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本_醉翁亭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醉翁亭记◎欧阳修

※学习重点

一、了解欧阳修的生平与文学地位。

二、学习运用层递法描述景物。

三、培养以顺处逆的人生态度。

题解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属杂记类古文。醉翁亭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为宋琅邪山琅邪寺和尚智僊所建。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一○四五年),欧阳修因支持政治改革主张,得罪守旧派人士,而被贬为滁州知州。公务之暇,他率众出游,放情于山水诗酒,翌年写下此文。

本文虽是为亭作记,然而焦点既不在“亭”,也不在“醉翁”,而是以“乐”字为贯串全文的主轴。作者藉着对山水之美与宴游之乐的描写,含蓄委婉的表现以顺处逆的心境,并侧面反映自己在滁州的治绩,抒发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永丰县)人。生于真宗景德四年(公元一○○七年),卒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一○七二年),年六十六。

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郑氏独力抚养并亲自授读,常以芦荻画地教其学字。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一○三○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地方和朝廷官职,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推行新政,因耿介直言,屡遭贬谪,曾任滁州、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知州。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辞官退隐,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反对宋初浮艳晦涩的文风,力主明道致用,积极提拔后进三苏、曾巩、王安石等。他的散文说理平易、抒情委婉,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诗常以浅近的语言蕴含深远的情韵,词则婉约清丽,后人将其诗文辑为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修亦精史学,自撰新五代史,并与宋祁合撰新唐书。又喜爱收集金石文字,着有集古录,是开创金石学的先导人物。

课文‧注释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1尤美。望之蔚然○2而深秀○3者,琅邪○4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5也。峰回路转○6,有亭翼然○7临○8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僊○9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10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11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12之酒也。

二若夫○13日出而林霏开○14,云归○15而巖穴暝○16,晦明○17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18,佳木秀而繁阴○19,风霜高洁○20,水落而石出○21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三至于负者○22歌于涂○23,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24提携○25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谿而渔○26,谿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7;山肴野蔌○28,杂然而前陈○29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30。射○31者中,弈○32者胜,觥筹交错○33,起坐而諠哗者,众

宾懽○34也。苍颜○35白发,颓然○36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已而○37,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38,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39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40,太守也。太守谓谁○41?庐陵欧阳修也。

○1壑:山谷。

○2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3深秀:幽深秀丽。

○4琅邪:山名,或作琅琊,今名琅琊山,在滁州市。

○5让泉:或作酿泉,其水清洌可酿酒。

○6峰回路转:山路随着山势而迂回曲折。

○7翼然:指醉翁亭的檐角翘起,像鸟儿展翅欲飞的样子。

○8临:由上往下看,此有高踞之意。

○9智僊:和尚名。僊,同“仙”。

○10太守自谓:太守用自己的称号来为亭命名。

○11自号曰醉翁:自己取号叫醉翁。

○12寓:寄托。

○13若夫:发语词,此词通常有表示承接或转折的作用。

○14林霏开:树林间的云气消散。霏,云气。

○15云归:指云雾聚集山间。

○16暝:昏暗。

○17晦明:幽暗与明亮。

○18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芳,花。发,开放。

○19佳木秀而繁阴:林木繁茂,绿荫浓密。阴,通“荫”。

○20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21水落而石出:冬天时溪水水位降低,于是溪石露出水面。

○22负者:背东西的人。

○23涂:通“途”,道路。

○24伛偻:弯腰驼背,此借代老人。

○25提携:牵扶,此借代孩童。

○26临谿而渔:在溪边钓鱼。临,靠近。

○27洌:清澄、清醇。

○28山肴野蔌:山中的野味和蔬菜。肴,同“肴”,煮熟的鱼、肉。蔌,蔬菜。

○29陈:陈列。

○3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饮的快乐,不须靠音乐助兴,意谓快乐乃来自下文所言百姓的娱乐。

丝,指琴、瑟等弦乐器。竹,指箫、笛等管乐器。丝竹借代音乐。

○31射:一种投壶游戏,以壶口为目标而投入箭,依投中多少决定胜负。

○32弈:下棋。

○33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席中互相敬酒的热闹情景。觥,酒杯。筹,酒筹,用来行酒令或饮酒时计算输赢的筹码。

○34懽:同“欢”。

○35苍颜:苍老的容颜。

○36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

○37已而:不久。

○38阴翳:树木枝叶茂密,遮蔽成荫;此指树林昏暗的景象。翳,遮蔽。

○39乐其乐: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前“乐”字为动词,后“乐”字为名词。

○40述以文者:即“以文述者”,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人。

○41谓谁:是谁。谓,通“为”。

课文‧赏析

本文构思严谨,段落明晰。写景由远而近、层层递进,先从“环滁皆山也”落笔,至“西南诸峰”,再至“蔚然而深秀”的琅邪山与“泻出于两峰之间”的让泉,最后才点出“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种手法有如以摄影镜头由远拉近,形成一个特写镜头,又如剥壳见笋一般,使读者对醉翁亭在滁州的地理位置,留下清晰而精确的印象。

作者以“乐”字做为贯穿全篇的主线,抒发被贬谪之后恬然自乐的豁达情怀。第一段写醉翁亭命名的缘由,解释醉翁的涵义,主要是为了点出醉翁“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季美景的变化,说明“乐亦无穷”;第三段写游人之乐、宴酣之乐,其中也暗寓太守的与民同乐;第四段写太守不以贬谪为意,而能欣赏禽鸟之乐、百姓之乐。综观全篇结构,以“乐”字为中心,写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最后点出太守与民同乐之乐,充分表现这位政治家面对贬谪的旷达大度。

本文巧妙结合抒情、咏物、写景,行文骈散并用,既有整齐的对偶,又有参差变化的散句,文句平易,错落有致。此外,在句法上也颇有特色:全文使用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层次清晰,读来有如押韵的诗,使文章平添韵律感;又用二十三个“而”字做为句子之间的连接或转折,使文气舒缓从容,充分展现作者从容不迫的悠闲自适。“也”字和“而”字的反覆运用,使文章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情致绵邈,节奏感十足。

问题讨论

一、醉翁亭记一文运用怎样的手法点出醉翁亭的位置?

二、醉翁亭记作于贬谪期间,请说明欧阳修面对贬谪时的自处之道。

应用练习

一、单一选择题:

()1.下列“”内的读音,何者错误?

(A)觥“筹”交错:ㄔㄡˊ (B)山肴野“蔌”:ㄙㄨˋ

(C)“伛”偻提携:ㄡˇ (D)泉香酒“洌”:ㄌㄧㄝˋ

()2.下列“”内的读音写成国字后,何者两两相同?

(A)其西南诸峰,林“ㄏㄨㄛˋ”尤美╲以邻为“ㄏㄨㄛˋ”

(B)若夫日出而林“ㄈㄟ”开╲敞开心“ㄈㄟ”

(C)云归而巖穴“ㄇㄧㄥˊ”╲“ㄇㄧㄥˊ”顽不灵

(D)射者中,“ㄧˋ”者胜╲精神“ㄧˋ”ㄧˋ

()3.下列各组成语的意义,何者两两相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