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青铜器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一时期古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商代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2.四羊方尊商代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人神像三星堆出土商代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青铜大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
青铜器(原始社会
青铜器(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铜是一种贵重金属,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为独立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称为“礼器”。
青铜器象征奴隶主的权威,并具有区分尊卑贵贱的功能。
奴隶社会(先秦时期)时期风格特点:种类不多,器型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
(朴素、借鉴陶器,取法玉器)初创期(夏代—商代前期)代表作品:二里头爵(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地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时期风格特点:铜质好,种类最多,庄严、力量厚重、强调体积感。
纹饰造型审美价值最高。
(以饕餮纹为主)1、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阳武官村)美术赏析:呈现浑厚、庄重、瑰丽的艺术风格,边缘图案的组织形式与中间朴素无纹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鼎盛期(商代—西周前期)地位: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为止出土最大的青铜器。
↓代表作品: 2、饕餮乳钉纹方鼎(河南郑州)产生典范的时期 3、四羊方尊(湖南宁乡)↓美术赏析:器四角以圆雕的形式各铸出一羊,犄角卷曲,神态安详,青铜艺术发胀的第一个高峰将动物形象与器型巧妙集合起来(商朝殷墟时期)4、龙虎尊(安徽阜阳)美术赏析:块范法浇铸,通体花纹,造型精美、精湛。
1、图案纹样以单独的适合纹样为主商朝青铜器纹饰的特点 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3、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为主,而以回纹作地纹。
神秘、威严的宗教气氛 4、多采用三层花纹,即“三叠法”时期风格特点:西周重礼教,青铜器铭文逐渐增多,酒器减少,恐怖神秘色彩的兽面纹等减少,环带纹、窃曲纹增多,后期出现长篇铭文,造型和装饰形成典雅和谐,洗练朴素的风格。
1、毛公鼎(陕西扶风)发展时期(西周中期以后)代表作品: 2、大盂鼎美术赏析:由庄严、典雅之美。
1、凤纹、鸟纹、几何纹样多见(朴实、流畅)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纹饰的特点 2、造型纹饰更具曲线意味(精巧、理性、优美)背景:“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时期风格特点:华美绚目、流光溢彩、标新立异(求新、求美、求趣、求异、求变)印模法治铜先进方法出现河南淅川楚王子午墓铜禁(最早)失蜡法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盘(最精湛)1、莲鹤方壶(河南新郑)春秋中期以后——最大变革期(质的变化)美术赏析:形象生动,气宇轩昂,自由舒展,使庄重的铜壶添加了几分昂扬活泼的情调,具有时代变革意义。
中国历史上十大青铜器
中国历史上⼗⼤青铜器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量使⽤青铜⼯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青铜是⾦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
这⼀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
这⼀时期古⼈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青铜⽂明。
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商朝
⼟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化的代表作。
四⽺⽅尊:商朝晚期的祭祀⽤品
曾侯⼄编钟:战国时期礼乐⼤型⽤具
马踏飞燕:青铜器物⾥的知名标志
中华第⼀灯:长信宫灯
秦始皇陵马车
⽺⽗丁⽅⿍
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
腹部纹饰为⼀个虎头两个虎⾝,虎⼝之下有⼀⼈形,⼈头衔于虎⼝之中。
虎⾝下⽅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
圈⾜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字形镂孔。
⽑公⿍
鸮[xiāo]尊为古代盛酒器。
铜尊,最早见于商代。
综合各地出⼟的器物,计有:⿍、⼤⿍、⼤⽅⿍、⿀、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器、酒器和⽔器等门类。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时代遗址⾥,经考古发掘,在⼏⼗处遗址⾥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超技术与⽂化。
古⽂献上记载当时⼈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对于了解古代文化、社会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功能以及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青铜器的制作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遗存。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约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晚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因此在商代的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相当精湛,常见的青铜器包括鼎、觚、爵、簋等。
这些器物通常被用于祭祀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统治者的权力象征。
除了商代,周代也是青铜器的重要时期。
周代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礼仪活动。
周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如大型的钟鼎和小型的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后,秦汉时期也是青铜器制作的高峰时期。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注重实用性和技术创新,器形上减少了华丽的装饰,更多地突出了实用性。
这些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二、古代青铜器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信息。
首先,青铜器的形状、纹饰、材质等特征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手工艺术水平。
比如,商代青铜器的繁复纹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有,而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则更加简洁实用,反映了秦汉时期的实用主义风格。
其次,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古代社会的政治、宗教和宫廷生活等方面的线索。
例如,一些商代青铜器上有刻画了各种形象,如神兽、龙纹等,这些形象的存在表明了当时的宗教信仰;而一些觚器的形状和材质则与贵族聚会和盛宴有关。
