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洪江市幸福路小学红领巾气象站有一个统计:从1965年至 2005年,40年来,红领巾气象站成员,在该校每年评选出来的“三好 学生”中占50%以上,学习积极分子、优秀少先队员、科学爱好者占 75%以上。

启蒙读本《史籀篇》中就编有气象知识的教
育内容,周宣是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公元前
828年—前 783年在位。距今已有2900多年,
也就是近3千年的历史了。
《史籀篇》是见于著录最早的一部字书。原书四字一句, 编成韵语,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据《汉 书》记载,共十五篇,但未说明字数。《说文解字》有收录 约两百字。
从上图,得出四句话:
1.气象是与人们零距离的自然现象! 2.气象观测是人类最早的科学活动! 3.气象科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 4.气象知识传播是人类最早的科普宣传!
二是人类语言、文字产生以后:
三五八九 坟典索丘
1.1我国历代对青少年的气象科普教育
气象科普对青少年的教育始于周代,周
史 籀
宣王时的史籀编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本儿童
2.5(1991—2009)
2.6(2009—2012)
3.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目标
3.1延伸、补充、拓展课本中的气象科学知识,开阔学生的气 象科学视野;
小学《科学》有《天气》单元,初中《科学》有《气候》 单元,高中《地理》有《大气》单元,我们通过气象科普教 育,对这些课本知识进行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就可以完成 学生对气象科学体系基础知识的基本了解。
A.(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天气》 (共7节)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B.(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天气 与气候》(共7节)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气温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4节:风和降水 第5节:天气预报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重点介绍:热带气旋与暴雨)
3.2树立科学态度,传承科学精神,掌握和训练探究性学习 的方法与技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气象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在中小学课本中与《地理》、《物理》、 《化学》、《语文》等多门学科相关联,在科学领域中也与多学科交 叉,有着无比广阔的学习探究空间,因此,气象科技活动是一个难得 的探究性学习的优秀平台与载体,如果引导学生进行长期、持久、常 规的气象科学学习和气象科技活动,特别是开展气象科技探究活动, 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耕云播雨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树立科学态度,传 承科学精神,掌握和训练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术,提高他们的全面 素质。
1.3气象站进入我国校园的历史
《青岛气象志》记载,1924年2月10日,竺
可桢先生等多位气象科学家在青岛浮山所七
所小学校园中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
从那时算起,校园气象站的产生也有92年的
历史了。
《江苏通志·气象事业志》第一章第一节《气象台 站》的第六部分:《单位、部门气象台站 教育部门测 侯所》载:昆山县立公共实验室测候所。民国14年 (1925年)1月1日,昆山县立初级中学(现为昆山县第 一中学)因理科学习需要,开始作简单气象观测。民国 16年(1927年)1月,县教育局在学校内筑公共理科实 验室,接收该校所有气象仪器,成立“昆山县立公共实 验室测候所”。
2.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实践
2.1wk.baidu.com1949—1957) (陕西西安神鹿坊小学“红领巾气象站”)
2.2(1957—1966) (陕西西安神鹿坊小学“红领巾气象站”)
2.3(1966—1976)
(陕西西安神鹿坊小学“红领巾气象 站”)
2.4(1976——1991)(巾陕气西象西站安”神)鹿坊小学“红领
C.高中《地理》——《大气环境》和《气象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大气;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2.3 大气的运动;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2.7 大气环境保护。
特别介绍“天下第一气象站——西藏唐古拉山上的安多气象站,海拔 类生命禁区。”
目次:
一.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发展简史
二.校园气象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简述气象科普教育的历史
人类的气象科普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一直可以追 溯到人类在地球上诞生的初始,大约可以分为两个历 史时间段:
一是人类语言、文字产生以前: 二是人类语言、文字产生以后:
下面,我们先看几张图:
从上面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 1.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后,人们的生存与生活首先受到 天气和气候的制约,气象便成了人们求生存最重要的条件。 2.人们为了求生存,首先对天气与气候进行关注与观察, 这样,气象观测成为人类最早的科学活动。 3.人们对天气与气候的长期关注,头脑中就形成了“观 念气象”,这就是气象科学的最初萌芽,由此,气象科学就 成了人类最早的科学。 4.在人类关注天气与气候的同时,人们还将观察的结果 进行互相转告,这样,气象知识传播成为人类最早的科普宣 传。
在《史籀篇》之后,历代还有海量的蒙学课本,如:
1.2我国对中小学生的气象科普教育历史
气象科普在校园中对中 小学生实施教育始于1902年, 清廷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明确规定全国中小学设置 《地理》课程,课程中设有
气象知识单元,距今已有 114年的历史了。
《奏定学堂章程》具体地规定了 中小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先讲地 理总论,次及中国地理,使知地球外 面形状、气候、人种及人民生计等之 大概,......次讲地文学,使知地球与 天体之关系;并地球结构及水陆气象 之要略(外国谓风云霜雪雷电等物为 气象)。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4.5 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4802米,被称为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 气环境:
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2.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