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和戏曲与小说
方言与曲调是区别地方剧种的重要依据
叉不尽然 。同样是在南方 , 浙 江的绍剧却具有高亢 、
等 。或许有 人会 问 : 这么多的剧种又如何分辨得 了 , 又是根 据什 么来确定 的呢?本文就这个 问题作一个 粗 浅的探讨 。 俗 话说 : “ 一 方水 土养 一方 人” , 同样 , 一方 水土
综上所说 ,区别一个地方 剧种 得从方言说唱以 及音乐两个方面去考虑 , 二者断不可偏 废。
弹、 香火戏 、 花鼓戏 , 于二 十世纪 三十年代在 上海形
激越的北方风格 。 而扬剧 既有南 方的柔美 , 又兼具北 方的高亢明亮 。这是与扬州南秀北雄 的地域 文化 所 分不开的 。 戏曲音乐风 格的形成 虽然较 为复杂 , 但有
一
点是肯定的 , 它必定与 当地 的风土人情息息相关 。
川剧的唱腔只能形成于四川 , 而不能形成于江苏 , 同 样道理 ,锡剧音乐的形成与流布也 只有 在江南的无 锡一带, 否
则还叫什么扬剧呢?不管哪个地方 剧种 都有它特定 的音乐风格 , 这 亦是 区别地方剧种的另一重要依据 。 对于这一观点 , 曾有 不同意见者举出当年的扬剧《 夺 印》 轰动全 国 时 , 中央歌 剧 院曾将 扬剧 《 夺印 》 的音
种 都去效仿 , 那么地方剧种的特色何在? 江苏是个多 剧种的省份 ,扬剧与 淮剧如果一旦离开了方言说唱
还真难 以区分呢。
当然 .说方言在地 方剧种中的重要性并非就此 认为方言是区别地方剧种的唯一手段和依据 ,否 则 就流于片面了。笔者 以为区别一个地方剧种 除了用
方言说 唱外 , 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 , 那就是这个剧种 的音乐 , 包含极 富地方特色的唱腔 。 一个地方剧种 的 音乐多发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 ,是劳动 人民在长期 的生活劳动中逐 步形 成的 ,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总 体上看 , 北 方戏 曲的音乐高亢 、 激越 , 比如河北梆子 、
《方言》及所附〈刘歆与扬雄书〉〈扬雄答刘歆书〉二文系汉末应劭伪造小考
《⽅⾔》及所附〈刘歆与扬雄书〉〈扬雄答刘歆书〉⼆⽂系汉末应劭伪造⼩考《⽅⾔》及所附〈刘歆与扬雄书〉〈扬雄答刘歆书〉⼆⽂系汉末应劭伪造⼩考⼀、楔⼦此⽂之作,纯为偶然。
依吾⼈研究之领域,本不及《⽅⾔》⼀书,但是在此得感谢了台湾戏曲学界的闻⼈曾永义了。
因为标⽰着曾永义着,今年出版的《戏曲学(⼀)》⾥提到了⼀段话,吾⼈深觉不以为然,因⽽遍查典籍,穷其真相,意外确认《⽅⾔》⼀书,传为扬雄所着实乃伪造,应系东汉末年学者应劭,将王莽当政的西汉⼟末年召天下儒⼠⾄长安,录其⼼得时之收集之⽅⾔资料,⽽刼后王莽时期之儒者或其门⽣保留流传于世间及⼜⾃已收集兼收录时⼈如许慎《说⽂解字》之有关条录,最后订成《⽅⾔》⼀书,并托名为扬雄所著。
⽽《⽅⾔》末附有〈刘歆与扬雄书〉、〈扬雄答刘歆书〉⼆篇,全系为应劭假托刘歆、扬雄的伪造故事及⽂章,以证明扬雄的《⽅⾔》⼀书为何《汉书》所不载是有理由的,⽽按个罪名给写作《七略》(汉书艺⽂志之初稿)者的刘歆,⽽实⾮真有刘歆与扬雄往来之此⼆书信。
标⽰着曾永义着之此书中之⾔,指出:『在乡⼟演出的戏曲,西汉有所谓「歌戏」,可能是⽂献上最早出现的「乡⼟⼩戏」。
见西汉末刘歆〈与扬雄求⽅⾔书〉』(页四九三)。
其书中并注明是引⽤了明代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内的《刘⼦骏集》的『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使者,以岁⼋⽉巡路,求代语、僮谣、歌戏,………。
』⽽敝⼈则考汉代,『戏』此字直到南北朝或其后,都还⼗分质朴的表⽰了⼤⼩杂耍游戏类,⽽依其时代性,根本不可能会与『歌』连⽤者,也不会是什么民间的戏曲或乡⼟⼩戏。
故曾先⽣的『乡⼟演出的戏曲』、『可能是⽂献上最早出现的「乡⼟⼩戏」』,因为⽂抄古书,在没有去考真辨伪之下,运⽤想象⼒发挥,所得出与真相相差极其悬殊的结论出来。
故连带联想到此所谓今本的刘歆〈与扬雄求⽅⾔书〉,因为使⽤了此语,反呈现出伪貎来了,于是下⼿考据之,发现曾永义书中,引⽤的〈刘歆与扬雄书〉真是篇伪⽂。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阅读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阅读(一)方言在中国阅读中的重要性1. 方言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2.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3. 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二)南方方言中的中国阅读1. 粤语与香港文化- 粤剧的影响- 流行歌曲的表达方式- 影视作品中的粤语角色2. 闽南语与台湾文化- 台湾文学的发展- 闽南语音乐的特色- 台湾电影中的闽南语呈现3. 吴语与苏州文化- 吴语对苏州传统文化的影响- 吴语戏剧的魅力- 城市发展中的吴语保护与传承(三)北方方言中的中国阅读1. 北方方言的多样性2. 北京话与文化传承- 京剧的演唱方式- 北京人的幽默表达- 传统戏曲中的北京腔3. 东北方言与文学创作- 东北职工文学的兴起- 方言小说中的道地味道- 东北体验与文学作品4. 晋语与山西文化传统- 山西话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 视频作品中的太原话- 方言与山西宗教文化的关系(四)方言阅读的现代发展1. 方言表达在网络时代的传播- 方言视频的流行- 方言抖音的兴起- 方言博主的影响2. 方言在教育中的地位- 方言教育的重要性- 方言学校的存在与发展- 方言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3. 方言对语言多样性的贡献- 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方言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方言对社会认同感的影响结论方言在中国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也是地域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方方言如粤语、闽南语和吴语,在香港、台湾和苏州等地的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北方方言中的北京话、东北方言和晋语也都对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技术的进步,方言阅读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网络时代的话题之一,方言在教育和语言多样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保护和传承方言,以及促进语言多元性和社会认同感的形成,我们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戏曲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
戏曲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戏曲的定义
戏曲是一种以音乐、歌唱、舞蹈、表演和说唱为主要形式的戏剧性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
特色和民族气息。
戏曲是中国古代戏剧形式的统称,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戏曲的历史