最后,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可以推断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高超的冶金工艺,因此对青铜器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的冶金技术水平和交流。
中国青铜器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青铜器的历史和文化一、历史发展青铜器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
商代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礼器,形制多为鼎、爵、觥、斝等。
而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范围扩大,形制更加多样化,器物数量也大大增加。
西周青铜器以大型礼器为主,如大鼎、大簋、大觚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作为贵族的社会地位象征,更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各国为了展示力量和国家实力,纷纷铸造各种奇形怪状的青铜器,如曾侯乙编钟、河南金字塔墩、李斯画像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形制奇特,雕刻精湛,更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的要素。
汉代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从西汉到东汉期间,不仅青铜器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形制上也出现了很多创新。
在汉代青铜器中,大型礼器逐渐减少,而日常生活用器如酒器、水器、器盘等则成为主导。
汉代的漆器、玻璃器等与青铜器的结合也使得青铜器在造型创新上产生了新的变化。
二、文化特点1.社会象征:青铜器在古代中国社会扮演了重要的象征角色,它是权力、地位和富贵的象征。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大量的铜材和劳动力,只有富裕的贵族阶层才有能力制造和拥有青铜器。
因此,青铜器成为贵族阶层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制度。
3.艺术表现:青铜器在造型、雕刻和装饰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青铜器以其简洁、凝炼的造型和流动的线条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特点。
青铜器的雕刻技法独特,以浮雕和镂空为主,图案栩栩如生,精湛细腻。
同时,青铜器的装饰也非常精美,常用的装饰图案有神兽、神人、凤凰等,以及纹饰如云纹、雷纹等。
4.技术传承:青铜器的制作涉及了多种工艺技术,如铸造、腊法铸造、镂空技法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传承推动了青铜器的不断发展。
同时,青铜器的制作也要依赖矿石的开采、冶炼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与青铜器的制作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中国青铜器在历史上的发展和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中国古代青铜器名称及造型介绍
皿方罍,铸于商代晚期, 罍盖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战国兽耳罍,铸于战国时期 楚国,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觯
• 觯(读音:zhì )是中国 古代礼器中的一种,做 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 期和西周早期。
•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 大多有盖子,圆腹,侈 口,圈足。西周时出现 方柱形的觯,春秋时演 变成长身,形状像觚。
凤鸟纹爵,铸于西周中期,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尊
• 尊(读音: zūn )今作樽,是中国古代的 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 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 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 • 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 的盛酒器——牺尊。牺尊通常呈鸟兽状, 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 等形象。牺尊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 尊盖。 • 在青铜器铭文中,“尊”、“彝”两字通 常连用,此时“尊”字是成组礼器的共称。 • 直至北宋时期,人们才把上述盛酒器专称 为尊。
共父乙觥,铸于商代晚期, 藏于上海博物馆
卣
• 卣(读音:yǒu )原指草木之实。 由于出土的青铜器中并没有自 名为“卣”的,因此虽然已知 卣为酒器,但未必就是今日所 说的卣。将青铜器中的有特定 器形的一类称为卣始于宋代。 一般被定为卣的青铜器有以下 特征:敛口,硕腹,颈部两侧 有提梁,上有盖,盖上有钮, 下有圈足。
四羊方尊,铸于商朝晚期,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鬲
• • 鬲(读音:lì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 煮加热。口圆,似鼎,三足中空,有的颈部有双耳, 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的器 形与鼎相近,区别在于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 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鼎应该是由鬲发展 而来。 陶制的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殷周时,陶制的与 青铜制的并存。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至战国晚期,随着灶台的普及,逐渐被釜取代。 鬲可以与甑(读音: zèng )配套构成甗( 读音: yǎn ),形成类似与蒸锅的炊具,鬲在下盛水, 甑在上盛食物,通过加热鬲下部使水沸腾产生蒸 汽将甑中的食物蒸熟。 西周中后期,鬲盛行,常成组随葬,且一组铜鬲 的大小、形制、铭文大体相同。春秋战国时期, 铜鬲常以偶数组合(二、四器)与列鼎(五器) 一同随葬。战国晚期以后,铜鬲逐渐消失。
17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玉器与瓷器
光,其中以兴隆洼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颇具盛名。 • 商代玉器是王室的专用品。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代表着商代治玉的最高水平。 • 春秋战国迄秦汉时期的玉器,礼玉渐少,而佩玉增多。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高峰时期,镂
空、浮雕等手法普遍应用。 •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低谷期。唐宋时期玉器制造迅速复兴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玉器与瓷器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青铜器、玉器和 瓷器的出现及其发展历程,掌握主要青铜器、 玉器和瓷器的种类、功用,掌握历代青铜器、 玉器和瓷器的基本特点以及在中国古代文化 史中的地位与贡献。
主要内容
➢ 中国青铜器、玉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 ➢ 青铜器、玉器和瓷器的种类及功用 ➢ 历代青铜器和历代名窑瓷器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玉器的种类
