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
公共行政学考试题
公共行政学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西蒙的行政谚语西蒙把古利克、厄威克和其他学者归纳出的的行政原理统称为“谚语”,这里谚语是贬义词,指的是无法证明和证伪的甚至是彼此矛盾的东西。
西蒙的批判集中于四个原则:专业化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时限原则、集团化原则。
他认为,这些“行政谚语”论述表面化、简单化,热衷于功能分配和权力结构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脱离现实并且脱离现实。
例如,专业化要求尊重技术权威,那么不同领域有不同权威,这就同统一指挥原则矛盾。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即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
由于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越不完全;同时由于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能。
据此,西蒙提出以有限理性的管理人代替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因此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寻找的不应该是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应该是“满意”的标准。
2、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也称为新公共行政运动,是相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但是它也仅是在某些价值理念上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有所区别,并且也无法根本改变官僚制的管理体制。
1968年9月,美国一批学者提出以“新公共行政学”作为区别以往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标志。
新公共行政学突破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框架,在研究领域上,致力于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后逻辑实证、价值介入的方法。
在组织变革上,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组织应该是顾客导向的弹性组织。
它强调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目的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
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批判效率优先的头号公理,强调应把社会公平放在首位。
在组织变革上,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组织应该是顾客导向的弹性组织。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4、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5、具体环境:是指具体面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务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7、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8、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9、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10、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1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13中央政府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度的总称..14、完整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5、分离制: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同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6、层级制: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定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17、机能制: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8公共组织结构: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19、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20管理幅度: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21、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22、分权制: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23、委员会制: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的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24行政领导者: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25、委任制: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26、行政领导权力: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27、行政领导责任: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28、人事行政: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9、人事行政机关: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30、人力资源: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31西方国家公务员: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32、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33、机关行政: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34、公文: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35、行政机关档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36、办公自动化: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行政效率的目的..37、行政决策: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38、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39、程序性决策: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决策..40、非程序性决策: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41、集体决策: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42、经验决策: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 43、危机决策: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44、行政决策参与: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45、行政立法: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46、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47、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48、科学决策: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 49、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50、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51、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52、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53、行政协调: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54、行政评估: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 55、广义的行政监督: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和传染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56、事前监督: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57、行政监察管辖: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58、法制监督: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59、舆论监督: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60、公共财政:指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61、国家预算制度:指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62、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63、税收: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64、财政支出: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65、行政道德: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66、行政法规: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67、行政规章: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68、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69、行政赔偿: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70、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71、行政方法: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72、目标管理:指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73、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74、标杆管理: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竟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75、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76、行政效率: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77、行政改革: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78、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79、电子政府: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80.