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气液分离器原理
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介绍

制冷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以外还有很多附属部件,如今天要介绍的一一气液分离器。
什么是气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启动、运行或融霜(热泵)后制冷剂液体返回时对压缩机保护,主要是通过分离并保存回气管里的制冷剂液体来实现保护。
气液分离器对系统的低压侧提供额外的内部容积,可以暂时储存多余的制冷剂液体,并且也防止了多余制冷剂流到压缩机曲轴箱造成油的稀释。
所以它有时也称作低压储液器。
两点值得注意的是:(1)非共沸制冷剂系统中不应使用汽液分离器。
(2)冷冻油的处理由于在分离制冷剂液体过程中,冷冻油也会被分离出来并积存在气液分离器底部,所以在气液分离器出口管和底部会有一个油孔,保证冷冻油可以回到压缩,从而避免压缩机缺油。
气液分离器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气液分离器主要分为立式,卧式和带回热装置,在一些小系统如冰箱,会用一些铜管做一个简单的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带液制冷剂进入到气液分器时由于膨胀速度下降使液体分离或打在一块挡板上,从而分离出液体。
二、气液分离器VS储液器什么是储液器?什么是气液分离器?它们各自的用途是什么?1、储液器从它的名称本身含义就很清楚,是专门用来储存制冷剂液体,提供制冷系统循环所需的供液量,确保制冷系统的运行稳定而设置的。
微型制冷系统中(如家用冰箱冷柜空调,即使用毛细管节流的系统)是不会设置储液器的,只有在小型以上的制冷装置中才会设置。
2、气液分离器从它的名称本身含义也不难理解,它是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
同样,从装置的名称就很容易知道它的作用了,即用来防止液侬润滑油或制冷剂诙击压缩机,保证压缩机安全正常运转。
部分家用冰箱空调及以上制冷装置中都会设置,特别是在大型制冷装置中更为重要。
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用途,自然就知道了它们各自的安装位置。
按照制冷工程的工艺流程,储液器必须(也只能、只有)安装在冷凝器之后,调节阀(节流阀、膨胀阀)之前。
所以采用毛细管节流方式的系统中就不存在了,根本不可能存在。
液气分离器原理

液气分离器原理
液气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将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工业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重力作用和阻力作用,使得气体和液体在分离器内部分开,从而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分离。
液气分离器内部通常设置有分隔板或填料,这些结构可以增加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部的运动路径,从而增加气液分离的效果。
当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后,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会沉降到分离器的底部,而气体则会向上升,沿着分隔板或填料的路径向上流动。
液气分离器内部还通常设置有分流器或旋流器,这些结构可以改变气液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从而增加气液分离的效果。
通过旋流器的作用,气体在流动过程中会发生旋转或涡流,这样可以使得液体更容易沉降,从而实现气液分离。
液气分离器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排液口和排气口,从而方便排出分离后的液体和气体。
通过合理设置排液口和排气口的位置和尺寸,可以有效地提高液气分离的效率,并确保分离后的液体和气体能够快速、有效地排出。
总的来说,液气分离器利用重力作用、阻力作用、分隔板、填料、分流器、旋流器等结构和原理,实现了气体和液体的有效分离。
在工业生产中,液气分离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安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液气分离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液气分离器的设计和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实际工况进行,以确保设备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效。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和原理

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和原理一、引言制冷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系统,用于将低温热量从低温源吸收,然后通过压缩增加其温度,最后释放高温热量。
在制冷循环过程中,气液分离器(也称为油分离器)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分离制冷剂中的液体和气体组分,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和原理。