戏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戏曲形式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国风》等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戏曲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三、戏曲的发展
戏曲在中国各个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传承,演出形式、剧目内容、表演风格等方
面均有所不同。
中国的戏曲分为南戏和北戏两大流派,分别代表了中国戏曲的两大传统。
南戏主要包括粤剧、闽剧和客家戏等,而北戏主要包括京剧、越剧和评剧等。
四、戏曲的流派
戏曲按地域分布可以分为北方戏曲和南方戏曲。
北方戏曲又称为“文戏”,主要有京剧、评
剧和黄梅戏等;南方戏曲又称为“南戏”,主要有粤剧、闽剧和客家戏等。
五、戏曲的表演特点
戏曲的表演特点主要包括音乐、唱腔、表演和舞蹈等方面。
其中,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是
戏曲表演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唱腔则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演则是戏曲演员
所具备的重要技能,舞蹈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戏曲的定义、历史、发展、流派和表演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可以更加深入地
了解戏曲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
解和关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四大古典小说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元代四大爱情剧:《墙头马上》、《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民间四大传说: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明初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明代四大剧本(汤显祖著):《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北宋四大书院:庐山白鹿山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石鼓山石鼓书院、商丘应天府书院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朔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四大菜系:鲁菜、川菜、江浙菜、粤菜文房四宝:宣纸、湖笔、徽墨、端砚四大名花:山东菏泽牡丹、福建漳州水仙、浙江杭州菊花、云南山茶花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川中四绝,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南岳四绝: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北宋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晃补之、张耒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南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褒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唐代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色融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奚斯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初唐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南宋永嘉四灵:徐照(灵辉)、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君子(中国画对花卉题材):梅、兰、竹、菊汉字书法四体:真、草、隶、篆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佛教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扇:江苏檀香扇、广东火画扇、四川竹丝扇、浙江绫绢扇世界四大谜:野人、尼斯湖怪、百慕大三角、飞碟世界四大宫殿: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我国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我国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左传》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国语》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春秋》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离骚》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中国第一部药曲…………………………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尔雅》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方言》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班固《汉书》中国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唐?刘知几《史通》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南方草本状》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世纪新语》中国第一部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明?江瓘《名医类案》中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郑复光《镜镜冷痴》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郁达夫《沉沦》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阿Q正传》中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坟》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呐喊》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中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中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中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张旭的字,与李白的诗,裴旻的剑,并称“盛唐三绝”。
任何剧种在其雏形阶段都是地方戏
方言和戏曲研究
