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 ij/E j)/(E in/E n)。

其中,E 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 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 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 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

读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

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 )A.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A.毗邻港澳B.市场广袤C.环境美丽D.人才足够【答案】1.A 2.A3.(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湖南省2019~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改变趋势图。

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2019~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A(2019·安徽淮南模拟)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改变在肯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

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9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改变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改变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该国最可能是( )A.美国B.中国C.巴西D.日本6.该国20世纪80年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答案】4.D 5.B 6.C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

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7~9题。

7.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动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始终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始终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8.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9.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答案】7.B 8.D 9.C“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

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错误!2.国内背景(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2)问题表现错误!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②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1.读教材图4。

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关注并思考以下问题:(1)1970~1990年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期间,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3)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第35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最新考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________下游。

(2)范围:包括A________、B 深圳、C________、佛山、江门、D 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________和F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________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混杂的________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________体系。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4.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活学巧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出以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1.[全国卷Ⅲ,3~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第40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第40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4)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 提出建议。(6分) 发展循环经济
注意减少对海洋、大气 造成的污染;制定措施 保护沿海湿地资源;在 资源(水资源)的利用 上注意提高效率,节约 资源。(6分)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何为工业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
二者关系 协调发展
发达 国家
起步早; 起步早; 进入后工 水平高 业化阶段
起步晚; 起步晚; 发展中 水平低; 处于工业化 国家 畸形发展 中后期阶段
不 相 适 应
比重(%) 90 80 70 60
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3)根据材料三,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产业规划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10分) 规划合理 海洋运输条件优越 临近国内和国际市场
石油、盐类等矿产资源丰富 材料三:2011年4月,国 务院同意把“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 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地 区。半岛蓝色经济区规 划建设主要包括精品钢 铁、修造船、石油化工 和海洋装备工程等基地。
对外开放 小商品经营 大城市扩散 资源开发 外资企业建立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乡镇企业发展 国有大中型企 业
城市化
问题与对策 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均落后于长三角 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较小
• 人才的数量上,2002年,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 量,上海109人,江苏40.8人,广东只有20人。人
理环境存在差异:自南向 北,自然带由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转变 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是 热量 ;自南向北, 海洋水温逐渐 降低 ; 自南向北,受台风影响次 数逐渐 减少 。(8分)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6.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6.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
劳动密集型 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发达国家的①________________
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出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图 16-2-2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提取信息:①甲地:工业化→城市化;②乙地:工业化→ 城市化。
思路整理:两地发展模式:建立企业→推动工业化→带动
城市化。
答案:D
(2) 下列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3)结合上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原因。 ①从地形条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气候条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河流条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2021高考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2021·潍坊高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朝界河鸭绿江畔的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也是我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与朝鲜、韩国、日本沟通交往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建立"丹东特区"、打造"东北深圳"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8年8月,辽宁省政府首次提出争取国家适时设立"丹东特区",将丹东建设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下图示意丹东市位置,图中铁路线①是2012年9月26日全线通车的东边道铁路,该铁路北起牡丹江市,南至大连市,将多条断头铁路段联结成网,纵贯东北三省东部,连接多个城市。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丹东市宜居的原因。

(2)说明东边道铁路的全线贯通对丹东港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3)分析设立"丹东特区"的区位优势。

2.(2021·湖南五市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三大湾区中最有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一较高下的便是杭州湾,近些年,江苏省又提出在长江口建设大通州湾(“南通”,旧称“通州”)的畅想。

杭州湾和通州湾地域相连,文脉相通,经济互补性强,实力旗鼓相当。

如果将这两个V形湾区连成一个w形的大湾区,那么超越粤港澳大湾区也就不在话下了。

材料二:杭州湾和通州湾位置图。

材料三:上海是世界金融、航运中心;苏州是世界工厂、创新中心;杭州是省会城市,且位于河口;绍兴是轻工业名城;宁波是区域核心城市。

作为杭州湾的地理中心城市,杭州近些年的发展尤为夺目,尤其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浙江的淘宝村数量高居全国第一位,接近排第二、三、四位的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总和。