二、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 分离液体和气体: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会出现液体和气体两种形态,而液体和气体具有不同的密度和流动性质。
气液分离器能够将液体和气体分离,确保液体进入制冷系统的合适位置,而气体则被排出系统外。
2. 保护压缩机: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是核心部件,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提高其温度。
然而,液体进入压缩机会引起液击现象,造成压缩机的过载运行或损坏。
气液分离器可以防止液体进入压缩机,保护其正常运行。
3. 保持制冷系统的高效运行:制冷系统中的液体冷却效果更好,而气体冷却效果较差。
通过分离液体和气体,气液分离器可以确保液体尽可能多地进入冷却部件,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三、气液分离器的原理气液分离器的原理基于液体和气体在分离器内部的流动性质和密度差异。
1. 流体流动原理:在气液分离器中,制冷剂流入分离器后,由于其流速减小,液体组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分离器的底部沉降,形成液体层。
而气体组分由于较小的密度,往往停留在分离器的上部形成气体层。
2. 分离原理: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异,液体层和气体层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面。
分离器内部设有分离板或分离腔,通过这些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分离效果。
液体组分在分离器的底部通过出口排出,而气体组分则通过顶部的出口排出。
3. 动力学平衡原理:气液分离器还利用动力学平衡原理,通过控制分离器内部的液位和气体排出速度,实现液体和气体的平衡状态。
这样可以确保制冷系统中液体和气体的比例始终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气液分离器的类型根据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重力分离器:利用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异,通过分离腔和重力作用实现液体和气体的分离。
气液分离的基本原理

气液分离的基本原理
气液分离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在重力、表面张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使液体和气体分离。
因此,气液分离装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力沉降式,另一类是惯性沉降式。
重力沉降式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压力作用下,气体从气体分相区流入液体分相区。
当液体进入气液分离器后,由于密度不同而发生分层现象。
分层后的两部分液体,一部分具有较大的粘度,密度大于气体,称为重力沉降液;另一部分具有较小的粘度,密度小于气体,称为重力不沉降液。
由于重力作用使密度较大的液体层下沉;而密度小的液体层上升。
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上升的液体层又会落下而形成气层。
由于气、液两相区具有不同的压力和温度,因此气液两相区内各组分在压力、温度、浓度和速度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
当两相区内各组分从压力低、温度高的一侧进入压力高、温度低的一侧时,各组分中所含气体成分的比重不同而使气液混合物在压力高、温度低的一侧凝结或沸腾而分离开来。
—— 1 —1 —。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与完善(丝网式)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与完善大中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也有:1、重力沉降;2、折流分离;3、离心力分离;4、丝网分离;5、超滤分离;6、填料分离等。
但综合起来分离原理只有两种:一、利用组分质量(重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1、2、3、6)。
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小。
二、利用分散系粒子大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4、5)。
液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与气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气体分子距离较远,而液体分子距离要近得多,所以气体粒子比液体粒子小些。
一、重力沉降1、重力沉降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集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重力沉降的优缺点优点:1)设计简单。
2)设备制作简单。
3)阻力小。
缺点:1)分离效率最低。
2)设备体积庞大。
3)占用空间多。
3、改进重力沉降的改进方法:1)设置内件,加入其它的分离方法。
2)扩大体积,也就是降低流速,以延长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
4、由于气液混合物总是处在重力场中,所以重力沉降也广泛存在。