从最广泛意义来说,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一定地 域,采用当地的方言,改造当地的民间歌舞而成。换句话说, 任何剧种在其雏形阶段都是地方戏,其中少数在后来流行于 全国,而大部分仍然以地方戏的形式存在。 区别地方戏的最显著的不是声腔,因为有的地方戏可以兼容 几种声腔,如川剧就包含了昆、高、梆、黄四种声腔。 长期以来藏戏在青海始终流行不起来,就是因为所使用的方 言与青海藏族的安多方言不同。安多方言没有声调,这在中 国方言中是很特殊的。四十年代以后使用安多方言的安多藏 戏出现以后,不过几十年,就已经普遍流行于青海地区。
第五节 方言和戏曲与小说
一、方言与戏曲
跟戏曲有关的几个概念
南腔北调 昆高梆黄
方言和地方戏曲声腔的流派
我国地方戏曲四大类: 昆(曲)、高(腔)、梆(子)、(皮)簧 昆曲最保守,在各地的变异只是“声小变” 而“腔略同”。 高腔则最灵活:“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 随心入境”。又常“错用乡语”,“向无曲 谱,只沿土俗”,最与当地民间音乐发生交 融。
昆曲《牡丹亭》片段
京剧的形成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 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 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 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 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 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 有200年历史。另外,“京剧”也是一个网络用词,意思同 “惊惧”。 京剧形成初期,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 余三胜、张二奎),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 仙)。20年代出现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 小云)后,旦角的地位变得重要起来。
唐山文化特点总结
唐山文化特点总结1. 概述唐山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主要城市,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唐山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唐山文化的特点,包括语言、文学、戏曲、美食和民俗。
2. 语言唐山方言是唐山地区的特色语言,属于官话的一种变体。
与普通话相比,唐山方言的发音和词汇有一些差异。
例如,在唐山方言中,“是”通常发音为“削”,“人”发音为“儿”,这些独特的音韵特点使得唐山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味。
3. 文学唐山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唐山文学以小说、散文和诗歌为主要形式。
其中,著名作家金刚、阿枫和陈忠实都是唐山的文学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生动的描写风格和深刻、发人深省的主题而闻名。
4. 戏曲唐山戏曲是当地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其中,评剧和河北梆子是最受欢迎的两种戏曲表演形式。
评剧是一种以唱为主的演唱型戏曲,以唐山方言演唱,在剧情发展和表演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河北梆子则是一种整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元素的综合性戏曲形式,以其高亢激昂和华丽夺目的唱腔和动作而闻名。
5. 美食唐山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独特的特色菜肴。
其中,海鲜是当地最著名的美食之一。
由于唐山位于渤海湾附近,这里的海鲜资源非常丰富。
著名的唐山海鲜包括烤鱼、炖蛤蜊和海胆等,以其新鲜、美味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6. 民俗唐山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爱和传承。
庙会是唐山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庙会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此外,唐山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节日活动,如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这些节日活动以独特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彰显了唐山人民的传统文化。
结论综上所述,唐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点。
唐山方言、文学、戏曲、美食和民俗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唐山人民的独特风貌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文化特点不仅丰富了唐山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品味和探索。
江西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
江西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江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
在江西,方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词汇,这也体现了江西的文化特色与魅力。
江西的方言可以分为七大系统:赣语、吉安话、撤回话、吴语、宁都音、英寨话和庐山话。
其中,赣语是江西最为广泛使用的方言,被视为江西的“魂”。
赣语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为江西的文化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赣语的语音特点是浊音化和长音化。
比如,汉语普通话中的“声母f”,在赣语中会变成浊音“b”。
而某些汉字的声调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普通话中的第三声,“走”会发音为“走儿”,给人一种柔和、婉转的感觉。
这种音调特色使得赣语在文学和表演艺术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被视为江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江西的各个地方方言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词汇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比如,吉安话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词汇“克米”,它是指一种特别香的米。
而撤回话中则有一个独特的词汇“摸凌”,它意味着人们在饥饿时通过吃一些零食来填充肚子。