(一)礼乐类 礼乐类玉器是祭祀、朝享、交聘、军旅等 礼仪活动中使用的一些器物。这类玉器都 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即所谓藏礼于器。 《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载:“以玉 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 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 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璧、玉 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六种玉礼器 ,即为“六器”。 璧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最主要的玉器, 玉质环状物,凡半径是空半径的三倍的环 状玉器称为璧。在先秦,天的形状被认为 是圆的,圆形的璧象征天体。因此在古代, 璧是一种重要的玉器,使用年代之长、品 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 璧有以下几种用途:一为礼器,二为佩玉, 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葬玉。玉璧的纹饰 随着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和氏璧是中国 古代最负盛名的玉礼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十大国宝青铜名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名器中最具代表性的10件青铜器,它们再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杰出成就和自商代至战国时青铜器类的演化历史,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国家一级国宝司母戊大方鼎。
中国的先民在青铜器时代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
青铜器在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体系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被视为宗族和国家立族、立国之象征。
鸮尊(xiaozun):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siyangfangzun):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
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匽侯盂(yanhouyu):西周时期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整体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dianyuding):三足圆鼎,周康王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鼎腹内记载了康王向孟舒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为史学家所重视。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琱生簋(diaoshengui):周宣王时期器物,早年出土于陕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龙虎尊(longhuzun):商代器物,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纹饰的主题为“虎口衔人”,意义深刻,此器也是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铜冰鉴(tongbingjian):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
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
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000拾贝2010-10-16 21:34:57阅读4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space.php?uid=3212&do=blog& id=81030 犁铧锄镰镢铲斧锛锥削凿刻镂刀锯锉钻钓钩鼎鬲甗簋簠盨敦豆匕爵角斝觗觯兕觥尊卣盉方彝勺罍酒樽壶盘匜盂鉴缶瓿盆斗铙钟钲铎句鑃錞于铃鼓戈钺矛戟剑刀镞弩机胄軎衔轭銮当卢马冠尺量权贝币刀币布币圜钱蚊鼻钱符俎禁博山炉灯鐎斗熨斗洗耳杯炉镜带钩犁铧:耕地用犁头。
中原地区战国以前的青铜犁铧很少见。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长13.7厘米,宽17.3厘米,形似近代木犁上的铁铧,大约属战国时期。
近年在山东、陕西发现铜犁;云南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还有尖叶形铜犁出土。
锄:除草疏苗用农具。
古代也称为耨。
形似铲而较宽,有銎可安曲柄。
青铜锄流传到后世的多属于战国和汉代,数量较少。
见于着录的有名的“宜”字锄,属汉代。
镰:收割用农具。
《说文解字》:“铚,获禾短镰也。
”把短镰(镰)称为铚。
商周时代的镰多蚌制或石制。
青铜镰一般作弯月形,盛行于春秋战国,1960年在浙江绍兴发现的青铜镰,刃部还带有锯齿。
镢:亦称“鐯”。
起土用农具。
《尔雅??释器》:“斫谓之鐯”。
镢体较长大,有单斜面或双斜面刃,顶端有长方銎,銎中安方木,方木上装柄,柄与镢体成直角。
最早见于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
铲:铲土除草用农具。
在《诗经?周颁?臣工》和《庄子?物外》另有钱、镈、铫等名称。
大致相当于今之锹。
商代的青铜铲形较长。
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一件商代铲,全长 22.45 厘米,上端有方銎可以安柄,下端刃部宽 8.5 厘米。
西周铲状近似商代铲,但较小。
战国时代的铲向方形演变,汉代流行的已是形短而刃宽的铁铲。
斧:砍伐工具。
青铜斧流行于商周,形状主要有:一、体较长,刃平或略呈直弧形,圆銎;二、宽身,弧刃,圆銎近似兵器中的钺;三、两侧近刃部较长或成弧形,圆銎或长方形直銎,平刃或弧刃(多见于春秋战国至汉代),近似现代的斧。
中国古代青铜器类别及作用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 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 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 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 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 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 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 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 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 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8
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鼎高 100.8厘米,口径78.3厘 米,重153.3公斤,鼎身 为立耳、圆腹、三柱足、 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 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 兽面纹,并饰以扉棱, 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 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 仪万端。
9