由于重力沉降固有的缺陷,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开发更高效的气液分离器,于是折流分离与离心分离就出现了。
二、折流分离1、折流分离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折流分离的优缺点优点:1)分离效率比重力沉降高。
2)体积比重力沉降减小很多,所以折流分离结构可以用在(高)压力容器内。
3)工作稳定。
缺点:1)分离负荷范围窄,超过气液混合物规定流速后,分离效率急剧下降。
2)阻力比重力沉降大。
3、改进从折流分离的原理来说,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快,其惯性越大,也就是说气液分离的倾向越大,应该是分离效率越高,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呢究其原因:1)在气液比一定的情况下,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分离负荷越重,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越短。
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压缩机产生的空气中会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既会危害到压缩机的正常运行,还会造成后续设备和工艺的故障。
因此,为了有效地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需要使用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惯性分离和重力分离两个过程。
1.惯性分离:当含有水分的压缩空气进入气液分离器时,由于速度的变化,水分会因惯性作用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这是因为水分粒子具有较大的质量和惯性,随着气流速度的变化,惯性较大的水分粒子会继续直线运动,而气流则会发生方向改变。
因此,水分粒子会因惯性作用而冲击在气液分离器内壁上,从而分离出来。
同时,气流中的水分也会因为速度减慢,而逐渐沉降到分离器的底部。
2.重力分离:在分离器的下部,会设置一个水收集器,它的作用是收集下沉的水分。
由于水分具有较大的密度,所以会在气液分离器内发生重力沉降,最终沉积在水收集器中。
同时,在水收集器的顶部,还会设置一个水排放装置,用于排放积水。
气液分离器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入口管道、分离器壳体、水分离设备、水收集器和出口管道。
入口管道用于将含有水分的压缩空气引入分离器壳体。
分离器壳体通常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内部经过精心设计,以提供最佳的分离效果。
水分离设备位于分离器壳体内部,它的设计结构有多种形式,包括滤网、过滤元件、旋流器等。
这些设备的作用是增加水分离的表面积,增加气流与水分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水分离的效果。
水收集器位于分离器底部,用于收集下沉的水分。
它通常具有一个阻挡装置,用于阻止水从分离器内部被带出。
出口管道用于将分离出的干燥空气从分离器中排出,以供后续设备或工艺使用。
总的来说,压缩机气液分离器通过惯性分离和重力分离的原理,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离出来,有效地保护了压缩机和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用适当的分离策略,可以提高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从而获得更干燥的压缩空气。
气液分离器冷库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冷库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也称为冷库)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冷却排气:热气体进入冷库后,经过冷却装置冷却,使其温度降低,从而使其中的水蒸汽和其他液体组分凝结为液态。
2. 分离液体:冷却后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在该装置中,由于气体的密度较小,会向上漂浮,而液体的密度较大,会向下沉降。
因此,通过设定适当的高度,可以将漂浮在上方的气体与沉降在下方的液体分离开来。
3. 排出液体:分离液体通过底部的液体排出口流出,这样就实现了对液体组分的分离。
4. 排出气体:分离气体通过位于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气体排出口排出,这样就实现了对气体组分的分离。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气液分离器可以实现对气体和液体组分的有效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气体或回收液体的目的。
这种装置在许多工业和研究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炼油、液化天然气(LNG)生产等。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主要依靠重力、离心力和惯
性力等物理原理来实现。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
部分会沉降到分离器的底部,而气体部分则会上升到分离器的顶部。
这一过程主要依靠气液密度差异来实现,密度较大的液体被重力拉
向底部,而密度较小的气体则被推向顶部。
其次,分离器内部通常还会设置一些分隔板或填料,这些结构