这些词汇的存在反映了江西人民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江西的方言还体现在民间歌谣和戏曲中。
赣剧作为江西的代表性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特色的方言演唱方式广受欢迎。
赣剧中的方言歌唱和表演形式,更能够表达出江西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而民间歌谣中的方言演唱则记录了江西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学,传承着江西的文化记忆。
江西的方言也在社交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江西人民热爱聚会和唱歌跳舞,他们通过使用方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交流思想。
在江西,人们在闲聊、庆贺、互动中都会使用独特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这让交流更加亲切、自然。
方言成为江西人民交流的桥梁,也是江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的方言文化既有独特的词汇和语音特点,又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社交功能。
它代表了江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示了江西人民的习俗和民间传统。
在时代变迁的同时,方言文化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演化和发展。
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
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河南方言和豫剧是河南省文化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探析河南方言和豫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河南方言和豫剧都源于河南的地域文化。
河南方言是居住在河南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河南方言地域性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豫剧是河南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起源于河南豫东地区的地方戏曲,是河南省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因此,河南方言和豫剧在文化上具有联系。
其次,河南方言对豫剧的表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豫剧是一种以河南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它的剧本、歌词和唱腔都是基于河南方言的语音特点来构成的。
豫剧主要表演形式为“三忠旦”,即清、旦、净三个角色的表演,其中清角为男性,多以豫东方言演唱,旦、净角为女性,多以河南方言演唱。
因此,河南方言不仅是豫剧的基础,而且是豫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豫剧的表演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豫剧对河南方言的传承和发扬具有积极作用。
豫剧作为河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了河南方言在豫剧中的传承,同时也使河南方言得以在豫剧表演中不断发扬。
豫剧唱腔婉转动听,独特音调更是融入了河南方言的语音特点,使得豫剧成为了传承和弘扬河南方言的重要载体。
最后,河南方言和豫剧还形成了一种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
河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种,也是河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而豫剧是河南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在文化特点、表演形式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豫剧传承发展了河南方言,而河南方言又为豫剧表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两者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融不仅丰富了河南文化的内涵,也为中国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河南方言和豫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彼此之间相得益彰、互为促进。
河南方言促进了豫剧的表演,同时豫剧也使得河南方言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两者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融对于河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赣方言的概念
赣方言的概念赣方言是中国赣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使用的地方方言之一。
它属于汉语方言大家族中的南方官话方言,也是江西省境内最为重要的一支方言。
赣方言广泛使用于江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赣州、九江、宜春、上饶等地,也在福建、安徽等周边省份的一些地区有使用。
以下是关于赣方言的一些特点和相关内容。
首先,赣方言在音系上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
在声母方面,赣方言的“zh”、“ch”、“sh”和普通话相同,但韵母方面却有很多不同。
比如,普通话的“a”在赣方言里发音为“o”,而普通话的“e”在赣方言里发音为“i”。
此外,赣方言还有特定的儿化音,例如普通话的“爸爸”在赣方言中发音为“哥哥”。
其次,赣方言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也有一些区别。
在动词的语序上,赣方言常常将动词放在主语之前,与普通话的语序相反。
例如,普通话的“我吃饭了”在赣方言中说成“吃饭我了”。
此外,赣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有的助词和连词,如“所在”、“来着”,使句子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赣方言的词汇也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
赣方言有许多特有的方言词汇和俗语,这些词汇和俗语在表达上更具有地域特色。
例如,赣方言中称人的头发为“瓜毛”,称女人为“婆娘”,称男人为“大爷”,称小孩为“组耳儿”。
此外,赣方言还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特点和语调。
赣方言的语音比较柔和,音调起伏较大,有时听起来像唱歌一样,给人以亲切感。
赣方言的语调特别适合用来讲述笑话和民间故事,让人觉得有趣和生动。
赣方言还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域差异。