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立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害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同意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简答题:81.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82.行政领带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83.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84.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85.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86.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从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87.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88.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89.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90.招标性采购: 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91.标杆管理: 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92.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93.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94、行政指挥是行政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按照既定的决策目标和实施计划;对其部属进行领导、指导和调度的管理活动..95、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名词解释序列:1、公共行政学2、公共行政环境3、一般行政环境4、自然地理环境5、具体环境6、组织文化7、政府职能8、市场体制9、市场失效10、行政体制11、地方政府体制12、行政区划体制13中央政府体制14、完整制15、分离制16、层级制17、机能制18公共组织结构19、管理层次20管理幅度21、集权制22、分权制23、委员会制24行政领导者25、委任制26、行政领导权力27、行政领导责任28、人事行政29、人事行政机关30、人力资源31西方国家公务员32、国家公务员的辞职33、机关行政34、公文35、行政机关档案36、办公自动化37、行政决策38、风险型决策39、程序性决策40、非程序性决策41、集体决策42、经验决策43、危机决策44、行政决策参与45、行政立法46、行政复议47、公共组织绩效评估48、科学决策49、行政执行50、行政控制51、正式沟通52、非正式沟通53、行政协调54、行政评估55、广义的行政监督56、事前监督57、行政监察管辖:58、法制监督59、舆论监督60、公共财政61、国家预算制度62、国家决算63、税收64、财政支出65、行政道德66、行政法规67、行政规章68、行政诉讼管辖69、行政赔偿70、行政诉讼71、行政方法72、目标管理73、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74、标杆管理75、政府全面质量管理76、行政效率77、行政改革78、政府再造79、电子政府80.首长制81.行政领导82.行政领带者83.委任制84.考任制85.行政立法86.行政复议87.非营利组织88.公文管理89.行政监察管辖90.招标性采购91.标杆管理92.行政诉讼93.公共组织结构94、行政指挥95、行政方法。
XXX《公共行政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XXX《公共行政学》期末题库及答案XXX《公共行政学》期末题库及答案XXX《公共行政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分离制2.行政执行3.行政道德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
A.XXXC.XXXD.XXX.2.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XXX的(。
)。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B.《行政学原理》C.《论译书》D.《行政学》3.XXX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代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
)n.A.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B.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4.公共行政学研讨的核心问题是(。
)。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5.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
)最早提出的。
A.XXXB.XXXD.XXX6.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
),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职位B.职能目标C.行政职权D.行政人员7.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
)。
A.聘用制B.选任制C.考任制D.委任制8.部外制是(。
)国用法令制度把政党制度破除在政府以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A.英B.美C.日本D.法’9.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西蒙B.德鲁克C.伍德沃德D.菲德勒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
A.横向沟通B.无反应沟通C.纵向沟通D.网上沟通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谇号填在括号内。
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完成的。
A.怀特B.魏劳毕C.泰勒D.韦伯E.费富纳2.组织文化包括(。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是国家和其他履行公共职能的公共部门,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物及自身事物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职能:政府依法对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3.行政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4.行政组织:是国家机构中的执行机构,在执行时要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法定主体。
5.首脑机关: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
6.职能机关:是隶属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之下,执掌一定专业行政事务,由本身或督率其所属机构实际实施的机关。
7.辅助机关(幕僚机关):通常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
8.咨询机关:亦称智囊机关或参谋机关,是一种现在政府的组织形态,通常指汇集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关。
9.派出机关:是一级政府根基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10.人事行政:各政府的人事部门对国家公务员的选任、培训、考核、薪酬、退休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的管理。
11.公务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主要是通过竞争性考试)而被任命担任政府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12.政党分赃制:即政党在选举获胜以后,把官职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公开在其支持者之间进行肥缺分赃。
13.行政决策: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做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14.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多活动的总称。
15.行政方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完成行政目标和履行行政职能而采用的各种方法。
16.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综合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及内部管理的各种行政技术的总称。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俗称“民告官”。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
2、行政管理学:研究和探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人们称之为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
1、政府职能:是指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2、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方式进行转移和变换。
