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合集下载

王昌龄描写边塞诗句

王昌龄描写边塞诗句

王昌龄描写边塞诗句王昌龄描写边塞诗句中国从古至今也涌现出非常多的诗人,就比如王昌龄的诗读起来也是很有启示,这些人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面是王昌龄描写边塞诗句,欢迎参考阅读!1、《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附:王昌龄简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王昌龄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王维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王之涣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作者:李白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王昌龄
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作者:岑参
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卢纶
8.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作者:杨炯
9.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作者:王昌龄
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王翰。

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这画面就像一幅壮阔的画卷啊。

例子:我站在那片广阔的沙漠边缘,看着远处的景象,就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哎呀,那感觉真像自己走进了王维看到的那个世界,孤独又壮观,我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说的是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战士们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不攻破楼兰就不回家。

这是多么坚定的决心啊。

例子:我的朋友要去参加一场很艰难的比赛,我就跟他说,你得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像那些边塞战士一样,他听了眼睛都亮了,充满斗志地去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呀。

充满了一种无奈和哀怨。

例子:我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条件很艰苦,我就想,这就像那玉门关外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过我可不能光哀怨,得努力改变呢。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就是早晨在战鼓声中作战,晚上抱着马鞍睡觉,描绘出边塞生活的紧张。

例子:我看那些士兵训练的时候,就想到“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他们可真不容易啊,哪像我们能舒舒服服地睡觉,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表达愿意抽出腰间的宝剑,径直去斩杀楼兰王,是一种豪迈的报国情怀。

例子:我爷爷给我讲他年轻时候保家卫国的故事,他那时候就像诗里说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充满了热血和豪情,我特别崇拜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边塞的秋天风景很奇特,大雁都毫不犹豫地飞走了。

有一种萧索的感觉。

例子:我到了边塞的秋天,那景色真的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都走了,我一个人在那,心里有点空落落的,不过也觉得这景色很特别。

描写边塞的古诗

描写边塞的古诗

描写边塞的古诗描写边塞的古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边塞的诗句吧!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____李白《塞上曲》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____李颀《古塞下曲》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____王镃《塞上曲》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____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____王维《陇头吟》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____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____王褒《渡河北》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____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____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____杜甫《悲青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____徐锡麟《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1. 《塞上曲》作者: 王之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橘子洲头猛火车,太阳都下来了天边站。

2. 《出塞》作者: 王昌龄
赋诗将寄黄公辅,北斗东西转,顾望始知秋。

独有横波千里信,幸逢直[趋/途]无风舫。

含愁独倚阑干立,闲望流萤竟何如!
3. 《边诗》作者: 辛弃疾
绝壁当山峡,开帘俯碧油。

内含万里波,仿佛宛在目。

征人念青冥,踏雪千里行。

故里有杨柳,何处无除夕?
4. 《边城》作者: 沈从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三千里。

幽人归独卧,满座弦歌声。

野哭千干久,旧江南戏青纱曲。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5. 《塞下曲》作者: 文森
木樨花开紫烟,牧马走华山。

天边草色风光好,雄鹰飞过平岗。

春风吹定四季春,战鼓声声响。

千秋无际英男儿,为国捐躯尽忠。

这些古诗描写了边塞军旅生活的壮丽景色、孤独而坚韧的边军精神以及边塞军旅的忠诚精神。

它们以优美的词句、绚丽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读者,使人们产生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敬意和赞美。

边塞诗歌

边塞诗歌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 的边塞闺怨诗。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 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 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 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 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 黄莺鸟。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 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 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 所承受的痛苦。
•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 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 凝成暗紫。
•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 闷低沉。
•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 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 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 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 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 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 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 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 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 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 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 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 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 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 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 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 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 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 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 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最著名的十首边塞爱国诗

最著名的十首边塞爱国诗

最著名的十首边塞爱国诗1、《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2、凉州词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

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3、塞上曲二首·其二唐代: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的的大意是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4、塞下曲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5、塞下曲唐代: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

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6、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代: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经典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翻译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译文] 秦汉时的明月依然高悬,关塞依然留存,万里长征的将士啊,永远也别想返回家园。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文解释】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译文2: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

如果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译文3: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如果英勇善战的将军们依然健在,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7.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8. 度:越过。

[简析]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使整首诗都活了起来,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是千百年来的事实,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悲剧。

后两句写到了汉代飞将军李广,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李广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

语意含蓄,情感深沉。

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塞下曲四首原文赏析

塞下曲四首原文赏析

塞下曲四首原文赏析塞下曲四首原文赏析1【诗句】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出处】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其一)》。