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 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 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 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 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周康王时的 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 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 大盂鼎属於瑰丽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 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 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古代青铜器类别及
作用
1
青铜饪食器 青铜酒器 青铜兵器 青铜盥水器 青铜乐器 青铜杂器
2
青铜饪食器
鼎
鬲甗簋来自盨簠敦
豆
铺
盂3
鼎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盛肉食
和调和五味。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 足的方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大体说,商代前期多为园腹尖 足。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逝,圆腹柱足鼎占多数, 同时,分档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 消逝,鼎足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多为敛口(口沿向 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盖,盖上多有钮或 三小兽。
中国古代青铜器名称及造型
匜
朕匜,铸于西周中期,藏于陕 西省岐山县博物馆
• 匜(读音:yí)是中国先秦的礼器 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于东周。用 于“沃盥之礼”,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中国古代在 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周朝时 期,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 合变为盘、匜组合。
• 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 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 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 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 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 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 满花纹,造型不一。
钟
曾侯乙编钟,铸于战国早期,藏于 湖北省博物馆
• 钟(读音:zhōng)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 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 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 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
• 《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对钟的形制有详 细的描述:钟身像两爿瓦片对合的形状, 两侧形成的锐角名为“栾”,亦名“铣”; 两铣之间,下缘名为“于”;于上名为 “鼓”,鼓的中部用来打击之处名为 “隧”;鼓上名“钲”,钲由钟带纵三横 四分为十二格,每格有三个钟乳突起,名 为“枚”或“景”,钟带名为“篆”;钲 上是椭圆的钟顶,名叫“舞”;舞上是悬 挂钟的柄,名“甬”;甬端平正,谓之 “衡”。甬近下部有半环固定件,称为 “斡”,或铸成兽状,称为“旋虫”。半 环中贯一正环,用来悬在钟架(“虡” jù ) 上,称为“旋"。
• 盨(读音:xǔ)是中国周朝时 期所特有的礼器和炊具,在祭 祀和宴会时用于盛放做熟的谷 物。
• 盨形制与簠很接近,但盨为圆 弧形。椭圆口,有盖,两耳, 圈足或四足。盖和器皿对称, 翻开可用来盛放盛黍、稷、稻、 梁等食物。盨出现于西周早期, 在战国晚期以后消失。说文解 字记载:“盨,负戴器也。从 皿须声。”
古代中国的青铜器文明
古代中国的青铜器文明古代中国的青铜器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青铜器的出现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造力。
一、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青铜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青铜器是从简单的铜钺、箭头等军用工具开始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青铜器开始逐渐演变为礼器、乐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如鼎、觥、簋等。
二、青铜器的社会地位与象征意义在古代中国社会,青铜器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象征意义。
首先,青铜器多数是由王公贵族所使用,成为了统治者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其次,青铜器也被广泛用于祭祀活动,作为人们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仪器。
青铜器中的纹饰、铭文等也蕴含着深厚的宗教和精神内涵。
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技艺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历多个环节。
首先,需选择适当的铜锭,并进行熔炼、铸造等工序。
其次,需要进行精细的浇铸与修整,雕刻纹饰、铭文等装饰,最后进行表面处理与打磨。
这些制作工艺和技艺堪称独特,体现了古代中国工匠们卓越的技术水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四、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与风格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雕琢纹饰方面,通过铭文、凤纹、蛇纹等细腻的雕刻表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造型感。
二是形制风格方面,青铜器形制有瓶、缸、罐、盆、钟等。
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设计与风格,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实用性与美学的经验总结。
五、青铜器的文化传承与继承古代中国的青铜器文明不仅仅在于其艺术价值与制作工艺,更在于其文化传承与继承。
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着当时的历史信息,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同时,青铜器所展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创造也影响了后世,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的青铜器文明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青铜器的类型
青铜器的类型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传统艺术品之一,包括器物、武器、乐器等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青铜器类型有:
1. 鼎:古代祭祀仪式上常用的器物,形似大锅,有三足或四足,有盖子。
2. 爵:春秋时期的贵族饮酒器,口沿向外翻,有两个小耳朵。
3. 觚:春秋时期的贵族饮酒器,形似小壶,有一条小柄。
4. 罍:古代贵族礼器,相当于酒杯,通常用于宴会上。
5. 长簋:古代用来盛放肉食的器皿,形状长方形,口沿向外翻。
6. 剑:古代冷兵器,剑身直而长,有劍柄和劍鞘。
7. 勾玉:一种古代玉器,多为三角形或拱形,上方带有孔,用于穿上绳子做成链子佩戴。
8. 缶:春秋时期的贵族食器,形似现代的水壶。
9. 缽:大号碗,用于食物的盛装。