赣方言在赣州、九江、宜春等地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别。
这些差异使得赣方言在不同地区的使用者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沟通障碍。
最后,赣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方言,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赣方言通过家庭、社会和文化的传承,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重要的工具。
赣方言还被用于诗歌、戏曲、小说等文化表达形式中,展现出江西地区的独特风情和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赣方言作为中国南方官话常见的一支方言,具有独特的音系、语法、词汇和语音特点。
戏剧文学 戏曲
戏剧文学戏曲戏曲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段很长的“编剧主将制”。
从元代到清代中叶,曾经实行过“编剧主将制”,之后到晚清断裂了,被“角儿制”所取代。
作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的戏曲,它的辉煌时期就是元人杂剧,元人杂剧超越了元代其他姊妹艺术,成为领导时代的新潮流,超越了当时的诗、词、文、画而上升到文化的峰巅。
戏曲剧本的种类很多,如北杂剧剧本、南戏剧本、昆曲剧本、弋阳腔剧本、各类梆子剧本、各类皮簧剧本、京剧剧本、各类民间小戏剧本等。
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各种戏曲剧本,不论形式如何不同,就其结构的根本区别来说,可以归纳为分出和分场两种戏曲剧本体制。
这两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集中地反映了戏曲艺术综合性不断完善、戏剧性不断提高的历史趋向。
所谓划出体制,就是以套曲为单位,形成一个剧情段落,叫作一出或一折。
北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一人主唱,就是这种划出体制的最为古典的形式。
它把整个剧情分成四个段落,每个段落以一套曲子为结构单位,全剧四套曲子,由一个男演员(正末)或一个女演员(正旦)三步演唱到底。
所以又有旦本末本之分后。
这种剧本体制发生于金、元之际,就是汲取当时饶舌艺术演唱挣、诸宫调的联套结构的经验和高度发展的演唱艺术的成就,以音乐为中心,综合其他各种艺术因素而构成的。
较之以搞笑调笑居多的宋杂剧、金院本,它的综合性、戏剧性大大提高了,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北杂剧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剧本的产生,存有其时代原因,但与它的剧本体制的顺利完成也就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从宋杂剧、金院本至北杂剧的发展,就是尚处在综合过程之中的没最后顺利完成戏剧化任务的歌舞、表演艺术,至正式宣布构成戏曲的一个脱胎换骨。
北杂剧这种套曲划出的剧本体制,局限性就是非常大的。
这首先整体表现为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的矛盾,必须把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剧情列入紧固的音乐结构之内,就管制了它广为、深刻充分反映生活的能力。
全剧只有一个主要人物能够演唱,其他人物不演唱,对于运用各种演出手段去刻画人物性格、深化戏剧冲突也有利。
潮汕地区习用语[宝典]
潮汕地区惯用语全集---------------------俗语是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种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
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
潮汕方言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
民谣是蕴含着大量方言俗语的口头载体。
潮汕方言俗语、民谣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民谣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
潮汕方言俗语、民谣涉猎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体现出潮汕民间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是研究潮汕文化的第一手材料。
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1、气象农时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
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
(以下搜集俗语、民谣中下划线词语为方言土语,括弧内为普通话语词)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
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
——《农事十二月歌》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
(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元明清)部分
一、元代名词解释1、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它于北宋末年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它以南方民间曲调和方言来演唱,改折为出,改末为生,一出之中不限一个宫调和一韵,不必一人独唱到底。
以管乐伴奏,曲调轻柔婉转,曾因受到元杂剧的冲击,一度衰落,后复兴,为明清传奇的产生提供了艺术基础。
2、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3、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
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4、关汉卿:字汉卿,号已斋叟。
是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
他亲自参加戏剧演出实践,并以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写出大量符合戏剧艺术特征的典范作品;不仅在一剧四折、一人主唱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而且在戏剧的布置结构、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方面意匠经营,在草创阶段为杂剧体制的完备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现存18部。
5、四大南戏(荆拜刘杀):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简称“荆、刘、拜、杀”。
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部南戏的合称。