【意思】幽并:幽州,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北部一带。

《隋书·地理志中》:“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尘沙:幽、并二州外接沙漠。

句意:幽、并二州健儿,历来习于征战,都在茫茫的黄沙中渡过一生。

【全诗】《塞下曲四首(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①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②幽并:幽州和并州,指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客:戍边战士。

尘沙老:指在边塞沙漠中老去。

尘沙,幽并相拼的沙漠,代指边地。

③矜夸句:夸耀自己善于驰骋而去惹是生非。

紫骝马:泛指骏马。

【全诗赏析】王昌龄的边塞诗大多气势昂扬,曲意深远,可与岑参媲美。

虽然刚刚初秋八月,可是萧关大道却是一派衰败景象:孤蝉哀鸣,桑叶凋落,桑林空寂。

处在出塞入塞的边关重地,在侵透心底的阵阵寒气里,处处是枯黄的芦草,毫无生气。

诗人遥想从古至今有多少来自幽州并州的戍边将士,在这里共伴黄沙抵风抗寒戍守边关,又有多少人埋尸黄沙。

诗人劝喻世人,不要学那些游侠儿,逞武恃强,夸赞什么自己的马好,功夫好,义气深。

那和这些戍边健儿比来,太无聊了。

这首诗赞讽并存。

首句虽言鸣蝉,实为写人。

由于古人多在村庄边植桑故有以桑梓代家乡的说法。

因此,此处之桑林也有家园、村庄之意。

本该繁荣的庄园,因战争而空;不管哪里来的好汉,都是抛家舍业到边关来征战,这征战又使多少人没了收成,空了家园。

但也正是这些健儿抛家园,才得以保住国家安宁。

所以诗人在写征战之士的辛苦之时,更道出他们的豪情。

劝那些自恃勇武的人向他们学习,保家国平安;同时也讽告那些勇武恃侠的人,不要因功好战,挑起这毁家失业的战争。

此诗写出了保家卫国健儿们的辛苦,也道出了对他们的敬意,婉曲的诉出了对世人的希望,同时表明了作者希望远离战争,企望和平的愿望。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边塞,是指边境之地,常因其位置处于国境线上而成为军事重地。

边塞的生活充满着艰辛和坚韧,也有着美好和激情。

众多诗人以精美绝伦的诗句来描绘边塞生活,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山雨欲来雨落山头春草长,山中云雾不知量。

边塞悠悠别离意,为谁添得几许伤。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雨水将长满群山的绿草,山间云雾弥漫,云雨蒙蒙的景象。

此时边塞的战士们很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诗人将战士内心的别离之情与大自然的悠然深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铜驼荒漠青山插天天未老,铁马金戈听不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铜驼荒漠景象的著名诗句,作者李白在这里用到了“铁马金戈”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广阔荒漠之中骑马巡逻的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风光既枯燥又壮美。

这个意境很好地体现了士兵时刻警惕着外来的入侵。

边烽夜战边烽烈火陇山静,枯松老树寒鸦鸣。

胡尘直到邛郸去,四海无人莫问程。

这首描绘夜战场景的唐诗,更突出了边塞战士的忠勇精神。

炽热的战火映照整个夜空,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即便是在只有草木呼之欲出的不归路,也有戍边将士在那里镇守。

苦寒破暑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是一首唐诗里非常出名的诗句,虽短却气象万千,把大漠极寒的寒冷和秋季的清爽凉爽融于一起。

在“何当金络脑”中深刻地揭示了士兵们急切渴望着参战获胜的心情。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篇悲壮唐诗以最少的词句,描绘了边塞岁月的苍凉,表现出了世道艰难、人民疾苦的民族境遇。

在这里士兵的忧愁与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出来。

结语以上是一些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它们描绘了边塞戍卫的艰难历程和士兵的英勇抗战精神。

在诗歌的意境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边塞的士兵们在大自然与人文间所产生的别样情感,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对于民族的无尽热爱和坚定信仰。

诗句中提及边塞诗的古诗句

诗句中提及边塞诗的古诗句

诗句中提及边塞诗的古诗句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它主要描写了边塞
风光、战争、边塞生活以及对边塞军民的赞颂和慰问。

以下是一些
著名的边塞诗句: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王昌龄的
《塞下曲·其一》中的名句,表现了边塞战争的悲壮和壮士的坚毅。

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的《登高》
中的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边塞戍卒的同情和对边塞生活的描写。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通过描绘边塞的壮美景色,表现了边塞诗的豪迈和壮美。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边塞诗的主题和意境,描绘了边塞
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边塞军民的生活和情感,充分展现了古代诗
人对边塞的热爱和关怀。