10. 筝:一种古代乐器,有多根弦,以指尖拨动产生不同音乐声。
以上是常见的青铜器类型。
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作为国宝青铜器仿制品的经典之作,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限量仿制,全球绝版发行2000套。
作为建馆(1912年)纪念,第1912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古老文明跨越两千年,迎接千年复兴,自建馆以来,首次将馆藏的最著名的十大国家国宝级青铜文物(通称十大国宝),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是博物馆建馆百年来首次遴选中国青铜器文明史上十件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精典之作顶级国宝,以其仿制品面世,精选优质青铜采用古老的浇铸法手工完成,形神直逼原件,其工艺之精湛为国内外文物复仿制品所罕见,代表着当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准。
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全球限量绝版发行2000套,发行2000套后,随机在国家权威公证机关公证下毁模,其中编号1912号、2008号等特殊编号分别已被国家博物馆、北京奥组委、香港博物馆等权威馆藏单位永久珍藏,0001号亦被嘉德拍卖行收藏并将于2008年进行拍卖。
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古代青铜器介绍
古代青铜器介绍我国最早的古代青铜器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古墓中,而夏商周三代是青铜器发展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到了战汉时期之后逐渐没落。
按照青铜器的用途和性质不同,一般把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量器、工具、兵器、乐器、车马器、日用器、货币等十大类别,紫色百合香为您逐一详解。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食器中国古代青铜食器主要包括鼎、豆、簋、鬲、甗、俎等。
其中鼎是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一般用来烹煮和盛放食物,同时也是上层贵族们祭祀时所用到的一种礼器。
最早的鼎出现在夏代,尤其是西周时期形成了严格的用鼎制度。
当时的天子用九鼎盛放肉制品,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者一鼎,肉的数量依次递减。
豆多用于盛放食物,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
簋多用来盛放熟食,同时也是商周祭祀中重要的礼器。
鬲的用途与鼎比较类似,多用作一种炊器,最早的鬲出现在商代,战国晚期逐渐消失。
甗是蒸煮器,多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时期。
俎,不仅是切肉的案几,也是祭祀用的礼器,多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器中国古代青铜酒器主要包括爵、尊、斝、觚等。
其中爵是煮酒或者温酒的器具。
最早的爵出现在夏代,商代十分流行,西周中期之后逐渐消失。
尊是大型的盛酒器,形制非常丰富,流行于商周时期。
斝是一种温酒器,多流行于夏商周时期。
觚是一种饮酒器,商代最为流行,西周中期之后几乎消失不见。
三、中国古代青铜器-水器中国古代青铜水器主要包括匜、盘、鉴等。
其中匜是最为常见的青铜水器之一。
最早的匜出现在西周时期,春秋时期非常流行。
鉴是一种盛水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比较流行。
四、中国古代青铜器-量器中国古代青铜量器主要包括升、釜等。
其中升多为方升,战汉时期比较多见。
五、中国古代青铜器-工具中国古代青铜工具主要包括斧、锛、铲、镰、凿等。
六、中国古代青铜器-兵器中国古代青铜兵器主要包括戈、矛、刀、剑、弩、镞、钺、戟、冑等。
其中戈是夏商周时期出现最早的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
1.邢侯簋(现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圆明园珍贵文物,成型于
西周时期)
①作用:中国古代食器和祭器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
②形制特征:簋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高约20厘米,器身纹饰精美,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
③纹饰:腹身饰两两对应的象纹,四垂耳上装饰着精美的兽纹
④铭文:有铭文68字曰:“隹三月,王令荣内史曰井侯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
拜稽首,鲁天子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冬令于右周,追考。
对不敢,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
铭文拓片
该邢侯簋是邢侯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
周公,是周朝有名的贤臣和政治家,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儿子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周公又竭尽全力辅佐成王,稳固了周成王的统治地位。
周公死后,周成王为报答周公辅佐之恩,便封周公的第四子姬苴为邢侯,封地就是今天河北省的邢台。
姬苴受封后,为祭祀父亲周公,铸造了大批青铜器,邢侯簋便是其中之一。
⑤历史:1921年间盗墓者在邢台的邢侯墓中盗得,卖到河南洛阳文物市场后,被当时英国籍的希腊巨富尤莫伐拉斯购得,由于对我国历史的不了解,他都不知道自己得到的竟是中国青铜器的稀世珍宝,回到英国后他便把邢侯簋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并一直在该博物馆保存至今。
(附):康侯簋(仍藏于大英博物馆,原属圆明园收藏,成型于西周,其价值不亚于邢侯簋,可以说禹邢侯簋是一对苦命兄弟)。
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意义
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意义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青铜器的制作始于约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而达到巅峰的是公元前1046年至前256年的西周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图案深受推崇,成为了当时社会权力、财富和礼仪的象征。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中国古代青铜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青铜器往往以贵族的形象出现,因此通过研究青铜器,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贵族统治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由于青铜器在当时是贵族的身份象征,因此通过研究青铜器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官制、礼制和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青铜器中的铭文、纹饰和符号等也揭示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宇宙观念和祭祀习俗等,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再次,中国古代青铜器在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
青铜器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浇铸、雕刻、抛光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严谨态度。
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注入了无穷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创造出了形态各异、造型精美的青铜器。