公共行政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行政学试题及答案公共行政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A.普耳 B.斯密 C.欧文 D.斯图亚特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公共行政环境的 D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特殊性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A.前资本主义 B.由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A.内阁制 B.总统制 C.半总统制 D.委员会制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A.行政学原理 B.论译书 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D.行政学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 的行政区..A.特殊型 B.发展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A.法律制度 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 D.价值观念 E.教育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 BCDE 等几种形式..A.综合培训 B.更新知识培训 C.任职培训 D.业务培训E.初任培训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 AD ..A.墨西哥 B.德国 C.新加坡 D.埃及 E.丹麦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 ABCDE ..A.四分图理论 B.领导作风理论C.领导系统模式 D.领导方格理论 E.PM型领导模式5.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 ABCDE ..A.计划安排工作 B.组织实施工作C.协调控制工作 D.检查总结工作 E.奖惩教育工作四、简答题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答: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作业二:一、案例分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最近;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通过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追究责任;对行政首长追究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小到诫勉、批评..大至停职反省、劝其辞职..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5种: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违反法定程序;肓目决策;不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 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到“当官有责”..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二、在我国;学而优则仕;在美国;学而优则商;请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两种观点都谈或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谈均可;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500字..答:“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的一个政治口号;它所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如果说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的区别;值得深思..作一个不尽恰当的区分;如果把优秀分子多集中在政界或社会管理部门的社会称为“政治精英社会”的话;那么;优秀分子大都集中在商界和经济管理领域的社会就可以称为“经济精英社会”了..一般地说;当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维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统治力量以保证社会稳定是最为重要的..而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经济、政治、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将使政治主导一切的必要性日益降低..所以“政治精英社会”往往是与传统的农耕社会相适应的;而“经济精英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出现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社会稳定的基础自然地要由政治稳定向经济稳定转移;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由政治管理向经济管理演化..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民生活日益多元;创业机会日益增加..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学而优则仕”的热潮这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之深;更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环境还不容乐观..操作手续烦琐、技术设施不先进、法律金融环境不完备等等都成为创业者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公务员的“高含金量”有越来越趋高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在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工资外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机会更大;而他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却是相对较低..于是;竞考公务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国竞争力高下的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的事不一样..竞争力相对强的;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都挤着往做官的路上奔;社会缺乏创业精神..怎么让人们的观念从“学而优则仕”更多地转向“学而优则商”如何促进这个转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二、单项选择题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A.15 B.30 C.45 D.60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A.50 B.60 C.70 D.80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A.信息支持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专家咨询系统 D.领导决策系统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D ..A.明确评估目的 B.选择评估标准 C.培训工作人员 D.确定评估对象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 ..A.横向沟通 B.纵向沟通 C.无反馈沟通 D.网上沟通三、多项选择题1.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 ABD ..A.地方计划 B.中央计划 C.国防计划 D.基层计划E.资源计划2.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 BD ..A.印花税 B.定率税 C.房产税 D.配赋税 E.耕地占用税3.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 ABCD ..A.法定依据的审查 B.滥用职权的审查C.法定程序的审查 D.法定权限的审查 E.权力腐败的审查4.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B ..A.程序性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E.直觉决策5.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 ABCDE ..A.计划控制 B.标准控制 C.程序控制 D.成本控制 E.质量控制四、简答题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答: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2、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答: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有: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有: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2、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答: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行政改革;应注意: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也必须从属于国家政治的要求;在我国政治与行政更是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改革过程不是纯技术实施的过程;政治的各种因素决定了行政改革的复杂性..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织与社会环境是输出输入的关系;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行政改革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意味着公共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它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但行政改革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是积极而高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改革要注意行政效率问题;同时又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实现程度..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要对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区划体制、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等进行改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行政改革应该进行科学地论证;严密地计划;强有力地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而不能盲目进行..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不断地调整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必须对政府的行政权的行使的范围、程度和方式进行调整..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行政权对社会的干预逐步减少;社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越来越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无政府主义是不可取的..作业四: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至200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其中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也将此事称之为“首都发展繁荣的标志”..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因此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机动车水平最高的城市接近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程度..户均拥有0.7辆车;北京已步人汽车社会..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说;北京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外;还要限制私人小汽车..如何解决发展汽车工业和城市道路资源、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各方观点争执不下..