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四大南戏”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表明文人在南戏写定过程的作用。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与《琵琶记》一起,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
6、元诗四大家:“元诗四大家”是指元代中期活跃于诗坛的四位诗人,他们是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
读书心得——莫言《檀香刑》再解读
读书心得——莫言《檀香刑》再解读戏曲“猫腔”在莫言许多作品中有所涉及,例如《生死疲劳》《红高粱》等。
但莫言对“猫腔”刻画最细致的是长篇小说《檀香刑》,他笔下的“猫腔”就是高密戏曲茂腔,采用“猫腔”的方式叙述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也是茂腔剧本的变形。
但是小说中高密茂腔经过莫言的创作成为了“猫腔”。
现有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茂腔对莫言作品的影响以及《檀香刑》茂腔具有的独特“声音”的叙述方法,也有许多学者仅调查研究高密茂腔。
关于地方特色戏曲“茂腔”因何而变成“猫腔”反而忽略。
这种变化与莫言生长的齐文化背景、小说《檀香刑》的整体效果都有关联。
关于故乡高密特色戏曲茂腔,莫言在《茂腔与戏迷》中提道:“这样一个不好听的剧种,曾经让我们高密人废寝忘食,魂绕梦牵,个中的道理,比较难以说清。
”[1]在《大踏步撤退》中也说:“那婉转凄切的旋律,几乎可以说是通过遗传而不是学习让一辈辈的高密东北乡人掌握的。
”[2]茂腔是高密的声音和灵魂。
作为高密东北乡人,莫言同样被深深影响。
一、茂腔与小说中的人物安排高密茂腔自产生之初就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扎根于民间、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戏曲。
茂腔的演唱内容取材于百姓日常生活,唱词也通俗简单,全方位融和民间方言,很多曲目随时代变化。
《檀香刑》中关于孙丙抗德事迹,文中提到孙丙的事迹成为猫腔戏台上的演出曲目。
整部《檀香刑》是一部有关于孙丙抗德事迹的猫腔剧本。
戏中有五个主唱角色:孙眉娘、赵甲、赵小甲、钱丁、孙丙。
男性采用甲乙丙丁的方式命名,女性采用地方统一称呼女性的方式命名,五个角色的名字具有高度概括化、抽象化、类型化的特点,每个人物角色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这种类型化角色的设置与高密茂腔五种行当高度匹配。
莫言也曾解释:“小说中很多人物实际上是脸谱化的,比如,被杀的孙丙,如果在舞台应该是一个黑头,用裘派唱腔。
钱丁肯定是个老生了。
女主角眉娘是个花旦,由荀派的演员来演的花旦。
刽子手赵甲应该是鲁迅讲过的二花脸,不是小丑,但鼻子上面要抹一块白的,这样一个人物。
秦腔对陕西当代小说的影响 ——以《创业史》、《白鹿原》、《秦腔》为例
秦腔对陕西当代小说的影响——以《创业史》、《白鹿原》、《秦腔》为例论文标题:秦腔对陕西当代小说的影响——以《创业史》、《白鹿原》、《秦腔》为例论文作者王鹏程论文关键词秦腔/陕西当代小说/《创业史》/《白鹿原》/《秦腔》,论文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论文单位,点击次数151,论文页数83~87页2008年2008月论文免费下载/paper_8016691/秦腔是中国戏曲中产生较早,也是目前全国群众基础很深的剧种之一。
作为梆子戏的代表,它浑厚深沉,慷慨激越,血泪交流,在声腔界一直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①之说。
秦腔以梆子伴奏强化节奏的声腔决定了其演出方式,即是在旷野民间的草台班子,因而也被人称为“俗乐”、“激越俚鄙之音”,归为“花部”。
这种“粗人的艺术”,是以方言土语的“土辣爽直”为滋生中介和语言基座的,但语言并不能独立完成秦腔艺术品质的塑造和定模,周、秦、汉、唐的沉郁悲凉的历史氛围和八百里秦川浑厚莽阔的地理环境,以及唐以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以后的秦人心理失衡和历史失宠所铸就的豪爽自大、保守固执相互碰撞、相互交错、相互渗透,随着民间狂欢化演出的不断演练,最终使秦腔这种板腔体戏曲艺术成形,同时也标明了秦腔迥异于其他戏曲曲种的语言基因、文化支撑和唱腔体式。
秦腔和其他声腔在主题的伦理化和人物的脸谱化,唱念的程式化并无多大区别,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地域因素和人文特点造就的人与人之间精神气质的迥异形成的音乐唱腔和表现题材的不同,即美学风格的差异”[1]124。
即秦腔“其曲文俚质”,“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2]。
秦腔的鼎盛是在清代中叶。
秦腔在明清颇有影响,相传李白成起义,以“西调”为军戏,之后带到北京。
后来由于秦腔艺人魏长生两次入京,秦腔轰动京华。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魏长生以《滚楼》一剧“名动京城,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为之减色”。
时人称“举国若狂”[3]。
贾平凹《秦腔》的方言土语及文化意蕴
讨 其 蕴含 的 文化 意 蕴
关键词 : 贾平 凹 《 秦 腔 》 方言 土语 文 化 意 蕴
一
、
作 者 及 作 品简 介
对民间词汇进行 了搜集 、 锤 炼 与 实 际应 用 . 他 的 小 说 中 表 现 了一 种 独 特 的 丰 富 的 地 域 文 化 内涵 与 审 美 倾 向 作 家 在 这 部 小 说 中大 量 使 用 了关 中地 区 的流 行 方 言词 . 这 些方言词有些粗鄙 . 但 蕴 含 着 非 常 丰 富 的 地 域文化特色 . 意义深长 . 下 面 我们 就 举 一 个 具 体 的 实 际 例 子来 做 一 个 解 说 , 《 秦腔》 中有 这 么 一 个 片 段 , 梅花 说 : “ 停 电了. 电又 停 了! ” 立 时黑 暗 中一 片 寂 静. 大 家 都 在 原 地 不 敢 动 梅 花 在 划 火 柴 . 在 找煤 油
农村 题 材 的小 说 . 他创 作 的灵 感 源 泉 与 他 的 生 长 环 境 密 切 相 关 .贾 平 凹 生 长 于 陕 西 商 洛 市 商 州 区 的棣 花 词 汇 是 有 生命 的 东 西 .他 有 着 人 类 的情 感 与 性 格. 在 特 定 的语 境 与 环境 中 表 现 着 人 们 的 情 感 . 贾 平
小 说 采 用 的是 散 文 化 的 叙事 结 构 方 式 . 续 写 了 乡镇 生 活 中 的一 些 婚 丧 嫁 娶 等琐 屑 的事 情 . 展 现 了 这 个 地 区
人 们 的生 存 与 生 活 的状 态 . 同时 凸 显 了 中 国城 市 化 过 程 对 于 中 国乡 镇 传 统 文 明 的 冲击 这 部 小 说 虽 然 写 的
方言与中国文化范文
方言与中国文化范文方言是指在不同地区、社会群体中形成并被使用的特定语言形式。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的因素,各地区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方言。
方言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方言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各地方言的形成与演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如《红楼梦》就大量使用了北京方言和苏北方言。
方言也成为中国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一部分,通过方言的运用,使作品更加贴近当地人的生活,表达更多的情感和内涵。
方言也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得到了体现,许多古代音乐作品中的曲调和音律都受到方言的影响。