青铜器的雕纹和图案丰富多样,既有具象的人物、动物和神祗形象,也有抽象的纹样和几何图案,呈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最后,中国古代青铜器也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大量的铜材,因此,对于铜资源的开发和冶炼技术的进展,推动了古代中国的冶金工艺和冶炼业的发展。
此外,青铜器的制作还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金属器物生产和商贾交流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
青铜器的名称及种类
青铜器的名称及种类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
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
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角饮酒器。
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
有的有盖。
斝(jia,音甲)温酒器。
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u,音姑)饮酒器。
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zhi,音志)饮酒器。
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igong,音四公)盛酒或饮酒器。
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盛酒器。
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卣(you,音有)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
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鴞形或虎食人形。
盉(he,音和)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
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盛酒器。
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
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
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取酒器。
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罍盛酒或盛水器。
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
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
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盛酒或盛水器。
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
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盛水或承接水。
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i,音仪)《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
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盂盛水或盛饭的器皿。
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簋(gui,音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在古代起到了实用的作用,还承载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长河中,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成为了古代艺术的瑰宝。
青铜器种类繁多,每一种器型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用途。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青铜器的种类和名称大全。
1. 鼎。
鼎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重要器型,它通常用于烹饪和祭祀。
鼎的形状多为圆形,有三足或四足支撑,是古代贵族社会的象征之一。
在古代,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古代的社会仪式和礼仪中,鼎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觚。
觚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酒水。
觚的形状多为圆形,有短颈和宽口,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觚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3. 罍。
罍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罍的形状多为圆形,有长颈和宽口,其造型优雅大气。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罍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4. 爵。
爵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酒水。
爵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两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稳重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爵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5. 卣。
卣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卣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卣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6. 觯。
觯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觯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稳重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觯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7. 壶。
壶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壶的形状多为圆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壶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8. 斝。
斝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3
米奴辛斯克盆地
伊朗北部马赞代兰—基兰文化
(公元前1000年左右)
84年六区M11
84年六区M9
腹部一部有五个 乳钉,上下有两 条凸线
75年四角楼
上海博物馆藏
74宁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2000年圪当头村出土,长13.5,厚0.5CM
1-3
辛塔什塔
(公元前二千纪初)
4-11
古代中国青铜器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
青铜器类别
容器:鼎、斝、盉、爵 兵器:钺、戈、镞、战斧 工具:刀子、锛、凿、锥、鱼钩 乐器:铃 其他:牌饰
上海博物馆藏
肥西1972
六安1965
安徵省博物馆藏
文物报1995/9/24/第七版杜金鹏文
73年八区T22三层:6
75年六区K3
84年六区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