杭州的独角兽企业(是投资行业尤其是风险投资业的术语,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在高科技领域、互联网领域尤为活跃)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阿里巴巴的智能化物流仓储,全部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分拣,再多的快递数量都可以轻松应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三十)-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三十)-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三十)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牧畜优质①宜林面积大;②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问题热量不足过度放牧采育失调、皆伐为主解决措施改良品种和技术退耕还林、还草营林2. 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

在诸多因素中的主导性因素,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某某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位于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某某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3. 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我国商品农业出现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

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4. 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答题模板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01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1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1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1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条件与进程 知识梳理
第75页“活动”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 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
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模式,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
一、 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条件与进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条件与进程 知识梳理 第74页“阅读”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 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2.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著名的侨乡 3.抓住两次机遇:
(1)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 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 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 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 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条件与进程 知识梳理
7、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 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 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条件与进程 知识梳理 8、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 我国东南沿海,广东省 中南部,珠江下游,南 临南海,毗邻港澳,靠 近东南亚。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地理区位上讲, 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 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的人们, 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愿意与外界交流,互通有无。从经济发展 环境来讲,珠三角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 响;当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 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轮复习课件:10.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轮复习课件:10.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 二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20-
(3)温州模式 ①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②不贪大求洋,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 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是“温州模式” 的 突出特点。


第十章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7-
解析:第 (1)题 ,由图可知 ,农村人口从 1983~2001 年基本没有变化 ,2007 年农 村人口下降 ,故 A 项错 ;2001 年前 ,农村人口相对稳定 ,说明城市人口的增加并非 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转化,故 B 项错 ;2001 年后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城市人口迅 速增加 ,说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故 C 项正确 ;2007 年广州市的城市人口 比重已达到 90%以上 ,未来城市化速度将减缓,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 D 项 错。第 (2)题 ,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实施的,并非城 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故 A 项错 ;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 的根本原因 ,故 B 项正确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是起到促进城市化的作用,故 C 项错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并非根本原因。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0-
一 二

1.点拨:核心城市为广州、深圳。 4.点拨:在稳步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 5.点拨: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6.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1-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城镇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城镇化

课时47城镇化1.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城镇化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城镇化意义及表现意义表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2.世界城镇化进程(1)时间进程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主要特点问题发展新趋势A:初期阶段低于30% 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大。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发展水平缓慢提高B:中期阶段30%~70% 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快速发展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加速发展,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C:后期阶段超过70%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中心城区再现衰落迹象增速趋缓,出现逆城镇化现缓甚至停滞象(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 快原因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大小大较小原因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较低所处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城镇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镇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课堂新坐标》2012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必修3

《课堂新坐标》2012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必修3

2011-10-22
2011-10-22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1-10-22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年以后 。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选题 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多选题 年以后 )( )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 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__________。 。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从图中可看出九国中英国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速度最慢, 从图中可看出九国中英国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速度最慢,是因为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超过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超过90%,增长的空间不大;英国城市 ,增长的空间不大; 化速度略有上升,墨西哥、巴西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化速度略有上升,墨西哥、巴西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老 龄化现象不及发达国家日本。 龄化现象不及发达国家日本。 【答案】 (1)B (2)D 答案】
2011-10-22
2.表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地理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地理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1990 年 以 后

发展 高新

_政__策__优势已不明显 劳__动__密__集__型_产 技术产业
三 角 洲 地 区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 提高
劳动力 成本低 优势丧失
业不能支撑该 迫 产业 地区工业化的 使 升级 进一步发展
抓机 住遇
世界:经济__全__球__化__、__信__息__化__,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经__济__结__构__调__整___。
第一阶段 (1979—1990)
第二阶段 (1990—现在)
第一阶段:起步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
第一阶段 (阅读课本73页1.2.3段)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1979 年