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这是2007年大专辩论赛众多主题中的一个;请你也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要求:一、简单调查一下当地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范围可以选取你所在地城市、城区或社区等;二、根据你调查的情况;拟定个人讨论提纲;三、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意见;四、形成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字数不少于500字..答:宁波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调查:目前城市家庭私人购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已具备了巨大的购买潜力..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生产厂家如何根据地区市场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并准确的制定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广告定位、价格竞争策略;对企业的市场开拓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城市调查的范围涉及到宁波各区;代表100多万城市家庭;600多万人口的汽车消费市场情况;调查样本抽取的数量为100户..家庭拥有汽车数量:一、总量:在625万户城市家庭中;拥有汽车总量的置信区间在69.9万—92.6万辆之间;置信度为95%..城市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总保有量的6%-8%..二、数量差异:从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拥有汽车的情况来看;月收入在三千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与月收在一千至三千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和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在汽车拥有率上差异非常大..高收入家庭拥有率为6%;是低收入家庭拥有率 0.7%的8.6倍;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率1.2%的5倍..家庭购买汽车价格:一、总体购买价格: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所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1.9万元/辆..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欲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2.0万元/辆..二、收入水平的价格差异:高收入家庭购车平均价格为17.8万元..中等收入家庭平均价格最低..高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18.0万元..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7.6万元..家庭拥有汽车的消费特征:一、色彩特征:本次调查显示;宁波居民家庭购车多为鲜艳的颜色;最多的颜色是红色;占已购汽车的31.3%;其次是白色;再次是蓝色..这三种颜色占已购家庭汽车总数的64.4%;已接近三分之二..黑、绿、灰三色合计只占到城市家庭汽车总数的16%..二、家庭驾车人性别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现阶段宁波家庭的实际驾车人员主要是男士;占到80.4%..女士实际驾车比例为19.6%..但女士驾车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三、排量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目前宁波居民家庭汽车以低排量为主..其中1升以下的占36.5%;1.0—1.5升占20.5%;这两档合计占到家庭汽车拥有量的一半以上;而排量2.5升以上的仅占9.35%..讨论提纲:购买意向:一、总体情况:轿车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前几个品牌是桑塔纳、奥迪、宝来、标致、别克、红旗、夏利、奔驰..其中桑塔纳的总体知名度是所有轿车中最高的;将近85%的消费者不经提示都能说出桑塔纳的名字;40%多的消费者在提到轿车时;会首先想到该车品牌;奥迪和宝来的知名度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总体提及率都在60%以上;夏利、奔驰、富康、捷达的知名度均超过了50%..二、价格档次变化: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价格在五万元以下的汽车欲购率比已购率低很多;而价格在十万元以上的汽车欲购率远高于已购率;可见在今后几年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汽车将成为家庭购车市场的主流;价格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汽车;虽然欲购率和喜爱率很高;但已购率低;人群基数小;市场份额明显低于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车型..三、国产车与进口车竞争力状况:国产汽车已购率、欲购率、喜爱率分别为77.9%、68.4%、43.6%;渐次下降;且降幅较大..这说明;长远发展下去城市居民更将倾向于购买进口车..四、购买意向上升产品:调查统计数字显示;上升产品中;进口车上升明显;桑塔纳车最稳定;捷达与富康上升迅速..选择: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A.公众关系 B.人际关系C.人群关系 D.社区关系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A.大众传播 B.传播沟通C.人际沟通 D.舆论宣传3.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A.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A.巴纳姆 B.艾维.李C.伯尼斯 D.卡特里普5.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着作是 C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C.从利益出发 D.从专家意见出发7.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C.机构形象 D.产品形象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9.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B ..A.销售部门 B.广告宣传部门C.接待部门 D.办公室10.与公共关系部比较;公共关系公司的长处之一是 D ..A.熟悉组织情况 B.接近客户C.工作连续性、持久性 D.职业水准较高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ABCDE ..A.公共关系状态 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念 D.公共关系学E.公共关系职业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 ABCDE ..A.形象观念 B.互惠观念。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研究公共组织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XX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一般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组织文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和信奉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行政区划体制】所谓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技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组织实施标杆管理有许多理由,但是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组织设定目标。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地方分权制:亦称多元制和分离制。
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
分权制又分为联邦分权制和单一分权制。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和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地方政府体制可分为:自治体地方政府、行政体地方政府、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个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一、名词解释1.集权制2.行政领导者3.群体决策4.社会监督二、单项选择题1.持广义行政观的代表人物是()。
A.西蒙B.古德诺C.魏劳毕D.汤姆森2.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是()。
A.怀特B. 魏劳毕C.法约尔D.泰勒3.行政体制的核心是()。
A.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B.行政权力的划分C.行政职能的配置D.行政组织的建构4. 我国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公安派出所属于()。
A.办公机关B.派出机关C.职能机关D.领导机关5.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
A.传统组织理论B.新古典组织理论C.组织平衡理论D.古典组织理论6.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
A.超人意志B.职位C.法律制度D.财富7.行政决策权力高度集中,由行政领导者独立行驶的领导类型是()。
A.分权型B. 民主型C.参与型D.集权型8.目前考核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
A.考核的公开性B.考核的民主性C.考核的客观性D.考核的法制性9. 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档案接收B.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C.档案复制D.提供利用10.通过严密的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后才作出的决策是()。
A.理性决策B.科学决策C.确定型决策D.非理性决策1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上。
A、《尚书》B、《钢鉴易知录》C、《礼记》D、《左传》1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A、瓦特B、史坦因C、马克思D、亚里士多德13.公共行政首要特点是它的()。
A、政治性B、民主性C、公共性D、法制性14.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A、公平性B、高效性C、民主性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1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A、威尔逊B、韦伯C、泰勒D、古德诺16.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A、《行政学》B、《行政学导论》C、《行政学原理》D、《政治与行政》17.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题库与答案.pdf
.下载可编辑.