其次,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
不同方言所代表的地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言的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
方言不仅反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习俗,还反映了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举个例子,广东话中有大量与海洋、渔业相关的词汇,这反映了广东地区的海洋文化和渔民生活的特点。
同样的,四川话中的一些词汇和口音体现了四川人豪爽、直接的性格特点。
最后,方言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体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方言不仅存在于汉族地区,还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
这些方言在不同的地域中形成和传承,在文化交流、民俗传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方言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广泛而多元的特点。
总之,方言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方言在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国地域的特色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方言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国家的特色。
绊脚石还是语言命脉——方言于地方戏曲之意义辨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绊脚石还是语言命脉——方言于地方戏曲之意义辨析口邱剑颖摘要:文章关注地方戏推行普通话版的现象,参照语言学,纵观中国戏曲发展的全过程,考察方言作为语言形态与戏曲艺术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方言与声腔、方言与道白之间的关系,以辨明方言于地方戏曲、甚而说是于中国戏曲艺术中所处的地住.以求为确定地方戏曲推行普通话版的可行与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方戏曲;方言方音;语言命脉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2)08—0141—05地方戏曲以方言方音①为载体演绎动人故事.存发展、扩大戏曲流播空间的角度出发。
以方言为这是中国戏曲绵延了千百年的艺术传统,也是世人各剧种走出地域、向全国推广的“绊脚石”,认为采惯常的戏曲审美心理定式。
但由于方言(尤其是南用普通话有利于争取观众,有利于地方戏曲自身的方方言)鲜明的地域性在赋予各个剧种以独特的地发展;反对者则强调戏曲的剧种特色.视方言为地域文化、地方韵味的同时,也使其生存和发展极大方戏曲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反对如此改革。
各种地依赖于方言的流播。
于是,在戏曲艺术受现代流论争性小短文纷至沓来,但所著多集中于阐述观行时尚冲击而逐渐淡出人们日常生活的情势下,为点,少有细致的分析。
粗看下来,只觉得“公说公有了争取更多的观众、谋得剧团的生存与发展,也出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也很难辨明子丑寅卯。
于振兴日益边缘化的戏凿艺术的良好愿望,部分院其实,所谓的方言不过是语言的变体,是语言团、戏曲工作者开始对这一艺术传统、这一审美心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产物。
社会的社群分化导致语理定式提出了挑战,希望能摆脱方言的束缚,改变言的社群分化,形成社会方言;社会地域分化导致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现状。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提语言的地域分化.形成地域方言。
而从文学的层面出要以入选“国家十大艺术精品工程”的剧目《贬官来看,戏曲艺术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语记》试验打造普通话版的闽剧;中央电视台戏曲频言——或口语或书面语的形式承载着社会历史,反道于同期也先后播映了保留地道的越剧曲调、采用映着时代生活。
元代文学类型及总特点分别是什么?
元代文学类型及总特点分别是什么?文学类型㈠话本小说⑴唐以来叙事性文体如传奇小说、变文俗讲已呈活跃趋势→宋出现勾栏瓦肆,提供演出场所→元演述故事的话本、说唱得到进一步繁荣;戏剧艺术以急管繁弦和曲折跌宕的情节再现社会各阶层人物,更受欢迎。
⑵宋说话分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⒈“说经”讲演佛禅道理。
⒉“合生”可能属即兴性的滑稽伎艺。
⒊小说讲述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
⒋讲史讲述前代历史、兴废战争。
⒌后两者均属有情节人物的叙事文学。
⒍话本作者已能运用虚构、提拣等技巧。
⑶元“说话”盛行,讲史居多,如《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注意情节安排及心理描写;元文言小说,如《娇红记》。
㈡杂剧和南戏⑴戏剧形成过程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宋院本→金末元初,在唐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启示下,与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要素结合,发展成戏剧;由于宋金对峙,出现杂剧和南戏两种。
⑵元杂剧概况⒈元戏剧题材包括爱情婚姻、历史、公案、豪侠、神仙道化等,涉及面广。
⒉许多剧本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封建制度的弊陋丑恶,歌颂了被迫害者的反抗精神,展示出元代丰富的生活和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
⒊演戏和祭神酬神结合,既是娱神,也是娱人。
⑶元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⒈这两个剧种都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
⒉杂剧:风行大江南北。
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小来;旦分帖旦、搽旦、小旦。
音乐上,一折只用一宫调;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⒊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
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曲词宫调也无规定。
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
⑷杂剧和南戏剧本⒈有完整故事情节,在戏剧冲突中刻划人物形象。
⒉唱词更多用以表现人物思想情绪,甚至直透作者心声,具强烈抒情性,往往就是诗,这是我国戏剧文学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剧介绍
