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整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准备1.教学文本: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P69-70。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钟表,信封,卡片。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1.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一天的时间表,让学生感受一天的长度。

比如:时间活动6:00起床7:00早餐8:00上学12:00吃午餐13:00下午学习18:00吃晚餐20:00完成作业21:00洗澡22:00睡觉2.教师让学生用卡片写下自己一天中的活动,每个卡片上标出活动的时间。

比如:“6:30起床”,“7:00早餐”,“8:00上学”等。

3.学生上来挂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大家观察和比较,看每个同学一天的活动时间都差别多大。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24小时制。

然后让学生自己想象,想象一下他们的孩子、家长、老师等人,那些人在早上收拾行李时该看大的时钟,还是小的时钟。

3.2 学习新知1.学生将卡片取下,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时间顺序排列,模拟自己的一天。

2.教师出示钟表,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时间,模拟一天中的各个时刻。

3.学生通过观察每个时间段的卡片,画出对应的事物。

比如,“6:30起床”可以画出一个床和一个起床的人,“8:00上学”可以画出学生和书包等。

4.通过画图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时间段的变化和相对长度。

5.教师让学生理解分钟的概念,然后通过观察相邻时刻的卡片计算出两个时刻之间的分钟数。

6.学生尝试用整数计算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分钟数。

比如,“6:30起床”到“7:30吃早餐”之间有多少分钟。

3.3 拓展应用1.教师将不同的任务放在信封里,并标注出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

2.学生抽取任务,然后利用画图和计算等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好自己的任务时间表。

3.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绘制一天的时间表、模拟自己一天的活动、绘制不同时刻的图画等方法,学习了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长度以及如何用分钟表示不同时间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构成,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学会看钟表,并能准确地读取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构成,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2. 认识整点和半点:让学生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3. 认识分钟:让学生学会读取分钟的时间。

4. 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根据淘气的作息时间,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能准确地读取时间。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淘气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淘气的作息时间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时钟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时钟:教师讲解时钟的构成,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3. 认识整点和半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并进行实际操作。

4. 认识分钟:教师讲解分钟的读取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取分钟的时间。

5.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师展示淘气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根据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6.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读取时间,并讨论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时钟的构成: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2. 读取时间:整点、半点、分钟3. 淘气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2. 家长监督学生按照作息时间表执行,并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认识整时和半时: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普通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课件、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钟表模型、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了解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以及普通计时法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操作,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认知。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钟面的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 判断题:判断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了解时间单位和时间计算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教材以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时间、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数学应用兴趣浓厚,通过实际情境让他们学习时间计算,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时间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作息时间相关的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起床、吃饭、上学等。

3.学习工具:为学生准备计时器、钟表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整合思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
谈话
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亲爱的同学你们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吗?
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的作息时间。
北师二下第七单元《时分秒》
第4课时 淘气的作息时间
课题
淘气的作息时间 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再说一说作息时间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几分?9:00到9:30经过了几分?不要求列式。
学情分析
学生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会容易。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学生的兴趣会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意识增强,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选自己喜欢的作息时间来安排。
教学策略
1、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 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利用画图方式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揭示课题)
板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的作息时间
二、新知探究
二、新知探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4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4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4 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章《淘气的作息时间》。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钟表和日历来理解时间,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我们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

难点:秒的认识和秒的读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时钟模型、挂图、卡片等。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早上,小明起床后,他妈妈告诉他已经7点了,然后帮他整理书包,送他上学。

通过这个情景,让大家来猜测一下,现在是什么时间?2. 认识时钟:介绍时钟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字等,并讲解时、分、秒的概念。

3. 学习读写时间:通过电子钟和时钟模型,学习如何读写时间,如7时、7分、7秒等。

4. 练习读写时间:用卡片和挂图进行读写时间的练习,大家一起来互动,看看谁读写的时间最准确。

5. 认识秒:讲解秒的概念,并通过电子钟和时钟模型,让大家观察秒针的运行。

6. 学习秒的读写:通过练习,让大家掌握秒的读写方法。

7. 合理安排时间: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早上起床后要先刷牙洗脸,然后吃早餐,去上学等。

8. 课后实践:让大家回家后,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现在的时间,并帮助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时钟的各个部分(时针、分针、秒针、数字)、读写时间的方法(如7时、7分、7秒)、秒的认识和读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画出一个钟表,并标出时、分、秒的刻度。

2. 作业答案:每个学生画的钟表可能不一样,但要求能够标出时、分、秒的刻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时钟的认识和时间的读写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拓展延伸:大家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看看自己能否按照时间表来安排一天的生活和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七章第三节《淘气的作息时间》。