1990 年
工业基础 薄弱 矿产资源 贫乏
主导产业劳__动_密集 型产业
附加 值_低_
珠三角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1980年 深圳、珠海被设置为经济特区。1985年 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经济开放区
减免税收,降低关税、 土地廉租、简化手续等 .
港澳台商、外商投资
2.良好的工业区位: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2.良好的工业区位: 丰富而廉价
毗邻港 澳,靠 近东南 亚
工厂地点
劳动力 改革开放
对策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城市分工与协作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
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管理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珠三角环保一体化规划(2009-2020)
日前,省政府出台我国首个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规 划。规划透露,将投入1970亿元,用于跨界河流及内河 涌综合治理等多项民生工程,优先解决珠三角大气灰霾、 水体黑臭等环境问题。并将使饮用水更洁净、食物更安 全、空气更清洁,环境更宜居,提高人民福祉。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5讲 课题42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5讲 课题42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经济方面:①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确立了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

②经济模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基本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工业资本居主导地位。

③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城市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成为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城市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安全问题。

⑤交通运输:工业革命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动力问题,火车、轮船、汽车等逐渐在全球流行,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通运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的这些变化正在加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3)思想方面:社会主义思想萌发,马克思主义诞生及传播。

(4)工人运动方面:以巴黎公社为代表的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课题42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1.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3.了解古代的水路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内涵: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2.兴起国家英国条件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经济条件(1)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答案)

区域经济发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珠三角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A.能源生产基地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处于劣势的是() A.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B.对外开放政策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答案:1.D 2.C 3.A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本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提出把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将船舶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的积极意义在于()A.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B.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C.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状况D.改善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5.下列不属于广州建设造船基地的区位优势的是()A.优惠的政策B.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4~5.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限制性因素。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利用当地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面向广阔的市场,借助优惠的政策,发展船舶制造业,其积极意义就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本区的能源短缺。

答案:4.B 5.D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

读图完成第6题。

6.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解析:1990年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说明城市化进程动力主要来自第三产业;1990年后,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保持稳定,说明城市化进程动力主要来自第二产业。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⑬ 生态环境 形势严峻 1.问题人地矛盾加剧 ⑭ 重复建设 突出
治理污染,保护⑮ 生态环境 优化产 加强⑯ 第一产业 2.对策 业结构调整⑰ 第二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区位 • 【典题导入】 •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 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 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 等市全部和惠州、肇庆及清远市的部分县、 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据此回答(1)~(2)题。
•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题 • 答案 (1)A (2)C
• 考向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5年15考) • 1.(2012·广东文综)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 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 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 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江苏考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 策措施。 • 【考点要求】 理解区域在资源、交通、人才、 科技、市场、政策等方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影响,学会分析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 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对策。
• (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 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小 •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 (2)江苏省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 的有利影响是 • ( )。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 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 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 化,耕地面积扩大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四章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概述
阅读理解: 三个问题: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 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 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P72“活动”3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 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 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 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 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 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 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问题与对策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 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 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 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 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 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 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 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 划。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9张PPT)(优质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9张PPT)(优质版)

内因
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血缘 关系,利于招商引资(广交会)
20世纪80年代前 与全国其他地区 后都有的条件 共同拥有的条件
A、C
A、区位 C、侨乡
D
B、对外开放政策 D、国际经济环境
“活动”2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
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 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 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 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 的关键性因素。
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1.产业结构调整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加强规划与管理
P78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三角发展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河流
2.市场腹地 3.基础雄厚 4.交通条件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 模结构完整,形成了多中 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 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 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 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 单核模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思考 ?
1. 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带来了
城市化
促进
发展中国家
优惠 条件
少数有条件区域
带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二珠、三案角例的:范以围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主要表现在: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 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北京市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44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测案 学生版

北京市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44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测案 学生版

第44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测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测试题(1)一、选择题(44分)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为13.8%、38.9%、47.3%,2013年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最可能是( )A.克拉玛依 B.阜新 C.重庆 D.无锡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几十年来新加坡实现了多次产业升级,逐渐发展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