1947年,袁雪芬为摆脱剧场老板的奴役和压迫,筹 款创建了自己的剧场和学校。组织了当时上海越剧 界著名演员尹桂芳、徐玉兰、吴小楼、竺水招、张 桂凤、范瑞娟、傅全香、徐天虹、筱丹桂等共十人, 联合义演了大型历史剧《山河恋》,“越剧十姐妹” 的尊称也由此而产生。这也标志着越剧作为一个独 立剧种在艺术上已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正 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 特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特点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用,念、唱、做、打四功俱全。比较全 面地体现了我国戏剧的民族风格和传统特色。
京剧的角色分得十分细致,早先分为十行,现在并为生、旦、净、丑四 行。各类角色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气质、性格的不同都有固定的脸谱、 扮相和服饰。各行角色的舞台动作也有规范,象老生的甩发、髯口,小 生的扇子,旦角的水袖,武生的斤斗和武打套子等。 京剧形成初期,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 二奎),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20年代出现四大名 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旦角的地位变得重要起 来。
方言和地方戏曲声腔的流派
我国地方戏曲四大类: 昆(曲)、高(腔)、梆(子)、(皮)簧 昆曲最保守,在各地的变异只是“声小变” 而“腔略同”。 高腔则最灵活:“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 随心入境”。又常“错用乡语”,“向无曲 谱,只沿土俗”,最与当地民间音乐发生交 融。
京剧的形成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 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 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 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 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 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 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 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 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 的互 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同时 又根据北京观众的要求和北京的语言特点,创造出观众能接受的戏剧语言——韵 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 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 右。
戏曲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戏曲和方言的关系可谓大矣。甚至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地方戏的生命力就在于方言,或 者说戏曲先是地方的,而后才是全国的,有 如艺术先是民族的,而后才是国际的。 因此利用方言来研究戏曲史显然是重要的途 径。
各种地方戏曲的差别点
差别点主要体现在文学形式和舞台艺术各个方面, 但是主要表现为演唱腔调的不同。一种声腔当它流 布到地方时,为了吸引当地观众,就必须与当地的 方言和音乐相交融,而产生地域变异,这样就产生 了新的声腔派别。 所谓北曲和南曲的区别就是因为方言和地域性差别 而形成的南北两个音乐派别。 尽管北方方言的一致性很高,但是北曲仍然因“五 方言语不一”而有中州调、冀州调之分。
越剧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 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一大 批优秀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还被搬上银幕,成为我国第一部 彩色故事片。其凄美的故事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影响深远。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彩色故事片《红楼梦》在广大观众中 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宝玉哭灵》等名 段俨然成为越剧的代名词。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历史翻开了一页 新篇章。随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编古装戏《五女拜寿》的公演,历 经岁月沧桑的越剧也进入了一个百花争放艳的新时代。《汉宫怨》、 《唐伯虎落第》、《陆游与唐婉》、《孔乙已》、新版《红楼梦》、 《汉武兴邦》、《狸猫换太子》、《吴越悲歌》、《江南女巡警》等一 大批新剧目的涌现,越剧,这朵文艺百花园里的奇葩,正绽放出更绚丽 夺目的光彩!
第五节 方言和戏曲与小说
一、方言与戏曲
跟戏曲有关的几个概念
南腔北调 昆高梆黄
中国戏曲简要分布
方言和戏曲研究Leabharlann 从最广泛意义来说,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一定地 域,采用当地的方言,改造当地的民间歌舞而成。换句话说, 任何剧种在其雏形阶段都是地方戏,其中少数在后来流行于 全国,而大部分仍然以地方戏的形式存在。 区别地方戏的最显著的不是声腔,因为有的地方戏可以兼容 几种声腔,如川剧就包含了昆、高、梆、黄四种声腔。 长期以来藏戏在青海始终流行不起来,就是因为所使用的方 言与青海藏族的安多方言不同。安多方言没有声调,这在中 国方言中是很特殊的。四十年代以后使用安多方言的安多藏 戏出现以后,不过几十年,就已经普遍流行于青海地区。
欣赏
马连良《甘露寺》选段 阿庆嫂《红灯记》选段
欣赏-沙家浜
越剧介绍
在1852年前后,嵊县农民创立了落地唱书,这是越剧形成雏形前的最初 形式,到了1906年,落地唱书第一次登上农村舞台。
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探索,创新至3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 戏”,并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站稳了脚跟。 当时,这种年轻的剧种 的名称还不统一,有“女子文戏”,“绍兴文戏”,“的笃班”等,称 谓不一。 1939年,在越剧史上第一位专职编导攀篱和当时“越剧皇后”姚水娟的 倡议下,正式将名定为“越剧”。 1924年,袁雪芬在上海倡导越剧改革,广泛吸收昆剧、话剧、电影等姐 妹艺术的营养,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大胆改革,使越剧逐渐成熟。 1946年改编演出了鲁迅名著《祥林嫂》,引起了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广泛 关注和赞赏。《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