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
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关于边塞大漠的诗句

关于边塞大漠的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唐代王维《使至塞上》译文: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主题: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代王维《使至塞上》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主题: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主题: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译文: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唐代边塞题材乐府诗

唐代边塞题材乐府诗

唐代边塞题材乐府诗一、原文:《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衍生注释:“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多用来描写军旅战争之事。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在今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写了戍边战士在西北边陲的战斗生活。

情感方面,弥漫着悲壮的气息且充满坚定的信念。

前两句借景抒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绘了西北边陲壮阔又黯淡的景象。

广阔的青海湖上空密布着浓云,使得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身处孤城远望玉门关,写出了戍边之地的偏远和孤寂,暗示战争的艰苦和持久。

“黄沙百战穿金甲”直接描写战斗的残酷和频繁,战士们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历经无数次战斗,连身上的铠甲都磨穿了。

然而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则将感情升华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展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坚决卫国的爱国情怀。

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的方式,先以雄浑的景象烘托气氛,再直白地表达出战士的决心。

四、作者介绍: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王昌龄的诗作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其诗在当时已享有盛誉,后人誉之为“七绝圣手”。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学校组织辩论会,主题是关于面对困难是否应该坚持到底。

正方同学引用王昌龄的诗句来强化观点:“就像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所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战士面临无数次战斗,铠甲都磨穿了,可他们仍怀着不打败敌人誓不归还的决心。

我们在生活中的小困难相比之下简直不值一提,为何不鼓起勇气坚定向前呢?”例子二:在一个历史课的课堂分享上,有个小组在讲述唐朝的边疆局势和戍边军人的状况。

关于边塞生活的诗句古诗

关于边塞生活的诗句古诗

关于边塞生活的诗句古诗《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衍生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或解释为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单车欲问边”,写轻车简从,要去慰问边疆将士。

“属国过居延”,点明出使的行程已过居延这一地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正在前线大破敌军,流露出对都护的钦佩。

关于高适边塞的诗

关于高适边塞的诗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边塞风光、表达边塞情感和反映边塞生活为特点,充满了豪迈、悲壮和现实主义的色彩。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适边塞的诗句和作品:1. 《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滑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 《塞上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王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琱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3. 《塞下曲》胡马大宛名,锋棱努尔真。

腾凌不肯下,双眼射人魂。

风卷黄沙起,对阵白日昏。

雄心万丈高,战鼓四边闻。

4. 《蓟门行五首》蓟门风雨晚,登楼骊山秋。

开阁眺长安,叠嶂如飞黄。

风吹边草黄,雨湿胡沙黑。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高适的边塞诗以其雄浑的气势、鲜明的边塞特色和对边塞将士生活的深刻描绘而著称。

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边塞的实际情况,也表达了他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古诗词

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常常描绘了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这些诗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边塞地区的雄伟壮丽和军人的忠诚勇敢。

以下是一些经典古诗词,通过它们可以感受到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魅力。

一、王之涣《登鹳雀楼》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高远和对黄河巍峨壮丽的描绘,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丽景象。

在登高远眺的过程中,诗人不断向上追求,表现了军人不畏艰险,志存高远的气概。

二、王昌龄《出塞》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以写塞上风光为线索,表现了战士出征的壮丽场面和对家国的忠诚。

诗中通过对龙城的描绘,展现了战士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体现了将士们不惧艰险、敢于战斗的精神风貌。

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兔裘薄。

诗中作者以婉转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塞外风光,用“白草折”、“飞雪”等诗句生动地写出了边塞的苦寒严酷,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描绘了塞外的无边无际和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塞外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军士舍生忘死、誓死保卫边疆的坚毅品格。

四、杜甫《蜀中九日》1.剡溪水深不可涉,蜀地春来多好物。

2.野花各自芳菲尽,百美争妍仍一色。

3.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融。

4.中庭地白树根空,西入长安蜀道通。

杜甫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蜀中的春景和蜀地物产的丰富。

在这首诗中,也暗示了关中的繁华和盛世。

这些景色与坦途暗合,凸显了军士千里迢迢征战的辛苦和不易。

让人感受到了军士在征战中的不易和努力。

五、杜甫《蜀道难》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3.汉家烟尘在东北,汉王旌旗已卷西风。

这首诗是杜甫在蜀地征战期间创作的,诗中通过对蜀道难行的描写,表现了军士长途跋涉的艰辛困苦。

诗中暗示了战士们在艰难道路上征战的坚持和毅力,传达出了军人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品质。