苏门答腊岛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区,6、7月份该岛的农民烧芭蕉林清地,使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深受烟雾的困扰。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与导致烟雾扩散的气流方向关系最密切的是( )A.洋流流动方向 B.地形分布特征 C.植被覆盖面积 D.风带季节移动5.新加坡在不同阶段重点发展的产业按先后顺序大体是( )A.炼油、造船→纺织、食品→制药、电子→金融、信息B.炼油、造船→纺织、食品→金融、信息→制药、电子C.纺织、食品→炼油、造船→制药、电子→金融、信息D.纺织、食品→炼油、造船→金融、信息→制药、电子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业链关联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电脑公司产业链的区位优势是( )A.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B.可降低产品的价格C.可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 D.可减少产品的生产环节7.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图中M最可能是( )A.软件开发 B.电子装配 C.仓储、中转 D.回收加工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 )有利的地理条件。 ①良好的区位。
②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能源、水源供
应不足,设备 重工业、制造 落后,观念滞 业、农业 后
东北振兴战略
第十六章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真题通关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二
2.长江经济带规划
-22-
( 1 )总体概况: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 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区,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 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拓展延伸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问题与对策 ( 1 )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 正在下降。 ②缺乏合理的规划 与管理。 ( 2 )问题与对策。
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 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1-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 ( 1 )第一阶段( 1979—1990 年 )。
洲合作
第十六章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真题通关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考点一考考点点二二源自-21-环渤海 大东北
资源丰富,统一 电网,交通便利, 靠近山西能源
基地,农业基础 好
能源、矿产资 源不足,水源 紧张,环境污 染
IT 技术、信息 产业、农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天 津滨海新区
资源丰富,交通 便利,重工业基 础好
产业最适宜转移到图中的( C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第1题,四个地区中,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 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对应珠江三角洲地区。A项正确。第2题, 四个地区中,丙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最小,农业最 有可能释放更多劳动力,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故选C项。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崎岖复杂, 对外交通不便,货物运输成本高,发展优势较弱,A项对。科技水平 低、生态保护要求高不是主要因素,B、C两项错。劳动力廉价是 优势因素,D项错。第2题,长江中游为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在国 家主体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对工业化的 约束性较强,导致工业化发展较慢,D项正确。第3题,作为产业转移 的承接措施,提高人口素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来说 不合理,①错。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承转采取措施合理的是加大基 础设施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D项正确。
( 4 )产业转型升级: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整合升 级、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服务业等 ); ②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十六章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真题通关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二
-24-
( 5 )通道支撑、协同发展:①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沿江 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支撑,推动各类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和优化配 置;②建立区域联动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防止 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1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2014江苏卷,28( 1 )( 3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 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 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图1
图2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城市群
长江三角 大西洋沿 洲城市群 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 占全 国比重/%
18
20
-17-
( 1 )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答案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 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 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1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二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真题通关
考点二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主要经济区的比较
-20-
经济区 长江 三角洲
珠江 三角洲
优势
劣势
优势产业
发展引擎
沿海、沿江交汇 处;工业基础好; 交通发达,腹地 广阔;科技发达
能源、矿产短 缺;产业结构 趋同;缺核心 技术
1.相对来看,四川省在经济带中的发展优势较弱,主要原因在于( A ) A.对外联系不便 B.科技水平低 C.生态保护要求高 D.劳动力廉价
第十六章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真题通关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二
-26-
2.长江经济带中游大部分地区工业化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 D )
A.劳动力素质较低 B.政策扶持不够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对外开放的前沿 ( 1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a.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 b.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劳动力 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技术、知识 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c.产业转移情况。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1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一
考点二
-2-


考 情


网络
区域工 业化和 城市化 的推进 过程; 产生的 主要问 题及解 决措施

以我国主 要经济区 为载体,考 查区域发 展条件评 价、发展特 点、存在的 问题及可 持续发展 的对策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问题
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
困境
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城市建设相对 构建城市群: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 ,构建以香港、广州、
落后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 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日趋严重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 )第二阶段( 1990 年以后 )。
-12-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1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浙江卷,7~8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 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 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 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 0.74(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据此完成第1~2题。
第十六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考点点一一
考点二
-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广东湛江期末 )下图中甲、乙、 丙、丁分别对应2014年广东省四个地区 的产业结构情况。据此完成第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