可以增加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分离效果。
此外,分隔板还可以帮助减小气液流速,使得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
内部更加平稳地进行分离。
另外,由于气液分离器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压力差异,这会导致
分离器内部产生一定的离心力。
离心力会使得液体部分更容易沉降
到底部,而气体部分则更容易上升到顶部,从而实现气液的有效分离。
最后,惯性力也是气液分离器实现分离的重要原理之一。
当气
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后,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液体部分会受到惯性
力的影响而向分离器的一侧移动,而气体部分则会向另一侧移动,
这进一步有利于气液的分离。
综上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重力分离、分隔板
或填料增加停留时间、离心力和惯性力等多种物理原理的综合作用。
通过这些原理的协同作用,气液分离器能够高效地实现气体和液体
的分离,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
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
其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
一般气体由上部出口,液相由下部收集。
汽液分离罐是利用丝网除沫,或折流挡板之类的内部构件,将气体中夹带的液体进一步凝结,排放,以去除液体的效果。
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
QQ截图未命名.gif (93.74 KB)分离器的结构与原理相辅相成,分离器不止是分离气液也分离气固,如旋风除尘器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气体中的固体.气液分离器,根据分离器的类型不同,有旋涡分离,折留板分离,丝网除沫器,旋涡分离主要是根据气体和液体的密度,做离心运动时,液体遇到器壁冷凝分离。
基本都是利用沉降原理的,瞬间扩大管道半径,造成压降,温度等的变化,达到分离的目的.使用气液分离器一般跟后系统有关,因为气体降温减压后会出现部分冷凝而后系统设备处理需要纯气相或液相,所以主反应后装一个气液分离器静止分离出气相和液相给后系统创造条件。
工厂里常见的气液分离器是利用闪蒸的原理,闪蒸就是介质进入一个大的容器,瞬间减压气化并实现气液分离,出口气相中含饱和水,而游离的水和比重大的液滴会由于重力作用分离出来,另外分离器一般带捕雾网,通过捕雾网可将气相中部分大的液滴脱除。
气液分离器无非就是让互相混杂的气相液相各自聚合成股,液滴碰撞聚结,气体除去液滴后上升,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原理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
算过一个气液分离器就是一个简单的压力容器,里面有相应的除沫器一清除雾滴。
气液分离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惯性碰撞作用,将气相中夹带的液滴或固体颗粒捕集下来,进而净化气相或获得液相及固相。
其为物理过程,常见的形式有丝网除雾器、旋流板除雾器、折板除雾器等。
单纯的气液分离并不涉及温度和压力的关系,而是对高速气流(相对概念)夹带的液体进行拦截、吸收等从而实习分离,旋流挡板等在导流的同时,为液体的附着提供凭借,就好像空气中的灰尘要有物体凭借才能停留下来一样。
而不同分离器在设计时,还优化了分离性能,如改变温度、压力、流速等气液分离是利用在制定条件下,气液的密度不同而造成的分离。
我觉得较好的方法是利用不同的成分其在不同的温度或压力下熔沸点的差异,使其发生相变,再通过不同相的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
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
其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
一般气体由上部出口,液相由下部收集。
化工厂中的分离器大都是丝网滤分离气液,这种方法属于机械式分离,原理就是气体分子小可以通过丝网空隙,而液态分子大,被阻分离开,还有一种属于螺旋式分离,气体夹带的液体由分离器底部螺旋式上升,液体被碰撞“长大”最终依靠重力下降,有时依靠降液管引至分离器底部气液分离器,出气端一般在上,因为比重低,内部空气被抽离,或在出气端连气泵而液体经旋转,再次冷凝下降从下部排出利用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
从而将气体与液体进行隔离开来1、气液分离器有多种形式。
2、主要原理是:根据气液比重不同,在较大空间随流速变化,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
3、也可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
4、目前蒸发前的闪蒸也可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也有:1、重力沉降;2、折流分离;3、离心力分离;4、丝网分离;5、超滤分离;6、填料分离等。
但综合起来分离原理只有两种:一、利用组分质量(重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1、2、3、6)。
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小。
二、利用分散系粒子大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4、5)。