边塞诗诗词及诗意

边塞诗诗词及诗意

边塞诗诗词及诗意《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边塞诗诗词及诗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边塞诗诗词及诗意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难着一作: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

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间,急缓相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塞诗歌

边塞诗歌

•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 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 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 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 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 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 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 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 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 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 情况相当复杂。
显著特征
题材丰富
•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 一面镜子,对当代社会作了广泛的透视。 既有从军出塞、保国戍边、塞上风情的描 写,也有报国壮志、反战呼声的抒发。既 描写了重大的边塞战争,也表现了夫妻别 后相思之苦,母子分别之悲。总之,与边 塞生活密切相关的。《诗经》中的边塞诗 都涉及到了,这样丰富的题材在诗歌史上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历代边塞诗所继承。
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 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解析: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 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 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思乡之情。“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如愁肠,化作相思 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 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些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典型 诗句。
• 2、中晚唐: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分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 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 3.宋代: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分析: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 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 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飞花令边塞诗句

飞花令边塞诗句

飞花令边塞诗句飞花令边塞,犹如春风暖透人心。

在辽阔的大漠上,将军士兵们以纯洁的心灵吟唱诗歌,凝聚着对家园的思念与对辛劳生活的抒发。

飞花令边塞诗句,记录了他们恢弘胸怀和崇高情感。

让我们一同来品味这些边塞诗句,感受辽阔大漠中的美好。

第一首:行千里,饥胡虏,饮马黄河畔。

这首诗道出军人在边塞上漫长行军的艰辛和对虏寇的抵抗。

行千里,形容了战士们奔波的距离。

饥胡虏,表达了他们在敌寇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决心。

饮马黄河畔,则意味着他们在保卫家园的同时,也要应对艰苦的生存条件。

第二首:铁马寒来森,边城暮鼓悬。

这句诗描绘了边塞上的危机和紧张氛围。

铁马寒来森,形容了冰冷刺骨的边塞寒风。

边城暮鼓悬,暗示了在傍晚时分,军队们迎来了一天最后的寂静,同时期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第三首:人生一世如飞蛾,边塞烽火万里红。

这句诗将人生比喻为短暂的飞蛾,强调了人生的脆弱与短暂。

而边塞烽火的猩红则象征了战争和牺牲。

诗句通过对比,表达了战士们面对战争时的坚韧和牺牲精神。

第四首:马蹄卷雪快如飞,战鼓擂天响万雷。

这句诗形容了军队行进的速度之快以及战争的激烈。

马蹄卷雪快如飞,形象地展示了军人们奔驰在冰雪覆盖的边塞上的景象。

战鼓擂天响万雷,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表达了战争的威力和震撼。

第五首:长路漫漫水遥遥,边关万里云霄高。

这句诗揭示了士兵们的艰辛和意志。

长路漫漫水遥遥,形容了长时间行军的辛苦。

边关万里云霄高,则勾勒了士兵们在边塞上不屈的精神和超越苍穹的意志。

第六首:黄河落日困边城,蕃汉交错云山中。

这句诗描绘了边塞上的景色和落日的美丽。

黄河落日困边城,形容了夕阳下边塞的壮丽景象。

蕃汉交错云山中,则展示了多民族的交融和和谐。

在这片广阔的边塞大地上,飞花令边塞诗句成为了士兵们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寄托。

他们用诗歌来记录边塞的苦难与豪情,用诗句来传达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战友的思念。

这些诗句如同一束璀璨的光芒,在边塞的黑暗中闪耀,让军人们在风沙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坚守的信念。

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

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

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前言边塞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地位。

而在中国的诗词中,也反映了边塞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民生活以及历史文化的特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边塞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于边塞的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诗中表达了离别之情和相送之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塞地区官员们官场生涯的艰辛。

王之涣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述风烟望五津,城阙辅三秦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边塞地区的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意。

在第一句“城阙辅三秦”,通过“城阙”、“三秦”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边塞地区的秀美和辽阔;第二句“风烟望五津”,则刻画了边塞地区的苍茫和凄凉。

同时,王之涣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表达了即使身处边塞,也不会与朋友相隔太远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描写了作为一名官员在边塞地区的孤独之感。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久远古代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境遇的黯然神伤。

开头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作者身处边境之地的孤独和沉寂。

接下来的“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则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历史长河的感叹和思索。

最后“独怆然而涕下”一句,则象征着作者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塞下曲·饮马咀浑都》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写了一名官员在边塞地区的行走经历和人生历程。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追求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边塞地区生活的艰难和不易。

在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闲和冒险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