-9-
..
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 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3.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 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 决策。 4.行政改革
(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11.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 1961 年发表,该书的
作者是( )。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12.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
17.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市级预算 B.中央预算 C.省级预算 D.县级预算
18.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 20 世纪 50 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
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伍德沃德 B.西蒙 C.德鲁克 D.菲德勒
19.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B.《论译书》
.下载可编辑.
-6-
..
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 D.价值观 E.道德感情
6.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 )。
A.态度分类 B.职位分类 C.能力分类 D.学历分类 E.品位分
类
7.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
A.经验决策 B.集体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 E.个人
A.约束性 B.复杂性 C.特殊性 D.不稳定性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题库与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公共行政学》题库及答案欧阳光明(2021.03.07)一、单项选择题1.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A.普耳B.斯图亚特C.斯密D.欧文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B.《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C.《政府生态学》D.《公共行政生态学》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行政决策B.行政监督C.政府职能D.行政体制4.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
A.奥地利B.芬兰C.瑞典D.瑞士5.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人员B.职能目标C.行政职权D.行政职位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A.决策权力B.归属权C.合法权力D.奖惩权力7.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美B.中C.英D.法8.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
A.积极方案B.临时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9.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A.确定控制标准B.纠正偏差C.衡量成效D.行政指挥10.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之研究》11.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12.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的行政区。
A.传统型B.发展型C.特殊型D.现代型13.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A.选任制B.委任制C.聘任制D.考任制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A.2006年1月1日B.1993年10月1日C.2005年4月27日D.1994年1月1日15.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地方行政体制:是国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的实施,而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地方分治机构的制度和惯例。
为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在地域上的体现,是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行政制度的管理类型、管理层次的确定,其合理性、科学性与否,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反馈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技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组织实施标杆管理有许多理由,但是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组织设定目标。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地方分权制:亦称多元制和分离制。
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
分权制又分为联邦分权制和单一分权制。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和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地方政府体制可分为:自治体地方政府、行政体地方政府、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个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5、具体环境:是指具体面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务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7、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8、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9、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10、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1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13中央政府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14、完整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6、层级制: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定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就是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发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合法性”和“有效性”是政府一切行政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5、行政职能又称为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
概括的说,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6、行政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第四,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第五,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11、行政授权乃是授权的一种形式,系指行政组织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
行政授权缘于两个主导因素:一是处理复杂公共事务的需要,二是由完成行政任务所引起的建立行政组织的需要。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研究公共组织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一般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组织文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和信奉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行政区划体制】所谓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
说明:1.试卷号码:2202;
2.资料整理于2019年1月15日,更新至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
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2.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4.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5.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6.地方行政体制:是国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的实施,而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地方分治机构的制度和惯例。
为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在地域上的体现,是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行政制度的管理类型、管理层次的确定,其合理性、科学性与否,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7.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9.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10.反馈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11.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12.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13.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4.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15.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6.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17.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18.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19.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20.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21.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22.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23.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在西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