我们将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时钟和计时器表示时间,并能够简单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和计时器,了解时间的单位是小时和分钟。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和计时器,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训练学生能够计算经过的时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钟和计时器,学会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理解时间的递进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计时器、教学卡片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淘气的作息时间》讲述一个关于淘气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们理解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时钟和计时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例如:开始时间是3点10分,经过25分钟后是几点几分?4. 随堂练习学生们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填写时间表格,写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小时和分钟。

5. 小组合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互相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并互相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小时:分钟:3 103 354 2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一个小时有____分钟,一分钟有____秒。

2. 选择题:下面哪个选项表示3点30分?(A. 3:30 B. 3:03 C.3.30)3. 计算题: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答案:1. 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2. 选项A表示3点30分。

3. 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4点1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时间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少数学生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还存在困难。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利用钟表模型、时间图卡等教学具,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一天的作息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管理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时钟的读取和作息时间表的制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读取任意时刻的时间,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作息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怎样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制作一个简易的作息时间表。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所学时间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还不够细致,或者需要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打算利用更多的实物模型和动态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和钟表的运行规律。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成果时表现得比较害羞,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答案不够自信。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营造轻松、包容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钟的认识和读取时间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时钟的构成和读取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了时间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泗县刘圩镇乱吴教学点刘靖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分析: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早晨几时上学?下午几时放学?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

说说表上安排了哪些学习活动内容。

师:下午放学回到家,到晚上睡觉之间的一段时间,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制定一张这样的作息时间表。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

1、学习制定《作息时间表》(1)电脑出示图1(图上,学生小红放学后背着书包回到家。

)提问:图上画的什么?小红几时放学回到家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什么时间做什么?下午4:10回到家。

---------------------------------------提问:你是怎样根据钟面看时间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先看时针,时针过几时就是几时多,多几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格,就是几时几分。

(2)电脑出示图2(图上,小红做在客厅中拉二胡。

)提问:回到家后她先做什么?拉二胡拉到几时几分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什么时间做什么?下午4:10回到家4:10-4:40拉二胡--------------------------------------------(3)电脑出示图3(图上,小红在书房做作业。

)提问:小红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做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什么时间做什么?下午4:10回到家4:10-4:40拉二胡4:50-5;20做作业-----------------------------------------------2、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1)讨论制定内容a师:小朋友们,你回到家,经常做些什么事呢?同组内的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学校,每天都要按照我们的作息时间表学习、生活。

你知道我们每天上午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什么时候下课的吗?第二节课又是什么上课的呢?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二、讲授新课。

(一)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

1、观察:你从表上看到了什么?和你同桌说一说。

2、集体汇报:把你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3、提问:你知道作息时间的用处吗?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作息时间表(二)制作作息时间表。

(1)出示白纸,安排制作任务。

同桌为单位。

(可以制作在学校里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2)同桌两人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1、组织交流汇报。

请几个小组选代表把制作的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2、说一说。

选出几张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

教师提问: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的?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学生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课堂练习。

1、出示书本81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然后进行反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在钟面上拨一拨,数一数,得出结论。

)2、出示第二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的指针有什么不同?这中间经过多少时间?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完成,然后进行交流和反馈: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借助钟面推算经过时间。

)3、第三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三幅图的意思,再联系图意认读钟面时间,可以借助学具拨一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三、探索新知(18分钟)
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用多长时间指的是经过的时间,即一项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分享。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淘气起床的时刻是6时30分,吃早餐的时刻是6时55分,我在钟面上5分5分地数一数,5、10、15、20、25,一共花了25分。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明确了1时等于60分。教学时,要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算一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经过的时间,目的是让他们了解计算时间的经过。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节课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自主探索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备注
一、情境导入(4分钟)
师:说一说淘气在什么时刻分别在做什么?
生1:淘气早上6时30分起床。
生2:淘气6时55分吃早餐。
生3:淘气7时15分吃完早餐,收拾餐具。
生4:7时30分去上学。
师:完全正确,淘气每做一件事,之间都会经过一段时间。
本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看图说出并写出各项活动的时刻,体会每项活动之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生2:我在数线上画了画,也是5分5分地数了数,一共经过了25分。……
2.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这里的经过时间指的是什么?
生:从开始吃早餐到吃完早餐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师:没错,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淘气开始吃早餐的时刻是6时55分,吃完早餐的时刻是7时15分,我在钟面上5分5分地数一数,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时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会看懂和解读时钟,掌握时间概念;3. 学生能够练习并熟练掌握时间转化和计算。

教学重点:1、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钟的使用方法;2、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学知识解题。

教学难点:1、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间转换与计算;2、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对计算题目的策略性思考。