液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与气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气体分子距离较远,而液体分子距离要近得多,所以气体粒子比液体粒子小些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
一般是侧面进料,底部排出液体,底部排出气体,起到分离作用,里面可以装填料。
气液分离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和液体及固体不同的比重,饱和气进入分离器后液体固体瞬间失重与气体分离,并利用出口气的流速形成漩涡使比重大的液体和固体沉积到分离器下部,分离后的气体从分离器上部流出;带折流挡板和丝网除沫型的分离器是为了分离效果更好,后工序对气体要求更高的一种选用。
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一、油气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1、分离器的类型1)重力分离型:常用的为卧式和立式重力分离器;2) 碰撞聚结型:丝网聚结、波纹板聚结分离器;3) 旋流分离型:反向流、轴向流旋流分离器、紧凑型气液分离器;4) 旋转膨胀型:2、对分离器工作质量的要求1)气液界面大、滞留时间长;油气混合物接近相平衡状态。
2)具有良好的机械分离效果,气中少带液,液中少带气。
二、计量分离器1、结构:如图所示1)水包:分离器隔板下面的容积内装有水,其侧下部焊有小水包,小水包中间焊有小隔板,小水包中的水与分离器隔板以下的大水包及玻璃管相连通。
2)分离筒:储存油气混合物并使其分离的密闭圆筒。
3)量油玻璃管:通过闸门及管线,其上端与分离器顶部相通下部与小水包连通,玻璃管与分离筒构成一个连通器供量油用。
4)加水漏斗与闸门:给分离器的水包加水用。
5)出气管:进入分离器的油气混合物进行计量时天然气的外出通道。
6)安全阀:保护分离器,防止压力过高破坏分离器。
7)分离伞:在分离筒的上部,由两层伞状盖子组成。
使上升的气体改变流动方向,使其中携带的小液滴粘附在上面,起到二次分离的作用。
8)进油管:油气混合物的进口9)散油帽:油气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后喷洒在散油帽上使油气分开,还可稳定液面。
10)分离器隔板:在分离器下部油水界面处焊的金属圆板直径与分离筒内径相同,但边缘有缺口,使其上下连通,其面上为油下面为水,中间与出油管线连通。
11)排油管:是分离器中的油排出通道,其焊在分离器隔板中心处,并与分离器隔板以上相通。
12)支架:用来支撑分离器。
2、工作原理油气混合物经进油管线进入分离器后,喷洒在挡油帽上(散油帽),扩散后的油靠重力沿管壁下滑到分离器的下部,经排油管排出。
同时,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经分离伞集中向上改变流动方向,将气体中的小油滴粘附在伞壁上,聚集后附壁而下,脱油后的气体经分离器顶部出气管进入管线进行测气。
三、玻璃管手动量油原理在分离器侧壁装一高压玻璃管和分离筒构成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分离器内液柱压力与玻璃管内水柱压力相平衡,因此,当分离器内液柱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玻璃管内水柱也相应上升一定高度,但因液、水密度不同,分离器内液柱和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高度也不相同。
只要知道玻璃管内水柱高度hw,就可以计算出分离器内液柱上升高度How,记录玻璃管内水柱上升高度所需时间t,则可计算出分离器内液柱重量,就可求出该井日产量。
四、玻璃管手动量油计算公式据连通器原理:Howρow g=hwρw g 即:Howρow=hwρw 则:How=hwρw / ρow若分离器在直径为D,则液柱重量为:WL= How ρow πD2/4= hwρw πD2/4若玻璃管水柱上升高度所需时间为t秒,则每秒液量为:q’m= WL/t = hwρw πD2/4t折算时间为t/秒时的产液量 (4小时=14400秒,8小时=28800秒):q= q/m t/= hwρw πD2 t//4t五、玻璃管手动量油操作示意图及操作步骤步骤:①先开分离器进口阀2;②再开单井计量阀3;③关单井来油阀4;④开气出口阀5;⑤关出口阀1。
六、玻璃管手动量油井间流程示意图及操作步骤操作步骤:①先开分离器进口阀;②再开单井计量阀;③关单井来油阀;七、玻璃管手动量油操作过程说明n1、量油的准备工作及倒换流程首先做好检查准备工作:纸、笔、秒表、玻璃管、量油上下线刻度及高度、分离器进出口阀门及液面高度情况等都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开始倒流程;开分离器进口阀和单井量油阀,关闭单井来油阀,再开气出口阀(此时量油井的液量已开始进入分离器内),用量油出口阀的开关控制玻璃管内的液面,待玻璃管内液面略低于玻璃管量油下刻度线时,关闭出口阀门,开始量油。
2、记录量油时间等玻璃管内液面与下量油刻度线重合时记下量油起始时间T11,在液面上升过程中注意观察分离器压力表压力与计量间外输汇管压力表的压力(正常时两者压力值基本一致),直到液面上升至玻璃管量油上线时记录下时间T12,迅速打开量油出口阀(压液面),其他阀门流程不动;等玻璃管内液面降至下量油刻度线以下时,再次关闭量油出口阀,即重复上一次操作过程,记录下第二次量油时间T21与T22。
连续重复3-5次(次数以本油田量油管理规定为准),记录下T31与T32,…,T51,与T52,;如本次量油与测气同步,可直接进行测气,否则就要尽快恢复该井正常生产流程;最后把刚才记录的时间整理计算出本次量油的时间T,再与分离器量油常数换算出该井的当日产液量q1,具体计算方法如下:T=[(T12-T11)+(T22-T21)+(T32-T31)+(T42-T41)+(T52-T51)]/5 (s)q1=量油常数/T (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