教学用具:1、《淘气的作息时间》一书;2、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今天的课程目标:让同学们掌握时间转化和计算,掌握时钟的使用方法并能解读时钟,培养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解题的策略性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思考通过阅读故事,学生可以知道淘气的小兔偷懒,睡懒觉,但是仍然逃不过父母的严厉惩罚。

教师可以发问,对学生进行引导:1)小兔睡懒觉的时间都在哪些时间段呢?为什么会这样?2)小兔想要逃避父母的惩罚应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把他们引入到今天的教学主题。

2、教授时钟结构和秒针的概念时钟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物品之一,而其结构则对数字的正确性及时间要求十分关键。

在教学里,可以使用一个有秒针的时钟模型,进行讲解。

让学生逐步理解时钟的组成部分,从而初步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小时,分钟,秒,这是学生需要知道的最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是进行时间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时间相关问题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常见现象(例如早晨,中午,傍晚等)与时间的关系。

4、讲解时间单位的转换小时与分钟,秒与分钟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因此教师需要讲解时间转换的方法,包括算数方法和尺规法。

5、教学演示时钟上刻度的意义是小时刻度(1-12个刻度),这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了解时间。

教师可以演示一些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练习认读时钟和判断时间的基本操作。

例如:1)现在是中午12点,请推算接下来4个小时是几点(4点)2)现在是晚上6点,请推算经过15分钟是几点(6点15分)6、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整理问题、构思方案、找出解决方案、检查解决方案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培养策略性思考、结构化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思考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概念,学会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能够认识钟表,知道一天有24小时。

但部分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化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概念,学会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的方法。

2.理解时间与生活作息的关联,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时间概念,培养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表模型、计时器等教具。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故事素材、图片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个孩子因为不知道时间,导致作息混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

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记录时间,互相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时间题目,让学生回答。

如:现在是3点20分,请问50分钟后是几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时间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与生活作息的关系,如: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认一认2.看图讲故事师: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吗?二、导入新课师: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我们宝贵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一天却过得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淘气安排的作息时间好吗?一、淘气的作息时间师:闹铃响了,淘气的一天开始了。

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观察的真仔细!要想更加准确的描述淘气的作息时间,想想还缺什么呢?师:说的真好!老师找来了他的作息时间,你们看!课件出示:师:这些钟表上是什么时间呢?认一认,把时间填在方框中。

师:谁来说说淘气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事情师:原来是求经过的时间,想想6:30到6:55经过了多长的时间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师: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的?反馈:我是利用钟表得出的:从6时30分开始,5分5分的数,数到6时55分,刚好是25分。

我是利用画图法得出:一小段表示5分钟,5、10、15、20、25,一共花了25分。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25分,这里的25分是指一段时间,在数学中叫做经过时间。

大家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师:是的,利用5分5分的数,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反馈:(1)10+10+5=25(分)(2)30-5=25(分)师:大头儿子看到大家帮忙解答了这个难题,非常的高兴,于是他炫耀的去考棉花糖了,我们去看看他出的是什么问题好吗?课件出示: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师:这可把棉花糖给难住了,我们还是帮帮她好吗?师:要求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需要找哪两个时间?师:经过了多长时间呢?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反馈:(1)从6:55开始,5分5分的数,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2)6:55到7:00是5分,7:00到7:15是15分,5+15=20,所以一共花了20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息时间的概念,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学会看钟表。

2.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学会计算时间差。

3. 时间的应用: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时间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时间的换算、时间差的计算、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作息时间表、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入时间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4. 演示与讲解:通过钟表模型和PPT课件,演示时间的计算方法,讲解时间差的计算。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练习,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2. 板书内容:-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学会看钟表。

-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学会计算时间差。

- 时间的应用: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空题主要包括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时间差的计算等。

2. 判断题: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掌握。

3. 应用题:应用题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计算经过的时间)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校作息时间表,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学具钟,纸片。

【教学方法】
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

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
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
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二)制作时间表,探究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可制作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

请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并用学具钟拨一拨。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2、展示汇报:请每小组选代表把你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选出来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仔细看看这张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上午10点同学们在干什么?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
谁设计的最合理?
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完成书上80页的填一填。


(三)练习巩固。

1、投影书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拨钟,时针走了2圈,就经过了2个小时。

2、投影第2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上指针有什么不同?时针和分针指的地方不同。

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1小时30分(90分钟或1个半小时)
引导学生说一说: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三副图的意思,先估计一下,每幅图发生在几点钟?再联系图意认读钟面时间,填写在书上。

最后借助学具钟拨一拨,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订正,相互批改,给能干的小伙伴画上一颗☆。

(四)拓展性学习。

1、估一估:你上学时,路上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2、实践活动:请你在上学的时候,记录一下你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再算算路上经过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并比较一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确。

(五)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